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当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时,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
利用日常生活: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数学观察。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观察不同商品的价格、重量等数学信息,或者在公园中数树木的高度、观察不同形状的云等。
游戏化学习: 利用数学游戏和谜题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谜题,要求孩子观察并推理出其中的规律,或者通过数学游戏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几何图形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几何图形,如道路上的标志、建筑物的形状等,并让他们尝试用数学术语描述所观察到的图形。
探索数学之美: 引导孩子发现数学之美,例如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几何图形、规律性变化来培养数学的审美和观察力。
教育科技工具: 利用一些教育科技工具,如数学App、互动数字游戏等,来引导孩子进行数学观察和推理,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思维导图: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整理和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观察力,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在这个形成空间概念的过程中,观察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观察力有利于概念的理解。
而无序的观察无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谈不上空间观念的培养了。
只有将观察活动与想象、推理、表达、想象这些活动有机的柔和在一起,观察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才能有效的生成。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摸索,本人总结了一些培养观察力的方法,呈献给大家,以供探讨。
一、恰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加强观察意识教学辅助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教和学的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和设备,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模型、幻灯、多媒体。
“空间与图形”的课程内容大多以几何图形为基础,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
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不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十分必要,目前“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对教学手段的运用仍主要体现在教具运用和学具的运用。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具以其直观、形象、使用灵活多样、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教学手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对教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直观形象,产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观察的兴趣。
有观察兴趣,观察的意识亦得到培养,更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力亦得到发展,空间观念也就形成。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以几何图形为载体,内容抽象,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具的直观性、和形象性,顺应其好奇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发观察的兴趣。
一个小小的数学学具,就是一个神奇的数学王国。
它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特征吸引着学生,让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因此,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学具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利用学具创设适时的观察及动手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带着兴趣去观察,注意就会稳定而持久且可在活跃的氛围中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感性认识,让学习变得兴味盎然。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数学观察力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本文将以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力为主题,探讨几种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数学游戏与趣味活动的应用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学拼图比赛。
这种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具体事物的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一切都是培养他们数学观察力的宝贵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例如校园里的地砖、花坛中的花朵等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将逐渐培养起对于形状、数量、关系等数学要素的观察能力。
三、巧妙利用数学教具数学教具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力的重要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数学教具,如拼图、积木等,来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用拼图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拼图块,并引导他们发现不同形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机会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机会,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组具有隐藏规律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创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也是培养他们数学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创造,例如让他们设计并绘制自己的数学图形,制定自己的计算规则等等。
通过数学创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观察并理解数学的本质。
总之,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力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有效的培养方法。
通过数学游戏、引导观察、利用数学教具、问题解决和数学创造等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如何培 养儿童 的观察能力
杨 志 华 ( 北省灵寿县牛城学 区 , 北 河 河 灵寿 00 0 ) 5 5 0
摘要: 小学 生在 数 学 思维 过 程 中积 累起 丰 富 的感 性 材 料 , 以帮 助 他 们 逐 步 学 会 抽 象 出数 学 概 念 的 方 法 。基 可
・
个泥做成 的长方体 ,后请学 生观察并想一想从 哪里 切下后 , 可转化 为一个正方体 ?有 的说 :6 面都是正 “个 方 形时” 有 的说 :棱长都相等时” 有 的说 :长 、 、 。 “ 。 “ 宽 高 都 相等时” 。至此 , 可以说学生 已从观察 表面现象发展 到观察本质特征 , 同时 比较牢 固地形成 了关于长方体 、 正方体 的概念 。 这种先用教具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形象 , 再通过语 言的解 释 , 学生在观察 、 使 比较 中建 立形体的 概念, 学生 易于接 受 , 又发 展 了观察 事物 的能力 , 教学 效果较好 。
察事物 的表面现 象 , 而且要透过现象观 察事物 的本质 。 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 从什么角 度看 。同时 ,
观察 , 学生认识 到判 断长方体要 看面 、 棱和顶 点 , 与放 . 置无关 , 这样就加深 了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 。 这时 教 师拿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再观 察 ,并 说出现在这个 形 体与长方体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后 , 学 生认识 到它们都有 6 面 ,相对面积都相等 ;都有 1 个 2 条棱, 相对 棱长度相等 ; 都有 8 个顶点 。不同点是长方 体 每个 面一般都 是长方形 , 而这个形体 , 每个 面都是正 方形 。由此引 出正方体 的概念 。 为 了把 问题 引向深入 ,接着教师拿 出一个 长方体 活动教具 问学生 这是什 么图形? 当学生肯定是 长方体 后 ,教师把长方体切下一块变 成正方体 问 :这个 图形 “ 是长方体 吗?” 在仔细观 察后学生发现 , 现在 6 面都 个 是正方形 了 ,并且其 它都符合正方体所有特征 ,所 以 说 :不是长方体 , “ 是正方体 ” 。到这 时 , 学生 的观察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一、教育目标1、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其观察能力,帮助孩子对身边的事物有更加准确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质。
