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复习
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运动学基础第三版复习题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其他物理学分支的重要基础。
为了加深对运动学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通过复习题来巩固知识。
1. 什么是位移?如何计算位移?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它可以用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位移的计算可以通过两个位置的坐标差来求得。
2. 什么是速度?如何计算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它可以用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位移除以时间来求得。
3.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它可以用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速度除以时间来求得。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如何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和运动时间来计算。
5. 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何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运动时间和加速度来计算。
6.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如何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运动时间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7. 什么是斜抛运动?如何计算斜抛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同时运动的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初位置、末位置、运动时间、水平初速度和竖直初速度来计算。
通过复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对运动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同时,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学的概念和公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实际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①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1、下列结构属于头部体表标志的是A、下颌角B、乳突C、枕外隆凸D、颈静脉切迹E、胸骨角答案: ABC)2、要确定膝关节的运动轨迹,marker放置的部位是A、髌骨B、腘窝C、内外踝D、股骨内外上髁E、大转子答案: D3、下列不属于动力学数据的是?A、地面反作用力B、足底压力C、肌力D、头部运动轨迹答案: D4、下列属于运动分析的数据或指标的是A、运动学数据B、动力学数据、C、肌电图D、神经传导速度E、气体代谢指标答案: ABCDE5、运动学数据的范围不包括B、角速度C、加速度、D、重力答案: D6、屈伸运动是指: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B、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C、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D、环绕矢状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答案: A7、下列关于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CKC)说法错误的是:A、 OKC远端游离B、 CKC远端闭合C、 OKC常用于单关节和弱肌群D、 CKC常用于平衡和协调性等功能恢复E、 CKC常用于康复早期答案: E*8、如果将人体运动强度分为四个等级:极限强度、亚极限强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那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A、 95%-100%B、 70%-80%C、 55%-65%D、 50%以下E、超过100%答案: C9、一般肌力达几级,能做抗阻运动:。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答案: DE12、盂肱关节属于A、单轴关节,B、双轴关节C、多轴关节D、球窝关节答案: CD13、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是因为A、髋膝踝关节共同运动B、仅髋关节活动C、仅膝关节活动。
D、仅踝关节活动E、仅下肢活动答案: A14、腾空跳起落下时的屈膝和屈髋动作属于A、推B、拉C、鞭打D、缓冲`E、蹬伸答案: D15、一短跑运动员跑12秒完成100米跑,这个过程属于:A、有氧运动B、静力性运动C、无氧运动D、抗阻运动E、耐力运动*答案: C16、髋关节属于A、平面关节B、椭圆关节C、杵臼关节D、车轴关节E、以上都不对答案: C…17、由拉伸负荷产生的骨折可见于:A、脊椎骨折B、跟骨撕脱性骨折C、胫骨平台骨折D、掌骨骨折E、锁骨骨折答案: B18、胶原组织当中的胶原纤维主要为组织提供的力学特性是:|A、延展性B、容积C、强度和刚度D、润滑E、以上均不是答案: C19、单侧上肢(含手)重力所占人体体重的百分比为:A、 7%^B、 6%C、 5%D、 3%E、 2%答案: B20、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运动轴称之为:A、额状轴B、垂直轴—C、矢状轴D、水平轴E、中心轴答案: A21、主动运动是指肌力达几级,即可有骨骼肌主动收缩完成肢体的运动: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 5级答案: C22、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于A、软骨下骨内血管和关节滑液的渗透B、关节软骨本身的血管C、骨膜内血管的渗透D、骨膜内淋巴管的渗透@E、以上都不是答案: A23、人体重力作用线和重心到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的夹角称为:A、稳定系数B、稳定角C、平衡角D、倾倒角E、糖三角—答案: B24、下列不属于作用于人体的外力的是()A、重力B、支撑反作用力C、器械阻力D、肌肉收缩力E、流体作用力答案: D}25、关于人体平衡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支撑面指的是支撑点的接触面积B、重心位置越高,稳定度越大C、无论人体处于什么姿势重心都在身体的固定位置D、平衡角等于某一方位平面上的一个稳定角E、重力作用线未越出支撑面的边界,可回复平衡姿位答案: E28、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B、韧带强弱C、骨骼肌力量D、关节负压E、以上都不是答案: ABCD34、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B、骨骼肌力量C、韧带的强弱D、关节负压E、以上都是答案: E解析:35、人体站立提踵(踮起脚),以小腿三头肌为动力的杠杆属于()A、省力杠杆B、速度杠杆*C、平衡杠杆D、实时杠杆E、以上都是答案: A36、正常人通常情况下通气血流比值为:A、B、C、`D、E、答案: B37、缩唇呼气法的目的是:A、加速呼气B、减少肺残气量C、减少支气管压力D、促进痰液排除、E、控制支气管炎症答案: B38、长期能量-有氧代谢系统最适合哪种运动:A、 3000米跑B、 100米冲刺C、举重D、 25米游泳E、打太极拳@答案: A解析:39、缩唇呼吸可以:A、增加气道阻力B、减少肺泡内气体排除C、增加弹性阻力D、使呼吸道内压力减少E、防止呼吸道过早被挤压答案: E解析:%40、为减少体内脂肪,每次运动时间至少要达到:A、 10minB、 15minC、 20minD、 25minE、 30min答案: E41、大强度运动持续30秒至90秒时,主要由()提供能量供运动肌收缩利用。
成人教育《运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1分)若患者两下肢不等长,可造成骨盆哪种情况发生A. 前倾B. 后倾C. 侧倾D. 旋转倾斜参考答案:C2.(1分)髋关节的髂股韧带的主要作用是A. 限制过度前屈B. 限制过度内收C. 限制过度外展D. 限制过度后伸参考答案:D3.(1分)后足是由下列哪些骨骼组成的A. 跟骨和距骨B. 跟骨和足舟骨C. 距骨和骰骨D. 三块楔骨参考答案:A4.(1分)过肩运动是指以下哪种运动A. 肘关节高于肩关节B. 腕关节高于肘关节C. 腕关节高于肩关节D. 肩关节高于头参考答案:A5.(1分)钩状足是下列哪群肌肉瘫痪造成的A. 小腿外侧群B. 小腿前群C. 小腿后群D. 内侧群参考答案:C6.(1分)关于肌小节的肌丝描述错误的是A. 粗肌丝有原肌球蛋白组成B. 粗肌丝有横桥C. 横桥是ATP酶D. 细肌丝上有横桥结合位点参考答案:A7.(1分)没有下列哪块肌肉,上肢不能举过头A. 三角肌B. 前锯肌C. 冈上肌D. 冈下肌参考答案:B8.(1分)腕管综合征主要是影响以下哪部分结构A. 肱桡肌B. 旋前圆肌C. 指浅屈肌D. 旋前方肌参考答案:C9.(1分)关于胫股关节描述错误的是A. 股骨关节面大于胫骨关节面B. 股骨关节面分为负重区和非负重区C. 股骨关节面在伸位时为椭圆关节D. 关节内侧韧带较外侧韧带松弛参考答案:D10.(1分)垂腕是由于下列哪条神经损伤造成的。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资料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位移(s):物体从出发点到终点所走过的路径长度,可以是正负值。
