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2斜面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应试高分策略专题一物理模型216斜面模型课件

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应试高分策略专题一物理模型216斜面模型课件

据得:a=103 3 m/s2,选项 D 错误.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功
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 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考试加
油。
解析:金属导轨光滑,所以没有摩擦力,则金属棒只受重力、支持力和安培力, 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和安培力的合力应与重力等大反向,根据矢量三角形合成法 则作出三种情况的合成图如图:
由图可以看出当安培力 F 与支持力垂直时有最小值:Fmin=mgsin θ,即 BIL=
mgsin
θ,则 Bmin=mgsIiLn
复习课件
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应试高分策略专题一物理模型2.1.6斜面模型课件
2021/4/17
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应试高分策略专题一物
1
理模型216斜面模型课件
专题一 物理模型 模型六 斜面模型
角度一 与斜面相关的滑块运动问题 [模型解法] 解决与斜面相关的滑块运动问题时,关键是抓住滑块的运动情况,做好滑块的受 力分析,明确动摩擦因数与斜面倾角间的关系,合理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1.μ=tan θ,滑块恰好处于静止状态(v0=0)或匀速下滑状态(v0≠0),此时若在滑 块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或加一物体,滑块的运动状态不变.
[例 1]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一质量为 M、倾角为 θ 的斜面,自由 释放的质量为 m 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斜面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滑块对斜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mgcos 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B.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mg,方向竖直向上 C.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与 m 的大小有关 D.滑块能匀速下滑,则水平地面不可能是光滑的

[精品]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2斜面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精品]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2斜面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模型2 斜面模型[模型统计][1.斜面模型的特点斜面模型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模型之一.斜面模型的基本问题有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运动及受力问题等.通过斜面模型,借助斜面的几何特点,尤其是斜面的角度,可以对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功能关系等知识,整体法与隔离法、极值法、极限法等物理方法进行考查.考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2.斜面模型的常见问题(1)斜面上的平衡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先应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力进行正交分解(通常情况下是在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建立坐标系),最后根据F x=0、F y=0列方程求解.(2)斜面上的运动问题若滑块处于静止或匀速下滑状态,可用整体法求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0;若滑块处于匀变速运动状态,可对系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ma sin θ,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ma cos θ.不论滑块处于什么状态,均可隔离滑块,根据滑块的运动状态求斜面体对滑块的弹力和摩擦力.另外,若μ=0,则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的加速度为a=g sin θ.(3)斜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有轻绳连接体、轻杆连接体、轻弹簧连接体等,这些连接体考查的内容通常是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功能关系、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应用等.解决这类问题通常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入手,利用物体的平衡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题,需要注意的是轻绳只能提供拉力,而轻杆和轻弹簧既能提供拉力又能提供弹力,另外杆对物体的作用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实际解题时还需要注意对轻绳、轻杆和轻弹簧中的临界状态分析.[模型突破]考向1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状态的分析[典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B ,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改变拉力的方向使其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使B 仍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 匀速上滑的过程中,A 始终保持静止.改变拉力的方向前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图1A .A 对B 的摩擦力减小 B .拉力一定增大C .B 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A [拉力F 平行于斜面向上时,先对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B 受重力mg ,A 对B 的支持力N ,A 对B 的摩擦力f ,拉力F 的共同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平行斜面方向,有F =f +mg sin θ;垂直斜面方向,有N =mg cos θ,其中f =μN ,解得F =mg (sin θ+μcos θ)①,f =μmg cos θ②.甲拉力改变方向后变为F ′,B 受的支持力变为N ′,A 对B 的摩擦力变为f ′,设其与斜面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平行斜面方向,有F ′cos α=f ′+mg sin θ;垂直斜面方向,有N ′+F ′sin α=mg cos θ,其中f ′=μN ′,解得F ′=mgθ+μcos θcos α+μsin α③,f ′=μ(mg cos θ-F ′sin α)④,由②④两式知滑动摩擦力减小,故A 正确.由①③两式知,拉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B 错误.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A 受重力Mg 、支持力N 2、B 对A 的压力N 1、B 对A 的滑动摩擦力f 1、地面对A 的静摩擦力f 静的共同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有f 静=N 1sin θ+f 1cos θ.结合对A 、B 选项的分析可知,当拉力改变方向后,B 对A 的压力N 1和滑动摩擦力f 1都减小,故二者合力一定减小,即静摩擦力f 静一定减小,故C 、D 错误.]乙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当线拉力最小时,推力F 等于( )A .mg sin α B.12mg sin α C .mg sin 2αD.12mg sin 2α D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mg 、斜面的支持力F N 和细线的拉力F T ,如图所示:在小球缓慢上升过程中,小球的合力为零,则F N 与F T 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三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则得当F T 与F N 垂直,即线与斜面平行时F T 最小,测得线的拉力最小值为 F Tmin = mg sin α.再对小球和斜面体组成的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Tmin cos α=(mg sin α)cos α=12mg sin 2α,故D 正确,A 、B 、C 错误.]考向2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关系[典例2] 如图2甲所示,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 0=11 m/s ,从倾角θ=53°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第二次无外力作用,图乙中a 、b 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 和无外力作用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 ­t 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s 53°=0.6,sin 53°=0.8)( )图2A .恒力F 的大小为21 NB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C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D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小C [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当有恒力F 作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F =ma 1 ①;没有外力作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②,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a 1<a 2.v ­t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故图线a 、b 分别为有恒力作用时和没有恒力作用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的v ­t 图象,故a 1=11-01.1m/s 2=10m/s 2,a 2=11-01m/s 2=11 m/s 2,代入①②两式可得μ=0.5,F =1 N ,A 、B 错误;因为两次运动中小物块初速度相同,末速度也相同,根据x =v 202a可得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距离大,摩擦力做功较多,产生的热量较大,D 错误;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上升的高度比较大,所以小物块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较大,而升高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小量是相等的,由功能关系知,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故C 正确.](2018·河南名校压轴)滑草是如今一些度假村推出的一项前卫运动,和滑雪一样能给运动者带来动感和刺激.特别对少雪地区的人们来说,滑草更新鲜了,因为它比滑雪更具有娱乐休闲性,更能体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双人滑草”项目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A 、B 物块紧靠在倾角为α粗糙斜面上一起从静止开始加速下滑,斜面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μ,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物块的质量为m ,B 物块的质量为3m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下滑过程中,物块A 、B 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12μmg sin αB.32μmg sin α C.12μmg cos α D.32μmg cos α D [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m +3m )g sin α-3μmg cos θ-μ·3mg cos θ=(m +3m )a ;对滑块A :F BA +mg sin α-3μmg cos θ=ma ;联立解得:F BA =32μmg cos α,故选D.]考向3 斜面上的多体问题[典例3] 下表面粗糙,其余面均光滑的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倾角与斜面倾角相等的物体A 放在斜面上,方形小物块B 放在A 上,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物体A 、小物块B 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将小物块B 从物体A 上取走,则( )图3A .斜面仍处于静止状态B .斜面一定向左运动C .斜面可能向左运动D .物体A 仍保持静止状态A [设物体A 、小物块B 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和M ,把A 、B 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平行于斜面方向有F cos θ=(m A +m B )g sin θ;当取走小物块B 后,有F cos θ>m A sin θ,故物体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 错误.垂直斜面方向有N =F sin θ+(m A +m B )g cos θ.对斜面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的压力N ′=F sin θ+(m A +m B )g cos θ,N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N ′sin θ=f 静<μN 1=f 静max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 1=N ′cosθ+Mg ,联立得N ′sin θ=f 静<μ(N ′cos θ+Mg ),即μMg N ′>sin θ-μcos θ.当取走B 后N ′减小,又sin θ-μcos θ和μMg 均为定值,故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仍大于斜面受到的压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即斜面仍静止,A 正确,B 、C 错误.]考向4 斜面与连接体模型[典例4] (多选)如图4所示,将质量M =1 kg 的重物B 悬挂在轻绳的一端,并放置在倾角为30°、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轻绳平行于斜面,重物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与一质量m =0.5 kg 的小圆环A 相连.圆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中心与直杆的距离L =4 m .现将圆环A 从与定滑轮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直杆和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圆环下降的过程中,轻绳张力的大小始终等于10 NB .圆环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 max =163mC .圆环速度最大时,轻绳与直杆的夹角为30°D .若增大圆环质量使m =1 kg ,再重复题述过程,则圆环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在增大 BD [圆环A 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所以重物B 也是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且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都保持不变,所以绳子对B 的拉力必定是变化的,故A 错误;设圆环A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 max ,则重物B 上升的距离为H 1=(H 2max +L 2-L )sin 30°,此时,圆环A 与重物B 的速度均为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H max =MgH 1+μMg cos 30°·(H 2max +L 2-L ),代入数据解得H max =163m ,故B 正确;圆环A 在下滑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最大,此时重物B 和小圆环A 的加速度均是0,绳子的拉力T =Mg sin 30°+μMg cos 30°=10 N ,设拉圆环A 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θ,则在竖直方向上有T cos θ=mg ,代入数据得θ=60°,故C 错误;若增大圆环质量使m =1 kg ,再重复题述过程,则圆环受到的重力恒大于绳子的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圆环将一直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其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故D 正确.](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 ,与质量为m 的物体A 连接,A 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 连接.现BC 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 以速度v 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做变速运动B.物体A做匀速运动C.T小于mg sin θD.T大于mg sin θv B sin α=AD[把B的运动沿图示方向分解,根据三角函数可知vv0sin α;式中v0恒定,α增大,故v绳增大,做变加速运动,即A的加速度不为零,对A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mg sin θ=ma>0,故T>mg sin θ,A、D正确.]。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分突破:高考题型二 专项练1 力学实验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分突破:高考题型二 专项练1 力学实验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高考题型二实验题专项练1力学实验1。

