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水生植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它可以在水中生长,不同于陆地上的植物,水生植物具有对水环境的治理和修复的功能。

在实践中,许多城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因此需要引进水生植物来对水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生植物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对于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水生植物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首先,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和净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化学物质等。

其次,水生植物可以稳定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有效遏制污染物的扩散和传播。

最后,水生植物还能减少底泥中的废气排放,防止氧化还原反应对水体产生负面影响。

在水体中引进适宜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自身的生长和代谢,对水体进行治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处理方式。

比如,在河流和湖泊中引进睡莲,既可以增加水体的氧含量,有助于水中生物的繁殖,又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盐,有效遏制富营养化的发生。

同时,在河床上铺设适当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增强河岸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

另外,水生植物的引入还能有效减少底泥中的污染物,对底泥中金属离子、氮、磷等进行吸收和分解,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底泥污染对水质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水生植物的生长。

总的来说,水生植物在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样也是一种能够实现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

二、水生植物对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够有效修复水环境污染,这也是将水生植物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主要原因。

在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中,水生植物的引入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以及环境的改善。

具体来说,水生植物的引入可以使水体的水位得到改善,形成多个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对水体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修复还有助于河流的生态系统建设。

比如,绿色藻类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河流的生态系统耐受性,促进水体中的营养循环管理,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此外,水生植物的生长还可降低水中硝化细菌数量,从而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水生植物是指在水中、湿地或泥沼等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它们具有很好的吸收和分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对水体进行净化。

这种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一些实用的应用。

一、水生植物净化污染物的机制在清除水体污染物的过程中,水生植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吸收、分解、沉淀和切割污染物,进而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清除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1、生长和代谢。

水生植物通过根、茎和叶等器官生长代谢过程中摄取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减少水中的营养盐浓度,防止富营养化,对水质的净化起到了作用。

2、吸收和积累有机物。

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和积累有机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减少或消除水体异味和色度等问题。

3、粘附和吸附。

通过吸附和粘附等机制,水生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泥沙,从而净化水体。

4、根系高级化合物的释放。

水生植物通过根系释放一些有机酸、多糖物质等高级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加速其氧化分解,促进生物循环。

二、水生植物应用的实践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生植物净化污染物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1、水质净化。

通过投放水生植物,可以清除水体中的营养盐、化学物质和有机物等,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更优质的饮用水。

例如,中国大亚湾核电站采用水生植物技术净化机组冷却水。

2、湿地建设。

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植被修复可以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土壤质量,促进土地持续利用。

3、城市景观。

水生植物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布置水生植物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养殖业。

水生植物可以作为养殖污染物的生物滤器,对水体中的废气和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三、水生植物产业的现状和前景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水生植物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水生植物是指能在水体中生长并繁殖的植物。

它们是水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净化水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在水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净化和修复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一、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1. 吸附作用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等表面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和菌丝,这些微生物和菌丝可以吸附并寄生在水生植物的表面。

通过这些微生物和菌丝的作用,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水质。

2. 生物吸收水生植物的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

对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将其转化为植物组织中的有机物。

3. 生物转化水生植物在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后,能够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释放氧气,提高水体的氧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4. 生态平衡水生植物通过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生态功能,能够促进水体中微生物和藻类等生物的繁衍,构建起一套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从而净化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1. 河流湖泊生态修复在河流湖泊的水污染治理中,通过引种适宜的水生植物,例如莲藕、菰、香蒲等,能够有效稳定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环境。

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岸坡生态环境,促进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2. 污水处理水生植物还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中。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植物滤池等单位工程,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对进入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将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或转化,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水产养殖水生植物在水产养殖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水生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机理、水生植物在河湖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水生植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水生植物对农田污水处理的应用以及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将讨论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潜力、发展前景以及展望。

通过研究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及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污染治理、净化机理、河湖水体、废水处理、农田污水、城市水体、潜力、发展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生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和生物吸附能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体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为解决当前水污染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水生植物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1.2 研究意义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水质净化效率: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有害物质、降解污染物和改善水体氧气含量等途径,可以有效净化水体,提高水质质量。

