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三选做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AH= + 1.9 kJ-moF1,说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低B.已知H+(aq) + OH (aq)=H2O(l) A//=-57.4 kJ mol-1, 20 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吋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C・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F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AH= —890.3 kJ-mol-1D.将0.5 mol N2和1.5 mol出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比仗),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AH=—38.6kJ molT【解析】A项,题给反应吸热,故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C项,生成的H2O(g)不是稳定氧化物;D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N2和1.5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故无法判断的数值。
【答案】B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Z(g)+2W(g), 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1,则上述反应中〃的值是( )A. 1B. 2C. 3D. 4【解析】由题意知z?(W) = 2 LxTmin=^*^ mol-L_I-min_1,根据斤:2=e(Z) : c(W)知= 1 O【答案】A3.(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表示0 "〃〃〃〃〃〃〃〃•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和0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 ・CO 和0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I -状态III 表示CO 与O2反应的过程【解析】 A .状态1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m 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 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四章复习题
人教版选修4第三、四章复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O H NH ()OH (23⋅-c cB .)OH ()O H NH (23-⋅c cC .c (H +)和c (OH -)的乘积D .OH -的物质的量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7.13mL 稀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D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B .KHCO 3C .Fe 2(SO 4)3D .NH 4HCO 3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A .②④⑥B .①②C .②③⑤D .②④⑤⑥ 5. 在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6B .5C .12D .13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H 3O ++CO 32- B .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D .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7.pH 相同的氨水、NaOH 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 、Y 、Z 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 仍然相同,则X 、Y 、Z 的关系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8.常温时,将pH 为5的HCl 溶液与pH 为2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 .2×10-12mol/L B.1/2(10-9+10-12)mol/L C.(10-9+10-12)mol/L D.1/2(10-5+10-2)9.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c(Cl—)> c(NH4+)> c(OH—)> c(H+)B.10mL0.1mol/L NH4 Cl溶液与5mL0.2mol/L NaOH溶液混合:c(Na+)=c(Cl—)> c(OH—)> c(H+) 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 NaOH溶液混合:c(Na+)=c(CH3COO—)> c(OH—)> c(H+)D.10mL0.5mol/LCH3COON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c(Cl—)>c(Na+)> c(OH—)> c(H+) 10.难溶盐A m B n离子积为K sp,已知常温下BaSO4的溶解度为2.33×10-4g,则其K sp为( ) A.2.33×10-4B.1×10-5C.1×10-10D.1×10-1211.K2HPO4溶液中,HPO4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对于平衡:HPO42-+H2O H++ PO43-,欲使溶液中c(HPO42-)、c(H+)、c(PO43-)三种离子溶度均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水B.加热C.加消石灰D.加硝酸银12.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试剂不可以是( )A.NH3·H2O B.MgO C.Mg(OH)2 D.MgCO31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14.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15.为了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A.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铜板相连C.锡板相连D.直流电源正极相连16.银器的保护主要是维持它的原貌,对于轻微腐蚀蒙有硫化银的银器,可将其和铝片一起接触浸泡在稀NaOH溶液中,经一定时间污迹消失,取出后用水洗于净,再用软布或棉团擦光。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1.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为() A.500 mL量筒B.10 mL移液管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解析: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因KMnO4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用50 mL酸式滴定管。
答案:C2.下列某种仪器中盛有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甲同学平视读数为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
若x>n>y,则该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量筒C.容量瓶D.碱式滴定管解析:仰视读数时数值偏大,俯视读数时数值偏小,即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因此该仪器是滴定管。
又因为盛放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故应是酸式滴定管。
答案:A3.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解析: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滴定等顺序操作,则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A.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B.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D.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解析:根据c(B)=c(A)·V(A)V(B)判断,A项中,V(B)的实际量减少,导致V(A)减少,测定值偏小;B项使液体充满气泡,导致V(A)增大,测定值偏大;C项未到滴定终点,偏小;D项,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B5.向盛有10 mL NaOH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象中能体现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解析:滴加盐酸之前,稀NaOH溶液pH>7,则A和B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练习3-3-2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三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0.1 mol ·L -1Na 2CO 3溶液中,欲使CO 2-3的浓度尽量接近0.1 mol ·L -1,则应向溶液中加( )A .HClB .Na 2CO 3C .NaClD .KOH【解析】 在Na 2CO 3溶液中存在水解:CO 2-3+H 2O HCO -3+OH -、HCO -3+H 2O H 2CO 3+OH -;向溶液中加入KOH 可以抑制CO 2-3的水解,使CO 2-3的浓度尽量接近0.1 mol ·L -1 【答案】 D2.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HCl ,这种试剂是( )A .NH 3·H 2OB .NaOHC .Na 2CO 3D .MgCO 3【解析】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被除杂的物质尽量不要减少,不得引入新的杂质,并且易于分离复原。
加入NH 3·H 2O 或NaOH 或Na 2CO 3时,均能引入杂质离子NH +4或Na +,不符合题意。
因为原溶液中Fe 3+水解:Fe 3++3H 2O Fe(OH)3+3H +,当加入MgCO 3后,有MgCO 3+3H +=Mg 2++CO 2↑+H 2O 反应,消耗了H +,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Fe(OH)3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沉,最后可将Fe 3+除去。
