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127)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和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和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复习力学实验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题(共17小题)1.(2016•天津)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B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0.80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0.40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答】解:①A、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B正确;C、本实验中只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只要能让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故C错误;D、由C的分析可知.只要摩擦力恒定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B;②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0.1s;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0.80m/s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0.40m/s;故答案为:①AB;②0.80;0.40.2.(2016•高港区校级学业考试)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再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选填“水平”或“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点与第2个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CA、天平B、秒表C、米尺.【解答】解:(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低压交流电压;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减小阻力;(2)A、应先接通电源.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A错误;B、选择纸带时应选择点迹清楚.前两个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故B错误;C、释放重物时.应让重物靠近纸带;故C正确;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故D正确;故选:CD.(3)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用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实验中不需要天平.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也不需要秒表.故选:C.故答案为:(1)竖直;(2)CD;(3)C.3.(2017春•涞水县校级月考)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 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①实验操作: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 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9.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①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闭电源.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x6﹣x3=3a1(2T)2…①x5﹣x2=3a2(2T)2…②x4﹣x1=3a3(2T)2…③a=…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a=;代入数据解得:a=9.60m/s2.答案:(1)①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关闭电源;②.9.60.4.(2016春•哈尔滨校级期中)某同学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试完成主要步骤:(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的位置O点、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记下细绳的方向(如图丙中的Oc).如乙图所示.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4.0N(3)如丙图所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了力的图示.请在图丙中:a.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b.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4)关于该实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实验中所用的两根细绳越短越好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C.每次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大于90°.【解答】解:(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位置O和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2)如图乙.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记下细绳套的方向.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3)a、按力的图示方法作出力F的图示如图所示;b、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如图所示.(4)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一些.以方便画出力的方向.故A错误;B、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C、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且二力的大小要适量大些.这样有利于减小实验中偶然误差的影响.不需要夹角必须大于90°.故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两细绳套的方向;(2)同一位置O;4.0N;(3)如图所示;(4)B.5.(2016春•衡阳校级期末)“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某同学用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某位置.此时该同学记录下了结点O的位置及两弹簧秤对应的读数.他还应该记录下两细线的方向.(3)图乙中的F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合力的图示.F′为用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同一点时所用拉力的图示.这两个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解答】解:(1)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2)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下两弹簧秤读数.及两细线的方向.O点的位置;(3)图乙中的F与F′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F′.故答案为:(1)B;(2)两细线的方向;(3)F′.6.(2016春•临沂校级期末)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方案.(1)甲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1.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①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橡皮条方向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AB (填入相应的字母)②若某次测量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合力为4N>5N.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乙同学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图2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实验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以及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两者长度相等D.多次实验中O点不必是同一位置.【解答】解:(1)①A、在实验中要减小拉力方向的误差.应让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尽量远些.故细绳应该长一些.故A正确;B、作图时.我们是在白纸中作图.做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图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有较大差别.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故B正确;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与拉力的夹角应适当大些.但橡皮条方向不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故C错误;D、两个拉力的夹角过大.合力会过小.量取理论值时相对误差变大.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也会增大偶然误差.故D错误.故选:AB.②两力均为4N.且相互垂直.则其合力大小为F=4N>5N.合力超过了弹簧秤的量程.故弹簧秤无法测出物体所受的合力.故不能使用.(2)A、需要知道橡皮筋的伸长量才能表示橡皮筋的弹力.故应该测量橡皮筋的原长.故A正确;B、为了减小误差.橡皮筋的伸长量应该大些.故应选择劲度系数稍小的橡皮筋.故B错误;C、由于橡皮筋的弹力与它的长度不成正比.所以OB、OC弹力的合力方向与以OB、OC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重合.故C错误;D、不同的O点依然满足任意两个橡皮筋弹力的合力与第三个橡皮筋弹力等大反向的特点.所以即使O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AD.故答案为:(1)①AB;②不能;合力为4N>5N.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AD.7.(2016•广州二模)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BA.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B.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1.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①所示的a﹣F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0.10 N;小车质量M= 0.20 kg.若该小组正确完成了步骤(1).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②(填“②”、“③”或“④”).【解答】解:(1)平衡摩擦力时.取下砂桶.适当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故B正确.(2)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1.60m/s2.(3)根据图①知.当F=0.10N时.小车才开始运动.可知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0.10N.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则m=kg=0.20kg.平衡摩擦力后.a与F成正比.图线的斜率不变.故正确图线为②.故答案为:(1)B;(2)1.60;(3)0.10.0.20.②.8.(2016秋•天津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b)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85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5 m/s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F恒定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质量M恒定不变.(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c)所示.则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不满足m<<M .【解答】解:(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出:v E== m/s=0.85m/s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5m/s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细线对车的拉力F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3)图中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所以原因是实验前木板右端垫得过高.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绳子拉力为F.以砂和砂桶为研究对象得:mg﹣F=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F=Ma解得:a=故:F=Ma=所以要使得绳子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大小.必有m<<M.而不满足m<<M时.随m的增大物体的加速度a逐渐减小.故图象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答案为:(1)0.85;5;(2)拉力F恒定;小车质量M恒定;(3)平衡摩擦力过度.不满足m<<M.9.(2016秋•濮阳月考)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捅(总质量用m表示)、刻度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完成本实验.下列实验器材中必不可少的是CD .A.低压直流电源 B.秒表 C.天平(附砝码) D.低压交流电源(2)实验误差由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本实验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和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属于系统误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贴近结论.应尽量地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即按如图的方式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取下沙桶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使小车带动纸带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改变小车中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完成本实验时.为了使沙桶的总重力近似地等于小车的牵引力.则沙桶的总质量与小车的总质量的关系应满足M >>m .(4)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某次测量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为相邻的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的打点频率为f.0、1两点间的距离用x1表示.1、2两点间的距离用x2表示.则该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 (x2﹣x1)f2m/s2.如果f=10Hz.x1=5.90cm.x2=6.46cm.则加速度的值应为a= 0.56 m/s2(保留两位小数)(5 )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用图象进行处理.则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关于小车的质量M的函数图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C .【解答】解:(1)本实验中需测小车质量.则需要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源.故选:CD.(2)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3)根据实验误差的来源.在 M>>m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4)根据△x=aT2得:a==(x2﹣x1)f2=(6.46﹣5.90)×102×10﹣2 m/s2=0.56 m/s2;(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则=M+.则以为纵轴.以总质量M为横轴.作出的图象为一倾斜直线.且纵坐标不为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CD;(2)M>>m;(3)(x2﹣x1)f2;0.56;(4)C.10.(2016春•锦州期末)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水平.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6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5 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2 m/s;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1.1)(如图丙.以O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的正方向.g取10m/s2).【解答】解:(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一定要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水平的初速度安装斜槽轨道时要注意槽口末端要水平.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都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v0t将x=32cm.y=19.6cm.代入解得:v0=1.6m/s.(3)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y=gT2.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x=v0T.将x=3L=15cm.代入解得:v0=1.5 m/s.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 By==2 m/s.故从抛出到B点所用时间为:t=故从抛出到B点的水平位移为:x=v0t=1.5×0.2m=0.3m.故从抛出到B点的竖直位移为:y=gt2=所以x′=5L﹣x=0.25﹣0.3m=﹣0.05m=L.y′=5L﹣y=0.25﹣0.2m=0.05m=L.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为(﹣1.1).故答案为:(1)水平.初速度相同;(2)1.6;(3)1.5.2.(﹣1.1).11.(2016春•衡阳校级期末)(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前应ABC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2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B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解答】解:(1)A、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故A 正确;B、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其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因此在实验前.应使用重锤线调整面板在竖直平面内.即要求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故B正确;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故C正确;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不能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放.故D错误.故选:ABC.(2)在打击金属片时.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不能说明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1)ABC;(2)B.12.(2016•花溪区校级三模)为了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记作W、2W、3W…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记录数据如下.请思这样做 C (填答案前的字母)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C.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是为了使橡皮筋松驰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2)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W﹣v2图象.(3)根据图象2可以做出判断.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解答】解:(1)装置探究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应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做功等于合外力做功.以及能够使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3)W﹣v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可知.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故答案为:(1)C;(2)W﹣v2图象如图;(3)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13.(2016•蔡甸区校级一模)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2.30 mm.(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A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 C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作出“t﹣F图象”B.作出“t2﹣F图象”C.作出“t2﹣图象”D.作出“t=3s图象”【解答】解:(1)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2mm+6×0.05mm=2.30mm;(2)A、拉力是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的.故与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大小关系无关.故A不必要;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是必要的;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拉力才等于合力.故CD是必要的;本题选不必要的.故选: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那么解得:t2=所以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图象或作出t2﹣图象.故C正确.故选:C故答案为:(1)2.30;(2)A;(3)C14.(2015春•菏泽期末)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减小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C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若实验中所用小车的质量为200g.为了使实验结果尽量精确.在实验室提供的以下四种规格钩码中.应该挑选的钩码是 AA.10g B.20g C.30g D.50g(3)某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在多次正确操作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2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0.196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0.144 J.(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故选:C.(2)本题要用钩码的重力代替小车所受到的合力.钩码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选10g的钩码较好.故A正确.故选:A(3)从打下第一点到打下第N点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mgs=50×10﹣3×9.8×0.4J=0.196J;小车的动能增量为:△E k=Mv2=0.2×1.22J=0.144J.故答案为:(1)C;(2)A;(3)0.196.0.14415.(2016•北京)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A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AB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

