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中央型肺癌检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3]李海军.CT仿真内窥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研究[J].华西医学,2007, 13(4):247-248.
[4]李康,徐家声.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小儿气管异物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05):58-59.
国内有许多报道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呼吸系统的应用,CTVB检查目前显示支气管腔改变主要有三种,①狭窄:多半是由肿瘤向管腔内突出呈息肉样或结节状所引起。肿瘤沿管腔浸润生长,引起管腔向心性狭窄或管腔外肿瘤或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支气管致管腔狭窄、变形或移位。②闭塞:有肿瘤向腔内生长致气管完全阻塞,异物的堵塞致管腔闭塞及手术后一侧肺切除而致管腔闭塞三种情况。③不规则:多半因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慢性炎症而致管腔内表面不规则的改变。气管、支气管CTVB能获得类似纤维内镜所见的表现,肿瘤所致的气道阻塞、气道扭曲或扩张及气道解剖变异均能显示。另外,调整气管壁的透明度,能透过气管壁观察气管腔外的病变情况,如气管周围的纵隔淋巴结与周围大血管间的关系。还可作为支气管纤维内镜活检术前计划或气管内介入治疗术的的影像指导手段[3-4]。
3 讨论
内镜的出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从硬质内镜发展到弯曲的纤维内镜,并已得到普遍应用,明显地提高了人体内含气空腔器官及部分腹膜腔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螺旋CT容积扫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产生了CT仿真内镜成像技术。自1994年首次报道此技术以来[1],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采用次技术进行各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工作。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鼻腔、鼻窦、喉、气管、支气管、胃、大肠等空腔脏器,展现出了CT仿真内镜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例中央型肺癌VB检查的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中央型肺癌,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53~78岁,平均64.8岁;肺癌类型中鳞癌9例,腺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

64层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64层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64层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38名于2011年3月~2013 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经临床手术证实或者胸腔镜确诊为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对其进行CT平描及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及容积重建等图像后处理,观察不同大小的原发灶肺门纵膈各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不同淋巴结大小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对照的关系。

结果:当原发灶直径T≦3时,有14枚阳性淋巴结转移;35时,有19枚阳性。

且淋巴结转移阳性主要集中于5组、7组、10组、11组,分别为13枚、11枚、11枚、10枚。

χ2=,8,392,P<0.05,有统计学差异。

转移淋巴结中,短径≧10mm的有139枚,其中仅有24枚病理对照阳性,短径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意义重大。

标签:CT;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不断上升,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作为原发性肺癌常见转移途径,预后较差。

明确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确定肺癌的分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评价肺癌患者的预后等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CT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64层螺旋CT成为诊断肺癌的常用方法,能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肺门纵隔淋巴结情况,有效地指导外科手术、内科放化疗治疗及疗效的判断。

我院坚持使用64层螺旋CT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 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经临床手术证实或者胸腔镜确诊为肺癌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资料38例,男22例,女16例。

患者年龄最小45岁,最大73岁,平均为63.27±5.18岁,其中,鳞癌14例,腺癌19例,大细胞癌2例,鳞腺癌3例。

患者以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64排螺旋CT评价中央型肺癌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侵犯的应用研究

64排螺旋CT评价中央型肺癌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侵犯的应用研究

vsesu ig6 - l eC HU esl sn 4 si T c ANGB o q a ,Z NG Y e H a - u n HE u ,Z ANG Q n w ,Z NGXin - i- u E ag
t g L N Hu - uDe a t n o Ra i lg ,S a t u C n r l s tl h n o ,5 5 3 i , I n i r . p rme t f d o o y h n o e ta Hopi ,S a tu a 1 0 1, h n C ia
【 lt c】 O j te o xl eh cr y f 4sc cm ue t or h (Tf a — A ̄r t b cv T p rt a u c 一le o pt m g pyc ) rvl a ei e o e c a o6 i do a a c r ot eta h a b o c i a dh l r e s l . t oh F n — tn a in o n r l l ae g c n e c e , r n h , n i s e s Meh t n c yo u t h r av oy
统计 ,2 0 ,9( ) 4 02 1 :6 .
生 ,而很 多外 来工 缺少培训 上 岗或 者 岗前 安全意识 【】 何大年.9 6 2 0 年住 院病人前 1 位死亡疾病分析[ . 4 19 — 0 5 0 J ] 薄 弱都是造 成大量 机械损 伤的原 因 ;这是个 不可忽 中国医院统计 ,2 0 ,1 1 :9 . 0 7 4( ) 3
t r ep t n swh a n e g n T s a swe ec l c e . a h l g c l n i g r o u n e n h e a i t o h du d r o e C c n r o l t d P t o o i a d n swe e d c me t d a d e e i f r g r e sag l t n a df ra l h a in s Re u t T a h a n / rb o c i l n a i nwe e f u d e a d da o d sa d r l t ep t t . s ls o e r c e l d o r n h a v s o r o n a i i l t ep te t . h c u a yo CT s a swa 0 % o a h a v so 9 .7 o r r r n h a na l h a i n s T e a c r c f c n s1 0 nt c e l n a in. 7 6 % n p i yb o c i l r i ma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空气支
气管征
横断面
30(78.95) 24(63.16) 17(44.74) 26(68.42) 26(68.42) 16(42.11)
薄层 CT
MPR



