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
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初步
21
波函数应满足的标准条件(物理要求)
连续性
有限性
单值性 归一化条件.
以后会看到,有些情况下能量量子化 就是源于这些条件的限制
波函数遵从叠加原理:
实验证实
波函数(概率幅)可以相加 概率不能相加
二、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之二)
问题的提出: 瑞士联邦工业大学 一月以后:薛定谔 向大家介绍了德布罗 意的论文。
一般情况下, 物理上要求波函数是有限,连续和单值的 ----- 波函数标准化条件
0
2 3 r , t d r 1
满足该条件为归一化波函数.
3. 叠加原理: 如果 1 , 2 , , n 都是体系的可能状 态,那么它的线性叠加,也是这个体系的一个可能态。
5
c1 1 c2 2 cn n cn n
2
c2
c
19 例 一束带电粒子经 206V 电压加速后,测得其德布罗 意波长为 2.0 pm。已知粒子所带电量与电子相等,试求这粒子的 质量。
解: (忽略相对论效应) 粒子动量为
p mv
1 2
h
(1)
粒子动能 Ek mv2 eU (2) (1),(2) 联立,解得
14
J
动能低于几万电子伏特的电子可以看作低速粒子, 可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p2 Ek 2m0
p 2m 0 E k
h h 2m 0 E k 2m0 eU
Ek mc m0c
2
2
Ek m0c 2 mc 2
2
当Ek m0c 时
2
m0c mc
2
m0 m
m
原子物理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答案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3.1 波长为οA 1的X 光光子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解:根据德布罗意关系式,得:动量为:12410341063.6101063.6----••⨯=⨯==秒米千克λhp 能量为:λ/hc hv E ==焦耳151083410986.110/1031063.6---⨯=⨯⨯⨯=。
3.2 经过10000伏特电势差加速的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λ 用上述电压加速的质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解: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之间有如下关系:meVh 2/=λ 对于电子:库仑公斤,19311060.11011.9--⨯=⨯=e m把上述二量及h 的值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可得:οοολA A A V 1225.01000025.1225.12===对于质子,库仑公斤,19271060.11067.1--⨯=⨯=e m ,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得:ολA 319273410862.2100001060.11067.1210626.6----⨯=⨯⨯⨯⨯⨯⨯=3.3 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
因而原来ολA V25.12=的电子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式应改为:ολA V V)10489.01(25.126-⨯-=其中V 是以伏特为单位的电子加速电压。
试证明之。
证明:德布罗意波长:p h /=λ对高速粒子在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其动能K 与其动量p 之间有如下关系:222022c p c Km K =+而被电压V 加速的电子的动能为:eV K =2200222/)(22)(c eV eV m p eV m ceV p +=+=∴因此有:2002112/c m eV eVm h p h +⋅==λ一般情况下,等式右边根式中202/c m eV 一项的值都是很小的。
所以,可以将上式的根式作泰勒展开。
只取前两项,得:)10489.01(2)41(260200V eVm hc m eV eVm h -⨯-=-=λ 由于上式中οA VeV m h 25.122/0≈,其中V 以伏特为单位,代回原式得:ολA V V)10489.01(25.126-⨯-=由此可见,随着加速电压逐渐升高,电子的速度增大,由于相对论效应引起的德布罗意波长变短。
原子物理3
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揭开了近代物理的序幕
1895年的X射线 1896年放射性元素 1897年的电子的发现
早期量子论 量子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康普顿效应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德布罗意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方程 波恩的物质波统计解释 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
