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综合题解导析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物理真题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同学将排球自O 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O 点。
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
则该排球( ) A. 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 B. 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 C. 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 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答案】B 【详解】A .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位移大小相同,上升过程的末状态和下降过程的初状态速度均为零。
对排球受力分析,上升过程的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同,下降过程中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上升过程中任意位置的加速度比下降过程中对应位置的加速度大,则上升过程的平均加速度较大。
由位移与时间关系可知,上升时间比下落时间短,A 错误;B .排球运动过程中,阻力一直与运动方向相反,一直做负功,排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则排球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小于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
排球上升过程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则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B 正确;C .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为零,此刻排球重力提供加速度不为零,C 错误;D .下落过程中,排球速度在变,所受空气阻力在变,故排球所受的合外力在变化,排球在下落过程中做变加速运动,D 错误。
故选B 。
2. 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动能一直增加。
如果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小车在轨道上相应位置处所受合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 )A. B.C.D.【答案】D【详解】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可知,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合力方向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
小车做曲线运动,且动能一直增加,则小车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陕西省中考物理综合测试试卷附解析
陕西省中考物理综合测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费力杠杆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C.太阳、地球、乒乓球、分子、电子是按物体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D.相距较近的两艘船平行向前快速行驶时容易相撞,是因为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C.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3.过去人们在冬天常用烟煤生火取暖.已知烟煤的热值为2.9×107 J/kg,则当燃烧了1kg的烟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放出2.9×107 J的热量; B.屋子吸收了2.9×107 J的热量;C.放出的热量大于2.9×107 J;D.屋子吸收的热量小于2.9×107 J.4.小王同学分析了四个常见事例中的能量转化,其中正确的是:()A.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C.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电能;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如图所示。
是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的目的。
初三物理力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力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王师傅装修房子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往楼上运送空心砖。
已知装物箱重250N,每个滑轮重50N,每块空心砖重20N(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
若王师傅拉钢丝绳的力是600N,则一次能匀速提升块砖。
若某次提升中,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500N,拉力的功率是250W,则将空心砖匀速提升l0m,需要的时间是 min。
【答案】 80 1【解析】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根据可得,所以砖的重力为,所以砖的块数为1600N/20N=80(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3×10m=30m,根据P=Fv可得,所以需要的时间为:。
【考点】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速度公式的应用2.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1,动滑轮A所受重力为G1,物体M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2的动滑轮B替换动滑轮A,如图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2,物体M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拉力F2做功的功率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已知:G1-G2=30N,-=5%,,M1、M2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V均为4×10-2m3,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求:(1)物体M1受到的浮力F浮;(2)拉力F1与F2之比;(3)物体M1受到的重力G。
【答案】(1)400N;(2)16:15;(3)760N。
【解析】通过读题发现,该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动滑轮A时,一是用动滑轮B时;我们分别对其两种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将已知条件分别画出来,以加强对已知条件的印象,然后再看所求的问题。
(1)欲求浮力,由于物体的体积是已知的,且它们还都浸没于水中,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水gV=1.0×103×10×4×10-2N=400N;(2)欲求F1:F2,根据它们的功率之比可求出,设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则拉力上升的速度都是2v,故P1=F1×2v,P2=F2×2v,由已知条件可得,故;(3)欲求物体M的重力,因为已知条件中就剩下两个了,我们要想办法在这两个条件中做文章。
中考物理 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湖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深B.物体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对应的入射角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所以红花绿叶是由于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故D错误。
故选C。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A.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项不符合题意;B.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项不符合题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综合实践题【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综合实践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量的大小与实际相符的是( )A.一个鸡蛋重约为5NB.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1.6×106PaC.一标准大气压下你的拇指指甲盖受到大气压力约为1ND.将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C.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D.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拉力不是弹力3.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有关D.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时,人的重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自行车已成为我们绿色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措施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链条加润滑油B.车座做得宽大C.轮胎上刻有花纹D.用力捏刹车把手5.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已知物体A质量为2kg;物体B质量为5kg,体积为103 cm3。