(word版)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文档

(word版)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文档

高考复习力学实验题一.实验题〔共17小题〕1.〔2021?天津〕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局部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s2,s3,s4,s5,,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m/s.〔结果均保存两位有效数字〕2.〔2021?高港区校级学业考试〕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再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假设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选填“水平〞或“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2〕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点与第2个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屡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A、天平B、秒表C、米尺.3.〔2021春?涞水县校级月考〕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 m=50g 的重 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局部:① 实验操作:,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 . x ,x , ② 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 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 2 x ,x ,x cm ,x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 ,那么重锤运动的加 3 4 5 6第1页〔共8页〕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m/s 2〔计算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4.〔2021春?哈尔滨校级期中〕某同学进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实验,试完成主要步骤: 〔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的位置O 点、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F 2以及〔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 ,记下细绳的方向〔如图丙中 的Oc 〕.如乙图所示,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3〕如丙图所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了力的图示,请在图丙中: a .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 F 的图示 b .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作出 F 1、F 2的合力F ′ 〔4〕关于该实验考前须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实验中所用的两根细绳越短越好.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C .每次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大于 90°.5.〔2021春?衡阳校级期末〕“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用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某位置,此时该同学记录下了结点 O 的位置及两弹簧秤对应的读数, 他还应该记录下 . 〔3〕图乙中的 F 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作出的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合力的图示, F ′为用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 至同一点时所用拉力的图示,这两个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 .第2页〔共8页〕6.〔2021春?临沂校级期末〕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方案,1〕甲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1,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①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橡皮条方向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入相应的字母〕②假设某次测量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那么〔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2〕乙同学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图2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以及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两者长度相等D.屡次实验中O点不必是同一位置.7.〔2021?广州二模〕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BA.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B.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 2〔计算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第3页〔共8页〕〔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 a 与合外力 F 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 ①所示的a ﹣F 图线.那么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f= N ;小车质量M= kg .假设该小组正确 完成了步骤〔 1〕,得到的 a ﹣F 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②〞、“③〞或“④〞〕.8.〔2021秋?天津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 b 〕所示,自 A 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那么打E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 /s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 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 a 和质量M 的关系,应该保持 不变;假设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 a 和拉力F 的关系,应该保持 定 不变.〔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 a ﹣F 图象,如图〔c 〕所示,那么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9.〔2021秋?濮阳月考〕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用M 表示〕、砂和砂捅〔总质量用m 表示〕、刻度尺等,请答复以下问题:〔1〕为了完本钱实验,以下实验器材中必不可少的是 . A .低压直流电源 B .秒表 C .天平〔附砝码〕 D .低压交流电源〔2〕实验误差由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本实验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和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属于系统误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贴近结论,应尽量地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即按如图的方式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取下沙桶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使小车带 动纸带在长木板上做 运动.3〕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改变小车中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完本钱实验时,为了使沙桶的总重力近似地等于小车的牵引力,那么沙桶的总质量与小车的总质量的关系应满足.〔4〕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某次测量时,得到了如下图的纸带,其中 0、1、2为相邻的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的打点频率为 f ,0、1两点间的距离用x 1表示.1、2两点间的距离用 x 2表示,那么该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m/s 2.如果f=10Hz ,x 1,22〔保存两位 x ,那么加速度的值应为a=m/s小数〕第4页〔共8页〕〔5〕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用图象进行处理,那么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 关于小车的质量 M 的函数图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0.〔2021春?锦州期末〕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 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 O 为抛出点,那么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 .〔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 L=5cm ,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 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m/s ;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 〔如图丙,以 O 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 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 Y 轴的正方向, g 取10m/s 2〕.11.〔2021春?衡阳校级期末〕〔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的装置如图 1所示,在实验前应 .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C .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 O ,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 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 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 2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水平飞出;同时 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 总是同时落地.那么这个实验 A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①条 B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②条 C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12.〔2021?花溪区校级三模〕为了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 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橡皮筋对小车做的 功可记作W 、2W 、3W 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v ,记录数据如下.请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功W0 W2W3W 4W5W6W﹣v/〔m?s 1〕第5页〔共8页〕〔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填答案前的字母〕. .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C .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是为了使橡皮筋松驰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 W ﹣v 2图象.〔3〕根据图象 2可以做出判断,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 .13.〔2021?蔡甸区校级一模〕 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 一个光电门 B ,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 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 传感器下方 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 A 处由静止释放.〔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 ,如图乙所示,那么 d = mm . 〔2〕以下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为哪一项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 .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应使A 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 .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 .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 M 和A 、B 间的距离L 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 ,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 ,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 .作出“t ﹣F 图象〞2 ﹣F 图象〞B .作出“t2﹣图象〞 C .作出“t D .作出“t=3s 图象〞14.〔2021春?菏泽期末〕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采用了如下图实验装置.请答复下列问题:第6页〔共8页〕〔1〕为了减小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假设实验中所用小车的质量为200g ,为了使实验结果尽量精确,在实验室提供的以下四种规格钩码中,应该挑选的钩码是A .10gB .20gC .30gD .50g〔3〕某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质量为 50g 的钩码,在屡次正确操作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为;打下第n 点时 小车的速度大小为.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 那么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J ,小车动能的增量为J .〔2,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15.〔2021?北京〕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拟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A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 .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C .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 、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以下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A .交流电源B .刻度尺C .天平〔含砝码〕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 、h 、h .AB C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设重物的质量为 m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E p =,动能变化量△E k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A .利用公式v=gt 计算重物速度B .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速度C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没有采用屡次试验去平均值的方法. ⑤根据以下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h ,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 ,描绘v 2﹣h 图象,并做如下判断:假设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么重物下落过程中 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 16.〔2021?泉州二模〕某同学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1〕接通电源释放重物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同学操作中存在明显不当的一处是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 A 、B 、C 、D 、E 、F 为计数点,测得点A 到B 、C 、D 、E 、F 的距离分别为 h 1、h 2、h 3、h 4、h 5.假设电源的频率为 f ,那么打E 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 E =;〔v 2〕与距离〔h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3〕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值,并在画出速度的二次方那么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 2.〔保存3 位有效数字〕第7页〔共8页〕17.〔2021?吉林校级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m1=50g、m2=150g,取2,那么〔结果均保存两位有效数字〕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m/s;J;由此可②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K P 以验证.第8页〔共8页〕。

