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青岛版九上计划

合集下载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1相似多边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2、在简单情形下,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能识别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和对应边,会求相对多边形的相似比.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符号表示相似多边形及它们的对应元素,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相似多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旗上的左上角有五颗五角星.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见到这样形状相同但大小未必相等的图形吗?如图:四边形A 1B 1C 1D 1是四边形ABCD 经过相似变换所得的像, 请分别求出这两个四边形的对应边的长度,并分别量出这两个四边形各个内角的度数,然后与你的同伴议一议:这两个四边形的对应角之间有什么 关系?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ABCD A 1 B 1 C 1D 1二、新课 1、相似形形状相同的平面图形叫做相似形.2、相似多边形各对应角相等、各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四边形A 1B 1C 1D 1∽四边形ABCD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BCD 的相似比为12k .判断,它们形状相同吗?这两个五边形是相似六边形,即六边形A 1B 1C 1D 1E 1F 1∽六边形ABCDEF . 3、例题演练例1如图课本第6页图 已知四边形AEFD ∽四边形EBCF . (1)写出他们相等的角及对应边的比例式; (2)若AD =3,EF =4,求BC 的长. 4、拓展练习下列每组图形的形状相同,它们的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对应边呢? (1)正三角形ABC 与正三角形DEF ; (2)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解:(1)由于正三角形每个角等于60°,所以∠A =∠D =60°,∠B =∠E =60°,∠C =∠F =60°. 由于正三角形三边相等,所以AB :DE =BC :EF =CA :FD .解:(2)由于正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所以∠A =∠E =90°,∠B =∠F =90°, ∠C =∠G =90°,∠D =∠H =90°.由于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AB :EF =BC :FG =CD :GH =DA :HE . 课堂小结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2、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重要方法:A BCDEF A 1B 1C 1D 1E 1F 1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并努力把实际问题与之联系,从而把实际问题简单化.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及其推论.. 2.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借助方格纸,通过观察、计算,由特殊到一般地逐步归纳、猜想,进而明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然后把这一基本事实特殊化(应用在三角形中),得到推论,为后面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基本事实做准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图是一个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左右不对称的梯子的简图,经测量,AB =BC =CD ,AA 1∥BB 1∥CC 1∥DD 1,那么A 1B 1和B 1C 1相等吗?2.新知探究在图4-6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直线l 1 ∥ l 2∥ l 3,分别交直线m ,n 与格点A 1,A 2,A 3,B 1,B 2,B 3.图4-6(1)计算 的值,你有什么发现?(2)将2l 向下平移到如图4-7的位置,直线m ,n 与2l 的交点分别为21,B A 你在问题(1)中发现结论还成立吗?如果将2l 平移到其他位置呢?12122323B BB B A A A A 与(3)在平面上任意作三条平行线,用它们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成比例吗?3.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4.想一想(一)如果把图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3上,如图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二)如果把图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4上,如图2(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得出结论:(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5.例题学习探究点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如图,直线l 1∥l 2∥l 3,直线AC 分别交这三条直线于点A ,B ,C ,直线DF 分别交这三条直线于点D ,E ,F ,若AB =3,DE =72,EF =4,求BC 的长.解:∵直线l 1∥l 2∥l 3,且AB =3,DE =72,EF =4,∴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B BC =DE EF,即BC =EF DE ·AB =4 72×3=247.方法总结: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线段长的方法:先确定图中的平行线,由此联想到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结合待求线段和已知线段写出一个含有它们的比例关系式,构造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待求线段长.如图所示,直线l 1∥l 2∥l 3,下列比例式中成立的是( )A.AD DF =CE BCB.AD BE =BC AFC.CE DF =AD BC D.AF DF =BE CE解析:由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可知AD DF =BCCE,故A 选项不成立;由AD BC =AF BE可知B 选项不成立;由CE DF =BC AD可知C 选项不成立;D 选项成立.故选D.方法总结: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到的比例式中,四条线段与两条直线的交点位置无关,关键是线段的对应,可简记为:“上下=上下,上全=上全,下全=下全”或“上上=下下=全全”.探究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推论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DE ∥BC ,若AD :AB =3∶4,AE =6,则AC 等于( )A.3B.4C.6D.8 解析:由DE ∥BC 可得AD AB =AE AC ,即34=6AC,∴AC =8.故选D.易错提醒:在由平行线推出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式时,要注意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比例式不能写错,要把对应的线段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图,在△ABC 的边AB 上取一点D ,在AC 上取一点E ,使得AD =AE ,直线DE 和BC 的延长线相交于P ,求证:BP CP =BDCE.