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82da89852458fb760b5618.png)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原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损害的疾病,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
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水肿、少尿、血尿和高血压为特点。
多见于5~14岁小儿,小于2岁者少见,男女比例2:1。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较少转为慢性肾炎和慢性肾衰竭。
只个别病例于急性期死亡。
1体液过多的护理1.1休息与活动病房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0~22℃,如室温过低可致肾小动脉发生反射性痉挛而影响肾功能。
(1)起病2周内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水钠潴留,预防严重症状的发生;同时又由于静脉压下降,降低了毛细血管血压,使水肿减轻。
应向患儿及家长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2)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1~2个月内宜限制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当血沉正常、尿红细胞<10个/HP可以上学,但应避免体育活动;尿常规正常3个月后或12小时尿细胞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3)卧床休息时注意肾区保暖,可在腰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肾血管痉挛,使肾血流量增多,以增加尿量,减轻水肿。
每日一次,每次约15~20分钟。
1.2限制钠、水摄入少尿和水肿期间,钠盐摄入以每日60~120mg/kg为宜,水的摄入以不显性失水加前一日的尿量计算。
一般不必严格限水,但对严重少尿或无尿患儿应限制钠、水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及循环充血,从而减轻肾脏负荷。
1.3利尿并观察水肿早期凡具有明显水肿、少尿、高血压及全身循环充血者,均应按医嘱给予利尿剂,应用利尿剂前后注意观察体重,尿量、水肿变化并做好记录。
测量体重一般每周2次,用利尿剂时每日一次;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水肿增减情况和治疗效果。
并按医嘱取晨尿送检,每周2次,了解病情变化。
2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2.1 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重症发生(1)预防严重循环充血: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2aabf0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7.png)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的急性弥漫性炎症。
它是肾脏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炎性反应。
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表现。
本病主要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
一、主要的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发热与疾病本身有关。
2、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3、排尿异常:少尿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5、腰痛与疾病本身有关。
6、活动无耐力与疾病所致高血压、水肿有关。
7、潜在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8、知识缺乏与知识来源受限有关。
二、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尿量情况,病情进展时可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
2、观察血尿、蛋白尿、水肿的程度。
3、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尤其是血压与体温的变化;4、有无关节痛、肌肉痛、腹痛。
5、密切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电解质。
6、观察有无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
三、护理措施1按肾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环境:病室环境要保持温度适宜,严防受凉。
②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症状比较明显者需卧床休息4-6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但1-2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劳累。
③饮食:应给低盐、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盐每天给1-2g,蛋白质25-40g,热量12600kJ(3000kcal),每天进水量不超过1000-1500ml,恢复期可进普通饮食。
3症状护理①对于水肿、高血压、尿液的改变等采用对症护理②口腔护理,以防止口腔及呼吸道感染③每日测血压4次,观察血压情况。
4用药护理①注意观察利尿药效果,详细记录24h出入液量,以提供控制水分的依据。
②密切观察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此病起病较急,血尿、水肿明显时,病人思想负担大,表现急躁不安,故应而心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教,使病人心理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四、健康指导1、病人患病期间应加强休息,痊愈后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但应注意避免劳累。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4de5ea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5.png)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急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多见于5~14岁的小儿。
主要临床特点是水肿、血尿、高血压。
重症者有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
本病在小儿常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以限制活动、控制钠、水入量及利尿、降压等对症处理为主。
本病病程较长,预防好,治愈率高(约90%以上),较少转为慢性肾炎。
一.主要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二.观察要点1.观察尿量、尿色,定期进行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作为病情观察的参考。
2.评估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律,观察血压有无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三.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休息急性期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血沉接近正常可恢复上学,但避免剧烈运动,至尿液Addis计数恢复正常才可正常活动。
②.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适量之寒、低蛋白、低盐饮食。
水肿、高血压患儿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一般氯化钠入量日1-2g(水肿消退后可给3-5g);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儿,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
3.症状护理①.观察尿量、尿色,定期进行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作为病情变化的参考。
②.评估水肿进展情况,定期测体重,一般每周2次,用利尿剂时每日1次。
③.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律、呼吸、心率,观察有无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若患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或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者提示心力衰竭出现,应立即抢救。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ppt课件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ec2b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8.png)
