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歌唱(含二声部)教学设计 - 常州市荆川小学
《红蜻蜓》歌曲教案1
四年级歌曲教案《红蜻蜓》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著名的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3/4拍、宫调式,共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10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又与旋律的其份额结合紧密。
歌曲虽然短小,但曲调极其优美抒情,将美好的童年的生动情景表达在人们的眼前。
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因为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表演方面:能比较准确的表达歌曲内容。
4、存有问题:音准不够,视唱水平有待增强。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的旋律,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并能初步使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旋律的起伏。
2、能专注地聆听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歌曲深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声部合唱时音准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
红蜻蜓教案
红蜻蜓教案
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合唱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第二声部)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聆听要求:歌曲的情绪?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出示歌谱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什么叫合唱?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合唱歌曲的第一段请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
(交换演唱)学生分声部练习: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音响与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五教师小结教学反思:。
歌曲《红蜻蜓》教案
歌曲《红蜻蜓》教案教案标题:歌曲《红蜻蜓》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红蜻蜓》,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儿歌的表演能力。
3. 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学生听一遍《红蜻蜓》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曲学唱: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训练歌曲的发音和节奏。
3.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用手势和动作配合歌曲演唱,增强表演能力。
4. 生物知识学习:通过歌曲的歌词,介绍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红蜻蜓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歌曲欣赏: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歌曲学唱: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读。
重点训练歌曲的发音和节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
4. 歌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短的动作和手势,配合歌曲演唱。
学生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 生物知识学习:通过歌曲的歌词,教师简单介绍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红蜻蜓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昆虫,它们有红色的身体和透明的翅膀。
6. 歌曲再唱:学生再次唱一遍歌曲,加强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7.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资源:1. 《红蜻蜓》歌曲音频或视频资源。
2. 红蜻蜓形象图片或视频资源。
3. 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唱和表演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能否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3. 学生对红蜻蜓的了解程度,是否能简单描述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段关于红蜻蜓的歌词,展示给同学们。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和记录红蜻蜓的生活情况。
3.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儿歌,进行比较和学唱。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增加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
教学设计《红蜻蜓》
《红蜻蜓》教案教学内容一、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二、完成创编活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课时目标一、在音乐中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唤起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珍爱之情。
二、能用轻柔、深沉、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声部合唱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意境。
三、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歌曲时正确地表现力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和练习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按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和变化来演唱。
表现歌曲,掌握渐强与渐弱两种力度记号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范唱导入,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同学们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来仔细听听,老师演唱的歌曲中出现了什么?”(桑果、红蜻蜓)教师:“红蜻蜓很可爱,大大的眼睛非常得领灵敏,扇动翅膀时宛如在大自然中翩翩起舞,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