2.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3. 节约治理成本:相比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植物具有成本低、可持续利用等优势,研究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4. 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体质量,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水生植物是一种可持续使用的治理手段,在水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吸收、降解和转化等过程,有效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吸收污染物质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大量的污染物质,包括氮、磷、重金属、有机物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污染物质直接从水中移除,从而起到净化作用。

2. 降解和转化污染物质水生植物具有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能力。

通过水生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在降解和转化过程中还能释放氧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应用广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生植物:1. 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控制水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2. 水面水生植物水面水生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同时也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空气水生植物可以利用其根系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和吸收,净化污染水体。

水底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对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同时还能释放出氧气,降低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在实际应用中,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的水污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也需注意水生植物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持续稳定的治理效果。

总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治理效果不仅削减了水污染物质,还维持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水生植物,提高水环境治理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吸收和降解污染物的方式,净化水质,提高水体的生态环境。

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来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元素,如氮、磷等,减少水中营养物的含量,避免水体过度富营养化。

水生植物的叶片表面也能吸附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如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等。

水生植物还能通过生理作用对水质进行净化。

水生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接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有利于水中生物的呼吸过程。

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光照能量,减少水中的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

水生植物的根系对水土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泥沙的流失,防止水质的变浑。

水生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根网结构,提供给水中微生物生长的庇护所,促进水体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水生植物可以被用作人工湿地的植物。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水体净化系统,通过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达到水污染治理的目的。

人工湿地可以用于农田农药残留的降解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

水生植物可以用于水培养殖和生态修复。

水生植物可以生长在水中,不需要土壤作为生长介质,可以直接通过水中的养分供养自身的生长。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水培的方式大面积种植,加速生长速度,提高水质净化效率。

水生植物还可以用于水体生态修复,通过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来净化受污染的水体,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05
水生植物在污染治理中的 挑战与前景
面临的挑战
污染严重
水生植物在重度污染的环境下 难以生存和繁殖,因此需要采 取措施降低污染程度,为水生
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生态修复周期长
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较慢 ,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对 水体的净化效果。
技术支持不足
目前水生植物在污染治理方面的应 用还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如种植 方法、管理措施等都还需要进一步 研究和探索。
吸附作用是指水生植物通过其根系或茎叶表面吸附污染物的能力。水生植物的根系和茎叶 表面通常具有大量的微孔和负电荷,能够有效地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营 养盐等。
这种吸附作用不仅与污染物的性质有关,还与水生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 因素有关。
吸附作用是水生植物清除污染物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重 要意义。
前景展望
01 02
生态优先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优先的理念将逐渐得到落实。 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将有 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水生植物的应用。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创新的技术和方法出现,为水生植 物在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03
双重功能
03
吸收作用是水生植物清除污染物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的 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降解作用
降解作用是指水生植物通过其根系或 茎叶表面的微生物群落降解污染物的 能力。水生植物的根系和茎叶表面通 常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能够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将其转化为 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
降解作用主要与污染物的性质和微生 物的种类有关。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污 染物,如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化合物等 ,植物的降解作用较弱。但对于一些 易降解的污染物,如有机酸和糖类等 ,植物的降解作用较强。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许多水源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水生植物因其独特的生态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

本文将介绍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1. 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水生植物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表面积,可以通过根系和叶片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吸收。

植物根系具有丰富的多孔空间,可以提供生物附着表面,结合特定菌群,对水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解。

此外,植物叶片表面也具有吸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水质净化效果。

2. 植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氧气供应。

同时,植物还能吸收和转化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促进底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形成生态平衡,净化水质。

3. 植物的土壤保持作用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和茎叶的固定作用,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河岸冲刷。

植物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水中的悬浮物,改善水质。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防止养分流失,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4. 植物的微生物促进作用水生植物的根系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境,可以吸引和聚集大量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

这些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物质和分解废物的能力,可以有效清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此外,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消除水体中的异味物质,改善水的口感和气味。

总结起来,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土壤保持和微生物促进等作用,水生植物能够去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提高水的透明度和氧含量,改善水质。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过程具有环保、经济和效益的特点,因此在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质净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水生植物净化原理

