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15-18章)【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选择题
1.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A
【解析】场依存型是指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
2.面向差异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A.个别化教学系统
B.自学辅导教学方法
C.分层教学
D.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
【答案】ABCD
【解析】个别化教学系统是由凯勒及其同事提出的,目的是避免单一的演讲式教学和代办的时间安排,允许学生学习时在保证对教材真正掌握的前提下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前进;自学辅导教学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等人提出的以中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是指学习在一个年级内的
某些学科上开设几种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上述四种教学方法都是面向学生差异的教学,因此选ABCD。
二、概念题
1.个体心理差异
答:个体心理差异又称个别心理差异,是指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独特性等心理特点。个体心理差异集中表现为两方面:①认知差异,又包括认知水平、认知类型、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等方面的差异;②人格差异,又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个体心理差异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多个方面。
2.计算机辅助教学
答: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同现代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形式。它是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的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一系列的教学程序相互作用,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教学程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七个模式:①个别指导模式;②操练与练习模式;③对话模式;④模拟模式;⑤游戏模式;
⑥问题解决模式;⑦发现式学习模式等。
3.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答: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将多媒体计算机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和控制,并使各种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
在CD光盘上储存,使之能够在不同界面上进行流通的综合性教学系统。
三、简答题
1.简述后进生的教育措施。
答:(1)个案分析
①个案分析是指教师通过剖析特定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②个案分析的具体实施办法是: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几名优等生和几名后进生一个一个地当着教师的面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研究者详细记录下他们的学习思考过程,并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思考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概括出优等生的学习或思维策略,找到后进生策略上的缺陷。
(2)策略训练
①策略训练是指结合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认知策略的训练,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②认知策略的训练采用的主要形式是讲练法和过程对比法。
(3)挫折教育
①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更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更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而这种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②因此,有必要在加强认知训练的同时,加强情感和意志教育,并注意将知、情、意、行四者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依据当代心理治疗的理论,“知—行—情”教育模式是挫折教育中比较理想的方法。
(4)成功教育
真正有效地转变后进生,应积极开展成功教育,从重视后进生的成功感受开始。成功教育的实施在于给后进生更多的成功体验,具体方法包括:
①可通过分层、分类教学,给每个后进生成功的机会;
②让后进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过人之处;
③让后进生通过纵向比较,及时发现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
④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为主,以此激发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后进生积极的心态。
(5)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由学生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后进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坚持完成作业,不仅在坚持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弥补知识的缺陷,而且能模仿并掌握优等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同时能逐渐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简述优等生和后进生在思维策略上的差异。
答:不同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差异与其思维策略运用上的差异有着密切联系。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最主要差异不是基本知识,而是思维策略。许多研究表明,优等生和后进生在思维策略上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1)推理方式不同
①优等生头脑中具有大容量组块知识,所以往往采用顺向推理的方式进行思维,即由已知向未知推理;
②后进生则相反,大多采用逆向推理的思维策略。
(2)信息选择方式不同
①后进生往往不能从众多信息中区分出主次,常常是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注意力经常是飘忽不定的;
②优等生则能识别并能预期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关键的,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地停留在关键部分。
(3)策略生成、运用能力不同
①优等生能自发总结、生成策略,并能根据不同的任务或任务的变化恰当地运用合适的策略。
②后进生则往往缺乏策略,但通过教学他们也能较快地学会策略,并能学会逐步总结策略。但是他们很难自己生成一个新的策略,因此给后进生提供一个有效策略比让他们自己生成一个策略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