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赤交角示意图
晨昏线及黄赤交角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N
α
4、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 夹角(夹角α范围如何?)
在0 o 23 26’之间,且与太阳 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N
α
β
N
晨 线
昏 线
5、晨昏线的移动
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实战演练
在下面两幅图中画出(11月22日)的太阳 光照图(太阳光线都在图的右侧照射), 注明晨线、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影响的方面 太阳直射范围 黄赤交角变大(小) 扩大(缩小)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五带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扩大(缩小)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
晨昏线与经线间的夹角
晨 昏 线 图 类 型 面 面 观
极点俯视图
晨昏线的应用
N
读右图,回答: 1、此时北京的季节
是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时,C点的地方时是
O点地方时为: E点地方时为
E
A
O
B
1.3.2黄赤交角
第一步;画公转轨道,地球及地轴;注意地轴倾斜, 并保持同一指向(一般试题会先画好); 第二步,画出赤道; 第三步,连接日心和地心,画直射点,确定节气
在公转过程图中判别节气
秋分 冬至 夏至
春分
第一步;画公转轨道,地球及地轴;注意地轴倾斜, 并保持同一指向(一般试题会先画好); 第二步,画出赤道; 第三步,连接日心和地心,画直射点,确定节气
P5第二题,P6第六题1-3、5
练习卷6-11
意义:直射点回归运动
6.22夏至日
23.5°N
3.21春分日
9.23秋分日
次年3.21春分日
12.22冬至日
23.5°S
周期: 一个回归年 移动范围: 23.5°N—23.5°S 回归线上一年有 1次直射,回归线之间一年有 2 次直射
实战演练
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 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 可能位于 ( C ) A.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温带地区 C.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D.寒带地区
黄赤交角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澄海中学 金柔芳
黄赤交角
成因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过日心和地心)
黄赤交角
度数 目前为23.5,基本不变 地轴与赤道面的夹角 为多少度? 90°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为多少度? 66.5° 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 角为多少度?23.5°
黄赤交角立体图
黄赤交角
度数 目前为23.5,基本不变
N 2 黄道面 1
23.5°
S
黄赤交角立体图
黄赤交角平面图
黄赤交角
0° 黄道面 0° 0°
0°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考点0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考点04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例1 相关考点:区时计算例1 相关考点:黄赤交角及影响(2018-2019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黄赤交角,②角度为66.5°,③为赤道平面B.①为黄赤交角,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C.②为黄赤交角,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D.②为黄赤交角,③为赤道平面,④为黄道平面2.下列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最正确的是A.黄赤交角是太阳直射纬线面和赤道面的夹角B.黄赤交角与地轴的空间倾斜度无关C.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D.黄赤交角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例2 相关考点: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14′,最小时为22°6′,变动周期约4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2题。
1.黄赤交角为24°1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6′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变式训练1 黄赤交角的影响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邻水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邻水的夜长时间达一年最长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变式训练2 黄赤交角的影响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3月21日正午前后蚌埠市某中学教学楼日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一、含义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
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
地球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
开心一笑县长到某一小学视察,由校长陪同着走进一间教室,看见两个小学生正在摆弄地球仪。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它怎么不是直端端的呢?”县长问。
小朋友一听,委屈得差点哭了,“老师!这不是我弄的。
”县长就问另一个小学生:“你说,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我刚进来,我什么都不知道!”另一小朋友说。
县长有点生气了,“去把你们的班主任叫来!”很快,班主任来了。
对县长说:“这个地球仪是校长带来的,其它的我也不知道。
”校长一脸尴尬:“学校经费紧张,这个地球仪是我花3块钱从一个地摊上买的。
”县长听后,郑重的说:“经费紧张?那也不能买假冒伪劣产品!”二、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三、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26′;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①图a中的A日与B日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则A日与B日的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时刻均相同,当地两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
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提示】
五· 一劳动节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与太阳升起的时
间同步:日出时间到夏至日最早。到冬至日最晚。五· 一劳动节 与夏至日之间的时间间隔比国庆节短,故五· 一劳动节天安门广 场升国旗早。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地球的公转(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理解背诵 1.黄赤交角与几种数据的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结 地球的公转 (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理解背诵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束 时间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昼夜长短 变化特点 特殊节气 北半球夏至日,北 北半球 夏半年 (春分日至 秋分日)
北
图示
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昼 夜短,纬度越高, 越长, 夜 越短
高考达标练
点拔
地球的公转(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结 束
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是:赤道地区最 小,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 夜现象。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地球的公转(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结 束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是五·一劳动节早还是我国国庆节早?
