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
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研究与探讨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广泛分散和只拥有少量股权的经理人员对公司具有控制权.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为解决高级经理人员激励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企业就开始把一定的股权授予经理人员,将经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计划联系起来,对股权制度安排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契约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的分支之一是委托代理理论,它是研究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主流.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发点和契约设计的基本动因.信息不对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信息不对称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代理人很清楚他的决策(努力等)如何影响所观察的业绩,而委托人对这种影响并不确定,这时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最早对信息不对称范畴加以规范和分类的是阿罗(ArrowK.),他将信息的不对称性按照以下两种标准划分:一是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产生于契约行为发生之前的信息称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即逆向选择;由契约签订后无法观测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对称信息,称为事后不对称信息,即道德风险.二是信息不对称的内容:包括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两类.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委托代理22口广州刘进关系定义为一种企业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将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包括:①所有者和经营者;②股东和债权人;③企业与非投资的利害关系人,例如雇员, 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影响着企业代理链条上的全部委托代理关系,所以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代理问题.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经营者直接侵蚀所有者的财富;其二是,经营者不尽心尽力为增加所有者的财富而工作.因此存在着代理成本,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代理成本定义为三部分的总和: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契约损失.在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为正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完全契约,在此情境下,解决代理成本问题,必须进行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调整.剩余索取权则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所有固定合约支付后的剩余额要求权.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总收入肯定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因此,不可能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工人均以自身投入获得一个固定的报酬,总得有人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这就是企业剩余.剩余可能是负的,那就意味着以投入来承担损失,所以,分享剩余索取权就意味着分担企业的风险.法玛和詹森(1983)认为,在企业内部,解决经理人的代理问题有两种途径:其一,经营权和控制权分离,并且由所有者掌握控制权.其二,是分配给经营者一部分剩余索取权(即承担风险), 让其承担决策的一部分财富效应.与经营者业绩相联系的报酬契约(如股权激励)就属于这一类.控制经营者在报酬上承担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斯蒂格利茨的分类,企业经营者存在着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两种行为.一般认为企业经营者都有规避风险的行为倾向,即避免向那些期望收益很高,符合所有者长期利益, 但风险很大的项目投资;同样,出于对自己人力资本市场价值的关注,经营者还会避免那些预期收益高,但投资周期长的项目.当经营者在报酬上承担的过大风险时,规避风险的行为倾向会更加突出,从而导致短期行为问题.人力资本理论以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为代表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增长.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对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对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中国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发展,周其仁认为,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合约在事前没有或不能完全规定各参与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研究与探讨利和义务,而总要把一部分留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加以规定.企业合约的这个特别之处,来源于企业组织包含着对人力资本(工人,经理和企业家)的利用.周其仁特别强调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指出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不可分离性,人力资本的产权残缺会使这种资产的经济利用价值一落千丈.部分经济学家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探讨将经理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产权化以取得同实物资本相当的分配权利,以此来解决企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在这些学者看来,企业内部的独立要素所有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工人),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因而对人力资本的使用只能采用激励的方式而无法对其进行”压榨’——即使是奴隶主也不能无视奴隶的积极性问题(周其仁).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适当分配来解决激励问题时无法使管理者和工人同时享有剩余索取权,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在不同成员的积极性之间做出取舍.一方面,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努力程度比企业其他成员更加难以监督,或者说“监督监督者”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管理者获得剩余索取权以实现自我激励; 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使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行为对企业价值起决定作用:这表明降低管理者的激励而导致的效率损失高于降低工人激励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企业合约的非对称性安排意味着适度放弃对生产成员的激励而将剩余索取权分配给管理者以提高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此时将产生较少的“总”激励损失:因为这样安排下工人自我激励的弱化可以通过对他们的监督来弥补;而如果工人索取剩余,管理人员的自我激励损失就不可能由对他们的监督来弥补.对于非人力资本的提供者资本家而言,由于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可分离性,因而这一资本具有抵押功能,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其他成员提供保险而成为企业内”天生的”风险承担者,这表明资本家相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更好的积极性做出最优的风险决策.对比之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失败的成本由别人承担,而成功的收益自己占有.同时,非人力资本由于可与所有者分离因而更容易被他人滥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可以通过偷懒来提高自己的效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虐待”非人力资本使自己受益.上述分析表明,如果负责经营决策的管理者是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剩余索取者(风险承担者),而经营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他总是握有相当的”自然控制权”.保证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对应的最理想状态是,管理者自身又是一个资本家,在现代企业情境下,对于经理人的激励合约的设计就成为了关键.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股权激励合约通过授予经理人股权使得人力资本取得了物资形态,这将促使人力资本取得和非人力资本相同的”风险抵押功能”,从而确保经理人经营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最大程度地和他所掌握的控制权相对应,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匹配并解决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管理学激励理论是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管理环境为依托,以人的需求为基础,侧重对一般人性的分析. 按照研究侧面的不同和行为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多因素激励理论,强调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二是行为改造理论,激励的目的是要改造和修正人们的行为,希望将环境设计技术与道德抑制结合起来,使激励形式多样化.三是过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将个人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四是综合激励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诸多因素作用的状况.这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方式的多样化,机制的系统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重点介绍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美国tL,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会给个人带来既定的成果且该成果对个人具有吸引力时,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组织设置的目标.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估经营者的期望值.(1)与工作绩效无关的固定合同收益,如固定工资,福利等,期望值=1;(2)合同确定的与工作业绩相关的未来收益,如依据任务完成情况的提成,奖励,晋升等,业绩的实现除与个人才能有关外,受到企业内外诸多经营者不可控因素影响,属于风险收益,期望值≤1;(3)激励契约以外的间接收益,如社会声望,政府嘉奖,自有人力资本的社会价值提升等,是更加不确定的风险收益,期望值≤l.激励力与效价和期望值呈正相关,可通过增加效价或期望值来提高激励力.相对来说,效价是企业可控的,而期望值是企业不可控的,较为复杂;效价影响期望值.我们了解经营者目标效用和主导效用,设计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到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自身资源,超出企业自身能力的激励,效价虽高,却大大降低了期望值,产生的激励力可能不会增长反而下降,因为决定激励力大小的效价和期望值是人的经验的主观心理判断,受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最广为人知的激励理论恐怕要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马斯洛是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栖身之地,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需要.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同时能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社交需要:包括爱情,归属,接纳,友谊的需要.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等.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理想的需要.是一种要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的内驱力(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在激励方面,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励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
