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评介

合集下载

汉代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研究力作

汉代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研究力作

汉代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研究力作作者:郑佐一来源:《文物春秋》2021年第05期在汉代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环境中,物质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厚葬之风盛行。

汉代墓葬的考古发现分布广泛,数量上可谓是中国古代之最,为我们以物证史、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从全国角度来看,汉代的历史记载与考古资料众多,基本上可以从文献与实物两个维度观察到汉代大一统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一致性。

而从区域角度出发,汉代版图辽阔,人口众多,行政区划制度随国家政策不断发展变化,各地的文化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并不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富有区域色彩的墓葬文化。

近期由刘尊志教授带领青年学者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是汉墓区域性研究的新的重要学术专著(图一)。

虽然汉代考古学研究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的成果已较为丰硕,但是学界通常着眼于相当于现今一省之地内某种特定文物的研究,如瓦当、陶俑、画像石、玉器等,跨行政区划的汉代物质文化区域性研究领域的学术出版物则较少。

《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的首创性在于,将现今京、津、冀三地区的考古发掘资料与汉代冀州、幽州刺史部的相关历史紧密结合,深入发掘、分析这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区域,基于丰富的汉墓考古发掘资料(等级跨度大、时间范围广、空间联系密切),系统梳理京津冀地区汉墓的分布情况,剖析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而从考古学的经典研究方式——类型学入手,对京津冀汉墓的型式与分期进行分析。

从研究方式到推导结果,《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对从事汉代考古的青年研究人員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不仅梳理了京津冀汉墓的分布情况,对汉墓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类型学、年代学、地域文化因素分析等方面的基础考古学研究,在编撰结构上也是层层深入,富有逻辑性与科学性,从社会生活、典型墓地、丧葬内容(包括葬式与葬俗等)和典型陪葬品四个角度,阐述了京津冀地区汉墓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信息。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1汉代城市的发展城和市是不同的概念,城最初是指带有政治、军事色彩的堡垒,市则是依附于城的商业、手工业区域。

中国夏朝就出现了城邑,随着城邑经济功能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城和市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至此,才有了城市的概念。

秦朝的郡县制体现在造城上就是首都、郡、县三级的城市体系,秦试图将统一之前的各国都城以及大大小小的城邑纳入到这个城市体系中,但因为国祚短暂,这个城市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加上秦末战争,不少城市毁于一旦,大部分城市也已残破不堪。

到汉朝建立后,刘邦于公元前201年下令“天下县、邑城”(天下郡县修筑城邑),拉开了汉朝城市建设大潮的序幕。

汉初的这次造城运动是对秦朝城市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为政治服务,大部分城市只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据点。

汉武帝即位后大力开边,屯垦和移民诞生了一批边塞城市,西域五十余国也列入西汉版图。

到西汉末年,辽阔的疆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1600来个城市。

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城市的经济性和文化性也得以增强,不少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周边一些小的城邑,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圈,并形成了如关中、关东、燕赵、江南等城市经济区。

郡县城市体系建设至此基本完成。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撤并过400余县,东汉城市因此比西汉少一些,不到1200个。

东汉的城市发展和西汉相比有两个较明显的特点,一是边疆一带城市数量减少,幽州、凉州西汉时都有一百多城,东汉时皆不到一百。

这可能和两汉交替之际战乱频繁以及东汉初政府无力管控西域有关。

另一个特点是南方城市开始发展。

南方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区域变化的一个反映。

东汉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是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后期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区,且人口大增,如鄱阳湖、洞庭湖周边一带及成都平原。

南方的荆、扬、益、交四州西汉时只有城市383个,东汉时有387个。

但总的来说,整个汉代南方城市数量还是远远少于北方。

学界普遍认为,汉代县城以下为乡村社会,即“乡”“亭”“里”“邑”等。

汉派文化发展

汉派文化发展

2007年04月13日02:40 光明网-光明日报武汉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近代重要工商业都会和爆发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文化积淀深厚,个性魅力独特。

在国家社科“八五”规划中,武汉曾是全国城市史研究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在城市史研究领域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近年来先后出版的《武汉史稿》、《武汉市志》等一批专著,虽然再现了武汉昔日的落寞与辉煌,但如果没有一部城市通史,终究让人感觉少点什么。

现在这个遗憾可以说是没有了,因为由皮明庥主编、刘玉堂等为副主编的7卷本《武汉通史》已经与读者见面了。

这部420万字的煌煌巨著,详尽地叙述了武汉的缘起及数千年的发展史。

它的出版,是武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纵观全书,《武汉通史》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在“通”字上求新求全。

《武汉通史》不仅客观地记载了武汉发展的史实,而且具有独到的学术视野。

它从城市发生学的视角,以城市发生、发展、演变为主轴,将武汉的城市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清晰地梳理出武汉历史发展的脉络。

“通”之要义首在时间维度上的纵向延伸、上下贯通和在空间维度上的横向沟通、纵横交错。

武汉历代疆域沿革十分复杂,但该书的编撰者以传统武汉三镇为核心,以今之武汉行政区划为基础,并以与武汉有密切关系和历史渊源的周边市县为相关区,形成一个大武汉地区,这样看似漫无边际,实则形散神聚。

