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RM11嵌入式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
基于ARM11嵌入式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摘要: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ARM11硬件平台以及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采用Zigbee技术架构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信息的监测监控,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信息。
该系统设计结构巧妙,可移动无缝接入网络,凭借着ARM11强大的硬件平台、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数字智能掌上电脑的成熟应用以及优秀紧凑的人机界面设计,实现了系统的高度智能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体现了该系统的优越性、灵活性和智能性。
关键词:信息采集ARM11 linux 系统组成1.1 硬件结构系统由三星公司的S3C6410(ARM11)、SD卡接口、USB接口、触摸屏接口、Zigbee无线传输电路等组成,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分析处理,检测节点由ATmega16单片机、各类气体传感器组成,节点检测到信息数据后,由单片机处理其数据。
用于通信的Zigbee线选用符合标准Zigbee协议的集成收发RF 器件CC2430和利用收发天线,以及少量的外围器件。
通过便携式监控系统向井下检测节点发出网络连接自检信号,当MCU接收到连接信号后,返回应答信号至便携式监控系统,完成一次完整的Zigbee网络通信。
如果在发送信号时ACK标志位置位,而且在一定的超时期限内没有收到应答,发送器将重复发送固定次数,若仍无应答就宣布发生错误,请求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当通信链路成功时,整个检测系统开始工作。
1.2 系统功能介绍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气体监测、供电监测、数据存储、信息反馈、断电控制、风能监测、网络修复、系统自检等功能,其中气体监测主要用于实时显示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湿度、温度等参数,供电监测主要用以实时监测重要用电设备的电气参数,数据存储用以将动态数据存放于数据库中,以供历史查询以及决策决断,信息反馈主要用以各项信息的反馈。
而断电控制则用以在数据超标的情况下,选择性的对某一设备进行断电。
嵌入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嵌入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嵌入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集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通信于一体的系统,可用于实时收集、传输和处理各种环境参数、物理量等数据。
该系统具有实时性、低功耗、可靠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物联网等领域。
设计一个嵌入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如ARM、AVR等,具备低功耗、高性能和较大的存储容量。
(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等传感器。
(3)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Wi-Fi、LoRa等,根据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需求进行选择。
(4)设计电源电路,保证系统持续供电,并考虑低功耗设计,延长系统使用时间。
2.软件设计:(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如嵌入式Linux、FreeRTOS等,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2)编写驱动程序,与传感器进行接口,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
(3)设计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与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并考虑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
(4)设计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监控。
3.数据采集与处理:(1)根据传感器类型和数量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预处理,如滤波、校准等。
(2)设计数据存储方式,可以选择本地存储、云端存储或结合两者,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设计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建模,提供对应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
4.系统通信与远程监控:(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上位机或云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2)设计远程配置和升级功能,方便对系统参数进行远程设置和升级。
(3)设计报警功能,当采集到的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用户。
总之,设计一个嵌入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考虑硬件、软件、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远程监控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要求、成本和可行性,才能设计出一款实用、稳定和高性能的系统。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环境监测领域,嵌入式系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介绍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和服务器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环境数据采集,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网关节点负责与传感器节点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展示。
整个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使得数据采集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硬件设计1.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供应模块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数据,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网关节点通信,电源供应模块为整个节点提供电源支持。
2.网关节点网关节点主要由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供应模块等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接收来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
在传输过程中,网关节点需要对数据进行解包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服务器服务器主要由计算机、数据库和Web服务器构成。
其任务是接收来自网关节点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存储,同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同时,服务器还需要支持Web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并查看数据。
三、软件设计1.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对其进行初步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本地存储器中;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配合工作,负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网关节点。
2.网关节点网关节点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通信模块、数据解析和加密模块和数据上传模块。
通信模块需要与传感器节点和服务器进行通信,将从传感器节点收集来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并从服务器接收指令;数据解析和加密模块负责对从传感器节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上传模块负责将解析过后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家居是指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网络等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家居电器的智能控制,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及时出现为人们享受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室内温度、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湿度、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家居环境的检测,其次是监测生活用水、用电和用气的安全性和用量,三是监测室内各种生活家电的状态等。
系统设计中,基于ZigBee的传感器节点将室内环境信息发送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节点,通过ARM微处理器实现嵌入式编程,然手通过ARM微处理器和ZigBee汇聚节点实现有效的网络串行通信。
通过该系统,采集室内环境信息、输入操作命令、输出操作结果、集中控制室内环境、远程控制家用电器、联动控制室内安防系统等功能。
二、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详细设计2.1室内环境信息采集功能通过部署在室内的传感器节点,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以便能够将室内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及生活用水和生活电气等相关信息传递到系统中。