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浅析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摘要: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理论上股权激励能缓解代理问题。
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还可能成为管理层谋取福利的工具。
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
关键词:股权激励福利效应个人所得税费用观一、股权激励的产生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企业所有者个人的管理才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管理层级和管理跨度进一步加大,也进一步促进了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同时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
并且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公司的所有者不能获得经营者那样同等的关于企业的信息,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即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股东的利益不一致,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做出不利于企业股东的相关决策,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增加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
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公司的董事、高管、核心员工及其他人员进行长期激励的方式。
股权激励旨在达到经营者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一致,缓解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目前,股权激励主要有三种形式: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
目前,股票期权是最主要的一种股权激励的方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股权激励在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中开始盛行。
二、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面临的问题2006年,我国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正式开始,至今还只有6年多的时间,相比于西方国家,实施股权激励的时间还很短,也很不成熟。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相关规定。
尽管股权激励的初衷是为了减少代理成本,激励员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使得这种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英美等国家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委托代理问题比较突出,分散的股权难以制衡管理层的权力。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影响分析_宋增基
收稿日期: 355CD5BE@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518FB155//) 作者简介: 宋增基,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博士; 张宗益,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健, 重 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 ),-./0 #,.1234567
’"$()*++,-
金融管理
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一种曲线关系。为了考察 这一非线性关系, 我们在模型 (3) 中加入了管理层持 股比例的二次方变量。鉴于公司业绩不仅仅是取决 于管理层持股比例,可能会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 响。因此, 在模型 (3 ) 的基础上, 我们考虑了控制变 量, 形成模型 (1) 。在模型 (8) 中, 我们则进一步将管 理层持股比例细分为三个不同区间,以便于具体考 察不同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模型 ( 9) —— —28: 用来检验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 司绩效的影响。 ’,;<=!>?@5A@9!B AC D9: 3 ’,;<=!E>?@FA@9!BA @3!B AC D3: 3 ’,;<=!E>?@FA@9!BA@3!B AG,=HIJ- )JI<J;-CAC D1: ’,;<=!E> ?"5A"9!B5KFFLM5K55/NLA @3!BF.FF9NLMF.F9NL A@1!BOF.F9NLAG,=HIJ- )JI<J;-CA C D8: 其中 ’,;<=!E > 为业绩指标: (年平均 ’,;<=!E >? 股价"年末股本总数A年末公司负债) P年末公司总资 产 管理层持股之和与总股份比例Q !B: 控制变量 G,=HIJ- )JI<J;-C, 分别为 公司股权结构,在回归时, RS 代表公司国有股 比例; RT 代表公司法人股比例; R’ 代表公司流通股 比例。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T#S*U%: V@(:以账面值计算的资产负债率?负债W总资 产; (本年度净利润— X(Y+: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上一年度净利润) P上一年度净利润; 研发广告费比率?无形资产P总资产 (V: 行业虚拟变量, 上市公司属于该行业, 则 VZ!<: 否则为 F; 本文取工业、 商业、 房地产、 公共 VZ!<?9, 事业和 综合类五个行业; 年度虚拟变量, 若样本数据属于该年度, VZ![: 则 VZ![?9\否则为 F; 企业经理人员, 尤其 !C]IJ=\ BJ^<_D9‘‘67认为, 是高层管理人员是风险厌恶型的个人。他们希望其 报酬结构合理化以承担较小的个人风险。如果给定 报酬数量或报酬水平,经理人员偏好固定他们的现 金形式的报酬而不是股权形式的报酬,导致这种偏 好的原因是股权形式的报酬与公司股票的收益相联 系, 随股价的变化而变化, 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超出 了经理人员的控制, 具有一定的风险。 为了降低这种 风险,经理人员通过较为保守的经营管理行为降低 整个公司的风险。 这类行为会导致对企业所有者 (股 东) 股权价值最大化的负面影响。 企业股东被认为是 风险中立型个人,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持有不同企业 股票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股东偏好于在经理人 员报酬总额中支付较多的股权形式的报酬。由于董 事会负责制定报酬计划,所以董事会的组成情况必 将影响到管理人员报酬的结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 明,非执行部董事比执行董事更独立于最高决策之 外, 能更好地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作出如下假设: ( 9) 非执行 董事占主导的董事会更多使用股权形式的报酬; 相 反,执行董事占主导的董事则代表最高管理层的利 益, 使用较多的现金形式的报酬。 (3 ) 当管理层有较 多的现金形式的报酬时,董事会将会让管理层持有 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会影 很少部分该企业股票。 ( 1) 响管理层持股比例。 因此, 我们构造如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B?JFaJ9T=GSAJ3R(AJ1Y(AJ8!b( (6) AJ6’,;<=!E>Ac,=HIJ-)JI<J;-CA! 其中 !B: 管理层持股比例。 : 管理层的年度现金报酬, 在回归时取其对 T=cS 数。 为公司股权结构, 在回归时, R(: RS 代表公司国 有股比例; RT 代表公司法人股比例; R’ 代表公司流 通股比例。 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 Y(: 公司绩效。 ’,;<=!E > : 控制变量 c,=HIJ- )JI<J;-C 分别为:公司增长机 会 X(Y+、 和公司规模 T#S*U& 和 经营风险:!b( 行业虚拟变 dZ!<: ?经营收入变化百分比的标准差。 量, 上市公司属于该行业, 则 dZ!<?9, 否则为 F; 本 文取工业、 商业、 房地产、 公共事业和 综合类五个行 业; 年度虚拟变量, 若样本数据属于该年度, dZ![: 则 dZ![?9\否则为 F; 模型 (6) 用来检验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影响 因素。 样本统计性描述 1、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我们发现, 9‘‘‘—3FF3 四 年间, 管理层持股比例之和变动不大, 并且也没有明 显变化趋势。而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尽管变化不是 很明显, 但出现了略微的增长势头 (见表 9) , 这表明 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规模出现了向更加精干队伍过渡 的趋势。
经理人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管行为的影响 , 股权激励 带来的效果方面进行 了综述。以期 为股权激励地研 究提供参考。 以及
关 键 词 : 文 文 献 股 权 激励 外 文 献 综述
一
、
引言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给予企业管理者公司股权的形式来授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权利 ,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 的身份参与企业 决策 、 分
享 利 润 、 担风 险 , 而 勤勉 尽 责 地为 公 司 的长 期 发展 服务 的一 种 激 励 方法 。 承 从 由于公 司 股权 日益 分 散 和管 理 技术 日益 复 杂 , 成所 有 造
与公司治理 、高管行为以及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
研究 , 引导股权激励在实务操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另外 ,0 9 20 年文 献较少的原因, 可能是时间的问题, 因为本文只选取了2 0年上半年 09 所发表的文献, 所以造成当年文献数量较前 几年有急剧下跌的趋势。
( ) 本 研 究 内容 通 过 对 国外 股 权 激励 义 献 地研 读 , 表2 所 示 。 文 将 主 要 从 以下 四个 方 面 分 别展 开论 述 , 二 样 如( ) 本 首先 是 影 响 股
Ye r d .