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入水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6.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则( )A.右端下降B.左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7.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了甲、乙两木筏如图,当两木筏静止在水面上,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B.木筏所受浮力相等C.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不等D.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不等8.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
初一下册期末物理综合试卷解析1
初一下册期末物理综合试卷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 kg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 kg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 N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 N2.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汽车仍保持静止,则()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推力与阻力的大小关系还不能确定3.如图,物体重50 N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F压=30 N,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2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250 PaB.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0 NC.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D.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4.日常生活很多实例需要改变压强,下图所示的实例中,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斧刃磨得很锋利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 .在铁轨下铺枕木D .书包背带做得很宽5.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3cm 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31.010kg/m 10N /kg g ρ=⨯=水,取)( )A .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B .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 .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D .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6.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若将两边的钩码下方都再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A .左端降低,右端升高B .保持水平不动C .右端降低,左端升高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 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B.石料的密度是1.8×103kg/m3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8.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2003年新课标卷试题分析(考查省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难度值一览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模型考频与考点考频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知识点分值分布图对于电磁感应考查频次和考查总分值较高,试题常以线框切割、杆切割模型为载体,考查金属框/棒在进入磁场之后的运动与能量问题。
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等知识点常融合在相关试题中考查,不单独设题,试卷的综合性较强,试题的难度略大,对知识点的融合考查要求较高。
实验题不再是单纯的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和光学实验也是考查的对象。
二、题型风向三、试题评述1.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体现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试题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同时,引导课堂教学加强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
试题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试题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
3.案例分析。
依据考试蓝皮书2020年1月版《中国高考报告》: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评价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考查内容。
在“四层”的构建中,“核心价值”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如图是小雨通过改变通电螺丝管中电流方向或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到的现象,请根据图甲、乙、丙中小磁针的指向,判定并标出图丁中小磁针的N、S极.请标出图中电源的正、负极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表1 R=10ΩU/V 1.0 1.6 2.2I/A0.10.160.22表2 U=2VR/Ω51020I/A0.40.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线是___.将上述实验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两电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W .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移动.【答案】(1)如下图;转换;安培;如下图;(2)如下图;0.1A;a;0.48;左.【解析】(1)从甲图可以看出甲小磁针左端为N极,所以螺线管右端为S极;比较甲和乙图可以看出,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改变。
比较甲和丙图可以看出,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的缠绕方向,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改变。
比较乙和丙图可以看出,同时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不变。
丁与甲同时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故磁场方向相同。
实验中通电螺丝管的极性可以通过小磁针的指向来确定,这里运用了转换法.我们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定通电螺丝管的极性与导线中电流方向的关系.根据安培定则,用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N极,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即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见答案。
(2)实验室里面常用伏安法测电阻,原理为R=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作用,其他仪器有电源、开关、导体和导线实验电路图见答案。