下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2;1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③先不放小球m,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2点位置P;④将小球m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2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

图中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 M、s P、s N。

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m2(选填“〉”“=”或“〈"); (2)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点,m2的落点是图中点;(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4)若要判断两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需比较与是否相等即可.2.(2019广东揭阳高三模拟)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即探究小车所受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小组将细绳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力传感器、重物相连。

实验中,小车在细绳拉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力传感器记录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1)实验中为了把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2)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没有远大于重物的质量,对本实验影响(选填“有”或“没有");(3)实验时,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A。

长木板的长度LB。

重物的质量mC。

小车的总质量M(4)实验中,力的传感器的示数为F,打出的纸带如图乙。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分突破训练:专项1模型4板块模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分突破训练:专项1模型4板块模型

模型4板块模型(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模型统计]1.板块模型的特点板块模型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板块模型问题,至少涉及两个物体,一般包括多个运动过程,板块间存在相对运动,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速度是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问题的实质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对运动问题,应根据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及运动学公式综合分析,分段分步列式求解.2.板块模型的求解问题(1)相互作用、动摩擦因数.(2)木板对地的位移.(3)物块对地的位移.(4)物块对木板的相对位移.(5)摩擦生热,能量转化.3.板块模型的解题关键解决板块模型问题,不同的阶段要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变化,抓住两者存在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两者间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不但方向可变,而且大小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明确板块达到共同速度时各物理量关系是此类题目的突破点:(1)板块达到共同速度以后,摩擦力要发生转变,一种情况是板块间滑动摩擦力转变为静摩擦力;另一种情况是板块间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发生变化.(2)板块达到共同速度时恰好对应物块不脱离木板时板具有的最小长度,也就是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板的最大位移.(3)分析受力,求解加速度,画运动情境图寻找位移关系,可借助v-t图象.[模型突破]考向1有外力作用的板块问题[典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足够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板和木块均静止,某时刻起,一恒定的水平外力F作用在木板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木块和木板各自运动的加速度a m、a M的大小分别为多少?图1【解析】若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则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f=ma=m FM+m≤μmg,即0<F≤μ(M+m)g此时a m =a M =F M +m当F >μ(M +m )g 时,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ma m ,解得a m =μg对木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 =Ma M ,解得a M =F -μmg M综上所述,若0<F ≤μ(M +m )g ,则a m =a M =F M +m若F >μ(M +m )g ,则a m =μg ,a M =F -μmg M .【答案】 若0<F ≤μ(M +m )g ,则a m =a M =F M +m ;若F >μ(M +m )g ,则a m =μg ,a M =F -μmg M[跟踪训练](1)若将典例1中的水平外力F 作用在木块上,其他条件不变,则木块和木板各自运动的加速度a m 、a M 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解析】 若0<F ≤(M +m )M μmg ,则a m =a M =F M +m;若F >(M +m )M μmg ,则a m =F -μmg m ,a M =μmg M .(2)若将典例1中的木板置于粗糙水平面上,且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其他条件不变,则木块和木板各自运动的加速度a m 、a M 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解析】 若0<F ≤μ2(M +m )g ,木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均为零;若μ2(M +m )g <F ≤μ2(M +m )g +μ1(M +m )g ,则a m =a M =F -μ2(M +m )g M +m;若F >μ2(M +m )g +μ1(M +m )g ,则a m =μ1g ,a M =F -μ2(M +m )g -μ1mg M .考向2 水平面上具有初始速度的板块模型[典例2] 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为L ,现有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从小车最左端滑上小车,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最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最左端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图2【解析】 (1)假设小车足够长,物块以水平向左的加速度a 1=μg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小车以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 2=μmg 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终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v 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0=(M +m )v设物块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为s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gs =12m v 20-12(M +m )v 2联立解得s =M v 202μ(M +m )g若L ≥s ,则物块最终与小车一起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a 2t ,联立解得t =M v 0μ(M +m )g若L <s ,则物块一直以水平向左的加速度a 1=μg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从小车最右端滑离小车,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 1=v 0t -12a 1t 2,x 2=12a 2t 2,x 1-x 2=L联立以上几式解得t =M v 0-Mv 20-2μ(M +m )gL M μ(M +m )g . (2)要保证物块不从小车最右端滑离,物块滑上小车最左端的最大初速度v max 应满足:物块恰好到达小车最右端时两者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 v max =(M +m )v ,μmgL =12m v 2max -12(M +m )v 2,联立解得v max =2μ(M +m )gL M即要使物块不从小车最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最左端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为v 0′≤2μ(M +m )gL M. 答案:见解析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2的滑板,滑板最左端放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1(m 1≠m 2)的物块,滑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二者以相同的初速度v 0一起向右运动,滑板与竖直墙碰撞时间极短,且没有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为保证物块不从滑板上滑落,滑板的长度L 至少为多少?【解析】 (1)若m 2>m 1,滑板与竖直墙碰撞后, 以原速反弹,总动量向左,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向左做匀速运动,物块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最大,设为L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2-m 1)v 0=(m 2+m 1)v 1,v 1为物块与滑板碰撞后速度相同时的速度大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 1gL 1=12(m 2+m 1)v 20-12(m 2+m 1)v 21联立解得L 1=2m 2v 20μ(m 1+m 2)g. (2)若m 2<m 1,滑板与竖直墙碰撞后,以原速反弹,总动量向右,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向右运动,再次与墙相碰,重复之前的运动,但两者共速时的速度越来越小.最终,滑板静止在竖直墙处,此过程物块一直相对滑板向右运动,当滑板(包括滑板上的物块)最终静止时,物块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最大,设为L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 1gL 2=12(m 2+m 1)v 20,解得L 2=(m 1+m 2)v 202μm 1g 所以L 2-L 1=(m 1-m 2)2v 202μm 1(m 1+m 2)g>0,即L 1<L 2,故滑板的长度至少为L =L 2=(m 1+m 2)v 202μm 1g .答案:(m 1+m 2)v 202μm 1g考向3 传送带模型[典例3] (2018·赤峰4月模拟)如图3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 =1 kg ,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电动机驱动着匀速逆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v =3 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 =0.45 m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 =4 m ,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F ,物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F =10 NB .F =20 NC .Q =10 JD .Q =4 JC [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mgR =12m v 20,解得:v 0=2gR =3 m/s ,在轨道的底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v 20R ,代入数据解得F =30 N ,故A 、B 错误;物块滑上传送带将做匀减速运动,设匀减速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 m ,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1 m/s 2,可得:s m =v 202a =322×1m =4.5 m ,因为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 =4 m ,所以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设物块在传送带上滑行时间为t ,则有:L =v 0t -12at 2,解得:t =2 s ,在t =2 s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x =v t =2×3 m =6 m ,物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为Δx =x +L =10 m ,热量Q =μmg Δx =10 J ,所以C 正确,D 错误.](2018·甘肃天水一模)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 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甲乙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B[0~t1时间:滑动摩擦力向右,物体向左做匀减速运动,t1时刻向左位移达到最大,即离A处的距离最大,t1~t2时间:滑动摩擦力向右,物体向右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为零.t2以后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相对滑动的距离最大,故B正确.]。