- 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
- 加速度(a):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
- 位移公式: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 速度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随时间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 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 速度公式:v = v0 + 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 速度平方公式:v^2 = v0^2 + 2as,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位移。
4. 自由落体运动- 特点: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竖直方向上为加速度。
- 位移公式:h = (1/2)gt^2,其中h表示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5. 斜抛运动- 特点:物体同时有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 位移公式(竖直方向):h = v0yt - (1/2)gt^2,其中h表示高度,v0y表示初速度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 位移公式(水平方向):x = v0xt,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0x表示初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t表示时间。
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直到有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 其他力学相关知识点- 弹簧力:弹性物体受到的力。
- 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重力:地球或其他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运动学复习
v x i y j z k
a i j k x y z
(3)弧坐标法
ds v τ s τ vτ τ dt
刚体平面运动
判断对错: 1. 刚体的平动和定 转动均是刚体平面运动的特例。 2.刚体作瞬时平动时 ,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在该瞬时一定都等于零。 3.轮子作平面运动时,如轮上与地面接触点 C 的速度不等于零, 即相对地面有滑动,则此时轮子一定不存在瞬时速度中心。 4.若在作平面运动的刚体上选择不同的点作为基点时,则刚体绕不同 基点转动的角速度是不同的。 5.某刚体作平面运动,若 A 和 B 是其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则速度投影 定理 永远成立。
2.刚体作平面运动,其平面图形(未画出)内两点 A、 B 相距 L=0.2m,
两点的加速度垂直 AB 连线、转向相反、大小均为 图形的角加速度 为_________,转向_________。 。则该瞬时
aA
B
aB
A
3.半径为R 的圆轮在水平直线轨道上作纯滚动,某瞬时轮心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则该瞬时轮缘上与水平直径交点 A 的速度的大小为
2.刻有直槽 OB 的正方形板 OABC 在图示平面内绕O 轴转动,
点M 以 r =OM= (r以厘米计)的规律在槽内运动,若
以弧度/秒计),则当t=1秒时,点M 的科氏加速度 为_________,方向应在图中画出。
3.已知杆OC 长
,以匀角速度
绕O 转动,若以滑块C 为
动点,AB 为动系,则当AB 杆处于铅垂位置时,动点C 的
① ② ③ ④ =r
速度合成定理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高三物理:运动学部分专题复资料一、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公式适用于任意运动,其中普遍适用的公式为v=S/t。
而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v=(v1+v2)/2.另外,对于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的情况,其平均速度为(v1+v2)/2.如果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v1v2/(v1+v2)。
如果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且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56km/h。
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为无法确定,因为没有给出位移和时间。
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为a=(vt-v)/t,其中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t为时间。
对于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t>v,a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对于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t<v,a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对于质点的运动,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也越大。
因此,正确的说法是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也越大。
三.物理图象的识图方法: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
解题时可以使用"六看"方法:1.看"轴":确定图象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注意单位和标度。
2.看"线":图象上的一个点反映两个量的瞬时对应关系,直线和曲线所代表的含义不同。
天津市考研物理力学复习资料运动学和动力学重点公式总结
天津市考研物理力学复习资料运动学和动力学重点公式总结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而动力学则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力的影响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天津市考研物理力学的复习中,运动学和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部分的重点公式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例题加深理解。
一、运动学重点公式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位移(s)= 速度(v)×时间(t)速度(v)= 位移(s)/ 时间(t)加速度(a)= 速度变化(Δv)/ 时间(t)2. 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位移(s)= 初速度(v₀)×时间(t)+ 1/2 ×加速度(a)×时间²(t²)末速度(v)= 初速度(v₀)+ 加速度(a)×时间(t)3. 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 初速度(v₀)×时间(t)+ 1/2 ×加速度(a)×时间²(t²)末速度(v)= 初速度(v₀)+ 加速度(a)×时间(t)末速度²(v²)= 初速度²(v₀²)+ 2 ×加速度(a)×位移(s)二、动力学重点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m)×加速度(a)加速度(a)= 力(F)/ 质量(m)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即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合成力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即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合力相等的力。
3. 弹簧伸长的胡克定律:伸长(ΔL)= 弹性系数(k)×受力物体的伸长(L)弹性势能(E)= 1/2 ×弹性系数(k)×伸长²(ΔL²)例题1: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5N的力作用,求其加速度。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m)×加速度(a)代入已知数值,5N = 2kg × a解得,加速度 a = 2.5 m/s²例题2:一个质量为0.5kg、弹性系数为200N/m的弹簧被拉伸0.1m,求弹簧存储的弹性势能。
人体运动学复习重点