专题17力学实验-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17力学实验-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类汇编(解析版)
相等; (4)使 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 B 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 A 和 B 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
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 t1 和 t2 ;
(5)将 B 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 A 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t1 /s
0.49
0.67
1.01
【答案】 ①. 12 ②. 0.20 ③. 0.13
【解析】
(1)[1]由题知,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 O 点,A 点到 O 点的距离为 5.00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 于 A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结合图乙的 F—t 图有
x = 5.00cm,F = 0.610N
根据胡克定律 计算出
k F x
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
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
D.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②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______(选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 O。
【答案】 ①. 6.15~6.25 ②. 1.7 ~2.1 ③. BC##CB ④. D ⑤. 3
专题 17 力学实验
【真题汇编】 1、(2022·湖南卷·T11)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查找资料,得知每枚硬币的质量为 6.05g ;
(2)将硬币以 5 枚为一组逐次加入塑料袋,测量每次稳定后橡皮筋的长度 l ,记录数据如下表:
利用图 1 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需调整的是______。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docx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docx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基本仪器1、请认真观察本题图示并读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结果为mm,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为mm。

二、纸带(一)匀加速直线运动(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9分)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OE长为13.73cm,财丁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AB的距离应为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每);旨 & B /1—14. 56cm —13. 73cm(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由于电源频率引起的误差)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3、C、。

、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VF的公式V F = ;(2)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根据表格中数据做出物体的v-t图象,利用图象求得其加速度a =m/s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上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4. (12 分)(1)* =<10? (2)=0.425±0.005m/s2;图略(3)偏小(纸带的迁移)3、(本题满分13分(1)(3分)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柱形工件的直径时的示数图,由图可知此工件的直径应为mm o2(10分)如图甲所示,是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

⾼中物理⼒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中物理⼒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学实验专题训练 2017、04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 、B ,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实验中,⽤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1)图22⑴为甲、⼄两同学⽤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 时所得的不同情景。

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数为mm ,⼄同学测得的⽰数为mm 。

(2)⽤测量的物理量表⽰动量守恒应满⾜的关系式: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P E2.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5a 所⽰,⽊板倾斜构成固定斜⾯,斜⾯B 处装有图b 所⽰的光电门.(1)如图c 所⽰,⽤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2)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 处静⽌释放后沿斜⾯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则物块通过B 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 (⽤字母d 、t 表⽰);(3)测得A 、B 两处的⾼度差为H 、⽔平距离L .已知物块与斜⾯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当地的重⼒加速度为g ,为了完成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_.(⽤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明同学利⽤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10甲所⽰,将质量为m 、直径为d 的⾦属⼩球在⼀定⾼度h 由静⽌释放,⼩球正下⽅固定⼀台红外线计时01234012345455045可动刻度固定刻度固定刻度器,能⾃动记录⼩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 ,改变⼩球下落⾼度h ,进⾏多次重复实验.此⽅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便快捷. (1)⽤螺旋测微器测⼩球的直径如图⼄所⽰,则⼩球的直径d =________mm ; (2)为直观判断⼩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个图象________;A.h -t 图象B.h -1t 图象C.h -t 2图象D.h -1t 2图象(3)经正确的实验操作,⼩明发现⼩球动能增加量12m v 2总是稍⼩于重⼒势能减少量mgh ,你认为增加释放⾼度h 后,两者的差值会________(填“增⼤”“缩⼩”或“不变”).4.某同学⽤如图甲所⽰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板⽔平固定在桌⾯上,⽊板左端固定挡板上连接⼀轻质弹簧,长⽊板上A 、B 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板上,靠近轻质弹簧.(1)⽤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的宽度,读数如图⼄所⽰,则挡光⽚的宽度d =________ mm. (2)在滑块上装上挡光⽚,⽤⼿推动滑块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将弹簧压缩到适当的程度松⼿,滑块在弹簧弹⼒的作⽤下向右滑去,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A 、B 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通过A 、B 两点光电门的时间Δt 1和Δt 2,则滑块通过A 点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B 点的速度为________(⽤物理量的字母表⽰).(3)通过改变滑块压缩弹簧的程度⼤⼩进⾏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v A和v B,作出v2A-v2B图象,若图象与v2A轴的交点为a,重⼒加速度为g,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________,若此需要测出的物理量⽤x表⽰,则滑块与长⽊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题中给出的字母表⽰).5.⼩明⽤如图所⽰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1. 数据处理一个物体沿轨道做简谐振动,振幅为2 cm,频率为5 Hz。

在振动过程中,当物体通过位于平衡位置附近的某一点时,记录得到的位移数据如下:0.5 cm, 1.8 cm, 2.2 cm, 1.4 cm, 0.7 cm, 1.9 cm, 2.1 cm, 1.3 cm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1 求物体的周期。

解析:周期T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T = 1/f 。

所以,物体的周期为T = 1/5 = 0.2 s。

1.2 求物体在最大位移处的速度。

解析:物体在最大位移处的速度为0。

因为在简谐振动中,当物体通过最大位移处时速度为0。

1.3 求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简谐振动的定义,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且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由于简谐振动是在直线上的振动,所以加速度的大小等于振幅乘以角频率的平方,即a = ω²A = (2πf)²A。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 = (2π×5)²×0.02 = 0.785 m/s²。