由欧姆定律I===0.1A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图象a能表示其关系;由图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0V,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UI=2.0V×0.24A=0.48W;若“2.5V 0.3A”灯泡正常发光,要变为原来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滑片向左移。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综物理部分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4.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 .库仑B .霍尔C .洛伦兹D .法拉第15.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 ,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ABCD16.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 ,其左边缘a 点比右边缘b 点高0.5h 。
若摩托车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1,它会落到坑内c 点。
c 与a 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 ;若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 点。
21E E 等于A .20B .18C .9.0D .3.017.CT 扫描是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 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
图(a )是某种CT 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 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 )所示。
图(b )中M 、N 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 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为P 点。
则A .M 处的电势高于N 处的电势B .增大M 、N 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使P 点左移C .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 .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 点左移18.氘核2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241112106H 2He 2H+2n+43.15MeV →+表示。
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 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 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 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 ,1 MeV= 1.6×10–13 J ,则M 约为 A .40 kg B .100 kg C .400 kg D .1 000 kg19.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
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A .△F 甲一定大于△F 乙B .△F 甲可能大于△F 乙C .△F 甲一定小于△F 乙D .△F 甲可能小于△F 乙【答案】C 【解析】 【详解】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h 乙,由p =F S =G S=mg S =ρVg S =ρShg S =ρgh可知,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所以,ρ甲gh 甲=ρ乙gh 乙,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F =ρ△Vg =ρS △h g =ρh 2△hg ,则:F F 甲乙=22h hg h hg ρρ甲甲乙乙 =h h 甲乙<1, 所以,△F 甲<△F 乙,故△F 甲一定小于△F 乙。
故选C 。
2.如所示,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块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若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 ',则( )A .p < p 'B .p > p 'C .p = p 'D .无法判断【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原来物体的重力为G 原,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 1;给原来的物体增加G 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成为规则物体,那么,整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1111G G G G Gp p S S S S +==+=+原原总 ; 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设此时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 ',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 2,根据第一幅图的情况可知,质量和面积是等比例减小的,所以总压强是不变的。
根据关系可知:G G G G Gp p S S S S +==+=+总2222'''; 根据p 总相等可得:1G Gp p S S +=+2' 那么:1G Gp p S S =2-'->0 所以:p >p ′;故选B 。
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综合试题带解析1
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综合试题带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250 NB.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C.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0×105PaD.将一块普通橡皮从地上捡到课桌上对橡皮做功约为2J2.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B.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5.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烧杯中,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1和F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 )A .F 1= F 2,p 1< p 2B .F 1< F 2,p 1= p 2C .F 1> F 2,p 1> p 2D .F 1= F 2,p 1= p 2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 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的动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是减小的B .先增大后减小C .一直是增大的D .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3310N/kg 110kg/m g ρ==⨯水,)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NB .石料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先增大后不变C .石料排开水的最大质量为50kgD .若把石料全部没入海水中,钢绳中的拉力将小于900N8.小刚同学和爸爸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小刚用了15min ,爸爸用了20min ,爸爸的体重是小刚的1.5倍,小刚和爸爸做功的功率分别记为P 1、P 2,则( ) A .P 1:P 2=3:4B .P 1:P 2=2:3C.P1:P2=1:2 D.P1:P2=8:9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图甲、乙分别反应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天津市中考物理综合测试试卷附解析