解析:本题无法直接证明,分析所要求证的等式中,有BP :CP ,又含有BD ,故可考虑过点C 作PD 的平行线CF ,便可以构造出BP CP =BD DF,此时只需证得CE =DF 即可.证明:如图,过点C 作CF ∥PD 交AB 于点F ,则BP CP =BD DF ,AD DF =AECE. ∵AD =AE ,∴DF =CE ,∴BP CP =BDCE. 方法总结:证明四条线段成比例时,如果图形中有平行线,则可以直接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以及推论得到相关比例式.如果图中没有平行线,则需构造辅助线创造平行条件,再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得到相关比例式.6.课时小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 (1)两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关键要能熟练地找出对应线段)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个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1.在类比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探究三角形相似的证明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类比思想、特殊与一般的辩证思想.2.经历类比、猜想、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意识,并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判定三角形相似.2.在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探究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个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教学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课件展示】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传说法老命令祭师们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祭师们为此伤透了脑筋,为了帮助祭师们解决困难,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泰勒斯利用巧妙的办法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在金字塔旁边竖立一根木桩,当木桩影子的长度和木桩的长度相等时,只要测量出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便可得出金字塔的高度(如图所示)),这展示了他非凡的数学及科学才能.导入二:(1)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是什么?(三角形相似的定义、由平行线证明三角形相似)(2)全等三角形如何定义的?证明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方法?(对应角、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SSS,SAS,ASA,AAS,HL)(3)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导入三:(观察实物并课件展示)观察教师手中的一副三角尺和学生手中的三角尺,其中同样两个锐角(30°与60°或45°与45°).【思考】(1)如图所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相似吗?说说理由.(2)如图所示,两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相似吗?说说理由.(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否相似?[导入语]有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能不能用较少的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以生活实例为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数学课上常用的三角尺猜想三角形相似的条件,顺利自然地导出本节课的课题.二、新知构建:观察思考:完成导入三中提出的问题.【师生活动】教师提示学生用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可以证明三角形相似,学生独立完成导入三中问题(1)(2),并作出问题(3)中的猜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出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那么它们相似.”[设计意图]完成导入三中的问题,通过用三角形相似的定义证明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然后做出猜想,直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衔接自然,让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在本节课内容的探究活动中.做一做:【课件展示】如图所示,已知∠α,∠β.(1)分别以∠α,∠β为两个内角,任意画出两个三角形.(2)量出这两个三角形各对应边的长,并计算出相应的比.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师生活动】(1)同桌两个分别画出ΔABC,其中∠A=∠α,∠B=∠β.(2)同桌分别测量AB,BC,AC的长度,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3)学生完成测量后,教师几何画板演示:改变角的大小,但始终保持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相等,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4)根据操作、测量,师生共同猜想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测量,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判断出画出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或通过动画演示观察),从而作出猜想,很自然地带着学生的思维走入下一个证明猜想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共同探究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课件展示】如图所示,在Δ和Δ中,∠=∠,∠=∠求证ΔABC∽ΔA'B'C'.思路一教师引导分析:(1)除了定义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相似?(由平行线证明三角形相似)(2)如何把两个三角形转化到一个三角形内,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相似?(在ΔABC的边AB,AC(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分别截取AD=A'B',AE=A'C',连接DE)(3)根据平行线能否证明ΔADE与ΔABC相似?(能)(4)根据已知条件ΔA'B'C'与ΔADE是否全等?(由SAS可证得全等)(5)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析,完成证明过程吗?【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完成证明思路的探究活动,然后独立完成证明过程,同时学生板书,教师在巡视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板书点评,规范书写格式,归纳该证明的思路.(板书)证明:如图所示,在ΔABC的边AB,AC(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分别截取AD=A'B',AE=A'C',连接DE.∵∠A=∠A',∴ΔADE≌ΔA'B'C'.∴∠ADE=∠B',∠AED=∠C',DE=B'C'.