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情偶寄》之感想
读《闲情偶寄》之感想
人文学院哲学系尼玛2011709004读《闲情偶寄》之感想《闲情偶寄》是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
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
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它是如何的奇特呢?我们可以举出其中的几个例子来,比如演习,演习部一共分为五段:选剧、变调、授曲、教白和脱套。
作者并没有一一讲关于戏曲的知识,他是根据自己对戏曲的了解以及平时观戏的经验来谈戏。
从整体上讲,作者对当时的戏曲持批判的态度。
并不是说当时的戏曲不好,而是认为,唱戏的人以及戏曲的主题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比如,“吾每观旧剧,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喜则喜其音节不乖,其中免生芒刺;惧则惧其情事太熟,眼角如悬赘疣。
”意思是说,作者每次观旧戏,都是又高兴有担心。
高兴的是因为他的音调不乖僻,听着顺耳;担心的是它的情节老套,就像眼角上挂了一颗肉瘤,看了让人不舒服。
于是作者大胆提出要对戏曲进行创新。
作者认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于是作者提出“缩长为短”“变旧成新”的批判创新思想。
当然,作者也认识到,改动就剧本,必须能点石成金,不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作者的这种想法正映照着现代中国人对戏曲的看法,现代的一般年轻人都不喜欢戏曲,一听到它的长调时就讨厌它,其实这种现象正说明,我们传统的文化需要创新,在不变本质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否则,传统文化越来越会走向没落。
在这一部分,作者除了对戏曲的批判创新的思想外,还对戏曲的各种不足指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唱戏的人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甚至根本就不够胜任。
作者在“解明曲意”中说到:“吾观今世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歌咏既成而事毕矣。
至于讲解二字,非特废而不行,亦且从无此例。
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
”在唱曲人当中有很多都是口唱而心不唱,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作者严厉批评这些唱戏的人。
一本超越“闲情”的闲书——读李渔《闲情偶寄》
一本超越“闲情”的闲书——读李渔《闲情偶寄》晚明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士林更是青睐那些个性奇特、癖好怪异的人物,如张岱、王思任、祁彪佳;“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之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这一名言,颇能代表晚明时期人物的评价标准。
李渔其人,癖好甚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舞台戏剧自不必说,连房舍园林、居室布置、古董器玩、花卉竹木、饮食养生,甚至吃喝玩乐、梳洗打扮,都无所不好,无所不通。
仅一本《闲情偶寄》就设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多个部分,可见其“癖好”之多。
当年,我所教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芙蕖》,选自《闲情偶寄》种植部。
芙蕖是莲花的一种,恰巧,课本里还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它借花喻人,将外在审美与内在意蕴统一,赋予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气节,成为中华传统文人的理想人格,君子神圣的象征。
芙蕖、莲花“撞”车,倘若李渔不换个角度,另闯新路,很难写出新意。
果然,《芙蕖》独辟蹊径,大异其趣。
李渔明白声称“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
作者明确申明绝非故意模仿周敦颐。
《芙蕖》抒发对莲花的挚爱,如数家珍般描述芙蕖的种种可爱之处。
文章开头总起一句,“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接着备述“芙蕖”种种可人之处——可目、可鼻、可口以及霜中败叶之可用,照应第一段的总起,叙述得体,主旨突出。
最后小结:“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得出“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的结论。
芙蕖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如果单纯介绍芙蕖,作为说明文,至此已足够详备了。
然李渔并未就此停笔,而是续写了一大段抒发自己“爱花如命”的感慨:“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乞天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李渔既是追求精致生活的享乐主义者,又是注重实际的实用主义者。
李渔《闲情偶寄》对古文诵读教学的启示
李渔《闲情偶寄》对古文诵读教学的启示李渔(公元1610~约1680年),取名仙侣,后改名渔,号天徒,又号笠翁,兰溪人,自幼聪颖,擅长古文词。
明崇祯十年(1637),考入金华府。
41岁去杭州,后移家金陵,游历四方,广交名士。
清康熙十六年(1677),复移家杭州,约卒于康熙十九年。
李渔素有才干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
他重视戏曲文学,汲取前辈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践,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为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等等尽收其内。
《闲情偶寄》中价值最高者,首推其中论及戏曲理论的文字,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及《声容部》的某些章节。
《演习部》从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等五个方面论戏曲表演,总结了昆曲艺术的教学和舞台演出的经验,论述了戏曲演出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如何选择和改造剧本,如何教授演员唱曲道白,及演员服饰妆扮和音乐伴奏等,并提出演戏不能落于俗套,要推陈出新等,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
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
许多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吟咏诵读使广大青少年能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纳,多一点含蓄幽默。
