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系统仿真_肖新标
移动载荷作用下周期性高架桥有限元模型
移动载荷作用下周期性高架桥有限元模型陆建飞;陆雅楼;沙萱【摘要】提出一种移动荷载作用下周期性高架桥(PV)动力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方法;首先对PV在力学计算方法上进行简化并建立模型;根据Fourier变换法,建立移动载荷作用下PV频率波数域内的表达式;结合PV代表跨梁和墩的有限元方程,以及各跨梁-梁-墩连接处的连接条件及PV的周期性条件,得出PV受频率波数域内单位简谐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方程;求解该方程可得PV在频率波数域内的动力响应,对此响应进行Fourier逆变换,可得PV在时空域的动力响应;基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移动荷载的速度会影响PV频域内响应的峰值个数,速度增大,峰值个数会减少;随着载荷速度的增大,PV时域内的响应呈现类似冲击波特征.【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2)005【总页数】10页(P362-371)【关键词】移动载荷;周期性高架桥;Fourier变换;有限元法;动力响应【作者】陆建飞;陆雅楼;沙萱【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 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23目前,高架桥已经成为高速铁路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
在列车移动载荷作用下,高架桥动力响应的研究对高架桥的设计及维护有重要意义,因此前人对结构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已开展了大量研究[1-2]。
为了便于施工,正常路段的高架桥通常设计成等跨距形式,因此,高架桥可以简化为周期性结构。
近年来,随着理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在周期性结构对移动载荷的动力响应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建立了求解此类问题的一些半解析及数值方法。
文献[3-4]中最早提出了周期支撑的三维轨道模型,弹性半空间上的Euler-Bernoulli梁对移动荷载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
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动力响应及共振分析
梁的跨度(m)。式(8)表明,荷载以速度y通过跨长厶
的时间等于桥梁第11,阶自振周期的一半或其11,倍时,
就会发生共振,桥梁的挠度会出现峰值。本文所取桥
梁算例中,以。为6.34 Hz,L。为32 m,将其代人式(8)可
得到引起桥梁共振的临界车速K,为406 m/s,远大于
现在的行车速度。但当车速V=n,/n时,也可能激起
0
O
0
肘,
’2孝l(cJl+91l+Pc多ll
912+Pc西12
三;2fⅣ二孽pc三eP州1三痧删三茎Pc三a2POlN C1] 广义阻尼矩阵C=
92l+Pc多21 9M+Pc咖M
2亭2(c,2+妒22+Pc多22 …
妒州+
一
9_lv2+Pc中肥
… 2考NmN+(P~N+ c圣NN —pc仪N 1
…
c-荟啪)(譬)№半一
I|},∑劬(响n坦笋=o
(6)
如果采用振型叠加法,在计算中仅考虑结构的少数前
几阶振型就可以获得满意的精度。假定考虑桥梁的前 Ⅳ阶振型进行叠加,则其自由度将由无穷多个减少到Ⅳ
个,加上簧上质量肘:的一个自由度Z(t),即联立(4)
式与(6)式可得到系统的N+1阶运动方程:
M{引+C{j}+K{q}={F}
桥梁的共振,桥梁的挠度峰值由动力放大系数
l/√(1一卢2)2+(2郛)2决定¨1|,即车速越接近于K,, 桥梁挠度曲线的峰值会越大。当车辆匀速通过桥梁 时,取车速由5 m/s~90 m/s连续变化,将采用程序计 算所得桥梁跨中挠度极值及对应的车速绘于图5,同时 将V=Vb,/n即可能引起桥梁共振的车速点也标于图 中。由图可知,桥粱的最大挠度随着车速的增加呈现 出类似正弦但波幅逐渐增大的形式,符合以上分析的 车桥共振原理。
京沪高铁张巷特大桥下行式移动模架悬臂拼装
到设计要求 。然后按该方法 拼装其他三个牛腿 。 3 牛腿的安装。用 一台 5 吊车配合清理 干净 2 ) 0t 8号墩身 预
3 移动模 架拼装
1 准 备工 作 ( 地 处理 ) ) 场 。移动模架拼装位置位于 2 8号与 7 和 5 将该段梁 吊放到墩顶下面放枕木垫平 。 0t 0t
总体来说 , 在速度 比较低 时 , 四种模 型作用 下桥梁 的动力 响 [] 曹雪琴 , 2 刘必胜 . 梁结构动力 学[ . 京: 桥 M]北 中国铁 道 出版 应曲线非常近似 , 四种模型作用下桥梁结构 动挠度的极值也几 乎
关键词 : 移动模 架, 悬臂 拼装 , 主梁 , 安装质量 , 安全 , 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 : 4 .6 U4 54 6 文献标识 码 : A 2 9号墩 , 墩身高 1 . 7 5m及 1 需对 2 7m, 8号 和 2 9号 以及 2 8号和
1 概述
京沪高铁 张巷特大桥有部分现浇梁施 工是采 用挪威 N S公 R
致, 相差非常小 , 虽然有一定 的差别 , 但对于桥梁 的大致评估 没 [] 顾戌华 , 3 夏
有影响 。随着速度 的提 高, 四种模 型作用下桥梁 的动力响应 曲线 出现微小的差距 。 参考文献 : [] 夏 1 禾, 张 出版社 ,05 20 .
楠. 车辆与结构动 力相互作 用[ . M] 北京 : 学 [] 肖新标 , 火 明. 科 5 沈 移动 荷 载速度 对 简 支梁动 态响应 的 影响 [] 西南交通 大学学报 ,0 23 )3 —7 J. 2 0 (7 :53 .