2018版高中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素养提升模型专项突破练 2-1-1 含答案 精品

2018版高中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素养提升模型专项突破练 2-1-1 含答案 精品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模型专项突破练一绳杆模型(25分钟50分)1.(9分)(多选)(2018·枣庄一模)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杆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

当两球静止时,OA绳沿竖直方向,OB绳与杆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B.小球B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C.小球A、B的质量之比m A∶m B=1∶tanθD.小球A、B的质量之比m A∶m B=tanθ∶1【解析】选B、D。

由于OA绳沿竖直方向,小球A只能受到重力和拉力2个力的作用,且有F T=m A g,小球B一定受到重力、拉力和光滑固定杆支持力3个力的作用,A错,B对;B球静止时有F T cosθ=m B gsinθ,因此小球A、B 的质量之比m A∶m B=tanθ∶1,C错,D对。

2.(9分)(多选)(2018·黄山二模)如图所示,光滑的直杆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小球M套在杆上并可上下自由滑动,轻质细绳(不可伸长)绕过定滑轮Q(滑轮大小不计),两端分别连着小球M和物块N。

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体,M上升并能到达与小滑轮等高的P点,N未着地,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阻力,在M上升到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49294212( )A.小球M可能一直做加速运动B.小球M到达P点时物块N的速度等于零C.绳对小球M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小球M的动能的变化量D.物块N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M的机械能的增加量【解析】选B、D。

小球M上升到达与小滑轮等高的P点时加速度向下,M 上升到P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到达P点时沿绳方向速度为零,即物块N的速度等于零,A错B对;绳对小球M的拉力做的功与重力做功总和等于小球M的动能的变化量,C错,轻绳不可伸长,小球M和物块N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块N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小球M的机械能的增加量,D 对。

高中物理模型斜面教案

高中物理模型斜面教案

高中物理模型斜面教案教学内容: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 掌握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掌握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2.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斜面上物体运动的理解教学难点:1. 如何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2. 怎样描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斜面、滑块、测量工具等2. 教学素材:斜面摩擦力、重力等相关知识3. 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斜面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提出问题: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影响?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器材,进行斜面上滑块实验。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观察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素。

三、讲解与总结(15分钟)1. 通过实验结果,讲解斜面上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规律。

2. 引导学生总结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掌握相关知识。

3. 提出思考问题:怎样计算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四、练习与反馈(10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巩固斜面上物体运动相关知识。