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那么如何才能“吟咏诵读,衔华佩实,金声玉振,字字珠玑”呢?李渔的《闲情偶寄·演习部》中关于如何教授演员唱曲道白的经验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1 启示一:诵读古文前先要透彻理解原文,熟悉作品,深切感受,才能声情并茂地表达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李渔认为当时有些优伶因为不识字,没有文化,不理解曲文,导致“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与蒙童背书,同一勉强而非自然者也。
闲情偶寄读书笔记
闲情偶寄读书笔记
闲情偶寄》是明代文学家李渔的一部名著,分为《梨花梦》、《风月谱》、《楼台阁》、《花草虫》等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的闲情逸致和生活美学。
整体来说,我对《闲情偶寄》的读书感受是非常好的。
李渔通过细腻的笔触,把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描述得非常生动,让我感到非常温馨和舒适。
同时,我也深深地被李渔的生活态度所感染,他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能够从生活中的细节中发现美,这种态度让我非常敬佩。
在读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李渔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他对于植物、动物、音乐、美食等方面的描写,都非常生动、细腻,让人感到非常真实。
同时,他的生活态度也非常值得我学习,他能够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并且善于用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这种态度让我非常感动。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李渔对于一些古代礼仪的描述,我并不是很清楚,这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识。
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非常易于理解的,而且也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启示。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闲情偶寄》这本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美学,也让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和美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我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闲情偶寄》,跟李渔学生活
《闲情偶寄》,跟李渔学生活2014年底,随手买了一本李渔的《闲情偶寄》,非常喜欢,成天背在包里,每于睡前饭后,乃至工作闲暇,就读上几段,感觉很过瘾。
读完后,放手回翻,发现几乎每个段落都有被我用铅笔画出的美文妙句。
在我看来,李渔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大有可圈可点之处,对我们所谓“当下的生活”,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书里收录了很短的两则李渔传记。
大概是,居杭州湖上,自喜家与山水为邻,因号“湖上笠翁”。
曾题其室楹云: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图画中。
抛开传记里的描述,我们可以从《闲情偶寄》中读出,李渔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职业,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像个剧作家。
他很喜欢自己的职业,曾这样描述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及长,自长及老,总无一刻舒眉。
惟于制曲填词之顷……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李白、杜甫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他说:“予生无他癖,惟好著书。
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
”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兴致所在。
当然,如前所述,他是一个落魄、潦倒之人,是一介穷书生。
他自娱自乐在他的琐碎生活之中,经常带着由他的姬妾家人组成的戏班外出表演,经常沉浸在他的创作中,他的著述也都在他南京的“芥子园书铺”出售。
虽说有戏班,有书铺,貌似也是小老板,但他的窘困,可以从几则小事中看出些许端倪。
他描写自己对蟹的嗜好时,说“予嗜此一生。
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
或许,蟹算是高档消费,那我们再看看他在面对他所钟爱的水仙而囊中羞涩时的表现:“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计其家口,按书中透露,则当在五十余人。
此种持家,恐怕也不是我们现在的三五口之家所容易理解的。
那么,《闲情偶寄》中讲了些什么内容呢?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一个穷书生奋其所能,随时随地想有点小资情调的书。
读李渔《闲情偶记》(依仁山人)
读李渔《闲情偶记》(依仁山人)读李渔《闲情偶记》李渔(公元1611—1680年),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生于明末,二十五岁中秀才,二次赴试,一次落榜,一次因兵乱而返。
入清后绝意仕途,从事传奇、戏剧、小说创作,自导自演,出版书籍。
他的《闲情偶寄》是一部奇书,其中《词曲部》是戏剧创作之谈,《声容部》是选美、美容,其余则园林、花木、古董、居室、行乐、饮食、疾病,甚至性爱无所不包……李渔是大家:他写小说、评论,有戏剧创作的实践经验,懂吃喝享乐、提倡素食,是个生活艺术家,还善心理分析,是不可多得的富有情趣之人。
奇书妙语无须讲解,只要慢慢读,细细领会,定有收获。
《凡例》圣主当阳,力崇文教。
庙堂既陈诗赋,草野合奏风谣,所谓上行下效也。
武士之矛,文人之笔墨,乃治乱均需之物。
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
风俗之靡,日甚一日。
究其故,则以喜新而尚异也。
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
至于剿窠袭臼,嚼前人唾余,而谓舌花新发者,则不特自信其无,而海内名贤,亦尽知其不屑有也。
医贵专门,忌其杂也,杂则有验有不验。
史贵能缺,缺斯可信。
是故良法不行于世,皆求全一念误之也。
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上结构第一:填词一道,文人之末技也。
然能抑而为此,犹觉愈于驰马试剑,纵酒呼卢。
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
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
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
戒讽刺: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
