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ˉMoˉPbˉZnˉAgˉAu 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引言:矿床是地球内部的宝库,它们是地壳深部成矿作用的产物。
而成矿流体作为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将着重探讨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影响。
一、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地幔、地壳及地下水系统。
地幔来源的成矿流体富含各种金属元素,如Cu、Pb、Zn等;地壳来源的成矿流体则富含稀土元素、钨、砷等。
地下水系统提供了矿床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输运媒介。
二、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1. 温度与压力成矿流体的温度与压力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更容易溶解矿物,形成热液矿床;相反,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容易析出矿物,形成富矿物沉积矿床。
2. pH值成矿流体的pH值对金属元素的溶解性起着重要作用。
低pH值环境下,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更容易溶解形成矿床;而高pH值环境则促使金属元素析出沉积。
3. 氧化还原状态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强还原条件下,金属元素以单质态存在或形成硫化物矿物;而强氧化条件下,金属元素则以卤化物或氧化物等形式富集。
三、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成分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包括水、气体、离子以及各种溶质。
其中,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溶解和输运大量的金属元素。
此外,气体成分如CO2、H2S等也对矿床成因起到重要影响。
四、成矿流体对矿床成因的影响1. 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决定了矿床的形成位置和类型。
成矿流体在地下岩石中的迁移路径、速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矿床的分布模式。
2. 成矿元素的赋存与沉积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它们可以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流体中,也可以以矿物颗粒形式悬浮于流体中,最终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沉积形成矿床。
五、矿床成因分析与矿产找矿通过分析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线索。
矿床成因分析是矿产勘探的关键环节,对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某处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与成矿规律等为研究内容,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论文中的观点为笔者研究所得,其中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批评指正。
标签:铅锌矿床地质成矿规律1引言铅锌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随着资源开采的速度加快,资源稀缺导致的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而更加深入的研究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的保障。
2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1)地层:本文研究的铅锌矿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的出露地层的分布为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下石灰统城墙沟组,其中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的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等深变质岩系;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为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喷发熔岩,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沉积;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为断续式的分布,岩性为细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和紫红色复成份砂岩;下石灰统城墙沟组为黄色、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
(2)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构造带的三级盆地内,在盆地的下部发育一系列同生断裂,滩涧山群包括火山岩沉积组和紫红色砂岩组,其中上部和下部都为火山岩沉积组,而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组,而岩性的组成与变质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分别成型与岛弧火山环境和弧后盆地环境,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铅锌矿为一套富含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等,总体是以层状赋存于下部火山岩组的大理石中,大理石以厚层状为主。
(3)矿体特征:矿体的走向为连续型的。
其总体的趋势由北西向东南,规模是由大至小,探明的矿体超过了120个,参加储量计算的接近90个。
这些铅锌矿主要存在于大理岩边部或大理岩中,按照矿体的分布和结构形状等特点,可以将硫化矿体分为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其中层状矿体具有过渡性质,且随着矿体和大理岩等地质体的方向呈明显的分带状;而非层状矿体分布在深部,与层状矿体的郏县大体在29线附近,产于厚层大理岩中,与层状矿体有明显的不用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研究意义
成矿规律研究意义成矿规律是指地球内各种矿产资源分布的规律和形成机制。
这是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本依据,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有着极为丰富的多样性,但其分布并不均匀。
成矿规律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和解释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为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成矿规律,可以揭示地壳、岩石圈和地幔中各种物理、化学、地球动力学等因素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过程,并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合理的指导。
二、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法成矿规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室内实验、数学模型和地球物理探测等。
实地调查是研究成矿规律的基础,通过采集矿石样品和地质构造数据,分析其物质组成和地质特征,了解矿床的地质背景和成因。
室内实验是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岩石圈模拟和地质力学等实验,从而揭示物质的形成和转化机制。