水生植物净化原理

水生植物净化原理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拥有清洁的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工业污染、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等原因,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

本文将介绍水生植物净化原理及其应用。

一、水生植物净化原理水生植物净化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的生理特性和根系系统,通过吸收、降解和转化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具体而言,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收营养物质: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系统,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

这些营养物质是水体中的污染源之一,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这些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的浓度,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2. 吸附重金属离子: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另一个重要的水污染源。

这些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叶片表面具有丰富的吸附位点,能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3. 降解有机物:水体中的有机物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机物的存在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些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能够通过吸收有机物,分泌酶类物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净化水体。

4. 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作用:水生植物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之形成共生关系。

这些微生物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同时为水生植物提供养分。

水生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共生作用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净化水体。

二、水生植物净化应用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净化和环境修复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污水处理: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

通过搭建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达到排放标准,提高水体质量。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基本上以化学性污染为主。

具体污染杂质有无机污染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等。

而对于这些污染物的清除中,水生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

水生植物大致可区分为四类: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与漂浮植物。

而大型水生植物是除小型藻类以外所有水生植物类群。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传递起调控作用。

它还可固定水中的悬浮物,并可起到潜在的去毒作用。

水生植物在环境化学物质的积累、代谢、归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用水生植物来监测水生污染、对污染物进行生态毒理学评价及其进入生物链以后的生物积累、修饰和转运,对植物生态的保护和人畜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1. 水生植物对氮磷的清除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利用水生大型植物富集氮磷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湖泊水环境包括水体和底质两部分,水体中的氮磷可由生物残体沉降、底泥吸附、沉积等迁移到底质中。

对过去的营养状况的追踪表明,水生植物可调节温度适中的浅水湖中水体的营养浓度。

而大型沉水植物则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从而具有比浮水植物更强的富集氮磷的能力。

沉水植物有着巨大的生物量,与环境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环境容量和强有力的自净能力。

在沉水植物分布区内,COD 、BOD ,总磷、铵氮的含量都普遍远低于其外无沉水植物的分布区。

而漂浮植物的致密生长使湖水复氧受阻,水中溶解氧大大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并未提高,且造成二次污染,影响航运。

挺水植物则必须在湿地、浅滩,湖岸等处生长,即合适深度的繁衍场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水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成为了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在水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和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转化和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为水质改善及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并介绍其应用领域。

首先,水生植物通过吸附、吸收和转化等方式来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具有丰富的根系和大量的气孔,可以通过根系的吸附和气孔的蒸腾作用,吸附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并将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物质。

同时,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减少其在水体中的浓度。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其次,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和叶片的微生物作用来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根系和叶片表面富含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降解和转化的能力。

例如水稻等水生植物的根系内生具有还原性的细菌,能够将水体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降低水体中的氮含量。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促进水体中有益细菌的生长繁殖,形成生态环境。

这些微生物在与水生植物共生的过程中,通过降解、转化和吸附等方式,有效地净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人工湿地、植物滤池和生物原位修复等领域。

人工湿地是通过人工构建植物和微生物共生的湿地环境,利用水生植物的吸附、转化和微生物作用等机制,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人工湿地不仅可以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还能改善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植物滤池是将水生植物与滤料结合,通过植物的吸附和滤料的过滤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水生植物对水污染治理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污染治理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污染治理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水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为了清除水中的污染物,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

本文将探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水生植物作为自然的水污染治理器水生植物是一种自然的水污染治理器。

这些植物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吸收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水生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同时,水生植物还可以增加氧气供应,改善水体环境。

二、水生植物的物理吸附作用水生植物除了通过吸收和转化污染物质外,还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例如,市面上广为流传的蜈蚣草,这种植物的叶子表面有许多细小的毛孔,毛孔表面会沉积一层水中的污染物,其中绝大部分污染物被直接吸附在毛孔表面上,因此蜈蚣草可以作为水生植物的一种,起到很好的物理吸附作用。

三、水生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生物吸附作用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生物吸附是指通过生物组织的代谢活动,将污染物质吸附到生物体表面或体内,并将其转化为其他有用的物质。