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当中如何来表示红蜻蜓飞舞时的时高时低状态呢?”(教师个人手势介入)(红蜻蜓飞得高的时候,我们歌唱的音量强一点;红蜻蜓飞低的时候我们唱的弱一点儿)二、学唱歌曲1、学生欣赏《红蜻蜓》视频,感受歌曲。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首歌曲,你能不能找到红蜻蜓飞得忽高忽低的感觉。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音乐当中有的乐句唱的音量逐渐变大,有的乐句逐渐变小呢?”(重点示范,黑板上画出渐强与渐弱两种符号,且说明手势变化的意义)教师:其实蜻蜓飞得高低,都可以用不同的力度来表现,蜻蜓飞得高,可以用渐强的声音来表现,飞得低时则可以用渐弱的声音来表现。
”教师:“我们一起用手势再次感受一下。
”2、(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学生随音乐用手势再次感受。
3、学生跟随钢琴哼唱第一声部旋律。
教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钢琴旋律,边用手势表现边轻声哼唱。
红蜻蜓教学设计(共3篇)
红蜻蜓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红蜻蜓》教学设计《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歌曲,优美深情地演唱歌曲.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3.相互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时光.触景生情地表演教材分析:《红蜻蜓》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歌曲3/4拍,宫调式,主旋律起伏较大,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勾起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教学重点:深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合唱歌曲的美妙.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教学难点:歌曲中力度变化的体现.合唱的合谐与统一.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一、教师吉它弹唱《童年》!师生问好!二、学唱《红蜻蜓》1.师导:又是一年春风度,又是一年三月三,带着童心童趣导入《红蜻蜓》2.聆听日本原创歌曲《红蜻蜓》3.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3/4拍的日本歌曲,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诗谱写而成。
通过作者看到晚霞中的红蜻蜓而勾起对童年的往事的回忆。
4.聆听范唱《红蜻蜓》轻声用“lu”音啍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感受.5.再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6.复习力度记号,解决重、难点乐句。
7.带着情感、深情地演唱歌曲。
8.随琴试唱主旋律。
三、创编。
1.教唱二声部旋律、指导学生用“la”音啍唱.学生自主体验二声部合声的美。
2.二声部加打击乐合唱,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四、拓展。
1.放小虎队演唱的《红蜻蜓》,开拓学生的视野。
2.以《童年》音乐会为主题,回忆童年的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表演,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讲一讲、唱一唱、演一演、奏一奏。
3.教师小提琴演奏《红蜻蜓》,学生优美的声音轻声跟唱。
五、教师小结。
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象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
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走出音乐的教室。
红蜻蜓教学设计
篇一:红蜻蜓教案红蜻蜓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
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
3、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
教材分析: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采用3/4拍、宫调式,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教段体结构。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樱花》学生用“lu”模唱旋律。
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三、表演《红蜻蜓》.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师: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3/4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3.再听一遍。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中歌曲有几个声部?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
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红蜻蜓教学设计2
音乐教案《红蜻蜓》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聆听音乐学习歌曲中,感受和认识渐强、减弱力度记号,知道其作用。
技能目标: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情感目标:专注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唤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课标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
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比较棘手的。
我一直想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把握好音准,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比较和谐的演唱好这首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3、歌曲的强弱起伏,声音的控制。
教学准备:钢琴,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1)黄昏图片导入,模仿风声,进行简单发声练习。
(师轻声的发“u”音,模仿风儿的叫声)2)渐强渐弱练习师:孩子们,听,风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发“u”音由弱到强)师:再听一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发“u”音由强到弱)(生模仿,师用手势指挥强弱)二、分声部学唱旋律1、学唱第二声部旋律1)、师:孩子们唱的真美!晚霞中还飞来了一只美丽的红蜻蜓,它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旋律。
(播放低声部旋律课件出示旋律线)。
2)、二次聆听(师用“lu”音范唱旋律,画旋律线)3)、再次聆听,生随音乐画旋律线4)、唱第二声部旋律A、师:让我们用“lu”音来唱一唱小蜻蜓飞行的旋律。
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
歌曲《红蜻蜓》教案
歌曲《红蜻蜓》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
