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设计要求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性能与配合比设计密切相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比例,以达到满足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从基本要求、组成原则和配合比设计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要求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抗压强度为主要考虑因素。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并按照相应标准或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抗压强度值选取配合比。
2.耐久性: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水分侵蚀等。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对这些因素的耐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控制水胶比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变形: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收缩、膨胀等。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变形要求,并通过控制材料比例、使用适当的掺合料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变形。
二、组成原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结材料,其品种和品质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很大。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品种和品质的水泥,并控制其用量。
2.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粒径适当、质量稳定的砂,并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和洗选等处理。
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对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粒径适当、坚硬耐久、无裂纹等质量稳定的石子,并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和洗选等处理。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清洁、无污染、适量的水,并控制其用量。
5.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辅助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种类和用量的掺合料,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是一种基于强度理论和极限状态设计原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各材料之间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满足强度、变形等方面要求的目标。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
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灰比(W/C)、单位用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
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1.水灰比。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灰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
因为当W/C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
3.砂率。
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
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 体积法基本原理。
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
若以Vh、Vc、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4-32)若以C0、W0、S0、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4-33)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a=1。
(整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置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三: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四: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以下表的规定。
时,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备注: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采用掺量大于30%d C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其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
七、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
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备注: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八、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宜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³;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一、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fcu,k+1.645δ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1.15fcu,k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到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δ应按下式计算:δ=√∑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cu,I —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m fcu —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 —试件组数。
C30桩基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关于C30桩基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1、配合比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30(2)、要求坍落度:180~220mm(3)、最大水灰比:0.62、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3、原材料情况(1)、水泥:重庆金九水泥P.O42.5R;(2)、细集料:资阳临江砂石厂,细度模数2.76;(3)、粗集料:资阳临江砂石厂;堆积密度为1.65;(4)、水:饮用水;(5)、外加剂:四川柯帅KS缓凝高效减水剂4、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σ取5.0,fcu.o =30+1.645×5.0=38.2(Mpa)(2)、水灰比计算:W/C=(0.46×42.5)/(38.2+0.46×0.07×42.5)=0.49 按规范规定,该部位混凝土水灰比应不大于0.6,所以满足要求。
(3)、确定用水量:查表后计算得:W=205+(200-90)÷20×5≈232 (Kg/m3)掺减水剂1.0%,减水率为18.0%。
W=232×(1-18.0%)=190(Kg/m3)(4)、水泥用量:C=190÷0.49≈388(Kg/m3)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350Kg/m3)。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小水化热,采用等量代替法添加Ⅰ级粉煤灰来改善其工作性能,掺量约为水泥用量的15%,其用量为:F=(388÷(1+15%)〕×15%≈51(Kg/m3)C=388-51=337(Kg/m3)(5)、粗细集料计算:按砂率表查询并结合本合同段细集料实际情况(细度模数为2.76)取砂率为42%。
假定混凝土容重:ρ=2350 (Kg/m3)细集料用量:S=(2350-337-51-190)×42%≈744粗集料用量:G=2350-337-51-190-744=1028(6)、试拌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经试拌,混凝土坍落度为210mm,混凝土粘聚性良好,工作性能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 1 坚固性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
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
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
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要求:
1、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
2、石灰、粉煤灰与碎石的比为15:85~20:80
二、设计依据:
1、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料结合稳定材料实验规程》
2、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三、原材料
1、石灰:产地睢宁属于ш级消石灰
2、粉煤灰:产地淮安电厂
3、集料:产地张圩小碎石5-16mm、大碎石16-31.5mm
4、水:地下水
四、确定集料配合比例
根据图解法:大碎石为33%、小碎石为30%、石屑为37%
五、选择三种配料进行击实试验
1、石灰:粉煤灰:碎石=5.5:11:83.5
2、石灰:粉煤灰:碎石=6:12:82.0
3、石灰:粉煤灰:碎石=6.5:13:80.5
根据击实所得的最大密度及最水制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其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试配结果本着即满足施工要求又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
选择石灰剂量为6%的配合为最终配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2.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有和不同 3. 沥青的塑性、温度敏感性、粘度等如何测试
4. 沥青的牌号如何确定
5. 沥青的掺配方法及计算公式 6. 沥青的改性
7. 沥青混合料
本章小结
1. 基本概念: 油分、树脂、沥青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温度敏感性、溶解度、
碳素结构钢、幼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钢号的 标识,及如何确定 钢材中各化学成分对钢材的强度、韧性、脆性、及可焊接性等的影响 碳素结构钢等的质量等级如何划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何谓钢筋三指标,各自如何测试?各自的结构意义是什么?