第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感染后立即有效的进行治疗可以做到 预防畸形的发生。
谢谢
急性期肾小球肾炎的护 理措施包括:
演讲人
急性期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包括:
一,皮肤护理,水肿较重的病人要注意着装柔软宽松,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 而感染,协助翻身避免压疮,卧位时双下肢抬高三十度。 第二就是预防感染,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注意保暖。 第三是心理护理,限制患者的活动可能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的心理反应。对 儿童及青少年病人使其充分理解其急性期卧床休息以及恢复期限制活动的重要 性,应多关心、多巡视、多鼓励、多讲解,由于本病为自限疾病,消除心理负 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四,避免应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e9200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3.png)
急性肾小球肾炎一、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ephritis, 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临床上具有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表现的疾病,重症者有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二、分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L感染性包括: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非链球菌感染肾小球肾炎(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梅毒、疟疾等)。
2.非感染性包括:多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瘢、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等)。
三、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B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皮肤感染(脓包疮)后。
四、资料收集与评估(-)一般资料:入院2小时完成“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评估既往史、饮食、服药情况、小便(颜色、量等)。
(二)主诉资料及评估1.发热:低热、头痛、头晕等。
2.血尿(常为首发症状)、蛋白尿。
3,水肿:水肿的部位(多为晨起眼睑)、性质(非凹陷性)程度及时间。
4.高血压。
5.无尿、少尿。
6.腰痛。
7.疲乏、无力。
(三)查体资料及评估1.皮肤情况:有无水肿及水肿的部位、程度、性质等。
2•营养状况评估:有无食欲减退、贫血、乏力等。
3.精神状态评估:有无神志的改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复视、黑朦、阵发性惊厥、昏迷等)。
4.有无感染:有无发热、咳嗽、咳痰等;有无皮肤感染。
5.肾区叩痛。
(四)住院期间评估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尤其是体温和血压的变化。
2.皮肤情况:皮肤有无水肿及消长情况,有无破损、感染。
3.饮食情况: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4,尿液情况:血尿、蛋白尿及尿量的观察。
5,有无少尿、无尿、高血钾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6.有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感染情况。
医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6341b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6.png)
医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常规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本病常有前驱感染,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也可引起。
好发于儿童,男性多见。
前驱感染后常有1~3周(平均10d左右)的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时间。
呼吸道感染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
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起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皮肤感染如脓疱疮等。
2.身体状况如下所述。
(1)血尿:常为患者起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40%~70%患者有肉眼血尿,尿液呈浑浊红棕色,或洗肉水样,一般数天内消失,也可持续数周转为镜下血尿。
(2)水肿:多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面部肿胀感,呈现所谓“肾炎面容”,一般不重。
少数患者水肿较重进展较快,数日内遍及全身,呈可凹陷性。
严重水、钠潴留会引起急性左心衰。
(3)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经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少数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甚至昏迷、抽搐等。
血压增高往往与水肿、血尿同时发生,也有在其后发生,一般持续3~4周,多在水肿消退2周降为正常。
(4)肾功能及尿量改变:起病初期可有尿量减少,尿量一般在500~800ml,少尿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大多数在起病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只有极少数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
(5)其他表现:原发感染灶的表现及全身症状,可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
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镜下血尿、蛋白尿、发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B超示双肾形状饱满,体积增大,肾活检组织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
执业护士儿科学辅导: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执业护士儿科学辅导: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e2c6c1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2.png)
急性肾⼩球炎简称急性肾炎,是⼀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球炎性病变。
临床以⾎尿、少尿、⽔肿和⾼⾎压为主要表现。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排尿异常:尿少、⾎尿;②体液过多:浮肿;③舒适的改变:头昏、头痛;④有⽪肤受损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肾衰。
排尿异常:尿少、⾎尿 相关因素肾⼩球炎性改变。
主要表现 ⾎尿:⾁眼⾎尿,为洗⾁⽔样。
少尿。
⽆尿。
蛋⽩尿。
护理⽬标患⼉尿常规6周左右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1-2周,待尿量恢复正常,⾁眼⾎尿消失后逐渐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卧床期间保证⽣活所需,如进⾷擦澡、洗漱、⼊厕等,信号灯开关置床旁,并及时应答。
有⽔肿及⾼⾎压的患⼉应限制钠盐的摄⼊,每天⾷盐1-2g;有氮质⾎症时应限制蛋⽩⼊量,每天0.5g/kg,供给⾼糖饮⾷。
严格记录24⼩时出⼊⽔量。
遵医嘱准确补液。
正确采集和及时送检尿液标本。
重点评价 24⼩时出⼊⽔量是否平衡。
尿常规是否恢复正常。
体液过多:浮肿 相关因素肾⼩球滤过率降低致⽔钠潴留。
主要表现 ⾮凹陷性⽔肿,先眼睑,后渐及全⾝。
少尿。
护理⽬标 患⼉⽔肿消失。
患⼉体重及尿量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严重⽔肿时卧床休息。
⽔肿时适当限制钠盐摄⼊。
准确记录24⼩时出⼊⽔量。
⽔肿严重时,测量体重每天1次,⽔肿消退后,每周测2次。
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为防⽌⼊⽔量过多⽽排出量少,指导患⼉适当限制⼊⽔量。
避免肌内注射,必需注射时应严格⽆菌技术操作,注射后按压针孔⾄⽆渗液为⽌。
监测⽣命体征及电解质。
重点评价 ⽔肿有⽆改善。
尿量、尿⾊、尿常规是否正常。
舒适的改变:头昏、头痛 相关因素与⾎压升⾼有关。
主要表现头昏、头痛,⾎压升⾼。
护理⽬标 患⼉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缓解。