【参考答案】 (1)C (2)A (3)D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地球的公转(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冲关演练]
结 束
1.(2014· 江苏高考)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 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 1 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 2 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地球公转 黄赤交角
二、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23.50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90°-23.5°=66.5°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特点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 平面的交角为23.5°;地轴 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恒星年: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为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特征总结:自转和公转
自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轨道 速度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自西向东(南极俯视为顺时针,北 极逆)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赤道面 角速度 :15度/小时 线速度: 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西向东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 星年 黄道面 角速度:10 线速度:30km/s
当地球离开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大
当地球离开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小
1、每年的3月21日到9月23日,地球公转速度怎样变 化?从9月23日到3月21日呢? 2、为何北极地区极昼(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为186 天,极夜(北半球冬半年)的时间为179天?
4.地球公转的周期
0º
春分
秋分
春分
南回归线
23.5º S
冬至
注意:回归线上一年有?次直射,回归线之
间一年有?次直射,回归线外?直射。
• 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南,北),移动方向为? (南,北) • 元旦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 北),并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南, 北)?
随堂练习
1.关于地球公转方向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与自转方向相反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与自转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黄赤交角及钟摆理论
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及钟摆理论米兰科维奇理论即是从全球尺度上研究日射量与地球气候之间关系的天文理论。
该理论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等三要素变化引起的夏季日射量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
米氏理论的起点是天文因素变化导致的地球轨道三要素(偏心率、地轴倾斜度、岁差)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轨道变化进一步引起地球大气圈顶部太阳辐射纬度配置和季节配置的周期性变化,从而驱动气候波动。
但必须指出,如果将一年内大气圈顶部接受的太阳辐射沿不同纬度及不同季节加和的话,则不管轨道要素如何变化,其总量总是基本不变的,而变化的只是其纬度分配和季节分配。
这就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地球轨道怎样的配置才有利冰期气候的出现? 对此,米兰科维奇的回答是,当地轴倾斜度减小,北半球夏季地球处在远日点时有利于冰期气候的出现。
可以看出,这样的轨道要素配置将导致北半球高纬区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减小。
因此,米氏理论可以概括为: 65°N附近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可以发现地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时期交替出现。
根据研究,气候存在着10~108年的不同时间的尺度变化,现在为科学界所公认的变化有:1、大冰期气候与大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100~1000百万年;2、亚冰期气候与亚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10万年;3、副冰期气候与副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10000~1000年;4、寒冷期(或小冰期)与温暖期(或小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为100~1000 年;5、世纪和世纪以内气候变化:时间尺度为1~100年。
本文主要介绍黄赤交角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另外论述下本人大胆假设的钟摆理论黄赤交角概念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
地球的自转、公转、黄赤交角、意义(带动画演示全面)、自转和公转的意
答案:C
日界线的问题
二、0时(或24时)的经线:
另一条则是自然形成的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 (或24时)的经线。
关于两条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0点经线 人为日界线:180度经线 顺自转,过之加一天 顺自转,过之减一天
若重合,全球一个日期。 若有夹角,全球两个日期。 若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求新的一天 和旧的一天的比例?
D B A
A18 B17 C22 D14
C
时区与区时
15º 0º 15º 30º 45º 西 一 区 中 时 区 东 一 区 180º 西 十 二 区
……
东 二 区
东 东 三 ……十 二 区 区
1、时区的划分: 全球分为24个时区, 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东经在东时区,西经在西时区
37.5º W 7.5º W
自转速度:
角速度:15°/每小时
(南北两极除外,处处相等)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极为 0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赤道)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南北纬60°)
与A地相比,D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 B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120°E
总结: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 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 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 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 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 天。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和问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 画出黄赤交角,并用字母B表示。
高中地理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关键因素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
因此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关系是高考的重点1.明确黄赤交角的构成:地球公转的黄道面与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2.明确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度数的关系,即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极圈的度数互为余角。
3.明确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即若黄赤交角变大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小(春、秋分时除外)。
4.明确时间看变化:(1)春分到夏至,昼变长,夜变短;(2)夏至到秋分,昼变短,夜变长;(3)秋分到冬至,昼变短,夜变长;(4)冬至到春分,昼变长,夜变短。
题1.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变至9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没有昼夜更替现象B.地球上没有直射现象C.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没有变化D.温带和寒带范围扩大黄赤交角为0度时,太阳就永远直射赤道啦,没有四季变化啦,冷的地方永远冷,热的地方就永远热,世界末日啊啊啊黄赤交角为23°26′时,就是现在正常的地球的样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若黄赤交角增大,但小于45°时,热带的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变大,寒带的范围(即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增大到45°时,地球上就没有温带.选C题2.在南北半球,凡太阳直射的地方必然是()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昼最长,夜最短全世界只有一种情况是昼夜平分,那就是太阳直射赤道,即春分秋分两天.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而且赤道上永远是早上6点日出,18点日落,所以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而赤道并不属于南北任意一半球,所以,在南北半球,凡太阳直射的地方,那里这一天必然是: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时,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极点附近地区就出现极昼现象,该半球其他地区昼长夜短。
黄赤交角及其意义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我会读拼音,写字词。
(20分)róng qiúguīzépái liètiào wǔshǒu bìfúzhuānɡshíjìng pūmăn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准(_____)经(_____)料(_____)怜(_____)扮(_____)谁(_____)径(_____)科(_____)冷(_____)份(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鲜红色的梨兵来将挡耳听为虚深紫色的樱桃不入虎穴近墨者黑浅黄色的李子眼见为实水来土掩紫檀色的黑母鸡近朱者赤焉得虎子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一边……一边……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1. (______)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______)你的布我还没开始裁呢!2.老婆婆(______)说话,(______)看着屋顶的窟窿。