数学模型是通过建立数学公式和计算模型,模拟地质作用和成矿过程,预测矿床的形成和发展。
地球物理探测则是利用地电、地磁、地震等物理方法来勘查矿产资源,揭示地下结构和成矿迹象。
四、研究意义1.合理开发: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研究成矿规律,可以根据地质构造和矿床类型的关系,选择适合的勘查方法和开发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矿产资源评价:成矿规律的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地质背景下的矿床类型和特征,可以辅助判断同类矿床的赋存条件和规模,为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矿产资源预测: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的关系,预测地下矿床的存在和分布,为勘查工作提供方向和重点。
4.地球科学研究: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地质作用,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演化过程,丰富地球科学的理论体系。
浅谈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
浅谈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1. 引言1.1 矿床成矿机理的定义矿床成矿机理是指矿床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包括矿物有害元素、利用元素在地壳中的聚集过程。
矿床成矿机理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体岩浆活动、热液作用、气溶胶作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通过研究矿床成矿机理,可以揭示矿床的生成背景、形成机制,为矿床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对于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开发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分析矿床成矿机理,可以探讨矿床的物质来源、形成条件等关键问题,为矿业地质工作者提供准确的科学数据支撑,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率和水平。
1.2 地质特征研究的意义地质特征研究是研究矿床成矿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质特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矿床的形成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同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通过对这些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理,为深入理解矿床成因提供重要依据。
地质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
矿床的地质特征往往与矿床的产状、规模、品位等密切相关,通过对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可以为矿床勘探提供准确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为矿床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特征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可能性,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成矿机理的分类与特点成矿机理是指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作用于地表的过程,是矿床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根据不同的成矿作用机制,成矿机理可以分为构造成矿、岩浆成矿、热液成矿、沉积成矿等几种类型。
构造成矿是在构造作用下形成矿床的过程,常见于造山带、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区域。
铜矿成矿作用与地质环境分析
铜矿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铜矿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铜矿的形成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 铜矿的形成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铜矿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热液作用:高温高压下,铜元素与 其他元素结合形成铜矿
沉积作用:铜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 形成沉积物,进而形成铜矿
添加标题
的地质条件
地壳运动对铜矿成矿的影 响: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 碎,形成有利于铜矿形成
的地质条件
岩浆活动是铜矿形成的重 要因素之一
岩浆活动可以提供铜矿所 需的热能和物质条件
岩浆活动可以改变岩石的 化学成分和结构,形成有
利于铜矿形成的环境
岩浆活动可以促进铜矿的 富集和沉淀,形成铜矿床
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剥蚀、搬运、 沉积等过程
形成条件:海 底火山活动、 热液喷发、海
水渗透等
矿床类型:主 要为海底火山 成因的块状硫 化物型铜矿床
矿体特征:矿 体规模大,形 态复杂,矿石
品位高
成矿过程:海 底火山活动导 致热液喷发, 热液携带铜等 金属元素形成
矿床
过渡环境:指 地质环境中的 过渡带,如地 壳与地幔之间
的过渡带
成矿特征:在 过渡环境下, 铜矿的形成与 地壳和地幔的 相互作用密切
中国铜矿资源开发现状:中国铜矿资源丰 富,但品位较低,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 西藏等地区。
铜矿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铜 矿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铜矿资源开发面 临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同时 也带来了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的机遇。
破坏地表植被:开采活动可 能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影响 生态环境
相关
成矿类型:主 要包括岩浆型、 热液型和变质
型铜矿
成矿条件:需 要特定的地质、 气候和生物条 件,如高温、 高压、丰富的
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不杂铜矿床是钰、铜和金元素最常见且重要的晶体类型矿床之一,它们可以被发现在各种岩体类型和附近环境中,代表了上古形成的深层覆盖岩系的典型样式。
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在于它们通常形成在镁质和钙质二叠系断层裂缝中并且主要包括英泥岩和石英富集的交代概念。
在研究不杂铜矿床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时,首先应该从矿物中开始,研究发现,无杂铜矿床的基础矿物种类局限在黄铁矿,云母,硫镍矿,硫铁钾矿,挥发性元素等,这些矿物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钰、铜和金等,非金属元素,如氧、硫、氮等,其中的有机物以及无定型的放射性元素以及其变体。
不杂铜矿床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其次应从浆液中着手,发现该类矿床分布浆液中拥有有机物,离子,动物碎屑,微细颗粒悬浮物等,同时,在这个环境中,有适宜的电解质,如Na,K,S,Cl,Ti,Mn,P,Ca,Fe等,其中氧化还原和酸碱性可以影响到溶解性元素的分布和沉淀;且不同的土壤特征也会影响沉积条件和特性,最终影响到矿床的残留。
