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 教材总结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Word版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2.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3.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4.坐标系分类: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5.我国的大地坐标系4.我国的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地图投影1.地图投影的概念: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的地球曲面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展示到平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与地图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书482.地图投影变形:(类型)书51(1)长度(距离)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形状)变形3.地图投影的分类(一)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1)几何投影:源于透视几何原理,以几何特征为依据,将地球面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或可以展成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等几何面上从而有(1)方位投影(2)圆柱投影(3)圆锥投影(2)非几何投影:通过数学解析方法,不借助辅助投影面,根据制图的特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投影条件,求出投影公式,来确定平面与球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1)伪方位投影(2)伪圆柱投影(3)伪圆锥投影(4)多圆锥投影(二)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1)等角投影(球面上小范围的地物轮廓投影后,仍保持形状不变,角度想等)(2)等积投影(面积相同)(3)任意投影(长度,面积,角度变形同时存在)4.地图投影的选择(64)(一)投影选择的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二)世界地图投影方式的选择1.多圆锥投影2.圆柱投影三、地图的比例尺与分幅计算1.主比例尺: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2.复式比例尺:每一条纬线(或经线)单独设计一个直线比例尺,将各直线比例尺组合起来就成为复式比例尺。
地图学知识点

地图学知识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制作、使用和解释的学科,涉及到地图的原理、投影、符号、比例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地图学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是对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化表达,通常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系、道路等信息。
2. 地图投影:
-地球是一个三维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呈现地球表面,为了准确呈现地球表面,需要进行地图投影。
常见的地图投影包括墨卡托投影、等距投影、圆锥投影等。
3.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尺通常表示为分数或文字形式,如1:10,000或1厘米代表10公里。
4. 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是用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对象或现象的图形化标识,如山脉、河流、城市等,不同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
5. 地图坐标系统:
-地图使用坐标系统来确定地点的位置,常见的地图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UTM坐标系统,用于精确定位地图上的点。
6. 地图制图原理:
-制图原理包括地图要素的选择、排列、分类以及地图的设计和布局,通过合理的制图原则可以制作出清晰易读的地图。
7. 地图误差:
-地图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包括投影误差、测量误差、数据误差等,需要通过精确的校正和验证来减小误差。
8. 地图解译:
-地图解译是指根据地图上的信息和符号推断地理现象或特征,需要借助地图学知识和背景资料进行准确解读。
以上是地图学原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并提高地图的制作和解读能力。
地图学总结汇总

1.横轴等距方位投影
2.横轴等积方位投影
四、斜轴方位投影
斜方位投影:经线,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所有纬线为任意曲线。
1.斜轴等距方位投影
2.等积斜轴方位投影
总结
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的切点)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空间认知、图形认知
2.模拟功能
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3.信息的载负功能
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4.传递功能
信息的可传递性
三、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
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
2.按比例尺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小比例尺地图。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数学要素
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等。
三、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实测成图(从实地到图)
2.编绘成图(从图到图)
第二节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
1.认知功能
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1.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一、地图学概述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图的制图原理、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制图技术、地图解译和图形学的应用等内容,是地理学、测绘学和地图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图学主要包括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原理、地图的投影、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制图技术、地图的符号和地图的解译等。
二、地图的分类1.按照用途分类(1)地形图:反映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2)气象图:记录天气现象、气象要素等的地图(3)地质图:反映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等的地图(4)航空地图:为飞行员提供导航信息的地图(5)交通运输地图:记录交通道路、铁路、水路等的地图(6)经济地图:反映经济分布、产业结构等的地图(7)行政区划图:记录国界、行政区划等的地图2.按照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通常1:1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适中的地图,通常1:5000-1:100000(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小的地图,通常1:100000-1:10000003.按照制图方式分类(1)手绘地图:通过人工测绘制作的地图(2)计算机制图: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制的地图4.按照表现内容分类(1)物理地图:反映地球自然环境特征的地图(2)人文地图: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特征的地图三、地图的原理1.地球的球体性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因此在制图时需要考虑地球的球体性对地图投影的影响。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季节变化,对制图时要考虑光照方向和地理坐标的变化。
3.地球的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等角坐标网,经度和纬度分别用来表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位置。
4.地球的地形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不平坦,需要采用等高线和地形图等方式来表现地球的地形特征。
四、地图的投影1.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坐标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以便用于地图的制作和应用。
2.地图投影的分类(1)球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球体上(2)圆锥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圆锥形上(3)柱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柱面上3.地图投影的特点(1)等角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角度不变(2)等面积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面积不变(3)等距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距离不变五、地图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和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通常用分数或者比例表示。
地图学要点总结

