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部讲义
初中物理教案讲义
教案讲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实验测量。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
2. 欧姆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等实验器材。
2. 欧姆定律公式:I = V/R。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
2. 提问:电流、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实验演示(15分钟)1. 连接实验电路,将电流表、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阻器两端。
2. 调节电阻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
3. 让学生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三、数据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探讨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四、欧姆定律的推导(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导出欧姆定律公式:I = V/R。
2. 解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五、应用欧姆定律(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举例:一个灯泡的电压是10V,电流是2A,求灯泡的电阻。
3.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灯泡的电阻为5Ω。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提问: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如手机、电视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数据分析、欧姆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讲义-18.3电能的输送-沪科版
初中物理电能的输送精准精炼【考点精讲】(一)高压输电1. 输送电能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发电厂→升压变压器→高压线路→降压变压器→工厂或居民用电2. 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当提高电压时,输出功率一定,由P=UI可知,输电导线上的电流减小;再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电阻和时间一定时,可减少电热的产生。
(二)高压触电及其防护1. 高压触电的形式:(1)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
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2)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
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2. 高压触电的防护:远离高压带电体。
【典例精析】例题1 对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直流电B. 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C. 高压线路上的电压可以随意升高D. 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小思路导航:A. 远距离输电来自发电发站,是交流发电机发出的,所以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交流电,故A错误;B. 根据P=UI知,高压输电电压高,电流小,根据P损=I2R可知,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故B正确。
C. 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电压不可以随意升高,故C错误;D. 根据P损=I2R可知,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大,故D错误。
答案:B例题2 请指出题图中发生触电的名称。
思路导航:对于甲来说,人站在大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即此时发生单线触电;对于乙来说,人站在绝缘体上,但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即此时发生双线触电;对于丙来说,人在走路或跨步时会发生触电事故,即跨步电压触电;对于丁来说,是雷击触电。
答案:单线触电;双线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雷击触电【总结提升】触电事故方式及防护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1:机械运动
力与运动1:机械运动一、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的运动1、宏观物体的运动:肉眼能见到的物体均为宏观物体,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
宏观物体的运动即肉眼可见的物体运动。
2、微观粒子的运动:微观与“宏观”相对。
自然科学中一般指空间线度小于6710~10--厘米的物质系统。
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及与之相应的场。
微观世界是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
微观世界的运动指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运动。
宏观物体相对于微观粒子而言,它的运动特点是___质量大___、___运动速率较慢___、 有确定的运动轨迹;而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是 质量小 、 运动速率快 ,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就使它与宏观物体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1)【平动】平动也称平移,平行移动。
是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运动物体上任意两点所连成的直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这种运动叫做“平动”,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在同一时刻,运动物体上各点的速度相同。
因此在研究物体的平动时,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作为质点来处理。
(2)【转动】转动,是机械运动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
运动物体上,除转动轴上各点外,其他各点都绕同一转动轴线作大小不同的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叫做“转动”。
(3)【机械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并经过其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
如钟摆、弦线、音叉等的运动。
【注意】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也不是机械运动范畴。
生物生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是一种生命活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也叫参考系或者参照系。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研究对象一般不能作参照物;(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5)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初中物理辅导讲义
章节内容电流、电压初中物理辅导讲义沈先锋教学内容1ii.引导回顾本周知识点1. 电流的概念2.电流表的使用3.电压的概念4. 电压表的使用5..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两端的电压iii.知识同步一、要点提纲: 1.什么是电流?电流的符号、单位及方向如何呢?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等于 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 I=Q/t,单位 I—A Q—C;t—s。
(2)电流的符号及单位: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符号为 A; 更小的单位为毫安(mA)和微安(µ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µA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 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在实际外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2.电流表的使用——“三要、两不、两看清” ⑴三要 ①要校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
