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讲解实验二:网络传输性能的测试与评估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2.了解网络传输性能评估的参数;3. 学会使用JPerf工具进行网络传输性能测试。

实验环境:1. JPerf软件;2. 两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3.以太网交换机;4.网线,以连接两台计算机及交换机。

实验步骤:1.配置网络环境连接两台计算机和交换机,保证网络连接正常。

2. 安装JPerf软件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安装JPerf软件。

3. 运行JPerf服务器选择一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打开JPerf程序,选择“Server”模式,并设置端口号。

4. 运行JPerf客户端打开另一台计算机的JPerf程序,选择“Client”模式,并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5.设置测试参数在JPerf客户端上,设置传输模式(TCP/UDP)、传输时长和数据包大小等参数,并点击“Start”按钮开始测试。

6.分析结果测试结束后,JPerf会输出传输性能测试的结果,包括带宽、丢包率、延迟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估网络的传输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选择了TCP传输模式,传输时长设置为30秒,数据包大小为1MB。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性能参数:带宽:100Mbps丢包率:0%延迟:10ms根据带宽和延迟,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传输性能。

带宽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带宽越大,传输速度越快。

延迟表示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输延时,延迟越小,传输速度越快。

丢包率表示发送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比例,丢包率越小,数据传输越可靠。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较高的带宽和较低的延迟,说明网络的传输性能较好。

同时,丢包率为0%,说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很高。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对网络的传输性能进行评估。

如果带宽较小、延迟较大或丢包率较高,就会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从而降低网络的传输性能。

因此,在设计和配置网络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性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2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所用到的软件和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一台交换机、四台计算机和一台服务器。

为每台设备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网络参数。

(二)网络协议分析1、启动 Wireshark 工具,选择对应的网络接口进行抓包。

2、在网络中进行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操作,观察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

3、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包括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数据长度等信息。

(三)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和延迟。

2、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测试网络的带宽和吞吐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IP 地址配置正确,网络连接稳定。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1、在文件传输过程中,观察到使用的主要协议为 TCP 协议,数据包有序且可靠地传输。

2、网页浏览时,发现涉及到 HTTP 协议的请求和响应,包括获取网页内容、图片等资源。

(三)网络性能测试结果1、 Ping 命令测试结果显示,网络中设备之间的延迟较低,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网络连通性良好。

2、带宽和吞吐量测试结果表明,网络能够满足一般的数据传输需求,但在大量数据并发传输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拥塞现象。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设备的 IP 地址时,出现了部分设备 IP 地址冲突的问题,导致网络通信异常。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简介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

通过这门实验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应用,掌握网络配置、网络安全等相关技术。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环境和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以及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连接配置:通过配置网络连接参数,如IP地质、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2. 网络通信实验:通过网络通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数据包的传输、路由选择等。

实验中,学生可以模拟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观察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3. 网络协议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包的格式以及协议的应用。

4. 网络安全实验: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网络安全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网络攻击的原理、防范措施等。

实验中,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安全的了解。

实验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一般需要一定的实验环境来支持。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的配置要求:- 实验室网络:实验室需要建立一个局域网,用于连接各个实验设备。

这个网络可以采用以太网结构,每台设备需要一个独立的IP地质。

- 实验设备:需要准备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以及一些计算机作为主机。

这些设备需要进行配置,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

- 软件工具: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网络工具,如Wireshark、Ping等,来进行网络调试和分析。

实验步骤下面是一般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步骤:1. 环境配置:需要配置实验环境,包括建立实验室网络、配置实验设备等。

2.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查阅相关的实验资料,了解实验目标和所需的知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优化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USTC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了以下硬件和软件设备:1、计算机:若干台配置相同的台式计算机,具备以太网接口和无线网卡。

2、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3、操作系统:Windows 10 和 Linux(Ubuntu)。

4、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Wireshark 等。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与分析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星型、总线型、环形和树形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对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可靠性、扩展性、传输效率等方面。

通过模拟数据传输,观察了网络拥塞、冲突等现象,并分析了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2、 IP 地址配置与子网划分在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中,手动配置了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

学习了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划分不同大小的子网,提高了网络地址的利用率。

使用 Ping 命令和网络扫描工具,测试了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3、网络协议分析利用 Wireshark 软件捕获网络数据包,对 TCP、UDP、ICMP 等常见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和字段进行了分析。