狄拉克把量子力学与狭义 相对论相结合
四、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v 质量为 m 的粒子以速度 匀速运动时,具有能
量 E 和动量 p ;从波动性方面来看,它具有波长
和频率 ,这些量之间的关系遵从下述公式:
E mc2 h
p mv h
具有静止质量 m0 的实物粒子以速度 v 运动,
则和该粒子相联系的平面单色波的波长为:
的精密度的极限。还表明
px 0 x 位置不确定
x 0 px 动量不确定
pyqy 2
pzqz 2
pxqx 2
这就是著名的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
二、测不准关系式的理解 1、 用经典物理学量——动量、坐标来描写微 观粒子行为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2、 可以用来判别对于实物粒子其行为究竟应 该用经典力学来描写还是用量子力学来描写。
电子的动量是不确定的,应该用量子力学来处理。
例3 电视显象管中电子的加速度电压为10kV,电子 枪的枪口的直径为0.01cm。试求电子射出电子枪后 的横向速度的不确定量。
解: 电子横向位置的不确定量 x 0.01cm
vx 2mx 0.58m s
v 2eU 6 107 m/s m
pdp m
E vp
Et vpt pq
2
mv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
2
求出本征函数ψ 的表 达式和本征值E的数值
求解微分方程,需要利用一定的边界条件
1、一维简谐振子势
1 2 1 2 2 • 势能 V ( x) kx m x 2 2
哈密顿方程为:
势能函数是 一条抛物线
V ( x)
d 2 ( x) 1 2 kx ( x) E ( x) 2 2m dx 2
X<0区域内薛定谔方程的通解:
I ( x) Ae
ik1x
Be
ik1x
b) x>0 区域 V(x)=V0 薛定谔可以写为:
d 2 2 ( x) 2m(V0 E ) 2 ( x ) k 2 2 2 ( x) 2 2 dx
其通解为:
2m(V0 E ) k 2
2 2
n奇 a n n A 0 B (1) B 0 ( ) A cos B sin n偶 2 2 2 A (1) B 0 A 0
n奇 a n n A 0 B (1) B 0 ( ) A cos B sin n偶 2 2 2 A (1) B 0 A 0
2
2)不存在n=0的波函数,零点能不为零:
E1
2
2
2ma 2
为什么?这是由粒子的波动性所决定的,由不确定原理:
xp
2
势阱中的位置不确定量为Δx≈a
p
进一步确定 本征函数
2a
不可能有
p0
nx nx ( x) A cos B sin a a
当 x
a 时,依据边界条件,有 2
通解为
( x) A cos kx B sin kx
量子力学初步
镍单晶
将
换成以 表达,得 实验结果:
1.65×10 –10 (m)
的电子
2.15A
按德布罗意公式推算,具有动能
的德布罗意波长的理论值为 1.67×10 –10 (m)
该实验首次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电子衍射附图一 1927年,G.P.汤姆孙等令一电子束通过薄铝箔,结果发现,
同X射线一样,也能得到清晰的电子衍射图样。
出的概率(见后面章
节)。
试应用不确定关系分别估算下述电子和子弹的位置不确定量 质量 某原子中的电子 m e = 9.1×10 – 31 kg 某飞行中的子弹 m = 0.01 kg 速度
例题一
v = 500 m / s
子
速度不确定量
v e = 2×10 6 m / s △v e = 0.1 v e
光子的行为不能用经典粒子的运动状态参量描述和准确预测;
光波在空间某处的强度反映了光子在该处附近出现的概率。
光子衍射 在光的衍射实验中,摄像记录弱光入射的几个不 同曝光阶段的衍射图样,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在衍射图样中较亮的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较大。
单 缝 衍 射 像
圆孔衍射像
物质波假设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否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呢?
波函数具有统计意义,其函数性质应具备三个标准条件:
波函数标准条件 波函数的三个标准条件:
连续 单值 有限
因概率不会在某处发生突变,故波函数必 须处处连续; 因任一体积元内出现的概率只有一种,故 波函数一定是单值的;
因概率不可能为无限大,故波函数必须是 有限的;
以一维波函数为例,在下述四种函数曲线中,只有一种符合标准条件
这说明原子光谱有一定宽度,实验已经证实这一点。 ▲ 存在不确定关系的一对物理量互称共轭物理量。
量子力学第三章
3.1求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概率密度最大值 的位置。
解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是 对第一激发态,,故 令 得五个极值可疑点:
和4 又因为 将代入上式得,故概率密度最大值位于和处。
3.2若粒子的波函数形式为,求粒子的概率分布,问粒子所处的状 态是否定态?
