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5cb8eabd64783e08122bc4.png)
电除尘器设计与计算
一、组成 二、设计应掌握以下数据 (1)需净化的烟气量 (2)烟气的温度 (3)烟气的湿度 (4)烟气的成分 (5)含尘浓度 (6)烟尘性质 (7)电除尘器出口烟气允许的含尘浓度
电除尘器设计与计算(2)
三、电除尘器的基本设计参数及其计算 1、比集尘极板面积和集尘极板面积 2、电场数 3、通道宽度
积 (3)根据处理气体及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选
择适当的滤料和本体结构 (4)根据投资能力、厂房条件、维修技术水平,
选定袋式除尘器型式 三、运行维护
7、5颗粒层除尘器
1、优点 2、缺点 3、机理
8、电除尘器
目的: 学习本章要求充分理解点除尘器的工作原
理,了解电除尘器的特点及分类,掌握影响 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重点掌握电除尘 器的结构、选型、运行与管理应用
8、3电除尘器效率
一、除尘效率 多依奇假设: 二、主要参数 1、电场风速 2、集尘极板的间距 3、电晕线线距 4、粉尘驱进速度 5、有效驱进速度
8、3电除尘器效率(2)
三、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 (1)废气成分 (2)气体的温度和压强 (3)粉尘比电阻 (4)粉尘浓度 (5)电极的形状及尺寸 (6)气流速度及分布情况 (7)供电参数 作业: P169 3
8、1电除尘器的分类和特点
一、性能特点 (1)优异的除尘性能 (2)节约能源 (3)适用范围广 (4)主要缺点 二、分类
8、2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一、电晕放电和气体电离 (1)电晕放电 (2)电晕区 (3)正电晕和负电晕 (4)电晕特性取决于
8、2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
二、悬浮粒子荷电 1、荷电机理 (1)电场荷电 (2)扩散荷电 两者综合作用 2、异常荷电现象 3、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绪论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0955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3.png)
成果与影响
根据监测数据制定针对性强的污染控制措施,有 效提高了空气质量。市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提 高。
某市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案例
案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某市 市民反应室内空气质量差,影响生活品质。
解决方案
开展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包括装修材料控制、家具污 染治理、新风系统安装等方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污染 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转化、以及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技术等。
研究内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如何减少和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 放,包括研究排放标准、排放限制和环保政策,开发新的污 染物控制技术,以及研究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 影响等。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排污权交易等制度的实施,使排污成本上 升,从而促进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研发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染控制技术 和设备,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目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 污染排放,如缺乏公道的排污收费制度和优惠政 策等。
技术成本较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而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往往较高,给工程实施 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制定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 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要求。
广泛的社会参与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将更加重视广泛的社会参与,加强公众教育和信息披露, 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根据监测数据制定针对性强的污染控制措施,有 效提高了空气质量。市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提 高。
某市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案例
案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某市 市民反应室内空气质量差,影响生活品质。
解决方案
开展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包括装修材料控制、家具污 染治理、新风系统安装等方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污染 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转化、以及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技术等。
研究内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如何减少和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 放,包括研究排放标准、排放限制和环保政策,开发新的污 染物控制技术,以及研究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 影响等。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排污权交易等制度的实施,使排污成本上 升,从而促进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研发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染控制技术 和设备,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目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 污染排放,如缺乏公道的排污收费制度和优惠政 策等。
技术成本较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而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往往较高,给工程实施 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制定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 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要求。
广泛的社会参与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将更加重视广泛的社会参与,加强公众教育和信息披露, 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幻灯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37e172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d.png)