1.4 绘制物体振动的位移-时间图。

解析:根据给定的位移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位移-时间图。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根据数据点将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位移-时间图。

(图形待补充)2. 动力学问题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 = 4t N的作用,其中t为时间(秒)。

当物体在t = 0 s时静止,求该物体在t = 5 s时的速度和位移。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将所给的力F代入公式中,可以得到 m*a = 4t。

物体的质量为2 kg,所以 a = 2t m/s²。

根据物理学中的速度-时间关系,可得v = ∫(a dt) = ∫(2t dt) = t²。

将时间t代入速度公式,当t = 5 s时,速度v = (5 s)² = 25 m/s。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有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有答案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点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

3.掌握使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

4.掌握使用逐差法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图2.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6 V以下交流电源。

(2)电火花计时器:220 V交流电源。

(3)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

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化,对应打点时间间隔也会发生变化。

3.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

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点方法是一样的,时间间隔均为0.1 s。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若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为一恒量,即Δx=aT2,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t图像,若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5.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n=x n+x n+12T来计算。

6.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x4-x1 3T2,a2=x5-x23T2,a3=x6-x33T2,然后取平均值,即a=a1+a2+a33=x4+x5+x6-(x1+x2+x3)9T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在数据处理时可以对纸带重新分段,把6段距离分为“前三”和“后三”,“后三”减“前三”也为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时间间隔为3T。

(2)图像法利用v n=x n+x n+12T求出打各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v-t图像,用v-t图像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有答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有答案)

高中物理《考试说明》中确定的力学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其中有四个实验与纸带的处理有关,可见力学实验部分应以纸带的处理,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为核心来展开复习。

近几年力学实验中与纸带处理相关的实验、力学创新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以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实验方法的领悟情况、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新趋势。

要求考生掌握常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同时从常规实验中,有意识的、积极的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

逐步过渡到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套,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画图法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力学实验》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力学实验》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力学实验》含答案1.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

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Y SL,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____A.N B.m C.N/m D.Pa(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长度如图(a)和图(b)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mm。

(3)小华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作出了外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

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N/m,这种橡皮筋的Y值等于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图像中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D11.98(11.96~12.00均正确) 3.999(3.998~4.000均正确)319.1 3.0×106 Pa橡皮筋受力发生的形变超出其弹性限度,不再遵循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的规律【详解】(1)[1]根据表达式Sk YL=得kLYS=已知k的单位是N/m,L的单位m,S的单位是m2,所以Y的单位是N/m2,也就是Pa,故D项正确。

(2)[2][3]刻度尺从零开始,橡皮筋的尾部接近12.00,则读数估读为11.98 cm;螺旋测微器固定部分读数3.5 mm,转动部分读数为49.9,故读数为3.5 mm+49.9×0.01 mm=3.999 mm。

(3)[4]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图像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由图像求出劲度系数为k=15.00.047N/m=319.1 N/m[5]根据Sk YL=可得62319.10.1198Pa 3.010Pa0.0039993.14()2kLYS⨯===⨯⨯(4)[6]当弹力超过其弹性限度时,胡克定律不再适用,即不再遵循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的规律,故图线发生弯曲。

历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专项(力学实验)练习(附答案)

历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专项(力学实验)练习(附答案)

历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专项(力学实验)练习 一、实验题(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位移区间AB AC AD AE AF()x 6.60 14.60 x∆34.90 47.30Δcm(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v-表示,其中k=________2cm/s,b=(4)根据(3)中的直线方程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打出度大小A v=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作者的备注:此处绘图粗糙,连接遮光片小车与托盘砝码的绳子应与桌面平行;原卷中已说明,遮光片与小车位于气垫导轨上(视为无摩擦力)4.(2023ꞏ辽宁ꞏ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为了验证对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纸板搭建如图所示的滑道,使硬币可以平滑地从斜面滑到水平面上,其中OA 为水平段。

选择相同材质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进行实验。

测量硬币的质量,得到一元和一角硬币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12m m >)。

将硬币甲放置在斜面一某一位置,标记此位置为B 。

由静止释放甲,当甲停在水平面上某处时,测量甲从O 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P 。

将硬币乙放置在O 处,左侧与O 点重合,将甲放置(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用A m 和B m 分别表示木块A 和重物B 的质量,则m 和A B 0m m m n μ、、、、所满足的关系式为m =__________。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

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a)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mm,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2)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O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

高考复习(物理)专项练习:力学实验【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复习(物理)专项练习:力学实验【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分层突破练16力学实验A组1.(2021浙江衢州高三二模)(1)图甲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两实验均需使用的器材是(填写器材名称)。

甲(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通过对拉的方法来选择两个弹簧测力计。

方案一为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为两弹簧测力计置于水平桌面对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进行调零B.实验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需一致C.若方案一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D.若方案二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使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00 N,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先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标记为O点,紧靠细绳标记A、B两点,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然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其拉至O点,标记紧靠细绳的C点,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该小组完成的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图乙中。

乙①按实验要求完成作图。

②结合图乙,分析实验过程与结果,下列措施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A.适当增加橡皮条的原长B.适当增大两细绳的夹角C.增大A、B两点到O点的距离D.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2.(2021江西赣州高三一模)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甲乙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 A和Δt 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B.此实验需要遮光片的宽度d尽量小些C.此实验需要满足m'远大于mD.此实验需要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尽量小些(2)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