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研究
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研究作者:刘赛毛威冉志红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1期摘要:车辆在一定速度下通过桥梁时,就会引起桥梁的振动,桥梁的振动反过来又影响车辆振动,这种相互的作用就是耦合振动问题。
桥梁的振动是结构产生了疲劳,稳定性和强度都有所降低;当这种振动过大时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及稳定性;随着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桥梁的大跨、轻型化,使得耦合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耦合振动的分析问题越来越受工程界的重视。
关键词:振动;车桥耦合;有限元桥梁的振动往往是在车辆荷载和地面的某种运动情况下产生,其振动的效应表现为动力效应,这种动力效应会比静力作用下引起的局部损伤大许多,或者影响其桥上行车的行车舒适性及加速度,甚至使桥梁结构损伤、破坏等。
车辆的荷载情况引起的振动问题,由于蒸汽时代平衡轮上周期的锤击已被现在的电力机车、高性能机车所替代,因此现代桥梁的竖向振动问题已表现的不是很突出。
桥梁自身的结构反而表现的更为显著,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新兴材料的问世和薄壁结构的广泛应用,桥梁结构也表现出了跨径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轻,刚度越来越小,从而使桥梁结构所能承受的活载占总荷载的比重越来越大。
汽车制造和设计的改进以及汽车新兴材料的应用,使得车辆的单轴轴重不乏较重或超重的大型工程车辆增加了桥梁的荷载值。
上述因素加强了车桥耦合方面的影响,使的变化的荷载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现在的大跨径桥梁振动已经成为影响桥梁使用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种桥梁的设计计算要求中都包含车辆荷载动力作用内容。
1 车桥耦合模型振动方程建立1.1 移动常量模型图1.1 匀速通过简支梁的单常量力在上图1.1中,一常力F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此模型中力F不考虑质量问题,规定t=0时刻,F作用在简支梁的支座处,t=T时刻,F移动到简支梁最右侧支座处,由简支梁的振动微分方程可得到表达式:(1)其中,EI是简支梁的抗弯刚度,m是梁单元质量的常数。
动载荷作用梁动态响应分析
毕业论文题目动载荷作用梁动态响应分析专业工程力学班级力学081学生郝忠文指导教师何钦象教授2012 年专业:工程力学学生:郝忠文指导教师:何钦象摘要在机构动力学中讨论的强迫振动问题,一般是以结构在位置固定的周期性挠动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问题为对象。
本文中,用主振型叠加法,分析了简支欧拉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当广义挠动频率的固有频率相等则放生共振。
研究桥梁在移动车辆载荷下的强迫振动,也要分析其共振条件。
所不同的是由于载荷是移动的,且车辆载荷本身也是带有质量的振动体系,桥梁和载荷耦合系统的动力特征随荷载位置的移动而不断变化。
经研究发现,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将发生振动,产生的变形比载荷静止不动时产生的变形大。
若荷载处于最不利的静力作用位置的同时满足共振条件,那么将会发生较大的动态响应,导致桥梁的破坏。
而且,当荷载移动速率为一定值,广义挠动频率接近梁的固有频率时,梁也可能发生共振,其最大动挠度比静载荷作用时最大挠度的数倍。
移动车辆载荷的这种动力效应是不容忽视。
关键字:动载荷,动态响应,广义挠动频率ABSTRACTThe forced vibration problem discussed in the mechanism dynamics generally focus on the forced vibration that caused by the force which stationarily act on the mecha- nism regularly.In this paper,using principal 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the dyna -mic response of simply supported Euler beam acted by moving loads is analysed. Wh -en the frequency of generalized stimulating force equals its natural frequency,the re -sonance happens.It is different that the load moves.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 tem formed by the load and beam differs with the position of moving loa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deflection caused by the moving load is larger than that caused by stable load.When the moving load is at the vital position meanwhile meets the res -onance requirement,the beam will resonate thus leading to damage .And when the speed of the moving load reaches the point that the generalized stimulating frequency meets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beam,it may also cause resonance,the biggest def -lection will reaches several times the deflection caused by the stable load。
典型桥梁荷载实验报告
典型桥梁荷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某典型桥梁在实际运行中承受的各种荷载条件下的表现。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不同类型车辆通过时的动态荷载响应。
分析静态荷载(如自重、冻融荷载等)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观察和记录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挠度。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场地选择与准备:选择位于实验桥梁的典型路段作为实验区域,确保实验道路平整、无障碍,并设立相应的测量和观测点位。
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实验道路进行必要的清扫和整备,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实验设备与仪器:挂载式动态称重系统:用于实时记录和分析通过车辆的动态荷载响应。
静态称重仪器:用于精确测量和记录静态荷载的作用效果。
变形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测距仪等,用于对桥梁结构的变形和挠度进行精确测量。
实验过程:动态荷载实验:通过安排不同类型和重量的车辆,如小型汽车、货车和公交车,利用挂载式动态称重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静态荷载实验:利用静态称重仪器分别对桥梁在静态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承载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估。
变形测量:通过变形测量仪器对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桥梁结构进行全面的变形和挠度分析,并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与结果:动态荷载响应分析:根据动态称重系统获取的数据,分析不同车辆通过时的最大荷载、荷载分布情况以及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静态荷载效应分析:通过静态称重仪器测得的数据,计算桥梁在自重、附加荷载等条件下的静态荷载效应,并与设计理论进行对比。
变形和挠度分析:利用变形测量仪器获取的数据,分析不同荷载条件下桥梁的变形情况,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与建议静态荷载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相对稳定,但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微小的变形,建议定期监测和维护。
桥梁的实际变形和挠度与设计理论相符合,但在日常管理中应重视荷载对结构的累积效应。
讨论与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和仪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态荷载实验显示,不同类型车辆通过桥梁时,其荷载分布和对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车载作用下公路桥梁耦合振动精细化建模及验证分析
车载作用下公路桥梁耦合振动精细化建模及验证分析作者:殷新锋晏万里任厚乾刘扬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09期摘要:現有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车辆模型不能精确考虑车辆动力特性和柔性轮胎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充气轮胎胎压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LS-DYNA 程序,采用线弹性橡胶材料模拟轮胎并定义轮胎内气压,结合常用重载三轴汽车的结构参数,运用弹簧阻尼单元及梁、壳单元模拟车辆悬架系统的动力特性,建立可分析车轮气压的三维车辆模型;并基于实桥试验结果及响应面法得到高精度有限元桥梁模型;通过显式求解程序LS-DYNA内置的接触算法,将车辆子系统和桥梁子系统联立耦合起来,形成显式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轮胎胎压对桥梁振动的影响.关键词:响应面法;有限元模型修正;连续刚构桥;LS-DYNA;动力响应中图分类号:U441.2 文献标志码:AFine Modeling of Coupled Vibration of Highway Bridge underVehicle Loading and Verification AnalysisYIN Xinfeng1,YAN Wanli1,REN Houqian1,LIU Yang1,2(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2.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China)Abstract:In the existing coupling vibration analysis of vehicle bridge,the influence of vehicl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lexible tire on the vehicle 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response can not be accurately consider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neumatic tire pressure on vehicle 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the linear elastic rubber materia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tire and define the air pressure in the tire based on LS-DYNA program.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ommonly used heavy-duty three-axle vehicle,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spring damping element,beam and shell element,and a three-dimensional vehicle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real bridge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a high-precision finite element bridge model is obtained. The vehicle subsystem and the bridge subsystem are coupled together to form the explicit vehicle 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analysis model through the contact algorithm built in the explicit solution program LS-DYNA.