“通”的另一要义就是建立“大史学”观念。

《武汉通史》不仅仅是政治军事斗争史,也不仅仅是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史,它更包罗了地理环境、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种族和民族融合等各个方面,编撰者将这些因素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有系统思考,有完整表述,这就为读者全方位地把握武汉历史提供了依据。

二、在研究态度及方法上求准求新。

首先是重实证,注重发掘史料,充分利用考古成果,用史实说话。

其次,《武汉通史》还充分体现了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在行文中使用了很多数据和表格,力图使研究做到量化和精确。

两汉散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两汉散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两汉散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也非常丰富多样。

散文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自由散漫的形式,表达着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本文将对两汉散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汉代散文的特点1. 散文的兴起:汉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散文作品开始出现并得到重视。

汉代散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韵文形式,而是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文学内容丰富多样:汉代散文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礼仪、政治、自然、人物描写等方面。

散文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百态和人民的疾苦。

3. 语言简练明快:汉代散文的语言简练明快,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第二部分:两汉散文名家及其作品1. 初期散文名家汉代初期,代表性的散文名家有刘向、刘贤、潘岳等。

他们的作品融合了战国时期的散文传统和新的文学风格,以自由散漫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2. 高中期散文名家汉代中期,代表性的散文名家有班固、班昭、司马迁等。

他们的作品包括《汉书》、《谏逐客书》等,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

3.后期散文名家汉代后期,代表性的散文名家有王充、王符、刘勰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感情表达和人物描写,其中王充的《论衡》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第三部分:两汉散文的流派1. 尚书派:尚书派的散文注重官方文风,以记叙、议论、劝导为主要形式,内容常与政治、官职等相关。

2. 骈文派:骈文派的散文追求辞章华丽和修辞技巧,以辞章优美、句式繁复为特点,代表作品有班固的《汉书》。

3. 辞章派:辞章派的散文强调修辞技巧和辞章华丽,讲究美学效果,代表作品有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四部分:两汉散文的影响和价值1.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两汉散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散文发展就受到了两汉散文的启发和影响。

两汉散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评介: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

评介: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

评介 :张继海 彼 代城市社会
戴 兴华①
作 者: 张 继海

名: 汉 代城 市社会
பைடு நூலகம்
出 版 社: 社会 科 学文 献 出版社
出版时 间 : 2 0 0 6年 6月
页 数: 3 8 1页


价: 人 民币 3 O . 0 o元
号: I S B N 7 — 8 0 2 3 0 — 1 5 1 — 3 / K 0 1 2
却 非 县城 的聚落 。在 城墙 形状 上 的讨 论 , 以长 安城 形状 来 探讨 “ 法 天象 ” 之说 , 并 引 巫鸿 之作 来说 明
用 后人 之 观 点来 穿凿 附会 前 人之 作是 不 恰 当的 。城墙 的修 筑方 式 大多 采用 夯 土筑成 , 但 也有 用 石 、
及 考 古 资 料 论述 出七 种 县城 以下 的聚落 名 称— — 乡 、 聚、 亭、 城、 邑、 里 及无 特定 名 称 等 , 并 说 明这 些 聚 落 皆有 城郭 。汉代 的聚 落发 展 也从 黄 河 中游 往 四周 扩 散 , 居 民 的分 布也 渐渐 有 往城 外 聚居 的
现象 。
续 铺 陈 而至 。 因此 全 书 内容 大体 可分 为 三个 区块 :
( 一) 探 讨 的是 “ 城”
汉代 文 献 中 “ 城郭 ” 一 词 与 百姓 的居 住 地 几乎 是 同义 词 , 百 姓与 “ 城郭” 密 不可 分 。统 治者 兴 筑
城郭 以纳 民 , 并 暗 合 星象 以影 响 城郭 形 制 , 透 过 筑城 郭 护 民 , 也 用城 郭 来 区分 汉 人 与 外 族 的差 异 。 然而 “ 城离” 这一 名词 是合 称 还是 各 自有 所 意涵 ?作者 认 为“ 城” 是 指小 城 , “ 郭” 是 指 大城 , 并且 引用 杨宽 说 法及 《 三 辅 黄 图》 记 载 来 证 明城外 有 廓 之现 象 的合 理性 。再 者县 以下 的组织 , 作者 引用 文 献

汉代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

汉代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

汉代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时期。

汉代文学以诗、赋、乐府等形式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就突出。

一、汉代文学的创作形式多样,艺术风格独特。

汉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形式,诗人们以抒发情感、咏史抒怀为主题,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文化造诣。

其中,《九歌》是汉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雄壮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乐府民歌,它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为后世的民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汉代文学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广泛的主题。

汉代文学作品涉及到了政治、历史、哲学、道德等多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汉代文学作品多以歌颂君主的德行和政绩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在历史方面,汉代文学作品多以史事为素材,描绘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战争场景,展示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形象。

在哲学与道德方面,汉代文学作品多以诗歌形式表达对人生、道德、伦理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三、汉代文学的创作思想独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视角。

汉代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诗歌都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离骚》这首诗描绘了屈原流亡逐臣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思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忧虑。

汉代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诗歌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汉代文学创作在形式、内容和思想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汉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视角,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参考书目里面绝大部分是中国大陆出版的,只有极少的几本书是只有台湾才有的。