20 0 o 2 01 0 20 02 2o 0 3
J AE
1 O 3 7
AR
0 0 2 0
J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3 l 1
J CF
O 2 0 1
T 0TAI
6 5 6 9
分普遍 的 , 这是一 个 研究 的热 点 。 过对 ( 1进 行 图表分 析 可见 , 通 表 ) 股 权 激励 的文献 在这 1年 问 出现频 率有 一个 明显 的趋 势 。这就 是文献 0 的数 量 在2 0年 前相形 较 少 , 在2 0年后 则越 来越 多 。 02 但 O2 造成这 种差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作者:王秀珍来源:《财讯》2018年第06期般权激励不仅可以减少有效的解决代理问题,减少代理成本,还能减少交管理层的风险厌恶程度,使其承担适度的风险,提高公司业绩。
但是,激励的有效性受到管理层过度自信等异质性偏好影响。
本文在经理人过度自信的条件下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般票激励效果的影响。
以公司业绩预告是否符合实际的盈翻水平作为衡量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用2006~2013年间中国沪深A般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做回归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如果经理人是过度自信的,那么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经理人过度自信可以有效地加强股权激励的效果。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期权激励过度自信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公司的股东和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往往不一致,股东的目标是最大化持有的股权价值,而管理者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为了使得股东财富增长与管理者利益提升实现有机结合,管理层激励成为公司治理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
传统的“固定工资+薪金”的激励效果有限,而股权激励通过授予管理者一定的公司股权,从而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权利,使其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并分享企业利润、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尽心尽责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提高公司业绩。
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最早起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为了解决现代股份公司制度中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长期激励模式。
20世纪70、80年代股票期权激励开始盛行,在美国硅谷尤其是高科技公司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传统的薪酬体系“固定工资+奖金”正在被以股权激励为主的激励方式。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对股权激励效果的怀疑,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完善股权激励制度。
股权激励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代理问题,减少代理成本,还能减少变管理层的风险厌恶程度,使其承担适度的风险,提高公司业绩。
浅谈实施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部分。
激 励机 制存 在 的 问题
连 进 太原 煤炭气化 ( 团)有限责任公 司 集 0 0 2 3 0 4
【 文章 摘要 】 本文 通过 阐述 上 市 公 司实施 股 权 激 业理 论 上 要 有 股 东 大 会 来授 予 股 票 期 权 计 划。然而 ,即使在上市 公司 ,“ 一股独大 ” 的 国有 股 东 享 有 绝对 的决 策 权 ,其 他 高 度 分散 的公 众 股 东 也 很难 关心 公 司 在 股 票 期 权方面 的决策。在股票期权方案设计时通 常还 是 由董 事 会提 出方 案 ,经 股 东 大 会 批 准 ,这 样 往 往 会 依照 个 别 人 的 主 观 意志 来 确定 , 同时 董 事 会成 员 “ 己给 自 己发 奖 自 金 ”在 所 难 免 。 事 实表 明 , 明晰 的 产权 制 度 是 完善 公 司法 人 治 理结 构 的基 础 ;完 善 的 公 司 治理 结 构 是 实 施股 权 激 励 + s 的 先 决 条件 。 而 i 0 t 所 有 权 缺 位 现 状 导 致 的产 权 机 制 实 施 的产 权 基 础 并 不 牢 固 。
励机制过程 中存在 的现实障碍 ,并分析 了各种障碍 的表现及成 因,为上市公司 今后顺利 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具有现 实指
导 意 义
【 关键词 】
上市公 司;经理 股权激励 ;障碍
股 权 分置 改 革 解 决 了长 期 以 来 困扰 中 国资 本市 场 发展 的非 流 通 股股 东与 流 通 股 股 东 的 利 益 割 裂 问题 , 上 市 公 司 高 管 提 为 供股 权 性 激 励 做好 了制 度铺 垫 , 但 以为 实 现全 流通 自然 会带 来 上 市 公 司 经理 股 权 激 励的有效实施无疑是天真的,公司治理结 二 、公司 内外部治理结构依 旧不健全 股 改 使上 市 公司 股 东 的利 益 得 到 了 重 构完善 和股市 的健康 成长 不是一蹴 而 就 的。股改后制约经理股权激励机制实施效 新分配 ,股票恢复 了同股同权 的特征 ,消 除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动性差异 ,股 用 还 包括 以下 几 方 面 的 障 碍 : 权结构得到大大改善 ,为进一步改善公司 治理结构奠定 了良好基础。股 改后,控股 产权 基础 不健 全 股 权结 构 本 身不 属 于 公 司治 理 结 构 问 股 东 的 利 益 和 流 通 股 股 东 的 利 益 趋 于 一 题 ,但股权结 构的状况影响甚至决定着公 致 ,将大 大 减 少 控 股股 东 侵 害 中小 股 东 利 司治 理 结 构 。 凶此 ,分 析 公 司 治理 结 构 应 益 的 现象 。股 改 方 案 中 ,非流 通 股 股 东 大 当从 分 析 股权 结 构 人 手 。 我 国上 市 公 司 的 多 采用 送 股 或 缩 股 的 方 式 ,使 控 股 股 东 的 有 一 的 股 本 有 大 量不 能 自 由流通 的 国家 股 、法 人 持股 比例 下 降 , 助于 改 善 “ 股 独 大 ” 股权结构 ,极大改变 了现有股东的利益格 股 ,造 成 了股 权 的 高 度集 中 。在 我 国 的 上 市公 司 中 9% 以上 的上 市 公 司是 由国有 股 局 ,进而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深 0 及国有法 人股控股 ,相当比例 的上市公司 远 的影 响 。但 股 权分 置 改 革 毕 竟 不 能彻 底 一股独大 ”的局面 ,要 形 存 在 国有 股 “ 一股 独 大 ”的现 象 。“ 一股 独 改变上市公司 “ 大 ” 的 背 后 就 是 国 有 股 本 的产 权 缺 位 问 成更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还有待于 法 题。所有权的虚置并不是说没有人控制上 律制度的完善和市场各方的积极参与 。公 在 市公司,只是这种控 制权 自然地转 由内部 司治 理 的 主要 问题 , 于 控股 股 东 对 小 股 人所 有 ,在 这 种情 况 下掌 握 了 公 司 实 际控 东利 益 的 攫 取 ,股 改 后 大 股 东 侵 犯 中小 股 制权的内部人 ,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 东的利益等现象依 旧存在 ,公司治理结构 东( 委托 人) ,也 可 能是 董 事 长 或 总 经理 ( 代 的环 境 仍 旧 是不 完 善 的 。 公 司 治理 是一 个 理人) 虽然他们处于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 有机 的系统 ,缺一不可。 , 条中不同的环节 ,但 他们都是国有 资产的 的水平之下,使 之发挥 出积极的作用。 圃 代理 人,这使得他们容易达成合谋 ,最终 三 业 绩评 价基 础不 健 全 参 业绩评价是股权激励面临的一个现实 【 考文 献】 造成上市 公司处于 内部人控制之中。 1 刘 因,李志群 . 《 股票期权制度 分 在 我 国股 改 后 , 国 有企 业 产 权 虚 位 , 难题。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形 成经理人 员 析 》 对 外 经 济 贸 易 大 学 出版社 .0 2 . 20. 市场化 的选择 环境 ,经理 职务不能完整 、 代理层极高依然是普遍现象 ,更谈 不上完 2 、刘洁 ,张 国 华 .E A 战 实施 经 济 《V 挑 准 确 地 反 映 其 贡 献 的 大 小 和 能力 的 高 低 。 备契约。在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过程 中, . 国有企业的董事 会控制着公司的大多数股 同时 ,业绩考核体系也不规范 ,尤其是对 增 加 值 变革 方案 》 上 海 交通 大 学 出版 20 , 权, 只能代表 国家行使 所有者职能。因此, 公司管理部门的业绩评价更难得 出一个 比 社 . 0 2 { 、 《 董事会实际上 也是委托人 ,而不是股东 , 较公正的结论 。因此 ,业绩评价成为股改 5 李维友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问题 . 2 0 ,0 自然 纳 入 被 激励 对 象 ,所 以 ,我 国 国有 企 后整个期权计划 中难度最大 、分歧最多 的 研 究》 东北 财经 大 学 出版 社 .0 11
浅析关于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的研究现状
中国越来越 广泛地被采用 。0 5年 l 2 20 0月 7日修订 的《 中华人 民
推 出的《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下文 中简称《 ( 办法》为上 ) 市公 司制定 实行股权激励 契约提供 了依据 。由于股权激励计 划
应用 的广泛性 ,以及 对公 司管 理和经营状况影 响的重要性 日益
的比例来控制经 营者决策时考虑期间 的长度 。市场有效性较强 的情况下 .股票价格将恰 当的反应代理人 当期 的所有 已知行 为
所带来 的回报 。 F k a G(9 4 和 J i(94 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e hm,. 9 ) . e 19 ) 1 X
激励 。股权激励 是一种通 过经 营者 获得公 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 回报却是双方都可 以观察到 的,所 以净利润作为衡量高管人 员 经 营者一定 的经济权 利 ,使他们 能够以股东 的身份参 与企业决 业绩 的一种手段是较为可靠 的,但这种可靠性会受到净利润 中 策、 分享利润 、 担风险 . 承 从而勤 勉尽责地为公 司的长期发 展服 务 的一种激励方法。 随着股权激 励理论在中国不断深入 发展 .股权激 励计划在
历史成本和现行价值应用 的相对 比例的影响。 格瑞 A杰瑞 (9 2 对美 国 6 0家大型上市公 司 16 — 9 0 . 19 ) 0 9 3 19 年所采用 的业绩 考核指标和 经营业绩进行 了系统 的实 证分析 ,
结果显示 5年期的平均财务 业绩指标 和股东收益之 间的联 系紧 共 和国公司法》下文 中简称《 司法 》第 一百 四十三条规定 , ( 公 ) 公 密 。 因此财务业绩指标 能较直接 的披露代理人 的真实业绩。 B sm n 19 ) I ̄ i (9 3 经过理 论分析 认为 , uh a (9 3 和 n a 19 ) n 股 司 回购股份用于奖励给本公 司职工 的 .不得超过 已发行股份 的 价和净利润不 同程度地反映 了经营者当期活动的长期和短期成 百分之五 : 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 司的税后利 润中支 出 : 用 所收
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方案
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方案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拥有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对于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
而为了吸引和激励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公司需要提出一套合理、激励性的薪酬方案。
本文将探讨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旨在为公司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1. 薪酬结构的设计1.1 固定薪酬固定薪酬是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报酬,应当根据其岗位职责、工作经验和市场行情进行合理设定。
固定薪酬的设定要考虑到市场公平和竞争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经理人才。
1.2 绩效薪酬绩效薪酬是激励职业经理人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将一部分薪酬与经理人的绩效挂钩,公司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和动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绩效表现。
绩效薪酬可以包括年度绩效奖金、股权激励计划等形式,具体的设计要根据岗位职责和个人表现进行量化和定制。
2. 激励方案的制定2.1 目标设定激励方案制定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确定需要达到的业绩目标和管理指标,这些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可达成的,并能够与经理人的绩效密切相关。
2.2 薪酬和目标的对应关系对于不同层级的职业经理人,薪酬和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高级经理人更应该与公司整体业绩挂钩,而基层经理人则更注重与部门或个人目标的对应。
公司需要在制定激励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职位级别和职责范围的差异性,确保薪酬和目标的对应关系合理。
2.3 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在制定激励方案时,公司需要考虑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公平的薪酬制度能够增强经理人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率。
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的薪酬差异化设定,将高绩效的经理人与低绩效的经理人区分开来,激励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增强了整体竞争力。
3. 薪酬管理与调整3.1 薪酬管理为了确保薪酬方案的有效实施,公司需要建立相应的薪酬管理机制。
这包括定期对薪酬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薪酬与市场行情的匹配性,同时也要对经理人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绩效薪酬的发放。
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股权激励问题文献综述高杨2013年8月3日星期六目录一、国内外研究侧重综述 (3)二、股权激励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3)(一)股权激励的特征 (4)(二)股权激励定量研究 (5)(三)关于股权激励模式的细化分析 (5)(四)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激励的关系研究 (5)(五)对我国已实行的股权激励的效果分析 (6)(六)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 (7)(七)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8)(八)股权激励结合公司治理分析企业价值 (8)三、关于股权激励效果问题的详细总结 (8)(一)股权激励效果问题的争论与发展 (9)1.高管股权激励具有治理效应,能够改善企业绩效 (9)2.高管股权激励不具有治理效应,甚至会毁损企业绩效 (10)1.高管股票期权的授予问题 (12)Lie发现,期权授予日期前公司股价的异常收益为负,而期权授予日期后公司股价的异常收益为正,并且这一异常波动有逐渐加强的趋势,高管的择机行为则成为此现象的可能解释。
