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初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与西方教育对比

中国古代与西方教育对比
3·著作不断,流行于 今
中国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2世纪的情况
社会战乱不断,诸侯相伐 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痛苦 文化繁荣昌盛,私学盛行 1
教育繁荣的原因
1·政治对文化控制力较低 2·统治者鼓励提倡学术 3.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4·大量学术著作流行与当世
2
古希腊教育繁荣原因
1·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 2·古希腊民主政治推行 3·各城邦之间竞争的需要
古希腊西方文明摇篮情况 1·城邦林立,外患不断 2.土地贫乏,泛海经商 3·共和独裁,相互交替
• 4.“苏格拉底方法”:又被称为产婆术,是 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 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 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 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 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 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包括步骤为 ①讽刺 ②助产术 ③归纳 ④定义
两者的相同点
1·都重视培养学生的的道德素 养
2·都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都认为学而优则仕
• 2·教育理念不同,中国古代教育讲究传到授 业解惑,老师为核心,而古希腊则以老师 诱导学生自觉学习,以学生为核心。
• 3·后世影响不同,中国古代教育最后阻碍中 国发展,而古希腊教育则推动现代教育发 展。
• (2)初等教育阶段(7至18岁),主要以情感教育 为主,重视德育和美育,他对体操和音乐尤为重 视;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灵魂论与教育: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 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感 觉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 于和谐教育的思想,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 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 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强调教育应当 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认为儿童的成 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


入学塾就读的学生叫做“学童”,年龄多在5至 13岁之间。先识字,识至千字,开始学《三字 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有直接教读 四书的,一般先读《大学》,次《中庸》,再次 《论语》,最后《孟子》。教读方法,是学童立 于教师案旁,教师先读,学童随之而读,读到十 数遍,让学童回到座位上自读,然后到教师面前 背诵,直到倒背如流,才教新课。直到能熟读相 当多的篇目,教师才逐句给学生讲解。另一项, 就是学书法。学塾极严,多体罚。
四、书院
书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官办的图书收藏机构。 从宋代开始,书院成为私人讲学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 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 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 宋代四大书院: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长沙的岳麓书院 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 登封的嵩阳书院
倪宽带经而锄 师从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 阳生、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
教育内容 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师博士专攻一经。 《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
学方式 一是大班上课,二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 生。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故主要靠自学。

太学生除所学专经外,可兼习他经。东汉时 鼓励通材,通经愈多将来职位愈高,所以不 少人能博通“五经”。 有的学生还研究自然科学,如张衡、崔瑗。
主持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崇尚气节批判诈伪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把矛头指向专权的宦官头子魏忠贤从而吸引很多人士前来听讲影响极大被宦官们视为眼中钉诬为东林党人罗织罪名矫旨镇压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起源
三代“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 ----《孟子》 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 ——黄绍箕《鲜庵遗集 》