综上所述,不杂铜矿床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看出,它们是上古形成深层覆盖岩系的典型样式,而且其中的矿物成份对矿床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这与环境,浆液条件以及土壤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能极大地解释矿床的成因和残留性。
因此,对其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丰富我们对矿床内部分布和形态的认识提供有益的参考。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
该地区主要矿物资源有铜、钼、金、银等多种金属矿石,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研究该矿集区的成矿系统对于探索地下矿藏、提高开采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该矿集区的成矿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该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中生代的燕山期,成因类型为大规模斑岩型铜(钼)矿床。
主要成矿物质为铜、钼、黄铁矿、脉状石英、白云石等。
该矿区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地壳下方的深部岩浆体,经过深部过程和深部流体交换,最终形成了成矿热液。
热液侵入了周边岩石,导致了岩石的交代作用、变质作用和矿化作用。
在该地区,钾物质是成矿热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钾物质的富集有助于铜、钼的富集。
研究表明,该地区的铜钼成矿主要是受花岗岩体影响的热液流体影响形成的。
热液流体在富集铜钼矿物质的过程中反复周转、深部演化,逐渐逼近地面,导致了地表的地热系统异常增温。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矿集区成矿作用中,多种成矿流体和成矿过程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成矿系统。
多种成矿流体相互交织、相互迁移,在形成地下矿脉过程中相互影响,这对于矿体的成分、形态、矿床类型以及矿业地质条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的成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系,钾物质的富集、热液流体的多元化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该成矿系统的主要特征。
研究该成矿系统对于深入探索地下矿藏、提高开采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集区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其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以下将列出与该矿区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1. 铜矿资源储量该矿区铜矿资源达到1.2亿吨,其中铜品位平均为0.6%。
该资源储量占到了全国铜矿总储量的0.75%。
研究表明,该矿区铜矿主要以斑岩铜矿的形式分布于晚 Permian红山组。
2. 钼矿资源储量该矿区钼矿资源储量为2500万吨,其中钼品位平均为0.08%。
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研究熊 伟摘要:本研究以云南勐腊地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基本地质表现及特征进行概述,并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球物化特征结合遥感特征,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该地区的宏观地质特征。
研究以龙巴河铜矿为对象,探究该砂岩型铜矿的物质来源,建立了后期地质改造的富集机制,确定了该矿的成矿模式与机理,进一步阐明了开发该矿所需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成矿机理;找矿标志我国是当前阶段铜矿资源储备丰富的国家之一,多数铜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地区。
铜矿床一般可分为夕卡岩型、海相火山岩黄铁矿型、砂岩型、超基性岩熔离型等类型,其中砂岩型铜矿床是一种重要类型。
该类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的砂页岩和陆相砂岩中。
从整体上观察矿体外观,多呈层状或透镜状。
砂岩型铜矿床中产出的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为主,品位通常高于1%。
目前我国的铜矿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找矿研究也较为稳定。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铜矿找矿研究及铜矿床开发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积极开展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的研究分析是一项不可放松的任务。
1 探究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的意义1.1 有助于科学掌握特定区域矿藏地质结构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涉及矿藏的地质理论研究成果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为现代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
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用于勘测勘探的装备工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这对于多样化区域地质结构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对于易产砂岩型铜矿的地区,积极研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探究成矿特征及机理,能够更清晰地总结当地金属矿藏所依附的地质条件,形成对该地区整体地质构造的梳理,从而为合理研究不同岩石成分对铜矿矿藏规模的影响以及加强地区矿藏勘探工作等提供积极帮助。
1.2 有助于有效研析砂岩型铜矿成矿系统理论我国国土资源面积广袤,地理环境多样,受到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自然气候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下形成了多种矿产类型。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本文章对安徽省某一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其成矿成因。
标签:安徽省区域成矿铅锌矿地质特征矿产成因该区铅锌矿床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宁芜陷断束,贵池~繁昌断褶束。
从志留纪系中三叠世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沉积了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地层出露齐全,厚度基本稳定,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浆活动贫乏,构造活动微弱,显示了地台型的构造属性。
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带,使构造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域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的新阶段,并将地层卷入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中。