2、训练孩子的分析能力,增强孩子对事物逻辑性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懂得如何分析复杂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中,对于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活动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走在路上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路边的树,树上有多少根枝条,每根枝条的长度是多少,每个枝条的形状不一样,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视觉感知更加准确。
2、游戏法在数学的学习中,游戏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例如给孩子拿一些形状相同的卡片,让孩子辨认这个形状的特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形状与大小之间的关系。
3、比较法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比较一些难辨认的形状,比如正方形与长方形,让孩子们辨认出这些形状的不同之处,从而促进孩子们对于这些形状的判断能力和分辨能力。
三、教学内容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教学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学习到的内容主要包括:1、形状与大小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观察各种形状的大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辨识各种形状的特征,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视觉和手触感。
2、计数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数数是数学课堂中最基础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物品,让孩子们数一数,同时让孩子们了解数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3、距离与位置通过教授孩子如何判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物体的位置关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一个人获取信息和理解世界的重要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观察力既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
下面我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供多样的观察对象和材料小学生的观察力需要通过经验积累和实践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察对象和材料。
比如在自然课上,可以带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观察不同季节的植物变化、动物生长等;在美术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画作中的细节和色彩运用等。
通过接触不同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二、注重培养细致入微的习惯观察力的训练离不开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书稿中的错别字、地图上的标记、图片中的差异等。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周围环境,比如观察行人的衣着和行为、景区的建筑和特色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观察力需要结合思辩能力来发挥作用。
在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比如,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材料,让他们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通过这样的思辩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开展观察力训练活动除了在课堂上培养观察力,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观察力训练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等,让他们观察真实的展品和生物;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观察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观察和思考。
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育家、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
通过提供多样的观察对象和材料、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习惯、注重培养思辩能力以及开展观察力训练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获取信息、理解事物并作出判断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习各科知识,还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1.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营造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首先,可以引导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其次,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鼓励孩子主动思考、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亲手去观察、探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 鼓励多方位的阅读阅读对于培养观察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丰富他们的思维内容。
同时,阅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独立的判断。
家长可以定期和孩子一起讨论读过的书籍,引导他们思考书中的故事情节、心理活动及背后的寓意。
3. 进行思维训练和游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训练和有趣的游戏是两个有效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解决逻辑推理题、数学问题、思维拓展练习等,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欲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其次,一些有趣的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观察能力。
比如益智玩具、拼图、找茬、迷宫游戏等都是可以锻炼孩子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鼓励多方位的阅读,进行思维训练和游戏。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主动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合作,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让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
通过这样的努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
课堂上,多给学生具有感性的材料,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极其重要。
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要教会他们注意分析、认知、比较。
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几何图形长方形,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体。
如果到此为止,学生仅能看到长方体的表象,这是不够的。
要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要求他们从三个方面观察(面、棱、顶点),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接着,教师再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让学生观察。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其特征: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接着,将长方形用多角度摆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真正理解)问学生是否还是长方体?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判断长方体要看面、棱及顶点,与图形放置的位置无关。
这就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
这个时候,教师再拿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这个形体与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有6个面,相对面积都相等,都有12条棱,相等棱的长度都相等;都有8个顶点。
不同点为长方体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而这个形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由此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一、引出正方体的概念,首先让学生进行互动(1)摆正方体,初步感受。
初步体会正方体的长、宽、高的数量,并与长方体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2)量正方体。
先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直接测量绘出的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长、宽、高要恰好是1厘米的倍数,便于学生测量计算)。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和思考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对于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数学观察力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亲身观察物体和事物让学生亲自观察物体和事物是培养数学观察力的基础。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物体,如球、方块、纸张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观察校园里的树木、花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思考它们的数量、变化和规律性。