也没有收录外文的资料(有一本是在日本以中文出版的),较便利于大家查找与研读。

索引:叶晓军:《中国都城研究文献索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文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含此后历代正史地理志、州郡志)班固:《两都赋》,萧统编《文选》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张衡:《西京赋》,萧统编《文选》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杨?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中华书局2002年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吴自牧:《梦梁录》,文海出版社1981年李濂撰,周宝珠、程民生点校:《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年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中华书局1990年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5年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中华书局1994年周城:《宋东京考》,中华书局1988年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5年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2003年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王士性著、周振鹤点校:《广志绎》,中华书局2006年屈大均:《广东新语》(上、下),中华书局1985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考释: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中华书局1985年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总论类: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年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叶晓军等:《城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美〕保罗?诺克斯等:《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美]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峻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皮名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张冠增:《城市史的研究??21世纪历史学的重要使命》,《神州学人》1994年第12期曲英杰:《谈对古代城市的复原研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杜瑜:《从现实出发,研究城市史》,《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评介: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

评介: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

周 长 山长 期关 注 汉 代 城 市研 究 , 该 书 累 积作 者 多 年来 的研 究 成 果 , 其 中有 不 少创 见 与优 点值
9 0 0个 , 随着 秦统 一 后疆 域 的逐 步扩 张 , 城 市数 量增 加 , 他 估 计秦 代 城 市为 千 座左 右 。汉代 疆域 较 小, 城市 数量 与 战 国时期 相差 不 远 , 他发 现 西汉 新增 的城市 有 三类 : 因经济 发展 、 人E l 增 加 而增 设 , 列 侯 皇后公 主 的食 邑 , 新 辟边 地上 增置 。 在 第二 章 “ 汉 代 城市 的分 布 ” 中, 作 者根 据 城市 疏 密程 度 , 将全 国划 分 为五 个 区域 : 关 东地 区因 具 有优 越 的地 理条 件及历 史基 础 , 是 人 口最稠 密 的地 区 ; 关 中地 区为京 师所 在 , 上层 阶级 多 , 商 业兴 盛, 王莽 时“ 更始之 乱 ” 使关 中城市 减少 , 繁华不再 ; 江汉 流域及 以南地 区 , 地 广人稀 , 东汉 时期 中原人
功能 。
第 三章 “ 汉 代 的城郭 ” . 作 者运用 当时所 见考古报 告有 系统地介 绍汉代 城郭 的修筑 时 间 、 规模 、 构
筑、 形制 、 布局 , 并 对城 市的水 道 、 驰道 、 排 水 系统 等进行 分析 。 第 四章 “ 长 安与五 都” , 记述 长安城 的修
建史 , 值 得 注意 的是 , 作 者对 于长安 “ 斗 城” 说 的看 法 , 他 认 同元人 李 好文 的见 解 , “ 斗城 ” 说 为后人 附
① 国立彰化 师范大学历 史学研 究所研 究生。
O 1 0 /古 都 名 城 研 究

[ 3 峡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SANMEN XI A POL Y TE CHNI C

写汉代生活状况的书籍

写汉代生活状况的书籍

写汉代生活状况的书籍
1. 《汉代社会生活研究》:这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彭卫所著,通过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娱乐等,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

2. 《汉代的生活》:这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联陞所著,通过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深入探讨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3. 《汉代生活风俗》:这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所著,通过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包括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娱乐等,全面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生活风貌。

4. 《汉代的日常生活》:这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渭所著,通过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娱乐等,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生活状况。

这些书籍都是关于汉代生活状况的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代社会的生活状况,感受汉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中国汉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中国汉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中国汉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转折点。

汉朝时期,建筑与城市规划经历了许多创新和变革,为后来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奠定了基础。

一、建筑风格的演变汉朝的建筑风格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通古斯地区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建筑风格的特征。

汉朝建筑以木结构和砖石结构为主,其中前者主要应用于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后者多用于民居和农村建筑。

汉朝的建筑特点之一是注重平衡和对称。

建筑大多采用“三间一堂”的形式,即通过将三个房间一分为二来实现空间的对称。

同时,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多利用庭院和花园等景观来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在汉朝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汉朝在各地兴建了许多都城和县城,这些城市规模庞大,布局合理,体现了当时城市规划的成就。

汉朝的城市规划强调中轴线的设置。

城区主要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大街道构成,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中轴线。

大街道两侧修建了官署、寺庙、商业街等重要建筑,形成了市中心。

城市的大小街巷相互衔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道路网。

另外,城市规划还注重城市的防御工事。

汉朝时期,大部分城市都修筑了城墙和城门,并设置了烽火台和哨所,以便守护城市的安全。

在城市周围还会修筑护城河,增加城市的防御能力。

三、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影响汉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朝建筑风格的流传影响了后来的建筑设计。

木结构和对称布局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沿用,并发展出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其次,汉朝的城市规划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古代城市规划的经验和技术在汉朝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为之后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汉朝的城市布局和中轴线的设置在后来的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总结起来,中国汉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在古代建筑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底蕴,还为后来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繁荣的见证

汉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繁荣的见证

汉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繁荣的见证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商业繁荣的见证。

在汉朝时期,许多城市兴起,经济繁荣,各类市场充满活力,这为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以及商业交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汉朝的城市建设、市场的规模与组织形式以及商业繁荣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城市建设在汉朝时期,城市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