2、能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声部的曲调,体会歌曲中的强弱。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和谐的声部演唱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强、弱对比的声音演唱,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学难点:用和谐、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问好,师生同唱二、气息、发声练习1、气息练习:Wu2、发声练习:二声部发声练习曲三、前置性作业:师:上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红蜻蜓》的高、低声部的旋律。
老师留作业让同学们小组之间进行合唱练习,哪两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他们演唱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优缺点?四、直接导入: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歌曲《红蜻蜓》的二声部合唱。
五、新授: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怎样才能把二声部演唱好,唱的和谐不跑调呢?师:好,让我们用一用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试一试,练一练六、巩固师:请同学们两个小组一组,来练习合唱七、拓展让我们班组建一个小小合唱团,共同演唱二声部合唱曲《红蜻蜓》谁来当合唱队的小指挥。
课前问好1、学生口鼻同时打开吸气,呼气唱Wu,注意用叹气的感觉演唱。
2、学生分声部唱准后进行二声部的合唱训练出来两组同学一组演唱高声部,一组演唱低声部,进行合唱。
学生互评1、学生分别演唱高低声部曲谱2、学生分别填词演唱歌曲高、低声部。
学生小组讨论1、先唱曲谱合唱2、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唱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全班到前面站合唱队型,由一名学生指挥全班演唱《红蜻蜓》。
规范学生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良好的演唱习惯,统一自然的声音,激发兴趣。
《红蜻蜓》说课、教案、评课
《红蜻蜓》说课、教案、评课
《红蜻蜓》说课、教案、评课
《红蜻蜓》这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然后初步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在教学中,我运用唱童年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来导入教学,运用歌曲的最后部分作为发声练习曲,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在歌曲教学是时,我让学生反复感受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二声部的和谐美;进而熟悉《红蜻蜓》二声部的旋律。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我并没有做的很好,那就是要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要知道,这点在我们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带学生投入到其中,教师自己更要投入到其中。
这样,学生才能在听、辨、唱、吹的音乐实践和欢快气氛中自然地熟悉了歌曲第二声部的旋律。
而且还能让学生巩固识谱知识和培养学生视唱能力和音乐技能学习的兴趣。
在体会歌曲的情绪时,就是要让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情感教学中的速度、力度、音色,通过感知、体验、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歌曲的深情。
那幺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深情地。
小学音乐教案:红蜻蜓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光阴的美好回忆。
二、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
激发学生酷爱音乐的情感。
3、二声部的合唱和谐均衡,富有美感。
教材分析: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纳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采纳3/4拍、宫调式,全曲只有8末节,为上、下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色B超级浓厚。
全曲虽短小,但曲调超级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此刻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发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光阴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点:有情感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彼此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教具预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进程:一、学生听音乐鼓掌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樱花》学生用“lu”模唱旋律。
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三、演出《红蜻蜓》.?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师: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纳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3/4拍曲调超级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此刻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发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光阴的美好回忆。
3.再听一遍。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歌曲有几个声部????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1)教师别离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
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别离学习曲调。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演唱)红蜻蜓 教学设计
(演唱)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关注声部的和谐均衡与力度的变化。
2、能运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旋律的起伏,感受它们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红蜻蜓》,感受歌曲深情优美的情绪。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时音准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让我们在一首优美的旋律中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播放《红蜻蜓》伴奏音乐,课件出示画面。
)学生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
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生答,师总结后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二声部1.感受二声部旋律。