2.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订正错误。

五、拓展(5分钟)1. 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实验中能够观察、分析,探讨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反馈,巩固了学生对斜面上物体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1绳杆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1绳杆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模型1 绳杆模型[模型统计]1.绳杆模型的特点无论是轻绳还是轻杆,都先要进行整体或局部的受力分析,然后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求解即可.3.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绳杆模型(1)通常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只涉及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分析,在这两个点有F合=F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动力学方程即可求解.(2)研究临界问题时,要牢记“绳模型”中最高点速度v≥gR,“杆模型”中最高点速度v≥0这两个临界条件.[模型突破]考向1 平衡中的绳杆模型[典例1] 图1甲中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 =10 kg 的重物,∠CBA =30°;图乙中轻杆通过细绳MN 和铰链固定在竖直的墙上,在N 端同样挂上质量m =10 kg 的重物,细绳与水平轻杆ON 的夹角θ=30°,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图1A .图甲中B 点受到滑轮的支持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图甲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100 NC .图乙中轻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200 ND .图乙中细绳MN 的拉力为100 3 NB [对图甲中轻绳的B 点受力分析,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中滑轮下端和滑轮上端两段绳中拉力F 1和F 2的合力F ,因同一根绳上张力大小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1=F 2=G =mg =100 N ,由于拉力F 1和F 2的夹角为120°,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 =100 N ,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大小为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左下方,A 错误,B 正确;对图乙中N 点进行受力分析,N 点受到重物的拉力F 1′和轻绳上端细绳的拉力T 以及轻杆的支持力F 3的共同作用,由于重物静止,则有F 1′=G =100 N ,根据平衡条件得T sin θ=F 1′,T cos θ=F 3,解得T =200 N ,F 3=100 3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轻杆受到的压力F ′=F 3=100 3 N ,故C 、D 错误.](2018·深圳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光滑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可视为质点)用轻绳OP 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现用向右的拉力缓慢拉绳,当轻环静止不动时,与手相连一端绳子水平,则OP 绳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A.π2 B .θ C.π4+θ2D.π4-θ2D[只有绳子的拉力垂直于杆的方向时,绳子的拉力沿杆的方向没有分力,此时圆环能保持静止,由几何关系可知,QP段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是θ;再对滑轮分析,受三个拉力,由于OP段绳子的拉力与另外两个拉力的合力平衡,而另外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故PO在另外两个拉力的角平分线上,结合几何关系可知,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4-θ2,D正确.]考向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绳杆模型[典例2] (2018·泰安二模)如图2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P、Q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P套在光滑竖直杆上,Q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开始时轻杆贴近竖直杆,由静止释放后,Q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A.P触地前的速度一直增大B.P触地前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Q的速度一直增大D.P、Q的速度同时达到最大A[开始时P、Q的速度都为零,P受重力和轻杆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而Q由于轻杆的作用,则开始时Q加速,后来Q减速,当P到达底端时,P只有竖直方向的速度,而水平方向的速度为零,故Q的速度为零,所以在整个过程中,P的速度一直增大,Q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如图所示,小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轻绳吊起一重物B,开始时用力按住A使A不动,现设法使A以速度v A=4 m/s向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连接A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设此时B的速度大小为v B,(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与滑轮间摩擦,则( )A.A不动时B对轻绳的拉力就是B的重力B.当A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B的速度v B=5 m/sC.当A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B的速度v B=3.2 m/sD.B上升到滑轮处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若A不动时B对轻绳的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但两个力性质不同,不是同一个力,A错误;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的两个运动,因A 车右端的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由几何关系可得v B =v A cos 37°=3.2 m/s ,B 错误,C 正确;因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θ逐渐变小,故v B 逐渐变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则B 处于超重状态,D 错误.]考向3 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绳杆模型[典例3] (多选)(2018·福建四校二次联考)如图3所示,一长为L 的轻质细杆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另一端可绕O 点转动,现使轻杆在同一竖直面内做匀速转动,测得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 (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gLB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 .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不可能指向圆心OD .轻杆在匀速转动过程中,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2mgACD [根据向心加速度a =v 2r,代入得小球的线速度v =gL ,所以A 正确;需要的向心力F =ma =mg ,所以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故B 错误;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故合外力指向圆心,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mg2+ma2,方向不指向圆心O ,所以C 正确;轻杆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当转至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 v 2r,得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F =2mg ,所以D 正确.](2018·乌鲁木齐适应训练)如图所示,A 、B两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同一高度,其质量之比为2∶1,悬挂A 、B 两球的绳长之比也为2∶1.现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将两球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对A 、B 两球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A .1∶1B .2∶1C .3∶1D .4∶1B [对任意一球,设绳子长度为L .小球从静止释放至最低点,以最低点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得:mgL =12mv 2,解得:v =2gL ;在最低点,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v 2L ,解得,F =3mg ,与L 无关,与m 成正比,所以A 、B 球所受绳的拉力比为2∶1,故B 正确;A 、C 、D 错误.]考向4 绳杆组成的连接体问题[典例4] 如图4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 A 和m B 的两个小球A 和B (可视为质点).将其放在一个光滑球形容器中从位置1开始下滑,当轻杆到达位置2时球A 与球形容器球心等高,其速度大小为v 1,已知此时轻杆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B 球的速度大小为v 2,则( )图4A .v 2=12v 1B .v 2=2v 1C .v 2=v 1D .v 2=3v 1C [根据题意,将A 球速度分解成沿着杆与垂直于杆方向,同时B 球速度也是分解成沿着杆与垂直于杆两方向.根据矢量关系则有,A 球:v ∥=v 1sin θ,而B 球,v ∥=v 2 sin θ,由于同一杆,则有v 1sin θ=v 2sin θ,所以v 2=v 1,故C 正确,A 、B 、D 错误.](2018·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如图所示,物体A 、B 由跨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由静止开始释放,在物体A 加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和物体B 均处于超重状态 B .物体A 和物体B 均处于失重状态C .物体A 处于超重状态,物体B 处于失重状态D .物体A 处于失重状态,物体B 处于超重状态D [A 加速下降,则加速度向下,轻绳的拉力小于重力,故A 处于失重状态;同时B 加速上升,则加速度向上,轻绳的拉力大于重力,故B 处于超重状态,故A 、B 、C 错误,D 正确,故选D.]。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2斜面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2斜面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模型2 斜面模型[模型统计]1.斜面模型的特点斜面模型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模型之一.斜面模型的基本问题有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运动及受力问题等.通过斜面模型,借助斜面的几何特点,尤其是斜面的角度,可以对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功能关系等知识,整体法与隔离法、极值法、极限法等物理方法进行考查.考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2.斜面模型的常见问题(1)斜面上的平衡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先应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力进行正交分解(通常情况下是在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建立坐标系),最后根据F x=0、F y=0列方程求解.(2)斜面上的运动问题若滑块处于静止或匀速下滑状态,可用整体法求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0;若滑块处于匀变速运动状态,可对系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ma sin θ,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ma cos θ.不论滑块处于什么状态,均可隔离滑块,根据滑块的运动状态求斜面体对滑块的弹力和摩擦力.另外,若μ=0,则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的加速度为a=g sin θ.(3)斜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有轻绳连接体、轻杆连接体、轻弹簧连接体等,这些连接体考查的内容通常是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功能关系、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应用等.解决这类问题通常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入手,利用物体的平衡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题,需要注意的是轻绳只能提供拉力,而轻杆和轻弹簧既能提供拉力又能提供弹力,另外杆对物体的作用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实际解题时还需要注意对轻绳、轻杆和轻弹簧中的临界状态分析.[模型突破]考向1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状态的分析[典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B ,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改变拉力的方向使其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使B 仍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 匀速上滑的过程中,A 始终保持静止.改变拉力的方向前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图1A .A 对B 的摩擦力减小B .拉力一定增大C .B 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A [拉力F 平行于斜面向上时,先对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B 受重力mg ,A 对B 的支持力N ,A 对B 的摩擦力f ,拉力F 的共同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平行斜面方向,有F =f +mg sin θ;垂直斜面方向,有N =mg cos θ,其中f =μN ,解得F =mg (sin θ+μcos θ)①,f =μmg cos θ②.甲拉力改变方向后变为F ′,B 受的支持力变为N ′,A 对B 的摩擦力变为f ′,设其与斜面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平行斜面方向,有F ′cos α=f ′+mg sin θ;垂直斜面方向,有N ′+F ′sin α=mg cos θ,其中f ′=μN ′,解得F ′=mg sin θ+μcos θcos α+μsin α③,f ′=μ(mg cos θ-F ′sin α)④,由②④两式知滑动摩擦力减小,故A 正确.由①③两式知,拉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B 错误.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A 受重力Mg 、支持力N 2、B 对A 的压力N 1、B 对A 的滑动摩擦力f 1、地面对A 的静摩擦力f 静的共同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有f 静=N 1sin θ+f 1cos θ.结合对A 、B 选项的分析可知,当拉力改变方向后,B 对A 的压力N 1和滑动摩擦力f 1都减小,故二者合力一定减小,即静摩擦力f 静一定减小,故C 、D 错误.]乙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当线拉力最小时,推力F 等于( )A .mg sin αB.12mg sin α C .mg sin 2α D.12mg sin 2α D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mg 、斜面的支持力F N 和细线的拉力F T ,如图所示:在小球缓慢上升过程中,小球的合力为零,则F N 与F T 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三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则得当F T 与F N 垂直,即线与斜面平行时F T 最小,测得线的拉力最小值为 F Tmin = mg sin α.再对小球和斜面体组成的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Tmin cos α=(mg sin α)cos α=12mg sin 2α,故D 正确,A 、B 、C 错误.]考向2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关系[典例2] 如图2甲所示,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 0=11 m/s ,从倾角θ=53°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第二次无外力作用,图乙中a 、b 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 和无外力作用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 ­t 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s 53°=0.6,sin 53°=0.8)( )图2A .恒力F 的大小为21 NB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C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D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小C [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当有恒力F 作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F =ma 1 ①;没有外力作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②,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a 1<a 2.v ­t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故图线a 、b 分别为有恒力作用时和没有恒力作用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的v ­t 图象,故a 1=11-01.1m/s 2=10 m/s 2,a 2=11-01m/s 2=11 m/s 2,代入①②两式可得μ=0.5,F =1 N ,A 、B 错误;因为两次运动中小物块初速度相同,末速度也相同,根据x =v 202a可得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距离大,摩擦力做功较多,产生的热量较大,D 错误;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上升的高度比较大,所以小物块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较大,而升高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小量是相等的,由功能关系知,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故C 正确.](2018·河南名校压轴)滑草是如今一些度假村推出的一项前卫运动,和滑雪一样能给运动者带来动感和刺激.特别对少雪地区的人们来说,滑草更新鲜了,因为它比滑雪更具有娱乐休闲性,更能体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双人滑草”项目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A 、B 物块紧靠在倾角为α粗糙斜面上一起从静止开始加速下滑,斜面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μ,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物块的质量为m ,B 物块的质量为3m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下滑过程中,物块A 、B 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12μmg sin αB.32μmg sin α C.12μmg cos α D.32μmg cos α D [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m +3m )g sin α-3μmg cos θ-μ·3mg cos θ=(m +3m )a ;对滑块A :F BA +mg sin α-3μmg cos θ=ma ;联立解得:F BA =32μmg cos α,故选D.]考向3 斜面上的多体问题[典例3] 下表面粗糙,其余面均光滑的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倾角与斜面倾角相等的物体A 放在斜面上,方形小物块B 放在A 上,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物体A 、小物块B 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将小物块B 从物体A 上取走,则( )图3 A .斜面仍处于静止状态B .斜面一定向左运动C .斜面可能向左运动D .物体A 仍保持静止状态A [设物体A 、小物块B 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和M ,把A 、B 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平行于斜面方向有F cos θ=(m A +m B )g sin θ;当取走小物块B 后,有F cos θ>m A sin θ,故物体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 错误.垂直斜面方向有N =F sin θ+(m A +m B )g cos θ.对斜面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的压力N ′=F sin θ+(m A +m B )g cos θ,N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N ′sin θ=f 静<μN 1=f 静max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 1=N ′cos θ+Mg ,联立得N ′sin θ=f 静<μ(N ′cos θ+Mg ),即μMg N ′>sin θ-μcos θ.当取走B 后N ′减小,又sin θ-μcos θ和μMg 均为定值,故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仍大于斜面受到的压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即斜面仍静止,A 正确,B 、C 错误.]考向4 斜面与连接体模型[典例4] (多选)如图4所示,将质量M =1 kg 的重物B 悬挂在轻绳的一端,并放置在倾角为30°、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轻绳平行于斜面,重物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与一质量m =0.5 kg 的小圆环A 相连.圆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中心与直杆的距离L =4 m .现将圆环A 从与定滑轮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直杆和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圆环下降的过程中,轻绳张力的大小始终等于10 NB .圆环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 max =163m C .圆环速度最大时,轻绳与直杆的夹角为30°D .若增大圆环质量使m =1 kg ,再重复题述过程,则圆环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在增大BD [圆环A 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所以重物B 也是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且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都保持不变,所以绳子对B 的拉力必定是变化的,故A 错误;设圆环A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 max ,则重物B 上升的距离为H 1=(H 2max +L 2-L )sin 30°,此时,圆环A 与重物B 的速度均为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H max =MgH 1+μMg cos 30°·(H 2max +L 2-L ),代入数据解得H max =163m ,故B 正确;圆环A 在下滑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最大,此时重物B 和小圆环A 的加速度均是0,绳子的拉力T =Mg sin 30°+μMg cos 30°=10 N ,设拉圆环A 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θ,则在竖直方向上有T cos θ=mg ,代入数据得θ=60°,故C 错误;若增大圆环质量使m =1 kg ,再重复题述过程,则圆环受到的重力恒大于绳子的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圆环将一直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其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故D 正确.](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 ,与质量为m 的物体A 连接,A 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 连接.现BC 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 以速度v 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做变速运动B .物体A 做匀速运动C .T 小于mg sin θD .T 大于mg sin θ AD [把B 的运动沿图示方向分解,根据三角函数可知v 绳=v B sin α=v 0sin α;式中v 0恒定,α增大,故v 绳增大,做变加速运动,即A 的加速度不为零,对A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mg sin θ=ma >0,故T >mg sin θ,A 、D 正确.]。