35(92.11) 33(86.84) 19(50.00) 36(94.74) 35(92.11) 34(89.47)
2.66
>0.05
5.68
<0.05
0.05
>0.05
8.76
<0.05
6.73
<0.05
18.94
<0.05
三、 讨论
中央型肺癌在肺癌中占比约为 3 / 4,发生于肺段及段上
支气管,肿瘤沿管壁浸润生长,可出现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梗
阻。 因此,在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时,管壁增厚是其基本征
象。 在本次研究中,MPR 测得支气管 T、支气管 L 增厚均大
断的常用手段,在术前分期、术后随访中均有较高价值,而多
平面重建( MPR) 是 CT 常用的后处理技术,可实现多平面、
多角度的图像重组。 因此,文章将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诊
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MPR 处理技术,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9 月以后,在我院治疗者均已经过手术病
理证实。 男性 53 例,女性 33 例,年龄 37 ~ 74 岁,平均( 65.57
±7.07) 岁。
( 二)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使用仪器:GE Light⁃
Speed VCT 64 排螺旋 CT。 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臂环抱上举
过头顶,头先进。 帮助患者将胸部金属物去除,指导其检查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对中央型及周围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搜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癌影像资料82例,对比分析MPR与横断位对肺癌重要征象显示的差异性。

结果:MPR对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深分叶征的显示率均高于横断位的显示率,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多层螺旋CTMPR 可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率,对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多平面重建技术目前,多层螺旋CT为临床诊断肺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因其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功能强大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MPR可叠加扫描范围内所有的轴位图像,对标线标定的重组线指定的组织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斜位图像重建,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与内部结构,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1]。

本研究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处理技术对中央型及周围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癌影像资料82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其年龄最小45岁、最大85岁,平均(62.3410.77)岁。

肺癌大体分型为中央型肺癌40例,周围型肺癌42例,组织学型为鳞癌52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腺鳞癌3例。

1.2 方法设备为东芝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为150mA,120kV,层间距、层厚分别为7㎜、7㎜,对胸廓入口到膈平面进行扫描,扫描时为吸气末扫描。

采用MPR对原始数据进行3㎜重建,重建间隔为1.5㎜,病灶直径小于2㎝,则采用1㎜重建,重建间隔则调整为0.5㎜,选择肿瘤中心固定,从X轴、Y轴、Z轴转动平面,选择最佳图像。

1.3 观察指标观察MPR与横断位对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征象显示率的差异性。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对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对患者肺叶以及肺部支气管的病变状况进行观察,同时和手术期间的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64排螺旋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对患者的肺叶以及肺部支气管部位的病变情况进行有效排查,并且具有无创伤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在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关键词:64排螺旋CT;早期中心型肺癌;临床价值;研究早期中心型肺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出现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肺叶以及肺部的支气管内,早期中心型肺癌的癌细胞还没有出现癌细胞转移的迹象,因此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若得以确诊则就可能是晚期。

所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才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1]。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中心型肺癌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并对其临床的价值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方法以及结果做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42.7±2.2)岁;患者的病程为3个月~1.1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9.8±1.3)个月。

患者的临床病症如下:89例患者咳嗽,78例患者咳痰,62例患者胸部疼痛,54例患者痰中带有血丝,48例患者胸闷,31例患者发热。

1.2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100例患者进行胸部上方位置至肺底位置进行扫描,扫描的方式以平扫为主,部分部位进行增强扫描。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法: 对7 4 例 早 期 中心 型 肺 癌 患 者 肺 部 行 6 4 排 螺旋 C T 扫描 , 观 察肺 叶 、 肺 段 支 气 管 病 变情 况并 与 手 术 病 理 诊 断 结 果 比 较 结 果 : 6 4 排 螺旋 C T 诊 断早 期 中心 型 肺 癌 效 果 与 手 术 病 理诊 断结 果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0 . 0 5 ) , 不 具 有 统计 学 意义 。 结 论: 应用6 4 排 螺 旋C T 对 早 期 中 心 型肺 癌 进 行 诊 断 , 可 扫描 出患 者 肺 叶 、 肺 段 支 气 管 的病 灶 部 位 及 病 变情 况 , 且 对 患 者 无创伤 . 是 一 种安 全有 效 的诊 断 方 式 , 对 临 床 诊 断 早 期 中心 型 肺 癌具 有一 定 的参 考 价值 。
关键 词 : 6 4 排螺旋c T ; 早期 中心 型肺癌 ; 诊断 ; 临床价值
中 图分 类号 : R 8 1 6 . 4 1 : R 7 3 4 .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1 — 0 2 7 0 . 2 0 1 4 . 0 1 . 0 1
c e n t r a l l u n g c a n c e r ,a n d pr o v i d e t h e r e f e r e nc e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e a r l y c e n t r a l l un g c a nc e r .
Xl E Wa n— me ng
(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S u i z h o u C i t y , S u i z h o u 4 4 1 3 0 0 , C h i n a )