加入MgO 、Mg(OH)2、MgS 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答案】 D3.在CH 3COONa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c (Na +)>c (CH 3COO -)>c (OH -)>c (H +)B .c (CH 3COO -)>c (Na +)>c (OH -)>c (H +)C .c (Na +)>c (CH 3COO -)>c (H +)>c (OH -)D .c (Na +)>c (OH -)>c (CH 3COO -)>c (H +)【解析】 在CH 3COONa 溶液中由于CH 3COO -的水解,使得c (Na +)>c (CH 3COO -);并且由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c (OH -)>c (H +);由于盐的水解程度比较小,所以c (CH 3COO -)>c (OH -),即A 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练习3-4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三章第四节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沉淀溶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B.沉淀溶解平衡过程是可逆的C.在平衡状态时v溶解=v结晶=0D.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解析】无论难溶电解质还是易溶电解质,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例如NaCl过饱和溶液中就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故A错;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是可逆的,故B对;沉淀溶解平衡状态v溶解=v结晶≠0,故C错;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电解质也达到饱和了,故D 项正确。
【答案】BD2.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C.AgCl的K sp增大D.AgCl的溶解度、K sp均增大【解析】物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都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所以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水,AgCl的溶解度和K sp都不变,故B项对。
【答案】 B3.在2 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和NaI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Cl沉淀生成B.只有AgI沉淀生成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和AgI沉淀D.两种沉淀都有,但以AgI为主【解析】在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中c(Cl-)=c(I-),但滴入几滴AgNO3溶液后,由于K sp(AgI)<K sp(AgCl),溶液中Ag+和I-的离子积Q c=c(Ag+)·c(I-)>K sp(AgI),先生成沉淀AgI。
故B项正确。
【答案】 B4.在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1 mol·L-1H2SO4溶液B.2 mol·L-1H2SO4溶液C .纯水D .0.1 mol·L -1H 2SO 4溶液【解析】 因为在BaSO 4饱和溶液中,c (Ba 2+)·c (SO 2-4)=K sp 是一个定值,则c (SO 2-4)越大,BaSO 4的溶解度越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三章选择题 .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0题)1.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反应物%甲乙时间/min 导电性(I )新加入物质的量①②③00.5n (Br -)n (Cl 2)n (CO 2)n (HCl)④2 A .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B .图②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溶液导电性的变化C .图③表示在1 L 1 mol/L 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时Br -的量的变化D .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 2CO 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 2与滴加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2.实验证明:若用电解熔融KCl 制钾,发现钾熔于熔融KCl 中难分离,且电解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反应等。
因而工业不用电解熔融KCl 制钾,而用金属钠与KCl 共熔置换制钾: Na(l)+KCl(l)NaCl(l)+K(g) △H >0 。
下面是四种物质的熔沸点: K Na KCl NaCl熔点(℃) 63.6 97.8 770 801沸点(℃) 774 882.9 1500 141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推知用Na 与KCl 反应制取金属钾的适宜温度是( )A .低于770℃B .约850℃C .高于882.9℃D .1413~1500℃3.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Y 、Z 均为气态B .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C .升高温度时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 .使用催化剂Z 的产率增加4.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 2光催化染料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在0~50 min 之间,pH =2和pH =7时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 .溶液酸性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小C .R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 .在20~25 min 之间,pH =10时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 ·L -1·min -10 0 1.55.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 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 ℃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ΔH<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综合测试卷3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北京市朝阳区高中示范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卷 3(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Cu:64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NH3·H2O B.H2O C.CH3COOH D.醋酸铵2.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 + Cl2(g) = 2 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4.“嫦娥奔月”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神话故事。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由长三甲火箭送入预定的轨道。
长三甲火箭第三级推进剂采用低温液氧/液氢。
已知在298K时,2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285.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H2(g)+O2(g) === 2H2O(l) △H=-285.8KJ·mol-1B.2H2(g)+O2(g) === 2H2O(l) △H=+285.8KJ·mol-1C.H2(g)+O2(g) === H2O(l) △H=-285.8KJ·mol-1D.H2(g)+ O2(g) === H2O(g) △H=-285.8KJ·mol-15.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ΔH = + Q 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 时,生成的HCl 通入100 mL 1 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反应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NaHSO 4Na ++H ++SO 42-B .NaHCO 3Na ++H ++CO 32-C .HClO = H ++ClO - D .H 2S H ++HS -;HS -H ++S 2-7.合成氨所需氢气可由煤和水反应制得,其中一步反应为CO(g)+H 2O(g)CO 2(g )+H 2(g ) ΔH<0,欲提高CO 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是① 降低温度 ②增大压强 ③使用催化剂 ④增大CO 的浓度 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A .①②③ B.④⑤ C. ①⑤ D.⑤ 8.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 初始浓度/mol ·L—1 0.10.20 平衡浓度/mol ·L —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B .反应可表示为X + 3 Y 2 Z ,其平衡常数为1600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9.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2C(g)+2D(g)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υ(D)=0.4 mol ·L -1·s -1B .υ(C)=0.5 mol ·L -1·s -1C .υ(B)=0.6 mol ·L -1·s -1D .υ(A)=0.15 mol ·L -1·s -110.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解析】 选项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H 2SO 4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Zn 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A5.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解析】 已知X +Y===M +N ΔH >0,说明X 与Y 的总能量低于M 与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反应,B 错误。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四课时配套练习全集(打印版)(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课时配套练习全集(打印版)课时作业1反应热焓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B.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某些化学键断裂则放出能量C.形成新化学键不一定放出能量D.有热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解析:断裂化学键一定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一定放出能量,A正确,B、C错误;有热量变化的反应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D错误.