地图学要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2.测制地图的方法1)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2)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编图,数字制图3.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l)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对军事和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4.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地图。
2)按区域范围划分:1.星球图,地球图2.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3.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4.局部区域图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1))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2))按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外文地图,各少数民族文字地图,盲文地图3))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4))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图,地图集5.地图的功能当前地图的功能可以反映在:作为地图信息的载体,参与地图信息的传递,模拟客观实际和对时空的认知等方面。
第二章地图数学基础1.地图投影的分类、选择与判别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分类:1))几何投影:1.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而构成的一种投影2.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柱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再将圆柱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锥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再将圆锥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2))非几何投影:1.伪方位投影:在正轴情况下,伪方位投影的纬线仍投影为同心圆,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外,其余经线均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且交于纬线的共同圆心2.伪圆柱投影:在正轴圆柱投影基础上,规定纬线仍为平行直线,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外,其余经线均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3.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规定纬线仍为同心圆弧,除中央经线仍为直线外,其余经线则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4.多圆锥投影:纬线为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则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1.等角投影:投影面上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与球面上对应的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相等,等角投影球面上小范围内的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形状不变,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很大,由于保持角度不变,因此适用于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等2.等积投影:球面上的面状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面积不变,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利于面积对比,适用于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3.任意投影:多用于对面积精度和角度精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一般参考图和中小学教学用图2.高斯-克吕格投影假想有一个椭圆柱与地球椭球体上某一经线相切,其椭圆柱的中心轴与赤道平面重合,将地球椭球体面有条件的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条件包括: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第三章地图概括1.地图概括的性质、分类地图概括贯穿于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外业测图,内业编图的制图对象和制图资料的选择,地图内容的取舍,专题要素的分类,分级,表示方法的选择,地图符号设计的全过程;地图概括的实质,是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图和地图学的概念1.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符号表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形。
2.地图学: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二、地图的基本特性1.统一性: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等。
2.概括性:地图只表示地物的主要特征和相互关系,对地物进行必要的取舍和简化。
3.符号化:地图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来表示各种地理信息。
4.目的性:地图的编制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例如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
三、地图的种类1.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影像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
3.按制作方式分为:传统手工制作、计算机辅助制作。
四、地图投影1.投影的定义: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的过程。
2.投影的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3.常用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五、地图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比例尺(如1:10万)、文字比例尺(如“一厘米代表实地五公里”)。
3.比例尺的选择:根据地图用途、区域特点、实地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六、地图符号系统1.地图符号的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等。
2.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简明、直观、统一、分类表示等。
3.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色彩的心理学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
4.地图符号的字体设计:字体的分类与特点、字体的组合与排列等。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基本概念1、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用以传输、模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学:研究对象是地图,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学科。
3、地图的主要特征: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科学的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
4、地图的功能:认知功能、载负功能、传递功能、模拟功能5、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包括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各种坐标系、控制点)、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包括图名、图例等)、补充说明(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包括照片,文字等)第二节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法,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
第三节分类1、按缩小的程度划分:大比例尺(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和特殊地图第四节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概论、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系统、地图新理论)、技术制图学(地图编制、地图整饰、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制印)、应用地图学(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量测、地图评价、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第五节发展历史1、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2、晋国的裴秀创立“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实地的高低起伏与平面图上距离的换算)3、清初康熙年间测绘《皇舆全览图》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地图学总结

