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省数据理论入门

合集下载

2013高考数学(文)真题专业解析(福建卷)汇总

2013高考数学(文)真题专业解析(福建卷)汇总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文科)(福建卷)解析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1 •复数z 〔 _2i (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答案:C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数的几何意义解答过程:由几何意义可知复数, z=「-2i 对应点(-1, -2)在第三象限规律总结:二、复数的几何意义有序实数对(a , b) ----------------------- 对应 点Z(a , b). — ------------------- 1答案:A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定. 解题思路:先判断点 P (21)是否在直线|:x + y +1=0上,再先判断 点P 在直线上 是否必须是点(2,1)。

解答过程:【解析】因为(2 1)点代入直线方程,符合方程,即 I = 2且y =「”可推出 点P 在直 线l :x y ・1=0上”;而点 P 在直线上,不一定就是(21)点,即 点 P 在直线i • x • y • 1 = 0 上”推不出’J =2且y = -1 ”.故Sc =2且y = T "是点P 在直线| : x + y 十1 = 0上”的充分 而不必要条件.规律总结: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1)定义法:解题思路: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 z - -1 -2i 对应点(-1,-2)复数z = a + bi对应2•设点 p (x, y),则 x - 2且 y「1 ”是点p 在直线i :x 亠y 亠1二0上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过程:① 分清条件和结论:分清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 ② 找推式:判断“ p ? q ”及“ q ? p ”的真假; ③ 下结论:根据推式及定义下结论:“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为真时,记作 p ? q ,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如果既有 p ? q ,又有q ? p ,记作p ? q ,则p 是q 的 充要 条件,q 也是p的充要条件.(2) 等价转化法: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常转化为其逆否 命题来判断. (3) 集合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小范围可以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3.若集合A 二{1,2,3}, B ={1,3,4},则A B 的子集个数为()答案:C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的是集合的交集和子集.解题思路:先求出A B ={1,3},再有列举法找出A B 的子集个数,或直接用公式2n 解答过程:【解析】因为 A B ={13},有2个元素,所以子集个数为 22 =4 个. 若集合A 有n 个元素,则其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 1.取双曲线的一个顶点为(1 0),取一条渐近线为 y= x,利用点(1 0)到直线A . 2B . 3C. 4D . 16规律总结:4.双曲线/*2=1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A . 1C. 1答案:B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 本题考查的是双曲线的性质.解题思路:【解析】因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都相等, 故可取双曲线的一个顶点y = X的距离计算。