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and the influence of tire pressure on bridge vibration is analyzed.Key words:response surface method;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LS-DYNA;dynamic response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产生的激励导致车辆和桥梁产生相互振动,该振动称为车桥耦合振动[1]. 国内外学者对车桥耦合振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非凡成果.夏禾[2]将车辆简化为悬挂振动模型,研究了车-桥-墩相互作用的动力响应. Cai等[3-4]采用两轴车辆模型,基于功率谱密度函数生成随机桥面不平整度,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振动响应. Huang等[5]采用三轴车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简支梁的车桥随机振动. 韩万水等[6]结合实测数据对桥梁模型进行修正以得到桥梁基准模型,并采用梁格法对车桥振动进行分析. 李奇等[7]考虑车体柔性的影响,分析了高速列车和简支梁桥相互作用的影响. 邓露等[8]运用动态称重技术(BWIM)实时监测车辆总重和轴重,进行中小型跨径混凝土梁桥的振动研究.赵越等[9]基于等参映射与改进折半法在传统车桥耦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分析精度及计算效率,从而进行公路车桥耦合分析.但关于充气轮胎胎压对车-桥耦合振动影响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为现有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车辆模型多为简化的质量-弹簧-阻尼多自由度振动模型[10-13],该模型常将车轮简化为点或者等效线面接触,故不能精确考虑车辆动力特性和柔性轮胎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因此,建立精确车辆模型和桥梁模型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提高数值模拟精度,为桥梁结构的健康运营提供有利建议.本文以一座连续刚构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LS-DYNA程序以车辆实际构造及动力特性为基准,建立车辆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结合响应面法并依据实桥试验结果对桥梁模型进行修正,以得高精度的桥梁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LS-DYNA程序将桥梁模型和车辆模型进行耦合,求解车桥的振动响应,并通过改变车轮气压,分析该参数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1 车辆模型的建立及校验1.1 车辆模型的建立在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中,影响桥梁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为车辆模型的动力特性和荷载分布. 车辆模型需着重模拟悬架系统、车轮和轴重. 本文参照东风牌三轴载重自卸货车,建立车辆有限元模型,其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前中轴距为3.5 m,中后轴距为1.4 m,后轮距为1.8 m. 基于CAD软件SolidWorks分别建立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使用梁、壳、实体单元及离散单元等赋予不同部位网格不同的属性,从而构建车辆模型,如图1所示.车轮由轮胎、轮盘和轮毂组成.轮胎采用线弹性橡胶材料,轮盘和轮毂采用线弹性钢材材料,车轮模型中各部位连接均为刚性连接,边界为刚性固态约束,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根据轮胎内实际气压,使用LS-DYNA程序关键字*AIRBAG_SIMPLE_AIRBAG_MODEL定义由轮胎、轮毂组成的封闭体内的气压,其气体压力值为0.6 MPa.由于车辆悬架系统结构复杂,本文采用壳单元、刚体、弹簧阻尼单元和多点约束来模拟悬架系统.前后悬架的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参考文献[14],前悬架的弹簧刚度取800 N/mm,阻尼系数取20 Ns/mm;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取1 200 N/mm,阻尼系数取25 Ns/mm. 前后悬架实体构造及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为了使车轮正常转动,在轮盘与车轴之间设置旋转铰,再通过定义*INITIAL_VELOCTIY_GENERATION关键字设置车轮的转动和平动速度,实现车轮滚动向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1.2 车辆模型的校验在车辆模型的3个轴上选择6个节点,约束竖向位移. 然后对车辆施加重力荷载使车辆产生瞬时振动,再通过定义关键字*DAMPING_GLOBAL对车辆模型施加全局阻尼,使其快速达到稳定状态,计算出约束反力,并与实测车辆轴重进行比较,最终得到车辆模型的轴载曲线如图5所示.由表2知,车体总重偏差为0.87%,说明实测车辆轴重分布特性能体现于建立的车辆模型.通过对比车辆模型和实测车辆的自振频率,验证车辆模型动力特性的有效性. 如图6所示,该车实测自振频率为1.635 Hz,车辆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为1.647 Hz,显然,两者基频相差很小.2 桥梁模型2.1 桥梁概况该桥主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跨径布置为(65+120+65) m,其立面及断面示意图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2.2 实桥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初始有限元模型如图9所示. 主梁和墩身都用实体单元模拟,墩底采用固结连接. 混凝土密度取为2 500 kg/m3,主梁和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分别为34.5 GPa和32.5 GPa.现场对桥梁进行静力试验,测试中加载车辆总数为6辆,每辆总重为35 t,车辆前轴重7 t,中轴和后轴各重14 t,车辆照片如图10所示.在正式试验前先进行预加载,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保试验及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正式试验中将加载车分3級加载,每一级加载持荷2 ~ 3 min,待实测应变及挠度数据稳定后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再进行下一级的加载工作. 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工况做详要概述. 为了使加载截面承受最大正弯矩,在中跨跨中截面中心加载,相应的荷载效率系数为0.967.挠度测点布置如图11所示.实桥试验的挠度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现场测试照片如图12所示.脉动试验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系统NI公司的PXI系统进行试验,采用8330B3型超低频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最低采样频率从0 Hz开始,采集主梁横向和竖向振动数据,再经信号分析得到全桥的各阶固有振动特性,现场采集照片如图13所示.2.3 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更新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用响应面函数来模拟实际结构的响应函数,将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相结合,通过样本选取、方差分析参数选取、响应面的拟合及采用优化算法寻求响应面模型中的最优解来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据文献[15-16]知,影响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桥梁结构差别的主要因素为结构混凝土密度、主梁和墩混凝土弹性模量,因此取这三个因素作为变量. 为获得响应与所选定的三参数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参数设计. 根据参数取值的变化规律,假设三参数的单位长度值为10%,则可得该三参数值的变化范围见表3.以桥梁模态和静力变形为目标来更新桥梁模型,选取桥梁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R1)、测点5挠度值(R2)和测点6挠度值(R3)作为目标函数.这3个目标函数充分利用了现场的实桥试验条件,且包含了桥梁静、动力性能指标,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根据上述试验设计,应用回归分析技术对样本数据进行响应面拟合,并用R2准则和R2adj准则进行响应面拟合精度的检验,其表达式见方程(1)(2).式中:SST = SSE + SSR表示模型的总方差;dT表示模型的总自由度.如果R2和R2adj的值都接近1且两者差值很小,则表示响应面方程拟合得很好.本文以一座连续刚构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LS-DYNA程序以车辆实际构造及动力特性为基准,建立车辆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结合响应面法并依据实桥试验结果对桥梁模型进行修正,以得高精度的桥梁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LS-DYNA程序将桥梁模型和车辆模型进行耦合,求解车桥的振动响应,并通过改变车轮气压,分析该参数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1 车辆模型的建立及校验1.1 车辆模型的建立在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中,影响桥梁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为车辆模型的动力特性和荷载分布. 车辆模型需着重模拟悬架系统、车轮和轴重. 本文参照东风牌三轴载重自卸货车,建立车辆有限元模型,其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前中轴距为3.5 m,中后轴距为1.4 m,后轮距为1.8 m. 基于CAD软件SolidWorks分别建立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使用梁、壳、实体单元及离散单元等赋予不同部位网格不同的属性,从而构建车辆模型,如图1所示.车轮由轮胎、轮盘和轮毂组成.轮胎采用线弹性橡胶材料,轮盘和轮毂采用线弹性钢材材料,车轮模型中各部位连接均为刚性连接,边界为刚性固态约束,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根据轮胎内实际气压,使用LS-DYNA程序关键字*AIRBAG_SIMPLE_AIRBAG_MODEL定义由轮胎、轮毂组成的封闭体内的气压,其气体压力值为0.6 MPa.由于车辆悬架系统结构复杂,本文采用壳单元、刚体、弹簧阻尼单元和多点约束来模拟悬架系统.前后悬架的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参考文献[14],前悬架的弹簧刚度取800 N/mm,阻尼系数取20 Ns/mm;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取1 200 N/mm,阻尼系数取25 Ns/mm. 前后悬架实体构造及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为了使车轮正常转动,在轮盘与车轴之间设置旋转铰,再通过定义*INITIAL_VELOCTIY_GENERATION关键字设置车轮的转动和平动速度,实现车轮滚动向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1.2 车辆模型的校验在车辆模型的3个轴上选择6个节点,约束竖向位移. 然后对车辆施加重力荷载使车辆产生瞬时振动,再通过定义关键字*DAMPING_GLOBAL对车辆模型施加全局阻尼,使其快速达到稳定状态,计算出约束反力,并与实测车辆轴重进行比较,最终得到车辆模型的轴载曲线如图5所示.由表2知,车体总重偏差为0.87%,说明实测车辆轴重分布特性能体现于建立的车辆模型.通过对比车辆模型和实测车辆的自振频率,验证车辆模型动力特性的有效性. 如图6所示,该车实测自振频率为1.635 Hz,车辆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为1.647 Hz,显然,两者基频相差很小.2 桥梁模型2.1 橋梁概况该桥主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跨径布置为(65+120+65) m,其立面及断面示意图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2.2 实桥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初始有限元模型如图9所示. 