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导学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天气日历》一案三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天气日历》一案三单](https://img.taocdn.com/s3/m/dd8d7cff51e79b8969022667.png)
北滩教管中心“136”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NO:2
《天气日历》自学评价单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自学目标】:
1、了解一些天气符号和天气现象
2、天气日历记录的内容
3、作天气日历要坚持每天记录。
【我先学】画一画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组长评价: .
《天气日历》合学评价单
教师寄语: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精彩与智慧!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
班级:____组名:____姓名:____时间:___
【合学目标】:
1、了解一些天气符号和天气现象
2、天气日历记录的内容
3、作天气日历要坚持每天记录。
【一起来合作】
照样子做一做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
《天气日历》展学评价单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 【展学目标】
1、了解一些天气符号和天气现象
2、天气日历记录的内容
3、作天气日历要坚持每天记录。
【我们来展示】
辨一辨
1、我们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的同是,还要注意收听、收
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并进行比较。
()
2、记录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时,节假日可以不记录。
()
3、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
自我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天气日历》教学设计_41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天气日历》教学设计_41](https://img.taocdn.com/s3/m/bb07784855270722192ef767.png)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同学们还记的开学前的天气吗?学生介绍。怎样记住那天的天气?教师向学生介
绍天气日历并指出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天气的好方法。揭示课题。
二、实施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方案 活动一:理解一些天气符号
教师导学预案 1、教师告诉学生:在天气日历中,
1、学生阅读天气符号的资料:比较这些符号和上 我们能够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云
节课天气预报里的符号有什么不同?
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天气
2、画一画天气符号,也能够设计自己喜欢的天气 现象。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
符号。
2、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全班汇
天气现象 天气符号
活动二:制作天气日历
报。 学生画天气符号。
1、到校园里观察天气。
教师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最
2、思考:怎样制作我们的天气日历呢?
C、尽量在同一个地点实行观察记录 四、拓展活动时空。
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看看与我 们的记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课时教学计划
学习内容
天气日历
课时总编号:02
(第 2
课时)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习
2、使用多种感官和初步的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 目 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3、意识到长期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标
学习准备 一张分类画有天气符号的大纸,一张天气日历,每组一支温度计等。
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
3、小组讨论
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
4、全班交流。 5、小组合作制作今天的天气日历。
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天气日历包括:纪录日期和时 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 向。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导学案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323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1.png)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天气现象的分类及其特征;
2. 掌握整理天气日历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导学步骤:
一、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近期的天气情况,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提出问题:你觉得整理天气日历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记录天气情况?
二、学习内容:
1. 天气现象的分类及特征: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雷雨、霜冻等;
2. 整理天气日历的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日历表格,根据每天的天气情况填写相关信息。
三、教学重点:
1. 天气现象的分类及特征;
2. 整理天气日历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过程:
1. 分析天气现象的特征,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观察和归纳;
2.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日历表格,让他们在日历上填写最近一周的天气情况;
3. 引导学生讨论整理天气日历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以及对生活起居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气象仪器,如温度计、雨量计等,更准确地记录天气情况;
2. 组织学生对比不同地区的天气日历,分析其异同及原因。
六、总结归纳:
通过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天气现象的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记录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灾害和规划生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加深对天气现象的认识,提高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6295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3.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表格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日历》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天气日历,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第二部分讲解如何使用天气日历,包括查看当天天气、记录天气变化等;第三部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天气日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天气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天气知识。
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以及使用方法,能够独立使用天气日历查看和记录天气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学会使用天气日历查看当天天气和记录天气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天气日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使用天气日历查看和记录天气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
2.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天气日历,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天气日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天气日历》及相关资料。
2.天气日历模板。
3.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天气日历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天气日历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天气日历》,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天气日历模板,引导学生学会查看当天天气和记录天气变化。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实例,让学生运用天气日历解决问题。
例如,分析近期天气变化,预测未来天气趋势等。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查看和记录天气变化,天气日历还可以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更多应用场景。
教科版科学四上1.2《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2《天气日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ae48e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b.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1.2《天气日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气日历》是教科版科学四上Unit 1.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日历,了解天气变化,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天气日历为载体,引入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有一定的认识,但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学生对于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的构成,知道天气变化的名称,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日历,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天气日历的阅读方法,了解天气变化的名称。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日历,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天气日历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天气变化。
2.任务驱动法:布置观察天气日历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日历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相关天气变化的资料,用于课堂讲解和拓展。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天气日历,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天气日历的构成,如日期、星期、天气变化等,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的基本信息。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天气日历,分析天气变化,并尝试解释天气变化的原因。