哈尼族作家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浅析

哈尼族作家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浅析
( 一) 在 与 汉 民族 语 言文化 互 动 交 融 中 坚守 和
传 扬 本 民族 的 语 言 文 化
在《 家》 中, 哥布写道: “ 在群山的怀抱在翠竹中 问/ 狗 的叫声传 进 山谷 / 孩 子们 在村边 的树林 里 撵 山/ 青 石 板 的积木 / 垒成 我 们 的家 / 头 顶上 是永 远 微笑 的星辰 / 屋檐 下 是老 人 们永 远讲 不 完 的故 事 / 父母 的 田地 里 生 长 我们 的希 望 / 一个 又一 个 灵 柩 缓缓埋 进 泥土 / 一 个又 一个 小生 灵神 圣地 诞生 / 像 个 美 丽 的童话 / 这 童话 里有 一种 甜 蜜 的声 音 神 圣 的声音 / 在遥 遥 地 召唤 我们 。” 他 已出版 的诗 集 《 母语》 《 遗址》 在 内容和形式上 , 很类似哈尼族传统 歌谣。
息 与抒情 特 色 。
在 中 国西南 云南 边 陲 的连绵 群 山中, 在 红河 沿 岸, 生 活着 勇敢 、 智慧 、 勤 劳 的哈尼 族 。他 们在 长 期 的 生产 活动 中创 造 和积 累 了丰 富多 彩 的 民族文 化 , 丰 富 了世界 文化 艺术 宝库 。 随之 而成长 起来 的哈 尼 族作 家群是 一支 充满 活力 的作 家群 , 发 表 了许 多 作 品。 在 这些 文学作 品 中 , 一方 面 , 他 们用 自己炽热 的 爱 描 写家 乡的所见 所 闻 , 表达 对 乡土 的依 恋和 对生 活 的思索 , 具有鲜 明 的 民族特 征 。在 这块 土地 上 生 活 的人 民和 风土人 隋成 了他们创作 的源泉 , 如, 艾扎 的《 爱, 溢满红河谷》 《 棺树》 , 冯德胜的《 远方有个世 界》 , 朗确的《 最后的鹿 园》 , 毕登程 的《 无量 山》 , 哥 布 的《 母语 》 《 遗址》 等; 另一方面 , 一些 作 家创 作 了 具 有 鲜 明 的时代 特 征 的优 秀 作 品 , 如 白茫 茫 的 《 苍 茫 的分水 岭》 , 艾 扎 的《 红河 水从 这里 流 过》 《 阴河 水 漫过的村庄》 《 阉谷》 , 存文学 的《 兽之谷》 《 鹰之谷》 《 兽灵 》 等等。 ‘

顾炎武诗文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特色

顾炎武诗文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特色

顾炎武诗文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特色【摘要】顾炎武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题贯穿始终,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关怀。

他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写景、抒情,展现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顾炎武的诗文语言优美,清丽流畅,极富韵律感,表现出独特的语言特色。

在描写意境上,他善于运用具象和抽象的手法,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顾炎武的诗文也具有浓厚的音乐美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顾炎武的诗文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关键词:顾炎武、爱国情怀、艺术特色、主题、表现形式、语言特色、意境描写、音乐美感、影响、文学史、综合体现1. 引言1.1 顾炎武诗文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特色顾炎武是明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中深深融入了浓厚的爱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顾炎武经历了明朝末期的动乱和沉沦,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疾苦,这一切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怀念,使他的诗文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顾炎武的诗文既借鉴了古代诗歌的传统表现形式,又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创新。

他常常以壮志豪情的笔调描绘祖国的壮美景色和人民的苦难生活,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对国家的挚爱和对时代的关怀。

在艺术形式方面,顾炎武的诗歌多采用对仗工整、音节铿锵的韵律,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

顾炎武的诗文作品中还常常通过意境描写和音乐美感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飘逸、清新的艺术氛围,使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心灵宁静的美好体验。

顾炎武的诗文既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2. 正文2.1 顾炎武诗文中的爱国主题顾炎武是明代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患和对民众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顾炎武的爱国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顾炎武在他的诗文中多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中国文学史写作中的香港问题