2013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文史类)高清整理版

2013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文史类)高清整理版

2013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文史类)一.选择题1.复数i z 21--=(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设点),(y x P ,则“2=x 且1-=y ”是“点P 在直线01:=++y x l 上”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集合}4,3,1{},3,2,1{==B A ,则B A 的子集个数为( )A .2B .3C .4D .164.双曲线122=-y x 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A .21 B .22 C .1 D .2 5.函数)1ln()(2+=x x f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若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012y x y x ,则y x z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4和3B .4和2C .3和2D .2和07.若122=+yx ,则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2,0[B .]0,2[-C .),2[+∞-D .]2,(--∞8.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如果输入某个正整数n 后,输出的)20,10(∈S ,那么n 的值为( )A .3B .4C .5D .69.将函数)22)(2sin()(πθπθ<<-+=x x f 的图象向右平移)0(>ϕϕ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x g 的图象,若)(),(x g x f 的图象都经过点)23,0(P ,则ϕ的值可以是( ) A .35π B .65π C .2π D .6π 10.在四边形ABCD 中,)2,4(),2,1(-==BD AC ,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 )A .5B .52C .5D .10 11.已知x 与y 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假设根据上表数据所得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a x b yˆˆˆ+=.若某同学根据上表中前两组数据)0,1(和)2,2(求得的直线方程为a x b y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a a b b'>'>ˆ,ˆ B .a a b b '<'>ˆ,ˆ C .a a b b '>'<ˆ,ˆ D .a a b b '<'<ˆ,ˆ 12.设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R ,)0(00≠x x 是)(x f 的极大值点,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0x f x f R x ≤∈∀B .0x -是)(x f -的极小值点C .0x -是)(x f -的极小值点D .0x -是)(x f --的极小值点 二.填空题13.已知函数⎪⎩⎪⎨⎧<≤-<=20,tan 0,2)(3πx x x x x f ,则=))4((πf f .14.利用计算机产生1~0之间的均匀随机数a ,则事件“013<-a ”发生的概率为15.椭圆)0(1:2222>>=+Γ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焦距为c 2.若直线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 满足12212F MF F MF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16.设T S ,是R 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 到T 的函数)(x f y =满足;(i )}|)({S x x f T ∈=;(ii )对任意S x x ∈21,,当21x x <时,恒有)()(21x f x f <. 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现给出以下3对集合: ①*,N B N A ==;②}108|{},31|{≤≤-=≤≤-=x x B x x A ; ③R B x x A =<<=},10|{.其中,“保序同构”的集合对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保序同构”的集合对的序号)x 1 2 3 4 5 6 y213343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1d =,前n 项和为n S . (1)若131,,a a 成等比数列,求1a ; (2)若519S a a >,求1a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ABCD ⊥面,//AB DC ,AB AD ⊥,5BC =,3DC =,4AD =,60PAD ∠=.(1)当正视图方向与向量AD 的方向相同时,画出四棱锥P ABCD -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并画出演算过程); (2)若M 为PA 的中点,求证://DM PBC 面; (3)求三棱锥D PBC -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有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工人300名,25周岁以下工人200名.为研究工人的5日平均生产量是否与年龄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工人,先统计了他们某月的日平均生产件数,然后按工人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和“25周岁以下”分为两组,在将两组工人的日平均生产件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足60件的工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一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的频率. (2)规定日平均生产件数不少于80件者为“生产能手”,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完成22⨯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 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附表: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抛物线2:4E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点C 在抛物线E 上,以C 为圆心OC 为半径作圆,设圆C 与准线l 的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1)若点C 的纵坐标为2,求MN ; (2)若2AFAM AN =⋅,求圆C 的半径.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PQ ∆中,90OPQ ∠=,22OP =,点M 在线段PQ 上. (1)若3OM =,求PM 的长;7(2)若点N 在线段MQ 上,且30MON ∠=,问:当POM ∠取何值时,OMN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面积的最小 值.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1x af x x e=-+(a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求a 的值;(2)求函数()f x 的极值;(3)当1a =的值时,若直线:1l y kx =-与曲线()y f x =没有公共点,求k 的最大值.9【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数的几何意义.由几何意义可知复数在第三象限. 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定.因为)1,2(点代入直线方程,符合方程,即“2=x 且1-=y ”可推出“点P 在直线01:=++y x l 上”;而点P 在直线上,不一定就是)1,2(点,即“点P 在直线01:=++y x l 上”推不出“2=x 且1-=y ”.故“2=x 且1-=y ”是“点P 在直线01:=++y x l 上”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集合的交集和子集.因为}3,1{=B A ,有2个元素,所以子集个数为422=个.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曲线的性质.因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都相等,故可取双曲线的一个顶点为)0,1(,取一条渐近线为x y =,所以点)0,1(到直线x y =的距离为22. 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数函数的图象.由函数解析式可知)()(x f x f -=,即函数为偶函数,排除C ;由函数过)0,0(点,排除B,D . 6.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简单线性规划.如图,可知目标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和2.122O xy7.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均值不等式.因为y x y x 222221⋅≥+=,即222-+≤yx ,所以2-≤+y x ,当且仅当yx 22=,即y x =时取等号. 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框图.循环前:2,1==k S ;第1次判断后循环:3,3==k S ;第2次判断后循环:4,7==k S ;第3次判断后循环:5,15==k S .故4=n .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三角函数的图像的平移.把)23,0(P 代入)22)(2sin()(πθπθ<<-+=x x f ,解得3πθ=,所以)232sin()(ϕπ-+=x x g ,把)23,0(P 代入得,πϕk =或6ππϕ-=k ,观察选项,故选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向量垂直的判断以及向量的模长.因为022)4(1=⨯+-⨯=⋅BD AC ,所以BC AC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522)4(212||||2222=+-⋅+=⋅BD AC ,故选C1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线性回归方程.画出散点图,可大致的画出两条直线(如下图),由两条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判断a a b b'>'<ˆ,ˆ.