人体运动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人体运动学基础·人体运动学:在康复医学中用于分析运动障碍的原因,探讨康复机制与指导康复运动治疗实践,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一门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一、基本概念1、 人体运动形式:平动、转动、复合运动·平动:指运动过程中,身体上的任意两点的连线始终保持等长和平行,其运动轨迹是直线或曲线。
简化为质点。
e.g.滑雪·转动:指运动过程中,身体上的各点都围绕统一直线(旋转轴)作圆周运动。
简化为刚体。
e.g.掷铁饼·复合运动:人体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分解为平动与转动。
2、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1)屈曲、伸展:主要是以冠状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内收、外展:主要是以矢状轴为中心,在额状面上的运动。
(3)内旋、外旋:主要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4)其他:旋前、旋后(前臂和小腿);内翻、外翻(足踝)。
3、 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推、拉、鞭打下肢的基本运动形式:缓冲、蹬伸、鞭打全身的基本运动形式:摆动、驱赶扭动、相向运动(ps:相向运动:身体两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4、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某一固定点or轴(支点或支轴)转动的坚硬物。
(1)杠杆分类:①平衡杠杆(一级杠杆)②省力杠杆(二级杠杆)③速度杠杆(三级杠杆)·第一类杠杆:又称平衡杠杆,其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中间,如天平和跷跷板等。
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它即产生力又产生速度。
·第二类杠杆:其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如一根一端支在地上,向上撬动重物的棍棒。
其力臂始终大于阻力臂,故称省力杠杆。
·第三类杠杆: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如使用镊子,又称速度杠杆。
此类杠杆因为力臂始终小于阻力臂,动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但可使阻力点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幅度。
(2)杠杆的特点:·平衡杠杆:①支点位于中间②传递力/平衡力③可省力/可增速④少见(寰枕关节)肌力×d=阻力×d w·省力杠杆①阻力点位于中间②主要省力③少见肌力×d<阻力×d w·速度杠杆①动力点位于中间②主要增加速度/增加运动幅度③大肌力克服小阻力(费力杠杆)④常见肌力×d>阻力×d w·试述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学中的应用:①省力②获得速度③防止损伤5、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①大关节最先产生运动。
大学物理学运动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运动的描述基本要求一、了解描述运动的三个必要条件:参考系(坐标系),恰当的物理模型(质点、刚体),初始条件。
二、熟练掌握用矢量描述运动的方法,即掌握a v r r ,,, 的矢量定义式及其在直角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的表示式。
学习指导一、内容提要1、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必要条件(1)参考系(坐标系):由于自然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只能在相对的意义上讨论运动,因此,需要引入参考系,为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又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物理模型:真实的物理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在具体处理时必须分析各种因素对所涉及问题的影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提出理想化模型,质点和刚体是我们在物理学中遇到的最初的两个模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理想化模型。
读者在学习中要着重体会:每一个物理模型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如何根据具体问题建立理想化模型?培养这种能力对提高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质点适用的范围是:或者是物体自身的线度l 远远小于物体运动的空间范围r ;或者是物体作平动。
如果一个物体在运动时,上述两个条件一个也不满足,我们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是由许多个都能满足第一个条件的质点所组成,这就是所谓质点系的模型。
如果在所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及其在空间的方位取向是不能忽略的,而物体的细小形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则须引入刚体模型,刚体是各质元之间无相对位移的质点系。
(3)初始条件:指开始计时时刻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或角位置、角速度)即运动物体的初始状态。
在建立了物体的运动方程之后,若要想预知未来某个时刻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速度,还必须知道在某个已知时刻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初台条件。
2、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1)位置矢量:由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处的有向线段,通常用r 表示,简称位矢或矢径,在直角坐标系中zk yi xi r ++= (1—1)在自然坐标系中)(s r r = (1—2)在平面极坐标系中0rr r = (1—3)(2)位移:由超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矢的增量,即12r r r -=∆ (1—4)位移是矢量,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质点运动的轨迹及质点在其间往返的次数无关。
人体运动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及答案1.手臂持球以肘关节为支点构成的杠杆是()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D.第一类杠杆E.复合杠杆2.人体制动后固定骨的力学特性改变是()A.强度与刚度均下降B.强度增加,刚度下降C.强度与刚度均增加D.强度下降,刚度增加E.不能确定3.下列哪项不是骨的作用()A.杠杆作用B.支撑作用C.造血作用D.钙磷库E.连接作用4.跌倒后发生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所受到的力往往是()A.剪切力B.扭转力C.压缩力D.复合力E.拉伸力5.篮球运动中,腾空起跳落下时的屈膝与屈髋动作属于()A.推B.拉C.鞭打D.缓冲E.蹬伸6.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A.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B.仅髋关节活动C.仅膝关节活动D.仅踝关节活动E.仅足趾关节活动7.呼吸中最有效的通气应力产生于()A.肋间内肌B.膈肌C.胸大肌D.胸小肌E.肋间外肌8.肌肉收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指()A.肌原纤维B.肌纤维C.肌小节D.粗肌丝E.细肌丝9.人体整体的主动运动的必要条件是()A.摩擦力B.重力C.肌力D.支撑反作用力E.弹力10.帕金森步态表现,错误的是()A.肌张力异常增高B.肌张力异常降低C.步行启动困难D.止步困难E.行走时躯干前倾11.下列有关桡腕关节描述正确的是()A.鞍状关节,两个自由度B.椭圆关节,两个自由度C.鞍状关节,三个自由度D.椭圆关节,三个自由度E.滑车关节,三个自由度12.指间关节属于()A.鞍状关节B.球窝关节C.滑车关节D.椭圆关节E.杵臼关节13.主要的伸肘肌是()A.旋前圆肌B.肱桡肌C.肱肌D.肱三头肌E.桡侧腕屈肌14.下面导致半月板损伤机会很大的动作是()A.凳子上跳落屈膝落地B.排球运动员跳起扣球C.足球运动员罚点球时弧圈球射门D.双膝向地上跪下E.以上动作均会导致15.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是()A.80°B.90°C.60°D.70°E.100°16.未参与踝关节组成的骨关节面是()A. 胫骨的下关节面和内踝关节面B. 腓骨外踝关节面C.距骨滑车的上关节面D. 跟骨上关节面E.距骨滑车两侧关节面17.“X”形腿畸形是指()A.膝反张B.膝屈曲C.膝伸直D.膝内翻E.膝外翻18.脊柱向前弯曲是,椎间盘变化是()A.椎间盘前方变薄B.椎间盘侧方变薄C.椎间盘向前移动D.椎间盘前方变厚E.椎间盘无变化19.即能伸膝关节又能屈髋关节的肌是()A.股二头肌B.半腱肌C.股直肌D.半膜肌E.股中间肌20.骨折或手术后早期等制动情况下,为防止失用性肌萎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采用()进行肌力练习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等动收缩D.