多层螺旋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价值

多层螺旋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 2006 年 3 月至 2010 年 3 月 收 治 的 中 央型肺癌患者 30 例 ,其 中 男 21 例 ,女 9 例 ,年 龄 42~78 岁 ,平 均 63.5 岁 ,病 程 5 个 月 至 2 年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咳 嗽 、咳 痰、痰血、乏力、消瘦、胸痛、胸闷、吞咽困难等症状,均经过手术、 病理证实,其病理类型:鳞癌 24 例,腺癌 2 例,小细胞癌 4 例。
现代医 药卫 生 2012年5月15日 第28卷 第9期 J Mod Med Health,May 15,2012,Vol.28,No.9
··
2.2 间接征象 阻塞性肺不张 7 例,阻塞性肺炎 8 例,阻塞 性 肺 气肿 5 例。 2.3 转 移 直 接 侵 犯 纵 隔 5 例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16 例 ,肺 内 转 移 3 例,胸壁、软组织及肋骨转移 2 例,胸腔积液 10 例,肝脏转移 3 例,脑转移 4 例。
3讨 论
3.1 部位 中央型肺癌发生部位在肺段以上支气管,左右肺发生 概率无明显差异。 3.2 形态特点 中央型肺癌以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并合并 不 同 程 度的支气管阻塞为其病理特征,依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为管内型、 管壁型、管外型三类。
支 气 管 壁 增 厚 (早 期 改 变 )[2]:正 常 支 气 管 壁 表 现 为 “ 线 ” 样 影 , “线”样影均匀一致,走行自然柔和,壁增厚表现为“线”样增粗,且 粗细不均或呈串珠样,其走行略显僵硬,在右上叶,右中间段支气 管发生的概率较大;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内癌浸润和管壁外淋 巴结浸润包埋,致管腔狭窄,狭窄管腔可以形态不规则,但也可以 很规则;肺门区肿块:中央型肺癌以形成肺门区肿块为特征,受累 的支气管截断,断端呈杯口状,鼠尾状,有时可见腔内肿物,肿块 的边缘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脐凹征,无强化的液化坏死区等。 3.3 病理基础 以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并合并不同程度的 支 气 管 阻塞为其病理特征,依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 型 3 类[3]。管内型瘤体呈息肉状突入腔管,可以只侵犯支气管黏膜 层 ,局 限 于 支 气 管 内 壁 一 侧 ,也 可 以 侵 犯 黏 膜 下 层 ,CT 表 现 为 管 腔的狭窄、阻断。管壁型为肿瘤在支气管壁内以直接蔓延和淋巴 蔓延的方式扩展,CT 表现为 管 壁 的增 粗 ,呈 小结 节 状 或 串珠 状 , 且管壁略显僵硬。管外型肿瘤组织在向支气管壁直接蔓延和淋巴 蔓 延 的 同 时 突 破 支 气 管 壁 的 外 膜 层 向 肺 内 浸 润 ,CT 表 现 为 肺 门 肿块。 3.4 转移 淋巴结转移显示为淋巴结的肿大,融合,肿大的 淋 巴 结呈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晰,可有轻度强化,肿大的淋巴结互相 粘连、融合可表现为不规则的肿块影,其境界不清,与周围血管、 气道粘连,增强扫描有助于纵隔解剖结构的清晰显示,区分血管、 淋巴结、纵隔肿块,以及显示较复杂的肺门结构。

多层螺旋CT评价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影像价值

多层螺旋CT评价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影像价值

pu mona y v i .Re u t Tumo — l r ens s ls r PA ( pul na y a t r mo r r e y),s e i r ve a a a l o a y v i e a up ro na c v nd pu m n r ens r l
Th e a i n h p be w e n t e t a u g c n e nd pu m o r r e y, e r l to s i t e he c n r ll n a c r a l na y a t r s p r o e a a, p l o r e n u e i r v na c v u m na y v i s:a m u ts i e he i a li le lc lCT b e v to o s r a in
s upe i r v n a a, pu m o a y v i s b ulisi e CT ( S ro e a c v l n r en y m t— lc M CT ) M e h d Fou t a int ih c nt a . to s r y p te s w t e r l l g c n e on im e t o1 gia l e e r c ns r c e y M SCT uli a a e o m a i n ( PR ),m a un a c r c fr d pa h o c ly w r e o t u t d b m tpl n rr f r to M xi
血 管 的侵 犯 情 况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临床 价 值 。 关 键 词 :中 央 型 肺 癌 ; 动脉 ; 腔 静 脉 ; 静 脉 ; 层 摄 影 术 ;X线 计 算 机 肺 上 肺 体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3 R 3 . R 4. ; 7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5 5 ( 0 0 0 8 7 0 1 0 — 5 1 2 1 ) 70 3 - 2