返回目录
• 3.2.5 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 的关系
• 波浪型(不稳) • 锥型(中性or弱稳) • 扇型(逆温) • 爬升型(下稳,上不
稳) • 漫烟型(上逆、下不
稳)
返回目录
3.3 大气的运动和风
• 3.3.1 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直接作用力
重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上与重力基本平衡)
间接作用力
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
返回目录
• 3)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形成 • 4)湍流逆温: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形成
d 下层湍流混合达 d 上层出现过渡层 逆温
返回目录
• 5)锋面逆温:冷暖空气团相遇时,由于在锋面温差过
大所形成。
冷、暖气团相遇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
冷暖间逆温
• 能见度表示了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或大气的混浊程度。 能见度的观测值通常分为10级。
返回目录
3.2 大气的热力过程
3.2.1 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 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 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 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
返回目录
3.2.2 气温的垂直变
5)若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γ为正值,反 之为负值。
返回目录
6)温度层结:用以表示气温沿高度变化 的曲线。
大气的温度层结分四种类型:
(1)γ>γd,正常分布层结(递减层结),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γ=γd,中性层结,气温直减率接近1K /100m;
(3)γ=0,等温层结,气温不随高度变化; (4)γ<0,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1)大气的绝热过程与泊松方程
T/T0=(P/P0)0.28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0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01](https://img.taocdn.com/s3/m/55e6e94af7ec4afe04a1df2c.png)
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某一平面上具有致酸潜势的物质的 积累。 致酸物质是自然和人为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致酸物质按存在形态分为干和湿两种。
自然源、电厂以及内燃机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大气中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导致酸沉降的化学物质。
pH<5.6 pH<7.0 pH>7.0 N/A Taiwan
Acid rain distribution in 80’s
一、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大气圈及大气组成(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 1. 大气圈及大气组成(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
大气的组成:
干澡清洁的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 氩、二氧化碳气体,占干洁空气的 99.996%体积;氖、氦、氪、甲烷次要 成分占0.004%左右)、水汽和悬浮微粒。 干洁空气的组成在90-100Km的高度基 本保持不变。平均分子量28.966,标态 下的密度为1.293Kg/m3。
NO2(微量) 刺激眼睛 NO2 + UV → NO2* NO2 → NO + O * O + O2 → O3 O3 + NO → NO2 + O2 O3 + HC → ↓ 醛类及其它氧化物 醛类
O3
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紫外光 NO
太阳 汽车排气 HC NO2
紫外光
HC + O2 + NO2 + UV ↓ O3 + 甲醛 + PAN + 氧化产物 O3 伤害植物 PAN 伤害植物 刺激眼睛 氧化产物 聚合与核长大 气溶胶 光雾 甲醛、 丙稀醛等 刺激眼睛
二次大气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 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以过一 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 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如硫酸 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bbd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4.png)
气体监测与评估
通过改进燃烧过程,降低燃烧过程中 产生的气态污染物。
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为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废气处理技术
采用吸取、吸附、催化转化等技术, 对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处理。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方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进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大气污染危害
大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证人类健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以减 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降低空气污染对人类健 康的危害。
保护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以减 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
案例描述
某工业园区采用集中供热、统一排放的方式,对园区内的大气污染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包 括安装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并对排放口进行监测和监管。
案例分析
该案例采用了集中供热、统一排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园区内的大气污染。同时,安 装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措施也能够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该案例也存在一 些问题,如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监管难度较大等。
目前关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 一步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效果评 估。