患⼉⾎压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监测⾎压的变化,每天测⾎压1次,并做好记录。
卧床休息,协助⽣活护理,如洗脸、穿⾐、进⾷、⼤⼩便等,并减少其紧张情绪。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4fcf8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7.png)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1.观察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2.促进休息和床位安置: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减轻肾脏的负担。
3.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如止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4.控制液体摄入量:根据患者体重、尿量和血压,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以避免肾脏的过度负担和水肿的发生。
5.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可降低肾小球的负担,而限制钠的摄入可减少水肿的发生。
6.监控尿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和量,并及时报告任何尿量的变化。
7.尿液检查:定期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以监测尿蛋白、尿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的变化。
8.监测电解质平衡: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电解质水平,及时处理任何异常。
9.管理高血压:监测患者的血压,根据需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并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10.预防感染: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
11.提供心理支持: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12.定期随访和复查:患者出院后,建议定期随访和复查尿液、肾功
能和血压等指标,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护理常规的重点是保护肾脏,控制炎症反应,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需要全面的护理计划,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
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上是护理常规的一些基本措施,具体
的护理方法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
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内容
![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4e6180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9.png)
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内容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以下是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内容:
1. 饮食调理: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饮食应以低蛋白质、低盐、低脂肪为主,适量控制水分摄入量。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蛋白的食物,如猪肉、鱼、海鲜、辣椒等。
2.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尿量、尿色、血压、体重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 药物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护理人员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协助患者按时用药、遵循医嘱。
4. 意识宣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宣传肾小球肾炎的知识,让他们了解病情,掌握监测病情的方法,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信心。
5. 情绪疏导: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常会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心理安慰和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总之,肾小球肾炎的护理需要细致入微,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协助医生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1 -。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bbfbf38fc4ffe473368abfe.png)
肾脏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舌象、脉象、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严密观察体温及体液的动态变化,定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每周测量体重1次,水肿明显、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者每日测量体重1次,做好记录有腹水者定时测腹围。
5.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增多等情况。
6.根据病情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根据病情给予治疗饮食,注意饮食是否符合规定,并劝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8.做好检查前准备,按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9.加强健康指导,使病人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识,主动定期随访。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急性起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
可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而引起,但以链球菌感染后的肾性肾炎最为多见。
[中医辨证常见证型]1、风水相搏[证候]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浮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小便不利,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
舌苔薄白,脉浮或数。
2、湿热毒蕴[证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腰膝重着而痛,身发疮疖,甚至溃破,恶风发热。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3.湿热壅盛[证候)浮肿较重,肌肤绷急,腹大胀满,胸闷烦热,口干气粗,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或濡数。
4.水湿浸渍[证候]全身水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脘痞不饥,小便短少,舌淡,舌体肿大,舌苔白腻,脉沉缓。
5.膀胱蕴热[证候]心烦口渴,小便短少,鲜红或洗肉水状,腰痛身热,面部浮肿。
舌红少苔,脉数。
[评估]1.水肿及尿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
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变化。
3.用药反应。
4、中医临床辨证,悄志、舌象、脉象。
[一般护理]1、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病室内阳光充足,冷暖适宜,以防受凉。
室内定期用醋薰蒸或紫外线消毒,预防感冒。
3、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临床症状消失。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cbe0d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e.png)
第二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尿异常 几乎全部病人均有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为多型红细胞。尿沉渣除红细