天津市中考物理综合测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小明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正确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在实验过程中,突然灯泡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被短路B.滑动变阻器被短路C.灯丝烧断了D.滑动变阻器断路2.如图所示,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使用听诊器主要运用了()A.声音的回声现象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声音的传播速度D.声音的传播具有方向性3.下面说法较全面的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所有的物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下列情况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的是................................................................................... () A.带有电荷的物体B.有电荷运动的情况下C.有电源的地方D.正在消耗电能的用电器5.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是 ( )A.导体中有电荷,而绝缘体中没有电荷B.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荷,而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C.导体中只有大量自由电子,而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D.导体中的电荷都能自由移动,而绝缘体中的电荷全都不能自由移动6.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所带的电量相等,将它们的金属球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变化......................................................................................................... ()A.两验电器一定都带正电B、两验电器一定都带负电C.两验电器都带同种电荷D、两验电器带异种电荷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D.市区禁止机动车辆鸣笛是为了减小噪声8.两根地热丝R1>R2,用来加热定量的水,下列接法中使水温升得最快的是()A.R1与R2并联 B.R1与R2串联C. R1单独接入电路 D. R2单独接入电路.9.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4.20kg的铝合金物体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90.00C的1.200kg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0=10.00C升温到66.00C以上(含66.00C),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0.880×103J/(kg·℃),水的比热容C0=4.20×103 J/(kg·℃),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10.(09自贡)如右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指向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文具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橡皮B.铅笔芯C.大头针D.塑料尺12.一个质量为158g的空心铁球,体积是30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甘肃省中考物理综合测试试卷附解析
甘肃省中考物理综合测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树下乘凉,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
关于苹果落地的过程,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做变速直线运动B.苹果只受重力的作用C.苹果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D.苹果下落过程中合力的方向向下2.如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塑性形变B.游泳时人没有受到水的推力C.人举着杠铃不动时对杠铃做功了D.力能改变曲棍球的运动状态3.如图,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来获取电能的设备是................................................... ()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5.小明同学从超市买来了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明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6.物A重5N,物B重10N,现用一关滑棒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F=100N,将A、B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如图3-6所示,则B的左表面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为 ..................... ()A.5N、竖直向上B.5N、竖直向下C.10N、竖直向上 D.10N、竖直向下故本题应选B7.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的组成是 ... ()A.中子和电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核和电子D.分子和电子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都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13 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都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A. 31 B. 13 C. 11 D. 43 .9.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B.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C.滑动变阻器起到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的作用D.应连好电路后,再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10.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 .................................................................................................................................... ()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 .讲话发声 B .敲钟发声 C .蝉发声 D .吹竖笛发声.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气体不能发声B .声音是一种波C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二、多选题13.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已知ρ冰=0.9 g/cm 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密度减小了110; B .密度减小了19; C .体积增大了110 ; D .体积增大了19. 三、填空题14.如图所示,是电热水器原理的简易示意图,通过开关S 可以使热水器处于加热或保温状态。
物理初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题解析1
物理初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题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2N的是()A.两个鸡蛋B.一个苹果C.一枚大头针D.一把学生用的椅子2.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抽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惯性C.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D.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以下校园活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50m测试—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惯性作用C.排球比赛—发球时,球在最高点时受到的合力为零D.掷实心球—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竖直下落4.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应用的是()A.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B.篆刻刀的刀口很薄C.火车铁轨下面铺上了枕木D.滑雪时用了两块大大的滑雪板5.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分别是()A.F甲=F乙=F丙p甲=p乙=p丙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甲=F乙=F丙p甲>p乙>p丙6.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 钢丝钳B . 起子C . 羊角锤D . 镊子7.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两容器内盐水的深度相同。