故选 C 1234123456Oxy1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极值不是最值,A 错误;因为)(x f --和)(x f 关于原点对称,故0x -是)(x f --的极小值点,D 正确.13. 【答案】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段函数求值.2)1(2)1()4tan ())4((3-=-=-=-=f f f f ππ 14.【答案】3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几何概型求概率.013<-a ,即31<a ,所以31131==P .15. 【答案】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圆锥曲线的离心率.由题意可知,21F MF ∆中,︒=∠︒=∠︒=∠90,30,60211221MF F F MF F MF ,所以有⎪⎩⎪⎨⎧==+==+12212221222132)2(MF MF a MF MF c F F MF MF ,整理得13-==a c e ,故答案为13-.16. 【答案】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的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知S 为函数的一个定义域,T 为其所对应的值域,且函数)(x f y =为单调递增函数.对于集合对①,可取函数)(2)(N x x f x∈=,是“保序同构”;对于集合对②,可取函数)31(2729≤≤--=x x y ,是“保序同构”;对于集合对③,可取函数)10)(2tan(<<-=x x y ππ,是“保序同构”.故答案为①②③.1117.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2分.解:(1)因为数列{}n a 的公差1d =,且131,,a a 成等比数列,所以2111(2)a a =⨯+,即21120a a --=,解得11a =-或12a =.(2)因为数列{}n a 的公差1d =,且519S a a >,所以21115108a a a +>+;即2113100a a +-<,解得152a -<<18.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几何体的三视图和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能力、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2分.解法一:(Ⅰ)在梯形ABCD 中,过点C 作CE AB ⊥,垂足为E ,由已知得,四边形ADCE 为矩形,3AE CD ==在Rt BEC ∆中,由5BC =,4CE =,依勾股定理得:3BE =,从而6AB =又由PD ⊥平面ABCD 得,PD AD ⊥从而在Rt PDA ∆中,由4AD =,60PAD ∠=︒,得43PD =正视图如右图所示:(Ⅱ)取PB 中点N ,连结MN ,CN在PAB ∆中,M 是PA 中点,∴MN AB ,132MN AB ==,又CD AB ,3CD = ∴MN CD ,MN CD =∴四边形MNCD 为平行四边形,∴DM CN又DM ⊄平面PBC ,CN ⊂平面PBC∴DM 平面PBC (Ⅲ)13D PBC P DBC DBC V V S PD --∆==⋅又6PBC s ∆=,43PD =,所以83D PBC V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取AB 的中点E ,连结ME ,DE在梯形ABCD 中,BE CD ,且BE CD =∴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DE BC ,又DE ⊄平面PBC ,BC ⊂平面PBC∴DE 平面PBC ,又在PAB ∆中,ME PBME ⊄平面PBC ,PB ⊂平面PBC∴ME 平面PBC .又DE ME E =,∴平面DME 平面PBC ,又DM ⊂平面DME∴DM 平面PBC(Ⅲ)同解法一19. 本小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抽样方法、独立性检验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考查必然和或然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满分12分.解:(Ⅰ)由已知得,样本中有25周岁以上组工人60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40名所以,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足60件的工人中,25周岁以上组工人有600.053⨯=(人),记为1A ,2A ,3A ;25周岁以下组工人有400.052⨯=(人),记为1B ,2B从中随机抽取2名工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0种,他们是:12(,)A A ,13(,)A A ,23(,)A A ,11(,)A B ,12(,)A B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其中,至少有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的可能结果共有7种,它们是:11(,)A B ,12(,)A B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 .故所求的概率:710P =(Ⅱ)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名工人中,“25周岁以上组”中的生产能手600.2515⨯=(人),“25周岁以下组”中的生产能手400.37515⨯=(人),据此可得22⨯列联表如下:生产能手 非生产能手 合计 25周岁以上组15 45 60 25周岁以下组15 25 40 合计30 70 100 所以得:222()100(15251545)25 1.79()()()()6040307014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因为1.79 2.706<,所以没有90%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20. 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与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2分.解:(Ⅰ)抛物线24y x =的准线l 的方程为1x =-,由点C 的纵坐标为2,得点C 的坐标为(1,2)所以点C 到准线l 的距离2d =,又||5CO =.所以22||2||2542MN CO d =-=-=.(Ⅱ)设200(,)4y C y ,则圆C 的方程为242220000()()416y y x y y y -+-=+, 即22200202y x x y y y -+-=. 由1x =-,得22002102y y y y -++= 设1(1,)M y -,2(1,)N y -,则:222000201244(1)240212y y y y y y ⎧∆=-+=->⎪⎪⎨⎪=+⎪⎩由2||||||AF AM AN =⋅,得12||4y y =13 所以20142y +=,解得06y =±,此时0∆> 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3(,6)2或3(,6)2- 从而233||4CO =,33||2CO =,即圆C 的半径为332 21. 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2分.解:(Ⅰ)在OMP ∆中,45OPM ∠=︒,5OM =,22OP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45OM OP MP OP MP =+-⨯⨯⨯︒,得2430MP MP -+=,解得1MP =或3MP =.(Ⅱ)设POM α∠=,060α︒≤≤︒,在OMP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OM OP OPM OMP =∠∠, 所以()sin 45sin 45OP OM α︒=︒+, 同理()sin 45sin 75OP ON α︒=︒+ 故1sin 2OMN S OM ON MON ∆=⨯⨯⨯∠ ()()221sin 454sin 45sin 75OP αα︒=⨯︒+︒+ ()()1sin 45sin 4530αα=︒+︒++︒ ()()()131sin 45sin 45cos 4522ααα=⎡⎤︒+︒++︒+⎢⎥⎣⎦ ()()()2131sin 45sin 45cos 4522ααα=︒++︒+︒+ ()()1311cos 902sin 90244αα=-︒++︒+⎡⎤⎣⎦ 1331sin 2cos 2444αα=++()131sin 23042α=++︒因为060α︒≤≤︒,30230150α︒≤+︒≤︒,所以当30α=︒时,()sin 230α+︒的最大值为1,此时OMN ∆的面积取到最小值.即230POM ∠=︒时,OMN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843-.22.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与导数,函数的单调性、极值、零点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4分.解:(Ⅰ)由()1x a f x x e =-+,得()1x a f x e'=-. 又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 得()10f '=,即10a e-=,解得a e =. (Ⅱ)()1x a f x e '=-, ①当0a ≤时,()0f x '>,()f x 为(),-∞+∞上的增函数,所以函数()f x 无极值.②当0a >时,令()0f x '=,得x e a =,ln x a =.(),ln x a ∈-∞,()0f x '<;()ln ,x a ∈+∞,()0f x '>.所以()f x 在(),ln a -∞上单调递减,在()ln ,a +∞上单调递增,故()f x 在ln x a =处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ln ln f a a =,无极大值.综上,当0a ≤时,函数()f x 无极小值;当0a >,()f x 在ln x a =处取得极小值ln a ,无极大值.(Ⅲ)当1a =时,()11xf x x e =-+ 令()()()()111xg x f x kx k x e =--=-+, 则直线l :1y kx =-与曲线()y f x =没有公共点,等价于方程()0g x =在R 上没有实数解.假设1k >,此时()010g =>,1111101k g k e -⎛⎫=-+< ⎪-⎝⎭, 又函数()g x 的图象连续不断,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0g x =在R 上至少有一解,与“方程()0g x =在R 上没有实数解”矛盾,故1k ≤.又1k =时,()10xg x e =>,知方程()0g x =在R 上没有实数解. 所以k 的最大值为1.15 解法二:(Ⅰ)(Ⅱ)同解法一.(Ⅲ)当1a =时,()11x f x x e=-+. 直线l :1y kx =-与曲线()y f x =没有公共点,等价于关于x 的方程111xkx x e -=-+在R 上没有实数解,即关于x 的方程: ()11x k x e-= (*) 在R 上没有实数解.①当1k =时,方程(*)可化为10xe =,在R 上没有实数解. ②当1k ≠时,方程(*)化为11x xe k =-. 令()x g x xe =,则有()()1xg x x e '=+. 令()0g x '=,得1x =-,当x 变化时,()g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1-∞- 1- ()1,-+∞ ()g x ' -0 + ()g x1e - 当1x =-时,()min 1g x e=-,同时当x 趋于+∞时,()g x 趋于+∞, 从而()g x 的取值范围为1,e ⎡⎫-+∞⎪⎢⎣⎭. 所以当11,1k e ⎛⎫∈-∞- ⎪-⎝⎭时,方程(*)无实数解, 解得k 的取值范围是()1,1e -.综上,得k 的最大值为1.。

