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感染管理是医院新生儿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障新生儿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医务人员在感染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感染防控水平,降低医院新生儿科感染发生率。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1. 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感染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2. 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感染科医生、护士长、药剂科医生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感染管理工作。

三、感染控制措施1. 医务人员培训:医院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必须接受感染控制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更新知识。

2. 感染监测:建立新生儿科感染监测系统,对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类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3. 感染预防: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操作规范,确保操作无菌。

4. 感染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控制感染的进一步传播。

5. 感染处置:对于感染的病例,要进行追踪调查,找出感染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四、感染管理流程1. 感染防控计划制定:根据新生儿科感染的特点和流行病学资料,制定感染防控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2. 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科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 感染风险评估:对新生儿科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策略。

4. 感染预防与控制:建立新生儿科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5. 感染处置与处理:对于感染的病例,要进行追踪调查,找出感染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感染数据分析与总结:定期对新生儿科感染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感染防控效果,并及时修订感染管理制度。

五、质量控制与评估1. 质量控制: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评估与反馈: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向医务人员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院感是指新生儿在医院感染了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症状。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新生儿院感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将从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的必要性、制度内容、实施方法、监测评估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必要性1.1 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感,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减少院感对新生儿的危害。

1.2 保障医疗安全院感严重影响医疗安全,建立院感制度可以减少院感发生,保障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1.3 降低医疗成本院感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建立院感制度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益。

二、制度内容2.1 院感防控流程明确院感防控的流程,包括院感监测、院感报告、院感调查、院感管理等环节。

2.2 院感预防措施建立院感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清洁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2.3 院感管理制度建立院感管理制度,包括院感责任制、院感培训、院感督导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三、实施方法3.1 培训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院感防控培训,提高他们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3.2 定期检查定期对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3 强化监督建立院感防控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四、监测评估4.1 院感监测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院感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

4.2 院感评估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3 院感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院感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反馈。

五、改进措施5.1 完善制度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和调整院感制度,提高院感防控的效果。

5.2 强化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培训,提高他们的院感防控水平。

5.3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院感防控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院感防控工作,提高院感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一、前言新生儿科医院是专门治疗新生儿疾病的医疗机构,其患者多为初生儿,由于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易感染。

因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有利于规范医院管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二、规章制度(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规定》该规定详细界定了感染来源及感染途径,规定了感染控制措施、消毒方法、病房通风要求,以及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措施等,目的是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二)《新生儿科医院消毒规程》该规程阐述了医疗设备、物品、病房、手术室等的消毒方式、频次、程序等,旨在确保医疗设施与器械、用品等无任何细菌的存在,防止交叉感染。

(三)《新生儿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该规定要求医护人员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并对不同类型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从而避免医疗废物寄生病原体带来的感染隐患。

三、工作规范(一)日常消毒1. 工作人员应采取洗手等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病房空气要求质量清新,要保持通风。

3. 安排医生按时查房,细心记录早产儿体温、呼吸等情况,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处理。

4. 采取密切监测的方式对重症新生儿进行个体化护理。

5. 所有医疗设备和物品都应经常消毒。

(二)感染管理1. 医院应建立隔离区,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安排在隔离区治疗。

2.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感染疾病防控小组,定期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反馈监测数据。

3. 任何发现感染的员工都必须立即向病房主任或院感科主任报告,由专人进行检查和处置。

4. 医院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对每位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等进行记录,确保随时可以查看。

四、工作流程(一)发现感染患者报告对于疑似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上报病房主任和院感科主任,并根据相关卫生法规进行检查和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二)感染患者隔离治疗对于确诊为感染患者,要在医院内建立隔离区,确保能够集中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医院新生儿病房实施了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

以下是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措施:
1. 严格消毒措施
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医院新生儿病房进行定期的空气消毒、物品消毒和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必须洗手消毒,患者家属也需要佩戴口罩和消毒双手。

医院定期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 个人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避免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要求定期健康体检,确保不会成为病源传播者。

患者家属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的风险。

3. 隔离管理
医院针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隔离管理,确保感染不会蔓延。

医护人员将疑似感染病例隔离在特定区域,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

医院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单独管理,确保感染不会传播。

4. 定期培训
医院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医院鼓励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 感染监测
医院设立感染监测小组,定期对新生儿病房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医院制定感染监测指标,对感染病例进行跟踪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通过以上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新生儿病房成功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放心的医疗环境。