中国文学史写作中的香港问题
a p a ng c nsa l nd t e od wo k ef un n x o nd d a an a d a a n p e r o tnt a h l r s r —o d a d e p u e g i n g . i y i Ke y wor ds:hit r fChie e ltrt r soy o n s ie au e;Ho g Ko g ltr t e;hitro r ph o c p ;i tg a in; hso ig a h o l n n ieaur so g a y c n e t ne to i r itro p y m de r
牟泽雄 杨兴贵 ,
(.昆明学院 初教系 , 1 云南 昆明 60 0 ; .水富县第二中学 , 522 2 云南 水富 6 70 ) 5 80 摘要 :0世纪 8 2 0年代以来 , 大陆学者为香港文学修史成为一个 自觉的行动。然 而书写观念和叙述方式的制约使 得这种“ 书写” 并不成功 。“ 香港文学 ” 如何 被整合进 中国文学史 , 直是 内地 学者孜孜 以求却 又难 以解决 的难 一
上世 纪 7 0年 代 以 后 , 着 “ 港 意 识 ” 萌 生 , 随 香 的 香 港 文 学 开 始 受 到 香 港 学 者 的 关 注 。这 期 间 有 关 香
题 。解 决 这 一 难 题 的 关键 在 于 突破 既有 的史 学 观 念 , 构 起 新 的 整 合 理 论 , 出新 的 史 学 模 型 。 新 作 品 在 不 断 建 提 出现 , 旧作 品 被 重 新 挖 掘 与 阐释 , 学 史 理 论 也 处 在 不 断 的调 整 与 建 构 之 中。 文 关 键 词 : 国文 学 史 ; 港 文 学 ; 学 观 念 ; 合 ;史 学 模 型 中 香 史 整 中 图分 类 号 : 0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4— 6 9 2 0 )4— 0 9— I9 2 A 17 5 3 ( 09 0 0 8 0 4

《周易》、出土《易》学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

《周易》、出土《易》学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

《 易》 周 是儒 家经 典 , 被列 为 群经 之首 。经学 与文 学本属 不 同 的领 域 , 又难 以 区隔 。《 易》 中 国文 但 周 与 学 的关 系十分 密切 , 但在 各种 版本 的《 中国文 学史 》 的地位并 不显 著 , 中 这是 一个 值 得探讨 的问题 。本 文拟
结合 近年来 出土《 》 文献 研究 , 易 学 阐述《 易 》 中 国文 学史 》 周 在《 中的定位 与 书写 。
时, 不但可 以看 出当 时的社会 背 景 , 而且语 言颇 为形象生 动 , 多用韵 。圈 文 研所 本分 析 了易 卦爻辞 的 比 又 ”(
喻、 描写 、 比兴等 手法 , 并认 为 :易卦爻 辞产 生于殷 商和 西周 , 中有一 些 《 “ 其 诗经 》 以前 的诗 歌 。”( ) 亦 嘲n 袁本
所 中国文学 史 编写组 编 著 的 《 中国文 学史 》 章培 恒 、 玉 明二 位先 生 主编 的 《 、 骆 中国文 学史 》袁 行 霈先生 主 、 编的《 中国文学史 》 于《 , 周易 》 皆未 辟有 专节 。游本 主要将 其放 于散 文发展 史 中来提 及 , 于第三 章《 先秦历 史 散 文》 之第 一节 《 商 至春秋 时 代 之散 文》 殷 中言及 :(易经》 有些 卦 、 “《 ) 爻辞 , 尤其 是 爻辞 , 在叙 述吉 凶的事 象
年 来 的 出土 《 学 文献 及 其 研 究 , 《 易》 中 国文 学 史 中的 定 位 与 书 写提 供 了新 的 可 能 性 。 易》 为 周 在 [ 键 词 】 《 易》 出土 《 学 文 献 ; 中 国文 学 史》 关 周 ; 易》 《
中 图分 类 号 : 0 . K 0 文 献 标 识 码 : 1 62; 2 6 2 A 文 章 编 号 :0 4 4 8 2 0 )2 5 - 6 1 0 - 6 X(0 9 0 - 1 0

(完整)《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完整)《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文学(The Children’s Literature)学分: 2 总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无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任课教师:李学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的开设,意在通过系统学习儿童文学理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基础上,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深切领会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由此逐渐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

鉴于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1、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倡示,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儿童文学文体性质与读者阅读接受特点基础上,深入把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之关联,养成学生未来在基础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运用儿童文学的良好意识,使之成为必备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

3、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论学习基础上,倡导学生展开儿童文学创作、评论,通过激发初教专业大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不断增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写作技能,以期培养出一批批能说会写、基础扎实、业务精进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复合型教育教学人才。

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关于儿童文学基本文体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