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柳伟,孙静.高渗盐水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49.2㊀张斌成,周琼.氧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9):3229⁃3231.3㊀肖雅琼,饶炎红.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8):1661⁃1661,1662.4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M].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1):745.5㊀刘忠雁,杨后华,刘天珍,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3):157⁃158,171.6㊀邱惠仙,谌朝辉,陈兰珍,等.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5⁃86.7㊀董灵芝,任志艳,董书领.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嗅按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97⁃99.8㊀王朋朋,谢鹤,吴淑庄.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4):482⁃484.9㊀叶青,张立波,范荣梅,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3):290⁃293.10㊀周治平,双庆翠,邓玎玎.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6):1131⁃1133.11㊀蒋红宇,邱根祥,宋海萍.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103⁃105.(收稿日期:2017⁃08⁃23)(本文编辑:王亚南)何君,左艳芳,刘宝环,等.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氧气驱动雾化疗效分析[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3):336⁃338.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刘鲁1㊀冉林浩1㊀高天虎1㊀洪丽莉2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8.03.019作者单位:401320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放射科1㊁超声科2通信作者:洪丽莉,Email:40418072@qq.comʌ关键词ɔ㊀中心型肺癌,早期;㊀64排螺旋CT;㊀诊断中图法分类号:R563,R734.2文献标识码:B㊀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㊁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肺癌的病灶转移㊁肿瘤恶化引起的系列反应如肺炎㊁咯血㊁干咳㊁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其致死率较高[1]㊂肺癌一般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其发病因素主要有吸烟㊁职业因素㊁电离辐射及饮食等,常见类型包括中心型肺癌㊁周围型肺癌等㊂中心型肺癌患者病变主要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者在肺段和肺叶支气管内,早期中心型肺癌一般无淋巴结转移和其他脏器转移,且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加之普通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及生化指标不够明确,往往因患者或医生重视不够而漏诊或误诊[2⁃3]㊂而早期中心型肺癌的早确诊断与手术治疗对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㊂本研究以我院近期60例患者为对象,进一步研究64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㊂资料与方法一㊁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及治疗的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㊂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48例(80.00%),胸闷或胸痛39例(65.00%),咳痰40例(66.67%,其中13例痰中带血),发热24例(40.00%)㊂纳入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均知情,并自愿参与㊂排除周围性肺炎;合并其他影响CT检查结果的心肺疾病;无法接受CT检查;发生肝㊁脑㊁锁骨上和腋下淋巴结远处转移或已侵入胸壁组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感染㊁肺感染㊁肺水肿㊁相关血液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相关病历资料不全以患者㊂本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二㊁研究方法1.CT检查方法:采用GE64排螺旋CT机对6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CT1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㊂各项扫描参数如下:电压119Kv,50 59mAs,矩阵510ˑ510,肺尖区和肺底区㊁肺门区扫描层厚为8.0mm㊁5.0mm,层距1.0 1.2mm,螺距1.0mm,旋转时间0.56s㊂平扫后根据患者体质量按1.19mmol/kg剂量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入碘普罗胺300,3 5s完成药物注射,于患者肺部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及间隔均为1.17mm㊂2.图像处理:将扫描图像数据调入配套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㊁表面遮盖显示及容积再现等重建肺部支气管图像,由我院影像科具备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两名主治以上医师统一观察记录肺部病变部位㊁形态㊁累及情况等,分析病变类型及CT影像特征,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CT诊断准确性㊂三㊁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结㊀㊀果一㊁CT检查中肺叶㊁段支气管显示情况经64排螺旋CT对6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肺部扫描,肺叶支气管㊁肺段支气管均获得良好显示,未存在显示不佳的情况,早期中心型肺癌CT支气管显示率为100%㊂二㊁CT检查肺内病变类型及特征6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显示肺内病变类型及特征体现为:①支气管腔阻塞或狭窄29例(48.33%),可见支气管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直径ȡ2mm)或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呈鼠尾状㊁细管状改变或完全闭塞;②肺泡肿大11例(18.33%);③肺部阻塞型炎症9例(15.00%),远侧肺组织支气管受累,胸膜增厚,可见胸水渗出;④阻塞性肺气肿5例(8.33%),肺叶组织,管外型肿块包绕支气管生长,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㊁管腔变窄;⑤腺癌3例(5.00%),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癌变组织与纵隔及肺门大血管间脂肪影消失,可见小泡影,癌组织环绕支气管壁生长使支气管腔呈环形狭窄;⑥鳞癌3例(5.00%),可见肺叶支气管阻塞截断,胸椎骨质破坏㊂60例患者中38例(63.33%)增强扫描支气管腔内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且强化幅度ȡ18Hu,见图1㊂图1A,男,59岁,病理确诊为支气管腔阻塞或狭窄,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显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和管腔狭窄㊂图1B,女,66岁,病理确诊为肺部阻塞型炎症合并肺不张,胸膜明显增厚,可见少量胸腔积液㊂图1C㊁D,男,68岁,病理确诊为鳞癌,癌变位于右肺门及右肺下叶,右肺下叶支气管阻塞截断,右侧胸腔积液㊁心包积液;其中图1D为静脉期增强图像,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㊂图1E㊁F,男患,60岁,病理确诊为腺癌,可见恶性征象为肺叶呈分叶状改变,内见小泡影,周围可见毛刺;其中图1F为动脉期增强图像,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㊂三㊁CT诊断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