……务存忠厚之心,勿为残毒之事。
沥血鸣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为三世之暗。
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
脱窠臼: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
吾观近日之新作,非新剧也,皆老僧碎破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
密针线:编戏有如缝衣,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
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破绽出矣。
减头绪: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
闲情偶寄主要表达的意思
闲情偶寄主要表达的意思
《闲情偶寄》表达了李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全书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涵盖了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和美学。
李渔在书中不仅关注戏曲、歌舞等艺术形式,还关注居室、器玩、饮食等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问题,强调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李渔的闲情偶寄并非逃避现实的托词,而是对生活深度思考的结果。
他认为人生的乐趣在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享受当下的闲暇时光。
在李渔看来,想要超越庸常的生活,关键是要有一颗爱美的心,要在当下去发现领略生活的美好。
总之,《闲情偶寄》主要表达了李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这本书既展示了中国古人生活意识中的精神热力,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创造。
《闲情偶寄》读后感600字范文精选五篇
《闲情偶寄》读后感600字范文精选五篇《闲情偶寄》,清代人李渔所撰写,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闲情偶寄》读后感600字范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闲情偶寄》读后感600字范文精选五篇(一)一直以为李渔的《闲情偶寄》是本纯小资的生活范本,有音乐有美食有花鸟鱼虫有琴棋书画,我是抱着品味的心情来欣赏这本书的。
没想到读到其中一节,我放肆地笑出声来,越琢磨越感觉好笑,李渔不仅仅是位懂生活会享受的小资,而且还是位褒奖自己不着痕迹的炒作高手。
饮馔部——猪一节中写到:“食以人传者,“东坡肉”是也。
卒急听之,似非豕之肉,而为东坡之肉矣。
东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实千古馋人之腹哉!”东坡肉乍一听还真以为是东坡先生的肉。
苏东坡有什么罪过,要割他的肉来填千古馋嘴人的肚皮呢!他又提到“眉公糕”、“眉公布”倒也罢了,最后还出来一个“眉公马桶”。
“噫!马桶何物,而可冠以雅人高士之名乎?”出于这个小小的担心,李渔小心翼翼地写道:“我不是不知道肉的滋味,但对于猪肉不敢随便说一句话,是害怕变成苏东坡那样。
就是厕所里的那件东西,我也并非没有改进设计,只是藏在家中不敢示人,更不敢写进书里,也是担心变成陈眉公那样。
”好个狡猾的李渔,来个欲擒故纵。
他也有东坡和眉公二位先生的才气,什么改良食品的烹饪方法,乃至改造一下马桶统统不在话下。
可他偏偏不这样说,也不能这样说,这有悖于中国文人谦逊的美德。
于是,李渔正话反说,上面提到的这些我都做到了,可能比他们还要好。
因为我的发明创造会随着我这本书名扬四海,到那时我的名字也会跟着马桶贴遍大街小巷。
这种事情我可不干,我可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前面也被加上猪肉马桶之类的字眼,所以我的发明创造统统保密。
一个浅浅的蜻蜓点水,让人生出无限暇想。
李渔先生这样有生活品味,这么有情趣的一个人做出来的猪肉会是什么样的?先生不仅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连手工活更是没得说。
那时没有电线保险丝一类考验,倘若有了不必多虑先生统统拿下。
李渔《闲情偶寄》:交有道之士,享清闲之福
李渔《闲情偶寄》:交有道之士,享清闲之福李渔的《闲情偶寄.颐养部》是一部专讲如何颐养身心的著作,他提出了“兹论养生之法,以行乐先之”的观点,并且又为不同处境的人们指出了不同的行乐方法。
在《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中写道:“善养生者,不可不交有道之士。
”认为人在清闲时与“有道而善谈者”聊天对谈,也是消遣休闲时光、有益身心健康的一大乐事。
“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
”读书是最令人快乐的事,懒人却常常觉得辛苦;清闲是人生最难得的快乐,有人却嫌寂寞难耐。
所以,世间只有少数人能安享读书之乐,清闲之福。
所谓“清光不厌多,高人不厌闲。
”闲情逸致中蕴涵着人生的真快乐,大快乐。
所以,高人雅士认休闲为“清福”,明人华淑在《题闲情小品序》中说:“夫闲,清福也,上帝之所吝惜,而世俗之所避也。
一吝焉而一避焉,所以能闲者绝少。
仕宦能闲,可扑长安马头前数斛红尘;平等人闲,亦可了却樱桃篮内几番好梦。
面上寒暄,胸中冰炭,忙时有之,闲则无也;忙人有之,闲则无也。
”对“清闲”毫无保留的赞美,肯定了休闲的价值。
可见闲与忙是两种相反的生活态度,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一般人不认为闲是幸福,“病其寂寞”,因而好避闲而趋忙,故“能闲者绝少”。
但爱闲之人不等于慵懒之人,只是不愿为功名富贵而忙碌罢了。
清初文人张潮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孰大于闲?”可见,文人雅士在闲暇时也“情有所寄”,并不肯浮泛虚度光景,而其中的乐事,即闲人所好的闲情逸致,无不有益于身心健康。
而对于那些懒于读书、苦于清闲的人来说,如何消遣清闲的时光而不觉得孤独寂寞?“就乐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闲,莫若与高士盘桓,文人讲论。
”李渔认为,“与高士盘桓,与文人讲论”是打发休闲时光的获益最大、快乐最多的方法。
正如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中所说:“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有时风寒,有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吾友来,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
《闲情偶寄新版》随笔
《闲情偶寄新版》读书随笔目录一、《闲情偶寄新版》书籍概览 (1)1. 作者及背景介绍 (2)李清照历史背景及创作动机 (3)《闲情偶寄新版》出版背景 (4)2. 书籍内容概述 (5)本书主要章节及其内容 (6)重点描述书中的生活情感与文学感悟 (7)对书中经典句子的解析和感想 (8)二、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 (9)1. 书中情感与生活的共鸣点 (10)与自身经历相契合的情感体验 (11)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与发现 (12)2. 文学修养的提升与启示 (13)从书中汲取的文学营养与智慧 (14)对文学创作与欣赏的新认识 (16)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再认识 (16)三、书中的独特观点与见解分析 (18)一、《闲情偶寄新版》书籍概览《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人沈复所著的一部随笔集,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