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它拥有规模庞大的城墙、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以及方便的交通和完善的水利设施。

此外,汉朝还修建了许多重要的城市,如洛阳、建业等,这些城市都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

城市的建设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二、市场规模与组织形式汉朝的市场规模庞大,形式多样。

除了各类传统市场以外,汉朝还开办了丝绸之路等重要的国际贸易路线。

这些市场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汇集了各类商品和人才,成为商业繁荣的中心。

市场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不仅有专门的商品市场,还有专营工艺品、药材、食品等特色市场。

与此同时,各类市集和集市也纷纷兴起,为商业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

三、商业繁荣的原因汉朝商业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政治的安定与国土的统一,汉朝建立了健全的统治体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措施,保障了国家的政治安全及社会秩序。

其次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汉朝推行了一系列农业政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收益,为商业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

最后是对外贸易的促进,汉朝积极开展外交和贸易往来,发展丝绸之路等国际贸易路线,使中国商品和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总结汉朝是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商业繁荣的见证。

在汉朝时期,城市建设有了飞速发展,各类市场形式多样,商业繁荣的原因在于政治的安定与国土的统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促进等因素。

汉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繁荣为中国古代城市文明和商业交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词汇】1. 统治体系 - governance system2. 农业生产力 -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3. 外交和贸易往来 - diplomatic and trade exchanges4. 传播 - spread5. 城市文明 - urban civilization6. 商业交流 - commercial exchanges7. 基础设施 - infrastructure8. 商业交流 - commercial exchanges。

汉朝的历史遗产与文化传承

汉朝的历史遗产与文化传承

汉朝的历史遗产与文化传承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远的文化传承。

这些遗产和传承不仅富有历史价值,还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汉朝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的探讨,展示汉朝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建筑与艺术遗产汉朝的建筑与艺术遗产丰富多样,体现了该时期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追求。

代表性的建筑包括洛阳白马寺和南京夫子庙等。

洛阳白马寺作为当时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至今依然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

南京夫子庙则是专门供奉孔子的场所,反映了汉朝对儒家思想的重视。

此外,汉朝的壁画、石刻和青铜器等艺术作品也是宝贵的遗产,展示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观念。

二、文学与经典传承汉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涌现。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诗经》、《楚辞》和《史记》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后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史记》的撰写,对后来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之作。

三、政治制度与社会传承汉朝建立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代表性的制度包括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和县制等。

封建制度使得汉朝政权得以巩固,并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官员,保证了政府的运转。

县制则为后来的行政管理提供了范本。

这些制度的传承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学技术与医药传承汉朝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重要时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科学技术方面,代表性的成就有造纸术、水利工程和冶铁术等。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书写和文化传播的发展。

水利工程的建设则对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冶铁术的发展为后来的冶金工艺提供了范本。

在医学方面,汉朝的医药传承了古代医药学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汉医学体系,对后来的中医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依据,继续影响着今天的中医药学。

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评介

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评介

中正歷史學刊民國98年第十二期,頁211-223鄭宗賢*摘要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為博士論文修訂出版之作,內文廣徵前賢對城市史研究的成果,建構漢代「城市」須圍有城牆,且依照首都、郡、縣、鄉等分級,其內部硬體設施要有官寺、亭、里、市和道路等,城內住民可化約成官吏、貴族等共十種職業。

另外,作者反駁長安「斗城」應合星象說,並從城數與面積來推估城市居民佔全國人口比率極高,甚至推衍中國乃消費型、羅馬則是創造工作型的都市本質差異。

惟書中評估城市戶口、城內設施與秩序維護方法上,筆者就周長山、尹灣6號漢墓等資料來看,覺得有若干可再商榷之處。

總體來看,此書雖有部分不足,卻試圖以宏觀視野來建構漢代城市史的社會風貌,誠然居功厥偉。

關鍵詞:漢代城市社會、城牆、官寺、市、里、戶口*作者現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Chung Cheng Journal of HistoryDecember, 2009No.12, pp.211-223The review of a book "A study on the urban society in Han China" by Jang, Jih-HaeCheng, Chung-Hsien*AbstractThis article content is introduction about one book of the Jang,Jih-Hae's "A study on the urban society in Han China", it regard the Han China "urban" definition of Jang, Jih-Hae and various appearances on the urban. Furthermore, it is also to comment on if it has anything can be discussed again about his explana.Keywords: A study on the urban society in Han China, city walls, the administration, market, village, the number ofhouseholds and total population.*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評介書名:漢代城市社會作者:張繼海出版時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頁數:382頁一、前言本書是張繼海以其2002年博士學位論文作基礎,於2005年修訂完成後,翌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為作者近年重要論著。

经学与汉代的丧葬、祭祀活动及复仇之风

经学与汉代的丧葬、祭祀活动及复仇之风

山东大学学报l哲学社会科举版)2001年第4期J伽n试o{盘虹蛐Universiw(Soelal sc胁12001№4经学与汉代的丧葬、祭祀活动及复仇之风张涛(山东大学古箱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两汉之时,民间习俗深受儒家经学的影响。

