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总体布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筑的群体组合
• 群体组合就是将场地中各单体建筑组织成为一个 完整统一的建筑群。
• 1、居住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
• ( 1)行列式 • 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工业化 施工,对于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缺点:容易受 到穿越交通的干扰,群体空间较为单调呆板,可 识别性差。
• (2)周边式
4、影响建筑间距的其他因素
• 对于学校建筑而言,还存在“防噪间距”。根据《中小学 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规定,两排教室的长 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 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 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 15m。 • 如教室顶棚以吸声材料进行装修时,教室楼与教室楼、图 书馆、等其他楼之间的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8m。
• 6、周围环境
• 与周围的道路、建筑、环境在平面及空间关系上协调一致。 • 从更高层次来看,每一块场地在城市大环境中都不是孤立的, 而只是城市整体的一个片段,各场地的衔接和连续构成了整体 的城市。
• 除了以上这些环境因素之外,根据城市规划、城 市设计或项目本身要求,场地尚有后退红线、容 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公共限制,他们是 保障城市整体和场地自身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与 环境质量的基本手段,也是对土地的限定条件, 在进行建筑布置时应遵照执行。
• (一)建筑朝向的选择
• 是指一幢建筑的空间方位,常用建筑主要房间的面向来衡量。 • 建筑朝向对于建筑节能有很大影响。一般,建筑朝向的选择 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因此要受到所在地区的 日照条件和常年主导风向的影响。 • 1、日照因素
• 2、风向因素
• 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广大地区:建筑主体应朝向当地夏 季主导风向布置,以获得“穿堂风”;在冬季寒冷地区则 存在防寒、保暖和防风沙侵袭的要求。 • 在淮海-秦岭以北地区:建筑朝向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 可借助当地的风玫瑰图来考虑建筑的朝向。
• (2)地形对建筑通风间距的影响
• 当D=2H时,通风效率可视为良好;当D=H时,通风效率 为50%。
3、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的高度、耐火等级,和建筑外墙 上门窗洞口等情况。 • (1)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 • (2)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 • (3)车库的防火间距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规范》(GB 50067—97)
问题?
• 场地总体布局的任务是什么?
• 场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场地分区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场地总体布局
• • • • •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场地使用分析 第三节 场地分区 第四节 建筑布局 第五节 场地交通组织 第六节 场地绿地配置 第七节 场地总体布局实例分析
例如深圳大学教学中心区,由于图书馆在位置、体量、形 体上的突出而成为了整个空间的控制中心
• 2、秩序建构
• 通常所说的“有机结合”是指组成整体的各要素之间.必 须排除偶然性和随意性,而表现出一种互为依存、相互制 约的关系,从而显现出一种明确的秩序感。
• 例:场地有一斜边时,建筑沿该斜边的形式可能与斜边平 行,也可能采用锯齿状; • 锐角时,锐角处的建筑平面形状可能采用锐角平面,也可 能采用八角或圆形平面,以此与基地形状相结合。
• 2、地形地貌
• 一般化的地形:设计的自由度比较大,可根据需要布置得 规则整齐或自由舒展。 • 特殊的地形:设计的自由度较小,但地形却常常可以为设 计提供一些特殊的可供“巧于因借”的有利条件。 • 例:当地形有较大高差变化时,建筑可以采用台阶式布置, 在节省土方量的同时,还可取得高低错落的空间变化。
• 建筑布局还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场地小气候环境。
• 如:北方的广场、活动场和庭院等室外活动区域尽量朝阳。 • 进行建筑群体的布置时,充分利用地形和绿化等条件,提高 场地的自然通风效果。
居住区内部 可通过道路、 绿地和河湖 水面等空间 将风引入, 并与夏季主 导风向一致。
将Biblioteka Baidu筑错列布置,以增大建筑的迎风向。
三、单体建筑在场地中的布局
• (一)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
• 特点:整体秩序较简明,主体建筑突出,视觉形象好,各 部分用地区域大体相当、关系均衡,且相对独立、互补干 扰,有利于节地。 • 不利因素:建筑形象单一,缺乏层次变化,与周围关系较 为单调。