答案:A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图中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解析:盐溶于水断裂化学键,但该过程为物理变化,A错误;由题图可知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错误;有些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开始后可以撤掉热源,如Fe与S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D.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来决定解析: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A项错误;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B项错误;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因此C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也可以根据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D项正确.答案:D4.已知:H2(g)+F2(g)===2HF(g)ΔH=-546.3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和F2反应生成HF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C.ΔH=E(H2)+E(F2)-E(HF)(E表示键能)D.通常情况下,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加热或光照解析:ΔH=-546.3 kJ/mol,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对;用键能求ΔH,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C项中应是2E(HF),所以C错;H2和F2在黑暗处就能发生反应,所以D错.答案:B5.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解析:A项中说明等质量的水和冰,冰的能量低;B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一般表现为吸热和放热,但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光能等;C项中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金刚石本身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故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D项正确.答案:D6.下列反应符合图示的是()A.镁片与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D.乙醇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答案:B7.已知H2(g)+Br2(g)===2HBr(g)ΔH=-72 kJ/mol,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A.404 B.260C.224 D.200解析:根据反应热与键能之间的关系可得:ΔH=+436 kJ/mol+a kJ/mol-2×366 kJ/mol=-72 kJ/mol,解之得:a=224. 故选C.答案:C8.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g)ΔH=+436 kJ·mol-1D.H2(g)+F2(g)===2HF(g)ΔH=-25 kJ·mol-1解析:H—Br键的键能应介于H—I键的键能和H—Cl键的键能之间,即298 kJ·mol-1<E(H—Br)<432 kJ·mol-1,A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H—F键的键能最大,故H—F键最稳定,B项正确;H2(g)―→2H(g),吸收能量,故ΔH=E(H—H)=+436 kJ·mol-1,C 项正确;H2(g)+F2(g)===2HF(g)ΔH=E(H—H)+E(F—F)-2E(H—F)=(436+157-2×568) kJ·mol-1=-543 kJ·mol-1,D项错误.答案:D9.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A B C 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2塞向右移动,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D10.中华商务网讯:2011年中国已超北美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第二大市场.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 941.7 154.8 283.0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解析:断键的过程吸收能量,A错;成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 正确;选项C中反应的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941.7+3×154.8-6×283.0) kJ·mol-1=-291.9 kJ·mol-1,因此C错;若NF3吸收能量后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则是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必有键的断裂与生成,所以D错.答案:B11.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解析:观察题给图像可以得到,上述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其中反应热ΔH=+(a-b) kJ·mol-1. 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化学键形成为放热过程.答案:B12.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CO(g)+H2O(g)===CO2(g)+H2(g)ΔH>0D.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解析:由图①知:E(金刚石)>E(石墨),故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正确;由图②知:E(白磷)>E(红磷),故红磷比白磷稳定,B错误;由图④知:E[CO(g)+H2O(g)]>E[CO2(g)+H2(g)],故CO(g)+H2O(g)===CO2(g)+H2(g)的ΔH<0,C错误;由ΔH1、ΔH2均为负值,并结合图③知,ΔH1<ΔH2,D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52分)13.(10分)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形导管中液面A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由实验推知,NaAlO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片和NaOH溶液的总能量.(4)若小试管盛适量水,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NH4NO3晶体,则S形导管中液面A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这说明NH4NO3溶于水是________(填字母).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吸热过程d.放热过程解析:铝片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导致S形导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而NH4NO3溶于水是吸热过程,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液面A上升.答案:(1)2Al+2OH-+2H2O===2AlO-2+3H2↑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2)下降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放热(3)小于(4)上升 c14.(18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石灰水饱和溶液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 mL的盐酸.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实验推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5)如将本题中“25℃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Mg+2HCl===MgCl2+H2↑是放热反应,Mg与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使石灰水的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体的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答案:(1)镁条上产生大量气泡,镁条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或溶液变浑浊)(2)镁与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而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析出白色的Ca(OH)2固体(3)Mg +2H +===Mg 2++H 2↑(4)小于(5)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5.(8分)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下: A +B 反应物总能量为E 1――→发生反应A +B===C +D C +D 生成物总能量为E 2(反应前) (反应后)(1)下列关于反应A +B===C +D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 .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D .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2)若E 1<E 2,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解析:每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故A 、D 两项正确;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项错误;某一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是为了使旧化学键断裂,引发反应,C 项错误.答案:(1)AD (2)吸热 ΔH =(E 2-E 1) kJ·mol -116.(16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B.