比较6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支气管壁异常㊁支气管腔异常㊁肺气肿或肺炎的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诊断准确性较高,见表1㊂表1㊀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n(%)]诊断方法例数支气管壁异常支气管腔异常肺气肿或肺炎CT诊断6045(75.00)34(56.67)25(41.67)手术病理㊀诊断6047(78.33)35(58.33)27(45.00)㊀χ2值-0.190.030.14㊀P值-0.670.850.71讨㊀㊀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㊁间断性咳痰或血痰㊁胸痛,同时癌组织坏死㊁毒素吸收可导致发热,但热度多不高,此类症状无典型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或直接被临床忽视㊂而事实上,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若经临床尽早确诊后,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有效改善病情和获得根治疗效[4⁃5]㊂但临床实际收治的肺癌患者多数已进入至中晚期,此时大多数丧失手术切除的机会,只能采用放化疗等综合方案控制病情进展及延长生存时间㊂故临床较多荟萃分析一致认为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给予及时㊁切实有效的诊断十分重要[6⁃7]㊂FA B CD E图1㊀肺部CT图㊀㊀目前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肺癌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准确判断肿瘤基本性质及继发性变化有重要帮助,普通X线片对肺部支气管腔及肺段㊁肺叶部支气管的显示十分有限,无法作为肺癌尤其是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诊断工具㊂多层螺旋CT自身具备的扫描速度与范围均存在较多优势,在时间与空间分辨力方面的优点也较为突出,且多层螺旋CT图像表现与传统CT检查比较更具准确性㊂张树雄等[8]应用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可扫描出患者肺叶㊁肺段支气管的病灶部位及病变情况,该方法对患者无创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㊂而64排螺旋CT比16排螺旋CT显著提高时间分辨率,每周旋转可缩短至0.33s,且纵轴覆盖范围在以高空间分辨力为基础上大幅度提高㊂本研究经64排螺旋CT对6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肺部扫描,肺叶支气管㊁肺段支气管均获得良好显示,未存在显示不佳的情况,早期中心型肺癌CT支气管显示率为100%,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可清晰完整的显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叶支气管㊁肺段支气管情况,对明确病变范围等有重要价值㊂王超等[9]的相关分析也指出,64排螺旋CT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有独特的优势㊂王珂等[10]报告临床分析中心型肺癌患者的CT特征主要体现在:肺门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最大㊁最小直径为5cm㊁1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部分患者增强扫描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受累支气管远侧肺组织呈阻塞性肺炎表现或呈肺不张表现;多数患者管外型肿块包绕支气管生长,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㊁管腔变窄,肿块边界不清;而肺腺癌患者肿瘤与纵隔及肺门大血管间脂肪影消失,局部血管可见被包埋达2/3管周长等,该研究认为中心型肺癌患者的CT特征显著,与MRI协同检查对中心型肺癌尤其是早期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㊂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显示肺内病变类型主要包括支气管腔阻塞或狭窄㊁肺泡肿大㊁肺部阻塞型炎症㊁阻塞性肺气肿㊁腺癌㊁鳞癌,其可根据不同CT征象进行诊断,如肺叶支气管病变和受累情况㊁管腔狭窄或闭塞程度㊁管壁增厚情况㊁肿块大小和边界㊁癌组织与支气管的关系㊁增强扫描程度等,提示早期中心型肺癌的64排螺旋CT图像特征明显,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㊂因此,本研究6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支气管壁异常㊁支气管腔异常㊁肺气肿或肺炎的经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接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㊂有研究也证实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效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指出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具有操作简单㊁诊断明确的特点,表明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的重要诊断价值[11⁃12]㊂此外,蒋龙[13]的临床实验分析还认为,64排螺旋CT检查技术可了解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病变位置㊁大小及数目,可显示血管走形㊁癌变侵犯血管的细节,从而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大大降低不必要的手术暴露,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也有重要意义㊂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扫描操作简便㊁诊断明确,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CT影像特征明显,其对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赵伟,温栋梁,刘向东,等.CT联合MRI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意义[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5):564⁃565.2㊀IkedaN,UsudaJ,KatoH,etal.Newaspectsofphotodynamictherapyforcentraltypeearlystagelungcancer[J].LasersinSurgeryandMedicine,2011,43(7):749⁃54.3㊀李腊枚,黄高明,周光华.中央型肺癌应用IMRT和3⁃DCRT实现SBRT的剂量学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2):77⁃80.4㊀韩毅,于大平,周世杰,等.全胸腔镜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836⁃1837.5㊀郭璐,解郑良,刘跃建.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中心型肺癌咯血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1,23(2):313⁃315.6㊀杨云辉.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32(3):429⁃431.7㊀沈兆坤,金昊,吴迪,等.磨玻璃样影肺癌146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0):2046⁃2048.8㊀张树雄.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90⁃191.9㊀王超.中心型肺癌螺旋CT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174⁃175.10㊀王珂,吴红霞,罗民新,等.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3):61⁃63.11㊀谢万猛.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J].影像技术,2014,26(1):3⁃5.12㊀ZhaoLX,GaoQ,LiuYJ,etal.Studyon256⁃slicespiralCTbronchialarteryimagingofcommonpathologicaltypesofcentral⁃typelungcancer[J].EurRevMedPharmacolSci,2016,20(15):3211⁃3216.13㊀蒋龙.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0):146⁃147.(收稿日期:2018⁃01⁃19)(本文编辑:张大春)刘鲁,冉林浩,高天虎,等.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3):338⁃340.。