这部作品以自然、生活、情感为主题,通过对生活中琐碎事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新版《闲情偶寄》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使其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新版《闲情偶寄》共分为五卷,分别为“养生”、“养性”、“养家”、“养亲”和“养友”。
每一卷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些卷中,作者以丰富的生活实例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生价值、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宝贵启示。
新版《闲情偶寄》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篇章,如“闲情小品”、“闲情诗词”等,使得整部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新的内容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背景,还能让我们在欣赏优美文字的同时,感受到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闲情偶寄新版》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无论是对于喜欢文学创作的人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1. 作者及背景介绍《闲情偶寄新版》的作者为著名文化学者、文学家——李逸峰。
2024年闲情偶寄读后感
2024年闲情偶寄读后感2024年,我读了一本名为《闲情偶寄》的书,这是一本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文字所打动,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这本书总共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探讨了不同的主题,涵盖了人生、爱情、亲情、友情、社会等各个方面。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和作者一起走进了生活的各个角落,感受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首先,书中的作者对于生活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
他用平凡的语言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却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敏感的灵魂,他懂得用心去体会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懂得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丽。
读到他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细腻而真实的画面,能够感受到书中所描绘的场景的温暖和美好。
其次,书中的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
他用文字展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交流,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这个喧嚣而纷繁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淡薄,这令我感到忧虑。
而作者通过书中的文字,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彼此的情感需求,形成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
他的文字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重要以及爱情的美好,这些都成为我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参考。
最后,书中的作者对于社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用发人深省的言辞揭示了社会中的问题,引起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他的文字,我看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也看到了社会的希望和美好。
他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用言行去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社会带来一些改变,无论是大是小,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
通过阅读《闲情偶寄》,我不禁思考起了生活的意义。
生活是一场旅途,每个人都在这个旅途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而作者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引导我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生活的意义。
闲情偶寄读后感
闲情偶寄读后感
闲情偶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闲情偶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闲情偶寄》非常值得一看,林语堂先生评论此书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阅读本书后,收益良多。
本书作者是李渔,清代人,由于其父辈经济条件不错,所以幼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其后他科举不中,又生逢明清政权交替的动荡时局,放弃了仕途追求,于是将一番才能施展于日常吃穿住行,做一个享受生活的文艺青年,广泛交友,探访名山大川。
此书堪称一部古时的生活小百科,吃喝玩乐,对饮食菜肴的.搭配烹饪,对书房卧室器物的改造发明,对养生之道的研究,对戏曲编排的独到见解,无一不有,无一不详。
食在广州,老火靓汤是广州人普遍中意之食。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对汤的喜爱溢于言表,“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
”为什么要喝汤,喝汤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让我们在本书中探寻李渔是怎么解读的:“食饭之人见美馔在前,匕箸迟疑而不下,非滞饭之具而何?饭犹舟出,羹犹水也;舟之在滩,非水不下,与饭之在喉,非汤不下,其势一也。
”从此处可见一斑,李渔对于饮食、养生等知识研究得非常深入,用现在话说是绝对的一枚吃货!