解 (1)
(2)
3.5在一维势场中运动的粒子,势能对原点对称:,证明粒子的定态
波函数具有确定的宇称。
解 一维运动的薛定谔方程为
(1)
式中
(2)
依题意,在坐标反射变换时
再注意到当时是不变量,因此 (3)
即在坐标反射变换下,哈密顿算符具有不变性。 设坐标反射变换而得的态用表示,这时薛定谔方程为 (4)
有一个交点,故只有一个束缚态。 当 ,即
时两曲线有两交交点和,故有两个束缚态。
(5)式中常数由归一化条件求得:
最后得到波函数为
3.9设粒子处于半壁无限高的势场中 中运动,设粒子能量,求束缚态能量所满足的方程及至少存在一个束缚 态的条件。
解(1) 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将所给势能代入上式得 即 令 它们皆为实数,于是得到
它们的解分别为 但,否则时,不满足波函数有限性的要求,于是
因此在势阱中粒子满足如下薛定谔方程
或
即
(1)
其中
(2)
假设粒子处于态,与无关,因而
,
于是(1式变成
它的解为
代入(3)式得
(4)
为满足有限性要求,,否则处无限大,于是
(5)
又在处,这是因为边界是理想反射壁,粒子不能透出势阱外,于是
即
即 注意到(2)式,便得到球形势阱中粒子的能级 可见能级是量子化的,与一维无限深势阱的结果相似。
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 1892 – 1987 )
德布罗意指出任何物体都伴随以波, 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拆开来。 这种波称德布罗意物质波。德布罗意还给 出了动量的为P的粒子所伴随波的波长 λ 与P 的关系式,
h P
。。。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1924年) 另外自由粒子的能量和所伴随的波的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1) 不可测,无直接物理意义, | |2才可测,且有物理意义; (2) 和 c 描双缝衍射实验说明几率波的含义
电子的状态用波函数 描述 •只开上缝时 电子有一定的几率通过上缝 其状态用1 描述 •只开下缝时 电子有一定的几率通过下缝 其状态用2描述 •双缝齐开时 电子可通过上缝 也可通过下缝 通过上 下缝各有一定的几 率 干涉项 总几率振幅 Ψ12 Ψ1 Ψ 2 总几率密度 P | Ψ12 |2 | Ψ1 Ψ 2 |2 12
5
氢原子中电子速率约为 106 m/s。因此原子中电子的位 置和速度不能同时完全确定,也没有确定的轨道。
3.3 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1. 波函数
实物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用波函数表示:
2.玻恩(M.Born)统计解释
关于 光的 干涉 极大 的解 释 波动说:干涉极大的 地方,光的强度有极 大值,而强度与振幅 统 的平方成正比。 一 于 粒子说:光强与来到 该处的光子数成正比。
E. Schrö dinger (1887-1961) 1933年与狄拉 克分享诺奖
一般形式的薛定谔方程:
2 2 i (r, t ) V (r, t ) (r, t ) t 2m
如果势场不显含时间t ,即V=V(r),则可分离变量: (r, t ) (r) f (t )
3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2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如何运动?
它的波函数如何?能量如何?
解:由于粒子做一维运动,所以有
2
d2 dx2
由于势能 U (x)中不显含时间,故用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
因此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2
2
d 2(x)
dx2
U (x)(x)
E(x)
方程的解为定态解 (x,t) (x)ei Et
1.方程的通解
2
2
d 2(x)
子初始时刻的状态 (r0 , t0 ) 。原则上说,只要通过薛 定谔方程,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状态 (r ,t) 。
4.薛定谔方程中有虚数单位i,所以 (r,t) 一般是复数
形式。 (r ,t) 表示概率波, (r , t) 2 是表示粒子在时刻t、
在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因而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的状态
(x, y, z,t) 2 即波的强度表示t时刻、(x、y、z)处发现 电子的几率密度。如果 (x, y,大z,t,) 2 则电子出现几率大,
因而电子出现的目也多,此处为衍射极大值处;反之,
如果
小,则电子出现几率小,电子出现的数目也
少,此 (处x,为y, z衍,t)射2 极小值处。
W (x, y, z,t) 2 * 表示t时刻、(x、y、z)处发现粒
x 0 x p x h / 2 px
二、不确定关系
1927年,海森堡首先推导出不确定关系 :
x p x / 2 y p y / 2 z p z / 2
p / 2 E t / 2
三、讨论 1.不确定关系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例1:设电子与 m 0.01 kg的子弹均沿x方向运动, x 500m,/精s 确度
第三章量子力学基础
定义:数学上算符就是对函数的微分和积分等运算。
例如对平面波的时间导数和空间导数,可以表示为
时间算符->能量算符
空间算符->动量算符
Aexp(it ik r ) i Aexp(it ik r )
t
i t
i t
Aexp(it ik r ) ik Aexp(it ik r )