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Cl B.HBr 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5)若无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H2和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破坏1 mol物质的化学键时所消耗的能量与相同条件下由形成该物质的原子形成1 mol该物质放出的能量相等,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 (1)生成1 mol H2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6 kJ. (2)在氢化物中,生成1 mol HCl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2 kJ. (3)分别计算出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次为:185 kJ、103 kJ和9 kJ.答案:(1)A(2)A(3)放热(4)Cl2(5)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中,HCl最稳定(6)H2(g)+Cl2(g)===2HCl(g)ΔH=-185 kJ·mol-1课时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ΔH=+131.4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CO(g)+H2(g)===C(s)+H2O(l)ΔH=-131.4 kJ/molC.该反应中生成1 mol H2(g)吸收131.4 kJ的热量D.该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的热量解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项错误;B项,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状态应为气态;D项,1体积应是“1 mol”.答案:C2.如图所示为25 ℃、101 kPa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变化过程,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断裂1 mol H2中的化学键时需吸收436 kJ的能量B.形成2 mol HCl中的化学键时要放出862 kJ的能量C.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ΔH=+183 kJ/molD.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ΔH=-183 kJ/mol解析:题图表示1 mol H—H键断裂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Cl键断裂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1 mol H—Cl键形成会放出431 kJ的能量,由此可知A、B正确;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可知1 mol H2(g)和1 mol Cl2(g)反应生成2 mol HCl(g)的热效应为436 kJ/mol+243 kJ/mol-431 kJ/mol×2=-183 kJ/mol,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0,故C错误,D正确.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ΔH=-483.6 kJ答案:C4.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 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 kJ的热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C.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D.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解析: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2=571.6 kJ,故A项的反应中ΔH应为-571.6 kJ·mol-1,A项错误;B项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C项中H2O的状态应为液态而不是气态,故C项错误;D项反应放热,ΔH<0,错误.答案:B5.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ΔH=+41 kJ/mol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H 2O(g)要放出41 kJ 的热量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反应的ΔH <0,为放热反应,CO 和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 2和H 2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 2O(g)===CO 2(g)+H 2(g) ΔH =-41 kJ/mol.答案:B6.已知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 -1,则HCl(g)===12H 2(g)+12Cl 2(g) ΔH =( ) A .+184.6 kJ·mol -1 B .-92.3 kJ·mol -1C .-369.2 kJ·mol -1D .+92.3 kJ·mol -1解析:互为逆反应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ΔH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ΔH 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答案:D7.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ΔH =-4b kJ/molB .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2b kJ/molC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ΔH =-2b kJ/molD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ΔH =b kJ/mol解析:此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侧重考查分析、计算、应用能力. 由题设知 2 mol CO2→2b kJ→1 mol C2H2,则乙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 kJ/mol,或C2H2(g)+52O2(g)===2CO2(g)+H2O(l)ΔH=-2b kJ/mol,故选A.答案:A8.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 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所示曲线来表示答案:C9.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ΔH=a kJ·mol-1(a=-297.2). 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2(g)===SO2(g)ΔH=b kJ·mol-1,则a>b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 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的热量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反应的热效应ΔH=a kJ·mol-1=-297.2 kJ·mol-1,可知该反应的正向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答案: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B.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代表分子个数C.S(s)+O2(g)===SO2(g)ΔH1,S(g)+O2(g)===SO2(g)ΔH2,则ΔH1<ΔH2D.HI(g)12H2(g)+12I2(s)ΔH=-26.5 kJ/mol,由此可知1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 kJ的能量解析:A项,原子的能量很高,原子结合成分子时会释放一部分能量,正确;B项,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的是分子的物质的量,而不是个数,错误. C项,气态的硫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要比固态的硫多,因此第二个反应放出热量数值较大;但由于放热反应符号为负,因此数值较大的ΔH反而较小. 因此ΔH1>ΔH2,错误. D项,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也就是说无法进行完全的. 但热化学方程式中给出的数据是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在可逆反应中,由于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所以这个热量是达不到的,错误.答案:A11.乙醇燃料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料. 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a g乙醇与足量Na 反应能生成H2 5.6 L(标准状况),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ΔH (298 K)=-Q kJ·mol -1B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ΔH (298 K)=-12Q kJ·mol -1 C.12C 2H 5OH(l)+32O 2(g)===CO 2(g)+32H 2O(l) ΔH (298 K)=-Q kJ·mol -1D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ΔH (298 K)=-32Q kJ·mol -1 解析:据化学方程式:2C 2H 5OH +2Na ―→2C 2H 5ONa +H 2↑2 mol 22.4 Ln (C 2H 5OH) 5.6 Ln (C 2H 5OH)=0.5 mol ,即0.5 mol C 2H 5OH 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的反应热为ΔH =-Q kJ/mol ,C 项正确.答案:C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500 ℃、30 MPa 下,将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催化剂500 ℃、30 Mpa2NH 3(g) ΔH =-38.6 kJ·mol -1 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 -1C .2NO 2===O 2+2NO ΔH =+116.2 kJ·mol -1D.S(s)+O2(g)===SO2(g)ΔH=-296.8 kJ·mol-112.解析:A项中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19.3 kJ的热量不是0.5 mol N2(g)和1.5 mol H2(g)的反应热;B项中HCl与NaOH的反应是一个中和反应,释放能量,ΔH<0;C项中没有注明NO2、O2和NO三种物质的状态;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52分)13.(10分)如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1)反应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反应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3)Q与Q1的关系:Q________Q1(填“大于”“等于”“小于”).解析:由图像数据可知,反应(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C(g)ΔH=-Q kJ/mol. 