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开题报告(新)

合集下载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10年9月,我校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择了"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围绕着问题这个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不断尝试、探索、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摸索一套"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题的含义所谓"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是指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自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探究问题,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初中数学"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它具有四个显著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实验研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是它强调学习的活动性。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的教学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获得和应用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四是它强调学习的策略性。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并不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应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创造性地挖掘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提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就是说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必经学会提出有现实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

如果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教学法开题报告

教学法开题报告

教学法开题报告教学法开题报告一、引言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法的重要性、教学法的分类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法。

二、教学法的重要性教学法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工具和方法,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教学法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之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因此,教学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教学法的分类教学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 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现代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导向教学法与学生导向教学法:教师导向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学生导向教学法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学习。

3. 讲授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讨论教学法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四、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

以下是一些选择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法的基础,教师应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法。

2. 考虑学生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教学法的接受和反应。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法。

3. 结合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的教学法。

例如,对于抽象概念的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4. 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这样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导学案开题报告

导学案开题报告

导学案开题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我校理化教研组拟定《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作为我组2014—2015学年的课题研究, 以下为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极为特殊的阶段,除了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以外,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增加。

但是,他们急于成熟、独立的特征,影响了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十分幼稚,还不稳定。

由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的成绩忽上忽下,或者努力了,成绩还是很低,事半功倍。

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问题的之一——学习不得法。

想学,又不会学,走弯路。

为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大多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想品德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导学稿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导学稿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导学稿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西安远东第二中学是陕西省标准化高中,从XX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导学稿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还不断深化探究教学,完善导学稿教学模式,在课改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随着课改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关注的只是学生眼前的成绩,而漠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管理不是向课堂要质量,而是通过延长师生在校绝对时间的死办法,加班加点,搞机械重复的劳动,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尤其是导学稿模式中作业巩固环节的弊端日益显著.各类学习辅导资料充斥泛滥,老师不加选择,乱定一气,资料满天飞。

布置作业时嘴一张,笔一挥,只图形式,不顾效果,学生苦不堪言。

年年喊减负,负担却越来越重,学生越学越累。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专家们众说纷纭,我们也莫衷一是。

还好,真正每天在教室里和新课程打交道的,站在讲台上能够决定点什么的,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还是我们一线教师,而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可能还是我们这些‘草根”。

(潘小明,“数学生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作为一线老师,我也深深地感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有相当多的人是处于烦和累之中,这种烦是----不想学非学不可的烦;这种累是花了力气却得不到成功的累。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材编写组副主编张思明老师认为:学习活动缺乏实际、有效、科学的指导、管理,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低,学业负担重,心理健康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学生身心受到摧残,学习兴趣荡然无存,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独立处事的能力差,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课后巩固环节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并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同时也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可见增强作业的有效性不仅是学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导学稿”是一张师生共用的教学文稿。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3篇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3篇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3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第1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那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xxxx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创新",指的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xxxx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九五"期间我校开展的《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

突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正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随后进行的子课题"自主教学的初步探索",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课堂中,重点研究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从而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进程随之得到优化。

这一系列研究为创新教育的研究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眼下,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

小学生的创新是从好奇开始的,由好奇到探究,由探究逐步走向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

通过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结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我们把自主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眼点,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出构建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来探讨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优化教学进程,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问题导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问题导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问题导学的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以及学习效果的不佳。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问题导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问题导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问题导学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旨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学术文献,分析问题导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总结问题导学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

同时,还将结合实际教学实验,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以评估问题导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4. 研究内容4.1 问题导学的定义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问题导学的基本原理问题导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和发散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和解决过程中。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供学习支持和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4.3 问题导学的实施步骤问题导学的实施步骤如下:1.问题引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思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

3.问题讨论:学生在小组或整个班级中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进行集体讨论和思考。

“导学—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导学—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导学—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的实
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导学—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的实践研究
背景与目的: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是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实验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然而,当前许多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单向传递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采用“导学—探究”教学法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

研究问题:采用“导学—探究”教学法是否能够提高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为某市某高中的 60 名高一学生。

将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学习相同的学科内容后进行实验教学,但实验组采用“导学—探究”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测试以及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研究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导学—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更为积极,更有探究精神。

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也表明,实验组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