2011年福建省分析数据入门

2011年福建省分析数据入门

8、二部图(bipartite graph) G=(V,E)是一个能将其结点集V分为两不相交子集V 1和V2=V-V1的无向图,使得:V1中的任何两个结点在图G中均不相邻,V2中的任何结点在图G中也均不相邻。
(1).请各举一个结点个数为5的二部图和非二部图的例子。
(2).请用C或PASCAL编写一个函数BIPARTITE判断一个连通无向图G是否是二部图,并分析程序的时间复杂度。设G用二维数组A来表示,大小为n*n(n为结点个数)。请在程序中加必要的注释。若有必要可直接利用堆栈或队列操作。【
LinkedList head,pre=null; //全局变量
LinkedList InOrder(BiTree bt)
//中序遍历二叉树bt,将叶子结点从左到右链成一个单链表,表头指针为head
{if(bt){InOrder(bt->l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
{
p=L->next;q=p->next;s=q->next;p->next=NULL;
while(s->next)
{
q->next=p;p=q;
q=s;s=s->next; //把L的元素逐个插入新表表头
}
q->next=p;s->next=q;L->next=s;
free(k1);
}
main()
{linklist head,p,r;
int n,s,m,i;
printf("n=");
scanf("%d",&n);
printf("s=");

数据科学入门:从零开始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

数据科学入门:从零开始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

数据科学入门:从零开始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现代社会正处于数据爆炸的时代,大量的数据被生成和收集,这些数据包含着巨大的潜能。

然而,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并做出有意义的决策呢?数据科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从零开始介绍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入门指南。

1. 数据科学的定义数据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从数据中提取知识和见解的学科。

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清洗、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过程,以及构建模型和预测等技术。

数据科学的目标是利用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出科学决策。

2. 数据科学的应用领域数据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金融、健康、教育、社交媒体等。

在商业领域,数据科学可以用于市场分析、客户行为预测、销售预测等。

在金融领域,数据科学可以用于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

在健康领域,数据科学可以用于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等。

在教育领域,数据科学可以用于学习分析、教学评估等。

在社交媒体领域,数据科学可以用于社交网络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等。

3. 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要掌握数据科学,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

3.1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数据科学的基石,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Python和R。

Python是一种简洁而强大的语言,广泛用于数据科学领域。

R也是一种专门用于数据分析和统计的编程语言。

掌握这些编程语言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统计学统计学是数据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它提供了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均值、标准差、概率分布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3.3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数据的质量,并减少对后续分析结果的影响。

3.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一种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形的技术。

通过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特征,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2013福建专升本数据结构 第1章 引论