例如,阔叶水蕨等植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吸附作用。

四、水生植物的根系系统水生植物的根系系统也是将水中污染物质吸收并转化为有用物质的重要途径。

根系的庞大面积和复杂性能够提供大量的物理、化学、生物接口,从而使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

总之,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水污染治理作用。

通过自然的生态系统来处理水中的污染物,不仅可以减少投入成本,而且更加有效。

因此,在进行水污染治理时,应当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开发水生植物的潜力,并发挥其在水体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水生植物,是指在水中或者水边生长的植物,是一种生活在水生环境的特殊植物。

水生植物因其具有高效捕集、吸收水中污染物的特性,被广泛运用于水污染治理中。

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一、净化机理水生植物对水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吸附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叶面上有大量的表面微小结构和毛细管,能够通过物理吸附将水中的悬浮物和悬浮微粒吸附在体表上,并通过叶片、茎、根系统等消化分解有害物质。

水生植物根系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同时亦能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生理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作用,在水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生长繁殖推动着水中有害物质的转化,将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4.根系截留水生植物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它们能够将水中溶解态的有害物质截留在根系周围,形成一层稳定的界面,将大部分污染物从水中截留下来,减少了水质中的污染物的含量,保护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应用水生植物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中,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景观池治理水生植物作为景观池的一种重要装饰植物,不仅能净化水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而且还能制造出如水底丛林、水面浮岛等极具观赏价值的效果。

2.污水处理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和根系截留等作用,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还能消除水中异味和色泽,提高水质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市政污水处理厂中,通常采用人工湿地的方式,建造一些“植物降解池”来进行污水处理工作。

3.湖泊治理水生植物的应用在湖泊治理工程中较为常见,通常采用人工增加水生植物等方法来进行水质的净化治理。

通过增加水生植物,能够增加湖泊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湖泊中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降解有害物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是具有非常广泛的范围和应用价值的,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将愈加严格,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人工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

人工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

人工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繁华的城市地区,污水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人工湿地系统作为一种环保型的处理方法,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

而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化环境、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下面笔者将重点探讨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去除污染物的作用。

一、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分类人工湿地系统是指通过人工修建,使下垫面水分充足、氧气充足、水温适宜,从而使水生植物及微生物得到优越的生长条件,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人工湿地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类:(一)表层流人工湿地系统表层流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分为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和人工流湿地,其中自由水面人工湿地为湖泊和水库等,人工流湿地则主要为平面流湿地和流态湿地。

(二)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是通过依靠水体在地下流动而实现处理的,其主要靠人工湿地底部的填料作为过滤介质,使得水在透过密集的填料过滤后,被处理成符合环境要求的出水。

(三)表、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表、深层流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上述两种人工湿地系统结合在一起,达到一个双重处理的目的。

这种系统普遍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以及重金属污染物质。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去除污染物的作用1、物理过滤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的物理过滤作用,例如芦苇具有很好的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其地下根茎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减少水中营养物浓度的目的。

另外,水生植物也能够产生大量的叶片和根系,这些部件能够有效地过滤水中大颗粒的污染物质。

2、化学吸附水生植物通过根系释放的氧气以及分泌物质,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快速地吸附和降解。

例如人工湿地系统中常见的莲花,其根系能够吸附氮和磷等养分,而对于有机物质的去除,莲花叶子表面上的微生物团共同作用,通过生物降解使得水体的COD浓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水生植物是指能够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浮叶水生植物、水生草本植物和水生木本植物等。

这些植物在水体中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首先,水生植物通过物理净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

水中的悬浮颗粒包括泥沙、浑浊物质和悬浮微生物等,会造成水体浑浊,降低水的透明度。

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土壤的侵蚀和水库、湖泊的泥淤,减少水中悬浊物的含量。

同时,水生植物的根系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吸附附着在悬浮颗粒上的污染物质,使之沉降到底泥中,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其次,水生植物通过化学净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溶解污染物。

水中的溶解污染物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盐和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

水生植物通过其根系和叶片上的气孔,吸收水中的溶解营养盐,如氨氮、硝态氮和磷酸盐等,降低水中的营养盐浓度,抑制藻类过度繁殖,改善水质。

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吸附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降低水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减少对水生生物的伤害。