本章小结
几个基本概念: 屈服点、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条件屈服点、冷拉强化、时效 处理、硬度、屈强比、疲劳强度、冲击韧性、
2.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哪些?各自在混凝土中起什
么作用
3.
配制混凝土选择石子最大粒径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4.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5. 简述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的对混凝土 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6. 混凝土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判断混凝土和易性?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
本章小结
1.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2. 影响材料吸声与隔声的因素 3. 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的区别 4. 多孔吸音材料和多孔隔热材料在孔结构上的异同 5. 常见绝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有哪些,其隔热机理如何? 6. 针对空气声与固体声的隔声材料有何区别
的混凝土流动性最好,保水性和粘聚性 也较好。 ②水泥浆数量:水泥浆数量不能太多也 不能太少 ③水灰比(单位用水量) 3 kg/m 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 )
JGJ55-20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
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
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 应按下式计算(新增)
fcu,0 1.15fcu,k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 采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与测试 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方法相比,时间大大缩 短,有利于配合比设计和控制。
• 表3.0.6中的氯离子含量系相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的百分比,与控制氯离子相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 用量的百分比相比,偏于安全。
3 基本规定(最小含气量)
3.0.7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 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 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 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最大不宜超过7.0%。
3 基本规定(最大水胶比)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 比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b) 三 最大水灰比 0.65 0.60 0.55 0.50
度经时损失值(mm)。
3 基本规定(新增加)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 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 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 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0082的规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总则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1.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2.1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2.1.13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普通混凝土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增长,确保混凝土工量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汪与民用建筑及一秀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1.0.3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第1.0.4条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殊途同归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帛性标准的规定.2.1 术语第2.1.1条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3 干密度为2000-2800kg/m的水泥混凝土.第2.1.2条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长(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第2.1.3条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混凝土物坍落度为10-90mm的混凝土.第2.1.4条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yete混凝土物坍落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第2.1.5条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第2.1.6条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第2.1.7条抗击冻混凝土forst-strength concrete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第2.1.8条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crete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第2.1.9条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混凝物坍落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第2.1.10条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2.2 符号第2.2.0条 f---混凝土配制强度 (MPa); cu,0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cu,kf---水泥28d抗压旨度实测值(MPa); cef---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ce,gm---掺外加剂时每立方来混凝土中的的水泥用量(kg); wa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粗骨用量(kg)' c0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细骨料用水量(kg); g0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细骨料用量(kg); s,0m---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粗骨料用量(kg); w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水量(kg); c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g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s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cpγ---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cβ---外加剂的减水率(%);β---砂率(%); s3 ρ---水泥密度(kg/m); c3 ρ---粗骨料的表现密度(kg/m); g3 ρ---细骨料的表现密度(kg/m); s3 ρ---水的密度(kg/m); w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3 ρ---混凝土表现密度实测值(kg/m); c,t3 ρ---混凝土表现密度计算值(kg/m); c,cδ---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 第3章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第3.0.1条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f+1.645σ (3.0.1) cu,0cu,k式中f---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0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cu,k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第3.0.2条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2.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第3.0.3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和C25级,其强芳标准差计算值不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a.3.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第4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第4.0.1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0.1-1,4.0.1-2选取.3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表4.0.1-1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6 20 40 项目指标16-20 175 160 145 180 170 155 维勃稠度 11-15 180 165 150 185 175 160 (s)5-10 185 170 155 190 180 1653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表4.0.1-2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项目指标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坍落度(mm)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注:1.本表用水量系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浊绨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 ;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以本规程表4.0.1-2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m(1-β) (4.0.1) waw0式中m---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am---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0β---外加剂的减水率(%).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第4.0.2条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混凝土砂率的确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水灰双按表4.0.2先取.混凝土的砂率(%) 表4.0.2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水灰比(W/C) 10 20 40 16 20 40 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 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 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注:1.