2013福建专升本数据结构 第1章 引论

2020/10/10
3
为什么要学习数据结构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现了大型程序,软件 也相对独立,结构化程序设计成为程序设计方法学的 主要内容,人们就越来越重视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 引入,对程序设计的规范化起到重大作用。认为程序设 计的实质是对确定的问题选择一种好的结构,加上一 种好的算法:
算法 + 数据结构 = 程序
2020/10/10
4
为什么要学习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作为一们独立的课程在国外是从 1968年开始设立的。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综合性 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而 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 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程序的重要基础。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软件课程系列中最主要的 “看家本领”
2020/10/10
6
第1章 引 论 • 理解算法的概念。 • 理解什么是程序,程序与算法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 掌握算法的计算复杂性概念。 • 掌握算法渐近复杂性的数学表述。 • 熟悉抽象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 熟悉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概念。 • 理解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用C语言描述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方法。
2020/10/10
7
数值计算问题:
例1 鸡兔同笼,鸡脚 X 只,兔脚 Y 只,问鸡、兔各几 只? 例2 预计人口增长情况,现有人口13亿,要在5年内控 制在15亿以内,每年的增长率不能超过多少? 数学模型:数学方程
2020/10/10
8
非数值计算问题
例1 图书管理系统 关键:如何有效组织图书?
数据项(data item)—有独立含义的数据最小单位,也 称域(field)

2014年福建省数据结构(必备资料)

2014年福建省数据结构(必备资料)
A.O(1) B.O(n) C.O(n2) D.O(nlog2n)
5、在一个长度为n(n>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执行 B 操作与链表的长度有关。
A.删除单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B.删除单链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C.在单链表第一个元素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D.在单链表最后一个元素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A.p->prior = s;s->next = p;p->prior->next = s;s->prior = p->prior
B.p->prior = s;p->prior->next = s;s->next = p;s->prior = p->prior
C.s->next = p;s->prior = p->prior;p->prior = s;p->prior->next = s
C)DEBFGCA D)GFCEBDA
30、下列选项中,符合堆定义的是
A.{102,24,55,60,89,93}
B.{24,89,55,60,93,102}
C.{102,93,55,60,89,24}
D.{102,60。89,93,55,24}
31、若一个栈以数组V[0..n-1]存储,初始栈顶指针top为n,则x入栈的正确操作是
D.依附于对应顶点v的边数
13、衡量查找算法效率的主要标准是( C )。
A)元素个数 B)所需的存储量
C)平均查找长度 D)算法难易程度
14、6个顶点的强连通图中,含有的边数至少是
A.4 B.5 C.6 D.7
A.p->next == NULL B.p == NULL

2013--2014学年度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整章教案 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度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整章教案 人教版

会求加权平均数对“权”的理解教材,教参,备课组意见注:1.本页手写;2.“课型”栏填写新授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作文课等;3.其他栏均在授课前写好,“教学后记”栏在授课后写好。

4.推门听课的行政、督学、教研组长等的签字位置在“教案编号”栏上面。

请你设计一种求本小组同学平均年龄的方案?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111—P113的内容,注意云图中的问题。

)通过比较例1中的(1)(2)两个问题的结果,能否体会到权的姚明平均每场球获得的篮板球个数是多少?下面两种算法有道理吗?为什么?一般地,若n 个数12,,,n x x x ⋅⋅⋅的权分别是2,,n w w ⋅⋅⋅,则112212n nnx w x w x w w w w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1) 该市7月下旬10天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_____,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平均数.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与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学生做不完的作业,不学生预习准备预习课本,发现并标记问题教师教学准备研读教材、教参,分析学生学情注:1.本页手写;2.“课型”栏填写新授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作文课等;3.其他栏均在授课前写好,“教学后记”栏在授课后写好。

4.推门听课的行政、督学、教研组长等的签字位置在“教案编号”栏上面。

个运动员,他们的身高(单位:15615816016217016125++++=. 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61.2 cm . 2 某班级为了解同学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解: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814161524162+++⨯⨯⨯⨯说明1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2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三、例题分析为了解全班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老师对学生做课为了绿化环境,柳荫街引进一批法国梧桐,三年后这些树利用加权平均数.)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时,你如何确定数据与相应的权?试举例说明.注:1.本页手写;2.“课型”栏填写新授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作文课等;3.其他栏均在授课前写好,“教学后记”栏在授课后写好。

