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6讲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合集下载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水平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C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点拨:(1)甲处气压梯度力大。甲处等压线比乙处等压线稠密,说明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气压梯度)比乙处大。 (2)画图(甲处为西北风,乙处为东南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3)掌握等压线的判读方法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hPa) 1002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4




1006
梯 度

地转偏向力
1008 1010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只受两个力作用)
(hpa) 1000
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
1002 1004 1006 1008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1010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 的风(北半球)
(一)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受热或冷却
气流的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 问题一:阅读课本图2-31分析高空和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问题二:读图分析高空大气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当风向稳定时,各力之间的关系如何?

2020版高考地理讲义: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地理讲义: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能量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太阳辐射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__地面辐射__。

2.两大过程(1)__地面__增温: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而升温。

(2)大气增温: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__吸收__、__反射__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__大气逆辐射__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具体图解如下:2.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含量大,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

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现。

(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

昼、夜云层量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

(3)而影响气温状况。

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

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

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密度大→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能缺乏。

4.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2.3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2.3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2.3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
多因素导致热量分布差异是大气运动的基础。从空间尺度来看, 热力环流是小尺度的热力差异,而大气环流属于大尺度的热力环 流,成因是受热不均。季风环流则属于大尺度大气环流下的变异 ,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环流运动包括大气的水平运动和 垂直运动,而大气中所携带的热量和水在运动下的迁移与转换也 是造就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原因。气压带风带是大气运动全球化的 视角,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不同。
(2)通过等压(剖)面判读下垫面性质及天气特征
①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980hpa
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b.判断裸地与绿地 c.判断城区与郊区
技巧:气压高低反推气温高低 再结合受热情况分析。
夏季海洋 冬季陆地
绿地 郊区
夏季陆地 冬季海洋
裸地 城市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真题演练
(2)通过等压线判读下垫面性质及天气特征
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C )
A.6:00~7:00 B.10:00~11:00 C.14:00~15:00 D.20:00~21:00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真题演练
总结归纳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A )
东南风 B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真题演练
总结归纳
(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 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12-13题。
3.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4.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①顺时针②逆时针③上升④下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大气受热的根本来源。

(1)太阳辐射波长:太阳辐射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2)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2、大气的受热过程如图:(1)大气的削弱作用:①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太阳红外线。

②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和较大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

如: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③散射:空气分子和较小尘埃(有选择性):散射可见光中的蓝紫光。

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较大的尘埃:散射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如: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2)地面吸收及地面辐射:①温度越低波长越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主要以长波的形式向上辐射给大气,所以地面辐射又叫长波辐射。

②注意不是地面反射太阳辐射,而是地面辐射。

(3)大气升温及大气逆辐射:①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力很差,使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但对流层中水汽、二氧化碳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从而能把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受热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1)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2)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夜晚: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现象。

(3)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回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弱。

(4)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回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5)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也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等(6)一天中:太阳辐射在正午时最强,温度在14点前后最高,日出前温度最低。

(7)阴天与晴天对比:阴天的最高温较低,因为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阴天的最低温较高,因为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晴天反之即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大气的受热原理及实践应用。

2.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危害。

3.热力环流和等压面图的判读。

4.大气的水平运动。

5.等温线图的判读。

1.综合思维:运用材料或实际案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近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点拨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

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点拨地面、大气与太阳辐射(1)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2)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状况有关,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

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热力环流 (1)原理(2)形成过程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答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始终与风向垂直(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思考在等压线图上,如何判定近地面和高空?答案一般来说,近地面气压值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1 013 hPa),所以等压线图上气压值接近1 000 hPa时,即为近地面;如果等压线数值只有500 hPa左右,即表示“高空”。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以外。

2.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类型相反。

【人教版】2020高中地理 第02章第2.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六)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

【人教版】2020高中地理 第02章第2.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六)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气团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分类:按气温分:冷气团(高纬向低纬)和暖气团(低纬向高纬)按湿度分:海洋性(湿润)和大陆性气团(干燥)锋概念:冷暖气团相遇,他们之间的过渡地带。

分类: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的锋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冷锋与暖锋相遇,阴雨、降温、大风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的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晴朗。

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江淮准静止锋),或遇到地形阻挡,长期在一个地区摆动的、移动缓慢(昆明准静止锋)的锋。

云雨区较宽广,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常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气旋 和反 气旋:【巩固练习】下图是某地2011年2月10~12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完成第1-4题。

北半球锋面气旋1. 该锋面属于 ( )A. 北半球冷锋B. 南半球冷锋C. 北半球暖锋D. 南半球暖锋【答案】A2. 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 锋面移动速度减慢B. 锋面性质发生变化C. 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D. 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答案】C【解析】由12日锋线图可以看出冷锋势力并未减弱,降雨消失主要是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3. 10~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 ( )A. 11日的深夜B. 12日的深夜C. 11日的日出前后D. 12日的日出前后【答案】D【解析】由12日锋线图可以看出甲处于冷锋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地面散失热量多,到日出前后气温达最低值。