设鸡蛋在甲、乙两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1F 和2F ,盐水对甲、乙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1p 和2p ,则( )A .12F F > 12p p >B .12F F = 12p p =C .12F F < 12p p =D .12F F = 12p p <8.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 拉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此过程中,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 )①0~1s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N②1~3s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③5~6s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④3~5s 推力F 对物体做的功是200J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只有①②④正确二、填空题9.图甲中,游泳时,人向后拨水,水同时向前推人,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图乙中,分别用大小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图丙中,揉面时,力能使面团发生______。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现象压轴难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现象压轴难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平台上导轨间距为1m ,处在磁感应强度为2T 、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h =3.2m 初始时刻,质量为2kg 的杆ab 与导轨垂直且处于静止,距离导轨边缘为d =2m ,质量同为2kg 的杆cd 与导轨垂直,以初速度v 0=15m/s 进入磁场区域最终发现两杆先后落在地面上.已知两杆的电阻均为r =1Ω,导轨电阻不计,两杆落地点之间的距离s =4m (整个过程中两杆始终不相碰)(1)求ab 杆从磁场边缘射出时的速度大小; (2)当ab 杆射出时求cd 杆运动的距离;(3)在两根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求回路中产生的电能.【答案】(1) 210m/s v =;(2) cd 杆运动距离为7m ; (3) 电路中损耗的焦耳热为100J . 【解析】 【详解】(1)设ab 、cd 杆从磁场边缘射出时的速度分别为1v 、2v设ab 杆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x ,cd 杆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x s +,则有2h x v g =2h x s v g+=根据动量守恒012mv mv mv =+求得:210m/s v =(2)ab 杆运动距离为d ,对ab 杆应用动量定理1BIL t BLq mv ==设cd 杆运动距离为d x +∆22BL xq r r∆Φ∆== 解得1222rmv x B L ∆=cd 杆运动距离为12227m rmv d x d B L+∆=+= (3)根据能量守恒,电路中损耗的焦耳热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22012111100J 222Q mv mv mv =--=2.如图,在地面上方空间存在着两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理想边界ef 、gh 、pq 水平,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区域I 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向外,两个磁场的高度均为L ;将一个质量为m ,电阻为R ,对角线长为2L 的正方形金属线圈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线圈的d 点与磁场上边界f 等高,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下落过程中对角线ac 始终保持水平,当对角线ac 刚到达cf 时,线圈恰好受力平衡;当对角线ac 到达h 时,线圈又恰好受力平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当线圈的对角线ac 刚到达gf 时的速度大小;(2)从线圈释放开始到对角线ac 到达gh 边界时,感应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为多少?【答案】(1)1224mgR v B L = (2)322442512m g R Q mgL B L=- 【解析】 【详解】(1)设当线圈的对角线ac 刚到达ef 时线圈的速度为1v ,则此时感应电动势为:112E B Lv =⨯感应电流:11E I R=由力的平衡得:12BI L mg ⨯= 解以上各式得:1224mgRv B L =(2)设当线圈的对角线ac 刚到达ef 时线圈的速度为2v ,则此时感应电动势2222E B Lv =⨯感应电流:22E I R=由力的平衡得:222BI L mg ⨯= 解以上各式得:22216mgRv B L =设感应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为Q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122mg L Q mv ⨯-=解以上各式得:322442512m g R Q mgL B L =-3.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在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也不相同,物理学中用电动势E 来表明电源的这种特性。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 提分专题(解析版)
专题十一 力学综合计算类型一:与运动有关计算类1.(2021·重庆中考真题)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宜布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m 。
体重为500N 的小海同学想一睹珠峰的雄伟魅力,从重庆坐火车经过约40h 行驶了约3080km 到达拉萨,然后坐汽车到达珠峰大本营。
(1)求火车的平均速度;(2)从拉萨到珠峰大本营海拔升高了1600m ,求该过程中克服小海重力做的功。
【答案】(1)77km/h ;(2)8×105J 【详解】解:(1)火车的平均速度v =s t =3080km 40h=77km/h (2)克服小海重力做的功W =Gh =500N×1600m=8×105J答:(1)求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7km/h ; (2)该过程中克服小海重力做的功是8×105J 。
2.(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 内,其速度v 与时间t 、动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已知前10s 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 。
求: (1)前10s 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动力F 做的总功。
【答案】(1)10m/s ;(2)700m ;(3)1.1×106J 【详解】(1)前10s 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11100m10m/s 10ss t v === (2)根据sv t=可知,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22220m/s 45s 10s 700m s v t ==⨯-=(3)动力F 做的总功12112264000N 1J 00m 1000 1.N 701100m W W W F s F s =+=+=⨯⨯+⨯=答:(1)前10s 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是700m ;(3)动力F 做的总功为1.1×106J 。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题方法:图像法1.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B ,质量m =2kg 的木块A 以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B 的上表面,由于A 、B 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 、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B .长木板的质量为1 kgC .长木板长度至少为2mD .A 、B 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4J【答案】A【解析】【分析】A 在B 的表面上滑行时,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可得到A 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动摩擦因数。
对系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式可求得长木板的质量M 。
根据“面积”表示位移,求解木板的长度。
由能量守恒定律求解A 、B 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
【详解】A .由图像可知,木板B 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21m/s v a t∆==∆ 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Ma B解得μ=0.1,故A 正确;B .从图可以看出,A 先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最后一起做匀速运动,共同速度v =1 m/s ,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o mv m M v =+解得M =m =2kg ,故B 错误;C .由图像可知前1s 内B 的位移0011m 0.5m 22B v x t ++=⨯=⨯= A 的位移 0211m 1.5m 22A v v x t ++=⨯=⨯= 所以木板最小长度1m A B L x x =-=故C 错误。
D .A 、B 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22011()2J 22E mv m M v ∆=-+= 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分析清楚图像的物理意义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能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面积求解位移。