最后,水生植物通过生物净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腐殖质、油类、农药、医药废物等。

水生植物通过吸附、吸附解吸、生物降解等方式,能够有效降解和消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一些水生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抑菌和分解有毒物质能力的酶类物质,促进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主要包括根系吸附、生理吸附、生物降解、生物酶解等。

水生植物的根系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质。

根系表面的微生物膜对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有着吸附和分解作用。

水生植物的叶片上的气孔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与植物体生物降解物质反应,促进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分泌具有抑菌和分解有毒物质的酶类物质,从而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总之,水生植物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溶解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水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的净化机制与应用

水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的净化机制与应用

水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的净化机制与应用水生植物作为植物类中的一种,其生产的环境依靠在水环境中或者部分生长的周期在水表面或者水中。

它可以有效地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将水中的污染元素清除,是水污染治理的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水生植物的解析所谓的水生植物就是能够在水中或者水分较饱和的土壤中生存的植物。

广义上的水生植物包括所有的沉水、漂浮或者沼生的植物。

狭义上的水生植物包括喜湿植物、沼生植物、浮水植物或者深水植物等,主要是根据植物正常生长的水深度区分的。

总体上可以分为水生藻类、高等藻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

通常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因为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形状较大、机械组织比较发达,而被广泛应用。

2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机制(1)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微生物能够对污染水中有机物质通过新陈代谢活动进行有效的降解。

尤其是对污染物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完成的。

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水生植物坐落处给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微环境,其被水淹没的植物的茎叶为生成的微生物提供了大面积的活动空间,同时覆盖在湿土壤里的根系为存活的微生物提供了补给基质。

当在水生植物上生成大量的原生动物和菌藻类等微生物时,可以通过生成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大大地降解植物根系周边的悬浮污染物等。

(2)化学物理作用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的隔热性。

当遇到寒冷的冬天时,大雪覆盖了人工湿地上死亡的水生植物,给人工湿地赋予了隔热层,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该地的土壤出现冰冻现象。

存在的水生植物能够大大减少风浪的侵扰,同时降低了水面的风速,为取出水面上的悬浮污染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相对地减少了污染物的再一次悬浮。

(3)植物的直接吸收作用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磷、氮等营养元素的补给,从而保证其生长繁衍。

对于那些带有根的水生植物通过根部吸收营养元素,而那些被水淹没的茎叶需要从周边的水中吸收营养物质。

大量营养物质被水生植物吸收,促进了水生植物的大面积生长,一旦将这些水生植物清理出去时,其携带的营养物质也会被清除。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净化机理。

以下是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介绍。

一、植物的吸附作用水生植物的根、茎和叶面均能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如铅、汞、铜、锌、镉等重金属离子、氮、磷等营养盐离子、有机物等。

植物的吸附作用是因为植物体内的细胞质、细胞壁、根茎叶表面等具有一定的带电性,在水体中表现为吸附作用。

水生植物的吸附作用在污染物质的常规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如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并被用于铅、汞、铜、锌、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吞噬其他生物和死亡的有机物等方式降解污染物质从而氧化和还原发生反应,并将有害物质分解,例如水生植物可以吞噬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一些小型水生动物等,通过消化分解污染物质,如氨、硝酸盐等,从而降低水质中污染物质的浓度。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吸收水中的养分,如氮、磷等来避免过度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一些水生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相对较高并可将其固定在植物生物体内,从而使其不再循环在水中而导致水质污染加重。

水生植物的生长作用是指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营养物质,进行生长时能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

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中的能量,产生的氧气、二氧化碳等与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反应并降解,从而把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综上所述,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主要有吸附、吞噬、吸收和生长作用。

应用于水污染处理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污染物质采取不同的手段,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来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

此外水生植物的不同种类,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提前进行研究并有计划的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ECOLOGY区域治理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广东省潮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李晓毓摘要:水污染治理是我国在提倡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也是近年来主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围绕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污染;净化;环保中图分类号:TK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5-0150-0001水生植物属于植物类的其中一种,它生长在水环境表面或水中。

其作用在于可以有效检测水质,同时能有效清除掉水中的污染元素,是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类型,它的应用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社会经济进步中具备很重要的作用。