又∵∠B=∠B',∴DE∥B'C'.∴ΔADE∽ΔABC.∴ADAB =AEAC=DEBC.∴A'B'AB =A'C'AC=B'C'BC.又∵∠A=∠A',∠B=∠B',∠C=∠C',∴ΔABC∽ΔA'B'C'.思路二教师引导:除了定义,前边学过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由平行线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如何通过作平行线,将一个三角形转化到另一个三角形中?【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证明思路,然后尝试书写过程,小组代表板书,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展示点评并归纳解题思路,规范学生的书写证明过程.教师在归纳证明思路时,说明若ΔABC≌ΔA'B'C',ΔA'B'C'∽ΔA″B″C″,则ΔABC∽ΔA″B″C″.今后我们可以直接应用它.(板书)(证明过程同思路一)追加提问:1.通过上面的证明,你能用语言叙述上面的结论吗?2.怎样用几何语言描述上述结论?【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完成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归纳,然后课件展示.【课件展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几何语言:如图所示,在ΔABC和ΔA'B'C'中,∠A=∠A',∠B=∠B'.则ΔABC∽ΔA'B'C'.[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小问题下完成做出的猜想的证明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作辅助线,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通过证明猜想、归纳结论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例题讲解【课件展示】如图所示,在Δ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DF∥AC.求证ΔADE∽ΔDBF.【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教师对学生的板书点评,规范证明过程. (板书)证明:∵DE∥BC,∴∠ADE=∠B.又∵DF∥AC,∴∠A=∠BDF.∴ΔADE∽ΔDBF.[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做一做:【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点D在ΔABC的边AB上,过点D作直线截Δ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你认为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几条?请把这些直线画出来.【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在巡视中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学生尝试在黑板上画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直线,教师点评并归纳总结.追加提问:点D在RtΔABC的边AB上,过点D作直线截Δ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你认为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几条?[设计意图]通过该练习,让学生体会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渗透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知识拓展]1.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在有一组对应角相等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突破口:寻找另一组对应角相等.2.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还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等.三、课堂小结: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及思路.3.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类比思想、特殊与一般的辩证思想.2.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维的价值.3.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及演绎推理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画图、观察、猜想、度量验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得猜想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猜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大胆动手、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复习提问:1.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是什么?(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2.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证明时,我们用的什么方法?(在三角形的边上截取线段,由全等三角形及由平行证明三角形相似来证明)导入二:【课件展示】如图所示,有些空心圆柱形机械零件的内径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往往需要使用交叉卡钳进行测量.图中所示为一个零件的剖面图,内径AB未知.现用交叉卡钳去测量,若OC OA =ODOB=1m,CD=b,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内径的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形的判定定理2做好铺垫;通过测量空心圆柱形机械零件的内径,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知构建:思路一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归纳.【课件展示】1.动手操作一:画出ΔABC和ΔA'B'C',使∠A'=∠A,A'B'AB =A'C'AC=2.【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画图.2.动手操作二:(1)比较∠C'和∠C(或∠B'和∠B)的大小.(∠C'=∠C;∠B'=∠B)(2)由比较的结果,能断定ΔABC和ΔA'B'C'相似吗?(ΔABC∽ΔA'B'C')【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测量、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的回答.3.动手操作三:(1)改变对应边的比值和夹角的度数(但保持夹角相等),再画出两个三角形,它们相似吗?(2)你能用语言叙述上面的结论吗?【师生活动】学生动手画图,小组合作交流,得到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师生共同归纳猜想.【课件展示】猜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思路二动手操作、测量、比较:(1)画出ΔABC和ΔA'B'C',使∠A'=∠A,A'B'AB =A'C'AC=2.(2)画出ΔABC和ΔA'B'C',使∠A'=∠A,A'B'AB =A'C'AC=3.(3)比较∠C'和∠C(或∠B'和∠B)的大小.(4)由比较的结果,能断定ΔABC和ΔA'B'C'相似吗?(5)若在ΔABC和ΔA'B'C'中,∠A'=∠A,A'B'AB =A'C'AC=k,ΔABC和ΔA'B'C'相似吗?(6)根据上面的操作,你能猜想正确的结论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画图、测量、比较、思考、归纳,小组内合作交流,进行猜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课件展示猜想.