主梁和墩身都用实体单元模拟,墩底采用固结连接. 混凝土密度取为2 500 kg/m3,主梁和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分别为34.5 GPa和32.5 GPa.现场对桥梁进行静力试验,测试中加载车辆总数为6辆,每辆总重为35 t,车辆前轴重7 t,中轴和后轴各重14 t,车辆照片如图10所示.在正式试验前先进行预加载,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保试验及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正式试验中将加载车分3级加载,每一级加载持荷2 ~ 3 min,待实测应变及挠度数据稳定后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再进行下一级的加载工作. 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工况做详要概述. 为了使加载截面承受最大正弯矩,在中跨跨中截面中心加载,相应的荷载效率系数为0.967.挠度测点布置如图11所示.实桥试验的挠度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现场测试照片如图12所示.脉动试验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系统NI公司的PXI系统进行试验,采用8330B3型超低频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最低采样频率从0 Hz开始,采集主梁横向和竖向振动数据,再经信号分析得到全桥的各阶固有振动特性,现场采集照片如图13所示.2.3 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更新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用响应面函数来模拟实际结构的响应函数,将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相结合,通过样本选取、方差分析参数选取、响应面的拟合及采用优化算法寻求响应面模型中的最优解来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据文献[15-16]知,影响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桥梁结构差别的主要因素为结构混凝土密度、主梁和墩混凝土弹性模量,因此取这三个因素作为变量. 为获得响应与所选定的三参数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参数设计. 根据参数取值的变化规律,假设三参数的单位长度值为10%,则可得该三参数值的变化范围见表3.以桥梁模态和静力变形为目标来更新桥梁模型,选取桥梁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R1)、测点5挠度值(R2)和测点6挠度值(R3)作为目标函数.这3个目标函数充分利用了现场的实桥试验条件,且包含了桥梁静、动力性能指标,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根据上述试验设计,应用回归分析技术对样本数据进行响应面拟合,并用R2准则和R2adj准则进行响应面拟合精度的检验,其表达式见方程(1)(2).式中:SST = SSE + SSR表示模型的总方差;dT表示模型的总自由度.如果R2和R2adj的值都接近1且两者差值很小,则表示响应面方程拟合得很好.本文以一座连续刚构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LS-DYNA程序以車辆实际构造及动力特性为基准,建立车辆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结合响应面法并依据实桥试验结果对桥梁模型进行修正,以得高精度的桥梁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LS-DYNA程序将桥梁模型和车辆模型进行耦合,求解车桥的振动响应,并通过改变车轮气压,分析该参数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1 车辆模型的建立及校验1.1 车辆模型的建立在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中,影响桥梁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为车辆模型的动力特性和荷载分布. 车辆模型需着重模拟悬架系统、车轮和轴重. 本文参照东风牌三轴载重自卸货车,建立车辆有限元模型,其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前中轴距为3.5 m,中后轴距为1.4 m,后轮距为1.8 m.基于CAD软件SolidWorks分别建立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使用梁、壳、实体单元及离散单元等赋予不同部位网格不同的属性,从而构建车辆模型,如图1所示.车轮由轮胎、轮盘和轮毂组成.轮胎采用线弹性橡胶材料,轮盘和轮毂采用线弹性钢材材料,车轮模型中各部位连接均为刚性连接,边界为刚性固态约束,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根据轮胎内实际气压,使用LS-DYNA程序关键字*AIRBAG_SIMPLE_AIRBAG_MODEL定义由轮胎、轮毂组成的封闭体内的气压,其气体压力值为0.6 MPa.由于车辆悬架系统结构复杂,本文采用壳单元、刚体、弹簧阻尼单元和多点约束来模拟悬架系统.前后悬架的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参考文献[14],前悬架的弹簧刚度取800 N/mm,阻尼系数取20 Ns/mm;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取1 200 N/mm,阻尼系数取25 Ns/mm. 前后悬架实体构造及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为了使车轮正常转动,在轮盘与车轴之间设置旋转铰,再通过定义*INITIAL_VELOCTIY_GENERATION关键字设置车轮的转动和平动速度,实现车轮滚动向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1.2 车辆模型的校验在车辆模型的3个轴上选择6个节点,约束竖向位移. 然后对车辆施加重力荷载使车辆产生瞬时振动,再通过定义关键字*DAMPING_GLOBAL对车辆模型施加全局阻尼,使其快速达到稳定状态,计算出约束反力,并与实测车辆轴重进行比较,最终得到车辆模型的轴载曲线如图5所示.由表2知,车体总重偏差为0.87%,说明实测车辆轴重分布特性能体现于建立的车辆模型.通过对比车辆模型和实测车辆的自振频率,验证车辆模型动力特性的有效性. 如图6所示,该车实测自振频率为1.635 Hz,车辆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为1.647 Hz,显然,两者基频相差很小.2 桥梁模型2.1 桥梁概况该桥主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跨径布置为(65+120+65) m,其立面及断面示意图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2.2 实桥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初始有限元模型如图9所示. 主梁和墩身都用实体单元模拟,墩底采用固结连接. 混凝土密度取为2 500 kg/m3,主梁和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分别为34.5 GPa和32.5 GPa.现场对桥梁进行静力试验,测试中加载车辆总数为6辆,每辆总重为35 t,车辆前轴重7 t,中轴和后轴各重14 t,车辆照片如图10所示.在正式试验前先进行预加载,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保试验及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正式试验中将加载车分3级加载,每一级加载持荷2 ~ 3 min,待实测应变及挠度数据稳定后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再进行下一级的加载工作. 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工况做详要概述. 为了使加载截面承受最大正弯矩,在中跨跨中截面中心加载,相应的荷载效率系数为0.967.挠度测点布置如图11所示.实桥试验的挠度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现场测试照片如图12所示.脉动试验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系统NI公司的PXI系统进行试验,采用8330B3型超低频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最低采样频率从0 Hz开始,采集主梁横向和竖向振动数据,再经信号分析得到全桥的各阶固有振动特性,现场采集照片如图13所示.2.3 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更新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用响应面函数来模拟实际结构的响应函数,将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相结合,通过样本选取、方差分析参数选取、响应面的拟合及采用优化算法寻求响应面模型中的最优解来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据文献[15-16]知,影响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桥梁结构差别的主要因素为结构混凝土密度、主梁和墩混凝土弹性模量,因此取这三个因素作为变量. 为获得响应与所选定的三参数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参数设计. 根据参数取值的变化规律,假设三参数的单位长度值为10%,则可得该三参数值的变化范围见表3.以桥梁模态和静力变形为目标来更新桥梁模型,选取桥梁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R1)、测点5挠度值(R2)和测点6挠度值(R3)作为目标函数.这3个目标函数充分利用了现场的实桥试验条件,且包含了桥梁静、动力性能指标,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根据上述试验设计,应用回归分析技术对样本数据进行响应面拟合,并用R2准则和R2adj准则进行响应面拟合精度的检验,其表达式见方程(1)(2).式中:SST = SSE + SSR表示模型的总方差;dT表示模型的总自由度.如果R2和R2adj的值都接近1且两者差值很小,则表示响应面方程拟合得很好.本文以一座连续刚构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LS-DYNA程序以车辆实际构造及动力特性为基准,建立车辆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结合响应面法并依据实桥试验结果对桥梁模型进行修正,以得高精度的桥梁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LS-DYNA程序将桥梁模型和车辆模型进行耦合,求解车桥的振动响应,并通过改变车轮气压,分析该参数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1 车辆模型的建立及校验1.1 车辆模型的建立在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中,影响桥梁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为车辆模型的动力特性和荷载分布. 车辆模型需着重模拟悬架系统、车轮和轴重. 本文参照东风牌三轴载重自卸货车,建立车辆有限元模型,其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前中轴距为3.5 m,中后轴距为1.4 m,后轮距为1.8 m. 基于CAD软件SolidWorks分别建立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使用梁、壳、实体单元及离散单元等赋予不同部位网格不同的属性,从而构建车辆模型,如图1所示.车轮由轮胎、轮盘和轮毂组成.轮胎采用线弹性橡胶材料,轮盘和轮毂采用线弹性钢材材料,车轮模型中各部位连接均为刚性连接,边界为刚性固态约束,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根据轮胎内实际气压,使用LS-DYNA程序关键字*AIRBAG_SIMPLE_AIRBAG_MODEL定义由轮胎、轮毂组成的封闭体内的气压,其气体压力值为0.6 MPa.由于车辆悬架系统结构复杂,本文采用壳单元、刚体、弹簧阻尼单元和多点约束来模拟悬架系统.前后悬架的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参考文献[14],前悬架的弹簧刚度取800 N/mm,阻尼系数取20 Ns/mm;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取1 200 N/mm,阻尼系数取25 Ns/mm. 前后悬架实体构造及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为了使车轮正常转动,在轮盘与车轴之间设置旋转铰,再通过定义*INITIAL_VELOCTIY_GENERATION关键字设置车轮的转动和平动速度,实现车轮滚动向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1.2 车辆模型的校验在车辆模型的3个轴上选择6个节点,约束竖向位移. 