观察了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理解了连接建立和释放的机制。

分析了网络中的广播、组播和单播通信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缺点。

4、网络性能优化调整了网络参数,如缓冲区大小、MTU 值等,观察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实施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策略,如滑动窗口机制、慢启动算法等,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对网络中的丢包、延迟和带宽利用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实验步骤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选择所需的网络设备和线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简单以太网的组建二、实验内容1、观察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

2、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并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

3、制作2根直通双绞线和2根交叉线,并测试。

4、分别用制作好的直通线、交叉线以及串口线、并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教学机房网络拓扑结构观察计算机教学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

(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

(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和连接的方法。

(4)根据以上数据及观察结果画出拓扑结构图。

(5)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6)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2、直通线的制作按照EIA/TIA568B的标准,制作两段直通线。

(1)利用双绞线拨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有些双绞线电缆内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若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裸露出部分太短,可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的下方剥开。

(2)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左方,蓝色对线拨向右方。

(3)将绿色对线和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4)小心拨开每一对线,而不必剥开各对线的外皮。

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跨越蓝色对线。

正确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起(5)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下约14mm的长度。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了,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网络配置、数据传输、协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若干。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

网络配置工具(如 ipconfig 命令)。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利用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构建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检查物理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网络设备的指示灯显示正常。

2、 IP 地址配置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手动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使用 ipconfig 命令查看配置是否成功,验证网络连接的有效性。

3、网络连通性测试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连接问题并进行排查。

4、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并运行 Wireshark 工具。

启动捕获网络数据包,进行网络通信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停止捕获后,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查看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

5、网络服务配置与测试配置一台计算机作为 Web 服务器,安装 Web 服务软件(如 IIS 或Apache)。

在其他计算机上通过浏览器访问该 Web 服务器,验证 Web 服务的可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与 IP 地址配置成功搭建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正常。

手动配置的 IP 地址能够正确生效,通过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网络参数与设定值一致。

2、网络连通性测试在进行 ping 测试时,大部分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少数出现丢包现象。

经过检查,发现是网线接触不良导致,更换网线后问题解决。

3、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了丰富的网络数据包,包括 TCP、UDP、HTTP 等常见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通用8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篇1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各方面知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一学期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总共进行了5次:第一次是关于网线制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了解;第二次是关于交换机的配置问题;第三次是关于vlan的配置问题;第四次是关于路由器的配置和协议问题;最后一次是了解RIP协议和OSPF协议,以及相关的配置。

5次实验课从简单到困难,考察了计算机网络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以后详细学习计算机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试验是制作网线。

首先是了解网线连接设备时的规则问题,我们了解到同态设备使用交叉线,异态设备使用直通线。

直通线两头都按照T568B线序标准连接,交叉线一头按照T568A线序标准连接,另一头按照T568B线序标准连接。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制作交叉线和直通线。

制作网线的过程分为这几部分:剥线排序理直剪齐插入压线检测。

每一步都很重要,稍有差错网线就不能制作成功。

组员内有人制作失败,原因是网线没有剪齐,有的线无法接触到顶端的簧片。

这个错误是不应该的,只要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

然后我们又了解了制作网线所用到的一些工具,包括各种网线钳和网线,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次实验是进行交换机的配置。

学习到有关全局模式和特权模式转换的方法、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的配置问题,还有在dos命令框中输入代码进行配置的各种方法。

我们进行了划分vlan操作,删除vlan操作等,详细了解了设备各种端口的设置,还有IP住址以及住址掩码等的设置。

在这一次实验中,问题主要是在全局模式和特权模式中,有人在设置的时候没分清计算机是处于那种模式下,导致设置出现错误。

不过大家互相帮助,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这个问题没有再出现过。

第三次实验是vlan的配置。

主要内容有创建vlan,划分端口,以及各个端口的设置。

实验错误主要是出现在拓扑图连线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端口的问题,在设置的时候,没有分清端口的位置,导致出错,最后拓扑图无法连通。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2.掌握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网线3.路由器三、实验过程1.实验一:理解网络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是光纤、双绞线等物理媒介。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帧,并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网络层负责寻路和分组转发,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连接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负责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具体的应用功能。

2.实验二:数据传输过程-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送、传输和接受。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层级结构封装,并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层级结构进行解封装和处理,最终将数据交给应用层使用。

3.实验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主机和链路两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结点,终端设备有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结点有路由器、交换机等。

