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3 废墟的召唤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材课件语文版
1.阅读第一段,画出景色描述部分, 指出其作用。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 全文奠定了拟人句,说 明其作用。 (比喻句)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 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 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 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拟人句)依然寂寞地站着……这蒙受了 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 地停泊着。 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 的荒凉景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优选课件
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 景色。此时的景色让作者想到了春 日的紫藤萝。春日的紫藤萝一朵朵 的小紫花汇成花的海洋,焕发出勃 勃生机。伟大的祖国富饶强大、兴 旺发达,同样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奉 献付出,尽到责任。这正是作者对 现实的思索。
优选课件
4.从文中找出作者与年轻人的辩论, 谈谈自己的理解?
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 最后篇末点题, 要记住废墟的召唤,因为它 表明全文的主旨。 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因为它 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 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优选课件
1—3段中的哪些句子含蓄的表达出了 作者的写作意图?
1 2
3
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 时代进程相去甚远。 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 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 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 乎在这里停滞了,其中蕴涵着 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优选课件
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 写作手法?
融情于景
废 墟 的 召 唤
优选课件
景 主旨
景
主旨
1—3 对圆明 含蓄的 园废墟的整 (背景与景——寂寥,荒凉) 表达出 体描绘 4—10作者直抒胸 臆,号召人们留 下来,改造凝固 景色的对比 的历史,“废墟 不愿,永久停滞”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3 废墟的召唤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
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
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
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
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
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
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
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
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3课废墟的召唤课件语文版
•12
新课·讲解
1—3段中的哪些句子含蓄的 表达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1 2 3
问 题 入 手 , 细
•精选
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 时代进程相去甚远。 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 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 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 乎在这里停滞了,其中蕴涵着 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精选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9
整体·感知
融情于景 废 墟 的 召 唤
景 主旨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0
•精选
整体·感知
景
主旨
1—3 对圆明园 (背景与 含蓄的 废墟的整体描 景——寂寥, 表达 绘 荒凉)
4—10作者直抒胸 臆,号召人们留 下来,改造凝固 景色的对比 的历史,“废墟 不愿,永久停滞”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精选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6
整体·感知
题目入手
《废墟的召唤》
指的是哪? 召唤了什么? 写了什么 你从哪读到的 内容?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7
整 体 感 知 , 心
•精选
整体·感知
“废墟”——圆明园的景 “召唤”——改革,振兴
情融 于景
•精选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8
整体·感知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 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 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 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课文中指铠甲和头盔 奇耻大辱: 极大的耻辱 嗫嚅:
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甲胄:
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凭吊:
•精选
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废墟的召唤课文全解 语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课文全解语文版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呼声。
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墟(xū)璞(pú)廓(kuò)皱(zhòu)莽(mǎng)瀛(yíng)胄(zhòu)镂(lòu)怅(chàng)嗫嚅(niè rú)迤逦(yǐ lǐ)绮(qǐ)黛(dài)窸窣(xīsū)蘸(zhàn)2、形近字┏缀(zhuì)点缀┏镂(lòu)镂空┏绮(qǐ)绮丽┣辍(chuò)辍学┗楼(lǒu)楼房┗倚(yǐ)倚靠┗啜(chuò)啜泣┏嚅(rú)嗫嚅┏渺(miǎo)渺小┣儒(rú)儒家┗缈(miǎo)缥缈┗孺(rú)妇孺3、多音字┏(qiāo)静悄悄┏(bó)停泊┏(guān)观看悄┫泊┫观┫┗(qiǎo)悄然┗(pō)湖泊┗(guàn)道观4、词语解释【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或线条,也指事物的概括。
【宛如】好像。
【甲胄】盔甲。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欣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观望。
【悄立】默无声息地站立。
【如泣如诉】像哭泣又像倾诉。
【暮色四合】形容天气变黑暗,多指夜幕降临。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而充满正气。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匹夫有责】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迤逦】曲折连绵。
【绮辉】美丽的光辉。
【宛在】宛然还在,好像还在。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5、文学常识真空(1)宗璞,现代__(性别)作家。
原名___,作品有小说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_____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课件语文版
五、据义填词
(1)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2)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3)理直气壮:理由充分 ,因而说话有气势。 (4)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5)暮色四合:形容天气已变黑暗,多指夜幕降临。 (6)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六、初识文本