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内分布的地层从下二叠统孤峰组开始至下三叠统南陵湖组,自老到新从南到北分布。
二叠系位于平地,三叠系组成山区,南陵湖组分布最高。
出露比较好的为下三叠统各组,余为第四系或火山岩覆盖。
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1.2构造1.2.1褶皱构造①基底沉积岩,为繁昌复向斜舒家店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东倾斜,倾角平缓,约每隔200米出现一次由陡到缓或由缓到陡的台阶,陡的倾角约40°,缓的倾角小于20°。
②盖层火山岩,为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八分村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向南东倾斜,倾角30°~40°,有火山岩且产状向北倾斜或近直立,则为次火山岩的侵出相或溢出相及次火山岩相。
1.2.2断裂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全是基底褶皱构造的横向或斜交断裂,对矿体影响不大。
1.2.3火山口构造矿区内火山碎屑岩所分布的区限,包含部分粗粒碎屑熔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上是张家冲火山口的边缘界限,总形状呈椭圆形,长约1300m,平均宽约950m。
按工程初步控制的火山颈投影位置,相当在于ZK006~ZK402附近,仍呈椭圆形,长约470m,宽约200m。
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马子骏摘要: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含有富碱斑岩,形成斑岩型铜钼矿。
该矿床中岩体接触带和地层中分别出现了交带型矿化和低温热型矿化物质,这些与其内部的碎屑岩和组灰岩成矿有直接关系。
成矿基础矿物主要来自于区内的岩浆流体。
在本文中,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对区域内成矿的背景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更好地实现这一矿产资源的挖掘。
关键词:铜钼金;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受到地质内岩体性质的影响,而富碱斑岩则被认为是成矿的主因。
同位素技术在我国矿物质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为矿物质的组成、形成原因以及地质结构等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然而,对于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原因分析却相对较少。
通过对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对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矿产资源挖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成矿地质背景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地区,矿物元素十分丰富。
地质结构位于扬子板块和思茅陆块北侧区域存在地质断裂结构,形成三角地带。
矿区内的地质结构并不复杂,经过勘察后发现北侧区域存在裸露的二叠系玄武岩,其余位置存在大量碎屑岩和组灰岩。
该地质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具有多期发育特征。
成矿向东北方向、东北偏北方向、东北偏东方向,由于岩浆侵入的情况,导致形成接触结构,并形成褶皱和断裂。
据勘察结果,矿床褶皱方向的矿物质位于人头背斜、乱硐山等矿段区域。
断裂位置起初由于基地断裂产生矿物质,按照其空间发展将其认定为控矿结构。
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矿床区域内主要为复式岩体,共计数量组成数量达到250个以上,并呈现出多次入侵的特征。
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岩浆活动频繁,使得其呈现出多次入侵的特征。
2 矿床地质分析2.1 矿化类型分析针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可以看到地层结构在破碎区域和岩体接触区域受外界及地质环境影响,导致矿化类型存在明显的差异。
浅谈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
浅谈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是地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矿床成矿机理指的是矿床成因的过程和原理,地质特征则是指矿床在地质和地貌上表现出的一些特殊特征。
矿床成矿机理与地质特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矿床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一、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是地质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成矿作用的过程、成矿规律、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等方面。
成矿作用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地质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矿床的过程。
成矿规律是指矿床形成的一定规律性,它包括时间规律、空间规律和物质规律等方面。
成矿条件是指矿床形成所需要的一些特殊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和矿物学条件等。
成矿模式是指矿床形成的方式和方式,包括构造矿床、岩浆矿床和沉积矿床等。
二、地质特征的研究地质特征是指矿床在地质和地貌上表现出的一些特殊特征,它是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地质脉岩、地质矿化带、地质气象和地质磁电等方面。
地质构造是指地质中的一些构造形态和构造变形,它与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密切相关。
地质岩性是指地质中的一些岩石类型和岩石组合,它对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地质脉岩是指地质中的一些岩脉和岩浆体,它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标志和依据。
地质矿化带是指地质中的一些矿化带和矿化特征,它是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特征。
地质气象是指地质中的一些气象现象和气象条件,它对矿床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地质磁电是指地质中的一些磁性和电性,它是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根据和依据。
地质特征的研究对于矿床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为矿床的发现和定位提供一些地质迹象和地质特征,同时也可以为矿床的开采利用提供一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
地质特征的研究是矿床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摘要:伴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经济体化进程逐渐加快。
在当前时期,对于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业的需求也在扩大,所以,需要探究有色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找矿特点和发展前景,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有色金属;从矿地质特征;找矿特点;成矿规律有色金属主要指的是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有关矿产,其包含了铜、铅、锌等相关的重金属。