精品文档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实验习题附参考答案

精品文档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实验习题附参考答案

2022届高考(一轮)物理:力学实验习题附参考答案高考:力学实验1、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图甲)。

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

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AC的长度,其中AB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mm。

(2)该同学利用=及=,求出、,再利用测量的时间t 1和t2,可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及给出的时间表示)。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__m乙,μ甲________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2】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ⅰ)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ⅱ)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之处:在(ⅰ)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ⅱ)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M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角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角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角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角4、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代表符号L0L x L1L2L3L4L5L6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 x”).(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5、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多选)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6、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力学实验 训练题——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

力学实验 训练题——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

力学实验训练题1.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0~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图所示。

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____。

A. B. C. D.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拉力F。

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挂一个钩码后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

(1)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对应的点画在如图乙所示坐标图中,请作出F L-图线。

(2)由图乙中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0=L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N/m。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图乙可以看出,当拉力较大时,图线明显偏离原直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以下是关于实验过程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 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 和竖直坐标y ,图乙中2y x -图像能说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_。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题物体A质量为2kg,物体B质量为3kg,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A受到2N的水平外力,物体B受到3N的水平外力。

若两物体初速度均为0,求物体A和物体B运动后的速度。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F = m \cdot 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物体A的质量为2kg,受到2N的水平外力,因此物体A的加速度为:$$a_A = \frac{F_A}{m_A} = \frac{2N}{2kg} = 1 \, \text{m/s}^2 $$物体B的质量为3kg,受到3N的水平外力,因此物体B的加速度为:$$a_B = \frac{F_B}{m_B} = \frac{3N}{3kg} = 1 \, \text{m/s}^2$$由于初始速度均为0,根据运动学公式:$$v = u + at$$其中,$v$表示末速度,$u$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物体A和物体B的运动时间相同,假设时间为$t$,则物体A 的末速度为:$$v_A = u_A + a_A \cdot t = 0 + 1 \cdot t = t \, \text{m/s}$$物体B的末速度为:$$v_B = u_B + a_B \cdot t = 0 + 1 \cdot t = t \, \text{m/s}$$因此,物体A和物体B运动后的速度均为$t$ m/s。

附加说明以上计算的结果是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得出的。

若考虑摩擦力,则需考虑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进一步计算得出准确结果。

第二题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5N摩擦力。

求汽车匀速前进的加速度和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F_{\text{净}} = m \cdot a$$其中,$F_{\text{净}}$表示净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1)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1)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拉弹簧。

木板(图中未画出)竖直放置,且与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平行。

(1)实验中将弹簧下端拉至O点后,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2)若B弹簧测力计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 6.40N。