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时的所见所闻,将 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描写中,运用对比手法表 达了作者渴望改革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 憧憬。
四、字音字形
干皱 (zhò u) 海藻 (zǎo) 空隙 ( xì ) . . . 迤 逦( yǐ) 绮 辉(qǐ) 远瀛 观( yí ng) . . . ní nɡ(凝)固 chà nɡ(怅)然 轮 kuò (廓) 热 ché n(忱) 嗫 rú(嚅) 窸 sū(窣) 多音字例 (1)悄 悄 立(qiǎo) . 静悄 悄(qiāo) . (2)观 远瀛观 ( guà n) . 观 赏( guān) . (3)塞 充塞 (sè ) . 边塞 (sà i) . 瓶塞 (sāi) .
3.废墟的召唤
一、作家访谈
宗璞,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 生石》《宗璞散文小说选》和《丁香结》。她的童话《总鳍鱼的故 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二、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 1979 年 12 月,时值改革开放的口号如春雷般响彻神州 大地。 作者借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 相融合,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三、知识卡片
抒情性散文,是指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 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 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中作者将 感情寓于圆明园的废墟之上,赋予景物以生命 ,明写景,暗写情,通过 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出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课件:3.废墟的召唤
第一单元 无韵之诗
3.废墟的召唤
B A
C B
B
荒野 荒草
废墟(建筑遗迹) 乱石
用拟人手法表现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 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意味着“我”走出了林海,视野更加开阔, “我”更容易辨明方向,找到归途;见到了橡树,“我”知道橡子可以 食用充饥,“我”就能恢复体力,保住性命,所以“我”心中就燃起了 生命的希望。
“我”饥肠辘辘,肠胃空空;“我”丧失希望(失去了精神支撑) 内心空空,所以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极度喜悦,深深感激、十分急切。(几经失望后获得生机,“我” 极度喜悦;对大自然的恩惠和幸运之神的眷顾,“我”深深感激; “我”想尽快挖出橡子果腹的心情十分急切。)
“难解的谜”是为什么在枯死的橡树干上有许多小洞,而且每个 小洞里都镶嵌着一粒橡子。
“谜底”是啄木鸟为了贮存食物过冬,在枯死的橡树上啄洞,把 食物贮存其中。
示例一:人陷入困境(绝境) 时,不能轻易失去希望,放弃努力。示例二:丰富的人生经验 (知识)有时可以帮助你摆脱困境。
示例一:人类应该像啄木 鸟一样注重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示例二:凡事要事先做好 充分的准备,以防后患。
建筑造型都取材于一个汉字。 造型独特,彰显了两座博物馆的特点,富有文化内涵。
语文版九年级下《废墟的召唤》教学课件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与延伸•语言表达技巧指导•思考与练习设计•课程总结与反思目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选材依据教材分析选材依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安排与时间规划课程安排时间规划导入环节5分钟,阅读环节10分钟,讨论环节15分钟,探究环节10分钟,小结环节5分钟。
总计50分钟。
《废墟的召唤》背景介绍时代背景本文写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对历史的反思和未来的探索成为时代主题。
作者背景宗璞,当代女作家,以创作小说见长,同时也涉足散文、评论等领域。
她的作品多关注人性、历史等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文本结构梳理与段落大意概括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7段)第三部分(8-10段)第四部分(11-13段)“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废墟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废墟是破败、荒凉的象征,让人感到沉重和压抑;另一方面,废墟又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关切。
要点一要点二“我想,不管它修得如何精美,都不如任凭它在风雨中尽显破…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保护的态度。
作者认为,与其修建精美的仿古建筑来掩盖历史的真实面貌,不如让废墟自然破败,保留其历史原貌。
这样才能让历史得以真实呈现,让生命得以自然发展。
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关键语句解读及情感表达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及价值取向探讨历史观01文化观02人性观03相关历史事件回顾及影响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废墟与重生类似主题作品比较阅读推荐《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废墟主题作品,加深对废墟与重生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写作中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理解废墟与重生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语文版九下)《废墟的召唤》
3、《废墟的召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积累字、词。
⑵理解句子的含义。
2、情感与价值: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使命感。
3、过程与方法:采用朗读与讨论,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自己身上的时代使命。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自学过程:(一)、生字识记廓(kuò)藻(zǎo)瀛(yíng)胄(zhòu)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ǐ):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如:绮罗。
2.美丽,美妙。
如:绮丽。
本文取此义。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四)课堂跟讲1、宗璞,现代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她的童话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段落层次第1~3段:。
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第11~19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第20、21段:。
(五)写作特点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语句凝重沉郁,蕴意深远。
3.写作借鉴: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用凝重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废墟。
通过这样的描绘,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与后文对此的议论相得益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上:融情于景描写议论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请学生读雨果所写的《给布特勒一封信》,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配《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感知、概括、教师引导小结)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的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呼唤。