拉长-缩短收缩E.以上都可以21.下列哪种关节只有一条运动轴()A.椭圆关节B.球窝关节C.屈戌关节D.鞍状关节E.平面关节22.下列哪一种肌肉收缩形式会导致肌肉的长度增加()A.向心收缩B. 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动收缩23.多关节肌被动不足时,肌肉活动变弱是因为()A.跨过2个或2个以上关节的肌肉过度缩短B.肌肉运动受外力的阻挡C.跨过2个或2个以上关节的肌肉过度牵伸D.关节周围的单关节肌发生纤维化E.跨过2个关节的肌肉过度收缩24.肩峰与哪块骨构成关节()A.肱骨B.肩胛骨C.锁骨D.胸骨E.髋骨25.滑车是哪一块骨上的结构()A.肱骨B.桡骨C.尺骨D.肩胛骨E.掌骨26.第一腕掌关节屈曲发生在()A.冠状面B.矢状面C.水平面D.垂直面E.倾斜面27.脊柱节段的哪个动作会导致椎间盘的髓核后移()A.侧屈B.旋转C.屈曲D.伸展E.内收28.以下哪一项是主要的屈髋肌()A.半腱肌B.臀大肌C.梨状肌D.髂腰肌E.腓肠肌29.如果你注意到某位患者走路时以弯腿的姿势行走,这提示其存在()A.膝外翻B.膝过伸C.膝内翻D.外侧半月板撕裂E.髋内旋30.腘绳肌在哪个体位下受到的牵伸最大()A.屈髋屈膝B.伸髋屈膝C.屈髋伸膝D.伸髋伸膝E.屈髋31.对于完全伸膝站立的人,腘绳肌过度紧张最有可能引起()A.骨盆相对前倾B.膝内翻C.膝外翻D.骨盆相对后倾E.骨盆侧倾32.距小腿关节主要发生哪种运动()A.内翻外翻B.内收外展C.内旋外旋D.背伸跖屈E.旋前旋后33.踝足的背伸、外翻、外展结合起来是哪个动作()A.旋后B.旋前C.过伸D.内翻E.旋内34.纵弓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A.限制足过度旋后B.帮助足部减轻负重C.防止距小腿关节过度跖屈D.防止跖趾关节过度屈曲E.限制足部运动35.人体最大的关节是()A.肩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36.组成膝关节复合体的关节有()A.上尺桡关节B.腕骨间关节C.骶髂关节D.髌股关节E.跗跖关节37.构成骨盆的有()A.上尺桡关节B.腕骨间关节C.耻骨联合D.胫股关节E.跗跖关节38.组成前臂复合体的关节有()A.下尺桡关节B.腕骨间关节C.骶髂关节D.胫股关节E.跗跖关节39.组成腕关节的关节有()A.上尺桡关节B.腕中关节C.骶髂关节D.胫股关节E.跗跖关节40.位于足部的关节有()A.上尺桡关节B.腕骨间关节C.骶髂关节D.胫股关节E.跖趾关节41.检查是否有神经根型颈椎病()A.亚当试验B.臂丛神经牵拉试验C.腹壁试验D.旋颈试验试验E.角膜试验42.检查是否有脊柱侧弯()A.亚当试验B.臂丛神经牵拉试验C.腹壁试验D.旋颈试验试验E.角膜试验43.检查是否有椎动脉型颈椎病()A.亚当试验B.臂丛神经牵拉试验C.腹壁试验D.旋颈试验试验E.角膜试验44.颈椎的特点是()A.有横突孔B.棘突较长,相邻棘突呈叠瓦状C.棘突向后侧水平延伸D.椎体略呈三角形,底朝上,下端游离E.与髂骨构成骶髂关节45.腰椎的特点是()A.有横突孔B.棘突较长,相邻棘突呈叠瓦状C.棘突向后侧水平延伸D.椎体略呈三角形,底朝上,下端游离E.与髂骨构成骶髂关节46.胸椎的特点是()A.有横突孔B.棘突较长,相邻棘突呈叠瓦状C.棘突向后侧水平延伸D.椎体略呈三角形,底朝上,下端游离E.与髂骨构成骶髂关节47.充分的屈髋之后就不能再充分的伸膝,这是因为()A.腘绳肌主动不足B.腘绳肌被动不足C.尺侧腕屈肌被动不足D.尺侧腕屈肌主动不足48.充分的屈腕之后就不能再充分的屈指,这是因为()A.腘绳肌主动不足B.腘绳肌被动不足C.尺侧腕屈肌被动不足D.尺侧腕屈肌主动不足49.参与构成盂肱关节的是()A.第一肋软骨B.肱骨头C.大转子D.尺骨E.月骨50.参与构成桡腕关节的是()A.第一肋软骨B.肩胛骨C.肱骨D.尺骨E.月骨51.参与构成肱桡关节的是()A.第一肋软骨B.肩胛骨C.肱骨小头D.尺骨E.月骨52.参与构成胸锁关节的是()A.第一肋软骨B.肩胛骨C.肱骨D.尺骨E.月骨(53-55题共同题干)患者男,42岁,是一名程序员。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必修三课程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本文将对该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运动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与分析。
3. 等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动力学1. 牛顿定律: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2.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3. 质点系:质心的概念与计算、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第二部分:力学一、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1.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受力分析: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二、静力学1.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分力的计算方法。
2. 平衡条件: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实例的分析。
3. 弹力与重力平衡: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弹力与重力平衡的问题。
三、动力学1. 高尔夫球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分解与分析。
2. 中心力场中的运动: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的问题。
第三部分: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一、功与机械能1. 功与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和计算。
3. 引力场中的机械能守恒:自由落体、弹簧振子的问题。
二、动能定理与动能守恒1. 动能定理的表述与应用。
2. 碰撞问题:完全弹性碰撞与非完全弹性碰撞。
第四部分:电学一、电流与电路1. 电流与电荷:电流的定义与计算。
2. 电阻与电阻率:欧姆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3. 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4. 电功率与电能:电功率的计算与理解。
二、电压与电势差1. 电压与电势差的概念与计算。
2. 静电场中电势差的计算。
三、电阻与电路1. 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 法拉第电解定律与电解问题的计算。
结语:高二物理必修三课程包含了运动学、力学、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以及电学等重要知识点。
同学们在复习时要重点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注重实际应用的解析。
工程力学Ⅰ运动学部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学部分复习题一、是非题(正确用V,错误用X,填入括号内。
)1、对于平移刚体,任一瞬时,各点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可以不同。
(X )2、在刚体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任一平面始终与某固定平面平行,则这种运动就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X)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常数,则加速度a = 0 o (X)4、点的法向加速度与速度大小的改变率无关。
(V )5、如果知道定轴转动刚体上某一点的法向加速度,就可确定刚体转动角速度的大小和转向。
(X )6平移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X)7、若动点相对动系的轨迹是直线,动系相对静系的运动是直线平动,则动点的绝对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X)&在研究点的合成运动时,所选动点必须相对地球有运动(V)9、若动系的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则肯定存在哥氏加速度a C o (X )10、速度瞬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X )11、基点法中平面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与瞬心法中平面图形绕瞬心转动的角速度相同。
(V)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已知一动点作圆周运动,且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运动的速度(A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2、点的加速度在副法线轴上的投影(B )。
A)可能为零;B)一定为零;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3、动点的运动方程以弧坐标表示为s = f (t),且沿坐标轴正向运动,但越来越慢,则(D )。
ds 小d2s 门…、ds 小d 2s(A)0, l: 0 ;(B)0, 2 0 ;dt dt dt dt2 2(C)加0,歸 0;(D)dds 0, ^::0。