据此,描写粒子的波可以认为是几率波,反映微观客体运 动的一种‘统计’规律性,波函数Ψ (r,t)有时也称为几率幅(概 率幅)。 这就是首先由 Born 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它是量 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波函数的性质I Properties of Wave Functions I
(1)几率和几率密度
常见的线性算符有:
微分
x
,
积分
dx,乘法•
......等. 等
厄米算符 Hermitian Operators
厄米算符的定义
一算符的厄米共轭算符表示为: ()运算为内积运算,表示为: 当Aˆ =Aˆ 时,Aˆ 称为Aˆ 的自共轭算符,或称为厄米算符。 即(,Aˆ ) (,Aˆ )
物理量与厄米算符
(5) 叠加性
P S1
电子源
S2
感 光
屏
感光板上粒子的状态: c11 c22 感光板上粒子的几率分布: 2 c11 c22 2 c11 2 c22 2 (c1*c21*2 c2*c12*1)
态叠加原理:可以用描述一个系统的状态的所有态函数k ,组成集合{k },
系统的任意态函数都可以表示为集合里任意态函数的线性叠加。
一维自由粒子:势能V=0,那么薛定谔方程为
i
t
(z,
t)
2 2m
章3 量子力学初步(3)
能量是量子化的,自然得出。
E 0时 E取任何值都能使R满足标准条件的解。
2.角量子数 l 和角动量量子化
L l (l 1) l 0,1,2n 1
ˆ L2Y ( , ) l (l 1)2Y ( , )
角动量是量子化的,自然得出。 3.磁量子数m和空间量子化
三、电子云
用小黑点的密或稀形象地表示空间各处概率密度的相 对大小,概率大的地方黑点浓密,概率小的地方黑点稀 疏,称它们为“电子云” 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其运动 规律跟一般物体不同,它们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我 们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 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因此,人们常 用一种能够表示电子在一定时间内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 机会的模型来描述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在这个模型里, 某个点附近的密度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机会的大小。密 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 会多;密度小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 出现的机会少。由于这个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层疏 密不等的“云”,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 云”。
阅读参考文献
(1)张哲华、刘莲君编 《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武汉大学
出版社)第一章实验基础:光的波粒二象性、第二章量子力学原 理(1):波函数及薛定谔方程部分。 (2)曾谨言著《量子力学》(上)(科学出版社)第一章量子 力学的诞生部分。 (3)苟清泉编《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部分。 (4)顾建中编《原子物理学》(高教出版社)相关部分。
作 业 题
(1)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从静止开始通过电势差为U
的静电场加速后,其德布罗意波长为0.4埃,求加速电
势差。(上海大学2002)
(2)试画出时l=2电子轨道角动量在磁场中空间量子化
量子初步复习要点及及答案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
(1)为了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戴维孙—革末于1927年在镍单晶体上做了电子衍射实验从而证明了:
A.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B.电子的波动性
C.电子的粒子性
D.所有粒子具有二项性
(2)德布罗意假设可归结为下列关系式:
A .E=h υ, p =λh
; B.E=ω ,P=κ ; C. E=h υ ,p =λ
; D. E=ω ,p=λ
(3)为使电子的德布罗意假设波长为100埃,应加多大的加速电压:
A .11.51⨯106V ; B.24.4V ; C.24.4⨯105V ; D.0.015V
(4)基于德布罗意假设得出的公式V 26
.12=λ Å的适用条件是:
A.自由电子,非相对论近似;
B.一切实物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C.被电场束缚的电子,相对论结果; D 带电的任何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5)如果一个原子处于某能态的时间为10-7S,原子这个能态能量的最小不确定数量级为(以焦耳为单位):
A .10-34; B.10-27; C.10-24; D.10-30
(9)按原子力学原理,原子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考虑电子自旋,对氢原子当nl 确定后,对应的状态数为:【A 】
A.2(2l +1);
B.2l +1;
C. n;
D.n 2
(10)按量子力学原理,原子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考虑自旋对氢原子当nl m 确定后对应的状态数为:【B 】
A.1;
B.2;
C.2l +1;
D. n
3.简答题
(1)波恩对波函数作出什么样的解释?