未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发展策略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发的投入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为工程的顺利 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11111.pptx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11111.pptx](https://img.taocdn.com/s3/m/c39a4c6f7cd184254b3535eb.png)
2、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3、教学难点
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章 概 论
➢大气与空气
•大 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 •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二者区别:大气所指的范围比空气大一些
➢大气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洁
主要 N2 成分 O2
(5)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 的小水滴悬浮体。
第一章 概 论
• 还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气溶胶污染物分为: • 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 100µm 的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
5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
➢ 大气污染 的概念: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
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 现象。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分类: (1)根据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分类:
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 风速很小 并伴有逆温存在的 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 低空聚积,生成还 原型烟雾。
第一章 概 论
②石油型污染
•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 船。
• 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 的夏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 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 物、材料 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 能见度。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3、教学难点
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章 概 论
➢大气与空气
•大 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 •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二者区别:大气所指的范围比空气大一些
➢大气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洁
主要 N2 成分 O2
(5)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 的小水滴悬浮体。
第一章 概 论
• 还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气溶胶污染物分为: • 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 100µm 的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
5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
➢ 大气污染 的概念: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
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 现象。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分类: (1)根据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分类:
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 风速很小 并伴有逆温存在的 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 低空聚积,生成还 原型烟雾。
第一章 概 论
②石油型污染
•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 船。
• 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 的夏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 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 物、材料 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 能见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ppt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5fa80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7.png)
测量记录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即除尘系统中气体的温度)、湿球温度及相对湿度,计算空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即除尘器系统中气体的含湿量)。
测量记录当地的大气压力。记录袋式除尘器型号规格、滤料种类、总过滤面积。测量记录除尘器进出口测定断面直径和断面面积,确定测定断面分环数和测点数,作好实验准备工作。
四、实验步骤
01
02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装置和试剂
(一)实验装置 夹套式U型吸附器 (二)实验试剂 1、吸附器 硬质玻璃,直径d=15mm,高H=150mm,套管外径D=25mm,1个。 2、活性炭 粒径200目。 3、稳定阀 1个。 4、蒸气瓶 5L,1个。 5、冷凝器 1只。 6、加热套 500W,1个。 7、吸气瓶 1个 8、储气罐 不锈钢, 400L,最高耐压P=15kg/cm3, 1个 9、空气压缩机 排气量Q=0.1m3/min,压力P=20kg/cm2 10、真空泵 抽气量Q=0.5L/min,转数N=140r/min, 1台 11、 医用注射器 5ml, 2ml, 各1只 12、分光光度计 1台 13、调压器 500W, 1台 14、对氨基苯磺酸 分析纯1瓶 15、盐酸萘乙二胺 分析纯1瓶 16、冰醋酸 分析纯 1瓶 17、氢氧化钠 分析纯 1瓶 18、硫酸亚铁 工业纯 1瓶 19、亚硝酸钠 工业纯 1瓶。
(七)除尘效率计算
实验装置
旋风除尘器
仪器
倾斜微压计 2台
U型压差计500-1000mm 2个
毕托管 2支
烟尘采样管 2支
烟尘浓度测试仪 2台
干湿球温度计 1支
活性炭是基于其较大的比表面(可高达1000m2/g)和较高的物理吸附性能吸附气体中的NOx。活性炭吸附NOx是可逆过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吸附平衡,而在高温、减压下被吸附的NOX又被解吸出来,活性炭得到再生。
测量记录当地的大气压力。记录袋式除尘器型号规格、滤料种类、总过滤面积。测量记录除尘器进出口测定断面直径和断面面积,确定测定断面分环数和测点数,作好实验准备工作。