4、一绳缠绕在轮上,绳端系一重物,其以速度 v 和加速度a 向下运动,则绳上两点A D 和轮缘上两点B C 的速度、加速度之间关系为速度与B0成a =60°角。
则该瞬时刚杆的角速度3= ( A ) rad/s ,角加速度a =( D ) rad/s2。
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
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1. 问题描述:一个小球从静止的位置自由下落,经过2秒后下落距离为19.6米。
求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可以通过下落距离除以下落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为19.6米/2秒,即9.8米/秒。
2. 问题描述: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秒后速度为12米/秒,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物体的加速度为12米/秒除以3秒,即4米/秒²。
3. 问题描述:一个小车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变为15米/秒,求小车的平均加速度。
解析: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15米/秒-5米/秒)/10秒,即1米/秒²。
4. 问题描述: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另一个物体以8米/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它们相向而行,求它们相遇需要的时间。
解析:由于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而行,相遇时它们的相对速度为10米/秒+8米/秒=18米/秒。
假设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秒,则根据相对速度公式,两个物体相遇的时间为18米/秒*t秒=0,即t=0秒。
因此,它们是在开始时就已经相遇了。
5. 问题描述:一个力为10牛的物体受到2秒的作用力后速度变为20米/秒,求物体的质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由题目可知,力为10牛,加速度等于(20米/秒-0米/秒)/2秒=10米/秒²。
将这两个数据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可得物体的质量为10牛/10米/秒²=1千克。
综上所述,以上是一些高中物理复习题,涵盖了运动学与力学方面的内容。
通过解析问题并应用相关的定律和公式,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升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
运动学基础复习题1、下列结构属于头部体表标志的是A、下颌角B、乳突C、枕外隆凸D、颈静脉切迹E、胸骨角答案: ABC2、要确定膝关节的运动轨迹,marker放置的部位是A、髌骨B、腘窝C、内外踝D、股骨内外上髁E、大转子答案: D3、下列不属于动力学数据的是A、地面反作用力B、足底压力C、肌力D、头部运动轨迹答案: D4、下列属于运动分析的数据或指标的是A、运动学数据B、动力学数据C、肌电图D、神经传导速度E、气体代谢指标答案: ABCDE5、运动学数据的范围不包括A、位移B、角速度C、加速度D、重力答案: D6、屈伸运动是指: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B、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C、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D、环绕矢状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答案: A7、下列关于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CKC)说法错误的是:A、 OKC远端游离B、 CKC远端闭合C、 OKC常用于单关节和弱肌群D、 CKC常用于平衡和协调性等功能恢复E、 CKC常用于康复早期答案: E8、如果将人体运动强度分为四个等级:极限强度、亚极限强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那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A、 95%-100%B、 70%-80%C、 55%-65%D、 50%以下E、超过100%答案: C9、一般肌力达几级,能做抗阻运动: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 5级答案: DE12、盂肱关节属于A、单轴关节B、双轴关节C、多轴关节D、球窝关节答案: CD13、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是因为A、髋膝踝关节共同运动B、仅髋关节活动C、仅膝关节活动D、仅踝关节活动E、仅下肢活动答案: A14、腾空跳起落下时的屈膝和屈髋动作属于A、推B、拉C、鞭打D、缓冲E、蹬伸答案: D15、一短跑运动员跑12秒完成100米跑,这个过程属于:A、有氧运动B、静力性运动C、无氧运动D、抗阻运动E、耐力运动答案: C16、髋关节属于A、平面关节B、椭圆关节C、杵臼关节D、车轴关节E、以上都不对答案: C17、由拉伸负荷产生的骨折可见于:A、脊椎骨折B、跟骨撕脱性骨折C、胫骨平台骨折D、掌骨骨折E、锁骨骨折答案: B18、胶原组织当中的胶原纤维主要为组织提供的力学特性是:A、延展性B、容积C、强度和刚度D、润滑E、以上均不是答案: C19、单侧上肢(含手)重力所占人体体重的百分比为:A、 7%B、 6%C、 5%D、 3%E、 2%答案: B20、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运动轴称之为:A、额状轴B、垂直轴C、矢状轴D、水平轴E、中心轴答案: A21、主动运动是指肌力达几级,即可有骨骼肌主动收缩完成肢体的运动: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 5级答案: C22、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于A、软骨下骨内血管和关节滑液的渗透B、关节软骨本身的血管C、骨膜内血管的渗透D、骨膜内淋巴管的渗透E、以上都不是答案: A23、人体重力作用线和重心到支撑面边缘相应点连线的夹角称为:A、稳定系数B、稳定角C、平衡角D、倾倒角E、糖三角答案: B24、下列不属于作用于人体的外力的是()A、重力B、支撑反作用力C、器械阻力D、肌肉收缩力E、流体作用力答案: D25、关于人体平衡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支撑面指的是支撑点的接触面积B、重心位置越高,稳定度越大C、无论人体处于什么姿势重心都在身体的固定位置D、平衡角等于某一方位平面上的一个稳定角E、重力作用线未越出支撑面的边界,可回复平衡姿位答案: E28、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B、韧带强弱C、骨骼肌力量D、关节负压E、以上都不是答案: ABCD34、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A、两关节面形状B、骨骼肌力量C、韧带的强弱D、关节负压E、以上都是答案: E解析:35、人体站立提踵(踮起脚),以小腿三头肌为动力的杠杆属于()A、省力杠杆B、速度杠杆C、平衡杠杆D、实时杠杆E、以上都是答案: A36、正常人通常情况下通气血流比值为:A、 0.74B、 0.84C、 0.82D、 1.20E、 0.92答案: B37、缩唇呼气法的目的是:A、加速呼气B、减少肺残气量C、减少支气管压力D、促进痰液排除E、控制支气管炎症答案: B38、长期能量-有氧代谢系统最适合哪种运动:A、 3000米跑B、 100米冲刺C、举重D、 25米游泳E、打太极拳答案: A解析:39、缩唇呼吸可以:A、增加气道阻力B、减少肺泡内气体排除C、增加弹性阻力D、使呼吸道内压力减少E、防止呼吸道过早被挤压答案: E解析:40、为减少体内脂肪,每次运动时间至少要达到:A、 10minB、 15minC、 20minD、 25minE、 30min答案: E41、大强度运动持续30秒至90秒时,主要由()提供能量供运动肌收缩利用。
大学物理知识点期末复习版
第一章 运动学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大小 2r r x y ==+运动方程 ()r r t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x x t y y t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2r x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s ∆的含义∆≠∆≠∆r r s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平均速度xyr x y i j ij t t t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v limt dt ∆→∆==∆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瞬时速度: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瞬时速率: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ds drdt dt=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平均加速度va t∆=∆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t d d r a t dt dt υυ→∆===∆△ a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二.