(2)请回答测不准关系的主要内容)
(5)波函数满足标准条件是什么?写出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ppt课件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描写动量为 p 、能量为E
的自由粒子。 经典力学 位置和速度
量子力学 波函数
波函数体现了波粒二象性,其中的E和 p 是描写粒子性
的物理量,却处在一个描写波的函数中。
.
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干涉图像的出现体现了 微观粒子的共同特性,而且 它并不是由微观粒子相互作 用产生的而是个别微观粒子 属性的集体贡献
微观粒子和光子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显示出波 动 性。具有一定能量E和一定动量p的自由粒子,相当于具有 一定频率和一定波长的平面波,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p h Eh ----德布罗意关系式。
与实物粒子相应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称为德 布罗意波长。
德布罗意关系式还可以写成
E
p
hn
k
式中,2:角频率;n :传播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就愈不确定。因此,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有
确定的值。
x0
xpxh/2
.
px
二、不确定关系 1927年,海森堡首先推导出不确定关系:
xpx/2 ypy/2 zpz/2
p/2 Et/2
.
三、讨论 1.不确定关系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例1: 设电子与 m0.01kg的子弹均沿x方向运动, x5,0m0/s 精 确度为 0.01,%求测定x 坐标所能达到的最大准确度。
.
(4)戴维孙-革末实验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电子衍射实验,测量了电 子波的波长,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设。
1.实验装置
.
2.实验结果
(1)当U不变时,I与的 关系如图
不同的,I不同;在有 的上将出现极值。
(2)当不变时,I与U的 关系如图
当U改变时,I亦变;而 且随了U周期性的变化
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
2
(
t
-
r
cos
)
C
y
写成复数形式:
r
e e 2
i
(
r
cos
t
)
0
2 i(kr- t )
0
rn
考虑到关系式,则有:
B
i ( pr-Et )
0e
x A
8
上式就是物质波的波函数。历史上对物质波的解释有多种, 其中三种主要的解释如下:
(a) 波是基本的,粒子是由许多波组合而成的一个波包, 波包的速度就是粒子的速度,波包的运动表现出粒子的性 质。
(x) (x)
(x) (x)
V
◆ 思考题: 一个粒子在如图所示的两个 无限高势壁间运动,求解体系 的波函数和能量。
V=
V=
I
II
V=0 II
a
x
28
§3.3 简谐振子
简谐振子是物理学经常遇到的一个典型模型,物质结构中 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均可视为简谐运动。
经典物理学对简谐振子的定义为:作简谐运动的物体受到 的力与他的位移x成正比,而他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即
H(r) E(r)
波函数标准条件 ⊙体系的波函数为
i Et
(r, t) (r)e
20
⊙波函数的归一化问题。由于
(r, t) * (r, t) (r) * (r)
所以只要求对定态波函数归一化即可。
⊙体系的几率密度。由于
dW
d
w (r, t)
* (r, t) (r) * (r)
对定态体系,几率密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15
2
2m
2
V
i
t
2
03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甲型)
Lord Kelvin
• 第Th一e f朵irs乌t c云am伴e 随int着o e光xi的ste波nc动e w理it论h t而he来,这 一un理du论lat由ory菲th涅eo耳ry和of托li马gh斯t, a·n杨d博wa士s 所dea建lt立wi;th 它by隐Fr含esn着el这an样d的Dr问. T题ho:m地as 球Yo如un何g;在it 弹inv性ol介ved 质the中qu运es动tio,n,例ho如w从co本ul质d t上he说ea这rth种m介ov质e 就是 发thr光ou的gh以an太e?lastic solid, such as essentially is
• 坚and信L热ig和ht 光(都19是00运)动形式的动 • 力Th学e b理ea论uty的a优nd雅cl和ea清rne晰ss,of目th前e
由dy于nam被i两cal朵th乌eo云ry,遮w蔽hic而h 暗ass淡er无ts 光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 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
• 假设相互间只能以热辐射的 形式交换能量
• 每一个物体向外辐射能量, 也吸收其它物体辐射到其表 面的能量
• 温度低的,辐射小,吸收大; 温度高的,辐射大,吸收小
• 经过一个过程后,所有物体的 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