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导学—探究”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导学—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效果。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的开题报告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的开题报告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创新思维等为核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会出现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甚至出现较高的挂科率。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来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爱好,设计活动板块和选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探究,掌握知识点及其应用;结合实例分析,进行案例分析、综合使用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实践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效果,以期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借鉴,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1. 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2. 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及考试成绩的分析,评价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效果;3. 对比分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研究方法:1. 文献回顾法,系统收集、整理与归纳国内外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学术前沿进行探讨,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调查数据,以揭示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态度和看法。

3. 实验法,通过实验对比,采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数据和考试成绩等数据,分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三、进度安排时间点研究任务2021年4月-2021年5月文献调研、前期准备和方案设计2021年6月-2021年8月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采集2021年9月-2021年11月实验实施和数据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月结果论证和研究总结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得出以下结果: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效果;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反思其他教学模式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借鉴。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的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的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吉林省梨树县万发镇学校课题负责人孙万祥【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问题导学法”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导学研究实验2010年5月针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我申请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承担了子课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的研究任务。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调查、实验、探索,本人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上都有所收获。

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由此,人才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发现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重视知识的结论,忽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创新。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和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

所谓问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一般的解释为不能即时达到的目标。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多福特说,“每当你碰到不进一步作心里上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

“当你需要组织新的信息项目,或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的信息项目解决问题时,你碰到了问题”。

问题在科学的探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和动力。

科学研究需要通过观察实验,获取有关自然的各种信息,然后加以理性的加工,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教育到处充满了生命力和个性。

教师的角色改变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简言之,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促进者的转变。

通过课堂这1主阵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1个优质高成长的空间。

从微观而言,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组织1个较完善的教学过程。

所谓教学过程就是在1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通过教学媒体把教学信息、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来进行意义建构,从而掌握知识,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5个要素: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过程与现代教学过程的对比:传统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过程教学思想传授知识,教师为中心,强调如何“教”。

培养应用创新能力,学生为中心。

强调如何“学”。

教学媒体口头语言,教科书,挂图等。

电视,录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

教学信息传输形式简单,受时空限制。

可实现立体化,远距离,大范围,实时交互传输。

教师主导者,把关人,组织者,主体。

引导者,设计者,开发者,协作者。

学生被动的,知识的灌输对象。

积极的,创造性培养的对象,主体。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自主学习6步法”教学模式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关系,拟从“点、学、悟、议、结、练”6个角度形成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力求务实、高效、创新的教学过程,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理论的指导与切实可行的方案,探索出新课程改革下的1种新型课堂结构模式。

2 、农村中学教学方式现状与模式的侧重点课程改革的目标之1是改变过去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弊病,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功能。

当下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已经失去了它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功能,甚至异化为教学改革的障碍与阻力。

问题导学开题报告(2)

问题导学开题报告(2)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桎梏.(gào )恣.睢(zì)哺.bǔ育不屈不挠.(náo)B.拮据.(jū)白皙.xī 炽.chì痛刚正不阿.(ē)C.惬.意(qiè)紊.xù乱一丘之貉.hé 杳.无音信(yǎo)D.尴.尬(gāng)亵.渎(xiè)禅.让(shàn)参.差不齐(chā)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领导仍嫌不够。

D.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

B.景德镇陶瓷学院绿色服务团携手华夏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开展了主题为“暖冬行动,让我们一起行动”,呼吁在校大学生关注困难群体,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C.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了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D. 5月28日,武(汉)荆(门)高速公路顺利通车,比预计通车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 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B. 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C. 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D. 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叙恰当的一项是()凡尔赛宫宏伟、壮观, 。

“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解读什么是“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导二主四联动”。

(一导:导学案;二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联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四个基本环节联动导学。

)1、“问题导学”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学生是活生生不断成长的个体,教育应服务于学生。

“问题导学”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教育的重心从满足成人对学生的要求逐步转向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学生设计、开发程序,并指导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

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教师承认、尊重、相信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能,学生在享有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展示权等权利的过程下享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实施问题导学模式时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1)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2)“注入式满堂灌”是教师“偷懒”的表现。

(3)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4)学生是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应把课堂的空间与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

(5)教学的效益是如何使课堂有效,师生应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6)发现不了学生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7)靠“抢时间,压作业”来提高成绩的教师是不合格教师。