信息采集和感知是室内环境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需要将传感器节点进行良好的部署和优化,以便在最小能量耗费下实现节点的全方位覆盖。
2.2 室内环境信息传输功能传感器节点采集相关的网络信息后,通过4G网络传输到ZigBee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多个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到室内监测系统的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进行处理。
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数据传输和分发,需要将数据进行压缩和存储,实现传感器网络的聚簇作用,同时为了降低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开销、平衡节点间负载,需要对传感器网络节点和传输节点进行设计。
2.3 室内环境信息处理功能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后,环境监测装置负责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现相关的信息超过用户设置的预警值,则传感器检测装置通过4G通信网络以短信或数据通信的方式通知用户,同时将收集的信息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中。
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最终版
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最终版摘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和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期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健康、舒服。
近些年,专门是人类在信息技术上的快速进展,使得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无线技术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因此,本文利用ZigBee技术设计出了这种无线家居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中,传感器节点〔即终端节点〕能够选择温度、湿度、亮度等传感器,同时能够依照需求添加或减少传感器节点。
因此本文无线网络终端模块选用的CC2530芯片为平台,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此芯片内置8051内核的单片机内核,并有一定的内存空间,故只要加上些少许外围电路就能够实现功能,无需再加单片机。
在数据接收端〔即和谐器节点〕收到的数据处理传送到PC机上显示。
为了让用户方便监测数据,本文在PC机上设计了显示界面,让人们更加方便操作及监测数据。
本系统运行可靠,能正确猎取环境数据,实现实时监测。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智能家居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Household Environment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Abstract:Environmen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urviva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ey hope they live healthily and comfortably. During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enables all kin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unprecedentedly. So,the thesis utilizes ZigBee technology to exploit and design the wireless hom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system, the sensor node(as well as terminal node) can choose temperature, humidity, brightness etc. Therefore, the wireless network terminal module of the thesis choose the CC2530 chip as the platform for realizing receiving and sending of the information data. The chip has a single chip with 8051 core and has certain memory space. Thus, it can realize its function by adding a little peripheral circuit without extra single chip. The received data processing in the data receiving terminal(that is coordinator node) send to PC for people’s real-time monitoring. The thesis designed the display interface in PC for people’s operation and data monitoring conveniently. The system works reliably which can obtain correct environmental data and realize real time monitoring.Keywords:ZigBee;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mart home名目前言 0第1章绪论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的特点 (1)1.3 本文要紧研究内容 (2)1.4 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的介绍 (2)1.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3)1.4.2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第2章 ZigBee技术的概述 (6)2.1 ZigBee技术的概念 (6)2.2 ZigBee技术的特点 (7)2.3 ZigBee网络设备组成和网络结构 (7)2.4 ZigBee的协议分析 (8)2.4.1 网络层〔NWK〕 (9)2.4.2 应用层〔APP〕 (10)2.5 本章小结 (11)第3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12)3.1 系统结构 (12)3.2 系统功能定义 (12)3.3 系统设计要求 (14)3.4 本章小结 (14)第4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15)4.1 ZigBee硬件选型 (15)4.2 节点硬件设计 (17)4.3 本章小结 (20)第5章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21)5.1 软件部分总体介绍 (21)5.1.1 软件设计整体流程 (21)5.1.2 和谐器的自动组网流程 (21)5.2 和谐器节点软件实现 (24)5.3 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 (26)5.4 本章小结 (27)第6章上位机软件实现及测试 (28)6.1 上位机软件实现 (28)6.2 软件测试 (29)6.3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700字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是一份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的700字范文,供参考。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网络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本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管理。
本设计的系统由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和执行模块组成。
主控模块使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运行一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
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家庭路由器,实现与用户手机的通信和远程控制。
传感器模块使用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模块。
执行模块由各种家居设备组成,如灯光、空调、窗帘等,通过控制开关或变化信号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包括主控模块的电路设计和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的接口设计。
然后进行了软件设计,主控模块的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传感器模块和执行模块的软件设计分别负责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
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通过在实际环境中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完成后,我们对本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
通过手机APP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如打开灯光、调整温度等。
传感器模块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主控模块发送给用户手机,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家庭环境的情况。
执行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智能化管理。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了解了智能家居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智能化体验。
智能家居中的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家居中的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家居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家居模式。