四、实验步骤
01
02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装置和试剂
(一)实验装置 夹套式U型吸附器 (二)实验试剂 1、吸附器 硬质玻璃,直径d=15mm,高H=150mm,套管外径D=25mm,1个。 2、活性炭 粒径200目。 3、稳定阀 1个。 4、蒸气瓶 5L,1个。 5、冷凝器 1只。 6、加热套 500W,1个。 7、吸气瓶 1个 8、储气罐 不锈钢, 400L,最高耐压P=15kg/cm3, 1个 9、空气压缩机 排气量Q=0.1m3/min,压力P=20kg/cm2 10、真空泵 抽气量Q=0.5L/min,转数N=140r/min, 1台 11、 医用注射器 5ml, 2ml, 各1只 12、分光光度计 1台 13、调压器 500W, 1台 14、对氨基苯磺酸 分析纯1瓶 15、盐酸萘乙二胺 分析纯1瓶 16、冰醋酸 分析纯 1瓶 17、氢氧化钠 分析纯 1瓶 18、硫酸亚铁 工业纯 1瓶 19、亚硝酸钠 工业纯 1瓶。
(七)除尘效率计算
实验装置
旋风除尘器
仪器
倾斜微压计 2台
U型压差计500-1000mm 2个
毕托管 2支
烟尘采样管 2支
烟尘浓度测试仪 2台
干湿球温度计 1支
活性炭是基于其较大的比表面(可高达1000m2/g)和较高的物理吸附性能吸附气体中的NOx。活性炭吸附NOx是可逆过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吸附平衡,而在高温、减压下被吸附的NOX又被解吸出来,活性炭得到再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精品PPT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e8431a0508763230121236.png)
最低品味的煤,形成年代最短,热值较低
烟煤
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较强,适宜工业一 般应用
无烟煤
❖ 煤化时间最长,含碳量最高(高于93%),成焦性差,发热量大
❖ 煤的详细分类
❖ 煤的成分分析
工业分析( proximate analysis )
测定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是 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 氢:是燃料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固体燃料中氢的含量为 2%~10%,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 kg氢完全燃烧时能放出 120500 kJ的热量。
❖ 氧:氧在燃料中与碳和氢生成化合物,降低了燃料的发热量
❖ 氮:燃料中含氮量很少,一般为0.5%~1.5%
❖ 硫:以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 种能放出热量,称之为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 其中SO2占95%以上。
O
5.90 16 = 0.369 6.43 = 0.057
ash
7.9
6.43 = 1.23 g/molC
❖ The normalized molar 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M f 6 1 . 0 4 0 3 m o l ( g 碳 ) 1 5 . 5 5 m o l ( g 碳 )
❖ 水分:水分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地减少。煤中水 分由表面水分(外部水分)和吸附水分(内部水分)组成。 外部水分可以靠自然干燥方法除去。内部水分要放在干燥 箱中加热到102~105C,保持2h后才能除掉。
❖ 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矿物质,为燃料中有害成分。
4.煤的分类和组成
❖ 煤的基本分类
褐煤
烟煤
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较强,适宜工业一 般应用
无烟煤
❖ 煤化时间最长,含碳量最高(高于93%),成焦性差,发热量大
❖ 煤的详细分类
❖ 煤的成分分析
工业分析( proximate analysis )
测定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是 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 氢:是燃料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固体燃料中氢的含量为 2%~10%,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 kg氢完全燃烧时能放出 120500 kJ的热量。
❖ 氧:氧在燃料中与碳和氢生成化合物,降低了燃料的发热量
❖ 氮:燃料中含氮量很少,一般为0.5%~1.5%
❖ 硫:以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 种能放出热量,称之为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 其中SO2占95%以上。
O
5.90 16 = 0.369 6.43 = 0.057
ash
7.9
6.43 = 1.23 g/molC
❖ The normalized molar 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M f 6 1 . 0 4 0 3 m o l ( g 碳 ) 1 5 . 5 5 m o l ( g 碳 )
❖ 水分:水分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地减少。煤中水 分由表面水分(外部水分)和吸附水分(内部水分)组成。 外部水分可以靠自然干燥方法除去。内部水分要放在干燥 箱中加热到102~105C,保持2h后才能除掉。
❖ 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矿物质,为燃料中有害成分。
4.煤的分类和组成
❖ 煤的基本分类
褐煤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pt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f0b53259eef8c75fbfb3c7.png)
2、气温与气压 (1)气温:这里指地面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 1.5m高处在百叶箱中观测到的空气温度。常用的 气温 单位为摄氏温度( ℃ )、热力学温度(K) 和华氏温度(°F)。三者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T}K={t} ℃+273.15 {t} ℃=5/9× ({t} °F-32)
气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近地层大气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近地层大 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程度, 以至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因此气 温的垂直分布与大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二、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因素 大气的运动变化主要是由大气中热能的交 换引起的,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热能的交换使 得大气的温度有升有降。空气的运动和气压系统 的变化活动,使地球上海陆之间、南北之间、地 面和高空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不断交换,生成复杂 的气象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 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一是气象的动力因素;二 是 热力因素。
(2)气压: 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力,即大气 的压强。大气层中不同的地方气压不同而产生 压力差,从而引起空气的运动。气压的单位有: 大气压、帕、毫巴、毫米汞柱,它们之间的关 系如下