这也表现在丧葬、祭祀活动和复仇风气方面。

当时民问流行的丧葬仪式和随葬嚣物.人们推出的厚非或薄葬主张等.太都以经擘理论为依据。

而盛行一时的复仇之风,更是人们贯彻儒家经殳的直接体现。

当然,较之早期储家经典的记戢和规定.赴代的一些习俗也发生了某种变异。

关键词:汉代;经学;丧葬t祭祀;复仇中围分类号:I<234:13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39{2001}04—0060—08The Ac tivit y of nn付锄and S acr if ice and Th e Established PI 锄嘶∞of熙唧Un d e r the I nfl uen ce of C on fu ci an C la s si c al Th eo ry in zhe Ha rtDyast刁洲GTao(Institute of An cien t Bo o l‘s,S h a n d o 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A lB t r ac t:I n Ha n Dynasty,folk c∞Ⅻ11s w a s dee p l y i n fl ue n ce d byConfucian%ssical Theor y。

and the inf lHeJl Ce s ho w e d011th e a cti vi ti群of funer al.sa crifi ce an d the镐toblishd pra ct ice of r e v e n g eAt that t i m e.p o p u l a r[u n e r a l ceremony an d ute nsil s with f un e ra].v i ew S 0I l int ea ln g with m or e o rless uten sil s which pe o p le brough t up.were almost ba s e d o n th e Confucian classical t he o r y An dt h emtablished pr ac ti ce of r e v e n g e be in g inⅥ)gue for a per i od o f time.cv廿 1 m o re dir ect ly r efle ctedthe thought ofC on fu cia n cla镕icaItheory.Certainly.to eo m pa i re d tO t he e ar ly re∞rds andregu|atiomof Conf ucian classical Moks,s ome c us tcf ns also had changed a l it tl e in H an Dy na st y.K ey word8:the Hart Dynasty;Confucian Cla蛹cal Tbooty;Funera l;Sacr ifice;Reveng e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取得独尊地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其濡染、得其沾溉,民间习俗自然也不例外。

评介: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

评介: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

评介: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戴兴华【期刊名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1【总页数】4页(P6-9)【作者】戴兴华【作者单位】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作者:张继海书名:汉代城市社会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6月页数:381页定价:人民币30.00元书号:ISBN7-80230-151-3/K012《汉代城市社会》一书以城市社会为名,但实际的探讨内容却是从“城”、“城市”、“城市社会”延续铺陈而至,因此全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区块:(一)探讨的是“城”汉代文献中“城郭”一词与百姓的居住地几乎是同义词,百姓与“城郭”密不可分。

统治者兴筑城郭以纳民,并暗合星象以影响城郭形制,透过筑城郭护民,也用城郭来区分汉人与外族的差异。

然而“城离”这一名词是合称还是各自有所意涵?作者认为“城”是指小城,“郭”是指大城,并且引用杨宽说法及《三辅黄图》记载来证明城外有廓之现象的合理性。

再者县以下的组织,作者引用文献及考古资料论述出七种县城以下的聚落名称——乡、聚、亭、城、邑、里及无特定名称等,并说明这些聚落皆有城郭。

汉代的聚落发展也从黄河中游往四周扩散,居民的分布也渐渐有往城外聚居的现象。

(二)讨论的是“城市”在第二章中叙述了城市的面积、形状、城墙、城内分区、街道。

城市的分布多位于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之地。

作者引许宏对先秦城市的分类方式用于汉代城市面积分类,但还另外加上了有城墙却非县城的聚落。

在城墙形状上的讨论,以长安城形状来探讨“法天象”之说,并引巫鸿之作来说明用后人之观点来穿凿附会前人之作是不恰当的。

城墙的修筑方式大多采用夯土筑成,但也有用石、砖筑成的城墙,墙上辟有城门,也设置军队把守。

城内的分区大体上由官寺(行政区)、市(商业区)、里(住宅区)三者组成,并以街道做出区隔,并深入探讨官寺内的邸、监狱、武库、仓、都亭等设施,也详述里的形制、户口数等。

汉代社会的缩影

汉代社会的缩影

汉代社会的缩影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自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开始,历时近四个世纪,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代社会是一个承袭秦代制度而有改革的社会,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

本文旨在概括介绍汉代社会的缩影,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特征、文化思想等方面。

一、政治制度汉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两个阶段,即西汉和东汉时期。

西汉时期是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在汉高祖刘邦的统治下,实行了封建地主专制的制度,而且采用了许多秦朝时期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律令法制等。

汉武帝时期实行“五家分封”制度,使各诸侯国与中央之间的联系得以维系。

汉宣帝时采用了“博士”、“太学”等制度,对士人的选拔有所改进。

而在汉成帝时期,出现了“警幸安”、“光禄大夫”等制度,使实权逐渐从三公九卿转移到了皇帝身边的大官员手中。

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在汉更始帝时期和刘秀的刘宋时期变化得最大。

刘秀采取“阶段性复辟”的策略,充分利用谋臣智者,孔融、蔡邕等维系了朝廷稳定和统治的秩序。

在东汉时期,各地方官员的选拔机制更加公平,士人晋升和选官制度更加完善。

自东汉中期开始,政治上开始走向真正的地方自治,地方人物的发展成为时代特点。

二、经济特征汉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时期,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疆土广袤,统一政权在这个大面积的领土上奠定了根基。