(3)从图中可以看到,A弹簧测力计方向水平,B弹簧测力计方向向右下方。

若保持弹簧下端O点不动,同时保持B弹簧测力计方向不变,将A弹簧测力计缓慢逆时针旋转到竖直方向,则A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先减小后增大(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1)由于要利用力的图示作出平行四边形,需要知道力的大小与方向,所以实验中将弹簧下端拉至O点后,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由指针所指刻度可得测力计的示数为6.40N;
(3)由于O点不动,则可知两弹簧测力计的合力不变,作出平行四边形进行动态分析,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先减小后增大,即其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故答案为:(1)拉力的大小与方向;(2)6.40;(3)先减小后增大。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和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和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和练习题(含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题(共17小题)1.(2016•天津)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B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0.80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0.40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答】解:①A、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B正确;C、本实验中只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只要能让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故C错误;D、由C的分析可知.只要摩擦力恒定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B;②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0.1s;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0.80m/s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0.40m/s;故答案为:①AB;②0.80;0.40.2.(2016•高港区校级学业考试)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再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选填“水平”或“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点与第2个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CA、天平B、秒表C、米尺.【解答】解:(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低压交流电压;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减小阻力;(2)A、应先接通电源.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A错误;B、选择纸带时应选择点迹清楚.前两个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故B错误;C、释放重物时.应让重物靠近纸带;故C正确;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故D正确;故选:CD.(3)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用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实验中不需要天平.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也不需要秒表.故选:C.故答案为:(1)竖直;(2)CD;(3)C.3.(2017春•涞水县校级月考)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①实验操作: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 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9.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①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闭电源.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x6﹣x3=3a1(2T)2…①x5﹣x2=3a2(2T)2…②x4﹣x1=3a3(2T)2…③a=…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a=;代入数据解得:a=9.60m/s2.答案:(1)①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关闭电源;②.9.60.4.(2016春•哈尔滨校级期中)某同学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试完成主要步骤:(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的位置O 点、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记下细绳的方向(如图丙中的Oc).如乙图所示.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4.0N(3)如丙图所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了力的图示.请在图丙中:a.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b.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4)关于该实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实验中所用的两根细绳越短越好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C.每次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大于90°.【解答】解:(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位置O和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2)如图乙.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记下细绳套的方向.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3)a、按力的图示方法作出力F的图示如图所示;b、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如图所示.(4)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一些.以方便画出力的方向.故A错误;B、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C、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且二力的大小要适量大些.这样有利于减小实验中偶然误差的影响.不需要夹角必须大于90°.故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两细绳套的方向;(2)同一位置O;4.0N;(3)如图所示;(4)B.5.(2016春•衡阳校级期末)“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某同学用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某位置.此时该同学记录下了结点O的位置及两弹簧秤对应的读数.他还应该记录下两细线的方向.(3)图乙中的F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合力的图示.F′为用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同一点时所用拉力的图示.这两个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解答】解:(1)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2)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下两弹簧秤读数.及两细线的方向.O点的位置;(3)图乙中的F与F′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F′.故答案为:(1)B;(2)两细线的方向;(3)F′.6.(2016春•临沂校级期末)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方案.(1)甲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1.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①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橡皮条方向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AB (填入相应的字母)②若某次测量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合力为4N>5N.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乙同学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图2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实验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以及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两者长度相等D.多次实验中O点不必是同一位置.【解答】解:(1)①A、在实验中要减小拉力方向的误差.应让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尽量远些.故细绳应该长一些.故A正确;B、作图时.我们是在白纸中作图.做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图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有较大差别.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故B正确;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与拉力的夹角应适当大些.但橡皮条方向不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故C错误;D、两个拉力的夹角过大.合力会过小.量取理论值时相对误差变大.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也会增大偶然误差.故D错误.故选:AB.②两力均为4N.且相互垂直.则其合力大小为F=4N>5N.合力超过了弹簧秤的量程.故弹簧秤无法测出物体所受的合力.故不能使用.(2)A、需要知道橡皮筋的伸长量才能表示橡皮筋的弹力.故应该测量橡皮筋的原长.故A正确;B、为了减小误差.橡皮筋的伸长量应该大些.故应选择劲度系数稍小的橡皮筋.故B错误;C、由于橡皮筋的弹力与它的长度不成正比.所以OB、OC弹力的合力方向与以OB、OC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重合.故C错误;D、不同的O点依然满足任意两个橡皮筋弹力的合力与第三个橡皮筋弹力等大反向的特点.所以即使O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AD.故答案为:(1)①AB;②不能;合力为4N>5N.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AD.7.(2016•广州二模)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BA.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B.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1.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①所示的a﹣F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0.10 N;小车质量M= 0.20 kg.若该小组正确完成了步骤(1).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②(填“②”、“③”或“④”).【解答】解:(1)平衡摩擦力时.取下砂桶.适当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故B正确.(2)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1.60m/s2.(3)根据图①知.当F=0.10N时.小车才开始运动.可知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0.10N.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则m=kg=0.20kg.平衡摩擦力后.a与F成正比.图线的斜率不变.故正确图线为②.故答案为:(1)B;(2)1.60;(3)0.10.0.20.②.8.