【课件展示】猜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画图、测量、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师生共同进行猜想,为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起探究二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课件展示】已知:如图所示,在ΔABC和ΔA'B'C'中,ABA'B'=ACA'C',∠A=∠A'.求证:ΔABC∽ΔA'B'C'.【思考】1.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该结论?(先作出一个与ΔABC相似的三角形,再证明作出的三角形与ΔA'B'C'全等)2.你能写出你的证明过程吗?3.用语言叙述这个命题,并用几何语言表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板书,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规范学生的证明过程.【课件展示】证明:如图所示,在ΔABC的边AB(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ΔABC∽ΔADE,∴ABAD =ACAE.∵ABA'B'=ACA'C',AD=A'B',∴ACAE =ACA'C'.∴AE=A'C'.又∵∠A=∠A',∴ΔADE≌ΔA'B'C'.∴ΔABC∽ΔA'B'C'.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几何语言:如图所示,若ABA'B'=ACA'C',∠A=∠A'.则ΔABC∽ΔA'B'C'.追加提问:在ΔABC和ΔA'B'C'中,ABA'B'=ACA'C',∠B=∠B',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师生活动】学生通过画图举出反例,说明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教师强调该判定方法的易错点: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设计意图]学生类比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证明思路,完成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的证明,证明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辅助线,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通过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提高.例题讲解【课件展示】已知:在ΔABC与ΔA'B'C'中,∠A=∠A'=60°,AB=4 cm,AC=8 cm,A'B'=11 cm,A'C'=22 cm.求证:ΔABC∽ΔA'B'C'.【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引导其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通过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来证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学生板书证明过程,教师点评并规范书写格式.(板书)证明:∵ABA'B'=411,ACA'C'=822=411,∴ABA'B'=ACA'C'.又∵∠A=∠A'=60°,∴ΔABC∽ΔA'B'C'.[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题意,学生独立完成用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简单例题的解答,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知识拓展]1.对于已知两组边的长度及边的夹角相等的情况,常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2.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时,一定要注意必须是两边夹角相等才行.3.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时,还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等.三、课堂小结: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时的注意事项.3.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平行线法、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2.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1.经历类比、猜想、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及演绎推理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动手、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同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3.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共同探究的合作意识及探索实践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三角形相似.【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复习提问:(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和2的内容是什么?(2)用什么方法证明的判定定理1和2?【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并强调易错点.导入二:学校为了改善环境,在一片空地上修建一块三角形草地,图纸如图(1)所示,完工后小明想要确定图(2)的草坪是否和图纸中的三角形相似,你能帮帮他吗?[导入语]根据前边的学习,我们判断三角形相似需要两个对应角相等或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而图纸中的三角形没有角的大小,只有边的大小,我们只测量三角形草坪边的大小,能否判定三角形相似就是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定理证明思路,为本节课用类比方法探究另一个判定定理做好铺垫;以生活实例为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知构建:思路一动手操作:(1)同桌分别画一个ΔABC和ΔA'B'C',使AB=1.5 cm,AC=2.5 cm,BC=2 cm;A'B'=3 cm,A'C'=5 cm,B'C'=4 cm.(2)比较ΔABC与ΔA'B'C'各个角,它们对应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学生活动】学生动手画图,然后通过测量三角形的内角,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三角形相似.(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另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k倍,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测量三角形的角度,根据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4)猜想: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课件展示】已知:如图所示,在ΔABC和ΔA'B'C'中,ABA'B'=ACA'C'=BCB'C'.求证:ΔABC∽ΔA'B'C'.教师引导分析:(1)上节课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如何把两个三角形转化到一个三角形内,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相似?(2)类比上节课的证明思路,尝试证明.。