本表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2.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3.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4.本表中的砂率系指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2.坍落度大于60mm的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4.0.2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3.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4.0.4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预应预应钢筋钢筋环境条件结构物类别素混凝力素混凝力混凝混凝土混凝土混凝土土土土正常的居住或办公用房屋不作规0.65 0.60 200 260 300 1.干燥环境内部件定高湿度的室内部件室外部件无0.70 0.60 0.60 225 280 300 冻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害的部件 2.潮湿环境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有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0.55 0.55 0.55 250 280 300 冻且害冻害的部件3.有冻害的除经受冻害和冰剂作用的室0.50 0.50 0.50 300 300 300 冰剂内和的潮湿环境室外部件注:1.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人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要表限制.第4.0.3条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一>>(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的规定.第4.0.4条当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0.4中的规定.第4.0.5条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引气剂的掺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并经度验确定,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符合表4.0.5的规定;混凝含气量亦不宜超过7%.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应作坚固性试验.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表4.0.5粗骨料最大粒径(mm) 最小含气量(%)40 4.525 5.020 5.5注:含气量的百分比为体积比第5.0.4条回归α和α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ab1.回归系数α和α应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ab土强度关系式确;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表5.0.4采用.回归系数α,α选用表表5.0.4 ab石子品种碎石卵石系数α 0.46 0.48 aα 0.07 0.33 b第5章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第5.0.1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注: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第5.0.2条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cu,0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量;3.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第5.0.3条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灰比宜按下式计算:W/C=α.f/f+α.α.f (5.0.3-1) acecu,0abce式中1.α,α---回归系数; abf---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ce1.1.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5.0.3-1)中的f值可按下式确定:cef=γ.f (5.0.3-2) cecce,g式中γ---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cf---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ce,g2.f值也可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 ce第5.0.5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可按本规程第4.0.1条的规定确定.w0第5.0.6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可按下式计算: c0m=m/W/C (5.0.6) c0w0第5.0.7条混凝土的砂率可按本规程第4.0.2条的规定选取.第5.0.8条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m+m+m=m (5.0.8-1) c0g0s0w0cpβ=m/m+m×100% (5.0.8-2) ss0g0s0式中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c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g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s0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0β---砂率(%); sm---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 cp2.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ρ+m/ρ+m/ρ+m/ρ+0.01α=1 (5.0.8-3) c0cg0gs0sw0wβ=m/m+m×100% (5.0.8-4) ss0g0s0式中33 ρ---水泥密度(kg/m),可取2900-3100kg/m; c3 ρ---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 g3 ρ---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 s33 ρ---水的密度(kg/m),可取1000kg/m; w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3.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ρ,ρ)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gs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规定的方法测定.6.1 试配第6.1.1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第6.1.2条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6.1.2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时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表6.1.2 骨料最大粒径(mm) 搅拌物数量(L)15 31.5及以下40 25第6.1.3条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第6.1.4条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的6.1.3条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第6.1.5条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第6.1.6条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护到28d时试压.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28d强度或按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一>>(JGJ28)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第6.2.1条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相对应的灰水比,并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cu,0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用水量(m)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w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2.水泥用量(m/)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c3.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m和m)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基础上,gs按选定的灰水进行调整后调整后确定.第6.2.2条经试配确定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1.应根据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ρ: c,cρ=m+m+m+m (6.2.2-1) c,ccgsw2.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δ:δ=ρ/ρ (6.2.2-2) c,tc,c式中3 ρ---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c,c3 ρ---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c,t3.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坡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经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第6.2.3条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可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7.1 抗渗混凝土第7.1.1条抗渗透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2.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减水剂或引气减水剂;4.抗渗混凝土宜掺用矿物掺合料.第7.1.2条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2.砂率窒为35%-45%;3.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7.1.2的规定.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表7.1.2最大水灰比抗渗等级 C20-C30混凝土 C30以上混凝土 P6 0.60 0.55P8-12 0.55 0.500.50 0.45 P12以上第7.1.3条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第7.1.4条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试配时,宜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其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要求: P?P/10+0.2 (7.1.4) t式中P---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最大水压值(MPa); t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3.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还进行含气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7.1.3条的规定. 7.2 抗冻混凝土第7.2.1条抗冻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细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抗冻等级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5.