反应(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 2(g)+B 2(g) ΔH =+Q 1 kJ/mol ,反应(1)与反应(2)中,反应物、生成物物质及状态均相同,只是过程相反,故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答案:(1)A 2(g)+B 2(g)===C(g) ΔH =-Q kJ/mol(2)C(g)===A 2(g)+B 2(g) ΔH =+Q 1 kJ/mol(3)等于14.(10分)已知在298 K 时,由H 2和N 2反应生成1 mol NH 3(g)放热46.11 kJ ,将下列化学方程式写成热化学方程式.解析: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答案:32H 2(g)+12N 2(g)===NH 3(g) ΔH =-46.11 kJ·mol -13H 2(g)+N 2(g)===2NH 3(g)ΔH =-92.22 kJ·mol -1NH 3(g)===32H 2(g)+12N 2(g) ΔH =+46.11 kJ·mol -115.(15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性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生成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过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已知:H2O(g)―→H2O(l)ΔH=-44 kJ/mol,则16 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3)此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25 kJ/mol(2)408.813 kJ(3)生成物不会污染大气16.(17分)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 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反应热和燃烧热的定义计算出相关的热量,同时注意物质的状态,再书写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即可.答案:(1)CH 3OH(l)+32O 2(g)===CO 2(g)+2H 2O(l) ΔH =-725.76 kJ·mol -1(2)N 2(g)+2O 2(g)===2NO 2(g)ΔH =+67.8 kJ·mol -1(3)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1 300 kJ·mol -1(4)N 2(g)+3H 2(g)===2NH 3(g) ΔH =-92 kJ·mol -1课时作业3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测定中和热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组合是:①天平 ②量筒 ③烧杯 ④滴定管 ⑤温度计 ⑥试管 ⑦酒精灯( )A .①②④⑤B .②③⑤C .②③④⑦D .全部答案:B2.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 .碎泡沫塑料B .环形玻璃搅拌棒C .底部垫纸条D .两个量筒 解析:量筒多少不影响中和热的实验误差. 烧杯之间放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是为了使反应放出的热量各处均匀,温度测定的准确;底部垫纸条也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答案:D3.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已知①HCl(aq)+NH3·H2O(aq)===NH4Cl(aq)+H2O(l)ΔH=-a kJ·mol-1②HCl(aq)+NaOH(s)===NaCl(aq)+H2O(l)ΔH=-b kJ·mol-1③HNO3(aq)+KOH(aq)===KNO3(aq)+H2O(l)ΔH=-c kJ·mol-1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c>aC.a=b=c D.无法比较解析:NH3·H2O电离吸热,氢氧化钠溶解过程放热,且比较的都是数值大小.答案:B4.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 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HCl(aq)+NH3·H2O(aq)===NH4Cl(aq)+H2O(l)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反应热为-57.3 kJ/mol的是()A.①和②B.③C.④D.以上都不对解析:此题与“中和热”概念有关,“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H+(aq)+OH-(aq)===H2O(l)ΔH=-57.3 kJ/mol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时的中和热. 反应①②都生成2 mol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57.3 kJ/mol;③中NH3·H2O是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HCl和NH3·H2O 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57.3 kJ/mol;④中CH3COOH是弱酸,NH3·H2O是弱碱,电离时都吸热,CH3COOH和NH3·H2O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57.3 kJ/mol,因此①②③④都不对.答案:D5.将V1mL 1.00 mol/L 盐酸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时,V1为5 mL,则V2为45 mL,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22℃一定不是环境温度,A项错. 曲线随V1的增多而升高,随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项正确. 当V1=30 mL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c(NaOH)=30 mL×1.00 mol/L20 mL=1.5 mol/L,C项错. 该实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也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B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 -(aq)===H2O(l)ΔH=-57.3 kJ/mol. 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3COOH电离要吸热).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表示稀硝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B.B表示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C.b=5.73D.C表示浓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解析:CH3COOH是弱酸,电离会吸热,浓硫酸溶解会放出大量热,这些不属于中和热,所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1.0 L 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为浓硫酸(A)>稀硝酸(B)>稀醋酸(C),b点表示生成0.1 mol H2O(l),所以b=5.73.答案: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 mol 酸与1 mol 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解析: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故C项正确. 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项错误.答案:C8.1.00 L 0.5 mol·L-1 NaOH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解析:只要反应热ΔH与化学计量数对应,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可书写出若干个满足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但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须是生成1 mol H2O时的情况. 由题意可知生成0.5 mol H2O放热28.7 kJ,则生成1 mol H2O放热为57.4 kJ,即该反应ΔH=-57.4 kJ·mol-1.答案:D9.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解析:分次加入混合时,容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测试结果不准确.答案:C10.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解析:在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加快反应,减小误差,A正确;B项中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底部,B错;C项中CH3COOH为弱酸,电离吸热,故测得的中和热比用盐酸时数值小,C错;D项仪器中不需要天平、滴定管,D错.答案:A11.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热() A.55.2 kJ B.391 kJC.336 kJ D.1.38 kJ解析:代入公式ΔH=-Qn(H2O)=-cmΔTn(H2O)=-4.18×10-3×(50+50)×3.30.025kJ·mol-1≈-55.2 kJ·mol-1.答案:A12.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A.用滴定管量取所用药品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解析: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实验中生成水的量减少,放出的热量减少,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不准.答案:B二、非选择题(52分)13.(8分)1.00 L 1.00 mol·L-1硫酸溶液与2.00 L 1.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 若1 mol HF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时放出10.4 kJ的热量,则当稀溶液中有1 mol HF跟1 mol NaOH反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三选做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专题三选做题1、(2013·广东揭阳高三摸底)对于常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B.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能促进醋酸电离C.与等体积pH为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D.c(H+)=c(CH3COO-)+c(OH-)2、(2013·广东汕头高三摸底)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3溶液中:c(H+)+c(Na+)=c(OH—)+c(HCO3—)+c(CO32—)B.