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纵隔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纵隔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论 著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9]颜小艳,徐亮,彭世秀,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8,30(7):56-57. [10]陈灿,周庆元,房卿.多层螺旋CT对高危肺癌人群的筛查价值及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22(2):40-42.[11]马锐,赵雨薇.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临床价值[J].医学与哲学(B),2017,38(1):9-13.[12]张楠,应莉莎,苏丹,等.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与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7,23(1):1-5.作者简介:李俊(1975.06-),男,汉族,重庆万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放射科。

纵隔型肺癌属于一种特殊型的肺癌,常常发生在肺内或较大气道处,该肺炎与纵隔关系密切,同时同纵隔内肿瘤及转移瘤比较类似,为此误诊率比较高[1]。

纵隔型一般采用CT、X线进行影像学诊断,而近几年,随着CT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纵隔型肺癌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纵隔型肺癌病患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也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5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8.3±3.4)岁;疾病类型:鳞癌23例,小细胞癌15例,腺癌9例,腺鳞癌6例,其它3例。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此外部分患者还出现痰中带血、胸痛、发热、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CT检查的主要仪器为西门子 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

CT及具体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为80~130mA,管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纵隔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刘叶志(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1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纵隔型肺癌的效果。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 收稿 日 期 : 2 0 1 4 — 0 6 — 1 7 ]
6 4层 螺旋 C T多平面 重建技 术在 肺癌诊 断 中的应用
曹淑 丽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 T 多平面重建技术在 中央 型及周 围型肺 癌诊 断中的重要性 。方中央型肺 癌患者 3 5例 , 周 围型肺癌 2 0例患者 , 均行 多平面重建处理 , 并
3 ] 钟 春玖 , 费 国强 , 金莉蓉 . 颅脑 MR I 检查在非 乙醇中毒韦尼克 节 区 一丘脑 区 , 多发 或单发 、对 称或不对称 分布 , MR I 表现 [ 脑病诊 断价值 . 临床神 经病学杂志 , 2 0 0 5 , 1 8 ( 2 ) : 1 0 0 — 1 0 2 . 为稍 长 T l 、长 T 2 信号 影 , 其临床 表现常 有发热 , 且有 一定 [ 4 ] 周金伟 , 周利民 , 张文伟 , 等 . 非酒精性 We m i c k e 脑 病的 M R I 的季 节性 和流行性 。血管性痴呆表现 为脑 内多发梗死 灶 , 常 表现 . 医学影像 学杂志 , 2 0 1 3 , 2 3 ( 3 ) : 3 7 6 — 3 7 8 . 累及双侧额 叶 、内囊前肢 、尾状核 、半 卵圆 中心 、侧脑室体
小 密度 投影 法进 行运 算 而得 出的 图像 , 主要用 于气 管病 变
的诊 断。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患者 5 5例 , 其 中男 4 0例 , 女1 5 例 ; 年龄 3 5 — 8 5 岁, 除9 例 体检 时偶 然发 现肺 癌 , 其 中包括 中央 型肺
集数据 , 是 常规 C T所不 具有 的。另外螺旋 C T扫描速度 快 , 可在一次屏气 下完成一组容 积扫描 , 从 而克服 了间隔式扫描

64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64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64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同时行64排螺旋CT扫描,实时分析CT扫描结果,计算诊断准确率。

结果72例患者均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CT扫描诊断准确62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扫描结果为多发散在结节,结节呈低密度或不均匀分布,边界较模糊。

结论64排螺旋CT在诊断转移性肝癌中诊断价值较高,检出率较高。

标签:64层螺旋CT;转移性肝癌;诊断;应用价值转移性肝癌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癌细胞从肝脏以外的其他组织迁移至肝脏所导致的,其转移途径很多,具体包括血管、体腔、淋巴管等[1]。

门静脉供血75%~80%,肝动脉供血20%~25%,门静脉和肝动脉对肝脏的双重血供使得肝脏血量丰富,因而更加易于发生血形转移,故而转移性肝癌的发生率一直比较高,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顽症[2,3]。

肝脏内病灶性的小病灶其影像特征因不具备典型性,临床上常出现误诊,因此医师在肝癌诊断过程中需要借助先进的扫描仪器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扫描。

由于转移性肝癌的多发性和不确定性,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引起了部分医生的争议,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统计以对64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64排螺旋CT全身扫描并诊断为转移性肝癌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经病理诊断得出。

患者基本资料如下:72例患者中,男43侧,女性29例。

年龄30~73岁,平均(48±9)岁。

原发肿瘤中:鼻咽癌7例,食管癌5例,肺癌35例,乳腺癌5例,胃癌4例,胃肠道间质癌3例,胆管癌2例,卵巢癌4例,直肠癌4例,结直肠癌3例。

原发肿瘤中未手术27例,已手术45例。

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42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均实施64排螺旋CT扫描,全部图像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完成影像分析,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CT资料。

结果CT扫描显示26例(61.90%)中央型肺癌,12例(28.57%)周围型肺癌,4例(9.52%)隐匿型肺癌。

结论临床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纵隔型肺癌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准确诊断出纵隔型肺癌类型,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64排螺旋CT;纵隔型肺癌;诊断效果纵隔型肺癌属于临床较为特殊的一种肺癌类型,主要是发生在纵隔处,容易和其余疾病造成混淆而发生误诊,对临床及时准确治疗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临床必须重视对纵隔型肺癌的准确诊断[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检查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6.2±3.6)岁。