医院将继续不懈努力,提升感染管理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
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
物品管理
.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环境管理
❖ 新生儿科(室)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 关规定,洁污区域分离,功能流程合理;
❖ 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 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 、设备。室内温度足月儿室24-26℃, 早产儿室26-28℃,相对湿度55%-65% 为宜; ❖ 设立普通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早 产儿室、隔离病室、更衣室、配奶室 、沐浴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区域, 病人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垃圾通 道分离;
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 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 用药疗程不合理; ❖ 给药途径或给药时间间隔不当; ❖ 使用抗菌药物作预防用药和过度使用高档或广谱抗菌
药物; ❖ 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必须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治疗。
.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环境管理
人员管理
规范的诊疗 护理操作
国内的概念
❖ 对于新生儿的某些感染,难以明确感染部位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感 染
具有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中的2项及以上:
1、体温不升或发热,氧合指数下降;
2、精神反应欠佳,面色苍白或灰暗;
3、进奶量减少,胃潴留、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四
肢肌张力下降;
4、频繁呼吸暂停;
5、体重不增;
6、环境因素
❖ 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密度大; ❖ 流动人员较多,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 科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是造成交叉感染的
途径之一; ❖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新生儿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新生儿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内因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新生儿因其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成为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新生儿感染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管理目的1. 提高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新生儿感染防控工作的管理。

2. 规范新生儿感染防控的各个环节,确保新生儿得到良好的医疗保健。

3. 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新生儿科、产科、妇科以及相关职能部门。

三、管理内容1. 新生儿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的不同,可将新生儿感染分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脑膜炎性疾病、败血症等。

各种感染根据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不同,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新生儿感染监测建立新生儿感染监测系统,对每一名新生儿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并记录。

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 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加强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新生儿护理操作流程,包括清洁、消毒、接触防护等方面,防止交叉感染。

4. 防范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医院应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医院空气清新,营造洁净的医疗环境。

5. 母婴防感染产前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个人卫生和营养水平。

产后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定期的随访监护,及时发现母婴感染的情况,做好防控工作。

6. 临床用药管理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鼓励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种类。

7. 新生儿食品安全保证新生儿配方奶粉的质量,规范配方奶粉的制作和保存,保障新生儿食品的安全卫生。

8. 新生儿家属教育对新生儿的家属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家属对新生儿感染的认识,增强家庭环境的感染防控意识。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儿科病房的环境控制:儿科病房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定期消毒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并保持乳房清洁。

2.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保持手部清洁。

在接触新生儿之前和之后,医务人员应正确洗手。

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进行洗手,洗手时间应达到20秒以上,包括手背、手指间、指尖等部位。

医务人员还应经常戴手套,并定期更换。

3.母婴身体卫生: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个人卫生尤为重要。

母亲应定期洗澡,更换干净的衣服和内衣,保持外阴清洁,并注意产后恶露的处理。

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也十分关键,需要定期消毒和更换干净的尿布。

4.母亲的乳房护理:鼓励母亲母乳喂养,但同时要保证乳房清洁。

母亲在喂养前要用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晕,避免细菌感染。

如果乳头出现裂伤或糜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5.使用消毒器具: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经过消毒处理后使用,确保清洁和无菌。

对于高风险的操作,如插管、穿刺等,应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6.隔离措施:对有传染病史或患传染病的新生儿进行隔离,以避免传播给其他婴儿。

同时,也要对感染危险的孩子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7.新生儿将医院外部带进来的感染控制:医院应加强通风、消毒和定期清洁,以确保环境的清洁无菌。

医院还要规范探视时间和探视人数,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外界感染的风险。

8.研究和培训:医院要定期研究和总结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培训医生和护士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控制方式,确保感染的最小化。

总之,新生儿科医院要加强对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需要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制度,并加强医院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家属了解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共同维护婴儿的健康。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标题: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是指针对新生儿在医院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规定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院感制度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院感制度的建立
1.1 制定院感制度的必要性
1.2 设立院感管理机构和责任部门
1.3 制定院感制度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二、院感风险评估和监测
2.1 对新生儿院感风险的评估方法
2.2 定期对院感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2.3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院感预防控制措施
3.1 新生儿院感的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3.2 新生儿院感的感染源及防控措施
3.3 新生儿院感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四、院感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
4.1 设立院感事件报告机制
4.2 制定院感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
4.3 对院感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五、院感制度的评估和改进
5.1 定期对院感制度进行评估和检查
5.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院感制度
5.3 建立院感制度的长效监督机制,持续改进和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结语: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各医院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院感管理,共同维护新生儿的健康和幸福。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样本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样本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 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 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经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 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 每次15-30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 室内) 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 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 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 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 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 1)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 2)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得重复使用。

