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
![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5c0bb4f5335a8103d22040.png)
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将 6 体积的 NO 2(不考虑 NO 2 转化为 N 2O 4)和一定体积的 NO 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 4.5 体积的 O 2 充分反应后,剩余 1.5 体积气体,则原 NO 体积可能为( ) ①3 体积 ②4 体积 ③5 体积 ④5.5 体积 ⑤2 体积 A .①③ B .①⑤C .④ 或 ⑤D .② 或 ③【答案】C 【分析】根据4NO 2+O 2+2H 2O ═4HNO 3、4NO+3O 2+2H 2O ═4HNO 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 ,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详解】2322=4HNO 4NO +O +2H O 416 1.5则一定体积的NO 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 2+2H 2O ═4HNO 3,①若剩余气体为NO ,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 为4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5.5体积;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 2+2H 2O ═4HNO 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3=2体积,故选C 。
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 .铜与HNO 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金属与HNO 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 .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 【答案】B 【详解】A. 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 正确;B. 铜与HNO 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 不正确;C. 金属与HNO 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 正确;D.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 正确; 答案选B 。
3.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 )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答案】B【详解】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不合适;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氢氧化钙与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无法蒸出氨气,故D不合适;故答案为B。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472c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7a.png)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选择题(题型注释)1.在2015 年9 ⽉3 ⽇胜利⽇⼤阅兵中,⼋⼀飞⾏表演队⾸次使⽤⾼沸点的彩⾊拉烟剂,进⾏了绚丽的拉烟飞⾏.其原理是⽤氮⽓将拉烟剂带⼊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温⽓体中,其中的⽔蒸⽓与⽓化后的彩⾊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彩雾”是⼀种混合物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C.燃料燃烧产⽣的热量促使拉烟剂⽓化D.“彩雾”的形成与焰⾊反应的原理相同2.化学与社会、环境和⽣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醋和味精是常⽤的⾷品添加剂,其主要成分均为钠盐B.SO2、CO2、NO2均被列⼊我国空⽓质量报告的指标C.提倡⼈们购物时不⽤塑料袋,是为了防⽌⽩⾊污染D.家⽤84消毒液可⽤来漂⽩⾐物,为了增强其漂⽩效果,使⽤时可加⼊浓盐酸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酶固氮相⽐⼈⼯固氮更⾼效、条件更温和B.透过观察颜⾊容易区分黄⾦与铜锌合⾦C.近⽇⽤地沟油炼制的⽣物航油载客⾸飞,标志着我国航空业在节能减排领域进⼊商业飞⾏阶段D.尿液燃料电池的原理是在微⽣物作⽤下将尿液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电能4.我国清代《本草纲⽬拾遗》中记载药物“⿐冲⽔”,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勿使泄⽓,则药⼒不减,⽓甚⾟烈,触⼈脑,⾮有病不可嗅。
……。
虚弱者忌之。
宜外⽤,勿服。
……。
”这⾥的“⿐冲⽔”是指( )A.氨⽔ B.硝酸 C.醋 D.卤⽔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
他的成就之⼀是证实了⽓体在固体催化剂表⾯进⾏的反应,开创了表⾯化学的⽅法论。
在汽车尾⽓净化装置⾥,⽓体在催化剂表⾯吸附与解吸作⽤的过程如图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才能反应C.汽车尾⽓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 D.该催化转化总反应⽅程式为:2NO +O2 +4CO 催化剂4CO2+N26.⼯业废⽓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NH3,发⽣反应NO x+NH3―→N2+H2O 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的混合⽓体3 L,⽤同温同压下3.5 L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为( )A.1∶1 B.1∶3 C.2∶1 D.1∶47.中国传统⽂化对⼈类⽂明贡献巨⼤,古化⽂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8.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铜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B、NO2溶于⽔时发⽣氧化还原反应C、SO2具有氧化性,可⽤于漂⽩纸浆D、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说明⼆者均有氧化性10.密胺是重要的⼯业原料,结构简式如下图。
高考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b16c714791711cd79175f.png)
高考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A.NH3→NO→NO2→HNO3B.Al→Al2O3→Al(OH)3→NaAlO2C.S→SO2→H2SO4→MgSO4D.Fe→FeCl2→Fe(OH)2→Fe(OH)3【答案】B【详解】A.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A正确;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B错误;C.S燃烧生成SO2,SO2被氯水氧化可以转化为硫酸,硫酸与镁等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C 正确;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D正确;答案选B。
2.X、Y、Z、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W可能的组合有( )①C、O2②Na、O2③Fe、HNO3④S、O2 ⑤N2、O2 ⑥H2S、O2 ⑦NH3、O2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答案】A【详解】①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①符合;②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符合;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转化为硝酸铁,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③符合;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与氧气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不符合;⑤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⑤不符合;⑥氧气不足时,硫化氢燃烧生成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化氢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⑥符合;⑦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⑦不符合;所以,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有:①②③⑥,故答案为:A。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85597658fb770bf68a551b.png)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人类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化肥的使用率,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①人工固氮,将N2→NH3, N2发生_________反应②自然界固氮,可将少量N2转化为Ca(NO3)2等氮肥,转化途径如下(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N2→NO→NO2→HNO3M−−→Ca(NO3)2。