3.这家帽子店(______)有许多帽子,(______)没有一顶是圆帽子。
4.枣核(______)勤快,(______)很聪明。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搭船的鸟》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ppt课件
C.北寒带的范围将扩大两个纬度
D.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俄罗斯专家曾因为冬天太冷提出“炸掉月球”的疯狂计划。他们认为如果把
月球炸掉,地轴可能会垂直于黄道平面,黄道平而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会变为 0°。下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如果地轴垂直于黄道平面,则( ) A.地球自转速度会加快 B.A→C日数多于C→A C.北半球丙节气为立秋 D.极地地区极昼现象消失
(2)地轴倾向法(连线法)
①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 ②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③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若在北半球(B处)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
归线);若在南半球(D处)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垂线法(晨昏线法)
1. [地理实践力]在左下图中标注地球公转方向、自转方向和二分二至日、近日点 、远日点。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Fra bibliotek)A.①
B.②
C.③
D.④
3.读图,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90°-极圈度数 ②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影响方面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五带的范围
黄赤交角变大(小) 扩大(缩小) 变快(变慢)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除极点外(极点=0),任 何地点都相等,约15°/h。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5.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大(变小)
直射点回归移动范围变大(变 小),移动速度变快(变慢)
热带、寒带范围变大(变 小),温带范围变小(变大)
五带范围变化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的季节变化幅度变大(变小)
气压带、风带移动 范围变大(变小)
四季差别变大(变小)
相关气候类型范围变大(变小)
A.先变慢后变快 C.逐渐变快
√B.先变快后变慢 D.逐渐变慢
9.“端午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2023·湖北武汉模拟)“九九消寒图”是我国民间记日游 戏,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 垂柳珍重待春风”,每字九划,九字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 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 “九尽桃花开”,春回大地。下图1为“九九消寒图”,图2为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A.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B.②③之间
D.④①之间
右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读图,
完成1~2题。
1.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为
A.23° ° °
√ D.90°
2.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
A.热带范围增大1°
B.北温带范围增大1°
√ C.北寒带范围增大1°
(全国文综Ⅲ)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 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 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 ,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 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黄赤交角
返回
返回
黄道面、赤道面 黄赤交角:23º 26′ 意义:直射点在南北纬23º 26′之间往返移动 四个特殊时刻的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
返回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直射23º 26`N 秋分 9月23日前后 直射赤道
春分 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
次年春分 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直射23º 26`S
角。 的位置
图 3 : KLJ 表示太阳的直 射光线 图1 图2 图3
A B C
图2:EFGH表示两分两至日地球在 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D
H G F E
L K
L
J
当地球位于1点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接近最快 B.接近最慢 C.由最快转慢 D.由最慢转快
请写出EFGH代表的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及大概日期。
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春分—夏至—秋分 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秋分—冬至—春分 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冬至—春分—夏至 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夏至—秋分—冬至
请根据以上学习,说明地球上有两次太阳直射、 一次直射、没有直射的地方分别是哪里。 两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 一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上 没有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
返回
3.21
近日点1月初
12.22 6.22 远日点7月初
9.23
请写出K、L、J代表的节气,太阳直射的度及大概日期。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直射23º 26`N 秋分或春分 9月23日前后或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直射23º 26`S
某两位同学用如下实线和虚线两种图表示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北回归线 • 北回归线 • B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12~14题
鸡西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期末地理试题命题人:于海洋校对人:张慧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①B.②C.③D.④2.当太阳直射点在C处时,北半球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3. 若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②全球各地每天的昼长都相等③北京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相等④南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四季更替现象明显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下列各图表示12月22日日照图情况的是()下图为“部分地质构造或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题。
5.图中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人民网讯,2012年5月“海洋石油981”成功在南海开钻。
“海洋石油981”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填补了我国在深水钻井大型装备上的空白。
回答6-8题。
6.海洋的莫霍界面平均深度为海洋底部以下7千米,“海洋石油981”钻头极限可达( )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010年9月20日7时,第11号台风“凡亚比”正面登陆福建,致使福建省部分市县受灾严重。
据此回答5-7题。
7.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凡亚比”成因的是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的厚度是均一的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aB bC cD d10.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 aB bC cD d11.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A aB bC cD d12.读下图风向示意,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B.a是地转偏向力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13.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AA B C D 14.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6.图3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6.图3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6.图3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15.读下图,下列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A.世界海洋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大洋环流B.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C.在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有寒流经过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读右图,完成16—18题。
黄赤交角 (1)
66°34 ′
23°26 ′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3. 黄赤交角的影响:
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太阳直射点
观察图中太阳光线,在同 一时刻,到达地表的太阳光线 与地表之间的夹角有何特点?