4.与10日相比,甲地12日()A. 气压较低B. 降水较多C. 气温较低D. 风力较大【答案】 C【解析】甲地10日还未经历冷锋过境,还受暖气团控制,气压、气温较低,天气晴朗,尚未出现降水天气。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9
关注数据:
• 地球上面的空气层密度不是相等的,靠近地表层的空气密度较大,高 层的空气稀薄,密度较小.大气压强既然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高度 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气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离地面越高, 大气压强越小.大致分布规律如下:
10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为地面0米; 9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米; 8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00米; 7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3000米; 5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5500米; 4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0米; 3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9000米; 2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0米; 2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2000米;1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4000米; 1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6000米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地理教程
2.3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地球表面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主要是 各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均匀。不同地区 温度有差异,大气就会产生运动,大气运动 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 垂直运动就是对流运动。 • 水平运动就是风。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 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它的原理就是热力环 流。 • 热力环流就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 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 近地面的大气都受到气压梯 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的共同作用。
风向和前面所述的规律一 样: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 低压按逆时针方向辐合;高 压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12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地理教程
2.3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想一想:
请把A,A1,B,B1四点பைடு நூலகம்的气压用“>”连接起来, 并说明理由。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共21张ppt)精选全文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共21张ppt)精选全文


等压线垂直
风的来向 为高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 高 偏向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 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
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或 斜交)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 低压,右后方为高压;南半球
反之
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近地面风向的方法
(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2019年12月某 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
的是( A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B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8、读图可知,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 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5.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
及地形特征是( D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解析: 4、由所学知识可知,祁连气象站经度位置约为东经90°,图中 所示当地时间约为晚上22时至上午11时(地方时、区时的推算)。 谷风主要形成于白天,即图示表示白天的谷风风向的变化,由 东南风向西北风转变,以北风为主导风向,C正确。
大气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标展示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 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 关现象
素养定位
1.区域认知:对比高空和近地面温度、 气压差异,判断不同半球的风向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际案例, 综合分析大气热力环流及其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和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 3.地理实践力: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分析“海陆风”“城市热岛”的形成 过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读图指导系列4 等压线、等压面图的判读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读图指导系列4 等压线、等压面图的判读课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解析:M 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逆 温现象的存在,近地面空气湿度大,东南风风力小,山地阻挡了 污染物扩散。
答案:D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2.等压面图的判读
[考图展示]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1)判读气压
[判读技巧]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六)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 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 1 中乙处 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 1 中甲处 和丙处。
B.②地气压大于③地 D.④地云量大,气温低
解析:由等压线可知①地等压线分布稀疏,受弱偏南风影响; ②地气压小于③地,③地位于暖锋后,天气晴朗;④地为高压脊, 云量小。
答案:A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2.此时,M 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
有( )
①逆温现象的存在 ②近地面空气湿度大
③东南风风力小 ④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
【答案】 D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应用体验] (2018·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图为某地区 2015 年 12 月 1 日 11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前期,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雪, 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 暖。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1.此时( ) A.①地受弱偏南风影响 C.③地正值阴雨天气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4.此时 A、B 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A 近地面晴朗,B 近地面晴朗 B.A 近地面阴雨,B 近地面阴雨 C.A 近地面阴雨,B 近地面晴朗 D.A 近地面晴朗,B 近地面阴雨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学年人教版第一册地理教学课件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学年人教版第一册地理教学课件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3.三种作用力
作用力 A
B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C
② 水平气压梯度 力 ⑥ 地转偏向 力 ⑩ 摩擦 力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B是如何偏动的?试解释纸片A、B偏 动的原因。 (2)该实验验证的原理是什么?简述其形成过程。 答案 (1)偏动方向:A向右偏,B向左偏。 原因:玻璃箱顶部水平气流由左向右运动,玻璃箱底部水平气流由右向左运动。 (2)热力环流。电炉通电后,玻璃箱左侧底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底部气压变低,上 升气流在玻璃箱左侧顶部聚集,形成高气压;玻璃箱右侧底部空气因冰块冷却而 收缩下沉,底部气压变高,顶部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这样底部水平气流就由 气压较高的右侧流向左侧,顶部水平气流就由气压较高的左侧流向右侧。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互动探究 探究活动 风向与风力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 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 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
新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新教材第二节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 水平运 动课件 —学年 人教版 第一册 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原理
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间存 在温度差异。
温度差异引起大气密度和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 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推 动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季节性风向变化与热力环流关系
01
季节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地表温度分布随之改变。
02
温度分布变化引起全球性大气环流调整,进而影响局部地区风
空气质点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风。
影响因素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地转偏向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
风向判断方法及技巧
风向标法
利用风向标判断风向,箭头指向风的来向。
等压线法
利用等压线判断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 偏,南半球向左偏。
梯度风法
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根据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关系判 断风向。
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和时间尺度上。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与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考虑热力环流对局地气候的影 响,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水体等,以改善城市气候。
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合理布局农作物 种植区域,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
灾害性天气预警与防范
热力环流与一些灾害性天气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通过监 测热力环流来预警和防范这些天气灾害。例如,在山谷地 区,可以通过监测山谷风来预警山区的火灾风险。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 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热力环流基本概念与原理 • 大气水平运动基础知识 •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关系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与方法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第6讲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6讲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6讲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程标准】1.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2.能够说明形成风的力的名称,解释风产生的原因,总结风向规律。