二、利用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力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是培养观察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问题。
例如,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观察并确定卡片上数字的规律;或者给学生一些几何图形,让他们观察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估算物体的数量、长度等。
三、培养学生对图表和图形的观察能力图表和图形是数学中常用的工具,培养学生对图表和图形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要求他们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此外,引导学生观察和画图形也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绘制图形来理解数学概念,如平行线、垂直线等。
四、进行数学实验和观察进行数学实验和观察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力的重要手段。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让他们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如,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给定长度的细线,将其对折、平分等,培养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发现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数学模型和图形等来进行实验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在培养观察力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发现,避免过多的直接告知和解释。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的方法数学观察力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1. 培养观察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培养数学观察力的首要任务。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小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问并回答问题,以及发现规律和特点的游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引导发现数学规律数学中充满着各种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帮助他们发现这些规律。
例如,在几何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发现它们的相似性、对称性和平行性等规律。
3. 利用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观察力的有趣方法。
通过数学游戏,小学生可以在玩耍中观察并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学拼图游戏,让学生观察拼图的形状和颜色,并进行排序和分类。
4. 提供多样化的数学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观察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进而推断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5. 培养分析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分析思维也是提高他们数学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给出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思路。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列问题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数列中数字的增减规律,从而预测下一个数字。
6. 创设数学情境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将数学知识和数学观察力相结合。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数学计数游戏,观察和计算不同颜色的球的数量。
7.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数学观察力需要学生具备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解决一个几何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不同角度,找到不同的解决思路。
低年级学生数学观察力的培养
例如 , 出 9 给 的乘法 口诀后 ( 二年级第 二学期 ) 还要 引导 教师
( )D 有 2 珠子 , 6颗一 串 , 以穿 多少 串 , 剩 多 2 t英 0颗 每 可 还 学生学会对 比观察 , 出其 中的规律 , 找 帮助记忆 。 ( ) 察 比较它们 的积 , 1观 发现下 一句 口诀 的积都 比上一 句多 少 颗 ? 9 上一句 口诀 的积都比下一句少 9 , 。 ( ) 察 比较它们积 的个位数 与 十位 数 , 现积 的个位 数与 2观 发 十位数 的和都是 9 。
感官参 与学 习。实践证明 , 多媒 体教学是提 高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 持怀 疑态度 。由于感知材料的不充分 , 导致学生难 以展 升正确 , 合
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
理 的想象 , 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我们应用计算机教学 软件 , 多层
次地把 圆依 次等分成若干份 , 拼成所学过 的长方形 、 平行 四边形 、 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本身 比较抽象 、 , 枯燥 传统的课堂教 三角形 、 梯形。随着等份份数 的增加 , 把学生理解 中的难 点— —近 学又以 口授为主 , 学生在学 习中会感 到单调 、 枯燥 , 加之学生 的年 似长方形 的长 由曲线变成直线 的过程动态呈现 , 从而为学生 积累
链 教 苑杂坛
2 1 年 8 8日 0 1 月
多蜾 体 江数 课 堂叉 芜 美
文, 李玉凤 多媒体教学 是一种运用现代科学 手段 的教学形 式 , 它能 向学 虽然提供实验 的方法 , 但实验过程 复杂 , 以具体操作 , 难 把一个 生展现具体形 象 、 直观 、 声画并茂 的视 听材料 , 充分调动学 生多种 拼成 一个长方形近似度 相差 较大 , 引起很多学 生对推导 出的公式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应用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
当小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并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他们将终身受益。
因此,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什么样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便成了今天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教师必备的素质。
对此,本综述提出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类型和培养方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具体地说,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训练:1.应用旧知,指导观察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7只五角星,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的加法应用题。
对此,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1)要求图内一共有几只五角星,可以分成几部分?(2)这些五角星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4个大五角星,3个小五角星,一共有几个五角星?B.图内大五角星比小五角星多几个?C.图内小五角星比大五角星少几个?2.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
(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诀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
(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
(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
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
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和分析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一、引导小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实际观察是培养数学观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引导小学生到周围的环境中进行观察,比如观察教室中的各种几何形状、观察校园中的不规则图形等。
同时,让他们记录下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并与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帮助他们在实际中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
二、进行数学游戏和谜题数学游戏和谜题的形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可以使用数学游戏或谜题的方式,让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给小学生出一个关于数列的谜题,鼓励他们观察数列中的规律,推断下一个数是多少。