2018版高中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素养提升模型专项突破练 2-1-2 含答案 精品

2018版高中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素养提升模型专项突破练 2-1-2 含答案 精品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模型专项突破练二传送带模型(25分钟50分)1.(8分)在港口码头常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运送煤炭等货物,将物体无初速度地放上传送带的A端,运动到B点时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直到D点后离开传送带。

已知CD段水平,物体的质量是m,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是θ,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设物体在AB段、BC段、CD段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A.f1=f2=μmgcosθ,f3=μmgB.f1=f2=mgsinθ,f3=μmgC.f1=μmgcosθ,f2=mgsinθ,f3=0D.f1=mgsinθ,f2=μmgcosθ,f3=0【解析】选C。

依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物体在AB段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而在BC段受到的是静摩擦力,那么在CD 段是不受摩擦力的;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结合物体在AB段受力分析,则有:N=mgcosθ,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mgcosθ,而物体在BC 段时,依据平衡条件,则有:f2=mgsinθ,那么在CD段时,则有:f3=0;由上分析可知,故A、B、D错误,C正确。

2.(8分)(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

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由静止释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过了一段时间物块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并运动到了传送带上的右端。

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49294215( )A.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0.5mv2B.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5mv2C.系统摩擦生热为0.5mv2D.电动机多消耗的能量为0.5mv2【解析】选A、C。

推荐高考(押题)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1 模型突破 专题3 弹簧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推荐高考(押题)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1 模型突破 专题3 弹簧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模型3 弹簧模型[模型统计]1.弹簧模型的问题特点弹簧模型是高考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之一,该模型涉及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运动过程中,从力的角度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的角度看,弹簧是储能元件.因此,借助弹簧模型,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弹簧(主要是轻质弹簧)模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能量转化和与动量有关的弹簧问题.2.弹簧模型的解题策略(1)力学特征:轻质弹簧不计质量,并且因软质弹簧的形变发生改变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簧的弹力不突变.(2)过程分析: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首先要注意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形变相对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平衡位置等,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结合物体受其他力的情况来综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3)功能关系: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随形变量而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根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4)临界分析:弹簧一端有关联物、另一端固定时,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时,物体速度有极值,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也是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刻;若关联物与接触面间光滑,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速度最大,弹性势能为零;若关联物与接触面间粗糙,物体速度最大时弹力与摩擦力平衡,此时弹簧并没有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也不为零.3.弹簧模型的主要问题(1)与弹簧关联物体受力变化前后的加速度问题.(2)与弹簧关联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的临界问题.(3)与弹簧关联物体的碰撞问题.(4)与热力学、振动、电磁学综合的弹簧问题.[模型突破]考向1 弹簧模型中的平衡问题[典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压在放于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L1(劲度系数为k1)上,上端与轻弹簧L2(劲度系数为k2)相连,轻弹簧L2上端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物体B通过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小桶P相连,A、B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内加入细沙,当弹簧L1恰好恢复原长时(小桶一直未落地),求:图1(1)小桶P内所加入细沙的质量;(2)小桶在此过程中下降的距离.【解析】(1)当L1恢复原长时,对A、B整体分析,绳子的拉力为F=(m1+m2)g,即小桶中细沙的质量为m1+m2.(2)开始时,对A、B整体受力分析得k1x1=(m1+m2)g,式中x1为弹簧L1的压缩量,则x1=m 1+m2gk1对B 受力分析得k 2x 2=m 2g ,式中x 2为弹簧L 2的压缩量,则x 2=m 2g k 2当L 1恢复原长时,对A 受力分析得k 2x 2′=m 1g ,式中x 2′为弹簧L 2的伸长量,则x 2′=m 1g k 2在整个过程中,小桶下降的距离h =x 1+x 2+x 2′=(m 1+m 2)g ⎝⎛⎭⎪⎫1k 1+1k2. 答案:(1)m 1+m 2 (2)(m 1+m 2)g ⎝ ⎛⎭⎪⎫1k 1+1k 2考向2 弹簧模型中的瞬时问题[典例2]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将左端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了距离x (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小球静止时弹簧在水平位置,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h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细线烧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B .细绳烧断后,小球落地的速度等于2ghC .剪断弹簧瞬间,细绳的拉力为53mgD .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53gD [将细绳烧断后,小球受到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共同作用,合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并不是只有重力的作用,所以小球不是做平抛运动,故A 错误;小球只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根据v 2=2gh 得落地速度是v =2gh ,而现在除重力外还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所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一定大于2gh ,故B 错误;小球静止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大小T =mg cos 53°=53mg ,弹簧弹力的大小F =mg tan 53°=43mg ,剪断弹簧瞬间,细绳的拉力发生突变,不再为T =53mg ,故C 错误;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细绳烧断前细绳中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F 合=T ,可知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 =F 合m=53g ,故D 正确.](2018·唐山二模)A 、B 两球质量相同,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两球之间栓接有轻弹簧.A 球与挡板接触,B 球通过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细线绷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撤去挡板瞬间( )A .弹簧弹力一定变大B .细线拉力一定变大C .A 球一定处于失重状态D .B 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 [开始时,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则撤去挡板瞬间,小球A 向下运动,弹簧伸长,弹力变小,则绳的拉力增大,选项A 错误;若开始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挡板的弹力为零,则撤去挡板瞬间,A 球仍静止,不是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 、C 错误;B 球被细线拉住,一定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 正确.]考向3 弹簧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典例3] (2018·广西三市联考)如图3所示,有一倾角为θ=37°的粗糙硬杆,其上套一底端固定且劲度系数为k =10 N/m 的轻弹簧,弹簧自然伸长时上端在Q 点,弹簧与杆间摩擦忽略不计.一个质量为m =5 kg 的小球套在此硬杆上,从P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t =2 s 后,P 与弹簧自由端Q 相碰,PQ 间的距离L =4 m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x 的关系为E p =12kx 2.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图3(1)小球与硬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动摩擦因数;当小球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压缩量,再根据E p =12kx 2求出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1)小球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L =12at 2,解得:a =2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μmg cos 37°=ma解得:μ=0.5.(2)当小球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即有:mg sin 37°=μmg cos 37°+kx 解得:x =1 m所以弹性势能为:E p =12kx 2=12×10×12J =5 J.【答案】 (1)0.5 (2)5 J(多选)如图甲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自然伸长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一定距离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小球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 段为直线段,AB 段是与OA 相切于A 点的平滑曲线,BC 是平滑曲线,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关于小球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tB 时刻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12mgB .小球在tC 时刻的加速度大于12gC .小球从t C 时刻所在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后,能回到出发点D .小球从t A 时刻到t C 时刻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ABC [小球在t B 时刻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即此时F弹=mg sin 30°=12mg ,故A 正确;由题意可知,t A 时刻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且弹簧无形变,此时小球的加速度a A =12g ,由图乙可知,A 点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C 点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分析可知小球在t C 时刻的加速度大于12g ,故B 正确;整个过程中,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小球从C 点释放能到达原来的释放点,故C 正确;小球从t A 时刻到t C 时刻的过程中,由系统机械能守恒知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减少量之和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D 错误.]考向4 弹簧模型中的动量问题[典例4] (2018·衡阳第三次联考)如图4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2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从槽高h 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4A .在下滑过程中,物块和弧形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物块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 .物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23mghD .物块被弹簧反弹后,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2gh 3D [物块下滑过程,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物块下滑过程,滑块与弧形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B 正确;设物块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v 1,槽的速度大小为v 2,且可判断物块速度方向向右,槽的速度方向向左,以向右为正方向,在物块下滑过程中,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1-2mv 2=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12mv 21+12·2mv 22,由以上两式解得:v 1=2gh3,v 2=gh3,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与物块接触弹簧前的速度大小相等,v =v 1=2gh3,故D 错误;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物块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最大弹性势能E p =12mv 21=2mgh3,故C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多选)如图所示,连接有轻弹簧的物块a 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 以一定初速度向左运动.下列关于a 、b 两物块的动量p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象,合理的是( )BCD[b与弹簧接触后,弹力慢慢增大,故两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故A不正确;b 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b做减速运动,a做加速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如果b的质量较小,可能出现b反弹的现象,故B正确;由B中分析可知,两球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并且如果a、b两球的质量相等,则可以出现C中的运动过程,故C正确;由B中分析可知,两球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如果a的质量很小,可能出现D中的运动过程,故D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2 题型突破 专题1 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高分突破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2 题型突破 专题1 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高分突破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学案