有色金属矿产作为基础性宏观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有色金属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以及航天等方面创作了极大的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欠缺,工业用铜大多数依靠从国外进口,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1、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研究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包含有很多的金属矿,其中九龙县久祝地区位于四川的南西部,横跨整个九龙县内康定沙德 - 九龙子杠坪 Be-Li- Pb-Zn-Cu-W-Sn-Au 矿。
在最近的几年以来,在该项区域内也发现了一些稀有金属矿床,例如,南东部的打枪沟锂铍矿,当前阶段,正处于勘探中。
四川的久祝地区呈现出南北向构造带,白台山向斜、久鲁祝向斜等,该区域的西部还受到雅江旋卷构造的相关影响。
其中,涵盖的断层有北北东向三岩龙断层以及八窝龙断层,这个区域是二次断裂构造,有南北向褶皱层。
另外,在这个区域内的版块构造活动对于侵入岩以及当地的矿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为这个地区的成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背向斜则为岩体起到了封闭,有助于形成伟晶岩石脉。
2、成矿的规律研究有色金属的成矿规律分析主要包括了控矿因素、找矿的标志和成矿模式。
其中控矿因素涉及到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岩浆与内生矿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内生矿的关系这几类。
2.1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上地幔下地壳形成亲硫元素为主的地质圈层,以铜、锌、铅等元素为主,在二级中晚期火山地层构成当中,涵盖了铅、银等。
探讨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
探讨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及进步,有色金属矿存在独有的采矿优势,在现实生活方面对有色金属的应用不断增多,所以正受到广泛关注。
而且,有色金属矿有明显的稀缺性特点,其稀缺性与巨大的价值需要全面确定有色金属矿各种成矿地质性质。
积极找到有色金属矿能够改善当下的这种现况,需要深入探究有色金属成矿的持续发展,由此推动金属矿寻找。
简而言之,伴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与观念的改变,有色金属有关领域势必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对于有色金属矿体地质特点与成矿特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合理指导找矿项目。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点;成矿特点除了黑色金属矿石之外的金属矿体都是有色金属,涉及铅、钴、钨、镍等稀缺金属和铜、锌等重金属矿体资源。
在暴露于陆地表层,有色金属很难辨别,可以清楚判断的有色金属极少,再加之技术人员针对专业找矿模式与有关成矿模型的知识不足,令找矿更为困难。
为克服各种困难,更要制定科学模式开始找矿,由此提高找矿的合理性与精准性。
1、有色金属的含义与采矿背景1.1有色金属含义从广义上来说,有色金属含义包含的范围很广,除了金、银等常规金属矿产意外,还有稀土金属矿产、稀缺金属等不典型的金属矿产,及其Al、Mg、Cu、Pb、Zn等在现实生活用品或者其他地区常常会使用的各种轻金属与重金属矿体资源。
简单地说,除了黑色金属矿产之外的其余金属矿产资源均是有色金属。
1.2找矿需求与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人类生产加工的每个领域对有色金属有较大的需求量。
有色金属是一种无法再生资源,如此就表示该种资源将越来越稀少。
所以,在探测开采时应合理使用当下先进的方法,遵循一种科学的宗旨,减少在开采时引起的浪费,提升有色金属的科学利用率与开采率。
地球浅部容易判断的矿床很少,且很少有重大、超大性矿床;地质深部的隐藏矿床尽管有巨大前景和潜力,但开发难度很大。
所以,当前找到新矿床就必须有先进的找矿方法与科学的成矿模式概念,且与国家现行的科技开采方法相融合[1]。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某区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锗产地之一,为我国有色金属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
本文在研究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并提出了几种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Abstract: the district is China’s important pb-zn deposits of germanium, one of China’s nonfer rous metal development fo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sichuan and yunnan guizhou province into the lead and zinc mine large rich pb-zn deposit typical delegate.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posit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on the gene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posit of the structure control of low temperature) deposit,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rospecting marks.Keywords: lead-zinc mine; The genesis; Prospecting marks某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兰坪县境内,是滇西兰坪县具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
地质局区调队完成了该区1/20万兰坪幅和维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较全面地总结了地质特征,建立了该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地层层序。
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
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可概括为3个方面:(1)推动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成矿系统分析从事物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出发,将复杂万千的成矿作用以系统思路贯穿起来,将成矿的环境、背景、要素、作用、过程、动力、产物、异常和演变等作为一个自然作用整体加以研究,这有利于全面认识成功动力学机制、矿床形成演变历史过程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从而推动矿床学研究进一步从现象到机理,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局部到整体,因而是提高矿床学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利于发挥矿床学对整个地球科学的功能成矿系统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功能是成矿物质的高度浓集。
这种浓集显示了自然作用的神奇,高度成熟的有机质集中在人体大脑中是人类成了万物之灵,而金属、非金属元素的高度富集产生有用性质而变成了贵重的宝藏。
可以认为,成矿系统的发生、演变到终结是更大尺度、更高层次的地质系统(地球系统、岩石圈系统、地壳系统等)的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结果。