②要串联: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测谁电流就和谁串联。
③要注意正负接线柱: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⑵二不 ①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否则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 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 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②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是电流表内阻很 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⑶两看清 读数时应“先看清量程,再看清中点和分度值,然后读数”。
这种方法为“中点 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如图:选用 0~0.6A 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 0.4A 和 0.6A,其中点值为 0.5A,指针所指的值是 0.4A 过三小格,每小格为 0.02A, 电流表示数为 0.46A。
18.1电能电功讲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电功一、电能1.电能的来源: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1)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例:干电池、纽扣电池(2)发电: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例:火力发电:燃料的化学能通过涡轮机和发电机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通过风力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地热发电:将地热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发电:将核能转化为电能2.电能的利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用电器消耗电能)电灯:电能转化为光能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电能的单位(1)电能的符号:W(2)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电能属于能量的一种,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3)常用单位:千瓦时。
用符号“kw·h”表示,俗称“度”。
(4)换算:1 kw·h = 3.6 × 106J4.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电能表(电度表):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的仪表;计数器前后两次的师叔之差就是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的的多少(1)表盘上各参数的含义“kw·h”:表示电能表的示数单位是千瓦时“220v”:这个电能表应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电能表工作时不能超过额定最大电流“50Hz”: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中使用“720r/(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720转(2)电能表的读数与简单计算①读数:电能表计数器中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部分②简单计算W=nNW: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单位:kw·hn:某段时间内电能表转盘的实际转数N:电能表表盘上标定的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过的转数5.例题(1)小明4月底观察到自己家里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当他5月底再观察时,发现电能表示数为2632.5kw·h,则①他家5月份消耗的电能为kw·h②观察电能表的技术参数可知,用电器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A③如果电能表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了180r,那么该电路中的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kw·h,合J。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讲解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讲解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图示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同时,我们还将学会如何通过图示的方式来表示运动过程,如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等。
通过这些概念和图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二章:力与运动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导致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计算方法。
我们还将深入研究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了解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
第三章:功与能量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功对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能量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第四章:压强与浮力压强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它描述了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压强对物体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对物体的作用。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原理。
第五章:电学基本概念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电流和电场等现象。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电阻、电势差和电功的概念。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流的传导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第六章:电学基本定律电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定律,它们描述了电流和电场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物理培优讲义-全年级
七年级物理培优讲义-全年级
本讲义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了解并掌握物理的基础概念和技能。
第一章:运动和力学
1.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 运动的测量:长度、时间、速度、加速度
1.2 牛顿第一定律
- 物体的平衡和静止
-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 热学
2.1 温度和热量
- 温度的测量和计量
- 热量的单位和计量
2.2 热传导
- 热传导的定义和应用
- 热传导的实验和原理
2.3 热膨胀
- 热膨胀的定义和应用
- 热膨胀的实验和原理
第三章: 光学
3.1 光的传播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3.2 光的成像
- 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 成像公式和应用
第四章: 电学
4.1 电学基础
- 电荷、电场、电势、电位差的概念
- 电流、电阻、电功率的计算和应用
4.2 静电场
- 静电场的产生、性质和规律
- 静电场中电势能、电场强度、电场线的计算和应用
以上是七年级物理培优讲义的大致内容概览,让学生和老师能更好地了解课堂重点,更好地准备课前预习和复习。
感谢阅读!。
初中物理复习讲义一
初中物理复习讲义(一)初中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八章力知识归纳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知识归纳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归纳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第十六章电转换磁知识归纳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1.重视常规学习(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