2024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6篇)

2024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6篇)

2024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数学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整式的加减乘除\t\t2周整式的加减法、整式的乘法、整式的除法2. 一元一次方程\t\t2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一元一次不等式\t\t1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4. 平面图形及其性质\t\t3周形状的认识、平面图形的相似性、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5. 空间几何图形\t\t2周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视图和展开图、棱柱、棱锥、棱台、球体的性质6.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t\t2周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描述、数据的分析与预测7. 几何变换\t\t2周平移、旋转、对称、相似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演练、讨论和探究等。

2. 运用多媒体、实验、游戏等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口头测试,检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作业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准备1. 编写教学课件和习题集,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和练习题。

2. 提前准备好投影仪、计算器、相关实验器材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计划安排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为16周,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教学:第1-2周:整式的加减乘除,讲解整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练习基本算法。

第3-4周:一元一次方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练习相关题目。

第5周: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练习相关题目。

【免费下载】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免费下载】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三班学生60人,四班学生58人。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

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特殊四边形,第2章图形与变换,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其中特殊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

四、教学目的: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图形的变换等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

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

在圆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

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青岛版九上计划

青岛版九上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并能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接受,让学生在愉快中成长,并水到渠成的层层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灵活运用之解决问题;2、知道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和其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之解决问题;3、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掌握等腰梯形的有关特征,会运用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知道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知道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和其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5、会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6、了解四边形的类别以及内在的联系。

7、掌握并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会运用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8、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探索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性质。

9、了解图形位似的概念,知道利用位似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10、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11、经历用观察,画图活或者计算手段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12、理解配方法,会用饮食分解发,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13、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14、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15、经历用观察,画图活或者计算手段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16、理解配方法,会用饮食分解发,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17、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18、理解圆的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19、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20、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21、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22、多边形的概念;23、会计算弧长以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九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青岛版(通用3篇)

九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青岛版(通用3篇)

九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青岛版(通用3篇)安排的内容远比形式重要。

不须要巧语花言。

简洁、清楚和可操作性是工作安排的基本要求。

为了便利大家,这里有一些九年级数学的教案,青岛版。

以下是我整理的九年级数学的教学安排青岛版(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九年级数学的教学安排青岛版一、班情分析经过九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肯定的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但在学问敏捷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马虎。

二、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养教化,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驾驭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育学生探究思维的实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实力。

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相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初步,驾驭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洁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实力,通过二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驾驭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实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学问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圆性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识图实力;通过对二次函数的探究,培育学生发觉规律和总结规律的实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通过对二次函数的探究,体验化归思想。

3、情感与看法目标通过对数学学问的探究,进一步相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溢视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建性的过程。

养成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

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加民族的骄傲感,增加爱国主义。

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本学期共20个周,安排新授课17周,复习课2周;本学科每周5课时,本学期新授80课时,复习、考试10课时,其中机动安排5课时。

二、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我本学期担任初三(1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根据一年来掌握的情况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其对课程的骤然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还不太适应,往往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初三学生思维已开始开拓发展,思路逐步拓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待进一步培养发挥,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三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发展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

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

新青岛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新青岛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新青岛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青岛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_班的数学教学,本班现有__名同学,对于数学这一科来说,优等生很少,只有三两个,大部分被学生底子薄,学生相对其他班级稍活跃,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学习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本班学生基础差,有部分学生问题严重。

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题的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所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此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代数三章,几何两张。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划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地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归纳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九年级语文的教学计划青岛版

九年级语文的教学计划青岛版

九年级语文的教学计划青岛版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 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 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有谱了, “胸有成竹”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班级语文)的教学计划青岛版, 方便大家学习。