填空1:地图的分类,功能,特性,定义定义:根据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地图综合!功能:模拟;传输;信息载负;认知。
特征: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直观性——地图语言;一览性——制图综合。
分类:一、按照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二、按包含的区域范围分类:1、按自然区划分:世界地图、大陆地图、自然区域地图。
2、按行政区划分:国家地图、省(市、区)地图、市图、县图。
3、按经济区划或其他标志来区分。
三、按用途分类:通用地图;专用地图。
四、按使用方式分:桌面用图;挂图;野外用图。
五、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
六、按地图的维数分类:平面地图;多维地图。
七、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结构:单幅地图、系列地图、地图集。
按感受方式:视觉地图和触觉(盲人)地图。
按颜色:单色图和多色图。
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最早:古巴比伦。
我国:九鼎图。
放马滩地图…2、地图语言。
地图色彩。
地图注记——功能,分类,定位矛盾解决办法地图语言:(一)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1)点状符号:地物的分布面积不大,不能按比例表示,仅能表明其分布点位的符号。
(2)线状符号:呈线状或带状延伸的地物,在地图上用线状符号表示。
(3)面状符号:占有相当面积,具有一定的轮廓范围的地物,在轮廓内填绘符号和注记,以示其数量和质量特征。
(二)按比例关系分类(1)依比例符号:即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又称真形或轮廓符号。
(2)不依比例符号即不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又称点状符号、独立符号或记号性符号。
(3)半依比例符号:即只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的长度,不能保持其宽度的符号,如线状符号。
(三)按图形特征分类(1)正形符号以正射投影为基础,符号图形与地物平面形状一致或相似,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用于表示较大的物体。
(2)侧形符号以透视投影为基础,符号图形与地物的侧面或正面形状一致或相似。
一般用于表示较小的独立物体。
(3)象征符号即象征地物特征或现象含义的会形、会意性符号。
地图学总结

《第一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过概括,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基本特性: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独特的传输信息通道。
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地理要素(普通地图: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社会经济内容: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专题地图(专题要素、底图要素)图边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尺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说明等)。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步骤:大地测量、图跟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地图制印地图比例尺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
是一个比值,它无单位,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概括性越小。
主比例尺:没有变形的点或线的比例尺传统实测成图法:建立在大地测量的基础上,应用于大比例尺的成图。
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制版印刷大地测量的任务之一就是精确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传统编绘成图法:地图设计、地图原图描绘、地图出版准备、地图制印。
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数字地图测图、数字地图制图:可以分为编辑准备、数字获取、数据处理、图形输出和地图制印五个阶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系,控制点,比例尺等数学要素。
大地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以北京为全国的大地坐标原点)和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陕西省西安市以北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国家大地坐标原点)。
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地图的基本概念1.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用图形符号表达在平面上的图像,是地球表面的缩影。
2. 地图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科学的工具,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以及方便人们生产和生活。
3. 地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地图可以分为政治地图、物理地图、专题地图、分行政地图等。
二、地图的制作原理1. 地图的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球面表面投影到平面上,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2. 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图范围和实地范围比例关系的尺标。
三、地图的常用符号和图例1. 地图的符号地图符号是地图上用来代表各种地图要素的图形、数字和字母等标志。
2. 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解释地图符号含义的说明,是图形符号与地理实物之间对照的说明。
四、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1. 等角投影2. 等距投影3. 等面投影4. 万圆柱投影5. 斜方位投影五、地图的分类1. 按照目的和内容划分包括物质要素地图、专题地图、分行政地图、地势地貌地图、海图等。
2. 按照投影方法划分多辐射投影、圆锥投影、柱状等角投影等。
3. 按照使用领域划分分为地图地图、军事地图、交通地图、旅游地图等。
六、地图测绘技术1. 地图测量原理2. 自然地物的测量方法七、地图的使用1. 地图的浏览2. 地图的比较3. 地图的解释4. 地图的分析八、常见的地图产品1. 五颜六色的卫星地图2. 岳麓山脉状的地势地形图3. 酷似百科全书的综合地图4. 火炉般热辣的气候地图5. 万家灯火的国情地图6. 波澜壮阔的地震地质图以上就是地图知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地图是人类认识地球、研究地理、指导生产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图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善生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地图学总结

第一章1、地图的基本特性:a、数学法则:解决地球曲面和地图之间平面矛盾;b、综合法则: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地图按内容如何分类?答:a、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b、按比例尺:国家标准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3、地图的组成要素:a、数学要素;b、地理要素;c、辅助要素。
4、地图的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应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5、地图的重要功能:a、地图的模拟功能;b、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c、地图的信息传递功能;d、地图的认知功能。
6、地图的现代特性:a、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b、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c、地图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7、心象:在视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表象即印象,在地图学中也称为心象,它通过回忆联想再现出来。
8、地图分幅:a、矩形分幅,b、经纬线分幅。
9、地图编号:就是对于分幅地图中的每幅地图用一特定的号码来标记,(常用行列式编号法和经纬度编号法两种)。
第二章1、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的、抽象化的概括和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境空间信息进行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以图形和数学方式传输地理空间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
2、裴秀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3、地图制图技术和地图学原理是推动地图学不断前进的两个轮子。
4、地图学老三论:地图投影、制图综合、地图符号。
第三章1、地图投影类型:近260种,归纳为几何透视法或数学分析法两大类。
2、地图投影实质:建立地球面上点的坐标(B,L)与地图平面上点的坐标(x,y)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推荐文档