胞外,早期可 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并可见颗粒管型与红细胞管型等。 尿蛋白多为+~++。 (二)免疫学检查 80%~95%的病人在起病后2周内可有血清总补体及C3降低,4周后开始 复升,6~8周恢 复到正常水平。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提示有链球 菌感染史。 (三)肾功能检查 可有轻度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
4. 设置所需放电能量,按下energy select钮,单相波除颤能量选择360 焦耳,双相波除颤选择200焦耳。
5. 充电,按下charge钮,充电完毕后红灯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心脏除颤仪
安放电极板,前-侧位,前电极板(STERUM)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心底部)即右侧锁骨下方,侧电极板(APEX)放在左侧腋中线第五 肋间(心尖部),电极的中心适在腋中线上,两者间距不得少于10cm, 并与胸壁紧密接触,以保证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肌。若取前后位,电极 板分别放在心尖部和右肩胛下角处。
洁纱布1块)、抢救药品,重症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步骤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及姓名,判断是否室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心脏除颤仪
2. 病人取平卧位,解开衣领、裤带,暴露胸部,除去病人身上的导电物 质。
3. 开机(按下power on钮),检查调节除颤仪模式为非同步电除颤, 同步电复律按下(sync)开关。取下除颤电极板,表面涂满导电糊(或 在病人体表电击处放置大于电击板面积的四层生理盐水纱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a8046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e.png)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监测体温、尿液性状,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不升,且腰痛剧烈,伴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头疼等,及时告知医生。
3、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伴有发热、显著的尿路刺激症状,或伴有血尿时应卧床休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减轻后即可起床活动。
4、遵医嘱给药,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期间要注意多饮水,同时服用碳酸氢钠.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每天饮水量>2000ml。
6、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安慰。
7、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尿液逆流,正确留取尿培养标本,勤排尿,每天尿量不少于1500ml 。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9、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外阴部的方法,教会识别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生,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1ab27fc856a561252d36fa4.png)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及肾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低盐、优质低蛋白质或高蛋白质饮食。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意识、尿量的变化。
5.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每周测体重1次。
及时留取尿液,血生化标本,做好各种透析疗法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6.使用利尿剂、降压药及各种抗生素时应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
7.对慢性肾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嘱患者出院后严格掌握饮食原则,防止感冒,定时复查。
(二)急性肾炎护理常规1.按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浮肿、高血压症状显著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3.给低盐、高热量饮食,按医嘱每日给优质蛋白质25-40g,热量12552j(3000kcal),少尿、无尿时限制含钾食物。
4.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按医嘱留尿化验。
5.严密观察血压及体重(重症例外)变化。
6.如患者有心慌、气短、夜间突发端坐呼吸、咳淡红色泡沫样痰等左心衰竭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如有血压升高、呕吐、视力障碍、意识不清、惊厥、昏迷等现象,提示患者发生了高血压脑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加床栏保护,以防跌倒、坠床。
8.水肿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臀部、阴囊、足踝多处加以保护。
9.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不宜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10.多关心、巡视患者及时询问患者的需要并予以解决。
11.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感冒。
(三)肾盂肾炎护理常规1.按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肾区疼痛者,采用屈曲位。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不必严格限制钠盐,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促进细菌和毒素排泄。
4.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尿路刺激症状,尿液的量、性质、次数,以及有无畏寒、发热、腰痛等症状。
护理查房--急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查房--急性肾小球肾炎](https://img.taocdn.com/s3/m/09cfcd39647d27284b735153.png)
案例:37床卢诗颖女 5岁 2015年3月2日因肉眼血尿5天入院现病史:肉眼血尿5天,无发热咳嗽、腰痛、尿痛等伴随症状,未行特殊处理;查体:T37.6℃,P110次/分,R25次/分,BP109/62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双眼水肿,双下肢无水肿;当地尿常规:红细胞:3523.2/ul,白细胞:817.4/ul,尿蛋白+++,隐血+++既往史:病前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曾口服“头孢克洛”。
常患“扁桃体炎”,长期口服“鱼腥草”;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入院后检查:尿常规:红细胞 11073.9/ul(0~23.7) 白细胞 1537.0/ul(0~32.2),尿蛋白+++隐血+++,尿呈褐色血清补体C3 :0.21 (1.00~2.00)血常规:红细胞降低,血红蛋白100g/l (115~150g/l)24h尿蛋白测定:尿总蛋白1407.0(28~141)尿白蛋白836(<25)左肾彩超考虑“胡桃夹现象”血沉正常3月6日复查尿常规:尿呈淡红色,红细胞7239.5/ul 白细胞218/ul,尿蛋白2+,隐血3+3月8日复查尿常规:尿呈淡红色,红细胞8659.8/ul 尿蛋白2+,隐血3+3月9日,复查血沉正常治疗: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护理:清淡低盐饮食,卧床休息,血压q8h问题: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3.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定义和临床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型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1)典型的表现是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2)严重的表现:①严重循环衰竭:表现为气促、发绀、咳嗽、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