铁器制造技术更加成熟,农业生产也更加发达。

蚕丝之路的开通,带动了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长安和洛阳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

但是,汉代时期人口增加过快,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在这个问题上始终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

东汉时期,因战争的破坏和朝代更替等原因,经济得到了相对恢复和稳定,但丝绸生产和运输困难,大量转向产粮。

在这一阶段,自然灾害、瘟疫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很大。

但是,经济仍然维持了相对繁荣的状态。

三、文化思想汉代文化思想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传承的重要时期,主要包括经学、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和佛教等。

汉代北方边城研究以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郡为中心(可编辑)

汉代北方边城研究以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郡为中心(可编辑)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中央民族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

本人完全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

中央民族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等服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中央民族大学向教育部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

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

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叼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作者暨授权人签字:歹坦∑归多冬之年多月加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己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歹埏缸受一,弓年‖月≯口日摘要现在己经发现的汉代北方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四郡的边城已有百余座,其中,既有郡县城,也有障、塞和亭燧等,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在西汉,随着北方边防战争的不断胜利,政府开拓了北部边疆,为了进一步维护这些地区的稳定,汉王朝在北方设置了大量的边城,并且移民在此进行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

伍子胥所造姑苏城究竟在哪里?

伍子胥所造姑苏城究竟在哪里?

伍子胥所造姑苏城究竟在哪里?按:根据史籍记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的吴国后期都城——阖闾大城(又称“吴大城”、“姑苏城”),其位置就在今天的苏州古城区,2500多年里位置始终不变,苏州古城因此被誉为“全国第一古城”。

然而,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2004年7月编印的《吴文化研究·论文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收集的三篇有关姑苏城位置的论文,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其中有论文认为姑苏城在灵岩山,也有论文认为在今天的无锡、常州交界处。

此外,还有一篇论文对现在的苏州城建城年代进行了探索,认为苏州城始建于汉朝。

一、“姑苏城在灵岩山”说:《汇编》第一篇题为《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作者钱公麟,苏州博物馆副馆长。

文中提出,姑苏城位于灵岩山侧。

钱公麟认为,研究姑苏城主要借助于《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其中又推《越绝书》为冠,但编成于汉朝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的《越绝书》,说大城周长四十七里多,提供的四边长度相加,实际却只有三十七里多,这里面一定有其他原因,而且记载并不能说明姑苏城就在今天的苏州古城区。

他说,认为阖闾城就是“郡城”(今苏州古城)这种观点,是到唐末陆广微的《吴地记》出现后才形成的。

对于考古发现苏州古城区有东周青铜器这一情况,钱公麟认为这只能证明东周时期今苏州古城区有人在活动,不能因此断言当时这里就有一座城市。

从建城的选址上,钱公麟引用《管子》的理论认为,国都不在大山之下,就必在宽阔的河流之上。

而以灵岩山为起点,依顺时针走向,依次有金山、何山、狮子山、索山、黄山、横塘,走狗塘,荷花荡,上方山,七子山等山水,形成一处环状的半封闭式的天然屏障,正是建都的理想场所。

从地名上也可以看出写端倪。

一是《越绝书》说,放山在今天的狮子山南,被吴王内(纳)入郭(外城)中,说明狮子山南也属“郭”的范围;《吴郡志》又说,“香水溪,在吴故宫中”,说明木渎也应是阖闾大城所在地。

二是《国语·吴语》称,越王勾践率领中军,“入其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这里的姑苏应该是姑苏台,既然姑苏台在“郭”中,那么,灵岩山很可能是吴小城的宫殿区;三是上方山东北尽头处有作战时堆垒的吴城遗址,居高临下,其东面隔越来溪有越城。

汉代“吏籍”小识

汉代“吏籍”小识

汉代“吏籍”小识
蒋波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24()2
【摘要】战国秦朝之际,“编户齐民”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

国家编籍的对象不限于农户,还包括宗亲、官吏等阶层,秦末就有“籍吏民”之说(《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页)。

西汉以降,“籍吏民”的做法进一步细化,有普通的农户名籍,有宗亲“属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司
马贞索隐,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0页),也有管控市井商贾的“市籍”(《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2页)。

那么,当时是否有专门记录行政官吏信息的档案?两汉史书虽无“吏籍”明文,学者亦少讨论,但相关文献有迹可循。

【总页数】1页(P116-116)
【作者】蒋波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
【相关文献】
1.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2.汉代以前的中西交通小识
3.汉代
河西社会生活的精细画卷——读《汉代河西屯戍吏卒衣食住行研究》4.论“非吏而
得与吏比官”的汉代三老5.魏晋时期的吏户与吏籍——对“吏户说”争论的回应与反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正歷史學刊民國98年第十二期,頁211-223鄭宗賢*摘要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為博士論文修訂出版之作,內文廣徵前賢對城市史研究的成果,建構漢代「城市」須圍有城牆,且依照首都、郡、縣、鄉等分級,其內部硬體設施要有官寺、亭、里、市和道路等,城內住民可化約成官吏、貴族等共十種職業。