题型1 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选择题在高考中属于保分题目,只有“选择题多拿分,高考才能得高分”,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选择题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练准度:高考中遗憾的不是难题做不出来,而是简单题和中档题做错;平时会做的题目没做对,平时训练一定要重视选择题的正确率.,二是练速度: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解答选择题时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妙招,针对题目特性“不择手段”,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比较排除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典例1] 如图1所示,宽度均为d 且足够长的两相邻条形区域内,分别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总电阻为R 、边长为433d 的等边三角形金属框的AB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金属框从图示位置沿垂直于AB 边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取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从金属框C 端刚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下列关于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图1【解析】 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荷量,其中第一象限面积取正,第四象限面积取负.金属框从进入到穿出磁场,通过金属框的电荷量q =It =ERt =Φt -Φ0R=0,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也应该为零,B 、C 选项显然不符合.金属框在最后离开磁场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越来越大,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越来越大,排除D.【答案】 A【名师点评】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尝试应用] 如图2甲,圆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正确的是( )图2B[0~1 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A、C项;2~4 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外且均匀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流大小是0~1 s内的一半,排除D项,所以B项正确.]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烦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典例2] 如图3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1和F2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图3A.F12B.2F2C.F1-F22D.F1+F22【解析】取F1=F2≠0,则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代入后只有C满足.【答案】 C【名师点评】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值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尝试应用]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以大小为u 的速度向左运动,a、b发生弹性正碰.已知a的质量远小于b的质量,则碰后物块a的速度大小是( )A.v B.v+uC.v+2u D.2u-vC[给物块a的速度v赋值0,即v=0,物块a与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物块一定分离,否则为完全非弹性碰撞,B项v+u=u,故排除B;碰后两物块不可能发生二次碰撞,A项v=0,排除A;给物块b的速度u赋值0,即u=0,物块a与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物块a肯定反弹,但其速度大小肯定是正值,D项2u-v=-v,故排除D.]极限思维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典例3] (多选)(2016·西安模拟)如图4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有理想边界,用力将矩形线圈从有边界的磁场中匀速拉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B.线圈边长L1越大,拉力做功越多C.线圈边长L2越大,拉力做功越多D.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多【解析】假设线圈的速度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安培力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A正确;假设线圈边长L1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1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B正确;假设线圈边长L2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功的定义式知W=FL2,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2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C正确;假设线圈电阻非常大,趋近于无限大,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趋近于零,线圈所受安培力趋近于零,匀速拉线圈的拉力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少,选项D错误.【答案】ABC【名师点评】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尝试应用] 如图5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T1,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图5A .T 1=m +2m 2m 1g m +2m 1+m 2B .T 1=m +2m 1m 1g m +4m 1+m 2C .T 1=m +4m 2m 1g m +2m 1+m 2D .T 1=m +4m 1m 2g m +4m 1+m 2C [设滑轮的质量为零,即看成轻滑轮,若物体B 的质量较大,由整体法可得加速度a =m 2-m 1m 1+m 2g ,隔离物体A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1=2m 1m 2m 1+m 2g .应用“极限推理法”,将m =0代入四个选项分别对照,可得选项C 是正确的.]逆向思维法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常常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典例4] 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 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 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图6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解析】 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把汽车的运动看作逆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 m 、15 m ,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 m -15 m =340 m 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 s 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 2 s ,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答案】 B【名师点评】 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往往逆向等同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法的物理情境还有斜上抛运动,利用最高点的速度特征,将其逆向等同为平抛运动.[尝试应用] 如图7所示,半圆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斜向左上方抛出,到达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A 点正上方的水平速度为( )图7 A.33gR 2 B.3gR 2 C.3gR 2 D.3gR 3 A [小球虽然是做斜抛运动,由于到达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所以逆向看是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这样就可以用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因小球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tan 30°2=36,因为tan θ=y x =y 32R ,则竖直位移y =3R 4,而v 2y =2gy =32gR ,所以tan 30°=v y v 0,v 0=3gR233=33gR 2,故选项A 正确.]对称思维法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典例5] 如图8所示,带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半球壳的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C 与球心O 的轴线,P 、Q 为CD 轴上在O 点两侧离O 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8A.P、Q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均相同B.P、Q两点的电势不同,电场强度相同C.P、Q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等大反向D.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半球壳带负电,因此在CD上电场线沿DC方向向上,所以P点电势一定低于Q点电势,A、C错误;若在O点的下方再放置一同样的半球壳组成一完整的球壳,则P、Q 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即上、下半球壳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上半球壳在P点与在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正确;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微粒,微粒一定做变加速运动,D错误.【答案】 B【名师点评】非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一般可用微元法求解很烦琐,在高中阶段,非点电荷的电场往往具有对称的特点,所以常常用对称法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求解.[尝试应用] (多选)如图9所示,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A、B、C、D 四点,A、D两点与B、C两点均关于O点对称.A、B、C、D四点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E B、E C、E D,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A.E A=E D,φA>φBB.一定有E A>E B、φB>φAC.一定有φA=φD、φB=φCD.可能有E D>E C,一定有φB>φDCD[由对称性可知,A、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O点,电场强度为零;在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为零.可见从O点沿中垂线向两端,电场强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一定存在电场强度最大的点P,从O到P,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P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由于题中没有给出A、B(或C、D)到O点的距离,不能判断A、B(或C、D)两点哪点电场强度大,可能有E A>E B,E D>E C.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B>φA,根据对称性,一定有φA=φD、φB=φC,选项C、D正确,A、B错误.]等效转换法等效转换法是指在用常规思维方法无法求解那些有新颖情境的物理问题时,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采用等效转换法将陌生的情境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情境,进而快速求解的方法.等效转换法在高中物理中是很常用的解题方法,常常有物理模型等效转换、参照系等效转换、研究对象等效转换、物理过程等效转换、受力情况等效转换等.[典例6] 如图10所示,一只杯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纸板盖在杯口上并在纸板上放一枚鸡蛋,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快速抽出,鸡蛋(水平移动距离很小,几乎看不到)落入杯中,这就是惯性演示实验.已知鸡蛋(可视为质点)中心离纸板左端的距离为d,鸡蛋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2m,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若鸡蛋移动的距离不超过d10就能保证实验成功,则所需拉力的最小值为( )图10A.3μmg B.6μmgC.12μmg D.26μmg【解析】本题物理情境较新,但仔细分析发现鸡蛋和纸板的运动可转换为经典的滑块—滑板模型,所以对鸡蛋有d10=12a1t2,μmg=ma1,对纸板有d+d10=12a2t2、F min-3μmg-μmg=2ma2,联立解得F min=26μmg,D对.【答案】 D【名师点评】对于物理过程与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相似的题目,可尝试使用转换分析法,如本题中将鸡蛋和纸板转换为滑块—滑板模型即可快速求解.[尝试应用] 如图11所示,间距为L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0,导轨的端点P 、Q 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相连,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均匀变化(B =kt ),一电阻也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 =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 、Q 端,在外力作用下,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t 时刻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为( )图11 A.k 2L 22r 0t B.k 2L 2r 0t C.3k 2L 22r 0t D.2k 2L 2r 0tC [初看本题不陌生,但细看与我们平时所做试题有区别,既有棒切割又有磁场变化,为此可实现模型转换,转换为磁场不变的单棒切割磁感线与面积不变的磁场变化的叠加,为此令金属杆的加速度为a ,经时间t ,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x =12at 2,此时杆的速度v =at ,所以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 =BLv +ΔB ΔtS =ktLv +kLx ,而回路的总电阻R =2xr 0,所以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为F =BIL =BL E R =3k 2L 22r 0t ,C 正确.]图象分析法物理图象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象解题时一定要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象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典例7] 每隔0.2 s 从同一高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初速度大小为6 m/s 的小球,设小球在空中不相碰.g 取10 m/s 2,则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3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 )A .6B .7C .8D .9 【解析】 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有h =v 0t -12gt 2,可知小球位移—时间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t =1.2 s ,每隔0.2 s 抛出一个小球,故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线的交点表示两小球位移相等,可数得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3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7,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名师点评】 v ­t 图象隐含信息较多,我们经常借助v ­t 图象解决有关运动学或动力学问题,而忽视对x ­t 图象的利用,实际上x ­t 图象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有其独特的作用,解题时要会灵活运用各种图象.[尝试应用] 如图12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 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 处.若在t 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 板运动,时而向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板上.则t 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图12A .0<t 0<T 4B.T 2<t 0<3T 4C.3T 4<t 0<T D .T <t 0<9T 8B [以向B 板运动为正方向,分别作出从0、T 4、T2时刻释放的粒子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看出,若0<t 0<T 4或3T 4<t 0<T 或T <t 0<9T 8,粒子在一个周期内正向位移大,即最终打到B 板;若T 2<t 0<3T 4,粒子在一个周期内负向位移大,最终打到A 板,故B正确.]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解决一些物理情境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典例8] (多选)如图13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图1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这与斜抛运动相似,故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故Q点的电势比P点高,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小,在Q点的动能比在P点的大,A、B正确,C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答案】AB【名师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类比重力场中斜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斜抛运动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类比可知油滴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尝试应用] 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图14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C[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真题模型再现斜面体模型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真题模型再现斜面体模型学案