中国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高程H=72.289m、1985青岛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H=72.2604m平均海平面:黄海平均海平面第一章导论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地图的功能:①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②地图的传递功能;③地图的模拟功能;④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的类型:①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②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和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和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局部区域图;③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前者较详细,后者较概略)和专题地图;④按地图维数划分,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地图;⑤按其他指标的分类,用途、语言种类、历史年代、出版和使用方式。
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裴秀,“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m,十里=5000m,一寸=3.33…cm。
(P13)地图的成图方法:①实测成图(在现场或记录载体上,利用各种测量设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作业,将成果缩小绘制在介质上的过程),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②编绘成图(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数字制图(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
地图学总结

—·名词解释: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科学。
大地水准面:假想将静止的平均海平面,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与地球比较接近的球体,并视为地球的形体,其表面称之为大地水准面。
方位图影:以平面为投影面,使之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分为正轴、横轴、斜轴方位投影)。
本角航线: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地球表面上除经线与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的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它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直线。
这一特性对航海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视觉变量:1967年法国贝尔廷领导的图形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探讨,提出形状、尺寸、方向、亮度、色彩和密度的差别改变了图形外观,称为视觉变量。
分区统位图:如果点状符号是代表一个区域的数据,把点状符号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这种地图通称分区统计图。
分层设色法: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或天体进行观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部分组成。
二.问答题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1认识功能2模拟功能3信息载负与传递功能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1. 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2. 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4. 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我国按经差6度或3度是如何进行分段投影的?(3)投影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通常按6°和3°分带投影。
地图制图学概括总结

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P5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数学基础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综合拓扑要素之间的关系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邻接关联包含4。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的定义P51.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像2.现代定义:根据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属性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信息的工具,反映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一、数学要素P6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面事物的相对位置,是地图的“骨架”1.坐标网①地理坐标网/经纬线网,经度λ纬度φ②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坐标X,Y———-—仅适用于1:1万-1:25万比例尺地图文字比例尺大地控制点三角点,水准点,导线点,GPS点,天文点比例尺地图上线段长/实地线段在椭球面上水平投影长(1/M)(1)数字比例尺1/1000,1:50000定向指标线/三北P10①真子午线-———-真北②磁子午线-————磁北③坐标纵轴—-—--坐标北二、地理要素P8三、辅助要素P91。
图名2.图号3.图例4。
接图表地图编号P141。
行列式编号法:适于大区域的分幅地图ex:我国1/100万地图分带投影的作用:减少变形的程度(变形不超过限度)经纬度编号法 P141.适用于梯形分幅地图2.编号方法①行号=右图廓经度/该图幅的经差②列号=上图廓纬度/该图幅的纬差ex:某1/5万地图的右图廓经度73°30′,该图经差15′,上图廓纬度17°20′,该图纬差10′,则:行号=73°30′/15′=294,列号=17°20′/10′=104所以该幅图号为294104经度东经行号= 31+经差纬度列号=1+纬差新的地形图分幅编号P191,1/100万地图::去掉图号中间的连接符—-,如:J—50改为J50 2,1/50万————--1/1万(6种比例尺)地图:在1/100万比例尺地图基础上,由10位编码组成:1~3位:1/100万地图行号(1位)和列号(2位)4位:比例尺代码5~7位:图幅的行号数字码8~10位:图幅的列号字码。
地图学总结——精选推荐

地图学总结地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是绘制在平⾯上的,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随着对地图特性认识的深化,更趋向认为地图是⼀种客体模型,这就突破了地图不仅具有欧⽒⼏何的长度、⾯积的⽐例尺,⽽且还具有拓扑⽐例的概念。
此外,地图作为⼀种模型,不仅是具体⽽现实的图形形式,还可以以数字或数学的⽅式来表现。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缩⼩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所有的现象。
地图上所表⽰的是在⼤量的地理信息中,根据应⽤需要选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类的思维与加⼯即制图综合形成地图。
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它反映了⼈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
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的,包括⾃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符号,不仅可以是图形,还可以⼴义的理解为⽂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的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地图是遵循⼀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符号系统表⽰在⼀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的定义:不同时期随着科技发展,促进了地图科学的结构和体系的变化,丰富和加深了地图学的内涵,加速了对地图学定义的不断修改与更新。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学课程总结