李渔是个心思通透而又热爱生活的人,本书无处不体现出李渔闲适、愉悦、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涉及之广之细让人赞叹!合上书,在李渔的描述下眼前瞬间浮现出一幅意趣盎然、生机活泼的生活小画卷。
而在当今紧张繁忙的工作闲暇之余,拿起这本书细细阅读品味李渔勾勒的闲情逸致,定当给身心带来涤荡心灵的美好愉悦体验!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浮世里,能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闲暇自适,真好!。
闲情偶寄读后感
闲情偶寄读后感《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文学家纳兰性德。
这本书是纳兰性德的杂剧作品集,共收录了十五个人物剧本和一篇骈文。
我在阅读《闲情偶寄》后,深受其艺术魅力和深刻思考所触动,并展开了一系列的阅读和思考。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共计____字。
《闲情偶寄》展示了纳兰性德高超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思想视角。
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勾勒了一个个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明清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人物剧本,名为《破幽梦》。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和一个妓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真实感受和内心矛盾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爱情的无奈。
富家子弟深情而苦闷的爱上妓女,但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限制使得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对于这个故事,我深感纳兰性德的才华和敏感之处。
他通过对爱情和社会之间的矛盾的触动,让我们思考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束缚。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剧本是《西楼雪梦》,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和失望。
作为一本描写女性情感的作品,纳兰性德对女性内心独特的洞察力和敏感性值得称赞。
他以女主角的视角,通过对寒冷的冬天和温暖的春天的刻画,传达了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和渴望。
通过女主角的悲伤和失望的情感,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引发了我对女性命运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同时也使我对纳兰性德的文学才华产生了更深的敬佩之情。
《闲情偶寄》中的每个剧本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都揭示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这些剧本的阅读,我深刻体会到纳兰性德作品中的人情冷暖和沧桑。
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人物刻画,展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和对社会的敏感度。
此外,《闲情偶寄》中的骈文《蝶恋花·满庭芳》也是我读后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
这篇骈文通过对花鸟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江南风物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豪情。
闲情偶寄读后感
闲情偶寄读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琐事缠身,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享受一下闲情逸致。
然而,当我们有机会拥有一段闲暇的时光,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度过。
在这样的时候,阅读成了一种最好的选择。
而《闲情偶寄》这本书,正是一部适合在闲暇时光里细细品味的佳作。
读完《闲情偶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中所传达的一种闲情逸致。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将自己的感悟与读书体会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
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闲情逸致并不是指的懒散和放纵,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淡定,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探索。
在读《闲情偶寄》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思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美好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
其次是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回顾,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世界的探索。
最后是对读书的体会。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评和对读书心得的分享,让我明白了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涉猎广博,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知识的渴望。
《闲情偶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往往被琐事所困扰,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享受一下闲情逸致。
然而,当我们有机会拥有一段闲暇的时光,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度过。
在这样的时候,阅读成了一种最好的选择。
《闲情偶寄》这本书,正是一部适合在闲暇时光里细细品味的佳作。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让我对读书有了新的体会。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篇读后感,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本书所带给我的启发和感悟。
愿我们都能够在闲情逸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
闲情偶寄读后感
闲情偶寄读后感《闲情偶寄》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散文集,书中记载了袁枚的一些闲适生活和对世事的感悟。
这本书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读完《闲情偶寄》,我深受感动,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袁枚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让我深刻地思考起了生命的意义。