写出NO→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将HNO3转化为Ca(NO3)2,列举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_______(写化学式)。
(2)科学合理地保存、施用氮肥① NH4HCO3需阴凉处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NH4Cl为例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过渡施用氮肥将导致大气中NH3含量增高,加剧雾霾的形成。
(NH4)2SO4是雾霾的成分之一,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① X可能是______、_______。
Y是___________。
②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缓慢与H2O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NH3则尿素中C 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
【答案】还原 2NO + O2= 2 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CaO、Ca(OH)2、CaCO3NH4HCO3ΔNH3↑+CO2↑+ H2O NH4++ OH-= NH3↑+ H2O SO3 H2SO3 H2SO4 +4【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含N物质的化学性质,运用所学知识答题即可。
【详解】(1)①N2→NH3,N的化合价由0变为了-3,则N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②NO→N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HNO3M−−→Ca(NO3)2,M可以是CaO、Ca(OH)2、CaCO3;(2)①NH4HCO3需阴凉处保存,是因为该物质对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ΔNH3↑+CO2↑+H2O;②该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3)①根据图可知,Y 为H 2SO 4;在自然环境中,SO 2变为H 2SO 4的途径有两种:2H O [O]2324SO SO H SO −−→−−−→、22H O O 22324SO H SO H SO −−−→−−→,故X 为SO 3或H 2SO 3;②尿素CO(NH 2)2缓慢与H 2O 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NH 3,说明尿素中N 呈-3价,由于O 呈-2价,H 呈+1价,故可算得C 呈+4价。
人教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5b29f767f5acfa0c7cd80.png)
人教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硫酸钡等,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所以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 错误;B.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铵根离子,故B正确;C.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一定是氯化银,则氯水中一定含Cl-,故C正确;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因为氯水中含H+,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正确;答案选A。
2.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答案】B【详解】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由单质氮气转化为氨气,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选项B正确;C.用NaOH吸收NO2和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C错误;D.用氨气转化为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4.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答案】C【详解】A.氨水显碱,但氨水是混合物,所以一水合氨是弱碱,选项A错误;B.氨水是混合物和液氨是纯净物,所以两者成分不相同,选项B错误;C.氨水中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选项C正确;D.氨水有中性分子: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和离子有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六种粒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C。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f4dd9f524ccbff0218403.png)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2)化学性质N2的电子式为N⋮⋮N、结构式为N≡N。
①与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Mg =====点燃Mg 3N 2、N 2表现氧化性。
②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表现氧化性。
③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表现还原性。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 2O 、NO 、NO 2、N 2O 4、N 2O 3、N 2O 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NO 2与N 2O 4能相互转化2NO 2N 2O 4(写化学方程式)。
(2)NO 、NO 2的比较NO NO 2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与O 2或 与H 2O 反应 2NO +O 2===2NO 23NO 2+H 2O===2HN O 3+NO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与人体、环境的关系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3)常见NO x 的尾气处理方法①碱液吸收法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注意:NO不能被碱液吸收。
②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基础判断](1)NH3的催化氧化和合成氨均为氮的固定。
( )(2)NO、NO2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 )(3)NO2与H2O反应可以生成HNO3、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 )(4)NO2与H2O反应中、H2O为还原剂。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https://img.taocdn.com/s3/m/10c906f090c69ec3d4bb756f.png)
5.2氮及其化合物1氮与氮的氧化物 ........................................................................................................ - 1 - 2氨和铵盐 ................................................................................................................... - 8 - 3硝酸、酸雨及防治 .................................................................................................. - 18 - 4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计算和综合实验 .................................................................. - 25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学 习 任 务 1.结合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理解N 2的主要性质和氮的固定,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实验认识NO 与NO 2的主要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氮气及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N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ρ(N 2)<ρ(空气),难溶于水。
人教高中化学考点规范练13 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考点规范练13 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497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0.png)