另外,作者反駁長安「斗城」應合星象說,並從城數與面積來推估城市居民佔全國人口比率極高,甚至推衍中國乃消費型、羅馬則是創造工作型的都市本質差異。

惟書中評估城市戶口、城內設施與秩序維護方法上,筆者就周長山、尹灣6號漢墓等資料來看,覺得有若干可再商榷之處。

總體來看,此書雖有部分不足,卻試圖以宏觀視野來建構漢代城市史的社會風貌,誠然居功厥偉。

關鍵詞:漢代城市社會、城牆、官寺、市、里、戶口*作者現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Chung Cheng Journal of HistoryDecember, 2009No.12, pp.211-223The review of a book "A study on the urban society in Han China" by Jang, Jih-HaeCheng, Chung-Hsien*AbstractThis article content is introduction about one book of the Jang,Jih-Hae's "A study on the urban society in Han China", it regard the Han China "urban" definition of Jang, Jih-Hae and various appearances on the urban. Furthermore, it is also to comment on if it has anything can be discussed again about his explana.Keywords: A study on the urban society in Han China, city walls, the administration, market, village, the number ofhouseholds and total population.*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評介書名:漢代城市社會作者:張繼海出版時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頁數:382頁一、前言本書是張繼海以其2002年博士學位論文作基礎,於2005年修訂完成後,翌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為作者近年重要論著。

該書博采今日存見漢代城市遺址的地下資料,廣徵《史記》、《漢書》、《後漢書》與《水經注》等傳統文獻,更詳參歷來中外前賢在城市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將這些內容匯聚並加以吸收。

他不全然襲取,充分運用文獻的蛛絲馬跡,提出前輩們可能失慮之處,展現其中的新意。

該書固以「城市社會」為名,但其「城市」的概念,並非今日第二級以上產業為主、且人口稠密的聚落,而是具備「城郭」與政府縣級及其以上統治機構的聚落,因此範圍遠比今日來得大。

概念差異的成因,乃是漢代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本質,聚落內亦存在農業生產,並非作者所願,且其試圖將漢代的「城市」定義得更加清楚,亦是該書值得細讀的重點。

城市內部的運作與其風情,乃是張繼海「社會」所欲述明的主軸,因而作者對於文獻的取捨,已先辨析其為城市或鄉村者;論述內容雖不離城市,卻已試圖分析其「社會」的各元素,介紹城內人們的身分、職業、公共事務與生活環境等面向。

惟該書建基在前人的研究之上,作者對前賢已理清的課題,採取簡述或略提的方式,對非專攻城市史研究的初讀者,仍有一些閱讀難度。

二、全書述介作者想要在「社會」這個視野下,補益城市史研究的若干問題。

他中正歷史學刊第十二期依照城市通史、漢代城市史、漢代城市社會三個逐漸限縮的層次,介紹二十世紀以來的研究成果,並對這些成果多有析評。

在這些基礎之上,張繼海亟思「社會」如何被彰顯,筆者認為作者該書總共分為六章、一附論,可切作三部分來展現:一是「城郭」聚落型態的內涵,二是城市內部的構造與風貌,三是社會概況、問題與其發展。

茲述評於下:(一)漢代「城郭」聚落型態的內涵張繼海從傳統文獻體察漢人自視與外族的差別,在於聚落有城的特徵,而城與郭的形態有城郭相接的二重牆,與城郭不相接的「回」字城兩類。

推論後來看到的邯鄲趙王城僅見「城」的城市,應當外頭還有一「郭」才是。

同理,漢代有斗城之稱的長安城,歷來認為長安僅有「城」的一道牆,並無外面「郭」的二重牆形制。

作者梳理《三輔黃圖》與《水經注》對郭門的記載,舉昌邑王劉賀入駐長安先越郭門而後入城門一例,從文獻詳考長安城東郭的可能存在,進而解析長安可能也有「城-郊-郭」的型態,並推論東郭的合理範圍。

且以《漢書.地理志》紀錄長安有8萬戶、24萬人,扣除宮殿、政府機構的範圍,很難將如此可觀的人數,以長安城的東北一隅容納全數,反駁劉慶柱、李遇春的城外無居民之說。

這些觀點雖未經考古成果證實,卻已對長安的城市規模,提出更合理且不同的思考方向。

鄉亭里的型態,張繼海不局限於組織體制,而是利用考古所見的若干小型遺址,更進一步指出漢代有築牆的城市,不只見於長安、郡國治所與縣治所,甚至連亭、里都有可能。

確實說明了漢代築牆的層級,還得下拓於縣之下的亭和里。

除此之外,張繼海更分析這些「例外」,很多是漢代以前便已存在的古城,當然也有360個亭是王莽更改地名所致。

不僅如此,該書前文已提及城市自身成長的可能性,也就是城市並非一成不變的存在,所以在兩漢的四百年內,仍因襲著先秦風貌而持續且動態的發展著。

關於城牆遺跡的保存狀況,張繼海提點了秦漢以夯土構築的城牆,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評介容易遭受河水、暴風雨、地震等自然因素的破壞,加上後世戰爭、後人取土、變為田地等人為因素的毀滅,讓現存漢代的城牆很少。

