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系统接地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减少雷击和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1. 单点接地系统单点接地系统是最简单常见的一种接地型式。
即通过一根导线将电气设备连接到地面,以实现接地保护。
在此系统中,所有设备接地点连接在一起,并与大地形成一个共同的接地点。
安全技术要求:- 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小于4Ω;- 所有电气设备要良好接地,确保接地导线的良好连接;- 接地系统要定期检测,确保接地电阻在合理范围内;- 接地导线应采用优质的铜材质,截面积足够大,防止过载引起的升温现象。
2. 多点接地系统多点接地系统在单点接地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接地点。
通过将电气设备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点,可以提高接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全技术要求:- 接地电阻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小于4Ω;- 不同接地点间的传输线路应保持一致,阻抗不应过高;- 不同接地点间的导线应使用绝缘良好的材料,防止接地点之间发生短路;- 接地导线应避免与其他设备的线路或金属接触,防止引起电磁干扰。
3. 极化接地系统极化接地系统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与地壳之间产生电位差而采取的一种接地型式。
通过向地壳注入经过特殊处理的直流电流,使得地壳的电位与电源的电位保持一致,减少由地壳产生的电位差引起的电气设备损坏。
安全技术要求:- 极化接地系统要与设备的电源保持一致,电流不应过大,避免对设备产生过大的影响;- 极化接地系统应定期检测,确保电流稳定,地壳的电位与电源的电位一致;- 极化接地系统的注入电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
不同的接地系统有着各自特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在实施和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接地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标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安全保护。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2008
b)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见图2)。
图2 TN-C系统c)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见图3)。
图3 TN-C-S系统4.2 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见图4)。
图4 TT系统4.3 IT系统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见图5)。
图5 IT系统5 对系统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系统接地为采用自动切断供电这一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保证自动切断供电措施的可靠和有效,要求做到:a)当电气装置中发生了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保护导体)之间的故障时,所配置的保护电器应能自动切断发生故障部分的供电,并保证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超过交流50V(有效值)的预期接触电压会持续存在到足以对人体产生危险的生理效应(在人体一旦触及它时)。
在与系统接地型式有关的某些情况下[如5.2.2中的b)],不论接触电压大小,切断时间允许放宽到不超过5s。
注:对于IT系统,在发生第一次故障时,通常不要求自动切断供电,但必须由绝缘监视装置发出警告信号。
合GB13955规定。
5.1.5 不得在保护导体回路中装设保护电器和开关,但允许设置只有用工具才能断开的连接点。
5.1.6 严禁将煤气管道、金属构件(如金属水管)用作保护导体。
5.1.7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导体的串联过渡接点。
5.1.8 保护导体必须有足够的截面,其最小截面应符合GB16895.3-2004中543.1的规定。
5.1.9 连接保护导体(或PEN导体)时,必须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遇有铜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和铝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时,更应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专门连接器)防止发生接触不良等故障。
5.2 TN系统TN系统除应满足5.1的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下述各条的要求:5.2.1 系统的接地应符合4.1的规定。
GB 14050-93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保障
2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电气装置 eetia isalto . lcrcl tl in n a 为达到一个或几个特定目 的的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并且在特性上是相互配合的。 22 外露可导电部分 e p sd n utv pr . x oe c d cie t o a 电 气设备中的一种可导电部分,它能被人体所触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 带电。
L , L ,
N} } } i} S w) L AR ’ F' ,t +# Rp I } 9 h m } f , ' > r I
的绝 甲 . 极 ,的 地 接 妞
图 5 IT系统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 国家技术监.局1 3 0 一 4 二 - 1 0 批准 1 5 7 0 实施 二 -0 - ,
GB 4 5 一 二 10 0
T — 电撅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 电撅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 —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礴可导电部分与 地的关系: T — 电气装!的外璐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想端的接地点, N — 电气装!的外璐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电想
..~~~~~~~~~~~门卜~ ..--一-~---~-叫卜.--一--~--~ .. -下. ~,- - - - - .-,卜宁令 . - . 一 . 一 一 p--~一-----~-月卜十, 丫---~---. --~-,-rt,尸- ,尸-~~~~~ - 一 一 L. L. L。 N PE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撼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 气上独立于电源端 的接地点。( 见图4 )