师:酒满霞光的山脚下飞来了一群美丽的红蜻蜓,它们一边飞舞一边歌唱。
请你听一听,它们是在嬉闹玩要还是在优雅地漫步?(播放二声部旋律。
)生:优雅地漫步。
师:请用手指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画出小蜻蜓漫步的路线。
生随老师一起熟悉旋律线条。
2.模唱二声部旋律。
师:请你随着小蜻蜓飞行的路线用“u”来唱一唱。
生随琴模唱二声部旋律。
3.视唱二声部曲谱。
(课件出示曲谱。
)师:请你跟着音乐一起唱出曲谱。
引导学生看老师的指挥视唱曲谱,并试用声音的强弱对比来表现小蜻蜓飞舞的高低变化(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第三小节的强起)。
(三)学唱歌曲第一声部师:美丽的黄昏下,你们美妙的歌声引来了更多的蜻蜓,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到你们之中,让我们来试一试,看能不能在演唱的同时听到另一只小蜻蜓的歌声。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旋律,老师加入第一声部的演唱。
1.感受第一声部旋律。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画出另一只小蜻蜓飞舞的路线。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随音乐画出旋律线。
)师:请你对比一下,这两只蜻蜓飞舞的路线有什么不同?生: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2.视唱第一声部曲谱。
师:请你和老师一起,一边用手掌高低的变化模仿蜻蜓的飞舞,一边视唱曲谱。
(出示第一声部曲谱,播放伴奏。
)(四)合唱师:黄昏无限美,静听悦耳声。
歌曲《红蜻蜓》教学设计
5、请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需要注意的?(小组讨论)
6、一起来唱唱每组说的地方。
7、完整地演唱歌词。(跟琴)
8、身体随音乐晃动。(跟音乐)
六、总结江南民歌的特点
节奏
旋律
歌词
复杂多变
优美婉转
一字多音为主
七、欣赏
通过今天的学习, 会听辨江南民歌了吗?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听辨以下几首歌曲,说说哪一首是江南民歌。说出你的理由。
教法
启发、引导、示范
学法
观察、发现、思考、实践操作
教具学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手风琴 竖笛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谈话导入
三、 表演《月亮月光光》
四、编创与活动
一、导入部分
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日本歌曲引入
二、学习歌曲
1. 欣赏《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 学习第一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
第二首是我国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它的演奏乐器是江南丝竹中最常见的乐器:竹笛。曲子的节奏是XXXXXXXX,特点是:复杂多变的。
2、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节奏。(出示采菱的第一句节奏谱)
老师打一遍,学生跟着打一遍。
大家说说节奏特点,这条节奏适合用在哪里?
小结:节奏的特点——复杂多变。
三、旋律
1、出示《茉莉花》歌谱。(这是我们刚才听过的曲子,大家来唱一唱其中的一句歌谱。)
2、唱完后请学生说说这首曲子由哪几个音组成。(1、2、3、5、6)
这五个音在民歌中运用的非常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声调式。大家一起来唱唱这五个音。
3、我国的民歌呀,都是以这五个音为主的。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江南民歌《采菱》,大家先来欣赏一下。(放视频)
小学音乐作业之《红蜻蜓》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作业之《红蜻蜓》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作业之《红蜻蜓》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¾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
采用大调式、拍和一段体结构写成。
全曲由两个均为四小节的规整句组成,运用了节奏重复与自由模进的手法。
曲调纯朴、亲切、流畅,演唱的力度变化丰富、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对儿童时代美好的回忆,描摹儿童天真、纯洁无瑕的心灵。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日本儿童歌曲的风格,获得纯真、优美的情感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认识力度记号。
通过实践练习,感受“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并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进行二个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小学音乐作业之《红蜻蜓》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051字。
四年级音乐教案红蜻蜓
四年级音乐教案红蜻蜓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四年级音乐教案红蜻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四年级音乐教案红蜻蜓小学音乐《红蜻蜓》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风采》中的《红蜻蜓》。
一、教材1、教材分析: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
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
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赛课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红蜻蜓》
《红蜻蜓》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
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
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本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开始两小节旋律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do,这在一般歌曲中比较少见的。
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进过2上扬到3,非常深情。
第二乐句的旋律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
由于这首歌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歌曲的旋律流畅,一气呵成,所以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这是演唱这首歌的特点。
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首都是东京。
二、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与同学合作,运用柔和声音、均匀的气息演唱二部合唱。
3. 能够了解歌曲中的力度记号。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均匀的气息,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观看视频,引出课题。