因此單純從考古遺址,他推估漢代有無城牆的聚落比,應比考古得出的1:5或1:10高,甚至幾達1:1或大多數。

此估計值固有其可能性,惟無城牆的聚落也面臨同樣的毀壞因素,張繼海則未加說明兩者之別。

不過,他接續分析馬王堆出土的駐軍圖、深平布防圖的聚落意義,述說長沙國南部(今湖南南部到廣東北部)一帶,隨著漢人的屯住,將原本越人分散小聚落簡併,凝聚成更大的聚落以便於統治,並應合中原的聚居傳統。

接著爬梳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代木牘地圖、湖北出土睡虎地秦簡中的魏國法律兩則,揭示漢代承繼秦代的城居型態未變,甚至隨著漢人的足跡,帶動珠江流域、內蒙古一帶、河西走廊到今日新疆的城郭化。

城郭區別了裡外,而且住在城內的人口居多數,乃是張繼海的論述主軸。

因此,他進一步分析漢代住在城外的原因,兩漢皆有的是從事山林漁牧,因為職業需求而不得不然,並認為這些是特殊職業。

至於王莽以降到東漢,原因則變為三類:一是隱居不仕風氣;二是屯墾、農業的塢壁、塢堡和廬落;三是躲避戰亂。

張繼海提出漢代居於城外的各種因素,凸顯兩漢居於城郭之外的動機差異;不過他所謂的特殊職業,能否說是少數則尚待評估。

(二)組成城市內部的構造與風貌第二章主述城市的面積、形狀、牆體、功能分區與街道交通。

在面積與形狀的說明上,張繼海認為許宏對先秦城市級別的分類,也可適用於漢代,並將漢代未達縣卻有圍牆的候補聚落納入考量。

然而作者未若周長山《漢代城市研究》詳細整合考古出土的各漢代城址資料,在面積和形狀上沒有深刻的著墨,僅就前輩學者們對長安城的形狀應合於星斗之說,採取巫鴻提出建城者未必有後人所比附想法的觀點,反對以今解古來穿鑿附會「斗城」之說。

在牆體的分析上,作者由夯土築城的技術較先秦未有太多進展,結合傳統文獻中的「城旦」刑罰,說明當時夯土中正歷史學刊第十二期牆體不耐久,必須時常維護與修繕。

另外,張繼海坦言各地築牆材質差異甚大,木、土、石三者皆有,形狀、大小也不一而足,很難找出一個一體適用的定律。

至於城門與城樓的部分,他引援畫像石中的城門圖像,結合馬王堆3號墓的「小城圖」,與傳統文獻多方映合,認為城門上皆有樓,且城門屯駐相當的「騎士」來機動調派。

作者觀察傳統文獻,以漢代時人的對城市內部的功能分區,解析為官寺、市、里的三部分。

「官寺」即官署區(政治中樞),包括太守府、縣寺、官倉、武庫、監獄、傳舍、邸等郡縣官行政區,以及王國、侯國封地中的宮殿區。

「市」為商業為主的經濟活動區,而獨立成第四章於後。

「里」則市住宅區。

此三者皆外有牆垣和街道隔開。

張繼海逐一說明漢代城市的構成內容,補充「邸」不只有國王、郡守設於長安或洛陽的郡國邸,就連縣主官也設邸在該郡國治所的城。

另外,監獄的設置情形,他由《後漢書》推斷漢代時的每個縣城都有監獄,郡、首都更不只一所。

作者同樣對城內的「都亭」加以解釋,定位為同一政區內眾亭的首治,即使在東漢的洛陽城亦然。

進而質疑高敏「都亭」解作首都內部的亭之意,糾舉《元河南志》可能誤記,導致「都亭」成了洛陽城內唯一失載的亭名。

這個觀點誠然發前人所未發,慮前賢之不足。

至於「市」的說明,張繼海置後到第四章,專章介紹長安東、西市遺址與畫像磚裡的市,多半是官設、類正方形,開市時間多是白天,夜市只是罕有的特例。

不僅如此,作者根據《漢書》的幾個例證,呈顯城內居民對市的仰賴度之高,市長、吏各應執掌的業務內容,大致有治安、管理錢幣質量、物價、度量衡與徵收市租。

至於實際成效如何,作者以兩漢錢幣重量減輕的大趨勢,備受政府管制兩方面,說明漢代「市」的局限性。

再以生、老、病、死四個面向,介紹市內基本的商品需求和職業;衍及占卜和飲食等的服務業,加上不在市內買賣的有閑者,充分運用文字來展現漢代「市」的風情。

里的形制,他溯及周初「里君」乃土地為中心的祭祀共同體,而於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評介東周移入城內,造就漢代城市與鄉邑的里沒有太大差別。

對於里的形狀,作者取佐藤武敏《漢代長安の市》之見解,推測正方形、長條形兩類中,長條形不論南北向或東西向,都見諸文獻之中,甚至東西向長條形在午汲古城中得到證實,並由《水經注》加證其規律;反倒不像宮崎市定所謂的正方形。

張繼海在里內的平均戶數推測的課題上,綜合了傳統文獻與中國、日本學者們的看法,認為何雙全的里內居民無定制、定數,依聚落大小與人口而定的說法,較各說來得具有彈性、妥當些。

同樣地,他再進一步細究樓房的建築,引援考古出土的東漢陶樓模型,漢碑及洛陽城西墓園,以「視死如生」的出發點,說明貴族建築群光一家便可佔去一里或半里,而平民五口之家則屬一堂二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