GB14050-93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要求GB 14050—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保障人和设备的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系统标称电压为交流220/380 V的电网。
2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2.1 电气装置electrical installation为达到一个或几个特定目的的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并且在特性上是相互配合的。
2.2 外露可导电部分exposed conductive part电气设备中的一种可导电部分,它能被人体所触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
2.3 中性导体(符号N)neutral conductor与系统中性点相连接并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2.4 保护导体(符号PE)protective conductor某些电击防护措施所要求的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总接地端子或主接地导体;──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
2.5 保护中性导体(符号PEN)combined protective and neutral conductorPEN导体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接地导体。
注:缩写字母PEN是由保护导体符号PE和中性导体符号N组合而成的。
2.6 接触电压touch voltage绝缘损坏时,同时可触及部分之间出现的电压。
注:① 按惯例,此术语仅用在与间接接触保护有关的方面。
② 在某些情况下,接触电压值可能受到触及这些部分的人的阻抗的明显影响。
2.7 预期接触电压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电气装置中发生阻抗可以忽略的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接触电压。
3系统接地的型式型式以拉丁文字作代号,其意义为: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保护接零系统常见隐患及对策
动性 、 易 损性 以及 环境 复 杂性 等 特 点 , 决 定 了 施 是 电 源 中 性 点 直 接 接 地 的 2 2 0 / 3 8 0 V三 相 四 线 制
因此 在 本 文 未 讨 论 I T系 统 。 工现 场 临时 用 电线 路 及 设 备 存 在 绝缘 老化 、 破 低 压 电 力 系统 , 损, 易 发 生 触 电伤 人 事 故 , 这 对 临 时 用 电 的 技 术 1 . 1 T T 系 统 保 证措施 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要 求 保 护 电 器 动 作 电 源 端 有 一 点直 接 接 地 R , 电气装 置的外露
分析 , 针 对 问题 提 出有 针 对 性 的对 策 。
【关键 词 】 临 时用 电 ; T N— S 保 护接 零 ; 临时 性 、 开放 性 、 移 C— S 系统 、 T N. S 系统 、 I T系 统 , 由于 施 工 现 场 普 遍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 N一
系统
钟 成冬
孙 忠 泽
马永 强
唐 宇
1 . 克拉玛依 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 司 2 . 中 国石 油新 疆 油 田分 公 司安 全 环 境 监 督 中 心
【 摘 要 】本 文 对 近 几 年 在 生 产 建 筑 施 工 现 场 所 发 现 的临 时用 电保 护 接 零 接 线错 误 的情 况 进 行 统 计 、
可 靠性 更 高 。 系统 接地 的 型式 及 安全 技 术要 求 ,
可导 电部分 有一直 接接地 R 。 , 此 接 地 点 在 电气 上
其 目的 是 保 障 人 和 设 备 的 安 全 , 在 这 中 间 包 含 有 独 立 于 电源 端 的 接 地 点 。 当施 工 现 场 电 气 设 备 出 两 层含 义 : 一 方 面 系 统 接 地 为 采 用 自动 切 断 供 电 现 单 相 接 地 或 漏 电 电流 时 , 经过R 一 R 回到 变 压 器 这 一 间接 接 触 防 护 措 施 提 供 了 必 要 的 条 件 ; 另 一 中性 点 , 形成 电流通 路 ; 由于 回 路 电 阻 为 R 和R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系统接地是一种电气安全措施,用于保护人员和设备不受电击和其他电气故障的影响。
接地将电气设备或系统的金属部件连接到地面或地下金属结构上,形成一个低阻抗路径,使电流能够安全地流回地球。
系统接地的型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单点接地系统:将电气系统的中性点或电源系统的中性导线连接到地面,形成一个接地点。
这是最常见的系统接地方式,可用于低压和中压电气系统。
2. 多点接地系统:在电气系统中添加多个接地点,以减小电流通过接地系统的路径长度,提高安全性能。
这通常在大型工业设备或电力系统中使用。
3. 均衡接地系统:在电气系统中使用多个接地点,并通过维护相等的电阻或电抗,使系统的电位保持均衡。
这种接地系统可用于需要精确电位控制的场所,如实验室或医疗设备。
除了不同的接地类型外,系统接地还需要满足一些安全技术要求,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1. 接地电阻要求:系统接地电阻应足够低,通常不超过几欧姆,以确保电流能够迅速安全地流回地面,在接地故障发生时避免电压升高。
2. 接地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应配备合适的接地保护装置,如接地开关或接地故障指示器,以监测接地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故障。
3. 接地连接要求:接地系统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使用适当的导线或接地带,以确保电流能够顺畅地通过接地系统和设备之间的连接。
4. 接地设备的维护:接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这包括清洁接地点,检查接地电阻,测试接地回路的连续性等。
5. 接地系统的标识:接地系统应进行适当的标识,以便人员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识别接地点和设备。
总之,系统接地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通过正确选择接地类型和满足安全技术要求,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气故障的危害。
系统接地是电气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气事故的伤害。
它通过将电气设备或系统的金属部件与地面或地下金属结构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路径,使电流能够安全地流回地球。
GB14050-19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国
本标准规定了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保障人和设备的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系统标称电压为交流 220/380V 的电网。