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
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2.重视物理过程(1)会看。
例如,老师在空矿泉水瓶子的侧面不同高度处扎了几个小洞,将水倒入瓶中。
你睁大了眼睛,像看电影一样,就怕漏掉哪个环节。
做好实验,老师问观察到什么现象?集体回答“水喷出来了”。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精讲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精讲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物理知识将进一步深入,涵盖内容广泛。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全册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精讲,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由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在折射现象中,有两个重要的定律:斯涅尔定律和折射定律。
斯涅尔定律描述了光线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即$n_1 \sin\theta_1 = n_2 \sin\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为光线与法线夹角。
2. 电的基本性质电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发生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是守恒的,即封闭系统内电荷的总量不会改变。
在物理学中,电荷守恒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
3.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递过程。
当导体上存在差电压时,电荷就会由高电势区向低电势区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强弱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即$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压强差,$R$为电阻。
4. 能量的转化能量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的一个基本现象是热传导。
热传导是固体之间由高温区到低温区的热能传递。
热传导的速率与导体的热导率、温差和导体的截面积有关。
5. 力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牛顿定律是描述物体力学运动的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说,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6.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个重要量度,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初三物理讲义(五)
初三物理讲义(五)其他简单机械【知识网络】1、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3、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F=(G物+G动)/n S=nh4、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5、斜面:使用斜面能省力。
并且上升相同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习题精练】1、图1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2、按要求给图2滑轮组绕线。
(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图23、用滑轮和滑轮组匀速提升一物体,物体重为150N ,请指出图3中的拉力分别是多大(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F 1= N ,F 2= N ,F 3= N ,F 4= N 。
若图中物体上升1m ,则绳子的自由端分别移动多远。
S 1=m ,S 2= m ,S 3= m ,S 4= m4、如下图4,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 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
5、用滑轮组提升重700N 的物体,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60N ,希望人能站在地面拉绳,设计滑轮组并为替滑轮组绕线,把图画在下面方框内。
图4图36、如图,被提升的物体重为200N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0N 。
(1)求动滑轮的重量。
(2)若用该滑轮提升500N 的重物,则需要多大的拉力?7、如图6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已知物重为100N ,使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是40N 。
则物体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受的合力是多少N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几N ?若物体移动了5m ,则绳端移动了几m ?图5图68、如图7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它由4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衣服和晾衣架(含动滑轮)等的总重是50N ,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几N ?(各种摩擦力忽略不计)(2)要使衣架横梁上升1m ,则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多少m ?9、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的人用力向下拉绳,提起重为1000N 的物体.问:(1)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拉力F 是多大? (2)若实际所用拉力F 为300N ,则动滑轮总重是多少? (3)物体升高0.1m 时,绳子的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图7。
九年级物理讲义
九年级物理讲义“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难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四清”: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1.物质三态2.温度1)概念2)单位3)温度值3.温度计1)作用2)原理3)种类4)使用2.晶体3.非晶体4.熔化1)概念2)条件5.熔点6.汽化7.沸腾1)概念2)沸点3)条件4)现象8.蒸发9.冰的熔化实验10.水的沸腾实验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吸热应用2.晶体熔化温度不变3.汽化吸热应用4.液体沸腾温度不变5.蒸发1)因素2)与沸腾的异同6.升华1)概念2)升华吸热应用3)人工降雨7.熔化实验8.碘的实验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1)概念2)凝固点3)凝固放热应用2.液化1)概念2)液化方法3)液化放热应用3.凝华1)概念2)凝华放热应用4.物理图像问题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1.水资源危机原因2.珍惜每一滴水1)世界水日2)措施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温度1)概念2)单位3)温度值2.温度计1)作用2)原理3)种类4)使用3.内能1)概念2)与温度关系3)影响因素(1)质量(2)温度(3)状态4)改变方式(1)热传递(2)做功5)内能机械能异同4.热量1)概念2)热传递3)热传递条件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1)实验2)概念3)单位4)意义5)应用2.热量计算第三节内燃机1.热机1)概念2)能量转化2.内燃机3.汽油机1)构造2)原理4.柴油机1)构造2)原理5.热机规律6.环保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1.热值1)概念2)单位3)意义2.热量计算3.热机效率1)概念2)公式3)应用4.环保(串联一条路,并联有支路。
连接与画图,选择主线路。
路中有电表,流串压并处。
流表象导线,压表似开路。
示数看量程,选择接线柱。
通过接两端,停靠在一处。
闭合开关前,检查接线柱。