三、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和解决问题数学模型建立和解决问题是培养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引导小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给小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如“一个花盆中有10朵花,每天增加2朵,经过几天花盆中的花朵数量能够达到20朵?”通过模型建立和分析,引导小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组织小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来发现和探索数学的规律和原理。
五、提供数学学习资源和工具提供适当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工具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准备一些与数学观察和分析相关的教具、游戏和参考资料等,在课堂上和课外时间中让他们进行学习和探索。
例如,数字积木、几何模型、抽象图形等都是可以帮助小学生观察和分析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时,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和建议:提供丰富的视觉材料:使用图表、图形、图片、实物模型等多种视觉材料来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材料,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答案。
例如,当展示一个图形时,可以问学生关于图形的特征、数量、关系等问题,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给予适当的挑战: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观察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他们注意细节、比较不同选项或者发现隐藏的规律。
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度,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
开展观察游戏:组织观察游戏或活动,鼓励学生以观察为基础,进行比较、分类、排序等操作。
例如,出示一组不同的几何形状,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进行探究性学习: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索数学概念。
例如,给学生几种不同的操作步骤,让他们观察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利用技术工具:借助计算机软件、教学应用程序和互动平台等技术工具,展示动态的图像、模拟实验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行学习。
这些技术工具可以提供更多的视觉刺激和互动性。
学生互相分享观察结果: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相互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
通过听取他人的观点和解释,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思路和观察角度。
鼓励学生绘制图表或图形: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以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种绘制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记忆他们所观察到的内容。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造性、互动性和实践性,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探索数学知识。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的观察能力
左 看 , 例 如一 年级 第二 学期第 3 2 页 “ 看
图统计 , 用 实物 图来表示 一 个数 ” ,它是
要 求从左到右观察的。
2 .竖着看。 从上 往下 看 ,或从下往
上 看 , 例如二 年级第一 学 期第 19 页 “ 2
的乘法 口 诀 ” ,从 上 往下 ,借助直观 图 ,
让学生从感性认 识 逐 渐上 升到理 性认
教学
X IA O X U E S HID A I
J ‘
~
O S HI
数学 观 察 力是新课标 中提 出学 生应必备的重 要 的数学能 力。 要 培养 学生的这种能力 , 教师要把握好 时 机 , 对学 生 进行 观 察 能力 的培养 和 观 察 内容 、 观察顺 序和观 察方法 的训练 。
一 、 观 察 内容 的指导 1 .观 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学 生 在 学 习新知识 时 , 主要依赖于经 验前提 。 如 :学生观 察物体数量 的多与少 , 首先从 观察单一 物体数量的多少人 手 , 然后逐 步 发展 为不 同物体分 类 数量 的多 少 最 , 后 再从 不 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来数 。 例如 , 一 年级 第一 学 期教材第 3 5 页 的图 中 ,要 求“ 把 10 个方块分成两部分 ,有几种分 法” ,我和学生一 起进行观察 ,然后让学 生 摆 出 10 个正 方体并分成两堆 , 这时就 可 以边 观 察边 讨论 ,并得 出正 确 的结论 。 2 观 . 察数 量 间 的相 互 关 系 。 数 量 问 的相互 关系包括一 倍数 、倍数与几倍数 等 关 系 。 开 始 时 学 , 生 一 般 只会 从 一 个 角度观 察数量 问的运 算 , 以后 教 师要 逐 步培养学生从 不 同角度观 察 同幅 图中 的数量 ,发现 它们之 间 的相依关 系 。 二 、 观 察顺 序 的引导 小学低年级 数学要求学生 掌握的 观察顺序可 以有 以下 三 种 :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11FAXIAN JIAOYU 2018/09教育前沿 Jiao Yu Qian Yan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低年级时期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老师们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全面的发展。
观察能力作为学习认知的基础,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鉴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发展的飞跃期,其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观察能力;培养;低年级————————————————————————————在传统课堂中,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观察方面的锻炼相对较少,这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不足,相应的其抽象概括能力有限、理性认识受阻。
因此,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本文将基于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方式,论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方法。
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认识世界都离不开观察,低年级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在一年级到三年级这个时期增长得尤为明显。
因此,这段时期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用外在的压力迫使他们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观察能力。
1.融入有趣教学材料鉴于学生的年龄性质,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或题目,可能无法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素质提升缓慢等问题。
因此,在教材中可以运用一些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差这一特点的情景材料。
例如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图片和话题、设立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计算操作等。
这样更能够让学生融入其中,并产生数学学习和观察的兴趣,制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一个良性循环来更好地辅助低年级学生进行一些数学观察能力的锻炼。
2.善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的学科,而小学一年级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第一题:小玲有5个苹果,小明给她4个苹果,她还剩几个苹果?这个题目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计算来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即小玲有5个苹果,并且小明给了她4个苹果。
然后,我们进行计算,将小明给的苹果数(4个)从小玲原来有的苹果数(5个)中减去,即5-4=1。
所以,小玲还剩下1个苹果。
通过这个简单的应用题,孩子们需要观察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也要记住计算的结果。
这样的题目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运算能力。
第二题:小明有3块巧克力,他想分给他的两个朋友,每人分多少块?这个题目需要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将巧克力均分给两个朋友。
首先,我们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即小明有3块巧克力,并且他要将它们分给两个朋友。
然后,我们分析如何均分巧克力。
由于巧克力有3块,而分给两个朋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一块巧克力掰开成两半,这样每个朋友就可以得到一半,然后还有2块巧克力,每个朋友分得1块。
所以,每个朋友分得的巧克力数是1.5块。
通过这个题目,孩子们需要观察巧克力的数量和分给朋友的人数,然后进行合理的划分。
这样的题目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题:班级有15个男生和12个女生,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个题目需要孩子们观察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并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班级里男生的数量比女生的数量多。
所以,男生多于女生。