Heron和Lie则进一步指出,上述期权授予日期前后的股价异常波动在监管当局出台更为严格的披露要求之后则完全消失了,这表明高管存在倒填期权授予日期的动机。
(12)2.高管股票期权的重新定价问题 (12)3.高管股票期权的执行问题 (13)(二)高管股权激励模式的治理效应差异 (13)1.高管股票期权的治理效应优于高管持股的治理效应 (13)2.高管持股的治理效应优于高管股票期权的治理效应 (14)(三)高管股权激励的内生性 (14)(四)公司治理与高管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 (16)四、股权激励实证问题研究详细总结 (18)(一)关于实行股权激励企业的数量 (18)(二)股权激励企业的行业分布特点 (19)(三)股权激励的模式 (19)(四)股权激励的额度 (20)(五)股权激励制度运行效果 (20)五、总结与新进展的可能方向 (21)(一)深入剖析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22)(二)充分关注并尽可能解决高管股权激励的内生性问题 (22)(三)全面研究并比较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实施效果 (22)股权激励问题文献综述高杨一、国内外研究侧重综述国内外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都有大量文献研究股权激励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但是国外的研究还侧重股权激励与经营者投资、效率的关系等,而国内则是侧重于对股权激励的市场效应以及对国外已取得研究成果的深入细化,还有就是放置在我国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
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依靠股票市场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方式,已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股票期权激励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由于我国在股票期权激励立法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不足,加之我国经济结构和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导致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的实践和推广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实践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围绕着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立法和制度、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践效果、股票期权激励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并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总结国际上股票期权激励的经验和做法,综合分析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文预期的研究成果包括:1、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索出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结国际上股票期权激励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为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管理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3、提出针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推广和实现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支持。
五、研究意义股票期权激励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和业绩、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加强我国企业的股权激励建设、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避经理人道德风险的效用研究
理论上 ,股权激励 的适 当运用可 以公 司价值 的最大化作 为股东和经 理人 的共 同 目标,但 实际上股权激励犹如一把双刃剑 ,它 的运 用不当会 使管 理环境 恶化,出现进一 步的道德风险 问题 ,即经理人 “ 股权激励道
德风险” 。
1 .隐藏重要管理信 息,提 出瑕疵激励方案 在我国 , 所有者缺位这一 问提仍未较好地解决 ,股权激励 计划往往 是基于股东分享经营成果 和获取股权激励 收益为 目的,这些建 议都是 由 经理人所提出的。 2 .经理人谋求 自身利益 的最大化 股东对 管理层 的薪酬 成本 构成股 权激 励价 值 ,当管 理层 披露 信息 时 ,他们故意降低持有 的股权激励价值 。管理层运用手 中所 持有的权利 来谋求 自 身利 益最大化 ,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股东的方案 。他们 通过持 有、出售股权 、期权 获利 ,有意操纵公 司的股利政策及股价的波动。
我认为股权激励 作为 一种直 接激励 经理 人的措 旌 ,它具 有 “ 双刃 剑” 的性质 。为规避道德风险产生 ,股东提供股权激励 ,被激励者即经 理人由于受到了股权 激励 的影 响开始努力工作 ,从而提高公 司的绩效 和 价值 ,这样 公司股 价上涨 , 从 而经理人行权从 中获取收益。 ( 作者单位 :
我 国上 市 公 司股 权 激 励 规避 经 理 人 道 德 风 险 的效 用研 究
肖亚娟
摘 要 :既有研 究成果表 明,股权激励在 解决委托代理 问题所产 生的道德风险 问题方 面具 有积极作 用。本文从股权激励 的相关理论和 本质入手 ,分析 了股权 激励在规避 经理人道德风 险短 期行 为上的作 用,研 究表 明适度 的股权 激励水 平对 于规避 经理人 道的风 险是有效 的, 而股权激励 的运 用不当会 导致 “ 股权激励道德风险” 的发生 ,为此有必要 从股权激励 制度本 身的的合理性 ,经理 人行为这 两大方面着手分 析股权激励 的负面效应 ,并提 出相应 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股权 激励 ;经理人 ;道德 风险 问题 的提 出 国内外 已经有许多学者就 委托代 理问题展开 了大量 深入 的研 究 ,所 谓委托代理 问题是 由于产权 的分离 ,一方授权给另一方 利益。经理人 被 赋予 了经 营权 ,而委托人则不 同,他们拥有产权 ,代理人 并不是 以企 业 产 出最有 为 目 标, 而是 注重 自身利益 的提 升 , 委托代理 的最原始情形 由 此引 出。而引起 委托代理 问题 的根本原 因是 委托人 与代理 人的信息 不对 称 ,即企业 内部经理人 比外部 的所有者更具有信息优势 ,他们掌握 的控 制权有潜在 的效益 。这 种信 息的不对称会使得他们在缺 乏激励和 约束 的 情况下 常常追求 自身利 益最 大化而偏 离所 有者最初 的要求 ,他们 在最大 限度 的增进 自身效用 的同时会 产生一些损 害委托人利益 的行为 ,给委 托 人带来一 系列 的风险 ,这就是 “ 道德风险 ” 。 对 于道德 风险 , 最好 的解 决办法是找到 一种 “ 约束 激励机制 ” 。通 常 ,委托人会将公 司的经营业绩与经 理人 的薪酬相挂 钩 ,通过提 高薪 酬 来 留住人 才,从 而也提 高了公 司的竞争力 。股权激励就 是一种常用 的方 法, 它属 于公 司治理 中激励 机制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它将 激励机制设 置到 合 同当中,当委托人 和代理人 的信息不对称 时,代理人 的行动被激励 机 制所诱导 , 使公 司的效 益达 到最佳状 态,从 一定程度上 可以防范经理 人 的道德风 险。但 是 ,不 当的股权激励 可能 导致经理人 实行 内部操 纵、追 求个人利益 ,产生损 害公 司和股东利益 的负面影 响 , 从 而引起更加严 已经有很 多学 者对 股权激励 的效用 进行 了研 究 ,可是关 于股 权 激励对 于规避经 理人道 德风 险到底 有多大效应一直 没有定论 ,股权 激励 对于防范道德风 险的效用需要进一 步研究 和探讨 ,本文 对这一 问题从 理 论上进行分析 。 二 、 股权 激 励 的 相 关 理 论 ( 一 ) 股 权 激 励 制 度 的 产 生 在我 国在 经济转 型时期公 有制基础之上 引入 了股权激励 ,1 9 9 3 年深