避免是短路,短路引事故。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1.摩擦起电1)概念2)实质2.带电1)概念2)带电体性质3.电荷1)正电荷2)负电荷3)作用规律4.验电器1)作用2)结构3)原理4)使用5.静电感应6.判断带电方法1)2)3)第二节让电灯发光1.电路1)概念2)组成3)作用2.电流1)形成2)方向3.通路1)概念2)特点4.开路1)概念2)特点5.短路1)概念2)特点6.电路图1)概念2)符号3)画法(1)(2)(3)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导体1)概念2)常见物2.绝缘体1)概念2)常见物3.串联1)概念2)判断特点3)实验4.并联1)概念2)名词(1)干路(2)支路(3)分支点3)判断特点4)实验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电流1)概念2)单位换算3)意义4)公式5)电荷量2.电流表1)作用2)符号3)使用(1)校零(2)串联++--(3)量程(4)读数(5)禁止3.电流实验1)串联2)并联第五节测量电压1.电压1)形成2)单位换算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4)常见值2.电压表1)作用2)符号3)使用(1)校零(2)并联++--(3)量程(4)读数(5)允许3.电压实验1)电池组2)串联3)并联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1.电阻1)概念2)单位换算3)电路图符号4)实验影响因素2.变阻器1)概念2)原理3)电路图符号4)滑动变阻器(1)结构示意图(2)实验(3)含义(4)作用5)变阻箱(1)结构(2)读数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电流效应1)热效应2)化学效应3)磁效应2.欧姆定律1)实验2)内容3)公式 4)应用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1.伏安法1)概念2)原理3)电路图4)实验5)注意(1)滑动变阻器作用(2)电阻与温度关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电阻串联1)实验2)理论推导3)实质4)结论2.电阻并联1)实验2)理论推导3)实质4)结论3.串联电路规律1)2)3)4)4.并联电路规律1)2)3)4)第五节家庭用电1.家庭电路1)组成2)作用3)注意2.测电笔1)作用2)组成3)使用3.电灯1)工作原理2)能量转化3)注意(1)玻璃泡(2)≥60W真空(3)惰性气体(4)螺旋状(5)钨4.安全用电1)触电(1)概念(2)原因2)常识(1)一个要求1)2)3)4)(2)四个不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电压高于36V带电体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电能表1)作用2)单位3)读数4)含义(1)(2)(3)(4)5)计算2.电功1)概念2)单位3)影响因素4)公式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1.电功率1)概念2)公式3)单位4)意义5)影响因素2.用电器铭牌1)额定电压2)额定电流3)额定功率4)实际电压5)实际电流6)实际功率第三节测量电功率1.伏安法测电功率1)原理2)器材3)电路图4)实验5)滑动变阻器作用2.电能表测电功率1)原理2)器材3)实验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一、磁1.磁的妙用1)2)3)4)2.磁性3.磁体1)概念2)种类4.磁极1)概念2)种类N S3)作用规律5.磁化1)概念2)方法6.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方法1)2)3)4)7.地磁场二、磁场1.概念2.磁感线1)概念2)画法①②③④⑤3.磁场方向4.磁屏蔽第二节电流的磁场1.电磁应用1)2)3)4)5)2.奥斯特实验1)过程2)结论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过程2)结论4.右手螺旋定则1)作用2)内容3)应用①N S极②I方向③线圈绕法(三知二求一)5.电磁铁1)组成2)磁性强弱影响因素①②③3)优点6.电磁继电器1)组成2)工作原理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1.电动机应用1)2)3)4)2.电动机1)原理2)能量转化3)组成4)换向器作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1.电池1)概念2)种类3)能量转化4)优劣势2.发电机1)概念2)发电方式3)能量转化4)优劣势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电磁感应1)实验2)产生条件3)感应电流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影响因素4)应用①发电机②话筒③变压器④能量转化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1.发电机1)组成2)原理3)能量转化2.电能的输送1)远距离高压输电2)变压器3.高压触电及其防护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1.信息的记录2.电报与电话1)电报2)电话①话筒②听筒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1.电磁波1)概念2)应用3)特征①波长②波速③频率④c=2.电磁污染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信息高速公路2.光纤1)概念2)优点①抗干扰能力强②信号衰减弱③信息容量大④清晰度高⑤保密性好3.现代电信网络1)卫星通信2)微波通信3)移动通信4.因特网1)概念2)优缺点5.GPS1)概念2)组成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1.形形色色的材料1)金属2)无机非金属3)有机高分子材料4)复合材料2.材料的物理性质1)弹性2)硬度3)延展性3.材料与社会发展第二节半导体1.导体2.绝缘体3.半导体1)概念2)常见物体4.半导体元件1)二极管2)三极管5.半导体材料的应用1)太阳电池2)条形码扫描器3)微处理器4)机器人第三节探索新材料1.超导材料1)概念2)应用2.纳米材料1)概念2)应用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多种形式的能量1)化学能2)核能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3.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2)应用第二节能源与社会1.自然界的能源1)可再生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3)能源结构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与环境第三节开发新能源1.太阳能1)光能转化为电能2)光能转化为内能2.核能1)核裂变2)核聚变3)核电站3.其他新能源1)地热能2)潮汐能3)风能。
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
八上内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基本单位2.单位间的换算(长度/质量/时间/面积/密度)3.刻度尺和秒表读数4.误差与错误误差有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二、运动1.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2. 3.6KM/h=1m/s三、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真空不能传声,空气的传播需要介质。
传播速度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3.音调:振动快慢、频率高低4.响度:声音大小5.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6.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播能量。
声速7.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声源、传播途径、影响者四、物态变化1.熔化、液化、升华、凝固、汽化、凝华2.晶体和非晶体五、光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小孔成像:倒立、等大、实像3.光的反射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5.平面镜成像(等大、正立、虚像)6.光的折射7.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彩虹)8.色光三原色:红绿蓝9.凹透镜、凸透镜六、质量与密度1.公式、单位,质量的概念2.天平的使用(左物右码)八下内容七、力、重力和弹力1.力的两个作用效果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4.重力的公式,方向,由来,重心,重力就是压力?八、牛一定律和二力平衡1.静止或匀速---平衡状态2.惯性只和质量有关(特殊的水里气泡、氢气球)九、摩擦力1.摩擦力和什么有关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走路和骑车)3.力的平衡求摩擦力(如果有是否能平衡?)十、压强1.固体压强:公式,意义,和什么有关2.液体压强:公式,连通器,台型容器的压力压强问题3.流体压强: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十一、浮力1.浮力的方向、大小2.公式3.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验证十二、功和功率1.功的定义: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力、距离、方向垂直3.功率的公式十二、机械能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2.蹦极中的能量转化十三、杠杆和滑轮1.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2.定滑轮和动滑轮3.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和无用功。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一、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3、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4、噪声的控制(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的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二、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反射光仍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