九班级语文的教学计划青岛版1一、教学管理原则因刚接本班语文教学, 对学生的一切情况不了解, 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展开, 在教学中我将一边教学一边了解, 遵循“抓两头, 带中间”的科学(方法)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及中间生的促进工作, 力争使每一位学生有进步,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我们采纳人教版教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 让学生感悟人生。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

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

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 我觉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 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 利教便学;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进展。

初三语文的学习, 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 也即最后阶段。

教学重点上升为培育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 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更好的适应社会。

同时, 还要培育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1、乐观学习“诗意语文”的讨论成果, 教学中努力探求“诗意语文如何是”的有效教学策略, 升华教学艺术,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领悟课标内涵, 钻究《考试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目标, 领悟了课程标准的内涵, 才能了解学生知识与能力, 语文素养等方面的不足;它是开展语文教学要重依据和指导性纲要, 教学的理念、情景的创设, 互动的教学平台的搭建, 都离不开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 同时它又是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外在体现;它是中考命题的指思想与基本理念, 是中考命题方向的源泉所在。

2024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篇)

2024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篇)

2024年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2. 理解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熟悉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5. 理解和应用相似图形的性质。

6. 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 理解统计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一单元:代数式的基本运算(2周)1.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1.2 代数式的基本运算符号及其优先级。

1.3 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

1.4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

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3周)2.1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2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3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第三单元:线性方程组(3周)3.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2 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四单元: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2周)4.1 平面图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4.2 直线和角的基本性质。

4.3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第五单元:相似图形(3周)5.1 相似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5.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5.3 相似图形的等比例线段和面积。

第六单元:概率(2周)6.1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6.2 概率的加法规则和乘法规则。

6.3 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统计方差(3周)7.1 统计方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2 统计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3 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分析和解释。

教学策略:1. 教师以讲授为主,加强知识点讲解和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 教师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师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综合能力。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1. 引言在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数学这一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在这本教材中,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从简到繁地探讨这本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

2. 代数部分在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中,代数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代数是数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的规律。

在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代数表达式、方程与不等式、多项式等知识。

代数部分的内容很深入,包括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通过学习代数部分的内容,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运算法则和逻辑推理。

3. 几何部分除了代数部分,几何部分也是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中的重要内容。

几何是研究空间形态、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

在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

几何部分的内容需要我们动手画图,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几何问题,这对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4. 概率统计部分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还包括了概率统计部分的内容。

概率统计是数学中的一门实用学科,它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规律和统计数据的分析。

在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事件的概率、统计调查与抽样调查、频率分布与频数分布、描述统计量等内容。

概率统计部分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和概率事件之间的关系,培养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九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科书青岛版中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本教材涵盖的知识面广,深度适中,对我们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也要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青岛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

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

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

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1章图形的相似,第2章解直角三角形,第3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其中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

一元二次方程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都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四、教学目的: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

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

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

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

2015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

2015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
态 度 意识。
价值

课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法
教学程序
激 情 导 入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解题分析能力的提高.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 学具 电脑、自制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回顾
学生回顾
见课件
学生回答
认 定
出示学习目标


一生口述目标,其 余生静听、领会

自学导航
学生独立阅读理解
组织学生独立阅读课本124--------153页

相应内容,几分钟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四种解法解决下列问题

见课件
学生根据一元二次 方程定义、四种解 法解决问题 并说明理由
各组例题赏析、问
题全组达成统一意


有困惑的组由科代
表提出本组困惑问

指导生互动交流,解决生自学中的困惑问题 题,寻求其他组帮
助,各组选派代表

说明解法。

师生互动
点评: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四种解法


利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3)2=x(x+3)

(2)x2-2 5 x+2=0
(3)x2-8x=0 (4)x2+12x+32=0
4 号板演(1)(2) 3 号板演(3)(4) 其余下面完成 1 号批改点评
生回顾浅谈收获 学生当堂完成
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数学组 第 15 周 课 时 教 案
2015 年 12 月 17 日
第 4 节 总第 66 课时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教案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九年级共十二个班,我担任初三1——6 班的信息课教学。