环境监测与控制是智能家居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传感器检测家庭环境数据,并通过控制器对各种设备进行智能调控,提供舒适、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家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环境监测系统的性能取决于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
常用的传感器有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2传感器等。
在设计之初,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并合理布置在家庭各个关键区域,以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
2. 数据采集与传输:环境监测系统需要实时采集传感器的数据,并传输至控制中心。
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有线方式可以通过网络线连接控制中心和传感器节点,无线方式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Zigbee、蓝牙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可以使用嵌入式系统或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嵌入式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功耗低、可扩展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用于挖掘环境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4. 用户界面设计与交互:环境监测系统需要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实时了解家庭环境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操作和控制。
用户界面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软件或智能终端进行展示。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查看环境数据、设置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二、智能家居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环境控制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自动设备控制:通过环境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控制各种设备,如空调、灯光、窗帘等。
例如,在温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打开空调调节室温;在光照不足时,系统可以自动打开窗帘或灯具。
嵌入式 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控制系统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控制演示系统设计摘要:基于嵌入式的无线传感网络是多学科的高度交叉,知识的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它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需要较高的传输带宽,而要求较低的传输延时和极低的功率消耗。
IEEES02.15.4/ZigBee技术是近年来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低复杂度的特点和高可靠性、组网简单、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此次课设设计并实现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分布式温度湿度监控系统。
关键词:嵌入式、信息采集、ZIGBEE、串口通信前言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定制,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人类对环境信息的感知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特殊工业生产领域和室内存储场合对环境要求显得特别苛刻;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为环境环境检测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基于嵌入式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个层面;传输层常见的有温湿度、烟感、一氧化碳、压力等嵌入式传感器模块,传输层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部分,应用层包括各种终端。
在室内环境监测领域,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结合ZigBee技术可以实现、准确、完整、可靠的反应环境信息,做到实时监控。
系统分析及其设计一、基本原理: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通过给RS232串口增加ZigBee功能,替代设备电缆线进行无线传输,串口传输设计为双向全双工,无硬件流控制,强制允许OTA(多条)时间和丢包重传。
本次课设采用的senser节点中烧写EndDeviceEB程序,在协调器中烧写CoordinatorEB程序。
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实训室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实训室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 论文组织结构 (4)2. 嵌入式单片机技术概述 (5)2.1 嵌入式系统定义 (7)2.2 单片机技术介绍 (7)2.3 嵌入式单片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9)3. 实训室智能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11)3.1 实训室管理现状 (12)3.2 智能监控系统功能需求 (13)3.3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15)4. 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15)4.1 系统架构设计 (18)4.2 硬件设计 (19)4.2.1 主要硬件设备选型 (21)4.2.2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23)4.3 软件设计 (24)4.3.1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25)4.3.2 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27)4.3.3 软件算法选择与优化 (29)5. 系统仿真与实现 (30)5.1 仿真工具选择与应用 (31)5.2 系统仿真流程 (32)5.3 仿真结果分析 (33)6. 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 (34)6.1 测试环境搭建 (36)6.2 系统功能测试 (37)6.3 系统性能测试 (39)6.4 测试结果分析与性能评估 (40)7. 系统应用与效果分析 (41)7.1 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42)7.2 应用效果分析 (43)7.3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5)8. 结论与展望 (46)8.1 研究成果总结 (47)8.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48)1. 内容概述本系统旨在设计、仿真并实现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实训室智能监控系统。
该系统以嵌入式单片机为核心,整合了传感器、网络通信和用户界面等技术,能够实现实训室的实时监测、状态感知和远程控制。
系统架构设计:介绍系统整体框架,包括硬件平台、软件架构、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以及用户界面等组成部分。
硬件电路设计:详细描述嵌入式单片机电路板设计,并说明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等)、网络模块以及控制输出电路的具体原理和实现细节。
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docx
无线传感器温度测量系统主要由单个 ZigBee 协调器、单部 PC 机和放置在各处的温度采集节点—ZigBee 终端设备组成。ZigBee 协调器与各个终端节点形成了一个 ZigBee 星型网络。整个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 1所示。各处的温度采集节点—ZigBee 终端设备组成。CC2530芯片的有效通信半径为 100m 时,终端节点可以安置在以协调器为中心100m 半径范围内。终端数据采集节点的结构较为简化,仅由一个 CC2530 模块,Flash 存储,2 节 1.5V 电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各个终端节点被初始化为无信标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上电复位后,便启动搜索指定信道上的ZigBee协调器,并发送连接请求,终端设备在成功入网后,将被赋予一个 16 位短地址,在以后网络中的通信都以这个 16 位的短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启动休眠定时器,间隔10 秒钟唤醒一次,醒来后使用一种简单的非时隙 CSMA- CA,通过竞争机制取得信道使用权,自己向协调器节点发送请求数据。利用模块上的温度传感器模块检测环境温度,并上传给协调器节点,然后立即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延长终端节点电源续航时间,同时也可以延伸采集范围,即利用 ZigBe网络的自组织性我们可以携带轻巧的终端数据采集节点到实际测量区域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如果超出了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的传输范围,那可以将数据暂时存储在 Flash 存储器中。网络中的协调器节点负责搜集各温度采集节点的信息,并将信息快速的通过 RS232 串口按事先定义好的格式上传 PC 机,随即解析并显示出来。
方案二:
选择TI公司的2.4GHz片上系统解决方案CC2530,CC2530是用于பைடு நூலகம்EEES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它能以较低的总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CC2530结合了先进的RF收发器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内核,使操作更容易,具备不同的运行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功耗的系统需求。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之一。
智能家居系统将独立家用电器、安防设备连接成一个具有思想的整体,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管理和远程监控。
本课题的嵌入式平台采用WinCE操作系统,硬件设备采用ARM10架构的Intel XScale270核心处理器的实验箱作为技术支撑。
系统设计与实现使用Keil、VS2005和Delphi三种集成开发工具实现代码的编写与调试。
软件部分主要涵盖硬件网关设备的WinCE操作系统相关功能设计、嵌入式设备平台服务端软件设计、计算机客户端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家电控制端底层的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与用户数据交互采用GSM系统,通过短信的方式实现。
家居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TCP/IP网络协议,建立三次握手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系统对WinCE系统内核进行裁剪定制,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
在网关内设计开发用于WinCE系统的控制中心,即嵌入式服务端,实现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数据握手通信。
计算机客户端的应用软件设计,即视频采集查阅软件,是基于Delphi可视化界面开发语言编写进行设计。
客户端应用软件用于异地及时通过视频画面掌握家居状态环境。
本课题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用嵌入式平台作为核心控制器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数据传输采用TCP/IP协议能够很好解决目前一些系统中存在的数据传输不稳定问题。
基于嵌入式的方式能够降低智能家居系统的成本,大大降低市场中由于智能家居价格较高无法普及现象,使智能家居能够走入普通百姓家中。
关键字:智能家居系统,物联网,嵌入式技术,WinCE系统,Delphi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Home System Based onEmbedded SystemWith the constant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echnology develops by leaps and bounds. Smart home is one of the typical applications of IOT. Smart home system links home appliances and security equipment as a whole with the soul,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remote monitoring of the household equipment.In this project, the embedded platform adopts the WinCE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hardware device uses an experiment box with Intel XScale270 core processor based on ARM10 architecture as the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uses Keil, VS2005, and Delphi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ols to edit and debug the codes. Software mainly covers the WinCE operating system function design of the hardware gateway device, platform server client software design of the embedded devices, the computer client application software design and the household appliance control bottom program design.Interaction of smart home system with the user uses GSM system with short message service. Data communications between household equipment adopts TCP/IP network protocol, setting up a three-way handshake mechanism, to ensure stable and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The system truncates and customizes the WinCE system core to improve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In the gateway, the control center for the WinCE system, namely embedded server, can be developed to realize the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Computer client application software design, namely the video acquisition carried out based on Delphi visualization interface development language. The client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used in mastering the household environment timely by video images in the remote pla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Home Furnishing system based on embedded system, using the embedded platform as the core controller can improve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TCP/IP protocol can solv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exists the unstable problem. Embedded system can reduce the cost of smart home system, greatly reducing the market because of the high price of smart home can’t be universal phenomenon, so that smart home can go into the homes of ordinary people.Keywords:smart home system, IOT, embedded technology, WinCE system, Delphi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智能家居研究现状与发展 (3)1.2.1 智能家居国内外发展现状 (3)1.2.2 智能家居发展趋势 (4)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5)1.4 论文结构 (6)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 (8)2.1硬件总体设计框图 (8)2.2控制核心选择 (10)2.3家电控制板 (11)2.3.1串行端口电路 (12)2.3.2家电控制电路 (14)2.3.3传感器接口电路 (15)2.4 GSM通信模块 (15)2.5视频监控模块 (16)2.6总体软件设计方案 (17)2.7本章小结 (18)第3章操作系统的定制 (19)3.1 BSP的安装 (19)3.2添加平台特征和配置平台 (20)3.3串口部分设置与调试 (22)3.4操作系统的生成与下载 (24)3.5本章小结 (24)第4章应用软件设计 (26)4.1应用程序编写环境 (26)4.2智能家居人机接口设计 (26)4.3串口通信功能设计 (30)4.3.1串口通信协议 (30)4.3.2软件的实现 (31)4.3.2.1打开串口与配置串口 (32)4.3.2.2关闭串口 (35)4.3.2.3串口读线程 (36)4.3.2.4串口实现数据的写入 (37)4.3.2.5串口类的调用 (38)4.3.2.6串口的监听 (38)4.4 GSM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39)4.4.1 GSM无线数据传输的基础 (39)4.4.1.1 PDU编码规则 (39)4.4.1.2 AT指令 (41)4.4.2 软件的实现 (42)4.4.2.1 PDU编码解码 (42)4.4.2.2 CEncode类成员函数详解 (44)4.4.2.3 收发短信 (53)4.5 图像采集模块 (55)4.5.1 摄像头驱动程序 (55)4.5.2 视频捕捉和视频信息传送 (56)4.6 以太网通信模块 (57)4.6.1 TCP/IP协议 (57)4.6.2 软件实现 (58)4.7 客户端视频监控软件 (61)4.8 家电控制及传感器模块 (63)4.8.1 单片机串口使用及参数设置 (63)4.8.2 串口通信的自定义约定 (64)4.8.3 单片机程序流程 (65)4.8.4 ARM端控制和报警流程 (68)4.9本章小结 (68)第5章系统测试 (70)5.1测试环境 (70)5.2 测试步骤 (70)5.3本章小结 (75)第6章总结与展望 (77)6.1本文的总结 (77)6.2 对本课题前景的展望 (78)参考文献 (79)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2)致谢 (83)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伴随经济化建设的步伐持续加快与深入,中国百姓生活逐渐面向全面小康化方向前进,使得寻常百姓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一个层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智能家居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
然而,在工作或旅行期间,人们常常面临无法实时监控家里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1. 系统概述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远程控制终端。
物联网设备通过感应器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和控制。
数据传输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远程控制终端。