2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电气装置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为达到一个或几个特定目的的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并且在特性上是相互配合的。 2.2 外露可导电部分 exposed conductive part 电气设备中的一种可导电部分,它能被人体所触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 可能带电。 2.3 中性导体(符号 N) neutral conductor 与系统中性点相连接并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2.4 保护导体(符号 PE) protective conductor 某些电击防护措施所要求的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 ——外露可导电部分; ——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 ——总接地端子或主接地导体; ——接地极; ——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 2.5 保护中性导体(符号 PEN)combined protective and neutral conductor PEN 导体 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接地导体。 注:缩写字母 PEN 是由保护导体符号 PE 和中性导体符号 N 组合而成的。 2.6 接触电压 touch voltage
表 1 中所列的数值只在保护导体的材质与相导体的材质相同时才有效。若材质不同,则应采 用下述方法选取:即所选取的截面值的导体的电导应与按表 1 所选取的截面值的导体的电导 相同。
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法,所确定的单根保护导体的截面均不得小于以下数值: a.有机械保护时,2.5mm2;
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
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
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电设施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
1.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规范,如国家标准 GB50057-2010《建筑物电气装置设计规范》等。
2.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4.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与其他设备进行良好的接地连接,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
接地线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导电材料。
5.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有专门的接地引线,不允许借用其他设备的导线进行接地。
6.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与保护接地系统分开布置,确保互不干扰。
7. 高压设备的接地系统应采用独立的接地电极,不得与低压设备的接地系统共用。
8.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接地系统相连,确保人员触摸时的安全。
9.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进行记录和标识,方便维护和检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用电设施的接地安全。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接地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或装置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接,以确保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危险的触电危险。
接地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规定。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系统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要求,确定接地电阻、接地电流和接地电压等参数的限制要求,确保接地系统具备良好的电气连接性能。
2. 接地系统施工管理:制定接地系统施工的管理规定,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等,确保接地系统施工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3. 接地系统运行管理:制定接地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定,包括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接地电流和接地电压,确保接地系统运行正常,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4. 接地系统维护管理:制定接地系统的维护管理规定,包括定期巡视、清理和检修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5. 接地系统事故处理:制定接地系统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事故调查和分析、损失评估、事故预防和复查等,确保接地系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6. 接地系统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接地系统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遵守,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是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补充。
同时,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结合,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接地型式的分类
接地型式的分类接地型式是指将电气设备、设施或系统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电气连接方式。
接地型式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通常根据接地的目的、接地方式和使用场景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接地型式的分类、常见接地型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以及接地型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和接地装置的配置与施工要求。
一、接地型式的分类概述接地型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直接接地:直接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与地面接触,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2.间接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如接地网)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与地面接触,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