2011年福建省数据要领入门

2011年福建省数据要领入门
48.有n个记录存储在带头结点的双向链表中,现用双向起泡排序法对其按上升序进行排序,请写出这种排序的算法。(注:双向起泡排序即相邻两趟排序向相反方向起泡)
5、设T是一棵满二叉树,编写一个将T的先序遍历序列转换为后序遍历序列的递归算法。
6、设有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为(45,80,48,40,22,78),要求构造一棵二叉排序树并给出构造过程。
{for (i=1;i<=n;i++) visited[i]=0;
for (i=1;i<=n;i++ ) if (!visited[i]) dfs(i);
}//find_cycle
4、冒泡排序算法是把大的元素向上移(气泡的上浮),也可以把小的元素向下移(气泡的下沉)请给出上浮和下沉过程交替的冒泡排序算法。
有向图判断回路要比无向图复杂。利用深度优先遍历,将顶点分成三类:未访问;已访问但其邻接点未访问完;已访问且其邻接点已访问完。下面用0,1,2表示这三种状态。前面已提到,若dfs(v)结束前出现顶点u到v的回边,则图中必有包含顶点v和u的回路。对应程序中v的状态为1,而u是正访问的顶点,若我们找出u的下一邻接点的状态为1,就可以输出回路了。
10、两棵空二叉树或仅有根结点的二叉树相似;对非空二叉树,可判左右子树是否相似,采用递归算法。
int Similar(BiTree p,q) //判断二叉树p和q是否相似
{if(p==null && q==null) return (1);
else if(!p && q || p && !q) return (0);
LinkedList head,pre=null; //全局变量

福建专升本数据结构讲解

福建专升本数据结构讲解

一、会: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二、懂:思想证明三、写:C代码第一章引论一、算法:若干指令组成的有限序列。

五个特征:输入、输出、确定性、有限性、可行性。

二、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数据逻辑结构(顶层):三种,线性、层次(树)、图,逻辑结构是:成分数据 +成分数据之间关系数据元素(成分数据):一个同学档案数据项:姓名、生日、学号....数据物理结构(底层,存储结构):两种,顺序(数组)、非顺序(链表)同一个逻辑结构可以在不同的物理结构中实现,但是各种操作算法的具体实现代码不同(比如在数组插入,在链表中插入算法不同)涉及题目:05年二(1,3)三、复杂度=占用资源的多少,时间、空间O(...),表示数量级O(1)<O(log2n)<O(n)<O(n*log n)<O(n^k)<O(2^n)1、时间复杂度相对时间,一条指令(语句)运行时间为1计算:非递归=主要循环(最费时)执行的次数递归=结果中的常数(0)和系数(1),低阶全部去掉(0)3n+7+0.5*n*n=O(n*n)复杂度类型:最好、最坏、平均2、空间复杂度:辅助数据空间,如果没有,则是O(1)涉及题目:08年 2,3,9,1207年 15四、结构类型、变量、指针(抽象数据类型不会考):1、什么是类型?类型是模板,用于定义变量int double float char ...如果不定义变量,类型没用int x; x占2字节double y; y占8字节说法:int占2字节,double占8字节生活模板 C语言=======================二居室模板图纸规划类型 int double主卧20平方小卧10平方客厅20平方厨房10厕所4阳台4总计68平方----------------------房子盖好 int x;张三家是二居室 x是整型变量====================类型:名字,大小,不占内存变量:名字,大小,占内存==================C语言允许程序员自己定义类型?因为C语言原来的类型太少!比如要存储处理学生档案数据学号:整数姓名:字符串8个字符性别:字符,M,F地址:字符串40个字符分数:浮点数组[30]--------------定义结构类型int num;char name[8];char sex;char addr[40];float score;typedef struct student{int num; 2 成员char name[8]; 8char sex; 1char addr[40]; 40float score; 4}STUDENT;定义一个结构类型!名字sturct student或者STUDENT,大小55字节-------------定义结构变量struct student student1, student2,stu[100],*p; 或者STUDENT student1, student2,stu[100],*p;p自己占4个字节,管65字节p里只存一个地址,;int x,y;x=8;注意:类型名不能用作变量名以下代码大错!!scanf("%d,%s,%c,%s, %f",&student1);printf("%d,%s,%c,%s, %f",student1);----------------------------------引用结构体变量中成员的方式为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student1.num=101;[0]='T';[3]='\0';student1.sex='M';student1.score=80.5;张三家.厨房李四家.厨房student2.score=student1.score;sum=student1.score+student2.score;student1.age++;++student2.age;scanf("%d,%s,%c,%s, %f",&student1.num,&,&student1.sex,&student1.addr,&student1.score);printf("%d,%s,%c,%s, %f",student1.num,,student1.sex,student1.addr,student1.score);stu[0].num=103;数组名[下标].成员名三个问题:结构类型定义,结构变量定义,结构变量引用========================简单写法1:结构类型定义和结构变量定义写在一起, struct student{ int num;char name[20];char sex;int age;float score;char addr[30];}student1,student2;简单写法2:结构类型定义和结构变量定义写在一起,省略类型名字struct{ int num;char name[20];char sex;int age;float score;char addr[30];}student1,student2;保留字:不能用作变量名,数组名,函数名=========================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struct student *p;或者STUDENT *p;p自己占4个字节,管65字节p=&student1;把student1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存到p中。