然后对车辆施加重力荷载使车辆产生瞬时振动,再通过定义关键字*DAMPING_GLOBAL对车辆模型施加全局阻尼,使其快速达到稳定状态,计算出约束反力,并与实测车辆轴重进行比较,最终得到车辆模型的轴载曲线如图5所示.由表2知,车体总重偏差为0.87%,说明实测车辆轴重分布特性能体现于建立的车辆模型.通过对比车辆模型和实测车辆的自振频率,验证车辆模型动力特性的有效性. 如图6所示,该车实测自振频率为1.635 Hz,车辆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为1.647 Hz,显然,两者基频相差很小.2 桥梁模型2.1 桥梁概况该桥主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跨径布置为(65+120+65) m,其立面及断面示意图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2.2 实桥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初始有限元模型如图9所示. 主梁和墩身都用实体单元模拟,墩底采用固结连接. 混凝土密度取为2 500 kg/m3,主梁和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分别为34.5 GPa和32.5 GPa.现場对桥梁进行静力试验,测试中加载车辆总数为6辆,每辆总重为35 t,车辆前轴重7 t,中轴和后轴各重14 t,车辆照片如图10所示.在正式试验前先进行预加载,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保试验及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正式试验中将加载车分3级加载,每一级加载持荷2 ~ 3 min,待实测应变及挠度数据稳定后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再进行下一级的加载工作. 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工况做详要概述. 为了使加载截面承受最大正弯矩,在中跨跨中截面中心加载,相应的荷载效率系数为0.967.挠度测点布置如图11所示.实桥试验的挠度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现场测试照片如图12所示.脉动试验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系统NI公司的PXI系统进行试验,采用8330B3型超低频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最低采样频率从0 Hz开始,采集主梁横向和竖向振动数据,再经信号分析得到全桥的各阶固有振动特性,现场采集照片如图13所示.2.3 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更新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用响应面函数来模拟实际结构的响应函数,将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相结合,通过样本选取、方差分析参数选取、响应面的拟合及采用优化算法寻求响应面模型中的最优解来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
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振动减振分析
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振动减振分析作者:马信欣袁波尹浩熹何海玉郑勇来源:《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06期摘要:振动控制是解决大跨轻质人行天桥舒适度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常会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进行减振,可以有效降低桥梁在行人激励下的振动反应。
将行人激励简化为移动简谐荷载,建立人群-人行桥-TMD振动系统,推导在匀速移动人行荷载下,人群-人行桥-TMD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并结合某一人行天桥实例,对该人行天桥进行添加TMD后的Simulink仿真分析,与Ansys建模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说明Simulink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采用中国规范进行舒适度分析,选取一定范围人行荷载的频率,并用Simulink对此简支梁桥进行定质量TMD与变质量TMD的减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质量TMD减振效果优于定质量TMD减振效果。
关键词:SIMULINK仿真系统;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振动控制;人行桥;TMD中图分类号:U441+.3文献标识码: A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交通的不断建设,人行桥也正向大跨度轻柔低阻尼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人行桥的舒适度要求更加严格,对大跨度人行天桥施加多人行走的人行荷载,如果荷载频率与桥梁的自振频率相同时,就会发生共振,则桥梁的响应将被不断增大,轻则会使人心理上产生不舒适感,严重时会使桥梁发生破坏[1-2],本文研究多人同频率匀速通过桥梁时的最大动力响应,并对桥梁添加TMD[3-6]阻尼器进行减振控制,因常用的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时间较长,采用较高效的Simulink软件进行减振分析,首先推导人群-桥-TMD的动力方程,然后在Simulink中依据运动方程建立仿真模块,进行动力仿真分析。
得出桥梁挠度最大点在仿真分析与有限元软件分析下的加速度与位移时程曲线,并对两种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仿真的准确性。
运用变质量TMD[7],并对定质量TMD与变质量TMD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舰用新型低噪声水润滑轴承材料硬度与摩擦性能
一
性 中, 料硬 度 和 摩擦 系 数 是 轴承 产 生 噪 声 的主 要 材
收 稿 日期 :0 11 .0 2 1-22
作者 简介 : 何
琳 (9 7 ) 男 , 安人 , 1 5一 , 西 博士 生导师 , 目前 主
些 初 步 研 究 。文 献 [] 研 究 了不 同硬 度 的纳 米 6等
要从事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 。
Ema :ag uh d 13em — iy nx eg @ 6 . 1 o
Z O丁 腈橡 胶复 合材 料对 水润滑 整 体式轴 承水润 滑 n/ 摩 擦 因数 的影 响 , 结果表 明橡 胶硬 度增 大 , 则摩擦 系
2 1 年 l 月 02 0
噪
声
与
振
动
机主 要 由驱动 部分 、 试验 部 分 、 载部 分和 测试 部分 加 组 成 。试 验 主 轴 用 4 5钢 制 成 , 轴 颈 镶 有 其 Z u n 0 n 衬套 。加载 方式 为 中间径 向加 载 。 C S lZ 2
声 角 度考 虑 , 本文 轴 承基 体 材 料优 选 丁 腈基 橡 胶 与
ban . e r g i
K e w o ds: c si s; ae -ub c td a ig ;n s y r a ou tc w trl r ae be n i r oie;fitonpr pe t ; r dn s rc i o r y ha es
移动随机荷载作用下桥梁振动分析
机 问题 的复杂 性 和所 使 用 的计 算 方 法 的低 效 率 , 是 都 以简单桥梁 模 型为 研 究 对 象 , 用 解 析 的方 法 计 算 响 采
应 的统计特 征 值 , 且 忽 略 掉 了模 态 响 应 之 间 的相 关 并 性 。而对多 随 机 激励 问题 , 励 之 间 的相 关 性 对 随机 激 响应 的影 响更是鲜 有讨 论 。 有 限元 方法 以其 广泛 的适 用 性 而被 大 量 应 用 于结
引人 两个 影 响 函数 , 出 了梁 挠 度 的均 值 和方 差 的 表 给 达式 。Wag和 Ln_使 用模 态 分 析 法对 多 跨 Tm s. n i 8 ioh ek 梁 的随机振 动进 行研 究 , no 并且 讨 论 了荷 载 速度 , 随 机特 性 以 及 桥 梁 跨 数 对 梁 挠 度 和 弯 矩 的 影 响 。Zb i. dh91 对 移动 荷 载 作 用 下 梁 的 随机 振 动 问题 进 行 了 el 3 —1 系 列 的研究 : 献 [ ] 文 9 将研 究重 点 放在 了梁 的高 阶矩 响应 ; 文献 [0 考 虑 了确定 性 的轴 向力 对 动 力 响应 的 1]
中 图分 类 号 :T 1 3 B 2 文 献标 识 码 :A
移 动荷 载或 车辆作 用 下 的结 构 动 力分 析 是 工程 界 十分重 视 的研 究 领域 J 由于路 面 的不 平顺 以及 其 。 它 因素 的影 响 , 动 荷 载 往 往 具 有 随机 性 。而 由这 些 移 移 动荷 载引 起 的 桥 梁 随机 振 动 更 引起 了特 殊 的 关 注 。
Fy a。推导 了 简 支 E lr 的 非 平 稳 响 应 解 析 表 达 rb 。 ue 梁 式, 并讨 论 了荷 载速 度 、 构 阻尼 以及 荷 载 随机 特 性 等 结 对 桥梁 动力 响应 的影 响 。1 ake i 和 S i y 通 过 w n iwc z na d
动载荷作用梁动态响应分析
在何钦象教授和莫宵依、黎民安副教授等力学系老师的建议指导下, 选取了动载荷作用下的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本人又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 献,开始了本文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有:
1基于材料力学[13-14]及振动力学理论[15]推导出简支梁在动载荷 作用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
2在离散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中,我们利用主振型的正交性使微分方 程解耦,从而使多自由度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可以转化为多个单自由度系 统的模态响应问题。在求得各模态响应后,再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原系 统的响应。本文中,用主振型叠加法,分析了简支欧拉梁在移动载荷作用 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M
略去二阶微量,有
.)和(4)式代入(1),得
EI
-4-.2
:x:t;t
二P x,t
2.3时间广义坐标满足的微分方程的推导
在离散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中,我们利用主振型的正交性使微分方程 解耦,从而使多自由度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可以转化为多个单自由度系统 的模态响应问题。在求得各模态响应后,再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原系统 的响应。本文中,用主振型叠加法,求解梁的动态响应。
在移动车辆载荷下的强迫振动,也要分析其共振条件。所不同的 是由于载荷是移动的,且车辆载荷本身也是带有质量的振动体 系,桥梁和载荷耦合系统的动力特征随荷载位置的移动而不断变 化。经研究发现,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将发生振动,产生的 变形比载荷静止不动时产生的变形大。 若荷载处于最不利的静力 作用位置的同时满足共振条件,那么将会发生较大的动态响应, 导致桥梁的破坏。而且,当荷载移动速率为一定值,广义挠动频 率接近梁的固有频率时,梁也可能发生共振,其最大动挠度比静 载荷作用时最大挠度的数倍。移动车辆载荷的这种动力效应是不 容忽视。
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波谱单元法
到 目前为止, 波谱单元求解 的都是荷载位置 固定 的 问题 。本 文 推 广 了波谱 单 元 法 , 粱 的平 从 衡微 分方 程 出发 , 于能量 原 理 , 基 通过 拉普拉 斯变 换 将时域 内的荷 载变 换 到 频 域 内 , 在频 域 内利用 形 函数 积分得 到 移 动荷 载 的等 效 节点 荷 载 , 利 再
杂 … 。作 为 车桥耦 合 的最 基 础 问 题 之一 』此类 , 问题 受 到 了众 多 学 者 的关 注 。Hlrog采 iebr l 用 Fui 级数 得 到 了简 支 梁 受 移 动荷 载 作 用 的 orr e 解析表 达 式 j此 后 随 着 计 算 机科 学 的 发 展 , , 许 多数 值算 法也广 泛 用于桥 梁受 移动荷 载作 用 的动
较 小 的时间 步长和 细化 单元 网格 以获得 较高 的计 算 精度 , 这 些 都 会 降 低 计 算 效 率 。沈 火 明 , 但 蒲 军平 等 在 Nem r 中采 用 插 值 形 函 数 来 w ak法 模 拟荷 载移 动过 程 , 善 了 N w r 的计 算 精 改 ema k法
态响应问题。对于荷载作用点位置随时问变化的 问题 , 理 论 上 来 说 , 以采 用 D h m l 分 计 从 可 ua e 积 算 , D hm l 分 计 算 效 率 较 低 , 类 问 题 但 uae 积 此 也 可 以采 用 N w r 进行 数 值 计算 , 过 采 用 emak法 通
第2 8卷第 3期
21 0 1年 9月
土
木
工Hale Waihona Puke 程与管理
人行激励下MTMD对薄板的隔振研究
人行激励下MTMD对薄板的隔振研究袁炜,王卫荣,葛新方,孙顺强,李伟(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合肥230009)摘要:光栅刻划机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