3.混合接地:既有直接接地,又有间接接地的组合形式,可根据系统需求灵活调整接地方式。
4.安全接地:为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电气设备、设施的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相结合。
二、常见接地型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1.直接接地:简单、可靠,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适用于各类电气设备、设施。
2.间接接地: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3.混合接地:根据系统需求灵活调整接地方式,兼顾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的优点,适用于多种场景。
4.安全接地: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适用于各类电气设备、设施。
三、接地型式选择的关键因素1.系统需求:根据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型式。
2.环境条件:考虑土壤电阻率、地下水位、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接地型式。
3.安全性: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选择安全性能好的接地型式。
4.经济性: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接地装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四、接地装置的配置与施工要求1.接地装置的选择:根据接地型式和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如接地网、接地棒、接地模块等。
2.接地电阻的测量:施工完成后,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3.接地线的敷设:合理选择接地线材料和规格,确保接地线的可靠连接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TNCS系统正确的接线和接地
T N C S系统正确的接线和接地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TN-C-S系统正确的接线和接地一、接地问题什么是接地将地面上的金属物体或电气回路中的某一点通过导体与大地相连,使该物体或该点与大地保持等电位称为接地。
电流入地点电位和无穷远处的零电位的电位差与入地电流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如下图所示。
上面三个图中,一个是设备单独做接地装置,设备直接接地,第二个是设备接PEN线,第三个是设备接PE线,我们把这几种做法都叫做接地。
根据IEC规定和最新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和其他规范规定,我们现在更正一个概念:1、今后不再用“接零”这一述语,而用TT、TN-S、TN-C-S等系统名词代替,而将“接地”作为以上做法的统称。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还在用“接零”这一术语,在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已明确不再用。
该《规范》条文说明第12.3.1条叙述如下:与原规范基本一致,取消了有架空线路的保护部分。
这里要注意的是原规范中,用的“接零”和“接地”的概念,修订后就不再采用了,而是用TN-C-S、TN-S及TT等系统名称代替,而将“接地”作为以上做法的统称。
现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还沿用“接零”和“接地”术语,估计修改时也会一致起来。
2、不再用“零线”这一术语。
所谓“零线”是历史产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师从前苏联,电力工业也不例外,在低压接地系统中采用前苏联的接地系统,就沿用“零线”这一术语。
当时的“零线”是“中性线”的别称,二者等同、混用。
当时的接零系统,就是IEC标准和现行国家规范中的TN-C系统,而当时说的“零线”就是TN-C系统中的PEN线。
国家规范《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对中性导体(N)、保护导体(PE)和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的术语如下:中性导体(N)--连接到系统中性点上并能提供传输电能的导体。
化工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218.12)
化⼯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218.12)化⼯危化企业常见安全隐患及法律法规依据⼀、电⽓安全(含防雷、防静电)1、保护接地、静电接地1)《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3.0.4“电⽓装置的下列⾦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 电⽓设备的⾦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电器具的⾦属底座和外壳。
3 箱式变电站的⾦属箱体。
4 互感器的⼆次绕组。
5 配电、控制、保护⽤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属框架和底座。
6 电⼒电缆的⾦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属保拼管及⼆次电缆的屏蔽层。
7 电缆桥架、⽀架和井架。
8 变电站(换流站)构、⽀架。
9 装有架空地结或电⽓设备的电⼒线路杆塔。
10 配电装置的⾦属遮栏。
11 电热设备的⾦属外壳。
”2)《⽯油化⼯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17)5.1.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静电接地。
”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5.1.1.b)“电⽓装置中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或保护中性导体与接地极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
凡可被⼈体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接地系统。
”2、静电接地专⽤线《⽯油化⼯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17)3.6.1“静电接地⼲线和接地体应与其它⽤途的接地装置综合考虑,统⼀布置。
可利⽤保护接地⼲线防雷电感应接地⼲线作为静电接地⼲线使⽤,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材质要求《⽯油化⼯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17)3.5.1“静电接地⽀线和连接线,应采⽤具有⾜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属线或⾦属体(6mm2铜芯软纹线或软铜编织线)”。
4、防雷接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和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共⽤,其⼯频接地电阻不宜⼤于 10Ω。
”5、防爆区域进线⼝密闭“检查设备的外壳应⽆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
【tn-c-s系统正确的接线和接地】.doc