股权激励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化解——全面风险管理视角
97E nterprise E conomy股权激励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化解———全面风险管理视角□黄柱坚[摘要]股权激励依据激励相容原理,为降低公司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俘获优质人力资本,激励核心人才而设计,属于薪酬的长期激励部分,其成败关系到公司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薪酬制度的完善、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中,出现了实施条件过宽、业绩考核不严、预期收益失控、侵蚀股东和公司权益、高管离职减持股份等偏差,是公司经理人产生道德风险的表现。
公司治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既要依靠有效的激励机制,又要依靠内部监督、制衡和外部约束来防范。
道德风险具有内生性、潜在性、控制艰巨性,单点防范、应急管理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些问题,只有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系统治理,才能有效抑制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和扩散,释放股权激励的正能量,实现股权激励的本来目的。
[关键词]股权激励;风险管理;管理层;道德风险;化解途径[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1-0097-05[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股权激励道德风险的化解与正确运用对策研究”(批准号:200911LX415);梧州学院科研项目“股权激励风险防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批准号:2009C011)[作者简介]黄柱坚,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与风险管理。
(广西梧州543002)Abstract :Based on the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principle,the stock ownership incentive 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company managementagency costs,capture the high quality human capital and encourage the enterprise core talents,which belongs to the long-term salary incentive.Its success or failur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any executiv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the improvement of the salary system,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There appear some deviations of extensive implementing conditions,loose performance assessment,out-of-control expected profits,infringement of shareholder &company equities,and management reduction of holding stocks in China,which are of the moral hazards of company managers.The moral hazard problem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must be prevented by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balancing as well as external constraints.By using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to deal with the moral hazard,we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its occurrence and spread,release the positive energy of stock own-ership incentive,and realize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equity incentives.Key words:stock ownership incentive;risk management;management;moral hazard;solution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中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现象。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公 司治 理结 构 是 一 种 对 公 司 进 行 管 理 、控 制 以及 运 作 的机 制 与 规 则 。作 为 一 种 长 效 性 激 励 机 制 的 股 权 激 励 必 须 在 完 善 的 治 理 结 构 下 才 能 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
尽 管 我 国上 市 公 司 已 经 形 成 了 由股 东 大 会 、董 事 会 、
目前 ,我 国 对 股 票 期 权 的 征 税 规 定 虽 有 所 放 宽 ,
1.8 7 1 l.9 13 l . 07 1.9 36 1.8 26
1. O 8 9 1 6 2 1. 4 0 9 l. O 3 5 1. 4 3 5
但 持 股 人 的 税 负 依 旧很 重 ,加 大 了激 励 成本 ,减少 了
一
定 程 度 上 削 弱 了股 权 激 励 的效 力 。 首 先 ,业 绩 考 核
法 规 不 完 善 。业 绩 考 核 是 业 绩 股 票 的核 心 ,但 国 内上 市 公 司 的 业 绩 目标 存 在 的 多样 性 ,很 难 有 一 个 定 性 的 标 准去 衡 量 ,许 多 公 司 的管 理 人 员利 用 公 司 内 部 的 制 度 漏 洞 来 制 造 虚 假 的业 绩 来 牟 取 高额 的 收 益 ,严 重 打
权 激 励 的有 效 实施 。
( )经 理 人 市 场 不 完 备 。 二
我 国 现 有 业 绩 评 价 体 系 的 财 务 指 标 体 系 不 够 全
面 、细 致 ,非 财 务 指 标 涉 及 较 少 ,不 能 全 面 、客 观 和
科 学 地 反 映 企 业 的经 营业 绩 和管 理 层 的 努 力 程 度 ,在
经 理 人 员 的 实 际 收 入 ,不 利 于 股 权 激 励 计 划 的实 施 。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问题研究
股权 , 从而使其角色发生改变 , 由单纯的经营者转变 管 理层 收购 。
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的流通股票 , 也可 以放弃这种
权 利 。股票 期权 的行权 也有 时 间 和数量 限 制 , 且需 激 励对 象 自行 为行权 支 出现 金 。 限制 性 股票 , 指事 先 授 予激 励 对 象一 定 数 量 是
对于股权激励还不 是很熟 悉 , 处于探索 阶段 , 仍 因 此, 在实 施 股权激 励 的 过程 中会 不 可避 免 的 出现 一
些 问题 , 有待 进一 步 的改善 。
3 2 1 绩 效 考核体 系不够 完善 ..