1atm=101325Pa=1013.25mbar=760mmHg
3、大气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重 要物理量,它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大气湿度的常 用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单位:g/m3. (2)水汽压力: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与气压用 相同单位mmHg或Pa。 注意:通常气温条件下水汽压的值与绝对湿度 的值相差不大,因此实际工作中常以水汽压来代替 绝对湿度
续表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Pb 季平均 年平均 B[a]P F 日平均 日平均 一小时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1.8② 1.2 ② 1.50 1.00 0.01 7① 20 ① 3.0③ 2.0 ③ μg/dm2.d μg/N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1
全面通风
(1)全面通风换气量L(m3/h) ——保证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超标 污染物浓度= m(散发量)/L(流量)+清洁空气中该污染物浓度C0 ≤污染物环境浓度标准Cb m/L+C0 ≤ Cb L≥m/(Cb-C0)
L≥m/(Cb-C0)
有多种污染物时,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 值作车间的全面换气量。 取最大换气量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12)
6.5 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 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 《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 500佳”。 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 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 主题。
6.5 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六· 五”世界 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旨 在强调绿色消费的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 变消费观念和行为,选择绿色产品,节约 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摩擦阻力
u PL L L Ri d 2
2
L—管道长度(不包括管件、阀门自身尺寸)m d——管道直径,m ---矩型管采用当量直径,du=2ab/(a+b) ρ— 烟气密度,kg/m3 u——管中气流平均速率,m/s λ——摩擦阻力系数,查表 P332表12.6 Ri---比阻,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P336
(4)集气罩的吸气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 区再进入集气罩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操 作人员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5)集气罩的布置应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 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和设备检修。 (6)集气罩应力求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而造 价低,并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 (7)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如逆风气 流等对吸气气流的影响。
(4)接受罩
用于污染空气 有一定的运动 轨迹的情况。
(5)吹吸罩
一吹一吸,控制距离较大---吸气流衰减较 快 P322图12.8
(5)槽边排风罩
(5)吹吸罩
吹吸罩
12.2.2 集气罩的设计 P322
(1)排风 量测定 现有系统 用动压法 和静压法。 改书
1 2 Pd v 2
PL L
d
u
2
2
L Ri
(1)管段流速的选择 P330
(2)管段断面尺寸确定
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 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P331
Q d 18.8 u
4Q 4Q Q d 1000 18.8 u 3600 u u
(3)流体阻力损失
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从最 不利的环路(即距风机最远的排风点)开始
昨天任务完成了吗?
仔细阅读设计指导书,清楚设计任务和步 骤; 收集资料,了解水泥生产工艺; 收集资料,了解水泥企业除尘现状。 完成实验实习报告。
今天的任务
完成设计内容之一:水泥厂除尘概述。 收集资料,了解污染源性质特点。
12 净化装置选择设计运行与管理
12.1 12.2 12.3 12.4 净化系统 集气罩的设计 管道系统的设计 净化装置及其选择
(2)排气柜
箱式集气罩, 如化学实验室 通风橱 侧向 半封闭
上部排风通风柜
下部排风柜式排风罩
上下联合排风柜式排风罩
当通风柜内既有发热体,又产生密度大小 不等的有害气体时,应在柜内上、下部均 设置排气点,并装设调节阀,以便调节上、 下部排风量的比。
(3)外部罩 P320
外部集气罩----不和设备连接在一起 无法密闭,在污染源附近设罩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②管道敷设的原则 水平管道应有一定的坡度0.002—0.005 ---防止积尘,方便放水。 ---最好大于安息角。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③管道支撑原则 单独设支架或吊架支撑(不应直接压在设 备上) 焊接缝位置应布置在施工方便和受力较小 地方,修补方便,焊缝与支架距离不应小于 管径,至少>200mm
(2)排风量计算方法
***B 流量比法 排风量 Q =Q1(废气量)+Q2(周围空气吸入量) =Q1(1+Q2/Q1)=Q1(1+K) 流量比 K=Q2/Q1 K值应该尽量小,采用临界流量比Km
临界流量比Km
临界流量比Km---保证污染物不溢出罩外的 最小K值. 临界流量比Km和污染物发生量无关,只和 污染源和集气罩的相对尺寸有关。 临界流量比Km可以参看有关设计资料. 例:P325
12.3.2 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设计步骤 P329 (1)根据生产工艺确定吸风点及风量,选择净 化装置,进行管道配置,选择管道材料等; (2)绘制管道系统轴侧图P336,对各管段进行 编号,标注各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设计步骤 P329
(3)选择合理的管道内流体流速---根据管 材和粉尘性质。P330表12.5 (4)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 管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 (5)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确 定最大阻损管路。
P Ph Pu PL Pm Pi
ΔPh---上升管静压损失 ΔPu---动压阻损 ΔPL---摩擦阻损 ΔPm---局部阻损 ΣΔPi---净化装置阻损
流体阻力损失
P Ph Pu PL Pm Pi
其中由于气体密度小,上升管静压损失和 动压阻损都很小,可忽略不计。 主要计算摩擦阻损和局部阻损。
v 2 Pd
2 Ps 2 Pd Q Sv S S
流量系数 Pd Ps
(2)排风量计算方法
***A 控制速度法 控制点---扩散速度为零的位置 控制速度ux---吸走控制点处污染物的最小 吸气速度 控制距离---控制点距罩口的距离
A 控制速度法
控制速度ux确定后,再根据不同形式集气 罩的气流衰减规律,求得罩口气流速度u0, 然后求所需排风量。P324 表12.2
昨天的任务是否完成?