考点规范练13氮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21河北卷)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2.(2021江苏镇江期中)用氨气可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可加热分解NH4Cl制NH3B.NH4Cl和NaHCO3都是常见的化肥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D.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3.(2021江苏镇江期中)空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人工固氮获得氨气,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氨氧化法可制得硝酸,反应过程如图:N2NH3NO NO2HNO3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制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应处理后才能排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B.BaSO3固体能溶于稀硝酸,生成Ba(NO3)2,放出SO2气体C.工业上,当转化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需不断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NH3,将未反应的原料气送回合成塔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转化④中,当V(NO2)∶V(O2)=4∶1时,理论上NO2全部转化为HNO3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②④5.将22.4 g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若反应只收集到0.2 mol NO2和0.3 mol 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Fe(NO3)3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Fe(NO3)2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2和Fe(NO3)3,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2和Fe(NO3)3,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6.(2021四川遂宁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汽车发动机稀燃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在稀燃和富燃条件下交替进行,将尾气中的NO x在催化剂上反应脱除。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c38c5804d2b160a4ec05a.png)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含硝基的炸药等。
试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若HNO3只被还原成NO,则:①写出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②写出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③若28g铁与含1.6mol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
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g。
(2)饮用水中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
①配平方程式:__Al+__NO3-+__OH-+__=__[Al(OH)4]-+__N2↑。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反应中转移电子0.3mol,生成__mL(标准状况下)N2。
【答案】Fe+NO3-+4H+=Fe3++NO↑+2H2O 3Fe+2NO3-+8H+=3Fe2++2NO↑+4H2O 2∶3 40 10 6 4 18H2O 10 3 10∶3 672【解析】【详解】(1)①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NO3-+4H+=Fe3++NO↑+2H2O;②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8H+=3Fe2++2NO↑+4H2O;③28g铁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与含1.6mol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即生成xmol硝酸铁和ymol硝酸亚铁,根据N原子守恒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1.6-3x-2y)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x+2y=3(1.6-3x-2y),又有x+y=0.5,解得x=0.2,y=0.3,则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由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铁,故其物质的量为0.5mol×12=0.25mol,质量为40g;(2)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10Al+6NO3-+4OH-+18H2O=10[Al(OH)4]-+3N2↑;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Al,还原产物是N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3;由方程式可知,生成3molN2时转移电子30mol,所以反应中转移电子0.3mol,生成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3mol10×22.4L·mol-1=0.672L=672mL。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8310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2.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工工程师设计流程323NH NO NO HNO →→→,实现了硝酸的工业生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H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 .HNO 3热稳定性良好C .NO 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NO 2D .可用NaOH 溶液处理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 【答案】B【解析】A .NH 3中,H 元素显+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 正确;B .HNO 3见光、受热都易分解,其热稳定性差,B 错误;C .NO 为无色气体,NO 2为红棕色气体,NO 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NO 2,C 正确;D .V(NO 2):V(NO)≥1:1的混合气,都能被NaOH 溶液完全吸收,所以可用NaOH 溶液处理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D 正确;故选B 。
2.(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成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
下列关于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 .实验室常用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取氨D .氨的水溶液显酸性 【答案】D【解析】A .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A 正确;B .氨气的熔、沸点极低,液氨可以做制冷剂,B 正确;C .氨气可以挥发,可以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共热得到氨气,C 正确;D .氨气溶于水得到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得到铵根和氢氧根,溶液呈碱性,D 错误;故答案选D 。
3.(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国产电动汽车的发展,体现了这一理念,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2NO 是典型的氮氧化物,危害人体健康。
下列关于2NO 叙述正确的是A .有毒气体B .黄绿色气体C .难溶于水D .密度比空气小【答案】A【解析】A .NO 2为有毒气体,吸入后可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A 正确; B .NO 2为红棕色气体,黄绿色气体为Cl 2,B 错误;C .NO 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NO 2易溶于水,C 错误;D .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故NO 2的密度比空气大,D 错误; 故答案选A 。
完整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完整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8047fd1b52acfc788ebc990.png)
完整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选项气体a b cA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B SO270%的浓H2SO4Na2SO3固体98%的浓H2SO4C NO稀HNO3铜屑H2OD 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B. 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C.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 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故选B。