【tn-c-s系统正确的接线和接地】TN-C-S系统正确的接线和接地一、接地问题什么是接地,将地面上的金属物体或电气回路中的某一点通过导体与大地相连~使该物体或该点与大地保持等电位称为接地。
电流入地点电位和无穷远处的零电位的电位差与入地电流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如下图所示。
上面三个图中~一个是设备单独做接地装臵~设备直接接地~第二个是设备接PEN线~第三个是设备接PE线~我们把这几种做法都叫做接地。
根据IEC规定和最新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和其他规范规定~我们现在更正一个概念:1、今后不再用“接零”这一述语~而用TT、TN-S、TN-C-S等系统名词代替~而将“接地”作为以上做法的统称。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还在用“接零”这一术语~在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已明确不再用。
该《规范》条文说明第12.3.1条叙述如下:与原规范基本一致~取消了有架空线路的保护部分。
这里要注意的是原规范中~用的“接零”和“接地”的概念~修订后就不再采用了~而是用TN-C-S、TN-S及TT等系统名称代替~而将“接地”作为以上做法的统称。
现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还沿用“接零”和“接地”术语~估计修改时也会一致起来。
2、不再用“零线”这一术语。
所谓“零线”是历史产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师从前苏联~电力工业也不例外~在低压接地系统中采用前苏联的接地系统~就沿用“零线”这一术语。
当时的“零线”是“中性线”的别称~二者等同、混用。
当时的接零系统~就是-C系统~而当时说的“零线”就是TN-C系统中的PEN线。
IEC标准和现行国家规范中的TN国家规范《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对中性导体,N,、保护导体,PE,和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的术语如下:中性导体,N,--连接到系统中性点上并能提供传输电能的导体。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要点(二篇)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要点机电工程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承包人上报的专项安全保障预案。
施工过程中,应监督承包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保障预案进行施工,并妥善处理意外情况。
结合施工过程的常规安全监理,监理工程师的安全监理工作还应督促承包人做到以下要求。
一、监控系统安全监理要点1.外场设备基础施工(1)基坑开挖放坡宽度必须大于土质自然破裂线宽度;开挖深度1.2m以上,且无条件放坡的必须设置固壁支撑;固壁支撑应经过安全验算并随挖深增加。
(2)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度,无缝隙和孔洞,浇注混凝土后不得产生变形。
(3)混凝土浇注倾落高度在3m以上时,应采用漏斗或斜槽的方法浇注;浇注时必须进行分层次振捣,捣固应密实,不得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
2.外场设备安装(1)对有静电要求的设备开箱检查、安装、插接件的插拔,必须穿防静电服或带防护腕;机架地线必须连接良好。
(2)外场设备安装调试前应通过测试平台的通电测试、性能测试、预设预调好部分参数。
(3)外场设备安装调试前通信线路、供电回路应经过测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防雷接地电阻等应满足规范要求。
(4)外场设备安装调试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应采取系安全绳、穿软底胶鞋等安全防护措施,并设专人观察、指挥。
(5)设备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电源线、地线等配线,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通电。
3.监控室设备安装(1)监控室控制台接插线盒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2)监视器应安装在固定的机架盒柜上或控制台操作柜上;单装在柜内时,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3)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光罩遮挡。
(4)监控室内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外侧;母线应平整,不得有歪斜、弯曲。
二、通信系统安全监理要点1.光、电缆线路施工(1)审核承包人光、电缆线路穿越障碍物地段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保护接零系统的隐患分析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保护接零系统的隐患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6T11:54:25.383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1月作者:乜琨方光崔勇强[导读] 在施工临时用电中,接地型式是整个接线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临时性的设备接线常常是在室外安装敷设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外力和机械的损伤,加上电气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常常需要进行改动,给保护电器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公司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乜琨方光崔勇强摘要:在施工临时用电中,接地型式是整个接线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临时性的设备接线常常是在室外安装敷设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外力和机械的损伤,加上电气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常常需要进行改动,给保护电器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出发,首先总结了历年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TN-S保护接零系统的典型通病,有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和组织整改措施,以期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保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临时性、开放性、移动性、易损性以及环境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存在绝缘老化、破损,易发生触电伤人事故,这对临时用电的技术保证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保护电器动作可靠性更高。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保障人和设备的安全,在这中间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系统接地为采用自动切断供电这一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合理的系统接地形式也为故障回路的形成提供条件,保证施工现场不会出现一个超过交流50V(有效值)的预期接触电压。