(2016秋•天津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b)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85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5 m/s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F恒定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质量M恒定不变.(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c)所示.则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不满足m<<M .【解答】解:(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出:v E== m/s=0.85m/s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5m/s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细线对车的拉力F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3)图中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所以原因是实验前木板右端垫得过高.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绳子拉力为F.以砂和砂桶为研究对象得:mg﹣F=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F=Ma解得:a=故:F=Ma=所以要使得绳子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大小.必有m<<M.而不满足m<<M时.随m的增大物体的加速度a逐渐减小.故图象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答案为:(1)0.85;5;(2)拉力F恒定;小车质量M恒定;(3)平衡摩擦力过度.不满足m<<M.9.(2016秋•濮阳月考)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捅(总质量用m表示)、刻度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完成本实验.下列实验器材中必不可少的是CD .A.低压直流电源 B.秒表 C.天平(附砝码) D.低压交流电源(2)实验误差由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本实验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和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属于系统误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贴近结论.应尽量地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即按如图的方式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取下沙桶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使小车带动纸带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改变小车中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完成本实验时.为了使沙桶的总重力近似地等于小车的牵引力.则沙桶的总质量与小车的总质量的关系应满足M>>m .(4)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某次测量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为相邻的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的打点频率为f.0、1两点间的距离用x1表示.1、2两点间的距离用x2表示.则该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 (x2﹣x1)f2m/s2.如果f=10Hz.x1=5.90cm.x2=6.46cm.则加速度的值应为a= 0.56 m/s2(保留两位小数)(5 )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用图象进行处理.则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关于小车的质量M的函数图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C .【解答】解:(1)本实验中需测小车质量.则需要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源.故选:CD.(2)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3)根据实验误差的来源.在 M>>m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4)根据△x=aT2得:a==(x2﹣x1)f2=(6.46﹣5.90)×102×10﹣2 m/s2=0.56 m/s2;(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则=M+.则以为纵轴.以总质量M为横轴.作出的图象为一倾斜直线.且纵坐标不为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CD;(2)M>>m;(3)(x2﹣x1)f2;0.56;(4)C.10.(2016春•锦州期末)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水平.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6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5 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2 m/s;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1.1)(如图丙.以O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的正方向.g 取10m/s2).【解答】解:(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一定要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水平的初速度安装斜槽轨道时要注意槽口末端要水平.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都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v0t将x=32cm.y=19.6cm.代入解得:v0=1.6m/s.(3)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y=gT2.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x=v0T.将x=3L=15cm.代入解得:v0=1.5 m/s.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 By==2 m/s.故从抛出到B点所用时间为:t=故从抛出到B点的水平位移为:x=v0t=1.5×0.2m=0.3m.故从抛出到B点的竖直位移为:y=gt2=所以x′=5L﹣x=0.25﹣0.3m=﹣0.05m=L.y′=5L﹣y=0.25﹣0.2m=0.05m=L.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为(﹣1.1).故答案为:(1)水平.初速度相同;(2)1.6;(3)1.5.2.(﹣1.1).11.(2016春•衡阳校级期末)(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前应ABC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2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B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解答】解:(1)A、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B、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其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因此在实验前.应使用重锤线调整面板在竖直平面内.即要求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故B正确;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故C正确;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不能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放.故D错误.故选:ABC.(2)在打击金属片时.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不能说明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1)ABC;(2)B.12.(2016•花溪区校级三模)为了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记作W、2W、3W…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记录数据如下.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功W 0 W 2W 3W 4W 5W 6Wv/(m•s﹣1)0 1.00 1.41 1.73 2.00 2.24 2.45(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C (填答案前的字母).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C.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是为了使橡皮筋松驰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2)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W﹣v2图象.(3)根据图象2可以做出判断.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解答】解:(1)装置探究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应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做功等于合外力做功.以及能够使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3)W﹣v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可知.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故答案为:(1)C;(2)W﹣v2图象如图;(3)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13.(2016•蔡甸区校级一模)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2.30 mm.(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A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 C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作出“t﹣F图象”B.作出“t2﹣F图象”C.作出“t2﹣图象”D.作出“t=3s图象”【解答】解:(1)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2mm+6×0.05mm=2.30mm;(2)A、拉力是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的.故与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大小关系无关.故A不必要;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是必要的;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拉力才等于合力.故CD是必要的;本题选不必要的.故选: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那么解得:t2=所以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图象或作出t2﹣图象.故C正确.故选:C故答案为:(1)2.30;(2)A;(3)C14.(2015春•菏泽期末)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减小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C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若实验中所用小车的质量为200g.为了使实验结果尽量精确.在实验室提供的以下四种规格钩码中.应该挑选的钩码是 AA.10g B.20g C.30g D.50g(3)某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在多次正确操作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2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0.196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0.144 J.(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故选:C.。