-链路是连接主机之间和主机与网络结点之间的通信路径。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成功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个层级结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达到了实验的目标。

六、总结和建议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然而,实验时间比较紧张,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实验训练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探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一、实验目的该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验原理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在本部分,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节点、网络介质等。

2-网络拓扑结构本部分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状拓扑等,并学习它们的优缺点。

3-网络协议在本部分,我们将学习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UDP 协议、HTTP协议等,并了解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特点。

4-网络安全本部分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私有网络等,以及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类型和相应的防范方法。

三、实验内容1-搭建网络实验环境在本部分,我们将安装和配置网络实验所需的软件和设备,搭建起一个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

2-网络连通性测试在本部分,我们将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oute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检查网络连接故障,并分析定位问题的原因。

3-网络带宽测试在本部分,我们将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实际带宽,并分析网络性能和瓶颈问题。

4-网络安全测试在本部分,我们将使用网络安全测试工具,如Nmap、Wireshark等,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流量分析,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1-1 安装网络实验所需软件1-2 配置网络设备1-3 建立网络连接2-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2-1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2-2 使用Traceroute命令定位网络连接故障3-进行网络带宽测试3-1 安装网络带宽测试工具3-2 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进行带宽测试4-进行网络安全测试4-1 安装网络安全测试工具4-2 使用网络安全测试工具扫描网络安全漏洞4-3 使用Wireshark工具进行网络流量分析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部分,我们将展示实验的具体数据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网络的连通性、带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

计算机网络_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_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_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解决网络问题的实践技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多台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并安装了相关的网络模拟软件和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 10网络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打开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

2、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3、配置设备的端口、IP 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确保网络的连通性。

(二)网络协议的配置与分析1、配置 TCP/IP 协议,包括 IP 地址分配、子网掩码设置、网关配置等。

2、观察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使用 Wireshark 工具捕获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3、研究 ARP 协议、ICMP 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三)网络服务的配置与测试1、配置 DNS 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功能。

2、搭建 Web 服务器,发布网站内容,并从客户端进行访问测试。

3、配置 FTP 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功能。

(四)网络安全的设置与验证1、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网络中的访问权限。

2、配置防火墙规则,保护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3、进行端口扫描和漏洞检测,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网络链路状态稳定。

通过 Ping 命令测试,不同网段的设备之间能够相互连通,证明 IP 地址配置正确,子网掩码设置合理。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的数据包分析,深入了解了 TCP/IP 协议中数据封装、传输和控制的过程。

ARP 协议在获取目标设备的 MAC 地址时发挥了关键作用,ICMP 协议在网络故障诊断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6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6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6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6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特定的概念、技术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直观认识,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若干台计算机,安装了最新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模拟软件。

每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形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环境。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首先,我们使用网络模拟软件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中心节点是一台交换机,周边节点是若干台计算机。

通过配置交换机和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如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

(二)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接下来,我们使用网络分析工具捕获了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了数据包的结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等关键信息。

这让我们对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网络服务的配置与测试然后,我们配置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服务,如 DHCP 服务和 DNS 服务。

在配置 DHCP 服务时,设置了 IP 地址池、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等参数,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获取 IP 地址等网络配置信息。

在配置 DNS 服务时,创建了域名和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便实现通过域名访问网络资源。

配置完成后,进行了测试,确保这些服务能够正常工作。

(四)网络故障的模拟与排除为了提高我们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我们模拟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如网络线缆断开、IP 地址冲突等。

然后,通过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和排查方法,逐步定位和解决了这些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构建结果成功构建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ping 测试结果显示网络连接正常,数据包传输延迟在合理范围内。

(二)数据包捕获与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包,我们发现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遵循了特定的协议规则,如 TCP、UDP 等。

2024年计算机网路原理与应用实习总结范本(2篇)

2024年计算机网路原理与应用实习总结范本(2篇)

2024年计算机网路原理与应用实习总结范本____年,我有幸在某知名科技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一些网络技术的操作和应用,同时也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一、实习目标与任务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制定了自己的实习目标: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网络技术的操作和应用,通过实践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公司的安排,我主要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故障排查,参与了一个大型网络项目的实施。

具体任务包括:1.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各个层次的作用。

2. 熟悉网络设备的常见配置和管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3. 参与网络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包括拓扑设计、设备部署等。