4.巩固(10分钟)讲解天气变化的名称,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等,让学生掌握天气变化的名称。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四上1.2《天气日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1.2《天气日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4547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9.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1.2《天气日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日历》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二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掌握天气日历的记录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天气日历的概念以及如何记录和观察天气日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日历,从而达到掌握天气日历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掌握天气日历的记录和观察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掌握天气日历的记录和观察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日历,从而达到掌握天气日历的目的。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天气日历的心得和方法。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天气日历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天气日历的相关资料和案例,以及教学PPT。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本记录天气的日记本,以及观察天气的工具(如温度计、雨量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天气日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气日历?为什么我们要记录天气日历?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天气日历的概念和记录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气日历的构成和记录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天气日历的心得和方法。
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天气日历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天气日历》教学设计4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天气日历》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04e106328bd63186bdebbc1e.png)
课题天气日历教课目的1、学生知道天气每日都在发生变化。
2、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丈量气温。
能使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采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3、学买卖识到长久的察看和记录能辅助我们认识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大的天气日历一张、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动向改正一、引入理解一些天气符号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整天气记录卡。
并提示学生在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志”上记录每日察看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日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达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达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二、实地察看天气1、率领学生到户外察看天气。
由于,从这个次开始,学生将连续一个月的天气察看,并在察看的过程中对天气状况推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察看水平还不强,教师应要点对在什么地方丈量温度最适合?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推行沟通,并作初步的指导。
2、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
发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应今日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方画好的相对应的小卡片。
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日的日期栏内。
3、挨次发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应今日的降雨量、风向、风级?三、填写“温度记录表”及观察安排1、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补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日的气温。
2.议论如何安排每日的记录任务?明确分派任务的方案,确立每日在什么时间来察看天气。
课后反省。
第2课 天气日历
![第2课 天气日历](https://img.taocdn.com/s3/m/59c0397648d7c1c708a145b1.png)
A.小雨 B.多云 C.大雾 D.无法确定
4.这一个月的天气变化能不能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呢?
学科组审核:
四年级科学学科学案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单元
一
课题
2.天气日历
主备人
李雪洋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己观察知道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自己可以绘制天气日历,并知道它的作用。
2、知道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天气情况。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1、还记得这些气象符号吗?
()()()()()
()()()()()
课
中
思
维
发
展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用哪种气象符号表示?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天气现象符号:
每个小组设计一组自己喜欢的气象符号。
晴多云雨雷雾
雪霾雨夹雪风冰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称为()。
二、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和、风速和。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一、天气日历有什么作用呢?
二、制作一个星期的天气日历表。
【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都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2、()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 ),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d4e00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f.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日历》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制作和运用天气日历。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天气日历的基本知识,提高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但是,对于天气日历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学会制作和运用天气日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日历的概念、作用,制作和运用天气日历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天气现象,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天气日历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天气日历的制作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日历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制作天气日历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准备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天气日历的作用,以及如何制作和运用天气日历。
让学生初步感知天气日历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观察、记录天气现象,并将其制作成天气日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天气日历,相互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天气日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天气日历》教案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天气日历》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8440a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8.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天气日历》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日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对于天气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天气现象的成因,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天气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增强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变化。
2.难点: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天气现象的成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记录、讨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日历模板,供学生记录天气情况。
2.准备相关weather materials,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天气日历模板,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和记录天气的目的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天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和记录的天气情况,讨论天气变化的规律。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结果,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天气会变化?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讨论,了解天气变化的成因。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天气日历,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天气变化的规律。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导学案》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8d854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d.png)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天气日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整理和利用天气日历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规划生活和活动。
导入引导: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的天气情况,你们是如何获取天气信息的?你们有没有发现无意候天气预报会对不准确?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呢?