2.X、Y、Z、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W可能的组合有( )①C、O2②Na、O2③Fe、HNO3④S、O2 ⑤N2、O2 ⑥H2S、O2 ⑦NH3、O2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答案】A【详解】①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①符合;②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符合;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转化为硝酸铁,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③符合;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与氧气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不符合;⑤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⑤不符合;⑥氧气不足时,硫化氢燃烧生成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化氢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⑥符合;⑦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⑦不符合;所以,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有:①②③⑥,故答案为:A。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训练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4a138b336c1eb91b375d06.png)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训练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分)1.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还有少量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 NH3、NO2、N2B. NH3、NO、CO2C. NH3、NO2、CO2D. NO、CO2、N22.已知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
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ΔNaCl+N2↑+H2OB. ③、④、⑥中依次盛装浓H2SO4、酸性氯化亚铁溶液、碱石灰C. 实验结束后,取⑤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D. ②的作用为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热时①中的溶液进入③中3.已知氮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
某研究性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用氮化钠制备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将装置A中的水换为饱和食盐水可以减缓反应速率B. 单质M为氮气,则装置C中红色粉末变为黑色粉末C. Z为苯,目的是防止硫酸吸收氨气时发生倒吸D. 装置B中盛的是无水氯化钙,目的是干燥氨气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甲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B. 图乙可用于“海带提碘”实验中将海带灼烧成灰C. 图丙可以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杂质氯化铵D. 用图丁装置制乙炔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B.C.D.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所以大量用于制造通信光缆②食盐可作为调味品和防腐剂③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④SiCl4在战争中常用作烟雾弹,是因为它水解时生成白色烟雾⑤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较高,且汽化吸收大量的热⑥将过量CO2气体通入C6H5ONa溶液中可生成C6H5OH和纯碱A. ①②④⑤B. ①②④⑥C. ②④⑤D. ②④⑥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NH4Cl受热不分解B②中分液漏斗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颜色变浅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C③加热洗气瓶中溶液褪色生成了乙烯D④通电B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A. AB. BC. CD. D8.某无色溶液中含有Mg2+、Al3+、Fe3+、Cu2+、NH4+、Na+中的一种或几种,取100mL该溶液,向其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随着NaOH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Cu2+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NH4+,且三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C. 所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D. a点到b点,发生的化学反应:NH4++OH−=NH3⋅H2O9.将3.2gCu投入到一定浓度的HN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共0.08mol.则原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A. 0.34molB. 0.38molC. 0.28molD. 0.18mol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浓盐酸KMnO4NaOH能制取、收集氯气并能吸收尾气B浓氨水生石灰酚酞稀溶液能制取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稀硫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S>C>SiA. AB. BC. CD. D11.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5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的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2.54g。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专题训练及答案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专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2cb813453610661ed9f449.png)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专题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属于物理变化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原因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D.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不会给作物带来危害【解析】选D。
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发生3Fe2++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H+3Fe3++NO↑+2H2O,NO遇空气生成红棕色NO2,B错误;浓硫酸无挥发性,无法观察到白烟,C错误;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硝酸随雨水下降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反应生成硝酸盐,给农作物提供氮肥,D正确。
【加固训练】下列化学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NO2与水反应,NO2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B.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大量的Fe2+C.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可直接化合生成NO2D.除去NO中混有少量NO2气体时,可以用水洗涤后再干燥【解析】选D。
NO2与水反应,NO2是还原剂也是氧化剂,A错误;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Fe2+能共存,例如硝酸亚铁溶液,但在酸性条件下,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能氧化F e2+,B错误;空气中的N2和O2直接化合生成的是NO,C错误。
将混有少量NO2的NO气体通过水洗涤后,因NO2与水反应生成NO,再干燥即可,D正确。
2.(2018·白城模拟)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对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溶液碱性强弱B.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D.加热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解析】选A。
人教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d2105ca0116c175f0e48dc.png)