每一个成矿系统都发生在一定地质时代和特定的地质环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化石”“地质记录”的作用,可以将某类矿床或成矿系统的出现作为当时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事件性质的“指示剂”。
例如,南非古元古代含金-铀砾岩矿中碎屑状黄铁矿的出现可以作为当时大气圈中缺氧的证据。
但在过去,非常丰富的有关矿床和成矿作用的信息和观点多只限于应用在找矿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而忽视了将这些有用信息应用到地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中去,也即忽视了成矿系统与其他地质系统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对于整个地球科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相信由于矿床学家和其他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上述现象将有所改变。
而加强成矿系统研究有助于辩证认识成矿系统与其他地质系统的关系,有利于矿床学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影响、渗透和促进。
(3)全面指导矿产的勘查和开发研究成矿系统的实用意义在于全面、有效的指导矿产勘查工作,提高成矿预测的精度。
建立了成矿系统的概率,认识了某一个成矿系统的全局,对于可能产生在这个系统中的有关矿床类型、矿床形成过程和控矿因素等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这对于找矿勘探工作可以起到举一反三、有此及彼、驾驭全局的作用。
au、ag、pb、zn、cu、mo元素成矿的特征
au、ag、pb、zn、cu、mo元素成矿的特征
以下是au、ag、pb、zn、cu、mo元素成矿的一些特征:
1. 金(Au):常见的金矿床类型有砂金矿床、石英脉状金矿床、火山岩型金矿床等。
金常以自由金形式存在,常与硫化物矿物共生,
如黄铁矿、黄铜矿等。
金矿床常富集在构造裂隙带或岩浆岩中。
2. 银(Ag):银矿床一般与铅锌矿床相关,富集于含铝的火山
岩或岩浆岩中。
常与硫化物矿物共生,如黄铁矿、闪锌矿等。
银矿床
的矿石通常富含银矿物,如银砂、银石、辉银等。
3. 铅(Pb):铅矿床常为铅锌矿床的主要成分之一,也常与银
矿床有关。
常见的铅矿石有闪锌矿、方铅矿等。
铅矿床常形成于富含
铅的热液活动或沉积过程中。
4. 锌(Zn):锌矿床常与铅矿床相关,形成铅锌矿床。
常见的
锌矿石有闪锌矿、菱锌矿等。
锌矿床通常形成于富含锌的热液活动或
沉积过程中。
5. 铜(Cu):铜矿床有很多类型,常见的包括砂岩型铜矿床、
斑岩型铜矿床和热液型铜矿床等。
铜矿床常富集在含铜矿物的岩石中,如赤铁矿、黄铜矿等。
6. 钼(Mo):钼矿床多为热液型,形成于热液活动或花岗岩侵
入过程中。
常见的钼矿石有辉钼矿、钼铅矿等。
钼矿床通常富集于铜、铅、锌等矿床附近。
Cu-Mo-Pb-Zn-Ag-Au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Cu-Mo-Pb-Zn-Ag-Au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毛德宝;赵更新;席忠;钟长汀;陈志宏;胡小蝶【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03(026)004【摘要】Cu-Mo-Pb-ZnVAg-Au成矿系统是最常见的热液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之一,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其成矿作用通常表现为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矿床在一定的范围内共生组合,构成成矿系列,并具有较好的分带性.成矿系统的形成多与高钾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关,是同一成矿流体体系随时间演化或不同成矿流体体系在同一空间叠加的产物.该成矿系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成矿作用的动力学和矿产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页数】8页(P213-220)【作者】毛德宝;赵更新;席忠;钟长汀;陈志宏;胡小蝶【作者单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内蒙古第-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察素齐,0101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1;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1【相关文献】1.青田石平川地区成矿系统研究及找矿意义 [J], 周洲强;李伟2.粤西-桂东四套成矿系统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构造启示 [J], 郑义;余盼;王岳军;林振文3.庐枞盆地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来自矾山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J], 范裕;周涛发;袁峰;唐敏惠;张乐骏;马良;谢杰4.成矿系统研究及其资源、环境意义 [J], 翟裕生;邓军;彭润民;王建平5.西藏知不拉和浪母家果矽卡岩铜矿地质特征及驱龙-知不拉-浪母家果成矿系统的确定 [J], 王登芳;蒋宗洋;岳宁飞;路文;蒋光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uˉMoˉPbˉZnˉAgˉAu 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3毛德宝1,赵更新2,席忠3,钟长汀2,陈志宏1,胡小蝶1(1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3内蒙古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察素齐010100)摘 要:Cu ˉMo ˉPb ˉZnVAg ˉAu 成矿系统是最常见的热液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之一,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其成矿作用通常表现为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矿床在一定的范围内共生组合,构成成矿系列,并具有较好的分带性。
成矿系统的形成多与高钾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关,是同一成矿流体体系随时间演化或不同成矿流体体系在同一空间叠加的产物。
该成矿系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成矿作用的动力学和矿产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健词:成矿系统;成矿作用;矿产资源评价中图分类号:P6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56(2003)04-0213-08收稿日期:2003-10-13基金项目:国家土资源部“九五”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项目(95-02-003)作者简介:毛德宝,男,1964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学、区域成矿学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工作。
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开展,华北地块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辽东青城子地区、冀北北岔沟门—王家窝铺地区、豫西南栾川赤土店地区都发现了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远景的银铅锌金矿产地,而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都存在Mo (Cu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统,资源评价的突破不仅基于对地、物、化、遥等综合异常的分析,而且得益于对成矿系统成矿分带性的认识。