抛体运动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2012r v t gt =+分量式为 020cos ()1sin ()2αα==-⎧⎪⎨⎪⎩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x v t y v t gt 三.圆周运动包括一般曲线运动 1.线量:线位移s 、线速度ds v dt= 切向加速度t dva dt=速率随时间变化率 法向加速度2n v a R=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率;2.角量:角位移θ单位rad 、角速度d dtθω=单位1rad s -⋅ 角速度22d d dt dtθωα==单位2rad s -⋅3.线量与角量关系:2 = t n s R v R a R a R θωαω===、、、 4.匀变速率圆周运动:1 线量关系020220122v v at s v t at v v as =+⎧⎪⎪=+⎨⎪⎪-=⎩2 角量关系020220122tt t ωωαθωαωωαθ=+⎧⎪⎪=+⎨⎪⎪-=⎩第二章 机械振动一. 简谐运动振动: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作周期性变化; 机械振动: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动力学特征:F kx =- 简谐运动运动学特征:2a x ω=-简谐运动方程: cos()xA t简谐振动物体的速度:sindxvA t dt加速度222cos d x aA tdt速度的最大值m v A , 加速度的最大值2ma A二. 描述谐振动的三个特征物理量 1. 振幅A :22002v A x,取决于振动系统的能量;2. 角圆频率:22T,取决于振动系统的性质 对于弹簧振子km、对于单摆g lω= 3. 相位——t,它决定了振动系统的运动状态,x v0t =的相位—初相arc v tgx 所在象限由00x v 和的正负确定:00x >,00v <,ϕ在第一象限,即ϕ取02π00x <,00v <,ϕ在第二象限,即ϕ取2ππ00x <,00v >,ϕ在第三象限,即ϕ取322ππ 00x >,00v >,ϕ在第四象限,即ϕ取322ππ三. 旋转矢量法简谐运动可以用一旋转矢量长度等于振幅的矢端在Ox 轴上的投影点运动来描述;1.A 的模A =振幅A ,2. 角速度大小=谐振动角频率ω3.0t =的角位置ϕ是初相4.t 时刻旋转矢量与x 轴角度是t 时刻 振动相位t ωϕ+2cos[()]v xa A t t uωωϕ∂==--+∂])(sin[ϕωω+--=∂∂=uxt A t y v 5.矢端的速度和加速度在Ox 轴上的投影点,速度和加速度是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四.简谐振动的能量 以弹簧振子为例:五.同方向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设()111cos x A t ωϕ=+合成振动振幅与两分振动振幅关系为:12A A A =+合振动的振幅与两个分振动的振幅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有关; 一般情况,相位差21ϕϕ-可以取任意值1212A A A A A -<<+第三章 机械波一.波动的基本概念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2. 波线——沿波传播方向的有向线段;波面——振动相位相同的点所构成的曲面 3.波的周期T :与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4. 波长λ:振动的相位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5. 振动相位传播的速度;波速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二. 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质点的振动速度质点的振动加速度 这是沿o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cos 2()t xy A T πϕλ⎡⎤=++⎢⎥⎣⎦三.波的干涉两列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相遇区域内出现有的地方振动始终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始终减弱叫做波的干涉现象; 两列相干波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1()πλπϕϕϕk r r 221212±=---=∆ ),2,1,0(⋅⋅⋅=k 时,21A A A += 振幅最大,即振动加强 ()()πλπϕϕϕ1221212+±=---=∆k r r ),2,1,0(⋅⋅⋅=k 时,21A A A -=振幅最小,即振动减弱2若12ϕϕ=波源初相相同时,取21r r δ=-称为波程差;212r r k δλ=-=± ),2,1,0(⋅⋅⋅=k 时,21A A A += 振动加强()21212λδ+±=-=k r r),2,1,0(⋅⋅⋅=k 时,21A A A -=振动减弱;其他情况合振幅的数值在最大值12A A +和最小值12A A -之间;第四章 真 空 中 的 静 电 场知识点:1. 场强(1) 电场强度的定义 0q F E=(2) 场强叠加原理∑=iE E 矢量叠加(3)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rr q E ˆ420πε=(4) 用叠加法求电荷系的电场强度 ⎰=r r dqE ˆ420πε2. 高斯定理 真空中 :∑⎰=⋅内qS d E S1ε3. 电势(1) 电势的定义⎰⋅=零势点pp ld E V对有限大小的带电体,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则 ⎰∞⋅=pp ld E V2 电势差⎰⋅=-bab a ld E V V3 电势叠加原理 ∑=iV V 标量叠加4 点电荷的电势r qV 04πε=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的电势⎰=r dqV 04πε 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4. 电荷q 在外电场中的电势能 a a qV w =5. 移动电荷时电场力的功 )(b a ab V V q A -=第五章 真 空 中 的 稳 恒 磁 场知识点:1. 毕奥-萨伐定律电流元l Id 产生的磁场 20ˆ4r r l Id B d ⨯⋅=πμ式中, l Id表示稳恒电流的一个电流元线元,r 表示从电流元到场点的距离, rˆ表示从电流元指向场点的单位矢量..2. 磁场叠加原理在若干个电流或电流元产生的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等于每个电流或电流元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的矢量和. 即∑=iB B3. 要记住的几种典型电流的磁场分布 1有限长细直线电流)cos (cos 4210θθπμ-=a IB式中,a 为场点到载流直线的垂直距离, 1θ、2θ为电流入、出端电流元矢量与它们到场点的矢径间的夹角.a) 无限长细直线电流r I B πμ20=b) 通电流的圆环2/32220)(2R x IR B +⋅=μ 圆环中心04I B rad Rμθθπ=⋅单位为:弧度()4 通电流的无限长均匀密绕螺线管内 nI B 0μ= 4. 安培环路定律真空中∑⎰=⋅内I l d B L0μ当电流I 的方向与回路l 的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时, I 为正,否则为负. 5. 磁力1 洛仑兹力B v q F ⨯=质量为m 、带电为q 的粒子以速度v沿垂直于均匀磁场B 方向进入磁场,粒子作圆周运动,其半径为qB mv R =周期为 qB m T π2=2 安培力 Bl Id F⨯=⎰第六章 电 磁 感 应 电 磁 场知识点:1.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通过回路的磁通量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改变.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td i ψ-=ε Φ=ψN 3. 动生电动势: 导体在稳恒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l d B v baab⋅⨯=⎰)(ε 或 ⎰⋅⨯=l d B v )(ε4. 感应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由于磁场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电场成为感应电场. 它产生电动势为感生电动势.⎰Φ-=⋅=dtd l d E i 感ε局限在无限长圆柱形空间内, 沿轴线方向的均运磁场随时间均匀变化时, 圆柱内外的感应电场分别为 )(2R r dtdBr E ≤-=感)(22R r dtdBr R E ≥-=感5. 自感和互感 自感系数 IL ψ=自感电动势 dtdI L L -=ε 自感磁能 221LI W m = 互感系数 212121I I M ψ=ψ=互感电动势 dtdI M121-=ε 6. 磁场的能量密度BH B w m 2122==μ 7. 位移电流 此假说的中心思想是: 变化着的电场也能激发磁场.通过某曲面的位移电流强度d I 等于该曲面电位移通量的时间变化率. 即⎰⋅∂∂=Φ=S D d S d tDdt d I位移电流密度 tDj D ∂∂=8.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学专题复习 82页
1.如图1所示为双人十米台跳水比赛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练为了研究两人的技术动作,可将图片中两人是为质点 B.观看两人比赛时,可将两人视为质点 C.研究两人在空中某点处的速度时,可将两人视为质点 D.评委给两人打分时,可将两人视为质点
图1
答案:C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学专题复习 82页
运动学基础
2020.4.13