人教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B。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A .AB .BC .CD .D【答案】A 【详解】A .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 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 氧化为I 2,I 2遇淀粉变蓝色,故A 错误;B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 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 正确;D .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 ,HClO 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 正确; 故答案为A 。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带答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e10e3a32d7375a51780b0.png)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氮的氧化物只有NO、NO2 B. 氮的氧化物均为红棕色气体C. 氮的氧化物均有毒D. 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2.在实验室中,下列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NOB. SO2C. NH3D. NO23.工业制HNO3的过程中排放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 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
若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之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A. 1:1B. 1:3C. 2:1D. 3:14.下列四组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为①NO2:O2=2:1;②NO:O2=2:1;③NH3:O2=2:1;④NO2:NO:O2=1:1:1。
将分别盛满上述各种气体的容积相等的四支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试管内液面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 ③②①④B. ①③④②C. ②③①④D. ①④②③5.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不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6.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A. 高温下N2遇空气反应生成NO2B. NO与空气反应生成NO2C. CO2遇NO反应生成NO2D. NO遇H2O反应生成NO27.下列关于氨气、液氨、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氨气、液氨、氨水的成分相同,均为纯净物B.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C. 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D. 氨水的溶质为NH3·H2O,是氨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8.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缓慢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A. 可能是NO气体B. 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C. 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 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9.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 N2H4可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 碳酸氢铵常用作氮肥,可与碱性肥料混用D. 硝酸可用于制造染料、炸药等10.除去NO中混入的少量NO2,应将该混合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A. Na2CO3溶液B. NaHCO3溶液C. H2OD. 无水硫酸铜11.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cde1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f.png)
1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1、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氮常用作冷冻剂。
氮气很难被植物吸收,植物通常从含氮化合物中获得氮元素。
将空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固氮,固氮对植物生长尤为重要。
2、天然固氮有两种方式。
①生物固氮,氮气在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的固氮酶作用下还原为氨 ;②大气固氮,N +O −−→−放电2NO 。
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容易与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NO 2。
2NO+O 2→2NO 2。
NO 2气体有毒,易溶于水,3NO 2+H 2O →2HNO 3+NO 。
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反应生成硝酸盐(氮肥)。
以上过程就是“雷雨发庄稼”的原因。
3、人工固氮目前主要通过合成氨来实现。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
氨(NH 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此原理可用于氨气的检验 )。
氨溶于水中,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NH 3+H 2O ⇌NH 3·H 2O 。
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后容易分解成氨和水。
NH 3·H 2O −→−∆NH 3↑+H 2O 。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可少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NH 4+)和氢氧根离子(OH -),使溶液显弱碱性。
NH 3·H 2O ⇌NH 4++ OH - 。
4、氨气极易溶于水,据此可以做“喷泉”实验,能形成喷泉的组合还有:①HCl 气体和水,②CO 2和氢氧化钠溶液。
氨气的尾气处理需要有防倒吸装置。
5、氨水可作氮肥,但不便运输和使用,所以,人们常将氨水制成铵盐[NH 4Cl ,(NH 4)2SO 4(硫铵),NH 4NO 3(硝铵)等]来获得铵态氮肥。
氨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铵固体,NH 3+HCl →NH 4Cl 。
铵盐都是晶体,能溶于水,受热容易分解,放出氨。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c674976a20029bc642d6d.png)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转化规律,绘制出如下转化关系图,图中A 、B 、C 、D 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
请回答:(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
则组成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C 的电子式为__。
(2)若A 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为红棕色气体。
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过量的A 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当生成19.6gE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
(3)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 与KMnO 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第三周期第IA 族 4NH 3+5O 2=4NO+6H 2OAl 3++3NH 3·H 2O=Al(OH)3↓+3NH 4+ 2.4 2SO 2+O 2−−−→←−−−催化剂=2SO 3 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解析】【分析】(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以此解答。
【详解】(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 族,Na 2O 2的电子式为:;(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4NO+6H 2O ;过量的NH 3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2,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 ,19.6g N 2的物质的量为19.6g 28g/mol=0.7mol ,则消耗NH 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NH 3中N 的化合价从-3价上升到0价转移3个电子,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3=2.4mol ;(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2与KMnO 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离子方程式为: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C【详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 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叙述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A.工业合成氨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答案】B【分析】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A.工业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属于人工固氮,故A不选;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属于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固氮无关,故选B;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微生物固氮,故C不选;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属于自然固氮,故D不选。