它旨在掌握引导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何谓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有哪些内容构成,哪些美学特征”等疑问;第二版块是关涉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写作的内容版块。

主要教学意图为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写作;第三版块是中外儿童文学史的基本梳理,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许多儿童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版块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勾连、融合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融合,也使学生培育起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能力。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种文化。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饮食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甘善美——中国饮食思想萌芽袁枚——“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五味适口者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膳之言,善也”称为“食圣”的中国古代美食大家袁枚(1716~1797年)认为:“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随园食单·须知单》)这里“先知而后行”,并非认识先于实践的唯心主义颠倒认识论,其义是“知而后行不难”,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认识——实践”的回归和深化。

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经验和知识之后才能制出一道好菜,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美学修养才可能创造相应的美食生活。

可以说,中国古代食文化的辉煌发展,正是历史上无数美食家、饮食理论家、美食制作者以及无数美食活动的积极介入者在漫长的民族食生活史上对“美”的不懈追求、孜孜探索的结果,是他们在美食实践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独特审美理论,更是他们在这种理论绵指导下把自己的食生活、食文化推进到了辉煌的历史高度。

一、甘、美、善——饮食美思想的萌芽关于“美”的起源问题,历来是美学家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由于审美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解程度的不同,于是有了诸如“原始宗教意识说”、“人类爱美天性说”、“劳动说”、“游戏说”等种种说法。

应当说,上述各种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感觉和意识,是人类对我在世界和生活内容的一各理解。

因此又可以说,上述诸说都不够全面。

因为“美”的认识意识和所由引发的对象是极为广泛和无所不包的。

这样看来,美的起源应是人类的生活——人类思维触角的一切领域。

这就决定了美意识的极端广泛性和昨杂性。

饮食生活水平的审美意识,就可以理解为人类(民族或个人)对饮食生活“美”的感受和觉悟。

而饮食审美思想,则是上述意识的丰富、深化、飞跃和系统完善,是人们对饮食生活美的感觉、领悟、思考、探求、创造,是饮食生活中美的理解、认识和理论化。

儿童文学教程试卷10套含答案

儿童文学教程试卷10套含答案

20 ~20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儿童文学试卷A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批卷人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1、寓言:2、儿童故事:3、儿童小说:4、万氏兄弟:二、填空(共10分,每空1分)1、世界四大寓言作家分别是:古希腊的_____法国的_____,德国的______,俄国的_____。

2、儿童故事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图画故事和文字故事,其中图画故事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埃米尔捕盗记》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埃·米斯特纳创作的惊险十足,扣人弦的______类型的儿童小说。

4、叶圣陶先生创作的《荷花》属于儿童散文类型中的______型散文。

5、由任德耀先生根据我国民间童话传说创作的,具有儿童戏剧舞台上的“长盛之花”的三幕十场童话剧的名字是______。

三、阅读(共10分)小蜗牛与牵牛花蜗牛六六在全城的蜗牛爬行比赛中得了第一名,顿时骄傲起来,他开始到处嚷嚷:“谁敢和我比爬行?我是最快的。

”其他蜗牛听后纷纷缩回了头,六六更得意了,脑袋仰得老高。

“我来和你比一比。

”一个很小的声音从墙根传来。

“是谁这么大胆?”六六循声找去,发现了一棵细细小小的绿芽,原来是她在说话。

六六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你这么小,又不能移动,怎么和我比啊?”“我们就比爬竹竿好啦!”小绿芽指指旁边立着的竹竿。

“没问题!”六六爽快地答应了,心想:这根本不是比赛,不过是我一个人的表演而已。

六六与小绿芽的比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天,六六爬得很快,把小绿芽远远抛在后面。

第二天,六六有点儿偷懒,他爬一会儿歇一会儿,到傍晚时,小绿芽已经快追上他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六六只好原地休息。