完成设计内容之一:水泥厂除尘概述。 收集资料,了解污染源性质特点。
今天的任务
完成设计内容之二:设计点情况分析。 收集除尘设备资料,查阅水泥除尘技术规 范。
12.2.3集气罩设计方法 P327
(1)集气罩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污染源,使污 染物的扩散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尽可能减 小吸气范围,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减小 排风量。 (2)集气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 源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以充分利用污 染气流的初始动能。 (3)在保证控制污染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集 气罩的开口面积,使风量最小。
12.2 集气罩
12.2.1 集气罩(通风罩、排气罩)型式 按作用原理分,有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 和吹吸式排风罩等; 按罩子形式分,有密闭罩、伞形罩、柜式排风 罩(排风柜)和槽边排风罩等; 按结构型式及密闭范围分,有局部密闭罩、整 体密闭罩和大容积密闭罩等。
集气罩布局
布局: 可以安装在污染源的上方、下方或侧面 ---对生产工艺不能产生影响。
局部通风 ---用集气装置将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空气收 集起来,通过净化之后排放到室外。 全面通风 ---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受污染的空气,以 保证车间岗位工人的身体健康。
12.1.1
全面通风
污染源多而又分散,污染物又不易收集,不 能有组织排放---通入清洁空气,稀释污染 物,并把污染物带出车间。 自然通风----门窗通风 机械通风----轴流风机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①划分系统原则,下列情况不能合为一个净 化气流,应分开处理 污染物混合后有引起燃烧或爆炸危险的; 不同温度和湿度气体,混合后可能引起管 道内结露的; 因粉尘或气体性质不同,共用一个系统会 影响回收净化效率的。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②管道敷设的原则 应尽量明装,以便检修(少用暗装); 尽量集中排列,沿墙或柱平行敷设(方便安 装管理); 和墙、柱、梁、设备间应留有一定距离 ≥10-15cm; ---方便施工,检修,以及考虑热胀冷缩。
***摩擦阻力
在实际应用中,为避免烦琐计算,制成计 算表或线解图。下图是计算圆形钢板风管 的线解图。(P=101.3kPa、温度t=20℃、 粗糙度K=0.15mm)。 常用《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 只要已知风量、管径、流速、单位摩擦阻 力4个参数中的任意两个,即可利用该图求 得其余两个参数。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④管道联接原则 为方便检修和安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活 接头。 穿墙、穿楼板的管段不得有焊缝。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⑤分支管间的压力平衡原则 ---合理分配风量,以保证各吸气点达到设 计风量。 ---阻力平衡、阀门控制(管道) ⑥排气管布置原则 排出口高出周围建筑2-4m 方便检测
12.1.2
局部通风
--用集气装置将污染源排放的污染气体收 集起来,通过净化之后排放到室外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
P315
(1)集气罩:收集废气的罩---污染物捕集装置 --其性能的好坏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和净化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2)风管:通风管道---输送气体的管道。通过 风管将整个净化系统连成一体。 (3)净化设备:除尘器、吸收塔等。 (4)风机:使气体流动的动力设备。 (5)烟囱:排气装置---使落地浓度不超标。
12.1 净化系统
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不但会 污染周围环境,还会污染车间空气→直接 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车间空气污染物是依附于气流运动而扩散 的,因此只要控制车间的气流运动,也就 控制污染物的扩散,这种通过控制车间的 气流运动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的方法--工业通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