人生短暂,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品格来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东西。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有价值。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努力做出一些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袁枚在书中还提到了“闲情”这个概念。
他认为,人应该适当地放松自己,享受一些闲暇的时光。
这样才能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平衡。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很少有时间去安静地思考和感受生活。
读完《闲情偶寄》,我意识到了放慢脚步的重要性。
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放空自己,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真实。
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在书中,袁枚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看法。
他认为,人应该宽容和谦虚,不要过于自负和傲慢。
他还强调了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
这些观点都让我深受触动。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和名利,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读完《闲情偶寄》,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能够宽容、谦虚、诚实,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更加充实和幸福。
总的来说,读完《闲情偶寄》,我受益匪浅。
袁枚的文字清新淡雅,思想内涵丰富,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我会将书中的一些观点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充实。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受到启发,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闲情偶寄》把日常生活写出诗情画意
《闲情偶寄》把日常生活写出诗情画意总认为,生活就是一地鸡毛,没多少的快乐值得留住;日子就是简单的重复,发现不了什么要事可以描述;人生不过是奔赴终点的碌碌,找不到什么大事记录。
看了李渔写的《闲情偶寄》,发现平淡生活学会放慢脚步,会有很多的小美好被发现,会有很多的小确幸被体验,也有很多的小快乐被铭记。
平常事物,他写成了独具一格;日常生活,他写出了诗情画意。
他发现了他人所不顾之事;叙述了他人所不屑之状。
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还常署名随庵主人。
他生活的时间跨越明清两代,一生也算是饱受战乱之苦,多次大难不死。
中年时候家道中落,只能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和依靠出售诗文维持生计。
他写的《闲情偶寄》非常近似于当时的白话,不过对于我们现代来说,部分内容还是显得有些晦涩难懂《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分内容,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八个部分分别阐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生活中娱乐、家居、装饰、食宿、养生等种种现象,并表达了自己的戏曲观点和生活主张,内容充实,风趣幽默。
平淡事情被描绘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林语堂先生在自己的《吾国与吾民》这本著作中给了李渔的《闲情偶寄》相当高的评价,说《闲情偶寄》可以作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指南”。
李渔的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最有名的《闲情偶寄》,他还写了《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全集》、《无声戏》、《十二楼》等。
总之,他的著作大都是关于中国人最闲适的情趣记录,他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生活万物的细微处发现美感,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
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感悟:在我们现在这个更为丰富的时代里,为什么感受不到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我们的“笑点”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培养的太高,以至于很难感受到最纯粹、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
记得小时候,在没有电的村庄里,村子里的孩子们,一到晚上就聚集在一起,玩捉迷藏;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的年代,白面馒头扣个坑,放点香油和盐,吃起来都很美味;泥巴、树种、叶子、柴草堆成的小空间还有地里的小虫子,都能成为快乐的源泉。
闲情偶寄读后感
闲情偶寄读后感《闲情偶寄》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一部散文集,以其清新淡雅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其影响,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情感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首先,文征明在《闲情偶寄》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他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对山水的痴迷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常常感到的压力和焦虑。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忘记了内心的宁静。
而文征明的文字,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开始懂得去欣赏身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其次,文征明在《闲情偶寄》中对人生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追求真善美,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
他强调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内心丰富、精神高尚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产生了一些思考。
在当下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和金钱所左右,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和精神的追求。