据了解,部分学生的家里有电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学过计算机,又经过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本领,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比较感兴趣,培养起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从学生上课情况看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同时,由于学生都还是小孩子,心态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所以在上课时,还要注意各班的上课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

教材中设有一些固定栏目。

[ 阅读与思考 ] 栏目是给学生提供了与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 学习目标 ] 明确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学习与探究 ] 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要环节。

[ 实践与创新 ]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评价。

[ 我的收获 ] 本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 信息收集、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015年青岛中考招生计划解读

2015年青岛中考招生计划解读

2015年青岛中考招生计划解读导读:本文2015年青岛中考招生计划解读,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考频道讯:4月8日晚,青岛九中做客2015《阳光中考》访谈节目,就学校今年的招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与考生和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青岛九中副校长田山、副校长张小青在做客时表示,经教育局批准,青岛九中2015年计划招生14个班。

其中含1个直升班、1个“爱心基金班”、2个“外语课程改革班”、6个普通平行班、1个日语班、2个中加班、1个中美班。

今年增加了1个外语课改班,减少了1个普通班。

外语课改班举办一年来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去年招收了1个班,录取分数是607分。

今年计划增加为2个“外语课改班”,招生80人,单独录取,单独编班。

第一志愿报考“外语课改班”的考生若未被录取,该志愿等同于青岛九中普通班志愿,参加青岛九中普通班录取(即“一个志愿两次使用”);若是指标生,在参加青岛九中普通班录取时仍享受指标生待遇。

“外语课改班”和青岛9中国际部的“中美班”“中加班”和“日语班”不属于一个范围。

它不是出国学生预备教育班.。

“外语课改班”要求文理并重,只有中考总成绩达线,才有可能考入这2个班级。

对英语成绩没有特别的要求和规定,只要符合青岛市普通高中的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可以报考。

“外语课改班”借助青岛九中优质中外教育资源,采取小班化教学方式,英语课、第二外语课的授课更是独具优势。

青岛九中创建于1900年,原名“礼贤书院”。

是山东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首批外语示范学校。

历经115年的风雨历程,青岛九中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培养了“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曲钦岳等8位两院院士和大批将军、干部、专家、学者等杰出人物,优秀学子遍布海内外。

青岛九中校园古朴大气,校内书香浓郁,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质。

学校以“见贤思齐”为校训,以“办精品学校,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于社会”为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安排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安排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安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初三学生在上学期顺利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2.熟练运用代数表达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4.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 整数、有理数与无理数(2周)1.整数的性质与运算规则;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无理数的性质与近似计算。

2. 代数表达式与方程(3周)1.代数表达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2.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实际问题的代数建模。

3. 几何图形与变换(4周)1.平行线与梯形;2.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直线、角、弧的关系;4.平面图形的相似与全等;5.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4. 函数与图像(4周)1.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与指数函数;4.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生活实例和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示范解题:老师将以示范解题的方式,教导学生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4.实践活动:设置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本教学计划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日常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课后练习:布置一定的课后练习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定期小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近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并能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接受,让学生在愉快中成长,并水到渠成的层层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教材编排体系、重点、难点本书“数学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编写而成,1、“图形的相似”一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图形相互之间的特殊关系与伸缩变换,以及图形与坐标的内容。

通过观察与操作,感知确认相似图形的特征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与简单应用,学会用坐标确定点与图形的位置。