章节概览
运动学基础
物理模型 核心参数
质点
参考系、坐 标系
时间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两图
x/m
v/(m·s-1)
t/s t/s
两公式:
x V=
t
V a=
t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本节提要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方
物理模型
参考系
为研究方便,假定不动的物体
便 研
究
坐标系 在参考系内建立的用于描述物体运动
答案:A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学专题复习 82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学专题复习 82页
自测习题3.在以下情况中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的“歼-15”战斗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作质点 B.“玉兔”号从“嫦娥”的怀抱中“走”出来,即两者分离过程中,研究“玉兔”号一连串技术 含量极高的“慢动作”时,“玉兔”号可看作质点 C.研究“玉兔”号巡视月球时的运动轨迹时,“玉兔”号巡视器可看作质点 D.研究动车“复兴号”在运行时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因为车轮在转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学专题复习 82页
3.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 B.“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为参考系的 C.“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钱塘江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1运动学复习专题
运动学知识储备:一、五个基本公式二、三个推论三、五个比例关系题型:一、刹车问题二、先加速后减速问题此题是质点做两个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的问题,由此题可以拓展为汽车刹车过程中求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的问题,汽车刹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是关键点,而这一类情况在各种考试中出现较多。
(2017宜昌检测)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 m/s 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 s 内与刹车6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4∶3 D.3∶1 10.(2016潍坊模拟)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
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3 s 时,物体恰好经过点B .t=10 s 时,物体恰好停在C 点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三、已知两端位移和相应的时间问题四、已知一段位移和时间(位移差法)五、单体多运动过程(位移关系方程)1.(2016上海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23 m/s 2B.43 m/s 2C.89 m/s 2D.169 m/s 2(2016湖南月考)有一质点在连续1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4 s 内位移为24 m,在最后4 s 内位移为56 m,求质点的加速度大小。
3.(2014海南卷)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
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
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人体运动学(康复专业复习材料)
人体运动学1、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力与生物体的运动、生理、病理之间关系的学科为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中人体和器械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
2、骨强度:是指骨在承受载荷时所具有的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以致不发生破坏。
骨刚度:指骨在外力作用下所具有的抵抗形变的能力。
骨稳定性:指骨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骨所受载荷的形式:①拉伸载荷:是指在骨的两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轴线的力的作用。
能够导致骨骼内部产生拉应力和应变,使骨伸长并同时变细。
②压缩载荷:是施加于骨组织表面的两个沿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对的载荷。
该载荷在骨组织内部产生压应力和应变,骨组织可能因压缩载荷作用而产生短缩形变。
③弯曲载荷:是使骨沿其轴线发生弯曲形变的载荷。
其中性轴两旁一侧产生拉应力和拉应变,另一侧产生压应力和压应变,在中性轴上则没有应力和应变。
④剪切载荷:表现为在骨的表面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相距很近的力的作用。
在骨的内部产生剪切应力和应变。
⑤扭转载荷:加在骨上并使其沿轴线发生扭转的载荷。
产生剪切应力。
⑥复合载荷:人体在云动时,由于骨的几何结构不规则,同时又受到多种不定的载荷,往往使骨处于两种或多种载荷的状态即为复合载荷。
3、骨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是由骨细胞系、骨胶原基质和无机盐形成的坚硬的结缔组织。
除骨细胞系外,骨的成分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骨的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90%)和骨非胶原蛋白、骨特异性黏蛋白(10%)。
骨的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柠檬酸钙。
4、骨的重建周期(一般需3个月)第一期:休止期,又称静止期,既无骨吸收也无骨形成。
第二期:激活期,破骨细胞的前驱细胞分化成破骨前细胞,并附着在骨表面上。
第三期:吸收期,破骨前细胞与暴露表面接触、融合、分化成破骨细胞,进行骨吸收。
第四期:转换期或逆转期,吸收期结束,破骨细胞移向其他部位。
第五期:形成期,成骨细胞在陷窝的表面上相继出现并分化、增殖,形成类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机械波1. 机械波的形成机制。
2. 一维简谐波的函数描述。
3. 多普勒效应。
说明:本讲知识总量巨大,所以例题适当减少。
第一部 机械波的产生知识点睛1. 实例引入:如图为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发生的事情,石子在水面上某处引起振动,由于相邻水分子间有力的作用,以及水的重力,周围的水也连带振动起来了。
这是人类最早意识到的“波”。
(可以计算,浅水中波速v 满足gh v,其中h 为水的深度)。
如图为艺术体操上的长绸舞,人只要抖起一端,整根绳子在绳张力的带动下就都运动起来了。
越往右的绳子启动的时间就越晚,所以在绳子上就形成了波形图。
如图为人浪,在足球赛场上比较常见,当某人因为某种情绪决定开始上下振动的时候,他旁边的人受到他的感染也开始上下振动,振动依次传染出去,大家的头顶形成的图形就叫“波形”,波形平移就叫波的传播,平移的速度就叫波速。
知识模块本讲提纲【思考】有个成语叫“随波逐流”,那么“波”真的是我们看到的物质在“流”么,上面人浪问题中,形成波的人群的头,是否因为波的传播在平移? 2. 机械波的形成通过上述实例,我们认识到: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波传递的是振动和能量,而介质本身并不迁移。
机械波产生条件为: 1)振源;2)能传递振动的介质。
在宏观上,可将气体、液体或固体当作连续体,其体内各个相邻的质元间以相互作用力维系着。
这些物质都可以看做是介质。
如图:研究机械波常用的建模方法是把介质看成具备相互作用力的质点,通过对局步列动力学方程研究波形的形成与传播。
由于数学上难度较大,本讲讲义就不从力的角度给大家推导波形形成的规律了,直接引入振动函数进行推导。
下面我们用一串质点演示一列波的形成:t =0时刻,一列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但是x=0位置的质点已经开始向上运动.4Tt =时刻,0号质点已经振动到了最高点,但是x=0位置的质点由于启动的晚了一点,所以正努力向上振,依次,越往后的质点启动越晚,向上的位移越少,而x=3位置的质点刚刚开始向上运动。
2Tt =时刻,0号质点已经完成了半次全振,1号质点正追随0号振向平衡位置,顺次…x=6位置的质点刚启动,注意对比这张图片与上张,刚才位于0号位置的一个“波峰”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已经“平移”到了3号位置,整个波形向右“运动”了,所以波的传播也是“波形”的平移。
43Tt =时刻,以上规律依然成立,具体不解释。
T t =时刻,振源完成一次全振,介质上形成一个完成的振动图像,我们把这个图形的空间周期叫波长,用字母λ表示。
如果介质均一,传播速度v 也一定,根据tsv =,再结合刚才的分析,当T t =时,λ=s ,所以有:Tv λ=也可以记为:f v λ= 其中f 为频率,这个公式对所有的波都成立。