因此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保护接零系统,但在生产实际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往往由于接线错误而造成预期的保护功能失效。
1、施工现场几种常见的接线错误情况分析1.1四芯电缆错接为TN-S系统施工现场临时电源使用四芯电缆直接从建设方三相四线制固定配电箱引出,直接接成TN-C系统。
这种情况在施工现场屡见不鲜,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断路器由于接地故障电流较小而不动作,漏电保护器因为没有漏电回路不动作。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一、项目需求(一)建设内容根据位置现状、资金等因素,本次建设的内容如下:1、拆除原政府小礼堂主席台和两侧的茶水间和控制室并平整地面,同时需要考虑地面的承重,铺设钢筋水泥地面。
2、根据使用的要求,通过间墙划分四个功能区,分别设置配电房、数据备份中心、配线间和储物间,并对其进行装修。
3、改造主机房原消防系统,增加配电和数据备份机房的消防保护。
4、供配电系统5、门禁系统。
6、在主机房原视频监控系统上增加监控点7、布线系统8、在主机房原环境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拓展环境监控范围,将配电和数据备份机房的环境监控纳入来。
9、防雷接地系统(二)建设的要求1、设计施工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19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19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47-20042、总体布局要求依照相应的行业规范,对原政府小礼堂主席台、茶水间、控制室等进行拆除,通过间墙划分四个功能区,分别是配电房、数据备份中心、配线间和储物间,详见《配电房平面图》。
3、装修要求装修工程要确保机房达到消防、抗静电、防尘、防火、防EMC、防水、防虫、防鼠、防盗、保温的要求。
装修材料要选用吸音效果好、不易变色、不变形、易清洁、防静电、防潮、防电磁干扰、防火性佳且耐用等的环保产品。
装修改造包括四个功能区的装修改造,即配电房、数据备份中心、配线间和储物间(1)四个功能区的装修改造要求①拆墙铺平地面:拆除原政府小礼堂主席台及两侧控制室、茶水间,将碎砖石回填至低凹的地方,平整地面;回填砖石后需冲沙以尽可能填满砖石间的缝隙,然后夯实,表面再铺设一层钢筋混凝土以满足放置UPS和电池的承重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1—04批准1993—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保障人和设备的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系统标称电压为交流220/380V的电网。
2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2.1 电气装置electrical installation为达到一个或几个特定目的的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并且在特性上是相互配合的。
2.2 外露可导电部分exposed conductive part电气设备中的一种可导电部分,它能被人体所触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
2.3 中性导体(符号N) neutral conductor与系统中性点相连接并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2.4 保护导体(符号PE) protective conductor某些电击防护措施所要求的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总接地端子或主接地导体;——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
2.5 保护中性导体(符号PEN) combined protective and neutral conductorPEN导体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接地导体。
注:缩写字母PEN是由保护导体符号PE和中性导体符号N组合而成的。
2.6 接触电压touch voltage绝缘损坏时,同时可触及部分之间出现的电压。
注:①按惯例,此术语仅用在与间接接触保护有关的方面。
②在某些情况下,接触电压值可能受到触及这些部分的人的阻抗的明显影响。
2.7 预期接触电压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电气装置中发生阻抗可以忽略的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接触电压。
3 系统接地的型式型式以拉丁文字作代号,其意义为: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短横线(—)后的字母用来表示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S——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C——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系统接地有下述几种型式。
3.1 TN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
根据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的型式有以下三种:a.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
(见图1)b.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见图2)c.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见图3)3.2 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见图4)3.3 IT系统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见图5)4 对系统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系统接地为采用自动切断供电这一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保证自动切断供电措施的可靠和有效,要求做到:a.当电气装置中发生了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保护导体)之间的故障时,所配置的保护电器应能自动切断发生故障部分的供电,并保证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超过交流50V(有效值)的预期接触电压会持续存在到足以对人体产生危险的生理效应(在人体一旦触及它时)。
在与系统接地型式有关的某些情况下(如第4.2.2条中的b),不论接触电压大小,切断时间允许放宽到不超过5s。
注:对于IT系统,在发生第一次故障时,通常不要求自动切断供电,但必须由绝缘监视装置发出告警信号。
b.电气装置中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或保护中性导体与接地极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
凡可被人体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