该章还通过数学说理,说明一些结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与图形变换的思想。

重点:探索发现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难点: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3. “解直角三角形”一章,是在对直角三角形原有的基本认识和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边、角之间的关系,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结合实际问题,展开解直角三角形的几种不同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重点:锐角三角比的概念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锐角三角比的概念和灵活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3. “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从实际问题引入基本概念,其主要内容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方程的基本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与公式法,由最为简单的方程开始,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体会并掌握各种方法的使用. 内容的另一部分是数学建模思想,最开始的从实际问题引入基本概念,学习方程的基本解法之后所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最后一节的实践与探索,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给教师与学生都创造一些探索交流的机会,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从实际情景寻找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教材联系前几册已经学习的方程知识,进一步加强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的体会,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着重体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的思想,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判别式的阅读材料,可以为一些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配方法,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4. “圆”依据图形的变换,认识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也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从而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索圆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运用动态的方法,通过图形的运动,研究点、直线、圆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其与距离的联系,了解有关圆的一些简单度量问题。

圆中有关结论的得出,都不是通过严格的推理论证,而是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实验、说理等方法得出。

加强了数学说理的内容和难度,如教材中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的得出、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等结论,都是通过说理得到。

本单元的内容.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与以往教材相比,强调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与前面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相比说理的份量有所加重。

重点: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应用。

难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学生分析1、学习基础及学习水平分析本学期任初三(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差距很大,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为四类,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优秀生:占15%,这类学生基础较好,成绩优秀,而且各科都均衡发展,基本无偏科现象,学习态度也认真,对各种知识的记忆较扎实,如:张潇、刘雅馨、李彦宏、田晓、曹哲、韩翔鹏、高华、陈坤宇、张美琪等。

中等生:在这类学生中又分为两类,第一类占60%,基础比上类稍差一些,学习不是太认真,较马虎,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学习主动性与老师的表扬次数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学习目的很明确,但自我抑制能力稍差一些。

另一类占15%,此类学生俗称老实能干型,灵活性较差,只会被动填鸭式学习,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不大,仅为父母的嘱托与老师的管教才去学习,而且基础也稍差一些。

如:庄舒羽、孟令宇、璐璇、马美杰、张婧、朱倩、刘国涛、金东昊等。

学习困难生:占10%,此类学生属双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思想品德也不优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也不遵守纪律,对学习丧失信心,而且在同学们当中也没有威信,无立足之地。

如:王永波、张子恒、叶文强、李维维、李世杰等2、学习目标分析①对于占15%的优生来说,对他们应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上加以点拨,并且向知识点的更高层次伸展与向他们更深潜力挖掘,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②对中等生中的两类要多加督促,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力争使他们逐步跨入优生行列。

③对第三类学生应从学习目的教育入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逐步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使他们尽快脱离学习困难的行列。

无论哪些学生,受家庭中受到的影响都很大,在这些影响中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千差万别与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人施教,使他们每个类别中的学生都能愉快的学习愉快的接受新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相似。

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5、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6、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7、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8、了解图形位似的概念,知道利用位似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9、、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10、经历用观察,画图活或者计算手段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1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1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1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14、经历用观察,画图活或者计算手段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15、理解圆的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16、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17、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18、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19、多边形的概念;20、会计算弧长以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1)对传统内容的重组与呈现,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删减繁、难、偏、旧的知识和运算.注重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与类比,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给学生留有操作和思考的余地.(2)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3)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题、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加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的需要,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5)教材内容的叙述,适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6)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材中应用,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

(7)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有一些相应的栏目。

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必要的知识.(8)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

按课时给出随堂的练习,每一节设置习题,每章的复习题设程度不一的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9)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

(2)通过学生直观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图形的识别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实践开放性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参加试验,在活动中要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并能够从实验、思考、交流中获得数据、规律。

(5)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学生快乐的接受知识。

(6)力求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和思想方法,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尝试、探索、讨论和交流,学会运用实验、观察、推理和归纳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7)此外,通过观察,尝试,归纳,对比等,体验二次根式运算法则的产生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8)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9)渗透普遍联系、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10)渗透函数、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感悟数学,并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1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的教育。

三、教学策略1.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加强“三步四环节五课型”的研究,并认真组织实施。

2.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分散教学中的难点,备好每一堂课,加强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使备课真正为课堂服务。

3.向45分钟要效益,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强化训练,巩固知识,同时结合本学期建设“快乐校园”方案,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4.抓住本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先导,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