辽东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家堡金矿床是在青城子铅锌矿的外围发现的,而栾川赤土店一带银铅锌矿床的发现是在南泥湖等超大型钼矿的周围发现的,因此深入研究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统的成矿特征对于了解成矿作用的动力学和矿产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南南泥湖Mo-W-Cu-Pb-Zn-Ag-Au成矿区内生成矿系统
河南南泥湖Mo-W-Cu-Pb-Zn-Ag-Au成矿区内生成矿系统王长明;邓军;张寿庭;叶会寿【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06(25)6【摘要】河南南泥湖矿田Mo、W、Cu、Pb、Zn、Ag、Au成矿元素组合表现为斑岩型-夕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系统。
通过对钼多金属成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稳定同位素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研究成果:①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中心,矿种分布和成矿元素组合存在明显完整的分带,表现为以钼-钨为主的多金属、铁-铜-铅-锌多金属、铅-锌-银-金多金属的地球化学演化序列;②从岩体中心向外成矿时代表现为从燕山早期到燕山晚期的变化规律,成矿流体温度、盐度、气液比等参数亦呈现降低的演化趋势;③S、H、O、Pb同位素组成表明,南泥湖地区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④航磁异常和钻孔资料证实地壳深部隐伏有岩浆房,该岩浆房为成矿系统供给了巨量成矿物质和能量。
【总页数】6页(P47-52)【关键词】内生成矿系统;多金属成矿区;流体;同位素;南泥湖【作者】王长明;邓军;张寿庭;叶会寿【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2【相关文献】1.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钨)矿田外围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前景[J], 徐文超;庞振山;周奇明;王喜恒;杨国强2.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成矿流体的碳氢氧同位素研究及其启示 [J], 向君峰;裴荣富;叶会寿;王春毅;田志恒3.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J], 史保堂;刘明;田海涛4.基于分形理论的钼矿成矿远景预测与评价——以三道庄—南泥湖矿区为例 [J], 郝应龙;王功文;曲家楠;郭娜娜;李昆5.基于分形理论的钼矿成矿远景预测与评价——以三道庄一南泥湖矿区为例 [J], 郝应龙;王功文;曲家楠;郭娜娜;李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3毛德宝1,赵更新2,席忠3,钟长汀2,陈志宏1,胡小蝶1(1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3内蒙古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察素齐010100)摘 要:Cu ˉMo ˉPb ˉZnVAg ˉAu 成矿系统是最常见的热液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之一,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其成矿作用通常表现为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矿床在一定的范围内共生组合,构成成矿系列,并具有较好的分带性。
成矿系统的形成多与高钾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关,是同一成矿流体体系随时间演化或不同成矿流体体系在同一空间叠加的产物。
该成矿系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成矿作用的动力学和矿产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健词:成矿系统;成矿作用;矿产资源评价中图分类号:P6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56(2003)04-0213-08收稿日期:2003-10-13基金项目:国家土资源部“九五”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项目(95-02-003)作者简介:毛德宝,男,1964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学、区域成矿学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工作。
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开展,华北地块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辽东青城子地区、冀北北岔沟门—王家窝铺地区、豫西南栾川赤土店地区都发现了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远景的银铅锌金矿产地,而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都存在Mo (Cu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统,资源评价的突破不仅基于对地、物、化、遥等综合异常的分析,而且得益于对成矿系统成矿分带性的认识。
辽东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家堡金矿床是在青城子铅锌矿的外围发现的,而栾川赤土店一带银铅锌矿床的发现是在南泥湖等超大型钼矿的周围发现的,因此深入研究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统的成矿特征对于了解成矿作用的动力学和矿产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成矿系统存在的普遍性 Cu 、Mo 、Pb 、Zn 、Ag 、Au 是最常见的成矿元素组合之一。
成矿表现为两大系列:一类是在海底喷流作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包括SEDEX 型、V HMS 型和Broken Hill 型)系列,如加拿大马尼托巴Snow Lake 地区、瑞典Skellefte和Bergslagen 地区、澳大利亚的Tasmania 等地区、我国呷村等块状硫化物矿床。
另一类是与陆相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系列,这一类型的成矿系列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和古特提斯成矿带,常表现为斑岩型(或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成矿组合,并常有W 、Sn 、Hg 、Sb 、As 等成矿元素共生或伴生。
这类矿床的实例很多,如美国内华达的Paradise Peak 矿床、美国科罗拉多的Rosita Hill 矿床、墨西哥Fresnillo 地区的Ag ˉPb ˉZn ˉCu 矿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南部K okanee 地区的Ag ˉPb ˉZn ˉAu 矿床、我国赣东北德兴地区Cu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列[1]、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 成矿系列[2]、湖南水口山(W ˉSn )ˉMo ˉCu ˉPb ˉZn ˉAg 成矿系统、玉龙斑岩型Cu ˉMo ˉPb ˉZn ˉAg成矿系统等。