第四部分(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深入探讨1、在《废墟的召唤》中,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着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废墟的召唤的?(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探究)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的向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弈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作品之中。
“废墟上,不愿永久停泊。
”“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废墟在呼唤,其实是作者在呼唤,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中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废墟的召唤》课件 (新版)语文版
部分来自《点拨》
3.找出(2-7段)中的比喻拟人句,说明其作用
【答案】
(比喻句)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 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
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拟人句)依然寂寞地站着……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 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
部分来自《点拨》
5.嗫嚅: 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6.迤逦: 曲折连绵。 7.凭吊: 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8.慷慨激昂: 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例句:他 慷慨激昂踏上不归路,称不会无为而治。
部分来自《点拨》
9.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例句:这件事不是他的错,所以他理直气壮地与妈妈理论 起来。 10.瞬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例句:马年已经到来, 纵然我们无法预见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圈将发生什么,但从 过去一年里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中依然可以窥见端倪。 11.暮色四合: 形容天色变得黑暗,多指夜幕降临。例句:暮色四合时分,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物“复活”了。
日斜阳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
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树。作者渲染这一派荒 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只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 古之幽情,更多的是通过对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来抒发内心 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
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
部分来自《点拨》
2.【难点探究】怎样理解“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答案】“我”与年轻人对话的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
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心境的写照。 对话是以年轻人的自言自语开始的,言语里隐含着悲苦与 无奈。而“我”则期待有人来改写废墟的耻辱史。年轻人提出 了疑惑:“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 个我尽责任?”仔细分析,这疑惑里面包含着没有目标、没有 方向的苦恼。面对年轻人的疑惑,“我”忽然获得灵感,“那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的解读
《废墟的召唤》的解读——凝重沉郁蕴藉深远入景是宗璞《废墟的召唤》的主要写作特色。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作品的开篇,便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
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
在描写“西洋楼”时,作者将这一带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她希望这只船快些沉没下去,好让出地方“建设新的一切”。
然而每次来到这里,这片寂寞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泊在那里,就像观水法石屏上的雕镂一样,多少年来“石波不兴,雕兵永驻”,没有丝毫的变化,似乎历史也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的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具有着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张力。
作者描写路边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它似乎很想驮着那已经躺倒在土坡旁的石碑“尽自己的责任”。
形容风在小树林中呼啸,“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这些描写都有很深的寄托,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文章后半部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作者描绘了西山落日的景象:远处,“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浅处如梦”;近处,“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知识点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知识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废墟的召唤知识点,包括原文、走近作者、中心思想、课后练习等重要知识点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本课有帮助,一起来学习吧。
一、原文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
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
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
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
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
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
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会员。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成为会员。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关于课文的写作特点凝重沉郁蕴藉深远融情入景是宗璞《废墟的召唤》的主要写作特色。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作品的开篇,便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
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
在描写“西洋楼”时,作者将这一带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她希望这只船快些沉没下去,好让出地方“建设新的一切”。
然而每次来到这里,这片寂寞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泊在那里,就像观水法石屏上的雕镂一样,多少年来“石波不兴,雕兵永驻”,没有丝毫的变化,似乎历史也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的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具有着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张力。
作者描写路边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它似乎很想驮着那已经躺倒在土坡旁的石碑“尽自己的责任”。