因其工作运行时,周围运行的机械设备以及人的走动等会影响其刻划纳米级光栅的精度。
经过实地勘测,发现人在实验室走动时,影响程度不容忽视。
由于MTMD具有经济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并且不需要外力作用的优点,它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文中首先对金属薄板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再结合人行激励以及薄板的强迫振动理论和方程,通过对比有无添加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以及改变MTMD相关设计参数产生的结果,通过仿真表明:运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能够有效地起到减小振动的作用。
关键词:MTMD;隔振;薄板;振动;有限元建模中图分类号:TH 11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33(2017)09-0064-04 Study on Vibration of Plate by MTMD under Pedestrian IncentiveYUAN Wei, WAGN Weirong, GE Xinfang, SUN Shunqiang, LI W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Abstract: Grating ruling machines is very strict to the environment.During its job runtime, movement of the machine and walking around and around etc, will affect the score of nanometer scale gratings accuracy.Through field survey, we found that the impact of walking around in the laboratory should not be ignored. Because the MTM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easy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simple structure, and does not require external forc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This paper builds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metal plate. According to pedestrian incentive forced vibration theory and equation of thin plate, tuned mass damper is added, MTMD related design parameters are changed, their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original data.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use of tuned mass damp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ibration.Key words: MTMD; isolation; plate; vibr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ing〇引言光栅刻划机在现代机械中被誉为“精密机械之王”[1],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制造光栅的精度要求较高,要达到纳米量级。
桥式起重机起升动力学系统的仿真
型 ,求解起 重 机 动 力 学 问题 转 换 成 了求 解 数 学 解 的 问题 。桥 机 的 结 构 复 杂 ,建 立 动 力 学 模 型 的过
程 中无法 将 所 有 因 素都 考 虑 进 去 。 因此 ,需 要 对 桥 机进 行 必 要 简 化 和 一 些 假 设 ,考 虑 主 要 因 素 , 忽 略其 次要 因 素 ,建立 一个 既 能反 映桥 机 动 力 学
特性 ,图 1为 桥 机 的 示 意 图 ,又 有 利 于 建模 和 求
解 计算 的简化 模型 。为此 ,做 出如下 假设 :
计算都将动态 问题简化为静态问题处理 ,通 常将 起 升 载 荷 乘 以 大 于 1的起 升 动 载 系 数 来 考虑 起 升
载荷 的 这 种 动 力 学 效 应 。这 样 可 使 问 题 简 单 化 ,
by Ma t l a b /S i mu l i nk s i mul a t i o n t o o l , wi t h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ho i s t i ng d y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du ing r c a r g o l i f t i n g a n d de c l i ni ng
桥 式 起 重机 起升 动 力学 系统 的仿真
赵俊 杰 鲁寨 军 周 伟
中南大 学交通运 输 工程 学院 长沙
摘
4 1 0 0 7 5
要 :运用结构动力学理论 ,从桥式起重机起升 过程 的特 征 出发 ,将 其简化 为 5质量 6自由度动 力学系
统 ,按照起升运动的不同阶段 ,分别建立 系统 动力学微 分方程 ,并利 用 Ma t l a b / S i mu l i n k仿 真工具构建 了起升过 程 的仿真模型 ,研究了货物起升 、下 降制动过程 中的起升 系统动力学 特性 ,并对影 响起重机起 升动载 系数 的因
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
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将桥梁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和优化的技术。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桥梁施工的全方位、全过程模拟,从而为桥梁工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模式和管理手段。
首先,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桥梁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这种实时监控能力大大提高了桥梁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桥梁工程施工人员更好地掌握施工技术。
通过虚拟仿真系统,施工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提高操作技能。
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使他们在实际施工前就能熟练掌握施工技术。
再次,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技术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同时,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帮助施工人员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此外,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技术还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桥梁工程施工的智能化水平。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工程施工的智能化管理。
2. 促进桥梁工程施工的绿色化、环保化。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人员选择环保、节能的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 优化资源配置。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进行动态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4. 提高桥梁工程质量。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而确保桥梁工程质量。
总之,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技术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以下是桥梁工程施工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方面:1. 桥梁施工过程模拟。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为施工人员提供直观的施工指导。
梁桥维修与加固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有何作用
梁桥维修与加固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有何作用在现代交通体系中,梁桥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量和运输任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梁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和损伤,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与加固。
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在梁桥维修与加固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并展现出了显著的作用。
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拟手段,它能够创建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对实际的物理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在梁桥维修与加固中,这一技术可以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虚拟仿真技术有助于准确评估梁桥的病害状况。
通过对梁桥进行数字化建模,将其结构、材料特性等信息输入到仿真系统中,可以模拟在不同荷载条件下桥梁的受力情况。
这样一来,就能更清晰地发现潜在的病害区域,如裂缝的产生位置和扩展趋势、钢筋的锈蚀程度等。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病害评估结果,为后续的维修与加固方案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在维修与加固方案的设计阶段,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发挥巨大的优势。
设计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不同的维修与加固方案进行模拟和比较。
例如,尝试不同的加固材料、加固方式以及施工顺序,观察它们对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前预测方案的效果,筛选出最优的方案,从而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和浪费。
再者,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实际的梁桥维修与加固施工中,往往存在着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等危险因素。
通过虚拟仿真,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参与虚拟施工演练,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还能够帮助控制维修与加固的成本。
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成本进行模拟和比较,可以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精确的模拟和优化施工流程,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求解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一种数值方法
求解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一种数值方法
沈火明;肖新标
【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38)006
【摘要】推导了二分之一车模型作用下简支梁的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利用MATLAB 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结合Ruge-Kutta法微分方程数值求解原理,编制了基于ODE 系列函数求解系统运动方程组的二次开发函数,对车桥耦合问题进行数值求解.与Nemark-β法相比较,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缩短了计算所需的时间.