3、光的折射(1)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
4、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4)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5、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在视网膜后方,佩戴凸透镜矫正。
初中物理讲义全有
第一讲声现象知识结构浏览: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声速——回声声波——声能次声波声现象音调——频率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的特征超声波响度——振幅音色——发生体决定乐音声音的种类噪声的来源噪声噪声的控制知识点: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而产生的,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具有,叫做能3、乐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和。
乐音的波形是。
4、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发生体震动的。
越高,音调越,越低,音调就越。
5、指声音的强弱,它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有关。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的。
越大,响度越;越小,响度就越。
(2)人到声源的。
越,响度越;越,响度就越。
6、我们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的声音靠的是,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形状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7、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而产生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8、噪声的波形是,噪声的强弱用为单位来表示。
符号:。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控制噪声(改变/减少/停止声源振动);(2)阻断噪声(隔声/吸声/消声);(3)在减弱噪声(戴护耳器/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控制。
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10、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Hz至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11、超声波是指频率Hz的声波。
超声波具有、、等特点。
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探伤、定位、测、测、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
次声波是指频率Hz的声波。
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的特点。
初三物理总复习讲义(一)
初三物理总复习讲义(一)一、本讲主要内容: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册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二章简单的运动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为了使用方便,还有一些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导出单位,主要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103 千米; 1米=10分米; 1米=102厘米; 1米=103毫米;1米=106微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3微米.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在使用刻度尺前,必须先对刻度尺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观察:(a)零刻度线是否完好,有无磨损.如零刻度线是完好无损的,则可以用此刻度线为测量的起始位置,如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必须另外确定一个完好的刻度线作为测量时的起始位置,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位置前的数字.(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就是指刻度尺的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由该数值才能确定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c)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量程就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做到下面几点:(a)尺放正、不歪斜,使刻度尺边缘与被测物边缘齐平.(b)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用较厚的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要特别注意做到这一点.(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正确记录好测量结果.测量应记录的数字是由准确数字和估计数字两部分组成,准确数字是指由刻度线直接表示出来的数字,也就是指最小刻度值以上的各位数字;估计数字是指最小刻度值下一位的数字,这数字虽已不准确,但和准确数一样都属于有效数字,都应记录.测量结果必须要有单位,没有单位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可归纳如下:单位测量结果准确数字数字估计数字(4)要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刻度尺.在实际测量时,应根据被测物的长度和测量所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确定所用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例如,为了安装玻璃而测量窗户的长度,则应准确到毫米,就要选择最小刻度是毫米,量程大于玻璃长度的刻度尺较适宜;如果为了给此玻璃窗配窗帘而测量窗户的长度,则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米尺就可以了.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1)累积法用一般的刻度尺是不能直接测量出一些尺寸很小的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的,但如果把很多这样相同尺寸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能够测量出累积起来后的总量,再用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就能得到每一个物体原来的长度或厚度.例如用累积法可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或测量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2)替代法用替代法可以较方便地测量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圆形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3)平移法用平移法较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4.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静止的.(3) 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听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5.速度和平均速度(1) 速度在物理学中是用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且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ts v = (3)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即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断变化的.(4) 平均速度就是用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ts v = 这里的v 只表示物体在t 时间内或s 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6.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除此以外,还有厘米/秒,千米/时......对这些复合单位,不仅要求能够会读、会写、会说明它们表示的意思,还要会进行单位换算.