真题模型再现(一)——斜面体模型来源图例考向模型核心归纳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5题受力分析、静摩擦力、平衡的临界问题斜面模型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模型之一。

斜面模型的基本问题有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运动及受力问题。

1.常考的斜面模型(1)斜面中的“平衡类模型”(2)斜面中的“动力学模型”(3)斜面中的“连接体模型”2.模型解法(1)注意斜面的几何特点,尤其是斜面的角度关系的应用。

(2)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功能关系列方程。

(3)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等物理方法的应用。

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0题受力分析、运动的图象、牛顿第二定律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5题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4题安培力、物体的平衡、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预测1】 (多选)(2020·广东省百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13所示,地面上固定一个斜面,斜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并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块A施加一斜向上的力F作用,A、B两个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图13A.3个B.4个C.5个D.6个解析对A受力分析可得,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斜向左上方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可得,B受重力、A对B的压力、斜面的支持力、A对B向左的摩擦力,且斜面若对B没有摩擦力则B受到4个力,若斜面对B有摩擦力则B受5个力,选项A、D错误,B、C正确。

答案BC【预测2 (2020·天津静海区模拟)如图14甲所示,一物块放在粗糙斜面体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 作用下,斜面体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物块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变化规律可能是图中的( )图14解析在t0时刻F为零,t0以后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大、反向,摩擦力恒定不变,故A、B 错误;若刚开始F>mgsin θ,此时有F=mgsin θ+F f,随着F的减小,摩擦力也在减小,当F=mgsin θ时,摩擦力减小到零,F继续减小,有F+F f=mgsin θ,则摩擦力增大,当F减小到零后F f=mgsin θ,摩擦力恒定不变,这种情况下,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若刚开始F<mgsin θ,有F+F f=mgsin θ,随着F的减小摩擦力在增大,当F减小到零后F f=mgsin θ,摩擦力恒定不变,这种情况下,摩擦力先增大,然后不变,故C错误,D正确。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规律教案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规律教案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斜面上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掌握斜面运动的相关公式和推导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2. 斜面运动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15分钟)
讲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斜面运动的基本原理。

3. 公式推导(20分钟)
通过示意图和数学公式推导,解释斜面运动公式的来源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推导方法。