【总页数】5页(P658-662)
【作者】沈火明;肖新标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27
【相关文献】
1.一种求解各向异性夹芯复合材料锥壳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的有效方法 [J], 汪丽萍;夏人伟
2.一种求解多阶梯悬臂梁自由振动问题的新方法与实验验证 [J], 谢瑾荣;周翠英;程晔;吕中荣
3.求解强非线性振动问题的一种线化及插值摄动法 [J], 陈毅文
4.一种车桥耦合振动的求解方法 [J], 林玉森;王海良;王纯玉
5.求解非线性振动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J], 许明田;胡海岩;程德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项式拟合振型函数法求解多跨传动轴的弯曲振动响应
多项式拟合振型函数法求解多跨传动轴的弯曲振动响应彭勃;朱如鹏;李苗苗;李峙岳
【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
【年(卷),期】2017(036)018
【摘要】为求解边界条件为弹支的多跨传动轴弯曲振动响应,基于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瑞利连续轴动力学模型,并使用伽辽金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提出了多跨传动轴振型函数的多项式拟合方法,通过传递矩阵法计算得到了传动轴有限截面的振型值,据此用多项式分别拟合振型函数及其高阶导数.以直升机尾传动轴为算例,将拟合得到的前三阶振型函数及相应的高阶导数代入到动力学方程组中,通过振型叠加法计算得到了尾传动轴在偏心激励下的弯曲振动响应.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可靠性.
【总页数】7页(P118-124)
【作者】彭勃;朱如鹏;李苗苗;李峙岳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13.1;O32
【相关文献】
1.相对振型转换法求解具有多点限制连续体振动响应 [J], 孔宪仁;卫洪涛;王本利;张相盟
2.相对振型转换法求解具有多点限制连续体振动响应 [J], 孔宪仁;卫洪涛;王本利;张相盟
3.插值振型函数法求解移动荷载作用下等截面连续梁的动态响应 [J], 沈火明;肖新标
4.相对振型转换法求解分段线性边界条件连续体振动响应的优点 [J], 卫洪涛;孔宪仁;王本利;张相盟
5.任意跨宽比三点弯曲梁断裂力学参数的权函数法求解 [J], 童第华; 吴学仁; 赵晓辰; 徐武; 胡本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
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
张亚宾;陈超;刘颖姣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3)002
【摘要】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分析其共振条件及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行为特性,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比较了桥梁在匀速常量力和匀速简谐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得出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产生的变形和应力,为桥梁的设计提供依据.
【总页数】5页(P170-174)
【作者】张亚宾;陈超;刘颖姣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1+.2
【相关文献】
1.爆炸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及其损毁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陈华燕;曾祥国;朱文吉;廖异;唐光武
2.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波谱单元法 [J], 张俊兵;朱宏平;王丹生
3.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波谱单元法 [J], 张俊兵;朱宏平;王丹生
4.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研究 [J], 张彬;柳东委;刘波
5.移动荷载作用下曲线桥梁的动态响应实桥分析 [J], 张泽文;罗章华;黄叹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系统仿真肖新标 沈火明(西南交通大学 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成都 610031) 摘 要 应用达朗贝尔原理,采用欧拉贝努利梁假设,建立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力学模型。
然后从系统仿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的仿真模型,进而实现了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系统仿真。
将仿真实验结果与数值求解所得结果相比较,在保证计算精度同时,更具有快速、简单和灵活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系统仿真;车桥耦合振动;移动荷载;动态响应中图分类号:U441+13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如今,系统仿真、科学计算已是独立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的一种基本的科学活动,一般不再仅仅把它看作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的辅助手段。
现在人们可以采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系统仿真、科学计算三类基本科学活动来进行科学技术研究。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桥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5]。
但是由于同时考虑移动荷载和桥梁两者质量后,系统振动微分方程为变系数的耦合方程组,给问题的求解带来了很大困难。
已有的研究都是在采用不同简化模型前提下,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求解。
而且由于桥梁系统的复杂性,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比较困难,以往极少有人对车桥耦合振动作用下的桥梁进行系统仿真。
本文在车桥耦合振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借助MAT LAB/Si m ulink强大的系统仿真功能,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的仿真模型,实现了车桥耦合振动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系统仿真。
仿真实验结果与数值求解所得结果比较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同时,系统仿真方法更具有快速、简单和灵活的显著特点。
1 力学模型的建立如图1所示简支梁,长度为l,单位长度质量为m,抗弯刚度为E l,由均质各向同性材料做成,采用贝努利欧拉梁模型,不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
受到一个质量为M且以一恒定速度ν移动的荷载的作用。
根据欧拉贝努利梁假设,并利用分离变量法,假设桥梁挠度为w(x,t)=∑nX n(x)T n(t),得到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为[1]T・・n(t)+ω2n T n(t)=2M gm lsin nπνtl-2M gm lsin nπνtl∑∞k=1sin kπνtlT・・k(t)(1)其中ω2n=n4π4l4E Im。
将方程(1)矩阵化,然后再简化成以下形式T・・1=1m11(f1-m12T・・2-m13T・・3-…-m1n T・・n-ω21T1) T・・2=1m22(f2-m21T・・1-m23T・・3-…-m2n T・・n-ω22T2) T・・n=1m nn(fn-m n1T・・1-m n2T・・2-…-m nn-1T・・n-1-ω2n T n)(2)图1 移动质量模型作用下的简支梁2 仿真模型的建立系统仿真的三个基本活动就是: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和仿真实验。
其中仿真模型又称为二次模型,就是将数学模型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变成适合于计算机运算的模型,可以用算式来描述,也可以用框图来描述。
系统仿真技术实质就是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振动与冲击 第24卷第1期JOURNAL OF V I B RATI O N AND SHOCK Vol.24No.12005西南交通大学基础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1B13)收稿日期:20030303 修改日期:20030430第一作者 肖新标 男,硕士生,1978年生 122 振动与冲击2005年第24卷图2 桥梁系统模型图仿真实验的技术[6]。
根据方程(2),给合MAT LAB /Si m ulink 仿真平台的特点,建立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从精度要求考虑,对w (x,t )=∑nX n (x )T n (t )取前5阶即可[5],sub1、sub2、sub3、sub4和sub5分别表示桥梁前5阶频率影响的子系统,体现系统的车桥耦合作用。
subx1、subx2、subx3、subx4、subx5分别表示桥梁前5阶主振型函数的子系统。
sub 系列子系统的框图如图3所示,subx 系列子系统的框图如图4所示。
T ・・1、T ・・2、T ・・3、T ・・4和T ・・5经过两次积分后,出来的就是T 1、T 2、T 3、T 4和T 5。
它们与subx 系列子系统进行分别作用后,经过和函数的叠加作用,就实现了桥梁系统动态响应的系统仿真。
仿真结果在图形实时显示的同时,还保存到工作空间去,以方便对结果的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图3 sub系列子系统框图图4 subx 系列子系统框图 从图3、图4可知,系统参数的输入与修改都将是非常快捷、方便的,对于具体的系统,只要将各种已知的各种系统参数对号入座,就马上可以实现桥梁动态响应的系统仿真了。