过渡语: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后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播放视频红蜻蜓)教师总结:夕阳西下,在一片翠绿的田野上,一群蜻蜓在自由自在的飞舞,它们被晚霞映得那么红,那么美……,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红蜻蜓》,深入地感受它的美吧!2.发声练习过渡语:可爱的蜻蜓高兴的唱起来,让我们跟随小蜻蜓一起来唱一唱吧。
(插入二声部谱例图片)过渡语:请你和老师一起用“wu”字来演唱这段旋律。
(二)学习旋律1.介绍歌曲,聆听旋律过渡语: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看到了诗人三木露风描写的夕阳下的红蜻蜓非常喜欢,就把它创作成一首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儿童歌曲。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请你听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插入音频:红蜻蜓.mp3)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蜻蜓》歌唱(含二声部)教学设计
荆川小学胡文飞
二、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
1.学习第二声部曲谱。
(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
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2)师: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
(播放第二声部旋律。
教师用身体律动带领同学们听歌曲。
)
(3)师:非常动听,画面非常美。
我们一起用手划一划红蜻蜓飞的路线吧!(学生与老师划旋律线,播放第二声部旋律)
(4)师: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
(《红蜻蜓》第二声部谱例)A、师:那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的情绪边听边用“lu”来哼唱它好吗?(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用“lu”跟琴哼唱低声部旋律。
)
B、唱低声部曲谱(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
a.注意节拍,提示学生划拍唱。
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
b.师:同学们在演唱时,请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及时换气。
注意换气记号,注意气息的运用:歌曲《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每两小节一换气。
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
(四三拍指挥图示)(a)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
(b)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
(c)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
C、加力度唱。
师:请同学们完整地连起来唱一唱,但有新的要求:在唱得时候能随着蜻蜓上下起舞,把音乐的力度唱出来。
(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
2.学习第一声部曲谱。
(1)听听另一只蜻蜓给我们带了的音乐。
(播放第一声部旋律。
教师用身体律动带领同学们听歌曲。
)
(2)师:听听、看看,这两只蜻蜓飞得有什么不同?(学生与老师划旋律线,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
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注意力度的变化。
(4)分小组唱曲谱。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
)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师:唱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一遍歌词好吗?”(教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完整演唱歌曲。
师: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
(1)复听歌曲,学生跟歌曲张口默唱。
(2)听琴唱,师:下面我们轻声地唱一遍好吗?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
(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
(3)(《红蜻蜓》伴奏)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要求学生注意:
A.轻声演唱。
B.气息悠长。
C.注意力度的变化。
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乐谱上访的强弱力度标记,歌曲每一乐句以弱开头,渐渐达到中强,再渐渐弱下去。
(4)对比体验快速演唱:学生尝试用稍快的唱速度演唱,感受歌曲情绪有什么不同。
5.二声部合唱.
师:“唱的不错,下面我们分声部演唱这首歌曲好吗?”(按之前全班分的两组来演唱歌曲)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
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
(1)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注意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准,针对不准的音,让学生多听,使两个声部声音谐和。
(2)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
6.表现歌曲:
(1)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2)根据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再次演唱歌曲。
可以是轮唱:分成两个声部进行轮唱(第一声部第三段重复“停歇在那”)
《凤阳花鼓》之认识打击乐器教学设计
荆川小学胡文飞
一、认识“鼓”: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鼓,他们可以用来演奏或
者打节奏。
我们鼓类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它经常与其他打击乐器运用合奏方式演奏,比如:大镲、小镲、锣等。
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二、学习使用方法
(1)邀请几名学生到台上拿各种鼓,每个人依次向大家简单介绍并演示鼓的演奏方法,听听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刮奏、敲击、打耳、打鼓边等)
(2)听老师打几段节奏,同学们用鼓来模仿一下。
(3)请下面的同学演唱旋律并且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共同来伴奏。
上面有鼓的同学按照下面同学哼唱的旋律按照适合的拍子和节奏进行就可以了。
三、接触各种打击乐器,尝试分类
1.师:大家一起让你们手里的乐器发出声音。
(学生自由敲击。
)我们听过了自己的小乐器发出的声音,请你们来说说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教师总结:叮叮、笃笃、沙沙等)
2.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乐器声音排成小组。
它们会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你能不能在这么多乐器中听到你的乐器的声音?并进行分类。
(教师指导)
3.师:现在请同学们边动手敲,边动耳听,边动脑想,看看你手中的
乐器可以怎么用生活中的东西制作出来,或者用什么来发出声音可以代模仿它的声音?(学生用各种办法去尝试、去分析、去记忆这些声音。
4.学生展示自己创造的声音。
(个别展示——小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