一定量NH4Cl与NH3·H2O混合所得的酸性溶液中:c(NH4+)<c(Cl—)C.0.2mol/L CH3COOH溶液中:c(CH3COOH) + c(CH3COO—) =0.2mol/L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Cl溶液中,c(NH4+)的大小关系:①>②>③3、(2013·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摸底)下列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说法正确的是zxxkA.100℃时,pH=11的Na2SiO3溶液,c(OH-)=1.0×10-3mol•L-1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c(Cl-) C.常温下,将0.05 mol•L-1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少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溶液②(NH4)2SO4溶液③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4、(2013·广东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根据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A.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C.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D.室温时,0.01mol·L-1的HR溶液pH=45、(2013·唐山市高三摸底)常温下amo1/L CH 3COOH 稀溶液和b mol/L KOH 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 .c (OH 一)>c (H +)时,a=b B .c (K +)>c (CH 3COO —)时,a>bC .c (OH 一)=c (H +)时,a>b D .c (K +)<c (CH 3COO —)时,a<b 6、(2013·唐山一中第一次调研)常温下,在10 mL 0.2 mol/L 某一元强酸HA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 mL 0.1 mol/L 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c (NH 4+)=c (A -)时,a 一定等于20B 、当c (NH 4+)>c (A -)时,a 一定大于20C 、当c (H +)=c (OH -)时,a 一定小于20D 、当pH =7时,c (NH 4+)=c (A -)=c (H +)=c (OH -) 7、(2013·哈尔滨六中第四次模拟)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 2O H ++OH -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Kw 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 (H +)降低D.将水加热,Kw 增大,pH 不变 8、(2013·湖北公安县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含有NH 4+、Cl —、H +、OH -离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是:c(Cl -)>c(NH 4+)>c(H +)<c(OH -)B .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 3COO -)C .0.1mol/L 的Na 2S 溶液中,c (OH -)=c (H +)+c (HS -)+2c (H 2S )D .pH=3的某酸和pH=11的某碱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中一定是c (OH -)=c (H +) 9、(2013·江苏淮阴中学高三调研)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目录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节燃烧热能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1章单元复习第1章单元测试第3节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2章单元复习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章单元复习第3章单元测试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4章第1节原电池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第4章第3节电解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一)绪言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二)焓变和反应热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2. 反应热的定义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4. 反应热的表示5. 有效碰撞6. 活化分子7. 活化能8. 催化剂(三)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2. 表示意义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典型例题】[例1 ] 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25/2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B. 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1C. C8H18(l)+25/2O2(g)=8CO2(g)+9H2O △H+5518kJ?mol-1D. C8H18(l)+25/2O2(g)=8CO2(g)+9H2O(l) △H-48.40kJ?mol-1答案:B解析: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乙醇B. 蔗糖C. 硫酸D. 氢气答案:C2.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A. 22.4LB. 22.4mLC. 224LD. 2240mL答案:A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氨水B. 碳酸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A. 锂B. 钠C. 铝D. 氯答案:C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氢气B. 氯气C. 铁D. 硫酸铜答案:B二、填空题6.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水:________答案:H2O(2)二氧化碳:________答案:CO27.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答案:钠8.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答案:氯化钠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答案:Fe + 2HCl → FeCl2 + 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答案: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答案:减小三、简答题11. 说明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氕、氘和氚。
1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给出一个平衡反应的例子。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2(g) + 3H2(g) ⇌ 2NH3(g)。
四、计算题13. 计算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答案: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
14. 已知硫酸铜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9.68g/mol,计算1摩尔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练习3-3-1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溶液都是中性的B.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c(OH-)>c(H+)D.NaHCO3溶液显酸性【解析】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并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所以A错;盐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所以B错;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决定于溶液中c(OH -)和c(H+)的相对大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则说明溶液中c(OH-)>c(H+),所以C对;NaHCO3虽是酸式盐,但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D项叙述错误。
【答案】 C2.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c(H+)D.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中弱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解析】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就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故A对;溶液显酸性则一定有c(H+)>c(OH-),故B对;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水在任何溶液中电离出的c(OH-)=c(H+),但在CH3COONa溶液,由于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使得c(OH-)>c(H+),故显碱性,所以C项说法错误;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中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正是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所以D对。
【答案】 C3.(2008·海南高考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COOH+H2O HCOO-+H3O+B.CO2+H2O HCO-3+H+C.CO2-3+H2O HCO-3+OH-D.HS-+H2O S2-+H3O+【解析】选项A、B、D表示的都是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pH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在量筒的上端B.在滴定管的上端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边【解析】量筒无“0”刻度,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托盘天平“0”刻度在标尺的左边。