他暗自庆幸:多亏我有厚厚的壳可以避雨,这下,小绿芽可惨了。

雨停后,当六六从壳里钻出来,眼前的景象吓了他一跳:小绿芽的茎牢牢地缠在竹竿上,长得好高好高,已经把六六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由于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小绿芽长得更快了。

2024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

2024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

12
南北朝民歌及宫体诗风格
1 2
南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南北朝民歌以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为主,情感真 挚,语言朴实。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南朝民歌清 新婉约,两者各具特色。
宫体诗的形成与特点
宫体诗是南朝梁代宫廷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描 写宫廷生活和女性美为主,辞藻华丽,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
宫体诗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0
明清小说创作高峰及“四大名著”解读
明清小说概述
介绍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概况, 包括小说的题材、流派、作家群
体等。
“四大名著”解读
详细解读《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部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和文化价值。
其他优秀小说欣赏
介绍《金瓶梅》、《儒林外史》 等其他优秀小说的创作背景、故
16
宋代词坛繁荣与豪放派、婉约派词人
豪放派词人
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 的词作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表
现了词人的个性和豪情壮志。
婉约派词人
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他们 的词作风格柔美细腻,善于表现爱 情和离愁别绪,具有浓郁的女性色 彩。
其他词人
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也有优秀的词 作传世,他们的词风或清新自然, 或沉郁顿挫,各具特色。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与价值
魏晋南北朝小说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 们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为唐代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
14
04
唐宋文学
CHAPTER
15
唐代诗歌盛世及其代表人物
初唐诗歌
以宫廷诗人虞世南、褚亮等为代表,风格 典雅,对仗工整,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
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
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
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
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
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
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
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
•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
•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贺新郎》
•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 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 ——《一枝花》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
•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稼轩词龙腾虎 掷”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气魄极雄大, 意境极沉郁”。
莫是,别有说话。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
• “稼轩别开天地,横绝今古。论、孟、诗 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 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笔 力之峭。”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 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沁园春▪ 灵山齐菴赋,时筑偃湖未成》 •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
• 小窗人静,棋声似解重围 ——《新荷叶》
•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 ——《念奴娇》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
•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

中国七大著名教子童蒙读物

中国七大著名教子童蒙读物

中国七大著名教子童蒙读物展开全文古代童蒙必读中国七大著名教子童蒙读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的先贤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魂宝,这些经典之作,历久不衰,万古常新。

它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命脉,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精英,滋润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田,使他们成为爱国、爱民、爱大自然、爱生活的正道直行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处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人们十分重视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拓展。

人们也充分认识到国学启蒙教育,会成为少年儿童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

因此,民间出现了不少类似私塾的读经热,读经夜校,有的学校开了国学课,不少家长自行给孩子增补了读经内容。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而今参加读经活动的人数已超过八百万,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影响之广泛,之深远,之巨大,已见端倪。

我国著名的童蒙教子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等启蒙读物,宋代之前启蒙读物主要用四言写成。

在宋代之前,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主要是用四言写成的。

从残存的遗文和王国维等学者的考证来看,中国最早的启蒙识字读本,如《史籀篇》《仓颉篇》等,都是用四言写成的。

著名的《急就篇》主体是三言和七言,末尾最为浅近可读的一段,歌颂汉朝的功德:汉地广大,无不容盛。

万方来朝,臣妾使令。

边境无事,中国安宁。

百姓承德,阴阳和平。

风雨时节,莫不滋荣。

灾蝗不起,五谷孰成。

圣贤并进,博士先生。

正是用四言写成的。

被人们视为“稷下学宫之学则”的《弟子职》、成书于六朝时期的《千字文》、唐代广泛使用的《开蒙要训》、成于唐而风行于宋的《蒙求》、介绍姓氏的《百家姓》、传播历史知识的《十七史蒙求》、阐释理学概念的《性理字训》、宋朝末年方逢辰所撰的《名物蒙求》等,都是用四言写成的。