观察动画,试画出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轨迹。
则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是南北纬 如果黄赤交角扩大1°,
24°26′之间
北寒带
90 ° 66°34′
北寒带扩大1°
65°34′
24°26′
北温带
23°26′
缩小2°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90 °
0°
23°26′ 66°34′
热带扩大2°
缩小2°
24°26′
南寒带扩大1°
65°34′
原来的情况
变化后的情况
结论:
• 热带和寒带随黄赤夹角的变化而变化情况相同。
• 温带跟黄赤夹角的变化相反,其变 Nhomakorabea的度数是黄赤
前该角大小是 23º26´ 。 界线的是图中的
α
。目
北极星
2.决定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最南最北
α
20ºS 3.若α为20º则南回归线度数是 。β 的度数是70º,北极圈的度数应该 是 70ºN 。
4.若α的度数变为24º26´则太阳直射 的范围增大了 2 个纬度。
角。
)
2、关于黄赤夹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黄赤夹角目前的角度是23.5º ,它可能有较 小的变化. B:黄赤夹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表现 C:黄赤夹角随太阳直射点的往返移动而变化 D:黄赤夹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 围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读图,回
答(1)~(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 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 的调整是( )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路点拨】 第(1)题,由题意可知,遮阳板收起时室内正午太阳光 照面积最大,说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而福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地区,太阳应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的时间应该是北半球冬至日,南极 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2)题,济南的位置较福建更高,正午太阳 高度比福建小,若要起到遮阳及加强采光的效果,只有加长遮阳板 (高度不变)或降低安装高度(遮阳板长度不变)。 【尝试作答】 (1)D (2)A
时间段,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纬度变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
动;则极昼极夜范围缩小,各地(除赤道外)昼夜差值缩小;全球白 昼范围始终不变。
【尝试作答】 (1)B
(2)C
考点二 图解考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1.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
在极昼期间, 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 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极点上
第4课时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
梳理整合 素能提升
考点深化
演练提能
梳理整合
一、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方向 周期 自西向东
梳主干
理脉络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叫做 恒星年
速度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图。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点拨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点拨
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
越高,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4.四季的划分
(1)天文含义上的划分
季节 夏季 冬季 春、秋季 意义 一年内白昼最 长 、太阳最高的季节 一年内白昼最 短 、太阳最低的季节 是冬、夏季的过渡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居中
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3.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温馨提示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将不存
在四季的变化。同时地中海图为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位置在某半年时 段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假设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图中字母A、B数值变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A数值变化,B数值不变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
向北极星附近。(2)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周期为365 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应注意其与恒星年的区别。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五带的划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由 太阳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时间 北半球 夏至日 北半球 冬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特点 一年中最大值: 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各纬度 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各纬度 一年中最大值: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各纬度 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各纬度 赤道 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间
(2)北温带国家的四季:一般把 3、4、5 月划分为春季,其他
季节依次类推。
考点深化
考点一
图解原理
解疑难
提知能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
1.黄赤交角的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
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温馨提示
不同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①赤道地区:23°26′。
②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
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 ③南北半球温带地区:46°52′。 ④南北半球寒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也就 是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B.A数值不变,B数值变化
C.A和B的数值均变化 D.A和B的数值均不变化
(2)从a至b时间段,下述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C.太阳直射点不断向赤道移动
)
A.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不断扩大B.全球白昼范围不断扩大 D.北京的昼夜差值不断增大
【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题干中信息分析,图中A为晨昏线与
纬线相切的最高纬度,该数值为90°;B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最 低纬度,即极圈纬度,其大小与黄赤交角有关。第(2)题,从a至b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 短,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 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物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 大,物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长, 且物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图中各点旗杆杆影 长度(实线)及杆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日 前后,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4)计算楼距。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 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如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 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 H。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 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 +h=90°(如图)。
小试牛刀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 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 12 时 时), 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非极点 地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见附表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南) 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