答案选B 。
3.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CO ①、2O 3NH ②、2O 2NO ③、2O 2N ④、2H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D 【详解】①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②符合题意;③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③符合题意;④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D 。
4.生物固氮是指( ) A .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 .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 .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D .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 【答案】D 【分析】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A .土壤中含有的NO 3-、NH 4+,被植物吸收合成植物所需的物质,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A 不符合题意;B .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B 不符合题意;C .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C 不符合题意;D .生物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符合生物固氮的定义,D 符合题意; 答案选D 。
5.将40mL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且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20mL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2NO 与NO 的体积比为 ( ) A .2:1 B .1:3C .3:1D .1:1【答案】C 【详解】40ml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中发生反应为3NO 2+ H 2O=2HNO 3+NO ,剩余20ml 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20ml ,根据化学反应3NO 2+ H 2O=2HNO 3+NO △V (气体体积减少) 计算V (NO 2)= 30mL ,原气体中V ( NO) =10mL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V (NO 2):V (NO)=3:1,故C 符合题意; 故答案:C 。
6.将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第①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通过少量澄石灰水;第②份直接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
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 ) A .①不变浑浊,②变浑浊 B .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C .①变浑浊,②变浑浊 D .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答案】B 【详解】C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2CO 和2NO 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直接通过澄清石灰水,2NO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难以得到3CaCO 沉淀;混合气体先通过水,2NO 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NO 和2CO 的混合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NO 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3CaCO 沉淀,故选B 。
7.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 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 不合题意;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 不合题意;C.氨气极易溶于水,玻璃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故C 符合题意;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 不合题意; 故选C 。
8.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 【详解】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易着火,答案选B 。
【点睛】本题从燃烧的必要条件以及NH 4Cl 的性质进行分析。
9.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4NH +,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可用到的是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⑤【答案】C 【详解】检验固体物质中的4NH +时,为便于反应,通常将固体先溶于水,然后加入强碱溶液、加热,逸出的NH 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以应选择①②③,故选C 。
10.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 、2CO 、3NH 、HCl 、2H 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可判断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A .HCl 、2CO 、2HB .CO 、2H 、2H OC .CO 、2H 、3NHD .HCl 、CO 、2H O【答案】A 【详解】由于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而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干燥后,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后有水生成,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氢气,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 、CO 2、H 2,故答案为A 。
【点睛】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此题为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完成此题,要根据题干叙述的内容,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抓住解题的关键,根据“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一定不存在氨气;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一定存在氢气,可能存在一氧化碳。
1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B。
12.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A.红、红、红B.白、黑、白C.红、黑、红D.红、黑、白【答案】B【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答案选B。
13.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答案】B【详解】该气体无色,排除了Cl2、N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一定含有SO2气体;将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判断一定含有NO气体,则一定无O2,一定含有的气体是SO2、NO,一定没有的气体为Cl2、NO2、O2,答案选B。
1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答案】D【详解】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含有HCO-,故A错误;CO23-或3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或SO24-,故B错误;C.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有钠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是钠盐溶液,故C错误;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氨气,+,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