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命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化命题

新课标改革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在旧课标学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分析和综合的产物,地理学科提出了四点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同时还提出了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将学生的水平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用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水平2和水平4分别作为合格性考试以及等级性考试的标准,水平1和水平3作为教学过程中阶段性评价的依据。

就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来说,新课标给了一下几点建议:1、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目标;2、构建能够科学测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框架;3、提供标准参照的、具有实质内容的结果反馈。

在上述建议的第2点建议中又分为三点内容分别为:

(1)测试内容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必修地理1和地理2要求为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以选挥性必修要求为准。要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避免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

(2)具体任务

确定具体任务时要突出地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例如,对“地理特征与差异”-类内容的考查,要突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等学科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运用;对“地理过程与变化”一类内窑的考查,要突出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等学科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运用。在设计表现水平的具体任务时,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方法与技能运用水平为目的,设计具休任务。

(3)试题情境

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

在各类“情境”中,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及地理学术情境。为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高度重视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把具体任务尽可能放在真实、复杂性的现实情境之中。

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拓宽素材来源渠道,而不只局限于学科渠道;材料加工注重“鲜活”,淡化“专业’痕迹;对于气学术性情境,注意表达的通俗性,使之向生活化情境化转化,既隐含内在学科逻辑,又贴近学生生活;要在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表现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注意给予必要、充足信息,据此设计明确具体的问题,用于测量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表现。

选择学科内容-确定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对具体任务的完成水平进行描述,是把握测试内容、具体任务和情境的基本路径。当需要考查的测试的内容选定之后,要具体说清楚学生在何种复杂程度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哪些学科化的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其行为分别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与水平。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什么是情境化命题?

情景化命题,是将一个试题放入一个生活中的情景中,让学生对一个“生活化情境,学术化描述”的题目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从生活中走向地理的实践意识。

试题情境所呈现的背景不同、给考生的命令类型不同、赋予情境目的等不同,都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考试题设置的情境应尽可能传递积极价值。

试题取得情境材料有很多种,文字材料、各种数据示意图、原理图、结构图、数据表格、实物照片等都是常见的形式。情境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提高试卷卷面设计科学性,使卷面整体协调,增加试卷的亲和性、减少考生的文字阅读量,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试题情境材料以不同形式呈现,可以使某些方面偏强的考生不会太讨巧,某些方面偏弱的考生也有机会弥补其薄弱环境,并促进考生关注提升处理多种信息材料的能力。

可以看出情境化命题主要就是讲题目现实化,讲问题放入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会有一个代入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个题目。但是情境化命题的目标还是考察学生的一个思维能力,考察学生从所给定的信息中来提炼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避免学生在做题中机械的套用一些知识点的现象。通过评判学生的作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深度以及方向,这样可以根据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了解学生所处的水平,然后就可以着重锻炼学生所短缺的部分。

就地理而言,情境化命题其实一直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命题方式,高考地理试题一直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在素材和情境的基础上,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如2017年全国I卷1~3题“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情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和作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素养。

在命题过程中还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例如2017年全国I卷选择题第4个题组,通过葡萄越冬的实例,结合丰、枯年份的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和丰、枯年的膜内平均温度的日变化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分析为突破口,从试题的设问的角度,行为动词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渗透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综合题37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人类活动对山地自然带的干扰,选修部分的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选择题的第8小题等无不渗透人地观念的地理素养。

试题体现了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综合思维出处体现。学生需要全面挖掘图、文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律,并能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做出解答。试题中出现的一些“新知识”,试题均提供了答题需要的相关信息,学生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然后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地理事物和现象不仅具有空间分布、空间组合与空间联系的特点,还有人文因素对区域的影响。这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需要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除此之外,在试题中还有许多管线信息,决定了本题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获取和运用关键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化命题不仅仅是只对学生考查起到一定作用,实际上对教课的老师也存在一定的考查性。地理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应用一定的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开放性等题目的挖掘信息、筛选信息以及总结信息的能力。

将问题放入一个情境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冗长的信息让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产生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分析题目,提取信息点。所以在命题过程中应避免此类问题。

情景化命题也存在一些问题:

1、避免出现伪情境;

2、避免情境材料与解题所需信息分离,情境空洞,虚假等形式化误区;

3、避免试题情景化程度过高,威胁情境化对试题的效度。

4、避免情境对学生产生显著差异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