( 3)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4) 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 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 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 5)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 6)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 高温或微波消毒; 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 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 7)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 每日至少更换一次, 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 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 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当前,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生儿是最脆弱的患者群体之一,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极易受到各类病原体的感染。

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能够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首先是空气管理。

新生儿室应设有适当的通风与空气过滤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同时,要避免人员过度拥挤,控制房间内的人流量,保持空气流畅。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是规范的手卫生。

所有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手卫生的培训,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在每次接触新生儿之前和之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还应定期接受手部消毒的培训与考核,确保手卫生操作的规范与有效性。

此外,还应定期更换并维护手消毒液的供应。

有效的清洁与消毒是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生儿室的病房、设备、床单、衣物等都要经常清洁和消毒。

清洁与消毒的方法应符合标准程序,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清洁人员需要定期接受操作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此外,还应有相关的清洁记录和检查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病原体的监测与预防也是关键的一环。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病原体监测体系,对新生儿室的环境、医护人员和新生儿进行定期、随机的病原体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要加强新生儿感染预防的宣教工作,提醒家属和医务人员注意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最后是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医院应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明确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

医护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抗生素使用知识,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使用抗生素。

此外,要加强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策略,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综上所述,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包括有序的空气管理、规范的手卫生、有效的清洁与消毒、严格的病原体监测与预防、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督和指导。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策略推广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根据新生儿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 南。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医护人员和家长普及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重要性。
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监控
设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小组,定期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 估和监督。
05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 管理
消毒灭菌
医疗设备和用品应严格进行消毒灭菌 处理,如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化学 消毒剂等方法。同时应监测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达到标准要求。
垃圾处理
新生儿科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 区域,并按照医疗垃圾分类标准进行 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3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设施配置及使用方法培训
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如洗手池、手消毒剂等,并确保

开展了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工 作,及时发现了感染趋势和潜
在风险。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医务人 员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
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和目标
进一步完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 力度。
加强与其他科室和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共同推进医院感 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推广使用先进的感染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测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毒方法。
灭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01
灭菌设备需专人负责, 定期进行操作培训,确 保正确使用。
02
设备使用前需检查其性 能状况,如有问题及时 维修或更换。
03
设备使用后需进行清洁 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 命。
04
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保 养档案,记录设备使用 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儿科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新生儿科病房是儿科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生儿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和抵抗力较弱,使得新生儿科病房的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凸显。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儿的康复,还增加了医疗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患儿死亡。

因此,加强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一、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3.加强新生儿病室的空气质量管理,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4.设置专门的感染控制监测小组,对新生儿病室进行定期环境卫生学监测。

5.加强新生儿病室医疗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加强新生儿病室医护人员培训1.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2.培训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确保医疗安全。

3.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提高防护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三、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报告。

2.对新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及时进行调查,查找感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对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建立感染病例数据库,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四、加强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的管理1.遵循一次性使用原则,确保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进行严格消毒、灭菌,确保使用安全。

3.加强新生儿病室耗材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五、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科学研究1.积极开展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2.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学术交流,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新生 儿院 内感 染的 定义
早发性 感染
新生儿早发性感染 是指生后3d内的感 染,临床症状多在 生后48h内出现, 感染源多来自母体。
迟发性 感染
新生儿迟发性感染 是指出生3d以后住 院患儿的感染,感 染源多来自医院内。
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国外的概念
美国疾病 预防和控 制中心
B、呼吸机的消毒(强调) 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每周更换一次,有明显分 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 湿化器添加水可用新制备的冷开水、自制蒸馏水; 呼吸机表面、按钮、面板,用消毒液擦拭,每天 一次; 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 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 冷凝水流向患儿气道; 呼吸机内部不必进行常规消毒; 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
将新生儿所有 的感染均认为 是院内感染 (但排除通过 胎盘传播和胎 膜早破> 24h 的感染)。
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国内的概念
患儿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 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 的感染;
通过产道获得的感染。
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皮肤及屏障系统薄弱;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 下;
难产儿、胎膜早破的新生儿可能存在宫内感染因 素; 住院时间较长。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环境因素 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密度大; 流动人员较多,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科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是造成交叉感 染的途径之一;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消毒隔离制度不能严格执行;
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部门,负责接待和治疗刚出生的婴儿。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一、感染管理团队1.1 医院新生儿科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团队,由感染科医生、护士和卫生管理人员组成。