一、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微生物可以起到借助新陈代谢活动有效降解污染水中有机物质的作用。

特别是在去除污染物中的氮元素方面,其充分利用硝化作用或反硝化作用来完成所有的程序环节。

但对于污水处理系统来说,水生植物坐落的地方恰恰又为微生物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长环境,水生植物被水覆盖淹没的茎叶提供了大面积的微生物活动空间,并且覆盖在湿土壤中的根系又为存活下来的微生物提供了更多的补给物质。

当水生植物上面生出了许多原生动物或菌藻类生物时,便可以充分利用生成物的代谢活动有效降解植物根系周围的悬浮污染物。

(二)化学物理作用水生植物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一到寒冷的冬季,大雪会覆盖人工湿地上面很大面积的水生植物,这使得人工湿地赋予了纯天然的隔热层,同时又成功地避免了土壤出现冰冻现象。

留存下来的水生植物可以帮助减少风浪的侵扰,并且还使得水面风速进一步降低,进而为取出水面上悬浮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避免引起污染物的又一次悬浮[1]。

(三)植物的直接吸收作用为了保证水生植物的生长繁衍,其生长过程中通常需要磷、氮等各种元素的补给,而那些带根的水生植物恰恰是通过根部位置来吸收营养元素的,被水淹没的茎叶则会从周围水中吸收营养物质,这样一来,水生植物吸收了大量的营养,以此又大面积地提高了水生植物生长的概率,只要将这些水生植物清理掉,那么它们自身携带的营养物质同样也会被清除掉。

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的积极作用

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的积极作用

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的积极作用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生植物是指在水中生活和生长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悬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

它们通过吸收养分和有害物质,调节水质和环境,起到净化水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首先,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起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

水体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物质、农药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危害。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和积累这些有害物质,减少其在水体中的浓度,减轻对水质的污染。

例如,水生植物菖蒲可以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水生植物还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如氮、磷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

其次,水生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提高水体中氧气的浓度,改善水体环境。

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直接关系到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水生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增加水体中氧气的浓度。

同时,水生植物还通过根系呼吸,向水中释放氧气。

这样,水生植物起到了改善水体环境的作用,提高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保证了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

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起到吸附污染物和沉降颗粒物的作用,帮助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的根系结构丰富,根部有菌丝、毛细管等器官。

这些器官能够吸附并沉淀污染物和颗粒物,如重金属离子、悬浮颗粒、沉积泥沙等。

水生植物的根系还可促进水体底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水体的自净作用。

通过这些方式,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保护水体生态。

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的积极作用

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的积极作用

水生植物在应对环境污染中的积极作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当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的存在,为微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其浸没在水中的茎叶为形成生物膜提供了广大的表面空间,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结构,并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好氧、厌氧、缺氧等不同环境,为各种不同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分解者。

植物根部的释放作用为微生物的大量存在提供物种保障,植物的根系分泌物促使某些嗜磷、氮细菌的生长,促进氮、磷的释放、转化及有机污染物BOD、COD的分解,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

此外,在不同基质结构、环境因子等情况下,植物根系的扩展深度即发达程度有所变化,使微生物及酶的分布呈现出空间不均匀性。

香蒲型湿地中0.05~0.1米深处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0.35 m深处的数量比是13∶7(±4.1),基本上是差了一个数量级,增大湿地植物根系的扩展空间,有利于提高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有效空间,是增强污水净化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生植物的修复机理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分泌促进嗜磷、氮细菌生长的物质,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

浮水植物发达的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很大,能形成一道密集的过滤层,当水流经过时,不溶性胶体会被根系粘附或吸附而沉降下来,特别是将其中的有机碎屑沉降下来。

与此同时,附着于根系的细菌体在进入内源生长阶段后会发生凝集,部分为根系所吸附,部分凝集的菌胶团则把悬浮性的有机物和新陈代谢产物沉降下来。

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在营养物质和光能的利用上是竞争者,前者个体大、生命周期长,吸收和储存营养盐的能力强,能很好地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