肺癌类型:18例患者为鳞癌,8例患者为小细胞癌,10例患者为腺癌,2例患者腺鳞癌,4例患者没有分类。

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咳痰与咳嗽,其中22例患者痰中带血,10例患者胸痛,12例患者发热,6例患者上腔静脉综合征,8例患者进食哽咽,8例患者声音嘶哑,14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

1. 2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应用GE Optima CT660 64排螺旋CT机完成扫描;参数设置:管电流80~130 mA,管电压120 kV,矩阵512×512,重建层厚1.25 mm;于肘静脉采用10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使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输注,输注速率3.5 ml/s;扫描时间分期:注药30 s为动脉期,注药60 s为静脉期,注药3 min为延迟期。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杨云辉【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2)003【摘要】目的:通过针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开展64排螺旋CT扫描,探讨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81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开展64排螺旋CT检查,详细记录病患肺段与肺叶支气管的影像学病变表现,并联合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综合临床观察结果判定该种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通过临床CT扫描后,81例病例的肺支气管均获良好表现,无一例病例存在显示不佳情况,其检查的显示率为100%.患者的CT扫描病变支数准确率中气管为100.00%,主支气管为95.35%,叶支气管为96.20%,近端段支气管为88.24%.CT扫描与病理结果中支气管腔异常、支气管壁异常以及肺炎与肺气肿的诊断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心型肺癌早期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可明确表现病灶部位、数量、阻塞状况以及支气管受累征象,指导临床手术治疗的准确开展,并对临床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评估作用,提高临床早期诊断价值,确保患者的生存机率.【总页数】3页(P429-431)【作者】杨云辉【作者单位】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西双版纳6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4;R734.2【相关文献】1.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J], 谢万猛2.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 [J], 蒋龙3.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J], 刘鲁;冉林浩;高天虎;洪丽莉4.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 [J], 夏峻巍5.DR胸片与64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J], 刘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4 排螺旋CT 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

64 排螺旋CT 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

64 排螺旋CT 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64 排螺旋CT 应用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4 月间收治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共80 例,于临床手术之前进行64 排螺旋CT 诊断,术中取病理送检,对两种临床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经临床CT 检查发现,支气管管腔异常患者68 例,约占本组患者85.00%,支气管壁异常患者61 例,约占本组患者76.25%,肺炎患者51 例,约占本组患者63.75%,肺气肿患者28 例,约占本组患者35.00%;相比较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支气管管腔异常患者69 例,约占本组患者86.25%,支气管壁异常患者64 例,约占本组患者80.00%,肺炎患者52 例,约占本组患者的65.00%,肺气肿患者30 例,约占本组患者的37.50%。

应用统计学软件将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临床影像学CT 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差异。

结论:64 排螺旋CT 应用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64 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45-02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吸烟人群的不断增加,肺癌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1]。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灶多发于支气管上皮[2]。

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晚期患者出现恶病质[3]。

中央型肺癌属临床常见肺癌类型之一,具体此类癌症主要是原发肿瘤在肺段、肺叶支气管内或肿瘤仅在支气管管腔内的一种类型。

早期中央型肺癌即为并无其他脏器及附近淋巴结转移的此类肿瘤患者。

64排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64排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64排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0T03:24:44.6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李建平[导读]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周李建平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普洱 665700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周围性肺癌患者中选出7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摄片和64排螺旋CT扫描,收集两种影像学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等。

结果:X线的诊断准确率为70.0%,低于64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95.71%,P<0.001;X线的毛刺征、分叶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胸腔积液、支气管征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均显著低于64排螺旋CT的检出率,P<0.001。

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且对肺癌的临床分期诊断价值高,有利于早期检出周围型肺癌,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信息,便于临床医师明确诊断、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64排螺旋CT;X线;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分期符合率;影像学征象;检出率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群体日益年轻化[1]。

其中周围型肺癌是主要类型之一,约占肺癌的20%左右,但是其具有恶性程度高、转移灶、倍增时间短等特点,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2-3]。

在肺癌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辅助手段,临床研究指出: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影像学征象主要有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如何充分显示出这些征象是关键[4]。