而文征明的文字,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思考自己的追求和生活的意义。
最后,文征明在《闲情偶寄》中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他对世道人心的冷漠和社会风气的腐败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认为这是人心不正、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
他呼吁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正直的品格,不被世俗的诱惑所蒙蔽。
这让我对当下社会的现实产生了一些反思。
在这个充满欺诈和虚假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对真理和善良的追求。
而文征明的文字,让我重新审视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本质,开始思考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如何生活和奋斗。
总的来说,《闲情偶寄》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文征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更让人在阅读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慰藉。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自然、人生和社会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闲情偶寄观点总结
闲情偶寄观点总结引言作为现代人,我们经常陷入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生活的本质以及我们自己的观点。
然而,正是在闲暇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自由地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闲暇时的观点总结。
观点总结在闲暇的时候,我常常会思考一些大问题,例如:幸福是什么?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下面是我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总结:1.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幸福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对有些人来说,幸福意味着健康和家庭的和睦;对其他人来说,幸福意味着事业成功和财富。
然而,无论幸福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感。
只有当我们内心感到满足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2. 成功的标准是个人定义的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
对一些人来说,成功意味着拥有高薪工作、豪宅和名车;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成功可能是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认为,成功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定义成功。
3. 心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心态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一个消极悲观的心态则会让我们陷入压力和抑郁之中。
因此,我认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对于过上幸福的生活至关重要。
4.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我们所拥有的而不是我们所没有的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拥有的更多。
因此,我认为感恩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5. 均衡是关键在追求幸福和成功的过程中,保持生活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的身心休息的时间。
我们需要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过上更加充实和满意的生活。
总结在闲暇的时候思考和总结观点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思考生活的本质和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到更加幸福和成功的人生道路。
读《闲情偶遇》有感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这种文化是“审美型”的,而非以原罪为根源的宗教文化。
古代中国文化,无论儒、道还是墨,无不重生而乐生。
由对生命的肯定到对生生不息的赞美讴歌,这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层的生命哲学的体现。
古人视天地宇宙为有生之宇宙,“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和谐。
这种生命的和谐表现在情感之上即为“乐”。
人人皆追求乐,自然万物也追求乐。
乐就是生命的昂扬奋发。
由此意义上,李泽厚才提出,“乐在中国哲学中实际上具有本体的意义”。
其实,求乐避苦当为人之常情,非中国人所独有。
中国人所追求的乐,是此生之乐,此世之乐,这却是与西方宗教文化相异之处。
从孔子的“暮春舞雩”之乐,到孟子的“人生三乐”,再到程子门前草不除,以观其活泼生意;朱熹提出“玩物适情”之说,再到王阳明明确指出“乐是心之本体”,至此,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已不言而喻。
乐,本质上是一种感性境界。
儒家最追求乐,但以伦理纲常面孔出现的儒家思想也最易使人无乐。
传统儒士那种道貌岸然的样子很难让人将其与乐联系在一起。
至阳明心性之学以乐为心之本体,倡宇宙人生无非至乐之地;阳明以后明清纵乐适情风气大开,于此不无关系。
明清是古代闲适文学极为发达的时代,有大量小说、小品文为证。
与此相应的是社会风气的转变,游玩娱乐之风最为盛观。
其原因盖有三:一是心性之学流行,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二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社会的膨胀,游玩纵乐需求旺盛;三是当时社会政治险恶,很多文人士大夫索性纵乐于游园珍玩之中,一则避祸,二来可以怡情养性。
李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他的代表作《闲情偶寄》可以说是明清社会闲适文化的一个缩影。
书中对生活起居的事无巨细的描写,皆显露了当时以李渔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那种闲情逸致,也可以说是一种乐趣。
在李渔的笔下,下至吃喝拉撒,上至园林辞章,无不乐趣横生,妙趣盎然。
正如其所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学院哲学系尼玛2011709004
读《闲情偶寄》之感想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
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
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它是如何的奇特呢?我们可以举出其中的几个例子来,比如演习,演习部一共分为五段:选剧、变调、授曲、教白和脱套。
作者并没有一一讲关于戏曲的知识,他是根据自己对戏曲的了解以及平时观戏的经验来谈戏。