4.1.2 系统中应尽量实施主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内的主等电位联结导体应与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接:a.主保护导体(保护线干线);b.主接地导体(接地线干线)或总接地端子;c.建筑物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和类似金属构件(如自来水管、煤气管等);d.建筑结构中的金属部分及集中采暖和空调系统。
来自建筑物外面的可导电体,应在建筑物内尽量造靠近人口之处与等电位联结导体连接。
4.1.3 在局部区域,当自动切断供电的条件得不到满足时,应考虑实施辅助等电位联结。
辅助等电位联结导体应与区域内的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接:a.固定设备的所有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b.保护导体(包括设备的和插座内的);c.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如果可行,还应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钢筋)。
4.1.4 不得在保护导体回路中装设保护电器和开关,但允许设置只有用工具才能断开的连接点。
4.1.5 严禁将煤气管道用作保护导体。
4.1.6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导体的串联过渡接点。
4.1.7 保护导体必须有足够的截面,其截面可以用下述方法之一确定:a.截面必须不小于公式(1)求出的值(只适用于切断时间不大于5s不小于0.1s):K tI S 2(1)式中:S——截面积,mm2I——发生了阻抗可以忽略的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值(交流有效值),A;t——保护电器切断供电的时间,s;注:应考虑电路阻抗的限流效应和保护电器的极限容量(焦耳积分)。
K——取决于保护导体、绝缘和其它部分的材质以及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的一个系数。
(K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
若计算所得截面不是标称值,则应采用最接近它的又比它大的截面标称值。
b.截面必须不小于表1中的相应值。
2表1中所列的数值只在保护导体的材质与相导体的材质相同时才有效。
若材质不同,则应桌用下述方法选取:即所选取的截面值的导体的电导应与按表1所选取的截面值的导体的电导相同。
不论采用上述那种方法,所确定的单根保护导体的截面均不得小于以下数值;a.有机械保护时,2.5mm2;b.没有机械保护时,4mm2。
包含在供电电缆中的保护导体以及以电缆外护物作保护导体的可以不受上述限制。
4.1.8 连接保护导体(或PEN 导体)时,必须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遇有铜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和铝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时,更应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专用连接器)防止发生接触不良等故障。
4.2 TN 系统TN 系统除应满足4.1条的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下述各条的要求:4.2.1 本系统的接地应符合第3.1条的规定。
4.2.2 系统中所装设的保护电器的特性和回路的阻抗应满足公式(2)所表达的条件,以保证在电气装置内的任何地方发生相导体与保护导体(或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阻抗可以忽略不计的故障时,保护电器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其供电。
o a s U I Z ≤⋅ (2)式中:Zs ——故障回路的阻抗, ;Ia ——保证保护电器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动作切断供电的电流,A ;Uo ——对地标准称电压,V 。
公式(2)中与Ia 有关的切断供电时间系指:a .对于通过插座供电的末端回路或不用插座而直接向Ⅰ类手持式设备(或运行时需用手移动的设备)供电的末端回路为不超过0.4s ;b .对于配电回路或只给固定设备供电的末端回路,为不超过5s 。
4.2.3 TN 系统主要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提供电击防护。
如果使用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满足第4.2.2条的要求时,则应采用辅助等电位联结措施,也可增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漏电保护器)或采取其它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来满足要求。
TN —C 系统中不能装设漏电保护器,若必须装设时,应将系统接地的型式由TN —C 改装成TN —C —S 或形成局部的TT 系统。
4.2.4 TN —C 及TN —C —S 系统中的PEN 导体应满足以下要求:a .必须按可能遭受的最高电压绝缘起来;注: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内部的PEN 导体可以不这样要求。
b .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不得用来替代PEN 导体;c .TN —C —S 系统中的PEN 导体从某点起分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后就不允许再合并或相互接触。
在分开点,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必须各自设有端子或母线,PEN 导体必须接在供保护导体用的端子或母线上。
4.2.5 本系统中的PEN 导体(或保护导体)应在建筑物的入口处作重复接地;在其它地方,若遇有方便接地之处,亦应尽可能与地连接。
4.3 TT 系统TT 系统除应满足4.1条的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下述各条的要求:4.3.1 本系统的接地应符合第3.2条的规定。
4.3.2 本系统中所装设的用于间接接触防护的保护电器的特性和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间的电阻值应满足公式(3)要求:50≤⋅a A I R (3)式中:R A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间的电阻,Ω;Ia ——在系统出现接地故障时保证保护电器能自动动作的电流,A 。
当保护电器为漏电保护器时,公式(3)中的Ia 为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 △n ;当保护电器为过电流保护电器时,Ia 为下述两者之一:a .对具有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为保证电器在5s 内自动作的电流;b .对具有瞬时跳闸特性的保护电器为保证瞬时跳闸的最小电流。
4.3.3 本系统一般宜采用漏电保护器作电击保护,只有在公式(3)中的R A 的值非常低的条件卜,才有可能以过电流保护电器兼作电击保护。
装设漏电保护器后,被保护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仍必须与接地系统相连接。
4.4 IT 系统IT 系统除应满足4.1条的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下述各条的要求。
4.4.1 本系统的接地应符合第3.3条的规定。
4.4.2 本系统发生相导体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地)之间的第一次阻抗可以忽略的故障时,若能满足下述条件,则不一定需要切断供电。
此条件为:50≤⋅d A I R (4)式中:RA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间的电阻,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