(二)建筑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
• 主体建筑物选择比较规整集中的形式,并尽量靠近场地边 侧布置,使剩余用地相对集中,便于安排场地内应布置的 其他内容。
速建 加筑 大疏 ,密 可布 改置 善, 东风 西道 向断 建面 筑变 的小 通, 风使 。风 利用成片成丛的绿化布置阻挡或引导气流,改变建筑组群气流 高低建筑结合布置,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迎风面。 长短建筑结合布置及院落开口迎向夏季主导风 状况。
• 5、建设现状
• 建设现状指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景观(植物)等 人工修建的内容。 • 这些“建设现状”也是用地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 地会对场地设计构成影响。
第四节 建筑布局
• 一、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
• (一)用地条件 • 1、用地的大小和形状 • 确定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规则 宽裕 紧张 分散式布局 确定建筑层数 集中紧凑
可做规整有序 因地制宜,合理、灵活的安排
• 结合用地形状
不规则
• 一般而言,建筑的平面形状应与用地的形状相呼应,既要 注意建筑的平面轮廓、走向与用地边界形成一定的空间关 系,而不使剩余的用地像“下脚料”一样残缺不全,以保 证场地空间的和谐与完整。
• 注意:由于受建筑所在的地段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周围
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该地区的局部主导风向与当地的 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不一致。
• 3、其他因素
• 在实践中,建筑物的朝向还要结合场地具体条件,如道路 走向、周围景观、地形变化和用地形状等因素,其中道路 走向是影响建筑朝向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间距的确定 • 建筑间距:是指两幢相对的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 (2)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
• (3)地形坡度、坡向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 山地地区建筑日照间距的大小,除了日照条件外, 还受到地形坡向及坡度大小的影响。
2、通风的要求
• (1)通风要求对建筑间距的影响
• 模拟试验表明,对单幢建筑而言,建筑物高度增加,气流方 向进深减小,迎风面建筑长度加大,则其背面的漩涡区就增 大,这对该建筑通风有利,单对其背后的建筑通风则不利。 • 在较高、较长、进深较大的建筑后面布置建筑时,需要更大 的通风间距。 • 当间距一定时,风向入射角由0°~60°渐次增大,则后排建 筑窗口的相对风速也相应增大,相当于在逐渐增加建筑间距 而加强通风效果。
(二)功能要求
• 最重要的是建筑自身的功能和流线要求。 • 功能不同,人流活动情况不同,其内部功能关系 的组织就不同,就会演绎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总体布局中即表现为建筑的平面及空间组合。
• 虽然功能对于建筑组合具有某种制约关系,但在 具体处理上又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学校建筑。
二、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
• (4)混合式
• 可充分结合场地 的地形、气候、 景观朝向和现状 条件等,成组成 群灵活布置,形 成丰富变化的空 间形态。
2、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
• 从形式的处理来看,有对称式和自由式,从空间组织来看, 还有庭院式,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的综合式。
• (1)对称式
• (2)自由式 • 其建筑的位置、朝向、较灵活,形式变化多样,性 格特征鲜明,较易取得亲切、轻松和活泼的气氛。
• 优点:可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围合的内院安 静而不受外界干扰,安全感强,便于邻里交往,增强认同感。 • 缺点:部分用户朝向较差,通风不良;转角单元不利于抗震 要求,也难适应地形的起伏变化。
• (3)点群式
• 优点:利于争取良好的日照、通风,且机动灵活的形式能 适应不规则的场地形状和起伏变化的地形条件,可形成虚 实对比、错落有致的空间景观。
• 3、植被景观
• 建筑布局用地现状中存在的植被、岩石和水体等自 然地貌景观要素应予以充分重视,采取尽量保护和 利用的办法,减少人工构筑物引起的破坏,以利于 基地原有的生态状况和风貌特色的保持,体现对自 然的尊重。
• 4、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
• 从建筑节能、生态环保出发,建筑布局以适应所处地区的 气候特点,建筑物采用的布局形式和平面的基本形态要考 虑寒冷地区采暖保温或炎热地区通风散热的要求。 • 北方:建筑物以集中式布局为宜,大多布置得比较集中、 紧凑,呈现出规整聚合的平面形态,形体相对封闭; • 南方:建筑物常适当分散,采取比较疏散伸展的平面形态, 空间灵活通透,以利于散热和通风组织。
场地设计
城市规划教研室 2010—2011
上 讲 回 顾
•1、场地的公共限制都有那些?