抗冻混凝土宜采用减水剂.对抗冻等给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掺引气剂,掺用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0.5条的规定.第7.2.2条抗冻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外,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7.2.2条的规定.第7.2.3条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 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表7.2.2 抗冻等级无引气剂时掺引气剂时 F50 0.55 0.60 F100 - 0.55- 0.50 F150及以上7.3 高强混凝土第7.3.1条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4.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5.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活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且宜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第7.3.2条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除应按本规程第5章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试验资料选取;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按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确定;3 4.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于550kg/m;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3600kg/m.第7.3.3条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本规程第6章的规定进行.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第7.3.4条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7.4 泵送混凝土第7.4.1条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7.4.1的规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表7.4.1 石子品种泵送高度(m) 粗骨料最大粒径比与输送管径比<50 ?1:3.050-100 ?1:4.0 碎石>100 ?1:5.0<50 ?1:2.550-100 ?1:3.0 卵石>100 ?1:4.03.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4.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7.4.2条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7.4.2) T=T+?T tp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T---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pT---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第7.4.3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规定进行外,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小于0.60;3 2.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4.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7.5 大体积混凝土第7.5.1条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廷缓水热的释放;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3.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7.5.2条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7.5.3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准备实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
确定配合比的工作成为配合比设计。
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②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③满足环境和使用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④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从现象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只是通过计算确定各种组成材料的用量,而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水泥、水、砂子和石子这四项基本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①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灰比表示;②砂和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③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率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来反映。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因为这三个参数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组成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其关键性作用;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单位用水量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特别是其中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很大影响在配合比设计中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算料基准计算1m ³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以质量计。
计算式以干燥状态时的质量为基准。
所谓干燥状态,指细骨料含水率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小于0.2%。
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正确选定原材料品种,检验原材料质量,然后按照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计算配合比”。
经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经强度复核(如有其它性能要求,则需做相应的检验项目)定出“试验室配合比”,最后以现场原材料实际情况(如砂、石含水等)修正“试验室配合比”从而得出“施工配合比”。
1.计算配合比的确定(1)计算配置强度为使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满足规定的要求,再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使混凝土的配合强度(f cu ,0)高于设计强度等级(f cu ,k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1.15f cu,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σ=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MPa;mf 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JGJ55-20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 共61页
≤C20 C25~C45
C50~C55
4.0
5.0
6.0
<C20
C20~C35
>C35(修改前)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3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 2.C30等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
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 即:配制强度计算公式中的“大于”符号 的使用条件。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 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2.1.13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
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 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 量的质量百分比。
(11~15是新组建的术语和定义)
• 掺加适量引气剂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对 于有较高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掺加引气剂可以明 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引气剂掺量要适当, 引气量太少作用不够,引气量太多混凝土强度损 失较大。
3 基本规定(最大碱含量)
3.0.8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 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 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于矿物掺合 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 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 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2 术语、符号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 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 缝的结构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置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三: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四: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以下表的规定。
时,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备注: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采用掺量大于30%d C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其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
七、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