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数据分别表示不同物体的长度,其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相同的?(1) 0.0006米 (2)60微米 (3)6×104-分米(4)6×104毫米 (5)6×106-千米 (6)6×103-厘米例2.下列物体长度较接近1厘米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B.大姆指甲的宽度C.新铅笔的长度D.十张纸的厚度例3.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 0.420米B. 420毫米C. 0.0420米D. 4.202分米例4.站在路边的甲看见乙驾驶轻骑超过了骑自行车的丙,甲说乙在前进,乙说丙在后退,丙说甲在后退,则他们各自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是以乙为参照物B.乙是以丙为参照物C.丙是以甲为参照物D.甲、乙、丙分别以自己为参照物例5. 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着的排球B.在圆形跑道上快慢不变行驶着的摩托车C.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D.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例6.一辆汽车从A 地开往B 地,前一半路程内平均速度为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50千米/时,则汽车的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_.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单位换算0.025米=_________厘米=_________毫米 6.7×610米=_________千米2.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合适的单位(1) 物理课本厚0.93_________.(2) 我国男排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25_________.(3) 地球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6_________.3.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若野兔以16米/秒的速度奔跑,坦克以54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运动得快的是_________.4.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公路上,每隔2秒钟就驶过一根相距40米的电线柱,这辆汽车速度是_________千米/时.5.“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地球的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又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用的时间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31,则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_________倍.7.某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150秒后速度为25米/秒,接着匀速运动100秒后减速,经过50秒停下,共行驶6900米,则该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二、选择题8.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0.84厘米,20.85厘米,20.837厘米,20.43厘米和20.85厘米,此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A. 20.85厘米B. 20.84厘米C. 20.75厘米D. 20.76厘米9.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B.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认真细致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10.下列 物体的长度接近6厘米的是[ ]A.教科书的长度B.普通墨水瓶的高度C.钢笔的长度D.乒乓球的直径11.甲、乙两车在同一条道路上,乙车驾驶员从观后镜中看到甲车距自己越来越远,则[ ]A.甲车在向后倒车B.甲车已停止C.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小D.三种情况均可能12.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290分米/秒;猎豹在地面上奔跑时速度为1.68千米/分; 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80.5千米/时,世界冠军刘易斯的百米记录是9.86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旗鱼B.猎豹C.灰面鸫D.刘易斯13.下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B.沿平直轨道进站的列车C.斜向上抛出的皮球D.放在快慢不变运行着的传送带上的纸箱14.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8秒内通过320米,则此物体在后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A. 40米B. 80米C. 100米D. 无法判断三、计算题15.某人用1小时走完了3600米,休息半小时后,又用半小时走完了1440米,他休息前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16.某同学乘坐着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求:(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他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答 案一、填空题1. 2.5 、 25 、 6.7×3102.(1)厘米 (2)毫米 (3)千米3.运动快慢 野兔4. 725.太阳、地球6. 1.57. 23二、选择题8.A 9.C 10.B 11.D 12.A 13.D 14.D三、计算题15. 1米/秒 0.7米/秒16.(1) 2vt s ==850米 (2) t v t v vt s '+'-=2=875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磁原子和星系【知识要点】一、磁体1.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N极(北极)和S极(南极)。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2.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磁场方向。
3.磁感应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假想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常见的磁感应线分布图三、电流的磁场1.著名的奥斯特实验首先表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具有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右手螺旋定则a.对于通电直导线: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b.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四、原子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葡萄干。
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
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约瑟夫·汤姆孙欧内斯特·卢瑟福埃尔文·薛定谔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模型电子云模型3.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五、地球和太阳系1.太阳系:恒星是太阳;2.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3.地球的卫星:月球、人造地球卫星【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N极时,所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棒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 B.钢棒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C.钢棒无磁性 D.不能确定钢棒是否有磁性2.已知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画出的磁感线方向(或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图中正确的图是 [ ]A B C D 第3题图3.如图所示,将挂有小铁球的弹簧秤自左向右地慢慢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 ] A.不变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4.到目前为止,最具科学性的原子模型是 [ ]A.葡萄干模型 B.蛋糕模型 C.行星模型 D.电子云模型。