❖ 概论 ❖ 地图分幅与编号 ❖ 地图投影 ❖ 地图语言 ❖ 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 制图综合(地信) ❖ 地图编辑(地信)
概论
地图的基本可量测性 ⑵ 运用地图语言 ⑶ 地图概括
概论
1.数学要素
⑴控制点 ⑵ 坐标 网 ⑶ 比例尺 ⑷地图定向
2.地理要素 3.辅助要素
变形椭圆 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
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 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 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等变形线 等变形线是投影中各种变形相等的点的轨迹线。
地图投影
比例尺 ❖ 地图上注记的比例尺,称之为主比例尺。
由于投影后有变形,所以主比例尺仅能保留在投影后没 有变形的点或线上,而其他地方不是比主比例尺大,就 是比主比例尺小。
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称为角度变形。
以ω表示角度最大变形。
最大角度变形可用极值长度比a,b表示
sin a b
2 ab
实用上常用以下公式求得
tan(450 + )= a
4b
地图投影
标准点和标准线 标准点,系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点,即投影面与
地球椭球体面相切的切点。离开标准点愈远,则变形愈大。 标准线,系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一种线,即投影
y ' by
ar cos br sin
m r '/ r a2 cos2 b2 sin2
❖ 长度比是一个变量,随位置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长度变形是各种变形的基础!
❖ 面积比和面积变形:
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F′与球面 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F之比。
【地图学】课程总结