2013年全国重要数据基础

2013年全国重要数据基础
while (top>0)
{ p=stack[top]; top--;
printf(“%d”,p->data);
if (p->rchild!=null)
{(1)___; (2)___;
}
if (p->lchild!=null)
(3)___; (4)__;
}}}}
10、约瑟夫环问题(Josephus问题)是指编号为1、2、…,n的n(n>0)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成一圈,现从第s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报数,数到第m个人出列,然后从出列的下一个人重新开始报数,数到第m的人又出列,…,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的人全部出列为止。现要求采用循环链表结构设计一个算法,模拟此过程。
//保留当前最长路径到l栈,记住最高栈顶指针,退栈
}
else if(top>0) {tag[top]=1; p=s[top].Rc;} //沿右子分枝向下
}//while(p!=null||top>0)
}//结束LongestPath
6、后序遍历最后访问根结点,即在递归算法中,根是压在栈底的。采用后序非递归算法,栈中存放二叉树结点的指针,当访问到某结点时,栈中所有元素均为该结点的祖先。本题要找p和q 的最近共同祖先结点r ,不失一般性,设p在q的左边。后序遍历必然先遍历到结点p,栈中元素均为p的祖先。将栈拷入另一辅助栈中。再继续遍历到结点q时,将栈中元素从栈顶开始逐个到辅助栈中去匹配,第一个匹配(即相等)的元素就是结点p 和q的最近公共祖先。
#include<stdlib.h>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福建省2013年高考数学科的评析与思考(最终稿) 2

福建省2013年高考数学科的评析与思考(最终稿) 2

序“模式化”的理念.
试题在注重规避模式化解题的同时,合理地减 少了公式的直接套用.如题11打破了线性回归的传
统考查方式,不再只是考查公式的套用,而将目标
放在考查考生对线性回归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性 理解上,要求考生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数学;题16考查考生对
查,实现了高考命题的基本目标——有利于科学选
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 平.
1 试卷的总体分析
1.1 试卷内容分析
表一 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布
表一呈现的数据表明,试卷对知识的覆盖面 广,考查内容较为全面.尤其是函数与导数、数 列、统计与概率、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
等支撑高中数学知识框架的主体知识,在三种题型
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考查 考生的数学素养.试卷的主导思想是“题目新,考基础 ,考能力”.换言之,教学过程中,在适当解题的同时 ,更要重视隐藏在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有意识地 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指导解题,以掌握“不变”的思想 和方法,应对“万变”的试题.
2.2 关注新情景,重视探究交汇,平和对待高考
学潜能”的考生.
题20将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有机融合在一 起,交汇新颖,有效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
识.另外,题9、10、18和19也体现了试题对数学能
力和数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高考的“选拔”目 标.
1.2.4 突出本质,注重过程 试卷很好地体现了作为《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之一的 “过程与方法”.如题9是通过等比数列片断和、片断 积构造两个新数列,无直接套用的公式,考查了考生对 数列定义本质的理解过程;题7以向量运算为载体,考
一、理科试卷的评析
2013年福建省高考数学命题,以《普通高中数

2013福建省数据要领高级

2013福建省数据要领高级

1、有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每个结点包括两个域,一个是整型域info,另一个是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域next。

假设单链表已建立,设计算法删除单链表中所有重复出现的结点,使得info域相等的结点只保留一个。

#include <stdio.h>typedef char datatype;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 next;} listnode;typedef listnode* linklist;/*--------------------------------------------*//* 删除单链表中重复的结点 *//*--------------------------------------------*/linklist deletelist(linklist head){ listnode *p,*s,*q;p=head->next;while(p){s=p;q=p->next;while(q)if(q->data==p->data){s->next=q->next;free(q);q=s->next;}else{ s=q; /*找与P结点值相同的结点*/q=q->next;}p=p->next;}return head;}2、两棵空二叉树或仅有根结点的二叉树相似;对非空二叉树,可判左右子树是否相似,采用递归算法。

int Similar(BiTree p,q) //判断二叉树p和q是否相似{if(p==null && q==null) return (1);else if(!p && q || p && !q) return (0);else return(Similar(p->lchild,q->lchild) && Similar(p->rchild,q->rchild)) }//结束Similar3、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序列的第一个结点是二叉树的根。

201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讲义PPT课稿

201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讲义PPT课稿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统计设计 统 计 工 作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2018/10/6
39
(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 查和统计整理),

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
2018/10/6
40
第二章 统计调查

这是统计工作的起点,是以获得所需要的 统计资料为目的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2018/10/6
41
包括如下五小节内容
§2.1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2 统计调查方案 §2.3 统计调查的方式 §2.4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2.5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2018/10/6
42
§2.1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定义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2018/10/6
49
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 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 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例如:人口普查,调查对象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人。
2018/10/6
50


2018/10/6
46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 查和非全面调查 (二)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 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通常以时期和时点为区 别) (三)按照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 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详见P14—P16
2018/10/6 47

2018/10/6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一棵二叉树的结点结构为 (LLINK,INFO,RLINK),ROOT为指向该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p 和q分别为指向该二叉树中任意两个结点的指针,试编写一算法ANCESTOR(ROOT,p,q,r),该算法找到p和q的最近共同祖先结点r。