形容风在小树林中呼啸,“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这些描写都有很深的寄托,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文章后半部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作者描绘了西山落日的景象:远处,“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浅处如梦”;近处,“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这简直就像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
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
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
这里,绝不仅仅是侔色揣称、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真可谓有景有情,有物有我。
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应该提到,作品描绘晚霞落照并没有采用游记散文中惯用的那种“移步换形”的手法,而是在相对衡定的空间,细腻而有层次地表现出景物瞬息万变的形态。
从夕阳渐下,到落照迤逦而来,直至“通红的火球消失”,这种细微变化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作者敏锐、准确的观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且巧妙地映衬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与波动。
作品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
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
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刘志毅) 关于“长春园”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从芳榭等。
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
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一千亩。
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两百座。
清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在长春园北界还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
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
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
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
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
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
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
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
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
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正是我国的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两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
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精心设计,实在是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一件杰作。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
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
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
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
俗称“猎狗逐鹿”。
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子,也都一齐喷水。
当年,皇帝是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
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五十分之一,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
但它却是我国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
这在我国园林史上,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的兴建,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士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到的、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
这位传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也。
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及整修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园子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
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1976年11月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林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以来,至今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近400万人次,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集体参观。
国衰园毁,盛世兴园。
在中华大地振兴之际,圆明园遗址迎来了新的春天。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
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
在中央改革精神推动下,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
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
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
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
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使11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
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
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
6年来,园内游人已超过l,000万。
圆明园的兴衰荣辱,是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遗址公园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它却是圆明园百年残毁史的重大转折,是名园复苏的历史性开端。
也揭开了首都园林发展史新的一页,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象征。
最近6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整修建设,又取得了较大进展。
主要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提高了福海、绮春园两景区的绿化美化、园路桥涵和服务设施。
二是园林遗址的清理整理水平有明显提高。
这两个景区已有蓬岛瑶台、涵虚郎鉴、观澜堂、别有洞天、涵秋馆、天心水面、凤麟洲等十余处遗址,清运碴土,廓清石建基址,整理临水台基,界定遗址范围,立石镌刻盛时图景,供游人凭吊。
三是择要修复了几处景点,如绮春园的仙人承露台、碧字和浩然亭、福海别有洞天的四方亭等。
四是全面补砌了绮春园东半部的河湖自然石驳岸,计4,960延长米。
五是全面清理整理了西洋楼遗址的西半部,清运碴土16,000立方米,廓清谐奇趣、蓄水楼、养雀宠、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等各座古建基址及喷水池,并归位大批台基柱壁等石件。
六是从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长春园山形水系,至1994年4月基本竣工。
共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浚挖河湖水面28公顷,整砌石驳岸9,500延长米,整理山形42座,使该园山形水系均基本恢复原貌。
并整理了海岳开襟、思永斋、流香诸、得全阁、鉴园、狮子林等处园林遗址和临水台基;挖掘复位乾隆御题匾诗刻石31件;种植各类乔灌木35400余株(丛),栽种莲藕1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