• 热平衡时,每一个物体辐射的 能量等于其吸收的能量
• 热平衡状态下,吸收本领大, 辐射本领也大
• 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热平衡 状态下物体的辐射本领与吸收 本领成正比,比值只与T,ν有 关。
E( ,T ) f ( ,T ) 吸收大,辐射也大。 A( ,T )
f ( ,T ) 是普适函数,与物质无关 应当通过实验测量 f (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定态薛定谔方程 能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定态。设作用在粒子上的
力场不随时间改变,即势能U (r )中不显含时间t,将其代
2 U (r ) 入方程: i t 2m 波函数分离变量: (r , t ) u (r ) f (t )
2
i df (t ) 1 2 2 [ U (r )]u (r ) E f (t ) dt u ( r ) 2m
0 cos (t n ) 0 cos 2 (t
r cos )
)
r是原点到这波面任何一点的距离,rn 是从原点到这波面的垂 直距离。 将(1)式改成复数形式:
0e
2i (t
0e
2i (t k r )
矢量代表波长倒数的数值和波的前进方向。
光的微粒性:黑体辐射、光电效应。 一个光子的能量: E h 按照相对性原理,能量与质量的关系: E mc 2
E h h p mc 2 c hk c c
波数
E, P ,
------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德布罗意关系式
微观粒子和光子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显示出波
m0 1 2 / c2
1 m
2.当 c 时, m mo
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戴维孙和孔斯曼在德 布罗意的建议提出以前,在1921到1923年间就观察 到,电子被多晶体的金属表面散射时,在某几个角 度上散射较强,当时未有合理的解释。其实这已经
显示了电子的波动性。
三、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验证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电子衍射实验,测量了 电子波的波长,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设。 1.实验装置
渐
12.25 12 .25 2 n 2d sin V n nk 2d sin V
1
此式与实验数据符合,从而证实了电子的 波动性及德布罗意波的正确性。
3.2 测不准原理
在经典力学的概念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 同时精确测定的。
在量子理论中,要同时测出微观物体的位置和动量,
就愈不确定。因此,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有
确定的值。
x 0
(x p x / 2)
px
二、不确定关系 1927年,海森堡首先推导出不确定关系:
x p x / 2
p / 2
y p y / 2
E t / 2
动性。具有一定能量 E 和一定动量 p 的自由粒子,相 当于具有一定频率 和一定波长 的平面波,二者之 间的关系为:
p
h
, E h
----德布罗意关系式。
与实物粒子相应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称 为德布罗意波长。
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1.当 ~ c 时, m
h h p m
的粒子,这是方程的局限性。
上节内容回顾
一、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i ( Et r p ) Ae i ( Et xp x yp y zpz ) Ae
z p z / 2
测不准原理来源于物质的二象性。是物质的客观 规律,不是测量技术和主观能力的问题。对微粒不可 能象经典力学那样准确知道物质的位置和动量,对微 观物体的恰当描述是说它处于某一位置的几率,而在 它可能出现的空间中有一个位置几率的分布。
3.3
一、波函数
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现在考虑一个自由粒子的波。自由粒子不受力,动量不变 ,所以同它联系的波长也不变,是单色波。代表平面单色波的公 式为: r r cos
i p y p
2 p x 2
2 p y 2
2 p px i px 2p x
p y
p
p p2 i y py 2p y
2 p pz i pz 2p x
i p z p z
n
意常数。
即如果 1 2 n 、是体系可能的状态,那么它
们的的线性组合
cn n 也是体系一个可能的状态
n
三、薛定谔方程的讨论
1.薛定谔方程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r , t ) 在势
(r , t ) 场U (r , t )中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t
三、波函数的标准条件及归一化
1.波函数必须单值、有限、连续。 单值:在任何一点,几率只能有一个值。
有限:几率不能无限大。
连续:几率一般不发生突变。 2.归一化条件 由于粒子总在空间某处出现,故在整个空
间出现的总几率应当为1
( x, y , z , t )
2
dV 1
3.4 薛定谔波动方程
2 形式。 (r , t ) 表示概率波, ( r , t ) 是表示粒子在时刻t、