4. 参与网络故障诊断和排查,解决网络设备和链路故障。

5. 基于实际需求,研究并实现一些网络技术的应用,如网络安全、负载均衡等。

二、实习过程1. 学习阶段在实习开始之前,我花了一段时间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与公司内部的网络培训,我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各个层次的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还通过实践操作,熟悉了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

2. 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我主要参与了一个大型网络项目的实施过程。

首先,我与导师一起进行了项目的规划和拓扑设计,根据公司的需求和要求,确定了网络的结构和设备布局。

接下来,我负责了一部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部署工作,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通过与导师的指导和合作,我逐渐熟悉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命令和管理方法,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和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网络故障和问题。

通过与导师和其他技术人员的合作,我学会了故障的排查和解决方法,并积累了一定的问题处理经验。

在解决故障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网络原理实验报告(GBN)

网络原理实验报告(GBN)

姓名:班级:学号:教师:运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基于Go-Back-N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PS:这里使用的是JAVA语言2.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可靠数据传输原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实验背景Go-Back-N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表示如下图所示:(a)(b)图为Go-Back-N的有限状态机模型(a)发送端(b)接受端(1)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编程实现基于Go-Back-N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2)在实际网络环境或模拟不可靠网络环境中测试和验证自己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5.实验环境(1)实验语言:JAVA(2)实验平台:Eclipse(3)引用库函数:.net库、随机(Random)库、计时库(Timer)6.类概览与描述(1)Sender类:继承于Thread(线程)类,模拟发送方的一切功能,主要功能函数有:A.Public void run()——启动函数,标识开始发送数据包B.Sender()——构造函数,分配并初始化窗口值C.Public void getack(in tack)——ACK接收函数,接收接收方返回的ACK并进行验证是否为期待的ACK值(若不是,则重发)D.Public void time()——定时器函数,初始化定时,计时并记录超时与否的状态(2)Receiver类:继承于Thread(线程)类,模拟接收方的一切功能,主要功能函数有:A.Public void run()——启动函数,标识开始等待并接收数据包B.Void Receive(int data,Sender s)——数据包接收函数,功能强大!主要包括:接收数据包,验证数据包,判断与丢弃数据包等C.Public void respond(int ack)——ACK发送函数,发送当前接收到的最后一次正确的数据包对应的ACK(3)Timers类:继承于TimerTask(计时器)类,具有自定义定时与超时提醒的功能,主要功能函数有:A.Public void run()——启动函数,标识开始计时(这里预设的是2秒的时间),超时后提醒并且停止计时器B.Public Timers()——构造函数,清0计时器,等待下一次启动(4)GBN类:继承于Thread(线程)类,是主函数类,具有本程序的核心功能,这里先作一部分简单介绍,主要函数功能有:A.Static void senddelay(int x) throwsInterruptedExceptionPublic Timers()——随机延迟函数,模拟数据包发送传输过程中的随机延迟,常用延迟值分别为:300ms, 750ms, 1200ms,3000ms等B.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主函数,功能强大,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方面:①开启发送端与接收端(包括计时器)②超时或者ACK不匹配等情况导致的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包③(第一次)发送当前窗口内的数据包④随机函数模拟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丢包情况⑤实时更新与显示当前窗口内的数据包情况⑥统计每一个数据包被发送过的次数(含重发)并最终显示出来7.代码展示与描述(一)Sender类import java.util.Timer;public class Sender extends Thread{public int windowsize=3; //发送方窗口长度设为3public String[] data={"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data7"}; //模拟七个数据包public int sign[]={0,1,2,3,4,5,6}; //为7个数据包标号public int localack=-1; //保存最近收到的ACK public Timers litime=null; //定时器(这里定为2秒)public int switches=0; //超时标志,1为超时public int windowsign[]; //当前窗口内待发的数据分组的序号public int acksign=0;//为0表示收到正确ACK,为1表示收到错误的ACK,必须重发!public Sender(){windowsign=new int[windowsize];//给窗口分配指定大小的空间for(int i=0;i<3;i++)windowsign[i]=sign[i]; //窗口初始化时存放前3个序号}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发送方开始发送分组数据!");}public void getack(int ack){System.out.println("发送方收到了ACK,序号为"+ack+"并且开始加以确认!");if(ack!