2、数组A和B的元素分别有序,欲将两数组合并到C数组,使C仍有序,应将A和B拷贝到C,只要注意A和B数组指针的使用,以及正确处理一数组读完数据后将另一数组余下元素复制到C中即可。

void union(int A[],B[],C[],m,n)
//整型数组A和B各有m和n个元素,前者递增有序,后者递减有序,本算法将A和B归并为递增有序的数组C。

{i=0; j=n-1; k=0;// i,j,k分别是数组A,B和C的下标,因用C描述,下标从0开始while(i<m && j>=0)
if(a[i]<b[j]) c[k++]=a[i++] else c[k++]=b[j--];
while(i<m) c[k++]=a[i++];
while(j>=0) c[k++]=b[j--];
}算法结束
4、要求二叉树按二叉链表形式存储。

15分
(1)写一个建立二叉树的算法。

(2)写一个判别给定的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的算法。

BiTree Creat() //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
{ElemType x;BiTree bt;
scanf(“%d”,&x); //本题假定结点数据域为整型
if(x==0) bt=null;
else if(x>0)
{bt=(BiNode *)malloc(sizeof(BiNode));
bt->data=x; bt->lchild=creat(); bt->rchild=creat();
}
else error(“输入错误”);
return(bt);
}//结束 BiTree
int JudgeComplete(BiTree bt)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如是,返回1,否则,返回0
{int tag=0; BiTree p=bt, Q[]; // Q是队列,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容量足够大
if(p==null) return (1);
QueueInit(Q); QueueIn(Q,p); //初始化队列,根结点指针入队
while (!QueueEmpty(Q))
{p=QueueOut(Q); //出队
if (p->lchild && !tag) QueueIn(Q,p->lchild); //左子女入队
else {if (p->lchild) return 0; //前边已有结点为空,本结点不空
else tag=1; //首次出现结点为空
if (p->rchild && !tag) QueueIn(Q,p->rchild); //右子女入队
else if (p->rchild) return 0; else tag=1;
} //while
return 1; } //JudgeComplete
3、设一棵二叉树的结点结构为 (LLINK,INFO,RLINK),ROOT为指向该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p
和q分别为指向该二叉树中任意两个结点的指针,试编写一算法ANCESTOR(ROOT,p,q,r),该算法找到p和q的最近共同祖先结点r。

4、证明由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也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29. ①试找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二叉树
1)先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2)中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3)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相同 4)中序序列与层次遍历序列相同
5、在有向图G中,如果r到G中的每个结点都有路径可达,则称结点r为G的根结点。

编写一个算法完成下列功能:
(1).建立有向图G的邻接表存储结构;
(2).判断有向图G是否有根,若有,则打印出所有根结点的值。

6、证明由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也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29. ①试找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二叉树
1)先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2)中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3)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相同 4)中序序列与层次遍历序列相同
7、后序遍历最后访问根结点,即在递归算法中,根是压在栈底的。

采用后序非递归算法,栈中存放二叉树结点的指针,当访问到某结点时,栈中所有元素均为该结点的祖先。

本题要找p和q 的最近共同祖先结点r ,不失一般性,设p在q的左边。

后序遍历必然先遍历到结点p,栈中元素均为p的祖先。

将栈拷入另一辅助栈中。

再继续遍历到结点q时,将栈中元素从栈顶开始逐个到辅助栈中去匹配,第一个匹配(即相等)的元素就是结点p 和q的最近公共祖先。

typedef struct
{BiTree t;int tag;//tag=0 表示结点的左子女已被访问,tag=1表示结点的右子女已被访问
}stack;
stack s[],s1[];//栈,容量够大
BiTree Ancestor(BiTree ROOT,p,q,r)//求二叉树上结点p和q的最近的共同祖先结点r。

{top=0; bt=ROOT;
while(bt!=null ||top>0)
{while(bt!=null && bt!=p && bt!=q) //结点入栈
{s[++top].t=bt; s[top].tag=0; bt=bt->lchild;} //沿左分枝向下
if(bt==p) //不失一般性,假定p在q的左侧,遇结点p时,栈中元素均为p的祖先结点{for(i=1;i<=top;i++) s1[i]=s[i]; top1=top; }//将栈s的元素转入辅助栈s1 保存
if(bt==q) //找到q 结点。

for(i=top;i>0;i--)//;将栈中元素的树结点到s1去匹配
{pp=s[i].t;
for (j=top1;j>0;j--)
if(s1[j].t==pp) {printf(“p 和q的最近共同的祖先已找到”);return (pp);}

while(top!=0 && s[top].tag==1) top--; //退栈
if (top!=0){s[top].tag=1;bt=s[top].t->rchild;} //沿右分枝向下遍历
}//结束while(bt!=null ||top>0)
return(null);//q、p无公共祖先}//结束Ances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