这个题目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对数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应用题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题目来让孩子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数学观察能力主要包括观察问题、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验、数学游戏和数学实例来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
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主要包括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形式推理是指在数学问题中通过逻辑关系的推理来解决问题,而实质推理则是指在数学问题中通过发现数学规律和特性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数学题目和数学思维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定理和性质,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推理出这些定理和性质的结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来推理和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来促进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问题分析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策略选择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选择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一个数学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来引导学生发展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观察和推理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视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重视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作者:胡海华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第10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培养他们有目的、主动观察事物并善于发现客观事物中各种不显著特征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说,观察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整个智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掌握系统知识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郊游、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如在郊游、参观、访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讲解其中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并促使他们更深入地观察这些现象。
2.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观察的广度和深度观察依赖于人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越是人们感兴趣、有些了解但又不太熟悉的事物,越能引起人们的观察兴趣。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使他们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广度和深度。
3.提供观察机会,培养学生随时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经验,为他们提供各种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要求学生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种植花草、义务劳动等活动中,处处留心观察,随时做好记录,从而使他们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二、观察内容的指导1.观察物体数量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深入开发这些观察内容,从让学生观察单一物体的数量开始,逐步发展到观察不同类物体的数量,最后再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把物体分类。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第35页有道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把图中的10个方块分成两部分。
笔者先和学生一起观察图片,然后让学生把10个正方体分成两堆,这时师生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共同实践,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数学(心得)之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合肥市蜀山小学阮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而智力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又是观察能力的培养。
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呢?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观察的目的明确了,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灵活试商时,教师出示下列几组除法式题:(1) 38 278 (2) 51 160(3) 15 9059 29763 480 16 98 (4)34 170 (5) 79 725 86 438 92 904让学生抓住学过的四舍法、五入法、口算法、十倍法等试商的特点,对各组数题进行仔细观察,进而了解被除数的关系进行试商。
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任务,再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计算正确,迅速。
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第一,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有次序地观察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达到言之有序,思路清晰的目的。
一般地,观察先要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
即先对观察对象有个整体的初步了解,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
并对这些部分进行细致观察。
然后,把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对观察的对象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这部分内容时,先出示下列一组数:0.0868 ;0.868; 8.68;86.8;868 然后要求学生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观察。
找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从而得出: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跟着扩大化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跟着扩大化100倍......依次类推。
反之,就依次缩小10倍,100倍......第二,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出示下列图形:∠∨∟∧尽管这些图形的边长不等,方位不同,大小不一,但都是“由两条射线所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课题研究浅谈小学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观察是精神领域中创造发明的源泉,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又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从观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出发,从培养观察力内容、顺序和方法三个方面,着力探讨小学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察能力;培养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查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数学学习中的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某些数学规律和性质的方法。
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对小学生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或间接的起到推动、促进作用,从而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教育需要,是发展学生其他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探索新知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培养小学生追根究底的习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就小学低年段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形象抽象阶段,所以教师不只是单纯知识的讲解,更应该注重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对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
要使这一阶段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但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内容、顺序及方法三个方面出发,谈谈对小学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的几点想法。