=localack+1){System.out.println("经验证,这不是发送方正期待的ACK,立刻重发序号为"+(localack+1)+"的数据分组!");acksign=1;}else{localack=ack; //表示正确确认了ACKacksign=0;}}public void time(){switches=0; //标志初始化为0litime=new Timers();Timer limit=new Timer();limit.schedule(litime, 0,100);}}(二)Receiver类import java.util.Random;public class Receiver extends Thread{public int lastdata;public Sender sender;public void run(Sender s){sender=s;System.out.println("接收方开始接收分组数据!");}void receive(int data, Sender s){sender=s; //发送方的参数传递System.out.println("接收方收到了序号为"+data+"的分组!");if(data!=0){if(data==lastdata+1){//数据包序号校验,若连续则是正确/所期待的System.out.println("该数据分组正是接收方所期待的,接收方接受了它并准备回送对应的ACK!");lastdata=data; //更新本地保存的数据包序号变量respond(lastdata); //回送该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对应的ACK }else{System.out.println("该数据分组不是接收方所期待的,该分组将被丢弃,接收方准备回送最后接受的数据分组对应的ACK!");respond(lastdata);//若不是所期待的数据包则丢弃并且重发上一次的ACK }}else{System.out.println("该数据分组正是接收方所期待的,接收方接受了它并准备回送对应的ACK!");lastdata=data;respond(lastdata); //首次接收数据包并且回送ACK }}void respond(int ack){ //回送指定序号的ACKif(sender.litime.limit<20){ //判断是否超时(2秒)ack=lastdata; //获取本场保存的数据包序号sender.getack(ack);}else{System.out.println("计时超时!!(未丢包但是时间超过2秒)发送方准备重发序号为"+ack+"的数据分组!");sender.switches=1; //如果超时,设置超时状态并显示警告}}}(三)Timers类import java.util.TimerTask;public class Timers extends TimerTask {public int switches;public int limit;public void run(){if(limit<20) limit++; //计时2秒else {switches=-1;this.cancel();} //开关为-1表示超时,并且停止计时器}public Timers(){switches=0; //启动计时器时全部初始化limit=0;}}(四)GBN类import .*;import java.util.Random;import java.io.*;public class GBN extends Thread{static void senddelay(int x)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if(x==1) {sleep(300); System.out.println("发送数据分组时发生延迟:300毫秒!"); }else if(x==2) {sleep(750); System.out.println("发送数据分组时发生延迟:750毫秒!");}else if(x==3) {sleep(1200);System.out.println("发送数据分组时发生延迟:1200毫秒!");}else if(x==4) {sleep(3000);System.out.println("发送数据分组时发生延迟:3000毫秒!");}els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Sender s=new Sender();Receiver re=new Receiver();s.start(); //发送端启动re.run(s); //接收端启动sleep(1000); //延迟处理int[] retimes=new int[7];//计算每个分组被发送的次数for(int i=0;i<7;i++) retimes[i]=0; //数据包顺次发送for(int i=0;i<=s.sign.length;i++){while(i>s.localack+1){ //尚有未确认的数据包,重发!System.out.println("发送方开始重新发送序号为"+(s.localack+1)+"的数据分组");retimes[s.localack+1]++;int ran=new Random().nextInt(3);int randelay=new Random().nextInt(5);s.time();senddelay(randelay); //设置随机值,模拟数据传输延迟if(ran!=1) re.receive(s.localack+1,s);//设置随机值,模拟数据丢包过程else System.out.println("序号为"+(s.localack+1)+"的分组在传给接收方途中发生了丢包!");}if(i!=s.sign.length){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i+"的数据分组");retimes[i]++;if(i!=0){for(int k=0;k<3;k++){//表示至少成功发送并确认了一个数据分组s.windowsign[k]++;//这种情况下滑动窗口向前移动!}}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显示当前窗口内数据包情况for(int p=0;p<3;p++){if(s.windowsign[p]<=6)System.out.println("第"+p+"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s.windowsign[p]+"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elseSystem.out.println("第"+p+"号窗口已经空了,并且后续窗口、发送方没有要发送的数据分组了!");}System.out.println();int ran=new Random().nextInt(3);int randelay=new Random().nextInt(5);s.time(); //计时开始(2秒时间)senddelay(randelay); //设置随机值,模拟数据传输延迟if(ran!=1) re.receive(s.sign[i],s);//设置随机值,模拟数据丢包过程else System.out.println("序号为"+i+"的分组在传给接收方途中发生了丢包!");}}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以下是每个数据分组被发送过的次数的统计结果");for(int i=0;i<7;i++) //显示关于每个数据包发送次数的统计表System.out.println("序号为"+i+"的数据分组被发送过的次数为:"+retimes[i]);System.exit(0);}}8.程序运行结果部分截图。