(8)课前充分准备使问题价值最大化,课中使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方式展示得以解决,课后对有价值问题强化巩固,使师生更好地生成新的问题。

2、“问题导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一切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最终的解决,没有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便再没了价值。

因此,我们把问题解决作为“问题导学”模式的基石。

“问题导学”模式突出了导学案的引导性、学习的自主性、小组的合作探究性和学生的充分展示性。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例析邓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康全召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可以操作、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以下因素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第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考虑客观条件,如教学设备、班级规模等,脱离客观实际的教学模式都是花架子;第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做到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普通教育现阶段流行的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二是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或“10+35”)教学模式;三是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四是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借鉴当前全国流行的教学模式,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吸收、借鉴、改造、创新而提出的。

与当前全国流行的几种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优势,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深受师生欢迎,现作一简单介绍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动因“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源于解决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课堂效益提高需求之间的矛盾的需要。

第二,源于消除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之间巨大反差的需要。

第三,源于帮助教师解决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之困的需要。

第四,源于帮助教师解决先进教学模式与自己课堂教学实际结合的需要。

由老课程到新课程的转变,教师有诸多不适应。

首先是对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不适应。

过去的教材编写一般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先理论,后实践;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的是归纳法,即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

开题报告: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研究背景如今,在各种教育教学场景下,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

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科技发展,现有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衍生,如何在这些教学模式下实现高效、适宜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成为了前沿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设计出更具效率和适应性的教学模式。

具体目的包括:1.探究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探究不同教学模式间的相互转化和融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特定的教学任务或情境,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分析和评估其效果。

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1.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规范性,适用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等场景。

但其缺点是能动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合作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和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但其缺点是可能会出现组员之间合作不顺畅、负载不均衡等问题。

3.项目式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以达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目标。

但其缺点是需要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和实验设备。

4.案例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具体案例和问题为基础,以达到更好的案例体验和学习效果。

但其缺点是需要较为详细的案例设计和准备,而且教学效果也需要根据具体案例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运用以下方法进行: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书籍和论文,了解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实验研究法:选取具体的教学任务或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条件,设计并实施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研究对比不同教学模式,找出其优缺点,从而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探索适合不同教学领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构建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自2011年开发区实验初中建校以来,广泛开展常态化的诊断式听评课、示范式教学论坛课、引领式专家指导课、展示式交流观摩课等活动,并利用教改会客厅找寻制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瓶颈问题。

经过调研、汇总、归类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改专家所提出的理念认知层面,面对新课改后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大多数教师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落实新课改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得不到学习天性的充分释放、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探究体验、拓展运用等多方面仅流于形式,没有找到有效的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有效方法。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问题”意义建构方式,源于师“导”和生“学”的双核动力,根据新课改理念,突出“教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以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宗旨而形成的。

既微观剖析,从常态化教学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那些共性的、制约性的问题,又宏观构建,探索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学模式,按知识问题化,工作科研化,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找到一个可以持续推进课改的切入点和支撑点,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学生的成材、成功,教师的成名、成家,走一条返璞归真之路,走一条求实求效之路。

本课题是充分综合各流派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势提出来的,我们取其精华,舍其不足,破除文化差异制约,打破区域地域界限,还原学习本质,是基于“问题系统”牵引,源于“导、学”活力驱动,目的是构建的一种简洁易学、便于操作、容易推广的科学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国外的问题教学思想较为系统,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开创性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都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此问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提出了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目前,国内三大课堂教学改革名校—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东庐中学一样,都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扬弃与否定,构建起特色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从其经验分析可看出:“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是他们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本课题主持人通过长期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性成果,尤其在“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改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推动了新课改理念的落实。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就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我们以往取得的研究经验提出来的。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理论价值: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系统论理论,使“导、学”者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借助问题导学模式的牵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落实,丰富和发展我国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创建一种简洁、实用、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践价值:1.教材的整体构建。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打破单元章节界限,将有关知识整体构建,使学生自主学习进有依据、行有规则,让学生进行序中有活的个性化学习。

2.创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新课堂。

让教师围绕“导”这一中心,寓教育科研于课堂,寓教育研究于日常,发挥学生“学”这一核心,构建学习程序、自主合作学习结构化操作,着力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会学习,建构终身学习能力。