远程控制终端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者互联网实现对家居环境的监控和控制。
2. 硬件设计2.1 单片机选择本系统采用了一款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备丰富的周边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2.2 传感器选择系统中使用了多个传感器来采集环境数据,如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居家环境的相关数据。
2.3 无线通信模块选择为了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系统中采用了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或蓝牙模块。
这样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对家居环境的监控和控制。
3. 软件设计3.1 嵌入式软件设计系统中的嵌入式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并通过单片机的编译器进行编译和调试。
嵌入式软件主要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等功能。
3.2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系统中的服务器端软件负责接收和处理从物联网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
服务器端软件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远程控制终端。
3.3 远程控制终端软件设计远程控制终端软件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者网页实现对家居环境的监控和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实时获取环境数据、设置家居环境参数、接收报警信息等。
4. 系统特点4.1 安全性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采用了加密算法,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用户窃取。
4.2 实时性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将其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设计与开发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设计与开发智能家居在当前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设计与开发是该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通信技术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探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设计与开发。
一、硬件设计在智能家居的硬件设计中,嵌入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特定的硬件设备中,既具有计算能力,又具有相应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智能家居设计中,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单片机等技术实现嵌入式系统。
而相应的硬件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硬件选型方面,要选择适当的处理器和传感器。
处理器要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低功耗特性,以应对各种智能控制任务。
传感器则用于感知环境中的信息,例如温度、湿度、光强等,以及感知用户的操作指令。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块和外设接口,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联网和相互交互。
二、软件开发智能家居的软件开发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底层驱动程序开发和上层应用程序开发。
底层驱动程序主要负责与硬件设备的交互,如控制传感器采集数据或控制执行器的运行。
而上层应用程序则是用户可以直接操作的界面,通过软件界面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C++、Python等,开发工具则包括IAR Embedded Workbench、Keil等。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在不同平台和设备上进行部署和扩展。
三、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依赖于各种通信技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联网和数据交互。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
其中,Wi-Fi适用于近距离高速传输数据,蓝牙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设备间通信,ZigBee适用于组网控制,而LoRa适用于广域物联网应用。
通信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评估。
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控制演示系统设计
目录题目: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操纵演示系统设计 (1)目录 (2)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3)系统分析及其设计 (4)一、差不多原理: (4)二、系统方案设计5三、总体设计 (7)四、系统测试 (31)总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2)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操纵演示系统设计摘要智能家居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室内环境监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嵌入式和无线传感技术差不多较为成熟,因此,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是能够实现的.基于嵌入式的无线传感网络是多学科的高度交叉,知识的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它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需要较高的传输带宽,而要求较低的传输延时和极低的功率消耗。
IEEES02.15.4/ZigBee技术是近年来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低复杂度的特点和高可靠性、组网简单、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此次课程设计并实现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分布式温度湿度监控系统。
关键词:嵌入式、智能家居、ZIGBEE、串口通信前言家居环境是指家庭团聚、休息、学习和家务劳动的环境。
家居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阻碍着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都市居民每天在室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刻占全天时刻的90%左右,因此,居室环境与人类健康和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紧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重视,加强对家居环境的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与治理,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差不多成为十分迫切的市场需求.嵌入式技术的进展,为环境环境检测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基于嵌入式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个层面;传输层常见的有温湿度、烟感、一氧化碳、压力等嵌入式传感器模块,传输层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部分,应用层包括各种终端。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居室健康环境监测系统
摘 要: 针对目前居室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居室健康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的控制器以树莓派(Raspberry pi)为核心,以Linux为操作系统,采用ZigBee通信技术,随时监测居室环境参数的变化并为用户提供相应情况信息。以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作为预警标准,对温湿度、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醛进行监测,并通过数据融合与模糊处理方式进行健康危害程度预警。该系统硬件复杂度较低,方便扩展,移动方便,适用于不同生活居间的健康环境监测。关键词: 树莓派;嵌入式;ZigBee;健康环境监测 居室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体的健康。许多居室环境的监测是采用PC作为控制中心,不便于移动。而且大多采用有线的布线方式[1],因此存在可移动性差、布线繁琐、功能可扩展性差、维护难的问题[2]。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易于扩展并且可移动的无线式居室健康环境检测系统。本系统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主要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融合以及模糊算法对其进行处理,用户可在客户终端上了解到居室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健康预警及采取的措施。1 系统总体设计1.1 总体模块设计 本系统为了能够实现可移动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将系统分为终端采集模块以及控制中心模块,模块结构图。终端采集模块由传感器与ZigBee终端组成,主要实现居室环境信息采集以及数据传送功能;控制中心模块由控制器树莓派与ZigBee协调器组成,主要完成对各终端节点传送数据的接收以及数据处理,显示居室环境参数状况以及与Internet网络进行通信。 