2024年计算机网路原理与应用实习总结(二篇)

2024年计算机网路原理与应用实习总结(二篇)

2024年计算机网路原理与应用实习总结一、实习背景介绍在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实习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的实现以及网络应用的开发等方面。

通过实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网络分析和调试工具。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网络协议的实现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一个小型的网络协议的实现项目。

我们小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自定义的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入了解了网络协议的设计原则和实现细节,掌握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网络应用的开发另外,我还参与了一个网络应用开发的项目。

我们小组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文件传输应用程序,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在这个项目中,我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网络编程技术,如套接字编程、多线程编程等。

我还学会了使用Python语言进行网络应用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网络通信原理的理解。

3.网络分析和调试工具的使用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并应用了一些网络分析和调试工具,如Wireshark、Netcat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我可以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了解网络通信的细节和过程。

这对于理解和排查网络故障非常有帮助。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Ping和Traceroute等命令行工具测试网络连通性和路径。

三、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网络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快捷、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交流方式。

同时,计算机网络也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如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

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也亟需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实习中,我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我们才能完成实习项目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小组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学会了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线程Web服务器1实验目的:用JA V A语言开发一个多线程的WEB服务器,它能并行服务于多个请求。

发送网页文件,让网页文件能够通过在URL中制定端口号来被浏览器使用。

2实验代码及截图class ConnectionThread extends Thread {Socket client;int counter;public ConnectionThread(Socket cl,int c) {client = cl;counter = c;}public void run() // 线程体{try {String destIP=client.getInetAddress().toString(); // 客户机IP地址int destport=client.getPort(); // 客户机端口号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counter+":connected to "+destIP+" on port "+destport+".");PrintStream outstream=newPrintStream(client.getOutputStream());DataInputStream instream=newDataInputStream(client.getInputStream());String inline=instream.readLine(); // 读取Web浏览器提交的请求信息System.out.println("Received:"+inline);if (getrequest(inline)) { // 如果是GET请求String filename=getfilename(inline);File file=new File(filename);if (file.exists()) { // 若文件存在,则将文件送给Web 浏览器System.out.println(filename+" requested.");outstream.println("HTTP/1.0 200 OK");outstream.println("MIME_version:1.0");outstream.println("Content_Type:text/html");int len=(int)file.length();outstream.println("Content_Length:"+len);outstream.println("");sendfile(outstream,file); // 发送文件outstream.flush();} else { // 文件不存在时String notfound="<html><head><title>Not Found</title></head><body><h1>Error 404-file notfound</h1></body></html>";outstream.println("HTTP/1.0 404 no found");outstream.println("Content_Type:text/html");outstream.println("Content_Length:"+notfound.length()+2);outstream.println("");outstream.println(notfound);outstream.flush();}}long m1=1;while (m1<11100000){m1++;} // 延时clien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e);}}/* 获取请求类型是否为“GET” */boolean getrequest(String s) {if (s.length()>0){if (s.substring(0,3).equalsIgnoreCase("GET"))return true;}return false;}/* 获取要访问的文件名 */String getfilename(String s) {String f=s.substring(s.indexOf(' ')+1);f=f.substring(0,f.indexOf(' '));try {if (f.charAt(0)=='/')f=f.substring(1);} catch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e);}if (f.equals("")) f="index.html";return f;}/*把指定文件发送给Web浏览器 */void sendfile(PrintStream outs,File file) {try {DataInputStream in=new Data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file));int len=(int)file.length();byte buf[]=new byte[len];in.readFully(buf);outs.write(buf,0,len);outs.flush();in.close();}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rror retrieving file.");System.exit(1);}}}public class webse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int i=1, PORT=8081;ServerSocket server=null;Socket client=null;try {server=new ServerSocket(PORT);System.out.println("Web Server is listening on port "+server.getLocalPort());while(true){client=server.accept(); // 接受客户机的连接请求new ConnectionThread(client,i).start();i++;}}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3实验软硬件环境eclipseWindows xpIE浏览器4实验步骤(1) 连接: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打开一个称为socket(套接字)的虚拟文件,此文件的建立标志着连接建立成功。