【答案】 B2.两人用同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珠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你的判断是( ) A.甲操作有错 B.乙操作有错C.甲测定数据一定比乙小 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答案】AD3.准确量取25.00 mL NaClO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答案】 D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于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所测盐酸浓度偏低的是( ) A.所用烧碱已部分潮解B.氢氧化钠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转移入容量瓶并定容C.定容后,溶液液面最高点与刻度线处在同一水平面上D.向容量瓶中一次性转移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C5.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①D.①=②=③【答案】 C6.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 A.pH=12的Ba(OH)2B.pH=12的氨水C.0.005 mol·L-1NaOHD.0.05 mol·L-1BaCl2【答案】CD7.标准状况下充满NH3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的氨水溶液,用标准盐酸来滴定这种氨水测定它的准确浓度,现有以下四种浓度的盐酸,最合适的是( ) A.2.5 mol·L-1B.0.250 mol·L-1C.0.025 mol·L-1D.1 mol·L-1【解析】待测液的浓度与标准液的浓度越接近,滴定误差就越小,氨水的浓度为122.4 mol·L≈0.054mol·L故选C。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篇一:【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 . (4)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 .. (6)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 (8)第三节化学反应热计算(2).......................................................... .. (10)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1)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11)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3)第三节化学平衡(1).......................................................... ............................................................... (14)第三节化学平衡(2).......................................................... ............................................................... (15)第三节化学平衡(3).......................................................... ............................................................... (16)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18)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20)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 .. (20)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 (21)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 .. (2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 .. (25)第二节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3).......................................................... .. (2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 ............................................................... ..28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 ................................................................ ..3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3)............................................................ ............................................................... . (32)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3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 .. (37)第一节原电池............................................................. ............................................................... . (37)第二节化学电源............................................................. ............................................................... . (39)第三节电解池(1).......................................................... ............................................................... . (41)第三节电解池(2).......................................................... ............................................................... . (43)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45)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成杰、王爱芹、余传继【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的“+”与“-”【预备知识】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能量,形成新化学键能量。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等于1.0×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c(H+)=1×10-7 mol/L,则该溶液()A.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D.c(H+)=c(OH-)【解析】100 ℃时,该溶液中c(H+)=1×10-7 mol/L,c(OH-)=1×10-5 mol/L,c(H+)<c(OH-),故该溶液显碱性。
【答案】 A2.(2015·重庆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C.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解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加入醋酸钠,使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抑制醋酸的电离,故不正确。
B.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完全反应生成NH4NO3,NH4NO3是强酸弱碱盐,NH+4发生水解,溶液呈酸性,pH<7,故不正确。
C.H2S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而Na2S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正确。
D.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因为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溶液中c(Cl-)>c(I-),故不正确。
【答案】 C3.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c(HCO-3)c(CO2-3)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解析】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加入的NH4Cl水解呈酸性与CO2-3相互促进水解,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升高温度,CO2-3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3)增大,c(CO2-3)减小,C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 增大,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嘉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试题201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清洁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B.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数值也越大C.反应热的产生是由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同D.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3.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的反应C. 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 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提高产率。