(一)从培养观察力的内容上,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从数理方面培养(1)观察事物数量的多与少。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主要依赖两种经验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知识基础。
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题目要求把7个圆片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出7个圆片分成2堆,这时学生就可以变观察,边摆,边讨论。
7的分与合有几组情况,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把7的几种分法摆出来,再仔细观察。
(2)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
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关系。
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8的加减法”中例题的图,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相依关系,以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因为5+3=8,3+5=8,所以8-3=5,8-5=3。
2、从学习生活上培养。
(1)培养观察兴趣。
观察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良好发展。
因此,要想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就要使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例子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经常在身边发生的事进行举例,如:“分苹果”,“零花钱”等生活实例并结合学生不同学段发展的特点,学生思维水平处于形象抽象阶段,教师在讲的时候就必须把握好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理并加以利用,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观察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是指向儿童自身观察力,智力的良好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原动力也在于儿童自身对观察活动的兴趣与维持,在于是否儿童是否能主动观察。
在教育中发挥儿童主动性,是教育的一贯原则,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2)对数字的感知。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桑代克“联结”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小学学生处于“刺激—反应联结”中,他们对数的感知多半是老师的不断强化,从而使学生对数字形成一定的模仿、记忆,并通过对练习、计算中的观察找出数与数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力合一定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
在低年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口算)练习来巩固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字,并通过“数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在做做题中找出数与数之间关系、规律,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
通过这种“数数”观察训练,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就会运用这种方式建立数字敏感区域并很快得出结果。
(二)从培养观察力的观察顺序上,小学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观察顺序,有以下四种: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看统计图”,用动物的实物头像来表示一个数,它是从左到右的;又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数一数”,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到左观察,这样既清楚又到位。
2、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例如一年级下册教材“4的乘法口诀”,在指导学生编出口诀后,从上往下,借助直观图观察每句口诀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从中心向周围扩展。
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加减混合”,它是用小朋友上下公交汽车的情景来说明的。
原来公共汽车上有7人,到站后先下车2人,再上车3人,现在公共汽车上游多少人?这样比较形象,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再列式计算。
4、从整体到局部。
整体到部分的关系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整体的同时,还应观察其部分的特点,从整体看部分,从部分中把握整体,这样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使解题简化。
例如:计算1+2+3+…+100,许多学生一看到题就将数一个一个累加,当然能够算出结果,但比较麻烦。
此时可以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会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1+100=101,2+99=101,3+98=101……如此类推一共有50个101,两者相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小学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这是由于他们的感知能力不成熟,以及实际生活经验的局限所致,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要教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整体,教给他们一些常见的方法,进行有序的观察,然后从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逐步提高。
(三)从培养观察力的方法上,观察的方法要选择适当。
就而言,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主要从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培养:1、观察新知,联想旧知;2、比较观察,找出规律、特征;3、对比质疑,追根究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捕捉灵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可以教的,是可以训练的,而思维能力中的观察能力同样可以进行训练。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
观察力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和伟大创造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能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思维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是终身有益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个性品质、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就是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般的观察方法,养成有序观察的习惯,提高对数学观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透过表面现象观察事物本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提问,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一、寻——培养学生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中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清楚的意识到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特征。
所以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而是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遵循“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解释生活现象”的线索。
先通过“套圈”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画圆”的活动,在学生探索如何画圆以及亲自动手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接着,又安排了“画一画,想一想”的活动,目的是在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半径、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圆的大小的作用。
这实际上是对圆的本质特征的又一次体会。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在解释生活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教师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抓住数学问题中的本质的素养。
二、说——培养学生熟练地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素养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
说的内容有许多,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公式的由来,说操作过程等。
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
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次教师要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如:我在教学第一册“9加几”时,在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算法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比如:说说怎样计算“9+2”,可分三个层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