以后的过程是上面过程的周期性重复,这就形成了稳定的波形。
自然界存在两种简单的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横波;与传播方向一致时,叫纵波,具有切变弹性的介质能传播横波;具有体变弹性的介质可传播纵波,固体液体中可以同时有横波和纵波,而在气体中一般就只有纵波存在了。
如下图,分别为横波与纵波演示。
【思考】如地球内部发生剧烈振动,振动分别以横波与纵波传到地面,哪种波对震中地区的房屋产生破坏要大?(勤于思考的同学可以问问老师地震面波的形成以及破坏机理)【总结】对于机械波的两种理解方式:①每一个质点独立的做简谐振动,但是振动形式沿着介质传播,每个质点启动后“学习”前一质点的振动,每一个质点都可以当做后面质点的波源。
②波形按波速“平移”,每一个质点根据波形的“要求”处于合适的位置。
判断波上质点振动方向:通常用的方法有波形平移法,反向爬坡法,三角形旋转法等,由于都是总结性规律,我们就以实例介绍了例题精讲:【例1】如图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0x=处的质t=时刻的一列简谐横波,波速为2.0m/s.图中2m 点P的振动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例2】一列简谐横波在二轴上传播(振动位移沿y 轴).己知x=12c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1所示,x=18c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根据这两条振动图线,可获得关于这列简谐横波的确定的和可能的信息(如频率、波速、波长等)是哪些?第二部 机械波的产生知识点睛1.波动方程如图所示,一列横波以速度v 沿x 轴正方向传播,设波源O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0ϕω+=t A y在x 轴上任意点P 的振动比O 点滞后时间v xt p =,即当O 点相位为)(0ϕω+t 时,P 点的相位为⎥⎦⎤⎢⎣⎡+-0)(ϕωv x t ,由fπω2=,f v λ=,T lf =,P 点振动方程为:⎥⎦⎤⎢⎣⎡+-=0)(cos ϕωv x t A y )22cos(0λπϕπx ft A --=)22cos(0λπϕπx t T A -+=这就是波动方程,它可以描述平面简谐波的传播方向上任意点的振动规律。
当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时,(2)式只需改变v 的正负号。
由波动方程,可以(1)求某定点1x 处的运动规律 将1x x =代入,得)22cos(101λπϕπx t T A y -+=)cos(1ϕω+=t A其中λπϕϕ1012x -=为1x 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初相位。
(2)求两点1x 与2x 的相位差将2x x =代入(2)式,得两点1x 、2x 的相位差 λπϕϕϕ12212x x -=-=∆若kk x x (2212⋅=-λ为整数),则πϕk 2=∆,则该两点同相,它们的位移和速度都相同。
若kk x x (2)12(12λ+=-为整数),则πϕ)12(+=∆k ,则该两点相位相反。
2.波的叠加和干涉当空间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振源发出的波时,空间任一点的扰动是各个波在该点产生的扰动的矢量和,这叫做波的叠加原理。
当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在空间叠加时,会出现某些地方振动增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这样的两列波叫相干波。
下图是水波的干涉实验图与解释图OPxyv设有两列相干波自振源1S 、2S 发出,两振源的位相相同,空间任一点P 至1S 的距离为1r ,至2S 的距离为2r ,则两列波在P 点产生的振动的相位差为 λπϕ122r r -=∆当k k (2πϕ⋅=∆为整数),即当波程差2212λ⋅=-=∆k r r r 时,P 点的合振动加强;当πϕ)12(+=∆k ,即当波程差2)12(12λ+=-=∆k r r r时,P 点的合振动减弱,可见P 点振动的强弱由波程差12r r r -=∆决定,是P 点位置的函数。
总之,当某一点距离两同位相波源的波程差等于零或者是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振动的合振幅最大,即其振动总是加强的;当某一点距离两同位波源的波程差等于半波长或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振动的合振幅最小,即其振动总是削弱的。
3.波的反射、折射当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返回原介质中,称为反射波;另一部分将透入第二种介质继续传播,称为折射波,入射波的传播方向与交界面的法线成i 角,(i 叫入射角),反射波的传播方向与交界面的法线成i '角(i '叫反射角)。
折射波的传播方向与法线成γ角(γ叫折射角),如图,则有i i '= (1)21sin sin c c r i =(2)式中1c 为波在入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c 为波在折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式称为波的反射定律, (2)式称为波的折射定律。
{1S P2S dr∆1r 2r弦上的波在线密度不同的两种弦的连结点处要发生反射,反射的波形有所不同。
设弦上有一向上脉冲波,如图,传到自由端以后反射,自由端可看成新的振源,振动得以继续延续下去,故反身波仍为向上的脉冲波,只是波形左右颠倒。
当弦上有向上脉冲波经固定端反射时,固定端也可看成新的“振源”,由牛顿第三定律,固定端对弦的作用力方向与原脉冲对固定端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故反射脉冲向下,即波形不仅左、右颠倒,上、下也颠倒,这时反射波可看成入射波反向延伸的负值,将周期波看成一系列连续脉冲,周期波经自由端或固定端的反射也可由此得出。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传到障碍物“阴影”区域的现象叫波的衍射。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时,衍射现象比较明显;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大的时候,衍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发生衍射的部分跟直进部分相比,范围较小,强度很弱,不够明显而已。
此外,在障碍物或小孔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5.多普勒效应站在铁路旁边听到车的汽笛声,发现当列车迎面而来时音调较静止时为高,而列车迅速离去时音调较静止时为低,此外,若声源静止而观察者运动,或者声源和观察者都运动,也会发生收听频率和声源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下面分别探讨各种情况下多普勒频移的公式:(1)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情形如图所示,静止点波源发出的球面波波面是同心的,若观察者以速度D v 趋向或离开波源,则波动相对于观察者的传播速度变为Dv c c +='或D v c c -=',于是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为λλDv c c f ±='='iir1C 2C Dv cD SDDv cc c ccccλvsT+='λλvsT-='λλλDD从而它与波源频率f 之比为c v c f f D±=' (2)波源运动观察者静止情形若波源以速度S v 运动,它发出的球面波不再同心。
图所示两圆分别是时间相隔一个周期T 的两个波面。
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 v T ,从而对于迎面而来或背离而去的观察者来说,有效的波长为T v c T v S S )( ==''λλ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为SS v c cf T v c c c f ==''=')(λ 因而它与波源频率f 之比为Sv c c f f ='(3)波源和观察者都运动的情形此处只考虑波的传播方向、波源速度、观察者速度三者共线的特殊情况,这时有效波速和波长都发生了变化,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为f v c v c T v c v c c f SDS D ±=±='''=')(λ 从而它与波源频率f 之比为 S Dv c v c f f ±=' 声波总在一定的介质中传播,上面所说的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于介质而言的,在这里声源速度sv 和观察者速度D v 在公式里的地位不对称:1)若声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上式中取“D v +”、“s v -”;2)若声源和观察者相背运动时,上式中取“D v -”、“s v +”;3)若声源和观察者均沿波传播的方向运动时,上式中取“D v -”、“s v -”;⑷ 若声源和观察者均逆着波的传播方向运动时,上式中取“D v +”、“s v +”.多普勒效应不限于声波(机械波),对于真空中的电磁波(光波),由于光速c 与参照系无关,多普勒效应的公式中只出现观察者对光源的相对速度v .波的传播方向、声源速度、观察者速度三者不共线的一般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这里只要考虑在连线方向的速度分量即可,这里不再赘述.此外,在上述经典的多普勒效应中只有纵向效应,没有横向效应,而在相对论中,除纵向外,还有横向多普勒效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例题精讲:【例3】 已知波动方程如下,求波长、周期和波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