4.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让学生练习斜面运动的相关题目,并进行讨论和分享答案,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与应用(15分钟)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斜面运动的拓展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四、作业布置:
1. 作业一:完成课堂练习题;
2. 作业二:选做拓展练习题,挑战更高难度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斜面运动为主题,通过概念讲解、公式推导、练习与应用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对斜面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2 斜面模型[模型统计]1.斜面模型的特点斜面模型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模型之一.斜面模型的基本问题有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运动及受力问题等.通过斜面模型,借助斜面的几何特点,尤其是斜面的角度,可以对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功能关系等知识,整体法与隔离法、极值法、极限法等物理方法进行考查.考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2.斜面模型的常见问题(1)斜面上的平衡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先应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力进行正交分解(通常情况下是在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建立坐标系),最后根据F x=0、F y=0列方程求解.(2)斜面上的运动问题若滑块处于静止或匀速下滑状态,可用整体法求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0;若滑块处于匀变速运动状态,可对系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ma sin θ,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ma cos θ.不论滑块处于什么状态,均可隔离滑块,根据滑块的运动状态求斜面体对滑块的弹力和摩擦力.另外,若μ=0,则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的加速度为a=g sin θ.(3)斜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有轻绳连接体、轻杆连接体、轻弹簧连接体等,这些连接体考查的内容通常是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功能关系、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应用等.解决这类问题通常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入手,利用物体的平衡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题,需要注意的是轻绳只能提供拉力,而轻杆和轻弹簧既能提供拉力又能提供弹力,另外杆对物体的作用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实际解题时还需要注意对轻绳、轻杆和轻弹簧中的临界状态分析.[模型突破]考向1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状态的分析[典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B ,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改变拉力的方向使其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使B 仍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 匀速上滑的过程中,A 始终保持静止.改变拉力的方向前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图1A .A 对B 的摩擦力减小B .拉力一定增大C .B 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A [拉力F 平行于斜面向上时,先对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B 受重力mg ,A 对B 的支持力N ,A 对B 的摩擦力f ,拉力F 的共同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平行斜面方向,有F =f +mg sin θ;垂直斜面方向,有N =mg cos θ,其中f =μN ,解得F =mg (sin θ+μcos θ)①,f =μmg cos θ②.甲拉力改变方向后变为F ′,B 受的支持力变为N ′,A 对B 的摩擦力变为f ′,设其与斜面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平行斜面方向,有F ′cos α=f ′+mg sin θ;垂直斜面方向,有N ′+F ′sin α=mg cos θ,其中f ′=μN ′,解得F ′=mg θ+μcos θcos α+μsin α③,f ′=μ(mg cos θ-F ′sin α)④,由②④两式知滑动摩擦力减小,故A 正确.由①③两式知,拉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B 错误.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A 受重力Mg 、支持力N 2、B 对A 的压力N 1、B 对A 的滑动摩擦力f 1、地面对A 的静摩擦力f 静的共同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有f 静=N 1sin θ+f 1cos θ.结合对A 、B 选项的分析可知,当拉力改变方向后,B 对A 的压力N 1和滑动摩擦力f 1都减小,故二者合力一定减小,即静摩擦力f 静一定减小,故C 、D 错误.]乙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当线拉力最小时,推力F 等于( )A .mg sin αB.12mg sin α C .mg sin 2α D.12mg sin 2α D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mg 、斜面的支持力F N 和细线的拉力F T ,如图所示:在小球缓慢上升过程中,小球的合力为零,则F N 与F T 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三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则得当F T 与F N 垂直,即线与斜面平行时F T 最小,测得线的拉力最小值为 F Tmin = mg sin α.再对小球和斜面体组成的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Tmin cos α=(mg sin α)cos α=12mg sin 2α,故D 正确,A 、B 、C 错误.]考向2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关系[典例2] 如图2甲所示,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 0=11 m/s ,从倾角θ=53°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第二次无外力作用,图乙中a 、b 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 和无外力作用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 ­t 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s 53°=0.6,sin 53°=0.8)( )图2A .恒力F 的大小为21 NB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C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D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小C [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当有恒力F 作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F =ma 1 ①;没有外力作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②,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a 1<a 2.v ­t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故图线a 、b 分别为有恒力作用时和没有恒力作用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的v ­t 图象,故a 1=11-01.1m/s 2=10 m/s 2,a 2=11-01m/s 2=11 m/s 2,代入①②两式可得μ=0.5,F =1 N ,A 、B 错误;因为两次运动中小物块初速度相同,末速度也相同,根据x =v 202a可得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距离大,摩擦力做功较多,产生的热量较大,D 错误;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上升的高度比较大,所以小物块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较大,而升高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小量是相等的,由功能关系知,有恒力F 作用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故C 正确.](2018·河南名校压轴)滑草是如今一些度假村推出的一项前卫运动,和滑雪一样能给运动者带来动感和刺激.特别对少雪地区的人们来说,滑草更新鲜了,因为它比滑雪更具有娱乐休闲性,更能体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双人滑草”项目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A 、B 物块紧靠在倾角为α粗糙斜面上一起从静止开始加速下滑,斜面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μ,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物块的质量为m ,B 物块的质量为3m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下滑过程中,物块A 、B 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12μmg sin αB.32μmg sin α C.12μmg cos α D.32μmg cos α D [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m +3m )g sin α-3μmg cos θ-μ·3mg cos θ=(m +3m )a ;对滑块A :F BA +mg sin α-3μmg cos θ=ma ;联立解得:F BA =32μmg cos α,故选D.]考向3 斜面上的多体问题[典例3] 下表面粗糙,其余面均光滑的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倾角与斜面倾角相等的物体A 放在斜面上,方形小物块B 放在A 上,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物体A 、小物块B 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将小物块B 从物体A 上取走,则( )图3 A .斜面仍处于静止状态B .斜面一定向左运动C .斜面可能向左运动D .物体A 仍保持静止状态A [设物体A 、小物块B 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和M ,把A 、B 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平行于斜面方向有F cos θ=(m A +m B )g sin θ;当取走小物块B 后,有F cos θ>m A sin θ,故物体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 错误.垂直斜面方向有N =F sin θ+(m A +m B )g cos θ.对斜面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的压力N ′=F sin θ+(m A +m B )g cos θ,N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N ′sin θ=f 静<μN 1=f 静max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 1=N ′cos θ+Mg ,联立得N ′sin θ=f 静<μ(N ′cos θ+Mg ),即μMg N ′>sin θ-μcos θ.当取走B 后N ′减小,又sin θ-μcos θ和μMg 均为定值,故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仍大于斜面受到的压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即斜面仍静止,A 正确,B 、C 错误.]考向4 斜面与连接体模型[典例4] (多选)如图4所示,将质量M =1 kg 的重物B 悬挂在轻绳的一端,并放置在倾角为30°、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轻绳平行于斜面,重物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与一质量m =0.5 kg 的小圆环A 相连.圆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中心与直杆的距离L =4 m .现将圆环A 从与定滑轮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直杆和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圆环下降的过程中,轻绳张力的大小始终等于10 NB .圆环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 max =163m C .圆环速度最大时,轻绳与直杆的夹角为30°D .若增大圆环质量使m =1 kg ,再重复题述过程,则圆环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在增大BD [圆环A 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所以重物B 也是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且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都保持不变,所以绳子对B 的拉力必定是变化的,故A 错误;设圆环A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H max ,则重物B 上升的距离为H 1=(H 2max +L 2-L )sin 30°,此时,圆环A 与重物B 的速度均为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H max =MgH 1+μMg cos 30°·(H 2max +L 2-L ),代入数据解得H max =163m ,故B 正确;圆环A 在下滑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最大,此时重物B 和小圆环A 的加速度均是0,绳子的拉力T =Mg sin 30°+μMg cos 30°=10 N ,设拉圆环A 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θ,则在竖直方向上有T cos θ=mg ,代入数据得θ=60°,故C 错误;若增大圆环质量使m =1 kg ,再重复题述过程,则圆环受到的重力恒大于绳子的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圆环将一直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其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故D 正确.](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 ,与质量为m 的物体A 连接,A 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 连接.现BC 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 以速度v 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做变速运动B .物体A 做匀速运动C .T 小于mg sin θD .T 大于mg sin θ AD [把B 的运动沿图示方向分解,根据三角函数可知v 绳=v B sin α=v 0sin α;式中v 0恒定,α增大,故v 绳增大,做变加速运动,即A 的加速度不为零,对A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mg sin θ=ma >0,故T >mg sin θ,A 、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