来发展能力变现也很可能被人 为因素干扰 , 在这样 的证 券市 场环 境下 , 司 的价 值无 法 得 到 正确 的评 公 价, 股价 大幅度 变 动 的现 象 时有 发 生 。股 权 激励 方 案中的考核有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股价确定高管薪酬 的, 因此 股价不 正 常 的 大幅 度 波 动无 疑 会 使股 权 激 励 的效用 大打 折扣 。 3 2 5 股 权激励 方案质 量不 高 .. 股权激励要想其激励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 必 须努力 寻求 评估 股票期 权 真实价 值及正 确确 定行 权价 格 的精确 方法 。我 国上 市公 司的股权 激励 方案 整体质量有待改善。有 的行权成本高, 出现行权时
硅谷 , 并在 2 O世纪 8 O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股权激
励制度 , 该制度的发展推动了美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随后 的 9 O年代 , 欧洲和 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始 引用该 制度 。
在我国, 股权激励制度起 步较 晚 , 科首先 于 万 19 92年引 进公 司股 权激 励 的制 度 , 国 内揭 开 了公 在 司股权激励 的新篇章 。20 05年 5月起 , 国证券市 我 场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真正 意义上实 施 股权激 励提 供 了制 度基 础。紧接着 , 《 公司法》 《 、 证券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 的修改及《 中 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 《 ( 、 国有控股 上市公司( 境内) 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等一 系列法律 法规的出台, 标志着我 国的股权激励机制开始步人 法 制化 的轨 道 。 股权激励制度通过让经理人参与剩余价值的分 配 , 效地 解决 了 因所 有 权 和 控制 权 相 分 离 所 带来 有 的委托 —— 代 理 问题 , 利于 企业 的长期 持续 发展 。 有
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
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
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薪酬激励:职业经理人应当获得与他们的业绩和贡献相符合
的薪酬,在家族企业中,薪酬应当由专门机构制定,并确保公正公平。
2. 股权激励:职业经理人可通过获得股权来获得企业成长带来
的经济利益,家族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并给予职业
经理人足够的股权。
3. 成长与发展机会:职业经理人应当能够在公司内部得到成长
和发展,并具有晋升的机会,家族企业应当建立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
4.企业文化:家族企业应当构建开放、公正、透明的企业文化,使职业经理人能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
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股权激励理论基础的研究一、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关于股权激励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课题,现代管理科学也一直把企业管理激励作为研究的重要范畴,:组织设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股权激励缘起的基本理论,即股权激励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公司高管和股东的利益、责任风险不同导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
经典的委托代理问题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提出的。
19犯年,他们认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
1976年,迈克尔·詹森(MichaelC.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H.Meckling)发表的论文《公司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资本结构》开拓了代理成本理论(实证代理理论)。
他们把这种代理成本概括为::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剩余损失。
因此,委托代理的成本是由决策权的委托导致的。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最早是在16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佩蒂将人类生命的损失与战争中武器和其它军械等物质的损失进行了比较,一般认为,这是“首次严肃地运用了人力资本概念”。
之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全体国民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算作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
其主要观点: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交易成本理论。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最先从激励角度反对认为市场是唯一有效的经济组织的观点,除此之外,企业的任何制度安排都对低效率的新古典主义厂商理论进行了挑战。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研究_基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融合视角_周志强
2011年09月(第25卷第09期)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Sep.,2011(Vol.25,No.09)●企业家与创新【DOI 】10.3969/j.issn.1007-5097.2011.09.025[收稿日期]2010—11—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35);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08JD3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B150)[作者简介]周志强(1979—),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投融资理论;田银华(1954—),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邹新月(1965—),男,湖南新化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产业风险管理。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研究——基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融合视角周志强1,2,田银华1,2,邹新月1(1.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文章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融合视角,探讨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模式。
从经济利益(物质)和非经济利益(精神)角度,构建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协同激励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家族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化(衰退)期四个阶段,职业经理人协同激励模式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中国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1)09—0109—04Study on Professional Managers Incentive of Family Business——Based on Agency and Stewardship TheoryZHOU Zhi ⁃qiang 1,2,TIAN Yin ⁃hua 1,2,ZOU Xin ⁃yue 1(1.School of Manage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professional managers incentive model of family business based on agency and stewardship the ⁃ory.First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interests and non-economic interests,the paper builds a incentive model of profes ⁃sional managers.Then,the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specific programs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collaborative incentive model,in different life-cycle stages of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including start-up period,growth period,maturation period and transfor ⁃mation (recession)period.Key words :family business;professional managers;agency theory;stewardship theory 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职业经理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激励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其经营管理能力自然成为家族企业发展关键中的关键。
推行股权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了 降 低 道德 风 险 .从 外 部 机 制 看 ,可通 过 完 善经 理 人市 场 .使 经
理 人 的 道德 风 险 行 为受 到 市 场 淘 汰 的惩 罚 。 从 内部 机 制 看 ,因 出
不 必通 过 辛 勤 劳 动 .提 高 公 司 业 绩 的 方 式 获 取 个 人 利 益 。 此 时 . 简 单 地 给 予 这些 经 理 人 股 权 激 励 ,不 仅 不能 引导 经 理 人 的 长 期行 为 ,而 且 ,在 管理 机 制 不 健 全 的情 况 下 , 有可 能 变 成 一 种 不平 等
2 税 收 和会 计 方面
在 所 有 权 与 经 营 权 分 离 的 情 况 下 .经理 人 的财 务 目标 会 偏 离 投 资 者 的 财 务 目标 .为 了维 护 投 资 者 的 合 法权 益 .充 分 调 动 经 理 人 的积 极 性 ,需 要构 建一 套 完 善 的 经理 人激 励 机 制 ,而 实 行 股 权
3 ” 内部 人控 制 ” 方面 在 我 国 ,由 于公 司治 理 结 构 还 很 不 完 善 产 权 结 构 不甚 明晰
以及 国 有 股 这 一 大股 东 的 主 体 缺位 ,造 成公 司严 重 的 ” 部 人 控 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 作 这 一真 实信 息 .正 是 这 种 信 息 不对 称 的存 在 ,客 观 上 需要 采 制 ”现 象 。 公 司经 理 人 既 可 以作 为 国家 股 的 代 表 不 理会 中小 城 市 股 东 的 意 见 .又 可 以作 为 内部 人 不理 会 国家 这 个 大 股 东意 见 ,在 用 一 种 有 助 于 调 动 经 理 人 积 极 性 的激 励 方 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本质上来说,企业是人的组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与大量的人力资源所有者签订契约,我们所定义的经理人主要是指企业合约中拥有决策控制权的人力资本所有者。
经理人也是一种理性的经济人,他在公司的决策是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获得更大的物质报酬,经理人报酬可以分为:与业绩有关的报酬和与业绩无关的报酬;与业绩有关的报酬主要涉及工资、福利、分红等;与业绩无关的报酬分为基于会计基础的报酬,如长期业绩计划;基于市场基础的报酬,如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
由此可知,经理人报酬包括股票期权。
准确的说,是经理人基于股票报酬的一部分,股票期权分为经理人股票期权和员工股票期权,本文的股票期权激励指的是经理人股票期权。
二、经理人股票期权在国内外发展现状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有些公司就开始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
在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内税收法案就规定,来自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利得可以按照长期资本利得而非普通收入课税,为此一些公司引入了限制性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主要工业企业都采用股票期权,且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期权计划是符合税法关于允许经理人将股票期权收益按照资本利得来课税的规定,即是合乎税法的股票期权计划。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股权激励计划开始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报酬占其总报酬的比重为1/5,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升到1/3。
我国股权激励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相关股权激励的法律法规文件出台滞后。