在《三字经》出现之后,一些重要的启蒙读物如《龙文鞭影》,还是用四言编写成的。

可以说,四字句是传统启蒙读物最主要的编写形式。

为什么倡导孩童读经启蒙呢,因为二三岁至十四五岁的孩童,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记忆力强,所学即印,耳濡目染,先入为主,潜移默化,陶冶心性,开启智慧,蒙以养生。

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史(先秦汉魏六朝段)教学大纲(共60学时)一、课程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中国文学史教学。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独创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繁花似锦、色彩绚丽的艺术园地,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的历史。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

分析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目的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课将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三个大段依次讲授,因课时所限,本课程采用专题的方式讲授,共八个专题八讲。

本课所用教材: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总学时:60学时。

周学时3。

二、课程内容第一讲诗经教学目的:掌握《诗经》的文化精神学时分配:8教学环节:讲课第一节《诗经》概貌(一)《诗经》名称及产生的时代、地域和分类《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

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作品产生地区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及江汉流域。

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导读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导读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导读一、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著作的导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著作,包括诗、散文和戏剧;3.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创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1.1 古代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2 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1.3 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2. 中国古代诗歌导读2.1 古代诗歌的起源和演变2.2 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风格2.3 经典诗歌作品欣赏与解读3. 中国古代散文导读3.1 古代散文的发展与特点3.2 经典散文作品欣赏与解读4. 中国古代戏剧导读4.1 古代戏剧的起源和发展4.2 古代戏剧的主要流派和特点4.3 经典戏剧作品欣赏与解读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像、音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时,注重结构、情感和意义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形式、意义等进行深入交流与分析。

4. 写作训练法:通过给学生指定或自由选题,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提问的质量和数量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作业、写作或创作作业等。

3. 考试或测验: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电子教材:提供相关古代文学著作的电子文本资料,方便学生阅读和查找。