1.2 总体工作流程设计系统内部由ZigBee网络组成,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居室内部所建立的网络传输[3]。总体工作流程。分布在居室内部的各传感器定时采集居室环境参数,通过ZigBee无线通信,由控制器接收并处理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和模糊算法的处理,将居室环境信息显示到由QT所设计的系统界面中。用户也可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控制器,了解居室内部环境情况。2 系统硬件设计2.1 控制中心硬件设计 本系统中,控制中心的控制器采用树莓派(Raspberry pi),它是一款基于ARM的微型电脑主板,又称卡片式电脑,是由英国慈善组织“Raspberry Pi 基金会”开发的。树莓派是一个开源的硬件,可支持Linux操作系统,其硬件结构示意图。 它使用SoC(片上系统),是Broadcom公司的BCM2835,其中CPU以ARM11为核心,接口包括2个USB2.0接口并且支持USB Hub扩展,同时拥有视频模拟信号的电视输出接口和HDMI高清视频输出接口、一个以太网接口、8XGPIO、一组UART、一组I2C以及两个选择的SPI总线[4]。ZigBee协调器负责各ZigBee终端节点的通信管理、数据的传输以及动态组网。本系统中ZigBee协调器选用的是德州仪器公司的CC2530芯片,它是基于2.4 GHz IEEE802.15.4、ZigBee和RF4CE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低功耗及安全可靠的无线通信。 树莓派接口中含有一路UART串行接口,其第8引脚是TXD,第10引脚是RXD。利用该接口可以与ZigBee协调器连接和通信。其硬件连接示意图。2.2 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以及舒适程度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主要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醛。传感器与ZigBee终端节点相连,ZigBee终端节点选用CC2530与ZigBee协调器进行通信。 温湿度传感器选用SHT71数字式传感器,其内部集成了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并且包括14位A/D转换器和串口电路。其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分别可达到14位和12位的分辨率。由于其相对湿度的输出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因此需要进行修正。可按式(1)修正湿度值:RHL=-4+0.648×SORH-7.2×10-4×SORH2(1)式中RHL为相对湿度修正值,SORH为传感器相对湿度测量值。当温度T≠25 ℃时,需对相对温度进行温度补偿,补偿公式如式(2):RHT=RHL+(T-25)×(0.01+0.001 28×SORH)(2)式中RHT是温度为T时的相对湿度值。当供电电压为3 V时,将温度输出转换为实际温度值的公式如式(3):T=-39.60+0.04×SOT(3)式中T为实际温度值,单位为 ℃。 二氧化硫传感器选用SO2-7SH型三极型电化学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100×10-6。它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转化为电流,并通过运放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一氧化碳传感器选用MQ-7。它对一氧化碳气体有良好的灵敏度,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一氧化碳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传感器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大。 二氧化碳传感器选用MG811。其对二氧化碳有良好的灵敏度以及选择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甲醛传感器选用Dart Sensor公司的甲醛检测传感器,它能在不采用气泵抽取的前提下连续地检测空气中的甲醛气体。传感器输出地电流与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呈线性关系,传感器检测到的电信号经过数据处理[5]后送至CCS2530。3 系统软件设计3.1 终端模块主程序设计 终端模块的主要作用是采集数据,并将数据打包后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发送给Zig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协调器。终端模块的主程序流程如下:从硬件上电开始先进行初始化,然后寻找网络并联入,加入网络后进入低功耗模式,等待采集时间到后采集数据,随后将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网络发送给ZigBee协调器,最后进入低功耗模式等待下一次采集时间。3.2 协调器主程序设计 ZigBee协调器主要起到建立网络以及管理网络的作用,从各个节点接收数据并将数据通过UART传给控制器。协调器主程序流程如下:从硬件上电开始先初始化,然后建立网络等待新节点加入,当有新节点加入时储存其网络地址并等待接收节点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发送给树莓派控制器。3.3 控制器软件设计3.3.1 控制器主程序设计 树莓派通过Python来使用GPIO端口上的针脚,因此需要安装GPIO的Python库。为了与ZigBee协调器进行通信,需用到树莓派上的UART,而系统把这个串口默认为调试口,因此需要编辑配置文件cmdline.txt来关闭调试输出功能,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该串口。 控制器从ZigBee协调器收到数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用文字语言显示当前居室环境各个参数状况以及相应的建议或提醒。控制器主程序流程如下:控制器树莓派监测UART串口数据,当有数据时,首先解析数据,判断各个传感器数据信息,之后对数据进行模糊算法处理,得出各个参数的语言变量值;最后将环境健康预警结果及应采取的措施显示在客户终端上。3.3.2 数据处理 居室内某一个参数需要通过分布在居室不同空间位置的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为了达到检测精度及减少误差,在数据处理时需要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根据各个终端节点具体的分布情况,用求概率权的方法进行数据融合[6],所选权重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客观、真实地反映各个传感器所测量数据。利用概率权重Wi,每个参数按如下式(4)进行数据融合: 以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作为参考,对数据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7]。为每个参数在其取值范围上定义3个概念,比如一氧化碳浓度(0~30 mg/m3)定义3个概念(未超标、轻微超标、严重超标),选用梯形隶属度函数。一氧化碳与甲醛作为人体健康主要的影响因素,需要将一氧化碳以及甲醛所得的语言值进行综合处理求出健康危害程度,相应的健康危害程度规则如表1所示。通过以上的数据处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易懂的语言信息。 根据各个参数的语言值提供建议或提醒,如当空气中危险气体浓度将要超过标准数值时,提醒用户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当家居环境湿度过低时,提醒用户注意保持空气湿润,并且会提出建议,提供能保持潮湿的有效措施,这样有助于保持人居健康环境。3.3.3 程序界面设计 用QT设计程序界面,在Linux系统中操作方便,用户更加容易了解环境状况[8]。在树莓派上安装QT用apt-get命令,再安装qtcreator,最后打开qtcreator配置编译环境。当打开QT程序后环境信息就会显示到界面上,其中包括各个参数的具体数值以及相对应的语言值、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相应的措施。 本文以树莓派作为核心控制器,在Linux系统下进行软件设计,运用ZigBee无线技术,研究和实现了一种家居健康环境检测系统方案。树莓派作为主要的控制器,使得系统功能的修改以及拓展更为方便;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各终端节点可根据具体的要求增减与布局。本系统可应用于更加复杂的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应用中。
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是其中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为用户提供完整、可靠的环境数据。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嵌入式系统在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思路1. 系统架构一般来说,一个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
传感器主要用于实时采集室内环境的各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采用相应的信号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据线输入至单片微型计算机进行处理与存储。
数据处理器通常采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主要任务是处理数字信号,储存并实时分析室内环境的各种参数,同时动态掌握整个环境的状态。
最后,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用户端应用程序,实现室内环境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与控制,让用户更好的了解室内环境的动态数据。
2. 详细硬件设计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遵循“模块化”思想,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三个部分。
首先,传感器模块主要包括温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所有传感器模块都是采用数字信号转换芯片来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传感器模块通过SPI和IIC总线进行通信,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微处理器模块选定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它具有丰富的外围接口资源,性能稳定、占用资源少,运行效率高等优势。
同时,微处理器采用串口通信与Wi-Fi模块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
最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以及WEB界面来实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ESP8266,通过TCP/IP协议实现与微处理器的通信。