进修过程:
一、什么是天气日历?
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的一种工具,通过整理和记录天气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和规律。
2. 天气日历可以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力等信息,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添加其他内容。
二、如何整理天气日历?
1. 选择一个合适的记录方式,可以是纸质日历、电子日历或者手机应用。
2. 每天守时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天气情况、降水量等。
3.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信息,比如心情、穿衣建议等。
三、如何利用天气日历?
1. 通过天气日历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和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生活和活动。
2. 可以根据天气日历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衣物和物品,避免受到天气影响。
3. 可以通过天气日历了解气候趋势,做好长期计划。
四、实践操作
1. 让同砚们尝试记录一周的天气信息,包括气温、天气情况等。
2. 根据记录的天气信息,讨论如何利用天气日历来规划下周的生活和活动。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了天气日历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整理和利用天气日历。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利用天气日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天气日历》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天气日历》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a94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3.png)
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天气日历》参考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复:课件常见的天气现象。
2.今天天气怎么样,谁能具体说说?9月1日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3.我们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气象工作者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仅知道近期每天的天气情况,还知道一年前、两年前的天气情况。
想一想,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每天都把当天天气情况记录下来,像这样的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就把他称为天气日历。
板书:天气日历)4.天气日历有什么用呢?(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5.今天我们也来做做小小气象员。
二、认识一些天气标记:1.要当好气象员,首先要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板书:天气符号)2.请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天气符号,画在作业本2面活动记录1题上。
3.天气情况包括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所以我们还应该认识更多的天气符号。
(课件:常见的天气符号)4.这么多的符号,我们不可能全部都记着,那以后我们做天气日历怎么办呢?老师建议,我们可以自己设计简单形象的天气符号。
5.学生生设计天气符号,教师适当指导,集体评议。
三、制作天气日历:2.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天气日历呢?(提示注意观察我们今天的天气。
然后将今天的天气贴到我们的表格里面,一天还要贴很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3.学生到教室外面观察天气3分钟,并做记录。
(教师重点指导: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05a34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f.png)
四、拓展活动。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从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方面使学生学习天气日历的制作。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内容容易被疏忽,那就是气温。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说明气温的测量与记录方法。再者,这节课与后面的几节课遥相呼应,特别是最后一节课,所以教师要从这节课开始坚持对天气的观察与记录,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6.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要适当提示,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的问题上。)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活动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课件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学生观看。(也可以利用天气符号卡来展示。)
2.教师谈话:我们可以自己设计简单形象的天气符号,这样我们就更容易记忆与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天气符号。
2.学生回忆并自由回答。
3.教师提问:上一个星期天的天气同学们还记得吗?
4.学生自由回答。(对于一星期以前的天气,学生可能印象就不是很深刻了,除非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天气,或有什么特殊的活动。)
5.教师谈话:如果让同学们回忆两周以前的天气情况,我相信记得的同学就更少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呢?