有关刘言史生平的几个问题

有关刘言史生平的几个问题

2018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ug.ꎬ2018第36卷第4期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Vol.36㊀No.4有关刘言史生平的几个问题∗高贤达(山东大学文学院ꎬ山东济南250100)[摘㊀要]刘言史ꎬ字言史ꎬ名不详ꎬ世称 刘枣强 ꎮ刘言史约生于公元751至757年之间ꎬ卒于元和七年(812)ꎬ死后葬在襄阳柳子关ꎮ刘言史籍贯在洛阳ꎬ出身显贵ꎬ有一姐㊁多弟㊁多子ꎮ刘言史曾为小吏ꎬ后被贬官ꎻ又曾被诏授枣强县令ꎬ因王武俊谋反一事ꎬ以病拒之ꎻ亦曾为官司空掾一年有余ꎬ李夷简奏请升官ꎬ诏下之日ꎬ不恙而卒ꎮ[关键词]刘言史ꎻ字号ꎻ家世ꎻ生卒年ꎻ籍贯ꎻ仕历[中图分类号]K242.3ꎻK825.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7-9882(2018)04-0140-04㊀㊀刘言史ꎬ中唐时人ꎮ晚唐文人皮日休称美其诗: 美丽恢赡ꎬ自贺外ꎬ世莫得比ꎮ [1]39历史上ꎬ刘言史诗名不显ꎬ今人关注亦较少ꎮ然观其诗却不乏佳篇ꎬ实有可取处ꎮ诚如严羽«沧浪诗话»所云: 大历以后ꎬ我所深取者ꎬ李长吉㊁柳子厚㊁刘言史㊁权德舆㊁李涉㊁李益耳ꎮ [2]163严羽把刘言史比附李贺㊁柳宗元两位唐代的第一流诗人ꎬ足见其对刘言史的器重ꎬ刘言史应在唐代诗人中占有一席之地ꎮ孟子曾言: 颂其诗ꎬ读其书ꎬ不知其人ꎬ可乎?是以论其世也ꎮ [3]329为了深入对刘言史诗歌的认识ꎬ有必要先 知人 ꎮ刘言史在两唐书中无传ꎬ其生平事迹散见于皮日休«刘枣强碑»㊁辛文房«唐才子传»两书中ꎬ考辨两篇文章并联系其诗歌ꎬ本文从字号㊁家世㊁生卒年㊁籍贯㊁仕历五个方面来梳理刘言史的生平情况ꎮ一㊁字号刘言史ꎬ字言史ꎬ名不详ꎬ世称 刘枣强 ꎮ«刘枣强碑»: 有与李贺同时者刘枣强焉ꎬ先生姓刘氏ꎬ名言史ꎮ 由是奏请官先生ꎬ诏授枣强县令ꎬ先生辞疾不就ꎮ [1]39古人的名㊁字㊁号属于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内容ꎬ正所谓 人生而有名ꎬ冠而有字 ꎬ[4]36关于刘言史名㊁字㊁号的记载ꎬ文献中仅此简略载述ꎮ从中我们可以复合出三种可能性:一是ꎬ刘言史ꎬ字言史ꎬ名不详ꎻ二是ꎬ刘言史ꎬ名言史ꎬ字不详ꎻ三是ꎬ 言史 即是 字 又是 名 ꎮ按照古人的习惯ꎬ 名 与 字 共用一个的可能性不大ꎮ皮日休文中云: 先生姓刘氏ꎬ名言史 ꎬ 名言史 非ꎮ案ꎬ刘言史死后ꎬ友人孟郊曾作«哭刘言史»一诗ꎬ按照常理ꎬ古人一般不称 名 ꎬ习惯于称 字 ꎬ以示尊敬ꎬ所以 言史 应为字 而非 名 ꎮ 号 往往是别称ꎬ因人㊁因事㊁因地而得ꎬ 刘枣强 即是别称ꎬ其 号 得于 诏授枣强县令 一事ꎬ且刘言史本人以病为由没有接受ꎬ无形中为其声誉增价ꎬ由此 世重之曰:刘枣强亦如范莱芜之类也 ꎬ[1]39时人把刘言史媲美东汉名士范丹ꎬ使得 刘枣强 这一名号享誉当时并得以流芳后世ꎮ二㊁家世刘言史出身显贵ꎮ«刘枣强碑»: 故相国陇西公夷简之节度汉南也ꎬ少与先生游 ꎬ[1]39«唐才子传»: 故相国陇西公李夷简为汉南节度ꎬ与言史少同游习ꎮ [5]252由此观之ꎬ刘言史与李夷简少时即相识ꎬ曾一同游玩㊁读书ꎮ李夷简是宗室子弟ꎬ根据«新唐书»的记载ꎬ李夷简乃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的四世孙ꎮ父李自仙ꎬ曾为楚州别驾ꎮ祖李察言ꎮ伯祖李希言ꎬ曾为右金吾大将军㊁太子詹事等官ꎮ曾祖李璥ꎬ曾为鄂州刺史ꎮ[6]3552-3553刘言史小时候便与李夷简这样出身显赫的达官显贵相识ꎬ可知其出身亦非寻常人家ꎬ此可为刘言史出身显贵的第一条证据ꎮ刘言史诗«春游曲»: 