在欧洲,法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股权激励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20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相继在《公司法》或其他法规中对公司股票期权制度实施制定相应的法规,从而股票期权的各种制度较为健全。
而在其他一些欧洲国家股权激励制度起步较晚,比如德国、意大利,他们的股权激励机制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亚洲,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股权激励制度发展比较迅速。
股权激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长期激励的手段,它与资本市场、政策法规、公司治理结构等密切相关,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以及股权分置改革是国企改革的产物,只有30多年的历史,因此目前我国有关股权激励的相关机制还不完善,决定了股权激励在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一)有关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相关概念1、股票期权激励概念。
股票期权是指买卖双方按照协议的价格,在规定的时间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
它是指公司董事会与管理者订立契约时,董事会给予管理者以约定的价格买入一些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管理者在约定时间内能够选择是否购买股票,何时以行权价格购买股票,从而取得行权日股票市场价格和行权价格之间的差价作为收益。
本文研究的是经理人股票期权,即指企业赠予经理人的一种选择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来购买事先约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
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理是:授予经理股票期权—经理努力工作—公司业绩上升—股价上升—经理行权获益再授予期权—经理更努力地工作……2、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1)股票期权。
就是公司给予被授予对象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用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某种股票的选择权。
股票期权并不是稳定的,只有当股票的市场价格大于行权价格时,被授予对象才会行权,通过市场价格和行权价格之间的价差获得收益;反之,被授予对象将放弃行权。
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有时间和经理人股权激励问题研究□文/王娇(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提要]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可以解决因经理人与股东委托代理问题造成成本增加、效率低效等问题,被实践证明是一种长期激励手段。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实施的时间比较短,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相关法律规范有障碍等问题。
为此,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推进和规范股权激励制度的措施和建议,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建议。
关键词: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基础;问题及建议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9年1月10日管理/制度No.4s 2019《合作经济与科技》123--DOI:10.13665/ki.hzjjykj.2019.07.045数量限制,且需激励对象自行为行权支出现金。
目前,在我国有些上市公司中应用的虚拟股票期权是虚拟股票和股票期权的结合,即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是一种虚拟的股票认购权,激励对象行权后获得的是虚拟股票。
(2)股票增值权。
指公司给予被授予对象的权利,如果公司的股价上涨,被授予对象可通过行权得到一定数目的股价增值收益,被授予对象不用为行权支付资金,行权后取得现金或相应的公司股票,它是股票期权的衍生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公司用现金支付被授予对象的收益,其实质是公司奖金的延期支付。
(3)限制性股票。
指先将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给予被授予对象,但是会设置一些限制条件,被授予对象只有达到约定的服务年限,同时业绩水平符合约定的条件,才能抛售股票获得收益。
(4)经营者或员工持股。
是经营者或职工所有权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公司股东与经营者或职工分享公司所有权和将来获益权的一种制度形式。
经营者或职工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获得公司的相应产权和管理权,为了使经营者或职工有机会变为公司的股东。
(二)有关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机制1、基于代理理论的分析。
股东创建企业以来,既可以自己亲自进行经营决策,也可以聘请经理人代自己管理公司,在现代经济中,大多数公开的上市企业都聘用经理人经营企业,两权即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是普遍的现象。
股东是企业利润的享有者,因此当他经营自己的企业时,赚取的利润都由自己获得,因此会尽心尽力的完成,但是当由经理人经营企业时,因为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的目标是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的目标是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并且经理人不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股东就需要激励和监督经理人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使经理人慎重行驶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使其尽最大的努力来增加企业的价值,比如说给予经理人报酬,企业赚取的利润越多,经理人的奖金也就越多,但是这种行为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经理人的收入与企业利润相关,经理人就会不顾企业的长期利益,如研发活动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会降低当前的收入,而采取一些短期行为,如果想避免经理人的这种短期决策行为,经理人激励必然包括是否以及如何安排经理人可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而经理人获得股票期权则是经理人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重要形式之一。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对管理层进行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隶属长期激励的范围。
股东需要减少奖金的发放,给予经理人股票或者股票期权,即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因为股票或股票期权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关,当经理人将一个公司做大做强,增加了企业价值,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经理人的报酬也会随之增加,这就激励着经理人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努力。
由于经理人和企业的股东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理人拥有比股东更多的企业信息,并且对股东来说,经理人的行为具有不可观察性,也就是说,股东不能凭自己拥有的信息、能力、经验和知识判断经理人行动是否是经理人应该和可以采取的有利于股东权利最大化的最优行动,最终会转化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
要想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股东就需要对经理人进行激励和监督。
2、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现代经济学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著名学者罗纳德·科斯教授认为,公司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契约,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订立。
在产业化时代,物质资本是决定传统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公司管理中占主流位置的是股东这类物质资本所有者。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更新,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减弱,而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表现于高新技术公司。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同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一样具有资本的属性,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本也具有稀缺性,所以拥有人力资本的经营者应该与企业的出资人一样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应当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以及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股东和经营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其目标函数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这就需要寻求一条有效途径将经营者的业绩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满足这种需要,他既能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的激励,也能对其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约束。
经营者通过这种方式抵押了一部分的预期收益,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并获得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实现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享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克服了人力资本难以客观计量的局限性,减少了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交易费用、监督成本。
四、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1、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时间短,仍然需要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极不完善、不够成熟、缺乏理性。
市场投机性很高,并且很不规范,庄家操纵股市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使得股市大起大伏。
在此种情况下,股票期权激励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带来激励的反作用,导致经营者参与市场操纵。
2、相关法律体系的障碍。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这些法律、法规在主体条件、行权价、股票来源等方面做出规定和指导。
然而,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使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出现障碍,无法做到有法可依,甚至会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限制了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新股发行政策中,还没有规定是否准许上市公司从公开发行的股份中预留股票。
3、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股权激励发挥效果的前提是保124 --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多是转制后上市的,其公司结构较为复杂,国有股权较为集中,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承担不明确,股权结构不合理以及欠缺独立董事制度,这些都是国有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妨碍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实施。
4、股权激励的实施不规范。
股权激励计划的重点在于将公司业绩表现与薪酬挂钩,但从已经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来看,虽然很多股权激励方案设置了业绩标准和激励条件,但所设置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条件的标准值比较低,选取的指标也较为统一,主要包括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以上都表明了很多公司并没有谨慎地设置业绩标准和激励条件,其进行股权激励的目的不是出于长期激励,而变成了一种短期福利措施。
(二)解决措施1、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机制。
首先,健全的资本市场对股票期权机制的实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