某些水生植物根系还能分泌出克藻物质,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

另外,水生植物根圈还会栖生某些小型动物如水蜗牛能以藻类为食。

挺水植物可通过对水流的阻尼或减小风浪扰动,使悬浮物质沉降。

在易受风浪涡流及底层鱼类扰动影响的浅水湖泊底层,沉水植物有利于形成一道屏障,使底泥中营养物质溶出速度明显受到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渠烨(沈阳市环境保护局蒲河新城分局,辽宁沈阳110164)摘要:综述了水生植物对氮、磷、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等各类污染物的清除作用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践,同时对水生植物在废水处理和湖泊治理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水生植物;污染物;清除Abstract :The aquatic plant removal function of various pollutants such as nitrogen ,phosphorus ,heavy metals andtoxic organic compounds and pollution control practices are reviewed ,meanwhile ,the recommendations of aquatic plants applic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lake management are given.Key words:aquatic plants ;contaminants ;removal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21(2013)05-0041-03收稿日期:2013-03-25;修订日期:2013-05-07。

作者简介:渠烨,男,1973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察工作。

1引言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基本上以化学性污染为主。

具体污染杂质有无机污染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等。

而对于这些污染物的清除中,水生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大致可区分为4类: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与漂浮植物。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传递起调控作用,还可固定水中的悬浮物。

用水生植物来监测水污染,对植物生态的保护和人畜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2.1对氮磷的清除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利用水生植物富集氮磷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湖泊水环境包括水体和底质两部分,水体中的氮磷可由生物残体沉降、底泥吸附、沉积等迁移到底质中。

对湖泊过去的营养状况的追踪表明,水生植物可调节温度适中的浅水湖中水体的营养浓度[2]。

而沉水植物则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从而具有比浮水植物更强的富集氮磷的能力。

沉水植物有着巨大的生物量,与环境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环境容量和强有力的自净能力。

在沉水植物分布区内,COD 、BOD 、总磷、氨氮的含量都普遍远低于其他无沉水植物的分布区[3]。

而漂浮植物的致密生长使湖水复氧受阻,水中溶解氧大大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并未提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挺水植物则必须在湿地、浅滩、湖岸等处生长,即需要合适深度的繁衍场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2对重金属的清除水生植物对重金属Zn ,Cr ,Pb ,Cd ,Co ,Ni ,Cu 等有很强的吸收积累能力。

众多的研究表明,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植物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成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植物体内的重金属来指示环境中的重金属水平。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低,且极不均匀。

在同一湖泊中,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含量差别很大;同一种类在不同湖泊中,水生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相差也很大。

水生植物的富集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一般是: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所以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适合在低污染区域作为吸收重金属的载体,同时可以监测水体重金属含量[4]。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41此外,水生植物会控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得更多的重金属积累在根部。

水生植物根部的重金属含量一般都比茎叶部分高得多。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这可能与它们不同的吸收途径有关。

金属不同于有机物,它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只有通过生物的吸收得以从环境中除去。

植物具有生物量大且易于后处理的优势,因此利用植物对金属污染位点进行修复是解决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位点的修复有3种方式:植物固定、植物挥发和植物吸收。

植物通过这3种方式去除环境中的金属离子。

2.3与其他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染物的清除根系微生物与凤眼莲等植物有明显的协同净化作用。

一些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通气组织把氧气自叶输送到根部,然后扩散到周围水中,供水中微生物,尤其是根际微生物呼吸和分解污染物之用。

在凤眼莲、水浮莲等植物根部,吸附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大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使不同种类污染物逐次得以净化。

水生植物能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降低藻类的现存量。

在水生态环境中,水生高等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藻类数量急剧下降;二是藻类群落结构改变。

水生植物与藻类在营养、光照、生存空间等方面存在竞争。

除人工控制和低温等条件下,一般是水生植物生长占优势。

3水生植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3.1人工湿地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水生植物除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外,还有输送氧气至根区和维持水力传输的作用。

而且水生植物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纵深的扩展。

污水中的氮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作用去除,同时可利用态磷也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

通过对水生经济作物的不断收获,从而移出氮、磷等污染物。

发达的水生植物根系为微生物和微型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它们的大量繁殖为污染有机物的高效降解、迁移和转化提供了保证。

