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任力视域下的公务员行政人格研究

内容摘要:行政人格作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为学者们所关注,它是从行政伦理学的主体性视角出发,重点在于研究行政人,也就是公务员的道德自主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而公务员恰好就处于这个变化时局的最前沿,由于行政环境的剧烈变化,制度体制的不完善,教育培训的滞后以及公务员本身的素质问题,使得公务员的行政人格出现了异化现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塑造理想的公务员行政人格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引入胜任力管理模型来建构塑造公务员理想行政人格的路径。

关键词:行政人格,胜任力,人格塑造

一、行政人格的研究背景

在行政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法律、制度与功利、效率等等成为主流行政管理视野的焦点,受到人们的膜拜。在威尔逊的行政与政治的关系——执行行政论的研究视角下,按照其经典理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逻辑,行政人员不过是政治意志的执行者,无异于“智能机器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一味强调其“工具理性”和“非人格化”因素,他所设计的行政人典范,如同机器的“螺丝钉”和“小齿轮”。这些主流行政学理论殊途同归,即否定和限制了行政人员的人格追求。基于对行政人员消极、悲观的角色定位,人们只相信“好的制度”能够制造“好人”,而不愿意相信行政人员的德性、良知和自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一边是日趋精密的法律制度建设,一边是日益攀升的行政腐败规模。本文认为,行政法制建设固然重要,但行政人员的德性人格塑造更为根本。“后现代”行政的出路必须诉诸于被“现代”边缘化的人格信任、德性良知和价值关怀。

所谓行政人格,就是指党政机关(公务员群体)和国家公务人员(公务员个体)作为国家公职活动的主体,在其行政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政人的自我意识要素,行政人的知识能力要素和行政人的品行要素。而在塑造行政人格的过程中,运用胜任力这一能够预测绩效水平高低的量化指标,从科学、易操作、具体可行的角度出发,为公务员行政人格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角色、功能、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

二、当前我国行政人格的冲突表现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大转型时期,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人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由身份等级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服务型政府的兴起,塑造与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相符的行政人格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我国一些行政人员的行政人格出现了异化和分裂现象,这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冲突将直接影响其行政行为,进而影响政府形象。在今年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当被问起腐败问题时,他动容的说:“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接受人民的监督。因为在我的脑子里,有着群众欢乐的笑容,也有着他们忧愁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对政府的期待。”因此,深入剖析行政人格的内在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表现出的“腐败人格”

腐败人格是指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权力是实现利益的手段,其实质就在于实现或维护一定阶级或社会的根本利益。权力的运作说到底是为了利益而展开。“是以权谋公,还是以权谋私,这是区分社会公共权力运用好坏的根本标准。”1腐败人格的本质性规定是以权谋私。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公职人员的一切腐败直接表现为权力权利化,即把权力的公益性变为自利性,把实现公共利益的工具变成个人利益的捕捞器。以出卖或牺牲公共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贪污、贿赂、挪用、私分、渎职等。

(二)效忠上级与效忠公众相冲突表现出的“依附人格”

依附人格是一种对上级、组织等具体权威和制度的盲目服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又称“奴性人格”。效忠上级还是公众,本不该有冲突,因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政府体制内部成员理应遵守法律规制,忠于职守,努力按照道德规范行事。然而,当这个组织本身已经变得涣散和腐败,整体偏离了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时,对于某个个体来说,就会出现效忠冲突。也就是说,个体作为政府成员,执掌着公共权力,但他要在上级和公众之间做出选择,是效忠上级还是效忠公众,这就体现为价值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冲突。此时个体就会试图通过自己与他人捆绑在一起,而消除一个人的自我,逃避自由,并寻求安全,逐步形成依附

1李建华.中国官僚[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8.

人格。

(三)公民角色和公职角色相冲突表现出的“双重人格”

双重人格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公民角色与公职角色的冲突。公务员具有双重角色:一重为公民角色。作为生活于私人领域的个人,他有着作为普通公民的个人权利,其行为有着以取得自身利益需求为目标的特征。另一重为公共管理者。作为生活在公共领域的“公共人”角色,他手中的权力是公共权力而不是私人权力,只能用来实现公共利益。由此可见,在个人利益的实现上,行政人员的这种双重角色是存在矛盾冲突的。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来看,角色冲突反映的是公务员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区分的混乱。走出政府,自己是公民,要奉公守法,遵守公共道德;进入家庭,自己是亲情关系中的一员,要遵守私德。进入政府,自己是国家公务人员,执掌公共权力,因而必须敬业,进入角色,以公德公法约束自己。(四)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相剥离表现出的“官僚人格”

现代官僚制实际上是一个地道的权力本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支配官僚的是强烈的权力拜物教,官僚们把对权力的追逐作为其行政行为的主要目标。官僚人格的本质特征是权力与责任相分离。实践表明,官僚等级中权力是自上而下的,而责任却是自下而上的,这与官僚制的理论设计完全背道而驰。在现实的行政生活中,上级对下级可以只有权力而不负责任,下级对上级却只负责任而没有权力。这样一来,对于相对的上级来说,官僚制的所谓责任中心主义就变成了一种实际上的无责任主义,这恰恰就是现实生活中官僚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权利与责任的上下不对等极易导致行政人格的扭曲,形成官僚人格。

三、行政人格冲突表现的形成原因

首先,行政环境变化深刻。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开放化,这种转型使传统的行政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受到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使得行政人员往往陷入价值冲突与困境中不能自拔。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也使得西方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乘虚而入,再加上传统的封建道德腐朽思想沉渣泛起,使得环境变得更加混乱无序,因而也就造成了较为普遍的行政人格扭曲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