将微处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上,在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同时,通过通信模块可以将数据和配置命令发送到用户设备端和服务器,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远程控制服务。
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是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集成到一个单独的系统中。
它通常采用一些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存储器、外设。
嵌入式系统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其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包括家用电器、儿童玩具、机器人、飞行器、医疗设备、汽车等。
在现代家庭,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该系统可以收集有关空气温度、湿度、光线强度、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室内的环境情况,避免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室内环境。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解决方案,它结合了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展示。
通常,该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嵌入式系统、数据存储模块和用户界面。
传感器模块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它能够感知室内环境中的各种参数。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等。
每个传感器都能够收集特定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嵌入式系统进行处理和存储。
嵌入式系统就是这个系统的“大脑”,它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与输出设备等组成。
嵌入式系统经过特殊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存储。
嵌入式系统的处理能力决定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嵌入式系统可以通过多个接口与传感器模块连接,接收来自不同传感器模块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数据存储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是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存储中心。
数据存储模块基于SD卡或外部存储介质存储数据。
它可以捕获所需的环境数据,存储到文件中。
系统算法可以确保数据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用户界面是室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显示部分,它向用户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窗口,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室内环境。
用户界面由显示器、键盘、触摸屏等组成。
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对传感器进行控制、显示数据,建立历史记录等特定的功能。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设备上进行进一步处理。
嵌入式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嵌入式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通过使用嵌入式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提供智能化的环境管理功能。
系统设计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
1. 传感器模块:通过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相关参数。
2. 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控制系统的操作,如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灯光等。
3. 通信模块: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系统的控制命令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其他设备,如手机或电脑,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1.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适合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嵌入式系统,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2. 应用程序:通过编程实现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可以使用C/C++或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系统实现系统的实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硬件搭建: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搭建传感器模块,并与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
2. 软件开发: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编写应用程序,实现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3. 系统测试:通过模拟不同的环境场景,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在实际的环境中,并进行使用和监测。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嵌入式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实时监测和控制室内环境的相关参数,提供智能化的环境管理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实训报告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实训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准确的环境质量评估和预警。
本实训报告将介绍一个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嵌入式硬件平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嵌入式硬件平台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和环境质量评估,用户界面提供交互和显示功能。
2. 传感器选择环境监测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采集环境中的各项指标。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采购和安装。
3. 嵌入式硬件平台选择嵌入式硬件平台是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
选择一款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嵌入式开发板或单片机作为硬件平台。
常见的嵌入式硬件平台有树莓派、Arduino等。
4.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
可以使用串口通信或者无线通信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时,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5.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进行环境质量评估。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模型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滤波、数据平均等。
6.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提供交互和显示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环境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可以使用PC端或移动端应用程序来实现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界面布局合理,操作便捷。
三、系统实现1. 传感器连接与数据采集将选择的传感器按照硬件连接方式连接到嵌入式硬件平台上,并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学院2013年秋季学期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控制演示系统设计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目录题目: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控制演示系统设计 (1)目录 (2)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3)系统分析及其设计 (4)一、基本原理: (4)二、系统方案设计 (5)三、总体设计 (7)四、系统测试 (32)总结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4)基于嵌入式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控制演示系统设计摘要基于嵌入式的无线传感网络是多学科的高度交叉,知识的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它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需要较高的传输带宽,而要求较低的传输延时和极低的功率消耗。