(2) 请求: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

HTTP的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

GET命令的格式为:GET 路径/文件名 HTTP/1.1文件名指出所访问的文件,HTTP/1.1指出Web浏览器使用的HTTP版本。

(3) 应答: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接到后,进行事务处理,处理结果又通过HTTP传回给Web浏览器,从而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出所请求的页面。

为了告知 Web浏览器传送内容的类型,Web服务器首先传送一些HTTP头信息,然后传送具体内容(即HTTP体信息),HTTP头信息和HTTP体信息之间用一个空行分开。

(4) 关闭连接:当应答结束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它Web浏览器能够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

5实验心得Java中实现多线程有两种途径:继承Thread类或者实现Runnable接口。

此处使用了接口的方式生成线程,因为接口可以实现多继承,况且Runnable只有一个run方法,很适合继承。

在使用Thread的时候只需继承Thread,并且new一个实例出来,调用start()方法即可以启动一个线程。

在本次试验中,通过用java语言开发一个多线程的web服务器,能并行服务于多个请求,来掌握套接字编程技术,了解并运用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实现多线程web服务器设计。

6参考文献:,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4版)/(美)库罗斯(Kurose,J.F.)等著;陈鸣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2java从入门到精通:李钟尉,马文强,陈丹丹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3实验指导书邮件客户机1实验目的:为发送者提供一个图形界面,其中包含:发送电子邮件地址、接受者电子邮件地址、邮件主题和本身。

开发一个Internet上的使用STMP协议的网络服务器的邮件客户端,在Windows XP,Windows7系统下,使用JA V A语言开发,并最终运行该程序。