活动二:制作天气日历
1.教师谈话:我们怎样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来制作天气日历呢?请同学们看一个范例。
2.课件出示范例,学生观看。(打开教材中的范例。)
3.学生根据天气日历范例观看回答。(教师要适当指导,使学生知道天气日历的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三、师生共同小结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c9e6a601f69e31423294a0.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导学案设计意图:以“探究”形式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合作与参与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课题:天气日历课型:探究展现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杨华审核人:张道洋班级:四(4、5)班目标点击: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相应位置上。
4、在天气日历中一样要记录日期和时刻、云量和降水情形、风速和风向。
预备建议:1、关注每天的天气。
2、关注每天7:30的天气预报,并观看表示各种天气的天气符号。
3、预备几张小纸片和一支笔。
学习流程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两周前的天气是如何样的吗?假如没有专门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我们是专门难记住的。
那么,我们如何样才能在两周后仍旧记住今天的天气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假如观看天气,并将观看到的天气记录在一个叫“天气日历”的表格里。
如此我们就能快速地回忆起每天的天气了。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些符号与电视里天气预报用的符号一样吗?二、分一分,画一画上节课我们明白了能够把天气现象用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一直分类,那在天气日历中,我们也能够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把上边的天气符号分一分画一画,也能够设计自己喜爱的天气符号天气现象天气符号三、动手做一做。
制作天气日历年月日星期阴小雨()毫米东风()级温馨小提示:1、每个小组做一份天气日历,用小纸片制作天气符号,记录每天的云量、降水量和风向风速。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样要记录什么呢?。
四年级科学上册1.2天气日历学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1.2天气日历学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e42236172ded630a1cb604.png)
《天气日历》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3、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二.学习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三.学习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四.学习准备天气符号的小卡片、气温柱状图、温度计、科学记录本和笔五.学习过程温故互查:1. 自学感悟:(1)认识并理解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合作探究:1、小组互查天气符号画的情况,讨论哪种图标最适用.统一天气符号的含义.2、了解天气日历的结构,明确天气日历中记录的内容及天气图标的贴法.每个小组分工完成一个天气日历.3、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研究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汇报点评:1、展示各小组画的最优秀的天气符号卡片,并说出各个卡片表示的意思.2、评选一张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的天气符号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3、依次评选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的天气符号并粘贴.4、展示“气温柱状图”,互评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5、展示每天记录任务的安排. 巩固练习:天气日历是(). 在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拓展延伸:我们的天气日历和当地的天气预报相同吗?六.板书天气日历天气日历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气温。
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天气日历》_18
![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天气日历》_18](https://img.taocdn.com/s3/m/adb240f83186bceb19e8bba3.png)
4、交流。
5、发放天气符号打印纸,学生介绍并分类。
6、剪下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
(二)制作天气日历
1、学生活动:在科学记录本上绘制天气日历
2、讨论: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如何能更好的记录?
3、交流汇报。
(三)观察今天的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观察理解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能使用多种感官或其它途径来收集天气信息,初步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协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天气日历,观察记录天气情况。
难点: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准备
天气符号打印纸每人一张,剪刀,自制磁性天气日历表,温度计,PPT
教学过外获得的天气情况。
2、谈话:天气会变化,还9月3日开学那天的天气情况是怎么的?9月1号呢?8月1号呢?我们怎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
二、学习新课
(一)理解一些天气符号
1、出示晴、阴、雨、风天气符号,你理解这些天气符号吗?
2、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能够方便记录天气日历,你能自己设计一些天气符号吗?
《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备课思考:这个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来制作天气日历,相信孩子们对这天气日历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制作过程中要有教师提供的现成的天气符号,也要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制作一些特别的他们的天气符号。
本课最难的应该是和孩子们一道实行持续的记录,我们用小白板制作了天气日历,并用磁性贴制作了天气符号,能够挂在教室中,一方面是督促,一方面是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 )、( )。
拓展延伸:
我们的天气日历和当地的天气预报相同吗?
板书设计
2、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要记录:
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气温
导学反思
学习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学习准备
天气符号的小卡片、气温柱状图、温度计、科学记录本和笔
导
学
过
程
温故互查:
我们可以从( )、( )、(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自学感悟:
1、认识并理解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学习时间
2020年2月13日
学习内容
2、天气日历
学习目标
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3、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学习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
合作探究:
1、小组互查天气符号画的情况,讨论哪种图标最适用。统一天气符号的含义。
导
学
过
程
认识天气日历, 2、了解天气日历的结构,明确天气日历中记录的内容及天气图标的贴法。每个小组分工完成一个天气日历。
3、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研究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
汇报点评:
1、展示各小组画的最优秀的天气符号卡片,并说出各个卡片表示的意思。
2、评选一张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的天气符号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3、依次评选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的天气符号并粘贴。
4、展示“气温柱状图”,互评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
5、展示每天记录任务的安排。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