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 .火箭在23~t t 时间内向下运动B .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v 1t 1C .火箭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v D .火箭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3v t 【答案】B【解析】【详解】A .在23~t t 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为正值,仍在上升,故A 错误;B .由图看出,在30~t 时间内火箭的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在上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大小等于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由数学知识得: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12211111222v v v t h v t t +=++,213v v =, 解得114h v t =,故B 正确; C .火箭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1433h v v t ==, 故C 错误; D .由图看出,在23~t t 时间内图线的斜率最大,则火箭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1v v a t t ∆==∆, 故D 错误。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综合经典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B解析:BA.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D.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如图乙所示,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会观察到瓶塞跳起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活塞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硝化棉的内能B.图乙中,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C.图乙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D.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A解析:AA.图甲中,活塞压缩筒内的气体,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所以棉花燃烧,故A错误,A符合题意;B.图乙中,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图乙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的现象更明显,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中甲是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有两种物体,体积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3∶2,放出热量之比是2∶1,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是( )A .3∶2,1∶10B .2∶5,5∶3C .2∶3,10∶1D .3∶5,5∶2B解析:B由题知,两物体的体积之比 12:2:1V V =密度之比12:3:2ρρ= 由m Vρ=可得质量之比 11122232:3:121V m m V ρρ⨯===⨯ 由题知,它们放出热量之比为12:2:1Q Q =放放A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3:2t t ∆∆=∶12:1:10c c =则111122221339101220Q c m t Q c m t ∆∆⨯⨯===⨯⨯放放 故A 错误; B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25t t ∆∆=∶∶ 12:5:3c c =则1111222253223151Q c m t Q c m t ⨯⨯==⨯∆⨯∆=放放 故B 正确; C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23t t ∆∆=∶∶ 12:10:1c c =则111122221032201131Q c m t Q c m t ∆∆⨯⨯===⨯⨯放放 故C 错误; D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3:5t t ∆∆=∶12:5:2c c =则 1111222253392152Q c m t Q c m t ⨯⨯==⨯∆⨯∆=放放 故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记:努力吧,年轻的鹰;奋斗吧,年轻的鹰;惜时吧,年轻的鹰: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物理综合题解导析
章剑和
一、物理综合题的特点
物理学科综合题是一种含有多个物理过程、多个研究对象、运用到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难度较大的题目.它的特点就在于知识的综合与能力的综合上.
综合题的题型可以是计算、证明,又可以是选择、填空、问答,但以计算题为多,故在此着重研究综合计算题.
笔者以为,要能够正确、熟练求解物理学科综合题,首要应是对力学综合题及电学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及途径要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事实上很多的物理综合计算题往往是力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或力、电、热综合题的有机组合.
二、力学、电学综合题求解要领
力学的知识总的来说就是力和运动问题,因而它包含了两大方面的规律:一是物体的受力规律,二是物体的运动规律.
物体的运动是由它的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所决定的.由于力有三种作用效果:1.力的即时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加速度(a)或形变,2.力对时间的积累效果——冲量(I);3.力对空间的积累效果——功(W).所以,加速度a,冲量I和功W就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因而与上述三个桥梁密切相关的知识是:牛顿运动定律、动量知识(包括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能知识(包括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知识就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 求解力学综合题的要领如下:
在认真审题、做好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解题途径.而途径的选取,又该如何考虑呢?一般是可以如此抉择的:
1.题目中如果要求的是始、末状态的量,而它们又满足守恒条件,这时应优先运用守恒定律解题. 2.如问题涉及的除始、末状态外,还有力和它的作用时间,可优先选用动量定理.
3.如问题涉及的除始、末状态外,还有力和受力者的位移,可优先选用动能定理.
4.若题目要求加速度或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则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5.若过程中的力是变力(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了),而且始末动量不齐(又不能用动量定理),则惟一的解题途径就是应用动能定理,此时变力的功可用“p·t”求得.
解题的路子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不同的变通和组合,也还会有别的巧妙方法,如图象解题等.只要在实践中积极思考,认真总结,是不断会有所发现和发展的.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磁现象规律的分支学科,高中阶段电磁学的内容包括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等方面的知识,概括起来,一是“场”,二是“路”.所谓“场”是指研究电场、磁场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电荷的作用;所谓“路”,研究的是直流电路及交流电路有关规律. 电磁学中的“场”与“路”知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表现为“荷与场”、“场与场”间的关系,全部电磁学知识以“场”为基础,进而研究“场与路”关系.在学习中要“以场带路”、“场、路结合”.
三、物理综合题的分类
1.以设问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递进式”和“并进式”.
“递进式”——题目中有两个以上的小问,所问的内容依次深入,问题的难度依次增加,前后问间有密切的牵连,前一问解答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下一问的解答,这就是“递进式”题型. “并进式”——题中的各个小问的解答各自独立,彼此并列,互不包含,互不影响,前一问做错了,不影响对后一问的正确解答,这就是“并进式”题型.
2.以内容的综合方式来划分,可分为“积木式”和“混合式”.
“积木式”——题目中包含着前后连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各个过程都遵循本身的规律,前后过程之间又相互牵连.这就是“积木式”题型.