IEEES02.15.4/ZigBee技术是近年来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低复杂度的特点和高可靠性、组网简单、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此次课设设计并实现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分布式温度湿度监控系统。
关键词:嵌入式、信息采集、ZIGBEE、串口通信前言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定制,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人类对环境信息的感知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特殊工业生产领域和室内存储场合对环境要求显得特别苛刻;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为环境环境检测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基于嵌入式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个层面;传输层常见的有温湿度、烟感、一氧化碳、压力等嵌入式传感器模块,传输层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部分,应用层包括各种终端。
在室内环境监测领域,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结合ZigBee技术可以实现、准确、完整、可靠的反应环境信息,做到实时监控。
系统分析及其设计一、基本原理:温度传感器将被测点的温度采集后输出的模拟信号逐步送往放大电路、低通滤波器以及 A/D 转换器(即信号调理电路),然后再单片机的控制下将 A/D 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传送到无线收发芯片中,并通过芯片的调制处理后由芯片内部的天线发送到上位机机监测软件上,在上位机模块上,发来的数据由单片机控制的无线收发芯片接收并解调,最后通过接口芯片发送到 PC 机中进行显示和处理。
温度传感器被用在终端节点上,当上电后,温度传感器就是能够获取环境中某个地方温度的敏感元器件,它可以将环境中的温度或者是与温度相关的参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电信号的强弱来识别被测点在环境中的温度数据。
二、系统方案设计1、系统设计需求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通过给RS232串口增加无线传输功能,替代设备电缆线进行无线传输,无线温度采集系统改变了传统有线的数据采集系统搭建布线困难,监测区域受限等诸多不足。
要求设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功耗少,性价比高,系统维护快捷方便,而且通过在传感器模块上添加 FLASH 存储设备,使得数据采集工作能够摆脱对监测过程网络辐射范围的限制,可应用到许多的场合更好的改善采集工作的便捷行。
通过与其他通信技术(如GSM/GPRS)的无缝接合,能够实现采集数据的远程传输,满足对数据采集区域的远程监控串口传输设计为双向全双工,无硬件流控制,强制允许OTA(多条)时间和丢包重传。
2、系统方案设计方案一:飞思卡尔公司(Freescale)的 MC13193 芯片搭载了满足IEEE 802.15.4 标准的射频信号传输与接收的调制解调设备。
这类功能完善的双向 2.4GHz 频段的收发设备能够融合到ZigBee 技术之中。
MC13193 包含低噪放大器,10mW 的功率增强器,压控振荡器,电源供应调节模块,所有频段编码和解码模块,包括可以转换和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串行外围接口(SPI)中断请求输出。
采用 O-QPSK 的调制方式,最大传输速率为 250kb/s。
搭配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一起使用,MC13193可以提供低成本且高效率的短距离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MC13193 和MCU 两者采用串行外围接口(SPI)连接,因此可以保证飞思卡尔庞大产品系列中的任意一款MCU 都能与之匹配使用。
方案二:选择TI公司的2.4GHz片上系统解决方案CC2530,CC2530是用于IEEES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它能以较低的总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
CC2530结合了先进的RF收发器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内核,使操作更容易,具备不同的运行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功耗的系统需求。
3、系统方案选择通过对比以上两种方案开发的难易程度、开发周期和现有的实验环境我们选择方案二。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改变了传统有线的数据采集系统搭建布线困难,监测区域受限等诸多不足。
ZigBee这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功耗少,性价比高,系统维护快捷方便,而且通过在传感器模块上添加 FLASH 存储设备,使得数据采集工作能够摆脱对监测过程网络辐射范围的限制[2],可应用到许多的场合更好的改善采集工作的便捷行。
通过与其他通信技术(如 GSM/GPRS)的无缝接合,能够实现采集数据的远程传输,满足对数据采集区域的远程监控。
一般以 ZigBee 技术为核心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协调器节点首先应搭建网络,等待各自终端采集节点的入网请求;终端节点经过验证加入网络后,把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传输给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数据包解析,并通过串口将温度信息以及子节点地址等有效信息存储并显示在监控界面上。
三、总体设计无线传感器温度测量系统主要由单个 ZigBee 协调器、单部 PC 机和放置在各处的温度采集节点—ZigBee 终端设备组成。
ZigBee 协调器与各个终端节点形成了一个 ZigBee 星型网络。
整个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 1所示。
各处的温度采集节点—ZigBee 终端设备组成。
CC2530芯片的有效通信半径为 100m 时,终端节点可以安置在以协调器为中心100m 半径范围内。
终端数据采集节点的结构较为简化,仅由一个 CC2530 模块,Flash 存储,2 节 1.5V 电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各个终端节点被初始化为无信标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上电复位后,便启动搜索指定信道上的ZigBee协调器,并发送连接请求,终端设备在成功入网后,将被赋予一个 16 位短地址,在以后网络中的通信都以这个 16 位的短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启动休眠定时器,间隔10 秒钟唤醒一次,醒来后使用一种简单的非时隙 CSMA- CA,通过竞争机制取得信道使用权,自己向协调器节点发送请求数据。
利用模块上的温度传感器模块检测环境温度,并上传给协调器节点,然后立即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延长终端节点电源续航时间,同时也可以延伸采集范围,即利用ZigBe网络的自组织性我们可以携带轻巧的终端数据采集节点到实际测量区域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如果超出了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的传输范围,那可以将数据暂时存储在 Flash 存储器中。
网络中的协调器节点负责搜集各温度采集节点的信息,并将信息快速的通过 RS232 串口按事先定义好的格式上传 PC 机,随即解析并显示出来。
1、总体设计框图如下:图1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框图2、硬件设计实物图如下:2.1CC2530邮票孔节点模块2.2无线节点模块2.3温湿度采集模块3、温湿度监测芯片说明3.1 SHT10说明SHT1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温度湿度传感器芯片,提供全标定的数字输出。
它采用专利的COMSens技术,确保了传感器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
传感器包括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一个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3],并在同一芯片上,与14位的A/D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进行连接。
SH10引脚特性如下:3.1.1、电源引脚SHT10的供电电压为2.4~5.5V。
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11ms以越过“休眠”状态。
在此期间无需发送任何指令。
电源引脚(VDD,GND)之间可增加一个100nF的电容,用以去耦滤波。
3.1.2、串行接口(两线双向)SHT10的串行接口,在传感器信号的读取及电源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但与I2C接口不兼容.3.1.3、串行时钟输入(SCK)SCK用于微处理器与SHTxx之间的通讯同步。
由于接口包含了完全静态逻辑,因而不存在最小SCK频率。
3.1.4、串行数据(DATA)DATA三态门用于数据的读取。
DATA在SCK时钟下降沿之后改变状态,并仅在SCK时钟上升沿有效。
数据传输期间,在SCK时钟高电平时,DATA必须保持稳定。
为避免信号冲突,微处理器应驱动DATA 在低电平。
需要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例如:10kΩ)将信号提拉至高电平(参见图2)。
上拉电阻通常已包含在微处理器的I/O 电路中。
3.1.5、串行时钟输入(SCK)SCK用于微处理器与SHTxx之间的通讯同步。
由于接口包含了完全静态逻辑,因而不存在最小SCK频率。
3.1.6、串行数据(DATA)DATA三态门用于数据的读取。
DATA在SCK时钟下降沿之后改变状态,并仅在SCK时钟上升沿有效。
数据传输期间,在SCK时钟高电平时,DATA必须保持稳定。
为避免信号冲突,微处理器应驱动DATA 在低电平。
需要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例如:10kΩ)将信号提拉至高电平(参见图2)。
上拉电阻通常已包含在微处理器的I/O 电路中。
3.1.7、测量时序(RH 和T)发布一组测量命令(‘00000101’表示相对湿度RH,‘00000011’表示温度T)后,控制器要等待测量结束。
这个过程需要大约11/55/210ms,分别对应8/12/14bit测量。
确切的时间随内部晶振速度,最多有±15%变化。
SHTxx通过下拉DATA至低电平并进入空闲模式,表示测量的结束。
控制器在再次触发SCK时钟前,必须等待这个“数据备妥”信号来读出数据。
检测数据可以先被存储,这样控制器可以继续执行其它任务在需要时再读出数据。
接着传输2个字节的测量数据和1个字节的CRC奇偶校验。
uC需要通过下拉DATA为低电平,以确认每个字节。
所有的数据从MSB开始,右值有效(例如:对于12bit数据,从第5个SCK时钟起算作MSB;而对于8bit 数据,首字节则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