【学科素养】1.人地协调观:人们通过认识大气受热过程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区域认知:结合示意图,区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能够准确说明高空风和近地面风各受到哪些力的影响,指出各种力的方向和影响因素。

4.地理实践力:结合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观察并能设计实验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1. 学习重点:大气受热过程、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2.学习难点:大气削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热力环流原理及现象【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认真研读课本,构建知识体系,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反馈老师。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探究一:月球与地球白天月球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温度可以高达127摄氏度,而夜晚又会降低到-183摄氏度,其中一些陨石坑和阴影区域的温度可能达到-272摄氏度。

昼夜温差达到了310摄氏度,以至于生物很难在月球生存。

由于月球自转轴倾斜以及围绕地球公转的特点,月亮总是一侧被太阳照亮而另一侧处于黑暗。

月球上的一“日”约等于27个地球日。

月球的一半将持续约十四个地球日的白天,同时另一半将持续十四个地球日的夜晚。

月球上的白天,温度可达127摄氏度。

夜晚又会降低到-183摄氏度,其中一些陨石坑和阴影区域的温度可能达到-272摄氏度。

这是我们太阳系中最低的温度,这意味月球表面会变得比冥王星还冷。

分析去月球可能遇到的风险。

【高频考点·互动研】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1)紫外光:占比7%,波长0.15—0.4μm,绝大部分被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一常见热力环流与等压面判读【例1】大气是环境要素之一,大气质量的评定,主要按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量来衡量,以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为尺度。

读图(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回答(1)~(2)题。

(1)图中()A.图甲为夜间海陆大气环流B.图乙为白天海陆大气环流C.海陆风会降低甲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D.海陆风会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2)改善甲城市大气质量的有效办法是()①完善环保法律②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③调整工厂开工时间④城市周边地区相互合作共同加大监管力度⑤将污染企业迁移到城市郊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④⑤[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C(2)B1.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2.等压面的判读方法(常考22类基础图示之六)(1)判断气压高低依据及判断思路如下: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上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凸高凹低”。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

1.(2019·福建漳州期初考改编)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

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比②气温高B.②比③气温高C.③比④气压低D.④比①气压相同解析图中②海拔低于①,②比①气温高;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知,近地面同高度③处气压高于②处,说明③处气流下沉,②处气流上升,②处气温高于③处;③处海拔低于④处,气压高;据等压面分布知④处气压高于①处。

答案 B2.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________;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

解析该题以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解答本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答案(1)甲>乙>丙>丁。

画图略。

(呈逆时针运动)(2)乙阴雨甲(3)西南风甲(4)略。

(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素养一综合思维:结合等压面特点考查热力环流原理1.(2014·山东文综,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由图可知,甲地上方高空等压面向低海拔倾斜,则可判断甲高空的气压低于38°N高空的气压,而高空的气压与近地面的气压是相反的,由此得出甲地近地面气压高于38°N的近地面气压,风由甲吹向38°N,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判断风向为西南风。

答案 B素养二区域认知:城市热岛效应原理应用2.(2015·四川文综,7~8)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

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 ℃,因此排除A、B、C选项。

故选D。

第(2)题,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

故选A。

答案(1)D(2)A素养三区域认知:山谷风原理应用3.(高考浙江卷)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解析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两侧气流上升,谷地中央气流下沉(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谷地中央气流上升,(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答案 C考点二等压线图上风力、风向的判读(常考22类基础图示之七)【例2】2018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我国()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尝试自解]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D1.等压线图的判读流程第一步:明确等压线类型结合题干信息、图名和图例,明确图像为模拟气压场还是某实际区域气压场。

第二步:分析等压线分布特征,判明气压场基本形式根据等压线数值递变特点、曲直、走向、疏密等判断高(低)气压、高压脊或低压槽、鞍部的分布特征。

第三步:结合题目要求,针对性解题气压场中常见的设疑为判断某地风力、风向等天气状况及其变化。

需结合题目要求针对性地回答。

2.判断风力大小(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等压线图上,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3.等压线图上近地面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4.如何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和南北半球(1)根据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可知:图中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水。

(3)从图中可知风向比F水偏右,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并在风向的右侧绘出地转偏向力F地,并且垂直于风向。

(4)根据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绘出摩擦力F摩。

5.风向的表示方法[技法点拨]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和风力的判读方法风向看“高低”:风始终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风力看“疏密”:在等压距相同的前提下,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拓展延伸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风力大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距高压远近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植被多少冬季植被少,风力大地形起伏大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1)~(2)题。

(1)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B.N地C.P地D.Q地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

第(2)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

答案(1)A(2)D素养一区域认知: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1.(2018·北京文综,6)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解析读图可知,北京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且风向为西北风;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读图可知,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热带太平洋洋面无低压中心生成。

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答案 B2.(2013·全国卷Ⅰ,9)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判读。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的规律,可判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偏南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