混合式”——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包含着几个同时出现的物理过程,它们交织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这就是“混合式”题型.
3.以知识内容来划分,则可分为力学综合,热学综合,电学综合,力学与电学综合,力学与热学综合,热学与电学综合,等等.
四、求解物理综合题的步骤
1.审题
①看懂题目的文句;
②弄清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
③选定研究对象,涉及到力学问题的,要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作受力图);
④依次分清要研究的对象所经历的前后物理过程或状态(即力学方面的运动分析,电学方面的电路分析与场况分析等,可同时画出示意图);
⑤明确每个过程或状态所对应的物理模型,所联系的物理知识、物理量和物理规律;
⑥注意寻找出隐含条件,明确已知量和所求量;
⑦找出各个物理过程或状态之间的联系.
2.分析思考,打通解题思路
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就是分析法与综合法.
分析法是“逆流而上”,从所求量出发,根据一系列的公式、定律,最终和已知量联系起来,即所求量完全可用已知量来表示(思路通了,便可着手计算).
综合法是“顺流而下”,从题目的已知量出发,根据一系列公式、定律,递推有关物理量,最终得出所求量为止.
3.统一单位,如涉及力学问题还应选定坐标系
4.根据有关公式、定律建立方程(组)
5.代入数字解方程(组)
6.检验反思
五、典型物理综合题例析
图1
例1(1999年高考试题广东卷第24题)如图1所示,在某装置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xOy所在的纸面向外.某时刻在x=l0、y=0处,一质子沿y轴的负方向进入磁场;同一时刻,在x=-l0、y=0处,一个α粒子进入磁场,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不考虑质子与α粒子的相互作用.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
(1)如果质子经过坐标原点O,它的速度为多大?
(2)如果α粒子与质子在坐标原点相遇,α粒子的速度应为何值?方向如何?
析与解(1)根据质子进入磁场处的位置和进入磁场时速度的方向,可知其圆周轨道的圆心必在x轴上.又因质子经过原点O,故其轨道半径rp=(1/2)l0.设质子的速度为vp,由牛顿定律得: mvp2/rp=eBvp,解得vp=eBl0/2m.
(2)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p=2πm/eB,由于α粒子电荷为qα=2e,质量mα=4m,故α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α=4πm/eB.
图2
质子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t=(1/2)Tp,(3/2)Tp,(5/2)Tp…各时刻通过O点.α粒子如与质子在O点相遇,必在同一时刻到达O点,这些时刻分别对应t=(1/4)Tα,(3/4)Tα,…….如果α粒子在t=(1/4)Tα到达O点,它运行了1/4周期.如在t=(3/4)Tα到达O点,它运行了3/4周期,由此可知,α粒子进入磁场处与O点之间的连结必为1/4圆周或3/4圆周所对的弦,如图2所示(实际上t=(5/4)Tα等情形不必再考虑).进而得出,α粒子的轨道半径
设α粒子的速度为vα,则由牛顿定律,得
mαvα2/rα=qαBvα.
注意到qα=2e,mα=4m,故有
但方向可有两个,用α粒子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θ表示,则
θ1=π/4,θ2=3π/4.
图3
例2(1999年高考试题上海卷第25题)如图3所示,一辆质量m=2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0=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取g=10m/s2,求: (1)平板车第一次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3)为使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
析与解(1)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碰撞后滑块与平板车没有达到共同速度前,滑块与平板车间的摩擦力为恒力,大小为μMg,对于平板车方向向右,对于滑块方向向左.当平板车向左运动至速度为零时平板车运动了最大距离s,由动能定理,得
-μMgs=0-(1/2)mv02,
即s=mv02/2μMg=0.33m.
(2)平板车在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必然与滑块具有共同速度,否则在恒力作用下回到墙前的速度仍为2m/s(类似竖直上抛),而滑块速度则大于2m/s,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大于摩擦力作用前,这是不可能的.故必有
Mv0-mv0=(M+m)v,
(3)由于碰撞的过程中,滑块总是相对于平板车向右运动,只要滑块在平板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至少等于滑块和平板车的初始动能,则
μMgL=(1/2)(M+m)v02,
得L=(M+m)v02/2μMg=0.83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