在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因而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的状态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
p2 U (r , t ) ,所 5.在薛定谔方程的建立中,应用了 E 2m
以是非相对论的结果;同时方程不适合一切 m=0
经过电场加速的电子:
1 m 2 eU 2
----(1)
h h h 12.25 p m 2eU / m 2emU U (V )
根据电子在晶体上散射的实验,强波束射出的条 件是:
n 2d sin
-----------(2)
在戴维孙和革末的实验中,d和 是固定的,使 变,观察强出射波束的出现。将(1)式代入(2)式得:
其精密度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来源于微观物质的 二象性。 海森伯推得,测量一个微粒的位置时,如果不确定范 围是 q ,那么同时测得其动量 p 也有一个不确定范围 二者的乘积总是大于一定的数值。即:
p q 2
h 2
测不准原理
一、电子的单缝衍射(1961年,约恩逊成功的做出)
量子力学中一般用下式表示一个自由粒子的波:
0e
2i ( k r t )
0e
2i ( pr Et ) h
二、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一粒自由粒子怎样和这样一个波联系起来呢?波函数究竟代表 什么意思? 玻恩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的统计意义,认为波函数代表发现粒 子的几率,这是每个粒子在它所处环境中所具有的性质。如果有大 量的粒子,那么在某处粒子的密度就与此处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成 正比。将这种情况同光来对比,光的强弱同光子的几率成正比,我 们知道光的强弱同光波的电场或磁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来类 比,可见在某处发现一个实物粒子的几率同德布罗意波的波函数平 方 2 成正比。如果 是复数,就用 代表 2 我们可以将 在体积 d 中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表达为:d d
2.实验结果 (1)当U不变时,I与的 关系如图:不同的,I 不同;在有的上将出现 极值。
(2)当不变时,I与U的
关系如图:当U改变时 ,I亦变;而且随了U周 期性的变化。
3
实验解释
波程差:
2 d s in
n ( 2 n 1) 2
当 2d sin n 时加强----布拉格公式。
一、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1.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p
i ( Et r p ) Ae
i E p 对t求一次偏导: t
p
i ( Et xp x yp y zpz ) Ae
i
p t
E p
对x、y、z分别求二次偏导:
p i p x p x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
主要参考书: 褚圣麟编的《原子物理学》 杨福家编的《原子物理学》
内容:
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测不准原理 3、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4、薛定谔波动方程 5、 量子力学问题的几个简例 6、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描述
3.1 微观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由热金属丝发射的电 子,加速后经过前后几 个小孔,形成一道电子 束,打在晶体上。晶体 可以绕一平行于电子束 的轴转动。接收器(电 子探测器)同一个灵敏 电流计相接,用以测量 收到的电子的数量。电 子探测器可以在一圆弧 上移动,圆弧的圆心在 晶体上,所以,电子探 测器可以在不同角度接 受从晶体散射出来的电 子。
E为一常数
2 2 [ U (r )]u (r ) Eu (r ) 2
df (t ) i Ef (t ) dt
df (t ) i Edt f (t )
解出: f (t )
i Et Ce
i
Et (r , t ) u(r )e
2.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它不能从更基 本的假设中推导出来。它的正确性只有通过与实验结果
相一致来得到证明。 3.具体的势场U (r , t ) 决定粒子状态变化的情况,如果 给 U (r , t ) 出势能函数 的具体形式,只要我们知道了微观粒
子初始时刻的状态 (r0 , t0 ) 。原则上说,只要通过薛 定谔方程,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状态 (r , t ) 。 4.薛定谔方程中有虚数单位i,所以 (r , t ) 一般是复数
――定态波函数
定态中E不随时间变化,粒子有确定的能量
2 2 [ U (r )]u (r ) Eu (r ) 定态薛定谔方程 2m
4.态迭加原理
如果 1 2 n、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们的的线性组
c 合 c1 1 c2 2 cn n cn n 也是方程的解, i 为任
代表在单位体积内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因而
称几率密度。这就是德布罗意波的物理意义。
函数既然具有这样的物理意义,必须满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