2 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成矿系统的一般特征2.1 成矿的分带性特征2.1.1 矿床类型的分带Cu 、Mo 、Pb 、Zn 、Ag 、Au 等元素在同一成矿第26卷第4期2003年12月地质调查与研究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Vol.26No.4Dec.2003系统中的共生组合主要是由这些元素共同的亲硫性地球化学特征所决定的,但是由于矿物从热液流体中的结晶温度不同,CuˉMoˉPbˉZnˉAgˉAu 成矿系统常表现为较好的成矿分带性,这种分带性首先反映在矿床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上:如犹他州Bingham地区从斑岩型的铜矿床ϖ层状的矽卡岩型铜矿床ϖ交代型的Pb、Zn、Ag矿床具有很好的分带性;美国西南部Arizona和New Mexico部分地区的斑岩型铜矿床地区有Cu、Mo →Cu→Pb、Zn→Ag、Au的变化规律;辽东青城子地区,从中心向外成矿表现为(Cu、Mo)→Pb、Zn →Ag、Pb、Zn→Ag、Au→Au的变化规律;赣东北德兴矿带表现为Cu、Mo→Cu、Pb、Zn→Pb、Zn、Ag→Ag、Au的变化规律;大兴安岭额尔古纳南段有斑岩型Mo(Cu、Mo)/矽卡岩型Fe、Cu(Cu、Zn)→次火山岩型Ag、Pb、Zn、Cu→次火山岩型Ag、Au、Pb、Zn→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Ag→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变化规律。
Sawkins[3]系统总结了产于岛弧背景的Mo、CuˉPbˉZnˉAgˉAu成矿系列的成矿演化规律,指出随着离开岩体的距离的增加和温度降低,矿床类型和矿种呈有规律的变化,从斑岩型的Cu、Mo→矽卡岩型Cu、Zn→角砾岩筒型Cu、Mo、W→浸染型的Cu、Zn、Pb→脉型的Cu、Pb、Zn、Ag→脉型的Ag、Au→黑矿型矿床(图1)。
Large等[4]研究了澳大利亚Mount Read Volcanics和Mount Windsor地区的CuˉMoˉPbˉZnˉAgˉAu成矿系统,明确了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关系(图2)。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Cu、Mo、Pb、Zn、Ag、Au 是一个常见的成矿元素组合,但在成矿系列或矿床的共生组合上常具有多变性。
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呈共生或伴生关系,彼此之间不分离,如在一些块状硫化物矿床和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中,Pb、Zn、Ag、Au、Cu可同时达到工业品位;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们又是相互分离的,各种元素的矿床同时发育,彼此之间表现在不同尺度(矿体、矿床或矿田)上的分带性或规律性不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如赣东北的德兴斑岩铜矿→银山银铅锌矿→乐华铅锌矿→金山金矿表现为不同尺度上成矿的分带性;在额尔古纳地区,表现为乌山斑岩铜钼矿床,甲乌拉银铅锌矿床,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在空间分布规律上不十分清晰。
而另一些情况下,表现为以一种或几种元素成矿为主,而另几种元素仅为矿化,如在块状硫化物矿床中,Mo矿化大多很弱;在青城子地区Cu、Mo矿化相对较弱,形不成工业矿体;在北岔沟门地区, Mo矿化也相对较弱;在一些情况下,还有W、Sn、Hg、Sb等的矿化。
因此,根据成矿元素的组合特征,CuˉMoˉPbˉZnˉAgˉAu成矿系统又可分为CuˉPbˉZnˉAgˉAu、Moˉ(W)ˉ(Sn)ˉPbˉZnˉAgˉAu 和CuˉMoˉPbˉZnˉAgˉAu等不同的次级类型。
在很多情况下,Cu(Mo)ˉPbˉZnˉAgˉAu成矿组合常表现为火山—次火山岩—斑岩成矿系列,也即表现为浅成热液—斑岩成矿系列。
有关斑岩型(或矽卡岩型)矿床和浅成热液型矿床之间的联系在国内外都有过不少研究,Sillitoe[5]等认为环太平洋成矿带的斑岩型Cu(Au)矿床和浅成热液Au矿床有着密切成生联系,并系统总结了与火山—次火山岩为容矿围岩的矿床之间的关系;Giggenbach[6]系统论述了会聚板块边缘成矿热液系统中斑岩型矿床与(低硫型和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内在关系;Hedenquist等[7]阐述了岩浆在热液矿床中的作用,提出斑岩与(低硫型和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之间的时空转化模型;Hedenquist等[8]研究了菲律宾Mankayan成矿区斑岩型和浅成热液型CuˉAu 矿床的时空演化关系。
2.1.2 矿石矿物组合和蚀变分带性矿床类型的分带性直接反映在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的分带性上。
岩体内或近岩(指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岩体)矿床一般受岩体的接触带构造控制,在矿床类型上属斑岩型、矽卡岩型或接触交代型和爆破角砾岩型,矿体呈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浸染状产出,主要金属矿物成分是黄铜矿和辉钼矿,此外有黄铁矿、磁铁矿、白钨矿、辉钼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
围岩蚀变通常呈面型透入性分布,主要有钾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粘土化、矽卡岩化、青盘岩化等;离(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岩体中等距离的矿化类型通常表现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型或细脉浸染型的、气水热液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矿床,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含有少量的412地质调查与研究 第26卷 图1 岛弧系统主要热液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关系(据S a wkins ,1990)Fig.1G eneralized temperature ˉdeposit type relationships for the major hydrothermal ore types found in arc systems emphasizing the essential coherence of arc metallo geny deposite variations in the metal content of individu al deposits(after S a wkins,1990)图2 火山岩序列中不同类型矿床之间的时空演化关系(据Large 等,2001)图中五角形分别表示Mount R ead V olcanics 和Mount Windsor 地区矿床实例Fig.2 T riangular representation showing the spectrum of oredeposits from the Mount R ead V olcanics and Mount Windsorsubprovince as examples(after Large et al.2001)黄铜矿、斑铜矿、辉银矿、辉钼矿等。
围岩蚀变通常受断裂构造控制,呈线形分布,蚀变类型依容矿围岩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花岗岩、片岩、砂板岩、炭质岩系的蚀变类型以绢英岩化为主,可见有少量碳酸盐化、高岭土化、重晶石化等,而围岩为碳酸盐等钙质岩系的蚀变主要为钙硅酸盐化和碳酸盐化,可见硅化、高岭土化等;远离(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岩体的矿化类型一般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有高硫型和低硫型两种。
金属矿物类型比较复杂,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硫砷铜矿、黝铜矿、深红银矿、辉银矿、银金矿和自然金等,围岩蚀变也比较复杂,出现硅化、粘土化、明矾石化、冰长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等。
2.1.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带性有关Cu ˉMo ˉPb ˉZn ˉAg ˉAu成矿系统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不很系统,特别是高精度的测试工作还很缺乏,这是成矿系统形成和演化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