1.2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感染管理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3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会议,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感染管理措施。

二、感染预防措施2.1 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严格的洗手制度,医护人员和访客进入病房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2.2 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2.3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消毒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三、感染监测与报告3.1 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

3.2 医院应建立感染报告机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3 感染管理团队应对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感染问题,防止感染的扩散。

四、感染控制措施4.1 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感染控制手册,对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规范和指导。

4.2 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评估,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4.3 医院应建立感染控制应急预案,对突发感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控制,保障医院新生儿科的安全。

五、感染管理宣教5.1 医院新生儿科应加强感染管理宣教工作,向患者家属和访客宣传感染预防知识。

5.2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宣教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感染管理的重视和认识。

5.3 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感染管理相关信息和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感染管理意识。

结语: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制度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

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是指医院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新生儿因为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院感制度,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新生儿院感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卫生管理1.1 定期消毒:医院应定期对新生儿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床铺、地面、墙壁等。

消毒应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确保有效杀灭病原体。

1.2 空气净化:医院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和无菌。

定期更换过滤器,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1.3 垃圾处理: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垃圾不会对新生儿病房环境造成污染。

二、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2.1 手卫生:医护人员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前应进行手部消毒,避免将细菌带入病房。

医院应提供洗手液和消毒剂,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2.2 佩戴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应提供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2.3 健康监测:医院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如有感染性疾病,应暂停其在新生儿病房的工作,以免传染给新生儿。

三、新生儿的个人卫生管理3.1 母婴分离:医院应将新生儿与其他患者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的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佩戴防护用品的规定。

3.2 婴儿护理:医院应培训护理人员正确的婴儿护理技巧,包括洗澡、更换尿布等。

同时,医院应提供洗浴用品和尿布等物品,确保婴儿的个人卫生。

3.3 母乳喂养:医院应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四、访客管理4.1 限制访客人数:医院应限制新生儿病房的访客人数,避免人员过多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访客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2 访客登记:医院应对访客进行登记,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接触史,确保访客健康。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关键的医疗环境,需要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来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五个部份,包括感染预防、消毒与清洁、医护人员培训、病房空气质量管理和感染监测与报告。

一、感染预防:1.1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护人员应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新生儿先后,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或者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2 新生儿父母的教育:医院应向新生儿父母提供关于感染预防的教育,包括正确的喂养和护理方法,以及避免带有传染性的疾病接触。

1.3 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实施隔离措施,避免感染传播给其他新生儿。

二、消毒与清洁:2.1 定期消毒:医院应定期对病房内的器械、设备和表面进行彻底的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确保无菌环境。

2.2 床上用品的清洁:床单、毛巾等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确保干净卫生。

2.3 病房的清洁: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和其他表面的清洁,以及垃圾的及时清理和处理。

三、医护人员培训:3.1 感染控制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和清洁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3.2 感染病例的报告和处理: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病例的报告和处理培训,学习如何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感染病例,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3.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医护人员应接受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培训,包括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四、病房空气质量管理:4.1 空气消毒:医院应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设备和方法,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

4.2 通风管理:医院应保证病房的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污染和积聚。

4.3 空气质量监测:医院应定期对病房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五、感染监测与报告:5.1 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和感染原因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一、引言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风险区域。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康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新生儿科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组织管理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3. 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操作和重点人群的安全风险管理。

三、制度建设1. 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和处置规范。

2. 制定并执行新生儿病室的管理规范,包括探视制度、通风换气规范等。

3. 制定并实施新生儿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规范。

四、环境管理1. 保持新生儿病室空气清新流通,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2. 定期清洁和消毒新生儿病室,包括地面、墙壁、家具表面等。

3. 合理布局新生儿病室,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人员管理1. 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时,应更换室内工作服和工作鞋,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 限制新生儿病室的探视人员,避免过多人员流动带来的感染风险。

3.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六、医疗器械和物品管理1.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等应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 蓝光箱和暖箱应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每周消毒一次,用后进行终末消毒。

七、感染监测和报告1. 开展新生儿病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风险。

2. 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置感染病例。

3. 对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和整改,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标题: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部门,负责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医院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定感染管理政策1.1明确感染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医院新生儿科应当指定专门的感染管理小组,包括医生、护士和卫生员等,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政策。