最新【通用版】高考物理专题训练《力学实验》(含解析)

最新【通用版】高考物理专题训练《力学实验》(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物理专题训练(含解析)专题一、力学实验第一部分名师综述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发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考纲要求1、掌握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2、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使用打点计时器;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

3、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等处理实验数据。

命题规律1、高考对于基本仪器的读数作为基础知识考查频率较高。

在力学部分,考查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弹簧测力计、秒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大多数时候是填空题,注意估读和误差分析。

2、力学中有多个实验都要用到打点计时器,能否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并根据纸带进行正确的数据运算,是能否完成这些实验的关键,利用纸带直接测量的时间和位移,可以计算研究对象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若结合其它物理量的测量,还可以解决与上面这些量直接有关或间接有关的问题,例如:计算动能、重力势能、动摩擦因数、功率、转速等,从而延伸出很多与纸带有关的力学实验。

3、图象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图象具有既能描述物理规律,又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过程、表示物理量之间定性定量关系及变化趋势的优点.当前高考试题对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考查的频率较高。

第二部分精选试题1.某研究性实验小组为探索航天器球形返回舱穿过大气层时所受空气阻力(风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

如图为测定风力的实验装置图。

其中CD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均不计的细长裸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小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C点接触,OC=H;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与电阻丝相交于某一点(如图中虚线所示,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

(1)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理想电压表两接线柱分别与O点和C点相连,球P的质童为m,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推得风力大小F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为F=_______。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经典透析大全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经典透析大全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经典透析大全(附参考答案)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学生用)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测量力的仪器实验仪器:弹簧秤(2只)弹簧秤:(1)构造和原理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即F拉=F弹=kx,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构造如图。

(2)保养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位,就需要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坏。

3、力的图示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4、重力的产生及方向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表面向下。

5、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100g×3只)教师操作:将质量为100g的3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比,这个比值始终是9.8N/kg。

6、悬挂法测重心实验仪器:三角板、悬线、不规则形状薄板(人字形梯子、绳子)教师操作:在A点用线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在B点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两次重锤线的交点即是重心。

(若条件许可,可用梯子、绳子测出人的重心位置。

)7、重心位置会发生改变实验仪器:100元面值人民币学生游戏:人民币放于墙附近,学生5~6人,脚跟、屁股不离墙,腿不打弯,谁够到100元就归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45.某实验小组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1)实验小组中的小华用图所示装置做实验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于桌面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

小华做实验时,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ABC A.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能自由匀速滑动
B.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C.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D.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E.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图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为0.8m/s,小车的加速度为4m/s2.(以上两空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答】解:(1)A.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能自由匀速滑动,故A正确。

B.打点计时器要“早来晚走”,即实验开始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平稳工作后再释放木块,而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控制木块停下再停止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

C.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故C正确。

DE.由于此装置安装了拉力传感器来测绳子的拉力,即小车受到的拉力,所以不需要用天平测量小桶(内有砂子)的质量,也不需要该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DE错误。

故选:ABC。

(2)T=5×0.02s=0.1s,C点速度等于BD的平均速度:v C=x BD
2T
=18.0−2.0
2×0.1
×10−2m/s
≈0.8m/s
②用逐差法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其计算表达式为:a=x CE−x AC
4T2=32.0−8.0−8.0
4×0.12
×
10−2≈4m/s2
故答案为:(1)ABC(2)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