B. 增大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大浓度就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 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一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6. 关于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 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7.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C(s)+1/2O2(g)===CO(g) △H2②S(s)+O2(g)===SO2(g) △H1S(g)+O2(g)===SO2(g) △H2③H2(g)+1/2O2(g)===H2O(l) △H12H2(g)+O2(g)===2H2O(l) △H2④CaCO3(s)===CaO(s)+CO2(g) △H1CaO(s)+H2O(l)===Ca(OH)2(s) △H2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 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选做题1、(2013·广东揭阳高三摸底)对于常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B.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能促进醋酸电离C.与等体积pH为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D.c(H+)=c(CH3COO-)+c(OH-)2、(2013·广东汕头高三摸底)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3溶液中:c(H+)+c(Na+)=c(OH—)+c(HCO3—)+c(CO32—)B.一定量NH4Cl与NH3·H2O混合所得的酸性溶液中:c(NH4+)<c(Cl—)C.0.2mol/L CH3COOH溶液中:c(CH3COOH) + c(CH3COO—) =0.2mol/L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Cl溶液中,c(NH4+)的大小关系:①>②>③3、(2013·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摸底)下列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说法正确的是zxxkA.100℃时,pH=11的Na2SiO3溶液,c(OH-)=1.0×10-3mol•L-1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c(Cl-) C.常温下,将0.05 mol•L-1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少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溶液②(NH4)2SO4溶液③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4、(2013·广东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根据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A.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C.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D.室温时,0.01mol·L-1的HR溶液pH=45、(2013·唐山市高三摸底)常温下amo1/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c(OH一)>c(H+)时,a=b B.c(K+)>c(CH3COO—)时,a>b C.c(OH一)=c(H+)时,a>b D.c(K+)<c(CH3COO—)时,a<b 6、(2013·唐山一中第一次调研)常温下,在10 mL 0.2 mol/L某一元强酸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 mL 0.1 mol/L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c(NH4+)=c(A-)时,a一定等于20B、当c(NH4+)>c(A-)时,a一定大于20C、当c(H+)=c(OH-)时,a一定小于20D 、当pH =7时,c (NH 4+)=c (A -)=c (H +)=c (OH -) 7、(2013·哈尔滨六中第四次模拟)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 2O H ++OH -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Kw 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 (H +)降低D.将水加热,Kw 增大,pH 不变 8、(2013·湖北公安县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含有NH 4+、Cl —、H +、OH -离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是:c(Cl -)>c(NH 4+)>c(H +)<c(OH -)B .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 3COO -)C .0.1mol/L 的Na 2S 溶液中,c (OH -)=c (H +)+c (HS -)+2c (H 2S )D .pH=3的某酸和pH=11的某碱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中一定是c (OH -)=c (H +) 9、(2013·江苏淮阴中学高三调研)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 .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 2(g)+3B 2(g)2AB 3(g)”的ΔH >0B .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 .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 .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 4溶液中的Fe 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 ,至pH 在4左右 10、(2013·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开学检测)pH=11的x 、y 两种碱溶液各5 mL ,分别稀释至500 mL ,其pH 与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稀释后x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y 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小B .若x 、y 是一元碱,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 的硝酸盐溶液的pH 比x 的硝酸盐溶液小C .若x 、y 都是弱碱,则a 的值一定大于9D .完全中和x 、y 两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稀硫酸的体积V(x)>V(y)11、(2013·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5 500V mLpH a 0y x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① pH =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② pH=2的盐酸和pH=1的醋酸,c(H+)之比为2∶1。
③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存在下列关系c(Na+)+c(H+)=c(OH-)+c(HCO3-)+2c(CO32-)④反应2A (s) + B (g)=2C (g) + D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 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 h;水的离子积为K w;则三者关系为:K a·K h=K w⑥反应A(g)2B(g);△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 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 b kJ·mol-1,则△H =(E a-E b)kJ·mol-1。
其归纳正确的是A.①②③⑥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12、(2013·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
已知下表数据物质Fe(OH)2Cu(OH)2Fe(OH)3Ksp/25℃8.0×10-16 2.2×10-20 4.0×10-38完全沉淀时的PH值≥9.6≥6.43~4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铁粉不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B. 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C. 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D.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值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13、(2013·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和相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B. 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相同C. 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不相同D. 分别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后,盐酸的pH大于醋酸的pH14、(2013·山西大学附中高三8月月考)室温下,0.1mol·L-1 HF溶液与0.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有关混合后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1.0×10-7mol·L-1B.c(F-)+c(HF)=c(Na+)C .升高温度,c(F -)增大D .c (F -)>c (Na +)>c (H +)>c (OH -)15、(2013·广东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我国某大型电解铜生产企业,其冶炼工艺中铜、硫回收率达到97%、87%。
下图表示其冶炼加工的流程:炼中的主要反应:Cu 2S + O 2 ====== 2Cu + SO 2(1)烟气中的主要废气是________________,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排考虑,其综合利用方式是制___________。
(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是____________(填“纯铜板”或“粗铜板”);粗铜中含有的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_______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的槽底,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 2+)、c(Zn 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
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 ):物质 Fe(OH)2 Fe(OH)3 Zn(OH)2 Cu(OH)2 K SP8.0×10-164.0×10-383.0×10-172.2×10-20调节电解液的pH 是除去杂质离子的常用方法。
根据上表中溶度积数据判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 2+、Zn 2+、Fe 3+、Cu 2+的溶液,随pH 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一种方案是先加入过量的H 2O 2,再调节pH 到4左右。
加入H 2O 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三选做题参考答案题号1 2 34 5 6 7 答案D BC D B D B BC 题号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C D BC B D D B15、(1)SO 2 (1分) 硫酸(1分)(2)粗铜板(1分) 阳极(1分) Cu 2+ + 2e -== Cu (2分) (3)Fe 3+ (2分) 2Fe 2+ + H 2O 2 + 2H + == 2Fe 3+ + 2H 2O (2分)铁精矿等炼铁等 选矿铜精矿冶炼粗铜 烟气 冶炼渣电解铜采矿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