②高血压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③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⑴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两周,待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活动,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分享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92007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d.png)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分享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临床上具有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表现的疾病,重症者有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一、分类及病因、表现(一)分类(1)感染性: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梅毒等)(2)非感染性:多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或皮肤感染(脓包疮)后。
(三)临床表现(1)前驱感染症秋冬季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尤其是扁桃腺炎常见。
夏秋季以皮肤感染多见。
上呼吸道感染后1-3周发病,平均10天,皮肤感染后一般3周发病。
(2)水肿、少尿水肿是最常见及最早出现的症状,70%的患儿有水肿,先有眼睑及颜面水肿,重者2-3天遍及全身,水肿呈非凹陷性。
早起均有尿色深、尿量少,甚至无尿,一般2-3周内随尿量得增多水肿消退。
(3)血尿起因时几乎都有血尿,轻者仅有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30-50%有肉眼血尿,酸性尿呈浓茶色或灰烟水样,中性或弱碱性尿呈鲜红色或洗肉水样,肉眼血尿一般在1-2周消失。
(4)高血压不少患者合并存在高血压,收缩及舒张压可达140~170/90~110mmHg,当血压增高时,通常还会伴随浮肿、血尿等症状。
患者尿量增加后,血压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临床经验总结显示,水肿消退约半个月后,高血压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5)神经系统症状病来的急,常有寒战、高热、全身不适、疲倦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甚至腹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有视力障碍,甚至会出现黑蒙、抽搐、昏迷。
(6)泌尿系统经常伴随尿急、尿频或尿痛等临床症状,不少患者还合并肾区不适、腰痛,肋脊角存在叩击痛、压痛,在腹部中上输尿管点、耻骨上膀胱区也可能伴随压痛。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查房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6f1040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3.png)
查房内容
**尿量和尿液分析**:记录患 者尿量,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尿蛋白定量和沉渣镜检,以评 估肾小球功能和尿蛋白水平。
**电解质和血常规检查**:监 测血钠、血钾、血尿素氮和血 肌酐水平,了解患者的电解质 平衡情况和肾功能。
查房内容
**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 药物治疗情况,包括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同时关注护理环境 的整洁和感染防控。
查房内容
**心肺听诊**:听诊心脏是否有杂 音、肺部是否出现啰音等异常情况 。
护理重点
护理重点
**监测尿量和尿蛋白**:定期记录患者 的尿量和尿蛋白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 尿量减少或蛋白尿增加的情况。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并调整患 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者的具 体情况,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 物,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膳 食指导,保证患者的充足营养 摄入,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和修 复。
护理重点
**情绪支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 面对疾病。
总结
总结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查房是保证 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 理指标,同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 和支持。护士在查房过程中应密切 关注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采 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 量和患者的康复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查房
目录 简介 查房内容 护理重点 总结
简介
简介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罕见但严 重的肾脏疾病,通常出现在年轻人 身上,并且进展迅速。
护理查房是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 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 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 果。
查房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并非细菌直接感染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询问患儿病前1~4周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史。
1.2身体评估:测量生命体征;了解尿液的颜色及尿量、体重及水肿程度。
1.3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态及对本病的认识程度。
1.4辅助检查:了解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2.护理问题
2.1体液过多
2.2活动无耐力
2.3潜在并发症
2.4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保证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平稳,方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若活动后血尿重现,血压增高,仍需绝对卧床休息,待尿常规正常方可上学。
3.2饮食护理:严格执行饮食医嘱,急性期应给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饮食,并发肾衰者严格限制蛋白质饮食,浮肿明显,血压偏高,尿量少应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000毫升,尿少或尿闭时应限制钾盐摄入。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若病儿突然出现尿少或无尿,提示有发生肾衰的可能。
病儿突然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肝脾增大,考虑有心衰的可能,给吸氧,按医嘱用药。
如病儿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失明、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惊厥昏迷、血压突升,可能是高血压脑病的征象,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用降压药。
如病儿出现尿少、无尿、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可能发生尿毒症,应严格控制液体及钠盐摄入。
3.4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应用降压药时监测血压,观察降压效果和有无副作用,应用降压药的患儿避免突然起立,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应
用利尿剂,尤其静脉注射呋塞米后,注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等。
3.5预防交叉感染,居住非感染房间,减少陪床及探视人员,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受凉。
4.健康指导
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强调休息的重要性,让病儿注意休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病预防的关键。
5.护理评价
5.1水肿是否减轻或消退,肉眼血尿是否消失,血压是否恢复正常。
5.2是否有效的防止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活动耐力是否增加。
5.3是否掌握预防本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