•用地控制、交通控制、密度控制、高度控制、容量控制、绿化控制、建 筑形态。
•2、技术经济指标都包含那些?
•场地界限、用地性质、容量、密度、限高、绿化、等等。
•3、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颜色的线有?
•建筑红线、蓝线、绿线、紫线、黄线。
2、建筑与空间相互穿插
• 将建筑与其他内容分散布置,形成建筑与空间的相互 穿插,彼此交错,具有一种图低互换的均衡关系。 • 这种布局形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把建筑物作为与环境 融为一体的一部分来处理,强调建筑物与场地的协调, 其最大特点在于灵活性和变化性。 • 不利的方面是,分散的形式可能带来各部分联系的困 难,流线较长,另外需避免过多的变化而消弱统一性。
• 有时出于设计 构思需要,或 为增加建筑的 雄伟气魄之感, 常将建筑远离 场地入口而布 置在后部的边 侧位置。
四、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
• (一)建筑群体布局方式
• 在研究建筑群体布局是,处理好建筑(实体)与空间(虚 体)之间的相对关系十分重要。
• 1、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和空间
• 对于几幢性质相近、功能相当的建筑,常以空间为核心, 建筑围和空间的方式进行布局。 • 特点:是中央围和的庭院或广场空间在场地的功能组织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 (3 )庭院式
云 南 大 理 民 族 博 物 馆 总 平 面 图
(4)综合式
四、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
• (三)群体组合的协调与统一 • 多样统一 • 1、主从原则
•
在场地布局中,可以利用某一构成要素在功能、形态、位 置上的优势,作为重点加以突出,控制整个空间,形成视 觉中心,而使其他部分明显地处于从属地位,以达到主从 分明,完整统一。
• 无锡新疆石油职工太湖疗养院位于太湖北侧驼南山南坡上, 建筑按“小”、“散”、“隐”的方式设计,即将建筑体量 化整为零,分散布置,尽量隐蔽在山林中,从而尽可能保持 了山地的原有地形和地貌,达到建筑形态与山体地形相融合 的效果。
• 北京松鹤山庄:基地位于自然风景区内三面环山的坡
地上,利用东侧稍平坦的地段设计了一处大型绿地广场作为 入口前区,两侧汽车坡道环抱广场而上,直通高处的山庄入 口。建筑顺应山势而造,自然形成多处高差,利用高差创造 环境意境成为设计主要内容之一。由客房部分围合了流转曲 折的跌落立体庭院,园内形成的人造景观与风景区的自然风 貌相互映衬。分散式布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空间包围建筑, 建筑又包围空间,整体空间层次丰富,建筑与绿化相互渗透, 从每间客房向外望去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 应根据日照、通风、消防、环保、工程管线埋设、建筑保护 和城市设计等要求,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规定而合理确定。
1、日照间距
• 前后两列建筑物之间为保证后排建筑物在规定时日获得必 需日照量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日照间距。 • 日照量或建筑的日照标准:即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一 般需满足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一定时间(1h或 2h、3h)满窗日照要求,这与建筑的性质和使用有关。 • (1)日照间距系数 • D/H • (D为日照间距,H为前幢建筑檐口至地面高度) • 可通过建筑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利用地形等手段,来达到 建筑群体争取日照的目的。如:将建筑错落布置,利用点 式住宅,将建筑方位偏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