从整体上讲,作者对当时的戏曲持批判的态度。
并不是说当时的戏曲不好,而是认为,唱戏的人以及戏曲的主题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比如,“吾每观旧剧,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喜则喜其音节不乖,其中免生芒刺;惧则惧其情事太熟,眼角如悬赘疣。
”意思是说,作者每次观旧戏,都是又高兴有担心。
高兴的是因为他的音调不乖僻,听着顺耳;担心的是它的情节老套,就像眼角上挂了一颗肉瘤,看了让人不舒服。
于是作者大胆提出要对戏曲进行创新。
作者认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于是作者提出“缩长为短”“变旧成新”的批判创新思想。
当然,作者也认识到,改动就剧本,必须能点石成金,不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作者的这种想法正映照着现代中国人对戏曲的看法,现代的一般年轻人都不喜欢戏曲,一听到它的长调时就讨厌它,其实这种现象正说明,我们传统的文化需要创新,在不变本质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否则,传统文化越来越会走向没落。
在这一部分,作者除了对戏曲的批判创新的思想外,还对戏曲的各种不足指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唱戏的人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甚至根本就不够胜任。
作者在“解明曲意”中说到:“吾观今世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歌咏既成而事毕矣。
至于讲解二字,非特废而不行,亦且从无此例。
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
”在唱曲人当中有很多都是口唱而心不唱,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作者严厉批评这些唱戏的人。
作者认为,把死的声音变成活生生的曲调,把单纯的歌唱者变成文人,关键就在于能够理解词曲的大意。
另外作者对唱戏的衣冠、声音等都有独到的见解。
为扫除因循守旧的恶习,作者也大胆提出了很多前任未曾提过的想法。
中国古代的文人多是避实崇虚的,
不愿对生活的实质进行深刻的剖析与总结,而李渔却大胆弥补了这一缺陷。
再如居室部,居室部一共有五部分组成: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和山石。
在这一部中,作者很详尽的介绍了房舍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如何才能让房舍更加高雅清净。
在传统的基础上还提出了自己在修建房舍上的独到见解。
作者最忌讳的是照搬古人或别人的创意,认为这样的工匠或者房舍的主人是最没有志气的。
作者更喜欢标新立异,大多数古人都喜欢仿照别人的房屋造型而且还攀比谁的房屋更像原来的造型。
作者认为这些人是最浅俗的,建造庭园这样美好的事情,不能像庸俗的文人一样套用别人的文章格式,然后再建立自己的虚伪的一面。
即使不能标新立异,也应该有自己的创新的一面。
有些人甚至因为照搬别人的技巧好而感到自豪,而作者认为这些人其实在自己贬低自己。
既然他们能够照搬别人的东西,那么他们只要略微思考一下,就能有自己的创意,何必把自己的身份降得那么低呢?作者认为房子贵在精致而不贵在华丽,贵在高雅有新意而不贵在纤巧浪漫。
总之,房屋的建造没有固定的法则,全靠个人心领神会,这不是可以靠别人来传授的。
当然,房屋精美的还是简陋的,最重要的是能遮风避雨。
关于房舍,除了建造外,更应该注意的是它的卫生和美貌,就像一个女子,再美,只要她身上是脏兮兮的,那么肯定不会有人喜欢她。
精美的房屋应该经常打扫。
然而打扫也有很多的学问,作者在洒扫这段中专门讲了关于如何才能打扫干净屋子的学问。
在常人看来打扫确实是没什么学问,但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很多我们平常意想不到的观点,其中,作者更仔细的强调了洒水和扫地这两件事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但是有时只做其中一件事反而更妙,这又是不能不知的。
精致的房内,作者认为除了窗明几净外,还需要图书、字画、古董、器玩等东西,没有一件不忌讳灰尘的。
所以,房屋的干净是极其重要的。
除了这些,对于一个完美的房舍还缺少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花草。
没有花草的房舍(不管屋内屋外)都没有气息,感觉都是死了一样。
作者在这方面很是重视,他一生都很贫苦,到处奔波流离,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虽然靠租房子居住,但是却从来没有让他的房子稍稍沾上一点污秽。
作者生性喜爱花竹,又无钱购买,宁可让妻子儿女饿上几天肚子,或者忍受一个冬季的寒冷,也要节衣缩食省出点生活费购买花竹来满足耳目的欢娱。
别人笑话他,而他却怡然自得。
我想作者的这种境界一般人是不能达到的,为自己喜爱的东西而付出一切,甚至不顾旁人的
嘲讽。
总之,在这一部中作者很详尽的介绍了房舍的方方面面,由于篇幅,在此无法一一细数。
作者在其书中说的几点中我最喜欢的他的“器玩部”,尤其我自己比较喜欢古董。
器玩部包括两方面,一是制度方面,二是位置方面。
正如作者所说:“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
”无论一个家庭的贫富贵贱,生活的器皿是必须有的。
那么在这方面又有很多的讲究,在本部,作者一一详述了这方面的学问。
虽然作者因家境贫贱,无法满足自己在器皿上的喜爱,但是每到富贵之家,作者总是仔细观察他们的器皿,时而因此而动心,但很多时候,作者对富贵之家的器皿存在偏见。
认为,他们的器皿有的质好但外形粗糙、丑陋;而有的,虽外形及其精致,但是没有内在的质。
在位置一段中我对作者的观点很有同感,其中“贵活变”更是我经常想到的。
幽静书房里的陈设,妙在经常变化。
要是古董器皿像生了跟一样,中年放在同一地,就会因为古董腐朽的样子,使人缺少生机,这样就不是善于摆弄古董的人了。
作者认为,家里用到的东西除了房子外应该经常挪动。
因为,人眼中看到东西跟人的心境有关,人想让心活泼,应该先让眼中所看的东西活泼起来。
除了这些,作者还提到了很多摆放器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我们经常认为器皿不能排偶,那么为了不让器皿显得矫揉造作、呆板、不合人情,即使要避免排偶的痕迹,也没有必要将它们分开,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并排摆放或者一个接一个的摆放。
这些都是作者在器皿中的体悟。
总之,无论选器皿还是摆放器皿,都像是对人才选拔和安置一样。
作者说到:“设官授职者,期于人地相宜;安器置物者,务在纵横得当。
”有人才却不善于任用,那么就跟没有一样。
同样,玩古董器皿者,不懂得其中的美的原理,那么又有何用呢?
不过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一般人都认为“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注。
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
其饮食原则有人概括为二十四个字诀,即:重蔬菜,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
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
饮馔部也分为三部分:
蔬食、谷食和肉食。
从整本书来说作者更喜欢接近自然的生活,更喜欢接近自然的饮食习惯。
在蔬食部分中作者讲到:“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
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进自然也。
”作者在此提倡的人们吃蔬菜而少吃肉,有其原因,一是因为崇尚节俭、另一方面是为了复古。
总之,《闲情偶寄》文字清晰隽秀,叙述娓娓动人,读后余味无穷。
周作人先生对此书推荐备至,认为本书唯一缺憾在于没能涉及老年生活,否则必有奇文妙论。
总之,《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味、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