3.构建学生个性化激励评价体系。

构建适合师生的“导、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发挥师生的内驱力,保持课堂的“新鲜度”,让师生参与到多维度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中,不断激发师导生学的兴趣,保持激励评价的活力和生命力。

四、研究目标(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着重于对学生问题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课堂创设多重情境、提供足够的时空和媒体,应用激励性评价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精辟概括、大胆展示,建构终身学习能力。

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如下具体目标(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1.创建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型,研究出科学高效且易操作的课堂模式。

从学习的全过程来认识、把握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既具有可控性,又有利于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升华。

让课堂变为学堂,回归学生的学习本真,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以预习干预为手段,提高学生问题的生成能力。

从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快速阅读入手,指导学生有效的自主预习,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良的土壤。

3.建立科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规律,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硬性评价与软性评价、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4.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问题导入情境化、问题解决可视化,展示内容丰富、生动形象、适时变化,让课堂的密度增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手段。

电子白板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这一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5.建构课堂教学的新秩序,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水平为依据,建构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学习行为规则。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并合理使用积极的评价机制,使每个学生能学有所得。

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化差异,建立有效的课堂学习新秩序,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能力程度、智力水平,选择个性化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6.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利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新途径。

五、研究内容与子课题设计(一)问题导学课堂中一案两单设计方式的研究(张玉涛)(二)学科教学预习问题设计原则的研究(李桂兰)(三)学生分组原则与方式的研究(王晓霞)(四)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研究(李伟)(五)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原则的研究(刘芹)(六)小组展示内容选择与作用的研究(徐懿)(七)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关系的研究(逄杰)(八)导学问题设计难度与呈现方式的研究(孙玉华)(九)分层次作业设计的研究(薛艳)(十)整体构建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林殿莉)(十一)初中生自学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刘君)(十二)初中生自学能力形式规律与过程的研究(刘加云)(十三)利用小组学习机制,促进潜能生学业水平提高的研究(王蕾)(十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研究(弭弦)(十五)利用小组机制,加强班级管理的研究(张莉)(十六)小组整体评价的研究(李立岩)(十七)利用小组开展课内外探究学习的研究(乔爱新)(十八)过程性课堂评价方式与原则的研究(尚庆云)(十九)问题导学模式下艺术课堂内容的整合与开发(张存玫)(二十)对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指导与评价(陈越)(二十一)初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研究(李本海)六、研究过程设计1.课题准备阶段(2011.5---2011.9)①按照实验研究内容,成立教研组。

②分解课题,召开开题研讨会,研讨实验研究方案,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各年级部、学科教研组选定子课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③建立子课题研究组织,申报、开题与实施。

2.课题实施阶段(2011.9---2013.9)①各年级、学科教研组制定实施研究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

②定期召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讨会。

③课题组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

3.课题总结阶段(2013.9---2014.10)①课题研究组提交课题实验研究情况总结。

②课题组组织所有学科教研组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交流。

③展示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

根据情况对部分成功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六、研究方法设计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教学的因素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较杂,因此在进行此项课题研究时,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这种方法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然实验法:选好实验班和控制班。

及时地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业成绩,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问卷法: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心理感受等设计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深入到真实、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将问题变为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着研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五)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深入地学习目标教学、合作学习、尝试教学等理论和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

广泛借鉴各种教学理论和各种流派教学思想做为本项研究的理论支撑。

七、预期研究成果1.形成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2012年7月)2.承办全国第二届“我的模式我的课”课堂模式博览会,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2012年7月)3.编印《问题导学课堂教学导学案》。

(2013年7月)4.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2014年9月)课题研究阶段计划(2011年9月—2012年7月)一、本阶段研究的意义建立一个合适的教学模式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很多教师长久以来的努力方向,从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到的五步设计教学法,都体现了这样的努力。

本阶段主要研究高效课堂模式,以小组有效合作为抓手,以激励性评价机制为保障,以培养学生兴趣阅读为动力,以参与展示为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学生全程、全员、有效参与的高效课堂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一,高效课堂小组秩序建立、合作方式培训、交流展示原则探讨、激励性评价措施的使用,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

其二,一案两单的设计方案和使用原则,确定了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具体实施步骤,形成有价值的集体备课和一案两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