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备注: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八、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宜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³;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一、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fcu,k+1.645δ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1.15fcu,k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到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δ应按下式计算:δ=√∑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cu,I —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m fcu —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 —试件组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则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配合比设计的目的、原则、方法、流程等,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和技巧。
二、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骨料、粉煤灰、矿渣粉、掺合料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用量,以达到在规定条件下混凝土性能要求的目的。
具体而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密实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等基本性能指标。
2. 根据不同工程要求和场合,确定混凝土的制备方式和施工工艺,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3. 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种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
4.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三、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2. 根据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其适当的配合比例和用量。
3.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水泥、骨料、掺合料不均匀等问题。
4. 在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混凝土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四、配合比设计的方法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实验法、理论计算法和经验法等。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室试验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
其基本流程为:首先确定混凝土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指标;然后根据骨料、水泥、矿渣粉等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质,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试验;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要求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 ,o ≥1.15f cu ,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n 22cu i cu i 1n n 1f mf σ=-=-∑,式中 f cu ,i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 组试件的强度值,MPa ;mf cu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 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n ——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试验大纲
一、工程的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市**乡境内、**左岸的一级支流**上,坝址距**市93km,水库总库容0.5446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50MW,属III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有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发电引水系统、地面式厂房、户内式升压站、尾水渠、进厂、上坝公路等。
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最大坝高69.5m,坝顶宽6m,坝底宽16.0m。
采用坝身泄洪,泄洪建筑物为坝身设置三个表孔,表孔堰顶高程450.00m,堰顶净宽均为11.5m,两个边孔上、下游均悬挑于坝身上,中表孔为滑雪道,均采用挑流消能。
发电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岔洞及支洞等组成,引水隧洞为圆形,洞径7.2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其后的压力管道采用内衬钢板外包砼的衬砌结构,回填素混凝土0.7m。
发电厂房位于右岸、坝址下游0.35km,装2台单机容量为25MW的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MW,施工总工期为3年,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共计12.0万m3。
二、试验目的
1、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提供满足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且经济的砼配合比;
2、为工程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三、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应提供的技术指标
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表
其中:1、大坝表孔过水面C30砼须抗冲耐磨;
3、大坝砼垫层90天龄期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五、试验研究内容
(一)原材料试验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以下原材料方案,最终由业主确定:
1、水泥
(1)取两个旋窑水泥生产厂家(石柱科华水泥厂和恩施华新水泥厂)32.5Mpa和42.5Mpa两种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试验研究。
(2)水泥技术指标测定
比重、标稠用水量、细度、安定性、抗压、抗折强度、凝结时间、水化热、化学成分等。
(3)不同粉煤灰掺量情况下的胶砂强度等。
2、粉煤灰
(1)取重庆、荆门或者襄樊粉煤灰1~2种(由业主确定)
(2)粉煤灰品质指标测定
密度、需水量比、强度比、细度、化学成份、形貌、烧失量、等级。
(3)进行不同粉煤灰掺量情况下的胶砂强度对比试验。
(4)进行粉煤灰不同掺量复掺对比试验。
3、骨料
人工砂石料,砂的细度模数为2.8±0.2。
4、外加剂
(1)外加剂相容性检验
(2)最优掺量确定
(3)凝结时间、胶材用量、减水率、含气量
5、钢纤维
最优掺量确定
6、膨胀剂
最优掺量及膨胀量测定。
7、骨料碱活性检测
(二)砼配合比设计
1、电站厂房水下大体积C20三级配混凝土,板、梁、机墩、进水口C25二级配混凝土,排架柱、吊车梁C25二级配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28d、强度保证率95%。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指标。
2、拱坝基础垫层C20常态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90d,强度保证率85%,三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渗、抗裂、抗冻。
指标:抗渗W8、抗冻F100、坍落度50-70mm,绝热温升22℃以下。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7d、28d和90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28d 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28d绝热温升过程曲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
3、拱坝上游防渗层碾压混凝土C9020
设计要求;强度保证率85%,90d龄期线膨胀率大于30 10-6,二级配混凝土,极限拉伸值≥0.85×10-4。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渗、抗裂、抗冻。
指标:抗渗W8、抗冻F100、绝热温升20℃以下。
提供:水胶比、用水量、水泥、粉煤灰、砂率、容重、浆砂比等配合比指标、7d、28d、90d和180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28d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弹强比、微膨胀率过程曲线、28d绝热温升过程曲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
4、拱坝内部碾压混凝土C9020
设计要求;龄期90d,强度保证率85%,三级配混凝土,极限拉伸值≥0.85×10-4。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渗、抗裂、抗冻。
指标:抗渗W6、抗冻F100、绝热温升19℃以下。
提供:水胶比、用水量、水泥、粉煤灰、砂率、容重、浆砂比等配合比指标、7d、28d、90d和180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28d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弹强比、微膨胀率过程曲线、28d绝热温升过程曲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
5、引水隧洞C20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28d、强度保证率95%、二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强度、抗渗。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渗指标。
6、拱坝内部常态C20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90d,强度保证率85%,三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裂。
指标:绝热温升22℃以下,抗渗W6,抗冻F100,极限拉伸值≥0.85×10-4,坍落度50-70mm。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及90d龄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28d绝热温升过程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28d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等指标。
7、溢流面、闸墩C30混凝土
设计要求:28d龄期,强度保证率85%,二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强度、抗渗、抗冻、耐磨。
指标:抗渗W8,抗冻F100,坍落度60-80mm。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冲磨强度,90d龄期的抗渗、抗冻等指标。
8、溢流面、闸墩C20混凝土外掺钢纤维对比试验
9、导流洞封堵C20混凝土
设计要求:28d龄期,强度保证率85%,二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强度、抗渗、抗冻、微膨胀。
指标:抗渗W8、抗冻F150、坍落度60-80mm。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90d龄期的抗渗、抗冻、膨胀量等指标。
试验所需的原材料:
水泥2种:各700kg;建议为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Ⅱ级粉煤灰2种:各300kg;
砂:4500kg;
小石(5~20mm):2000kg;
中石(20~40mm):1500kg;
大石(40~80mm):300kg;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MgO、UEA等)由委托单位指定或由试验单位选择,其中:
高效减水剂15kg,引气剂(粉剂)5kg,轻烧MgO 5kg, UEA 10kg;
钢纤维由委托单位指定或由试验单位选择:3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