对于要考虑更高阶成分影响情况,可以根据相同的模型建立方法,通过修改、增加sub 子系统来实现。
对于复杂移动荷载模型作用情况,可以通过修改sub 子系统中的参数耦合作用方式来实现。
对于其他边界条件的梁,例如悬臂梁,固支梁等,可以通过修改subx 子系统的参数来实现。
由此可见,该仿真模型具有一定普遍意义,通过简单的模型调整或参数修改,就可以实现不同工况的系统仿真实验。
例如,对于目前广泛应用和在建的桁梁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运用模态叠加法,将其整理成方程(2)的形式,对照着修改本文仿真模型中的一些具体参数,就可以实现不同桥梁结构的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系统仿真。
另外,如果对仿真模型给予一个输入量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某种控制量的反馈输入,本模型将可以直接应用于桥梁动态响应控制,实现桥梁振动的响应计第1期肖新标等: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系统仿真123 算与动态控制。
例如将输出的位移响应或加速度响应反馈输入,可以实现对桥梁响应的控制。
3 仿真实验桥梁数据:简支梁,跨长为L =16m ,单位长度质量为m =9136×103kg/h,抗弯刚度为E I =2105×1010N.m 2,移动质量,M =4×104kg [5]。
仿真算法采用具有快速、高精度显著特点的自适应变步长四阶五次Ruge -Kutta 法。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默认的计算误差限是1×10-3,这显然不大符合计算精度的要求,所以在仿真实验之前,最好对计算误差限进行调整。
图5给出了用系统仿真和Ruge -Kutta 法(数值解法)两种不同方法计算桥梁跨中在不同移动荷载速度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从图可以知道,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都可以反映出不同速度情况下桥梁跨中动态响应的基本规律。
在速度较低情况,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尽管变化规律是相同的,但是波动情况的变化快慢有微小的差异。
从与已有的一些结果比较,系统仿真方法所得的结果更加精确[5]。
这是因为尽管两者采用的核心求解方法都是Ruge -Kutta 法,但是由于两者对方法的应用形式不同,因而最终误差积累也就有细微的差异。
通过仿真实验,用系统仿真的方法还体现出其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高速。
与数值解法相比,系统仿真方法计算耗时大大降低了。
图5 不同速度下桥梁跨中的动态响应4 结 论提出了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来对车桥耦合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
根据力学原理建立系统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
仿真实验表明,系统仿真方法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高速、高效的显著特点。
对于实际的桥梁,例如桁桥、斜拉桥、悬索桥等,运用模态叠加法并将其运动微分方程整理成方程(2)的形式,通过对本文仿真模型稍作修改,就可以实现不同桥梁结构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系统仿真。
另外,若对仿真模型给予一个输入量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某种控制量的反馈输入,该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桥梁动态响应控制,实现桥梁振动的响应计算与动态控制。
参 考 文 献1 I nglis C E .A Mathe matical Treatise on V ibrati on in Rail w ayB ridges.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 ].1934,1—302 H illerborc A.Dyna m ic influences of s moothly running l oads ofsi m p ly supported griders [M ].St ockhol m :Kungl.Tekhn .Hogskolan.1951,1—503 M ichalts os G ,Sophianopoul os D ,Kounadis A N .The effectof a moving mass and other para meters on the dyna m ic re 2s ponse of a si m p ly supported bea m,Journal of s ound and V i 2brati on [J ].1996,191(3):357—3624 Cai Y .Chen S S Rote D M .Coffey H .T Vehicle GuidewayI nterracti on for H igh Speed Vehicles on a Flexible Guide way ,Journal of s ound and V ibrati on[J ].1994,175(5):625—6465 曹雪琴等.桥梁结构动力分析[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40—596 顾启泰.系统设计与仿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0—1607 薛定宇,陈阳泉.基于MAT LAB /Si m ulink 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0—200 12 JOURNAL OF V I B RATI O N AND SHOCK Vol.24No.12005DY NA M I C S I M U LAT I O N O F BR I D GE SUBJECTED TO MO V I NG LOADX iao X inbiao S hen Huo m ing(Dep t.of App l.Mechanics and Eng,South west J iaot 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1) Abstract I n the light of D’A le mbert’s p rinci p le and the hypothsis of Euler-Bernulli bea m,the coup led vibra2 ti on functi ons of the vehicle-bridge are devived,when the bridge is subjected t o moving l oad.A s far as si m ulati on is concerned,the si m ulati on model of the dyna m ic res ponse of bridge is authorized and then the si m ulati on is realized. Compares with other nu merical s oluti ons,computati on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are i m p r oved by the method p resented.Key words:si m ulati on,coup led vibrati on of vehicle-bridge,moving l oad,dyna m ic res ponseTEST I NG COD E FO R NET WO RK&COMM UN I CAT I O NEQU I P M ENT I N O FF I CE,TRAN I SPO RTAT I O N AN DEARTHQUAKE V I BRAT I O N ENV I RO N M ENTFang Zhong Yu J ieqin(State Key I aborat ory f or D isaster Reducti on in Civil Engineering,T 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 Abstract The method and standard f or testing the net w ork&communicati on equi pment in office,trans portati on and earthquake envir onment are intr oduced.Key words:Bellcore,earthquake si m ulat orS I M PL E M ETHOD FO R MODAL TESTSO N MOD EL O F R I G SUBSTRUCTUREYang Chao Fan S h ijuan(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 onical Engineering,East-China J iaot 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13) Abstract So meti m es the modal tests on rig substructure are difficult because of envir onmental restricti on or need of t oo many testing s pots.To s olve the p r oble m,a si m p le method for modal test is put f or ward on the basis fo the theory of modal analysis,that is,t o accomp lish modal test and analysis on a p r oper part of the rig substructure and then app ly the analysis results t o the entire substructure.The method put f or ward is confir med t o be feasible by comparis on bet w een t w o modal testing results of a ZJ15model substructure.Key words:transfer functi ons,modal analysis modal frequency,model sub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