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机组合,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形成了人工湿地的统一体,强化了湿地净化污水的功能[5]。

利用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作为一种净化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它可以创立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最小的环境输出,可以保护环境,具有运行费用低和令人满意的净化效率等特点。

一个水生植物系统需要大量区域、设计规格和维护方法,从而达到单位面积上的最适宜的优化效应。

日本在琵琶湖(Lake Kasumigaura)已经进行了3年的实验。

在匈牙利,人工湿地主要有3种类型:空白水面系统、潜流系统和人工漂移草地系统。

在匈牙利的尼尔波格达尼的污水处理系统中,COD的去除速率平均约为60%,水质达到自然水体标准。

3.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清洁环境的低投资、高效益、应用方便、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技术。

它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对无机(主要是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植物途径,又称植物修复,而对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则主要靠微生物的降解、吸收与转化等途径。

虽然目前很多地区都强调限制性排放,加强废物管理,然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都市化的不断扩大,对水体的有机污染仍呈大幅度增长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使用生物异源物质,因抗性强,难以被微生物分解,使污染环境的恢复更加困难[6]。

3.3水生植物净化技术现在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已成为污水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利用浮游植物净化养殖污水的研究报道。

但因藻水分离困难,使这种微藻净水模式在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而水生植物则具有净化水质、节省能源和收获饵料的综合效果。

高等水生植物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其效能因植物种类及处理组合方式不同而异。

高等水生植物净水效果的高低依赖于各自生理活性的增强[7]。

凤眼莲、水浮莲、紫萍等植物在温暖季节生长繁殖极快,能迅速覆盖水面,净化效果好。

水花生、芦苇等抗性较强,种群密度大,净化效果较好,并具有抵抗风浪和分隔水面等功能。

伊乐藻、菹草等沉水植物在水下生长不影响水的透光,还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提供大量氧气,并且在低温季节也可很好生长。

水花生、槐叶萍、浮萍等植物的抗寒性较强。

莲藕等本身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8]。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42器由于没有RS232输出接口,则通过A/D 转换卡转化后将数据传入工控机。

(2)由于各个监测子站的实际情况的限制不能全部使用因特网,有些偏远地区还没有电话线路,为此中心站和子站之间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设计有调制解调器、ADSL 、GPRS 、CDM A 或以太网等多种,各站点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连接。

通讯方式连接选定后,需确定在网络上保证中心站和子站能相互识别身份。

对于ADSL 宽带上网的站点,其IP 地址为服务提供商动态分配,而非固定值,这种情况采用动态域名解析的方式。

对于CDMA 拨号,服务商提供了固定的IP ,中心站访问子站可直接根据IP 来访问。

对于163拨号接入方式,中心站要根据子站的电话号码实现访问,此时采用拨号VPN 访问方式。

4结语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接收与监控系统是经过实际应用和多方面测试总结而进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充分解决了RS232串口数据多级传输问题,同步实现省站、市站、监测子站的三级同步实时在线数据传输和监控;充分兼容目前所有的通讯方式,发挥无线通讯技术的优点和现代网络技术的特点,解决了偏远地区的数据通讯问题,构建了一个实用、先进、可扩展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接收与监控系统;仪器能够自动报警和校准,提高了仪器管理人员维修的及时性;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网页查看监测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增强了环境管理和环境应急功能;为今后建设环境空气质量多参数、多级别的数据接收与监控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1]徐光.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环境监测,2005,21(4):3-6.[2]王卫平,王东升,佘宗莲,等.青岛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UEGIS )的设计与实现[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3,33(4):587-594.[3]刘秋欣.浅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的系统建设[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5):3-9.(上接37页)4结语综上所述,水生植物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被污染水体的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并在污水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水生植物对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吸收及分解作用,可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及其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

还可通过控制水生植物的数量来调控净化能力的大小,以修复受污染水体并保持水质。

科学的管理和转化利用是治理的关键。

如适量的水葫芦生长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在水葫芦长到适当的时候就需要适时打捞,并通过发酵转化等后续技术将之转化利用,防止其腐烂造成二次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