1.2建立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监测、报告、处置和预防等方面的规定。

1.3定期评估和更新感染管理政策: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定期评估感染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政策内容,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医学标准和法规要求。

二、加强医院环境清洁2.1保持医院环境清洁整洁: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病房、设备和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2.2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源: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院感染源的控制,包括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和访客等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2.3加强医院环境监测: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三、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3.1医护人员健康管理: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暴露评估,确保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3.2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管理政策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3建立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档案: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档案,记录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史和感染控制培训情况等信息,为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四、加强患者感染预防4.1患者健康评估: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Z 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 次,每次15-30 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9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实施手卫生。

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10、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院感科2011 年4 月28 日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相关规章制度《新生儿探视制度》⋯⋯⋯⋯⋯⋯⋯⋯⋯⋯⋯⋯⋯⋯⋯⋯⋯⋯⋯⋯⋯⋯1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3 新生儿病房消毒清洁制度⋯⋯⋯⋯⋯⋯⋯⋯⋯⋯⋯⋯⋯⋯⋯⋯⋯⋯⋯.4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5 工作规范及流程手卫生规范⋯⋯⋯⋯⋯⋯⋯⋯⋯⋯⋯⋯⋯⋯⋯⋯⋯⋯⋯6. 无菌操作技术⋯⋯⋯⋯⋯⋯⋯⋯⋯⋯⋯⋯⋯⋯⋯⋯⋯⋯⋯⋯⋯⋯⋯⋯⋯7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8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流程⋯⋯⋯⋯⋯⋯⋯⋯⋯⋯⋯⋯⋯⋯⋯⋯⋯⋯⋯⋯⋯9(一)新生儿陪护探视制度尊敬的患儿家长您好:当您将孩子交给我们的时候,请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

我们将竭力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环境,期望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孩子住院期间。

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几点。

1. 新生儿抵抗力低下,需入住单间新生儿病房。

2. 未经医生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不得抱新生儿离开病房。

3. 任何情况下家属不得将新生儿单独留在病房4. 请家属拒绝医护人员单独抱走新生儿5. 新生儿应取侧卧位,防止口鼻遮盖,引起窒息。

6. 喂奶后应抬高新生儿上身,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并取侧卧位。

禁止面部朝上,防止呛奶。

7.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周一、三下午4 :00――6:00 为探视时间允许两位直系亲属来探视,探视前请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12 岁以下儿童谢绝探视结束请配合护士做好病房开窗通风工作。

8. 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 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必须洗手,新生儿衣物一日一更换,请做好准备10. 新生儿进行输液治疗时有可能引起液体外渗,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副侧长:小组成员:。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

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监测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生应及时向本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 小时内填表报告防保院感科。

2、出现爆发趋势时,防保院感科应于24 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经证实出现以下情形时,医院应于12 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 )、 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 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 )、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爆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5、每年开展目标性监测1-2 项,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 个月以上?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6、防保院感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分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7、医院感染监控率100%、漏报率≤20%、医院感染率≤8%。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所有使用科室均需监测)1、各科室必须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2、使用中的消毒剂(如84 消毒液)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细菌含量〈100cfu/ml,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化学监测每日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如戊二醛,生物监测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压力蒸汽灭菌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天灭菌前进行B-D 试验。

4、紫外线消毒?应详细记录应用时间、累积时间和使用人签名?每半年进行一次照射强度监测?照射强度〈70w/cm2 应及时更换?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做到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无菌包内、外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年对无菌间环境进行环氧乙烷浓度的监测。

移植物必须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

6、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包括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监测,每月进行 1 次细菌培养,细菌菌落数必须≤200cfu/ml ,每季度进行 1 次内毒素检测,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一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应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无菌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导管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季度进行。

1、各类环境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环境类别范围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一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10 ≤5 ≤5 二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200≤10≤10 三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500 ≤10 ≤10 四类传染病科及病房≤15 ≤152、致病性微生物母婴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表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其他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四)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一、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 、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一、五更换。

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 、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 、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 消毒液中30 分钟后送洗涤。

5 、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 、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 、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二、NICU 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入NICU 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2 、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 1 :100 爱尔施泡手(5000ml 用 1 片)。

3 、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 1 :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 、地面每日用84 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 用 1 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5、入NICU 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 、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1: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7 、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NICU 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

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 2 小时。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