1∶10 000 或 1/10 000
比例尺 一万分之一 图上1 cm等于实地10 km
(三)图解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 复式比例尺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章 导论
27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27
第 3 章 地图数据源
第1节 地面测量数据 第2节 多源遥感数据 第3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 第4节 制图数据与处理 第5节 地理数据库
2. 墨卡托投影
(二)等角圆柱投影
特点:不仅保持了方向和相对位置的正确,而且使等角航线在图上表现 为直线。这一特性对航海
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等角航线是地球上两点之 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大圆航线是最短路程。
应用:海图、世界地图和 赤道附近的区域图。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章 导论
24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24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3
第2节 地图的功能和分类
一、地图的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二)地图的传递功能 (三)地图的模拟功能 (四)地图的认知功能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章 导论
第1章 导论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4
第2节 地图的功能和分类
第1章 导论
二、地图的类型
(一)按尺度分:
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图。
0.45~0.9 μm 0.45~0.52 μm (蓝) 0.52~0.60 μm (绿) 0.63~0.69 μm (红) 0.76~0.90 μm (近红外) 全色(黑白),影像2 m; 多光谱(红、绿、蓝、近红外),影像8 m 24 km×24 km=576 km2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1章 导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单机实时定位原理
GPS卫星
精度: 无SA时 有SA时 C/A码单点定位精度 C/A码单点定位精度 军用P码单点定位精度 15-30m 100 m 3 m
Modem
¨Ï ¶ òÌ ì ß
« Ï È òÌ ì Ï ß
ù × » ¼Õ ¾ 1
Ð » Ê °Í ø Ð » Ê °Í ø
ù × » ¼Õ ¾ 3
下一节
退出
返回
退出
地球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椭球体:
下一页
退出
地球重力异常
下一页
退出
全球大地水准面
下一页
退出
中国陆地大地水准面
下一页
退出
海南大地水准面图
返回
退出
Q
地形表面
P h N H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体
H=h+N
返回
退出
地球上点位的确定:
地理坐标系:为地面点在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 • 经度λ:过南北两极与地轴的平面与椭球体的 交线 • 纬度φ:垂直于地轴与椭球体的交线 高程系:为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上的垂直距离 • 海拔高度h:相对高度、绝对高度
地图学
1.地图学基础知识 2.地图的数学基础 3.地形图
地图的特性
• 可量测性: 有一定的数学法则,由地图投影而产生——经纬 网、平面直角坐标系(网)、长度、面积等; • 直观易读性: 采用了专门的符号系统,符号是地图不断发展的 结果; • 一览性: 通过科学的制图综合,突出重点,省却了制图内 容细节的疑难; • 阶级性: 由作图立场产生。
几种分类方法的统一:
按 比 例 尺 分
大比例尺 1:1—1:10 战术图 中比例尺 1:25,1:50 战役图 小比例尺 1:100 战略图
按内 容分 地图
普通地图
地形图 地理图
自然地图 专题地图
六大要素任何一种
社会经济地图 如人口图、政区图、工农业图、交通图等 工程技术地图 施工图等
地图的制作
按制图区域分: 地球地图:陆图、海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和大洋图等 宇宙地图:天体图、宇航图等 按幅面(开幅大小)分:全张图、对开幅图、四开幅图、八开幅图、 16 开幅图、 32 开幅图、 64 开幅图等。纸张的大小:中国 1072×787 ㎜,外国860×1230㎜。 按用途分:教学挂图、军事地图、参考地图、旅游地图、航海地图 等 按语言种类分:中文地图、英语地图、民族语言地图等 按感受方式分:线划地图、数字地图、影像地图、缩微地图、荧光 地图、触觉地图、多媒体声像地图等 按历史年代分:古代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等 按地图维数分:二维地图、立体地图 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静态地图、动态地图 按地图的视觉化状态分:实地图(纸质地图等)、虚地图(数字地 图)
地图的分类
按内容分: • 普通地图:图上较详细的表示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 通、境界6大要素,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 • 专题地图:突出的表示1、2种地理要素,如旅游地图、气候图等
普通地图又可以分为:地形图、地理图
地形图:详细地表示6大要素,一般≥1:100万 1:100万(小比例尺地形图/战略图)
按比例尺分: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各国各部门标准不同:
测绘系统
大比例尺 中比例尺 小比例尺 ≥1:10
1:25万—1:50 万
城建系统
>1:1千
1:1千—1:1万
日本
>1:1万
1:2.5万—1:50万
俄罗斯
1:20万
1:20万—1:100万
≤1:100万 ≤1:5万(1: ≤1:10万 1万)
<1:100万
制作方法: • 实测地图: 建立椭球体面上的测量控制点 建立图上对应的测量控制点 地形测量,得到地形原图 • 编绘地图:以资料进行编图得到编绘原图。 (资料:统计资料,地图资料、文字记载等) 制作过程: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地图清绘(一 张原稿)—出版印刷
大 地 测 量
测地比分 量图例幅 控投尺与 制影 编 点 号
我国8种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为:
1:50万、1:25万(中比例尺地形图/战役图)
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大比例尺地形图/ 战术图) 地理图:粗略地表示6大要素或有选择地表示,一般<1:100万 专题地图又可以分为:自然专题地图、社会经济专题地图和其它专题地 图 自然专题地图 :土质植被图、水系图、地形地貌图等 社会经济专题地图:人口图、政区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 土地评价图等 其它专题地图:旅游图、航空图、工程技术地图等
2.1大地控制的建立
地球体的三个面: • 地球的自然表面 • 大地水准面:重力等位面,即地球的物理表面。
(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 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线。)
• 参考椭球体面:将大地水准面绕地轴飞速旋转,
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 或称地球椭球体,是地球的数学表面。
地图的构成要素
图形要素:表现的主题、内容 • 普通地图: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 境界 • 专题地图:底图要素、专题要素 数学要素:用以确定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位置、进行图上 量算、保证地图的几何精度 • 普通地图:经纬网、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 比例尺、分幅与编号、控制点 • 专题地图:比例尺、分幅与编号(视具体情况而定) 其它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图名、图例、出版 时间、编绘单位、统计图表、补充说明,便于读图。 • 普通地图:图外要素 • 专题地图:辅助要素
测量控制点
• 布网: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的网格对全国布 网,测出交点的数值,其它点位由此推算。 • 控制点的类型: 三角点 :测经纬网 水准点 :测高程 • 控制点的作用:测量、编图 • 表示:在 大于或等于1:25万的图上表示, 1:50万和1:100万图上无。
下一节 退出
GPS 卫 星 分 布 图
地航实 形空地 测摄调 量影查 测( 量补 绘 原 图 ) 编资 地 绘料 图
地 形 原 图
清 绘 原 图
编 绘 原 图
( 出分 版色 原样 图图 )
地 图 制 印
地 图
基数 建 础学 立
资 料 转内 地 绘容 图
准出 备版
制地 印图
2.地图的数学基础
2.1大地控制的建立 2.2地图投影 2.3比例尺 2.4地图图廓和地图定向 2.5地图的分幅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