随着螺旋CT技术的发展,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本研究探索64排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本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诊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一种相辅相成 的关系 。
央型肺 癌患 者 6 例 , 3 , 1 ; 2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4 0岁 , 2—8 平均年
龄6 岁。 l
12 扫描方法 .
6 2例采用西 门子 S MA O E S TO 4层 O T M S N A IN 6
螺旋 C"扫描 范 围从 肺 尖至 肺底 , 描 参数 : 3, 扫 准直 器 0 6 Bn . i、 P c =1OF V=30i 电压 =10k 电流 采用 自动 毫安技 ih .、O t 0 n、 n 2 V、
3 和 6 。 0S 0 S
及其分支 , 者之 间互有关联 , 3 并非独立 。注射后 2 左右扫描 0S 可以一次 扫描完成所有 3种血管 的成 像 , 这种增 强期相可 以称 为“ 血管期”; 延迟 6 0—9 , 义为 “ 0s定 实质 期” 主要 用于 C , T值 的测量和强化分析 。所 谓 的血管期 与传 统 的主动脉 期扫描 的 时间相一致 , 故本研究仍采 用传 统胸部增强 方案模式 。本 次研 究 目的在于区分肺癌肿块与肺不张 , 预实验 中发 现肺动脉期在
3m/。扫描共 分 2期 , l s 主动脉期 、 实质期。肺动脉期 采用 B l os u
5m 以及延 迟扫 描 。李 惠 民等 进行 血 管期和 实质 期双 ) J
期采集 的论证 , 认为肺 部血管 包括 肺动脉 、 静脉 以及 主动脉 肺
注射技术 , 主动脉期 、 实质 期扫 描开始 时间 分别为 注造影 剂后
肺不 张组 织逐渐 、 持续强化 , 而肺 门肿块 仅轻度 强化 。C 增强 r 能够 区分肺癌 肿块 与肺 不张的理论基础 , 因为肺癌 组织的供 是 血 动脉为细小 的支气管动脉或其他体循环 动脉 , 而肺 不张组织 内相对较 大的肺 动脉相互拥 挤 而引起 单位 面积肺组 织血 流量 增加 。有对肺癌 的血供存 在 争议 ]认 为肺 动脉参 与肺 癌供 , 血, 而且供血情 况与肿瘤 侵犯肺动 脉程度有关 _ 。滕 皋军等 8 J 提 出肺癌双重供血机制 , 为肺 癌内肺 动脉 和支气管动脉供 血 认
魏 培健 彭志 刚 李石 玲 杜传 国
块, 肺不张及 同层肺 动脉 的密度变 化绘制 时间密度 曲线 。发 现
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多依靠 C ’ I 检查 , 因伴有肺不 张 , 需要 区
分肿块与肺不张组织 。本 次研究 通过 分析 中央 型肺癌 的肿 块 与肺不张 C T增强特征 , 区分肺癌肿块 与肺不 张。 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2O O4年 5月 至 20 08年 1 , 月 经病 理证 实的 中
n=6, 2例
胸部增强扫描各期肺癌肿块与肺不张的强化特点 :1 主 4例
动脉期 、3 5 例实质期均能 区分肺癌肿 块与肺 不张 ; 区分率 分别
为 6 .%和 8 .% , 61 4 5 实质期优于主动脉期 , 见表 1 。
表 1 肺癌肿块与肺不张边界 区分率 的比较
能用于研究 , 不能用于临床治疗 。而本次研究 的病例采用 常规 的增强扫描方式 , 采集 的时 间较 固定 , 所 不一定 能得 到每个 病
不 张组 织 , 实质期扫描优于主动脉期 。 参考文献
1 Nete U, l r K, c mit S, t 1 8 - e x gu oe o i o mi in sl Wa t S h d e a .1 F d o y lc s p st n e s o e r s
3 讨 论
分率 , 行 配对 资 料 的 检 验 ,P <0 0 进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案。O iua n sk 等 对 4例 中央型肺癌肺 门肿块 并阻塞 性肺不 张 t
行 动态增 强 C , 现鉴别肺 门肿 块 与肺不 张 的最佳 时 间为注 r发 人造影剂 完毕后 4 0—10s 2 内。动态扫描 对每个病例来说 可 以 获得较为准确 的 区别肺 门肿块 与肺 不 张 的时 间 , 但受 呼 吸因 素、 扫描层 面的选 择等 因素 的影 响较 大 , 而且所 获得 的 图像 仅
例最佳的扫描时机 , 临床推广应 用 的可 能性 更大 。在本 次研 但
究的病例 中,1 4 例主动脉期 、3例实 质期均 能区分肺 癌肿块 与 5
注: 与主 动脉 期 比较 , P <0.5 0
肺 不张 ; 区分率分别为 6 .%和 8 .%, 61 4 5 实质期 优于主动脉期 。 比较符合 O iua nsk 等 的发现 。 t 总结 , 增强 C 扫描 能够 区分大部 分 中央型肺 癌肿 块与肺 T
区分两者的意义 不 大 , 故行 主 动脉 期 和实质 期两 期 的强 化方
13 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 .
密度差异。
观察轴 面及 重建图像 。确定肺 癌肿块 与肺不
张的边界 , 根据肺癌肿块与肺不张组织增强 后 肉眼能够 分辨 的 14 统计学分析 .
意义。 2 结 果
计算各期的肺癌肿 块与肺不 张的边界 的区
河北 医药 20 年 1 月 第 3 08 1 0卷 第 1 期 1
H bi ei lora, o 0 8V l0 N .1 ee M d a Ju lN v 0 , o 3 , o 1 c n 2

l2 73
经 验 交 流 ・
6 螺旋 C 4层 T增 强 扫 描 在 中 央 型肺 癌 检查 中 的应 用
传统的胸部增强方案 , 注射 造影 剂后开始 扫描 的时 间为 按
先后 分为 : 肺动脉期 (2 5s 、 1 —1 )主动脉期 (8~2 )实质 期( 1 5S 、 1

术 。扫描范 围从肺尖 至肺 底增 强扫描采 用 M D A E R D高压注 射 器, 自肘静脉注入 非离 子型 造影 剂 9 l 1 . ) 速度 2 5 or (7 5g , I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