2实验部分代码及截图:在发件人框中填写相应的信息,点击发送按钮即可向目标邮箱发送邮件。

public class MailMessag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ventQueue.invokeLater(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try {SendFrame frame = new SendFrame();frame.setVisible(true);}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reate the frame.*/public SendFrame() {thisFrame=this;setTitle("Java Mailclient");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setBounds(100, 100, 450, 328);contentPane = new JPanel();contentPane.setBorder(new EmptyBorder(5, 5, 5, 5));setContentPane(contentPane);contentPane.setLayout(null);JLabel lblFrom = new JLabel("from:");lblFrom.setBounds(10, 10, 54, 22);contentPane.add(lblFrom);JLabel lblTo = new JLabel("To:");lblTo.setBounds(10, 42, 42, 22);contentPane.add(lblTo);JLabel lblSubject = new JLabel("Subject:"); lblSubject.setBounds(10, 74, 54, 22); contentPane.add(lblSubject);txt_From = new JTextField();txt_From.setEditable(false);txt_From.setText("1025674623@");txt_From.setBounds(49, 11, 383, 21); contentPane.add(txt_From);txt_From.setColumns(10);txt_To = new JTextField();txt_To.setText("1025674623@");txt_To.setColumns(10);txt_To.setBounds(49, 42, 383, 21); contentPane.add(txt_To);text_Subject = new JTextField();text_Subject.setText("作业2:邮件客户机"); text_Subject.setColumns(10);text_Subject.setBounds(66, 73, 366, 21); contentPane.add(text_Subject);JLabel lblMassage = new JLabel("Massage:"); lblMassage.setBounds(10, 101, 64, 15); contentPane.add(lblMassage);JButton btnQuit = new JButton("Quit"); btnQuit.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thisFrame.dispose();}});btnQuit.setBounds(295, 271, 137, 23); contentPane.add(btnQuit);JScrollPane scrollPane = new JScrollPane(); scrollPane.setBounds(10, 229, 422, -101); contentPane.add(scrollPane);Panel panel = new Panel();panel.setBounds(10, 115, 422, 156);contentPane.add(panel);panel.setLayout(null);ScrollPane scrollPane_1 = new ScrollPane();scrollPane_1.setBounds(0, 0, 422, 156);panel.add(scrollPane_1);final TextArea Send_TextArea = new TextArea();Send_TextArea.setText("你好!这是一封测试邮件");Send_TextArea.setBounds(0, 0, 440, 170);scrollPane_1.add(Send_TextArea);JButton btnSend = new JButton("Send");btnSend.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txtfrom=txt_From.getText();String txtto=txt_To.getText();String txtsubject=text_Subject.getText();String sendtextarea=Send_TextArea.getText();try {MailMessage message=new MailMessage();message.setFrom(txtfrom);//发件人message.setTo( txtto);//收件人String server="";//邮件服务器message.setSubject(txtsubject);//邮件主题message.setContent(sendtextarea);//邮件内容message.setDatafrom(txtfrom);//发件人,在邮件的发件人栏目中显示message.setDatato(txtto);//收件人,在邮件的收件人栏目中显示message.setUser("1025674623");//登陆邮箱的用户名message.setPassword("zjr*******(保密)");//登陆邮箱的密码SendFrame smtp=new SendFrame(server,25);boolean flag;flag=smtp.sendMail(message,server);if(flag){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信息已成功发送!", "提示", RMATION_MESSAGE);}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邮件发送失败!", "提示", RMATION_MESSAGE);}//System.out.println("iuhfihulaeih ba ");} catch (UnknownHostException e1)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e1.printStackTrace();} catch (IOException e1)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e1.printStackTrace();}//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信息已成功发送!", "提示", RMA TION_MESSAGE);// System.out.println(txtfrom+"\n"+txtto+"\n"+txtsubject+"\n"+sendtextarea);}});btnSend.setBounds(10, 271, 144, 23);contentPane.add(btnSend);JButton btnClear = new JButton("Clear");btnClear.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txt_To.setText("");text_Subject.setText("");Send_TextArea.setText("");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信息删除成功!", "提示", RMA TION_MESSAGE);}});btnClear.setBounds(149, 271, 150, 23);contentPane.add(btnClear);}private boolean debug=true;BASE64Encoder encode=new BASE64Encoder();//用于加密后发送用户名和密码private Socket socket;public SendFrame(String server,int port)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IOException{try{socket=new Socket(server,25);}catch(Socket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finally{// System.out.println("已经建立连接!");}}//注册到邮件服务器public void helo(String server,BufferedReader in,BufferedWriter out) throws IOException{ int result;result=getResult(in);//连接上邮件服务后,服务器给出220应答if(result!=220){throw new IOException("连接服务器失败");}result=sendServer("HELO "+server,in,out);//HELO命令成功后返回250if(result!=250){throw new IOException("注册邮件服务器失败!");}}private int sendServer(String str,BufferedReader in,BufferedWriter out) throws IOException{out.write(str);out.newLine();out.flush();if(debug){// System.out.println("已发送命令:"+str);}return getResult(in);}public int getResult(BufferedReader in){String line="";try{line=in.readLine();if(debug){//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返回状态:"+line);}}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从服务器返回消息中读出状态码,将其转换成整数返回StringTokenizer st=new StringTokenizer(line," ");return Integer.parseInt(st.nextToken());}public void authLogin(MailMessage message,BufferedReader in,BufferedWriter out) throws IOException{int result;result=sendServer("AUTH LOGIN",in,out);if(result!=334){throw new IOException("用户验证失败!");}result=sendServer(encode.encode(message.getUser().getBytes()),in,out);if(result!=334){throw new IOException("用户名错误!");}result=sendServer(encode.encode(message.getPassword().getBytes()),in,out);if(result!=235){throw new IOException("验证失败!");}}//开始发送消息,邮件源地址public void mailfrom(String source,BufferedReader in,BufferedWriter out) throws IOException{int result;result=sendServer("MAIL FROM:<"+source+">",in,out);if(result!=250){throw new IOException("指定源地址错误");}}// 设置邮件收件人public void rcpt(String touchman,BufferedReader in,BufferedWriter out) throws IOException{int result;result=sendServer("RCPT TO:<"+touchman+">",in,out);if(result!=250){throw new IOException("指定目的地址错误!");}}//邮件体//退出public void quit(BufferedReader in,BufferedWriter out) throws IOException{int result;result=sendServer("QUIT",in,out);}//发送邮件主程序public boolean sendMail(MailMessage message,String server){try{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BufferedWriter out=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helo(server,in,out);//HELO命令authLogin(message,in,out);//AUTH LOGIN命令mailfrom(message.getFrom(),in,out);//MAIL FROMrcpt(message.getTo(),in,out);//RCPTdata(message.getDatafrom(),message.getDatato(),message.getSubject(),message.getContent(),in,o ut);//DATAquit(in,out);//QUIT}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return false;}return true;}}程序实现与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根据服务器端发送的响应来完成建立连接的过程,然后根据服务器发送回的响应信息,根据相应的模式,发送相应的信息,从而建立起与邮件服务器端的连接以发送邮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