5.20 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b)、(c) 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 ]A.(a)、(b)、(c) B.(c)、(b)、(a) C.(b)、 (c)、 (a) D.(a)、(c)、(b)6.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 A .核子B .电子C .中子D .质子7.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原子中不带电的是 [ ] A .质子 B .电子 C .中子 D .核子 8.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D .原子核虽然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9.许多天体的运动特点和原子中电子运动特点相似,下列天体中不具备这种特点的是[ ] A .太阳B .地球C .月球D .火星10.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地球 太阳系”一节后,整理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有下划线的四项内容中,归类不正确的是 [ ] A .(1)B .(2)C .(3)D .(4)地球、月球、火星……人造地球卫星…… 恒星 行星 卫星太阳(1) (2) (3)(4)太阳系二、填空题11.某同学利用如上图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a )、(b )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b )、(c )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甲所示,轻推一下小车B ,越靠近小车A ,B 车就越快,直到A 、B 两磁体接触上;如图乙所示,轻推一下小车B ,越靠近小车A ,B 车就越慢,B 车距A 一段距离停止。
甲乙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包括“力学”“磁学”):(1)由图甲和图乙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图题13.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14.在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在图中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小磁针静止时的N 、S 极。
电源N第13题 第14题图第2讲声音和光【知识要点】一、声音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而产生的,所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2.声音的特征a.响度:声音强弱的程度,响度与声波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b.音调: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声音的频率f有关;c.音色:随着发声体的不同而不同。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
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4.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5.噪音的控制:(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3)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米/秒,这是目前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2.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太阳光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时近似认为是平行光,而蜡烛,电灯之类的点光源发出的光为放射状光线。
三、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反射定律的中考题型,考作图题的概率比较大。
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能写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的),反射定律适用于任何反射面,包括曲面,但是初中阶段只讨论平镜面反射。
四、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为正立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注意:作图的时候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实像用实线表示。
五、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特别的,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r)。
r<i r>i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作用是不同的。
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到光密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到光疏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
记忆方法:对空气、水和玻璃,空气中的角>水中的角>玻璃中的角,这里的角可以指入射角或折射角。
六、光的色散1.白光的色散:一束白光穿过棱镜后,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
2.三原色光:红光,蓝光,绿光。
七、透镜(光的折射现象应用) 1.透镜的种类:a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有2个焦点。
OF 1F 2 OF 1F 2b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有2个虚焦点。
OF 1F 2OF 1F 22.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用f 表示凸透镜的焦距,u 表示物距,v 表示像距,则有如下重要不等式关系: a .u>2f ,f<v<2f ,像物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b .u=2f , v=2f ,像物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 .f<u<2f , v >2f ,像物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d .u=f ,不成像点;e .u<f ,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反射线ii 'r折射线玻璃空气入射线反射线ii 'r折射线玻璃空气入射线OF 2F 物区F2F光屏区aa'c c'bb'd ee'倒立缩小物距区倒立放大物距区正立放大物距区不成像区倒立缩小像距区倒立放大像距区凸透镜成像的五种情况图示应注意的问题:(1)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2)焦点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转折点,但焦点处是不成像点;(3)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4)利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题时主要用“不等式法”。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和火柴,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例题剖析】 一、选择题1.用笛子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一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 []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频率不同。
2.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B.在岸边看见水中的月亮C.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D.用照相机拍照 3.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为 [ ] A .0° B .30° C .45° D . 90° 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湖面上映出了湖边景物的倒影B.阳光下房屋、树木的阴影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D.用凸透镜对着阳光取火 5.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 .钢笔错位C .看到地上的书本D .水中倒影6.大陆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已经入住台湾台北市立动物园,如图所示是大熊猫在平面镜前吃竹子的画面,那么此时它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应该是[]A B C D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8.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