喷沫团香小桂条ꎬ玉鞭兼赐霍嫖姚ꎮ弄影便从天禁出ꎬ碧蹄声碎五门桥ꎮ [7]5325 桂条 乃古代名马ꎬ 五门 乃皇宫禁地ꎬ诗中引汉代名将霍去病代指达官ꎮ又ꎬ«乐府杂词»三首: 紫禁梨花飞雪毛ꎬ春风丝管翠楼高ꎮ城里万家闻不见ꎬ君王试舞郑樱桃ꎻ蝉鬓红冠粉黛轻ꎬ云和新教羽衣成ꎮ月光如雪金阶上ꎬ迸却颇梨义甲声ꎻ不耐簷前红槿枝ꎬ薄妆春寝觉仍迟ꎮ梦中无限风流事ꎬ夫婿多情亦未知ꎮ [7]5326 紫禁 乃帝王居所ꎬ诗中描写皇宫内举行歌舞表演的场景ꎬ 云和新教羽衣成 当041 ∗[收稿日期]2018-05-22[作者简介]高贤达(1988-)ꎬ男ꎬ黑龙江庆安人ꎬ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ꎮ指 霓裳羽衣曲 ꎬ乃玄宗时期所制乐曲ꎮ以上所举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归属于贵族阶级的器物㊁处所㊁乐舞等ꎬ绝非一般人所能常见ꎬ此可为刘言史出身显贵的第二条证据ꎮ刘言史诗«观绳伎»: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 坐中还有沾巾者ꎬ曾见先皇初教时ꎮ [7]5323宋人赵与虤«娱书堂诗话»云: 唐刘言史«观绳伎»一篇末联云: 坐中还有沾巾者ꎬ曾见先皇初教时ꎮ 盖谓玄宗遗乐ꎮ近时高九万赋«观思陵御制墨本绝句»ꎬ正用此意ꎮ诗云: 淡黄越纸打残碑ꎬ尽是先皇御制诗ꎮ白发内人和泪看ꎬ为曾亲见写诗时ꎮ [8]500泰陵ꎬ乃唐玄宗墓ꎬ由诗意可知ꎬ刘言史曾亲见玄宗时音乐ꎬ此可为刘言史出身显贵的第三条证据ꎮ至于现存刘言史诗中所反映出的其一生贫困潦倒之景况ꎬ一方面与其老病缠身有关ꎻ另一方面与其仕途多舛有关ꎬ并不能由此认定刘言史出身寒微ꎮ刘言史的家庭成员ꎬ从其现存诗中考察ꎬ知其有一姐ꎬ多弟ꎬ多子ꎮ刘言史有一姐ꎮ刘言史有诗«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ꎬ诗题中出现 姊夫 字眼可证ꎮ姊夫即姐姐的丈夫ꎬ曾任云安令ꎮ刘言史有弟ꎮ刘言史诗«题十三弟竹园»: 绕屋扶疏耸翠茎ꎬ苔滋粉漾有幽情ꎮ丹阳万户春光静ꎬ独自君家秋雨声ꎮ [7]5326诗题中出现 十三弟 字眼可证ꎮ又ꎬ«题源分竹亭»: 绕屋扶疏千万竿ꎬ年年相诱独行看ꎮ日光不透烟常在ꎬ先校诸家一月寒ꎮ [7]5328对比上述两首诗ꎬ都以 竹 为描写对象ꎬ而且在用语上有相似之处ꎬ由此推测ꎬ这两首诗应该作于同一地ꎬ后一首诗中 源分 二字或为其十三弟名ꎬ既然出现 十三 这一次序ꎬ可知刘言史不止一弟ꎮ刘言史有子ꎮ刘言史诗«扶病春亭»: 强梳稀发着纶巾ꎬ舍杖空行试病身ꎮ花间自欲徘徊立ꎬ稚子牵衣不许人ꎮ [7]5327诗中出现 稚子 字眼可证ꎮ稚子即幼子ꎬ由此推测ꎬ刘言史不止一子ꎮ三、生卒年关于刘言史的生㊁卒年ꎬ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ꎬ但根据现存史料ꎬ实有迹可循ꎮ刘言史卒于元和七年(812)ꎬ死后葬在襄阳柳子关ꎮ«刘枣强碑»: 故相国陇西公夷简之节度汉南也ꎬ少与先生游ꎬ且思相见ꎬ命列将以襄之髹器千事赂武俊ꎬ以请先生ꎮ武俊许之ꎮ先生由是为汉南相府宾冠ꎮ 后从事又曰: 刘枣强纵不容在宾署ꎬ承乏于掾曹ꎬ诎矣ꎮ奚不疏整其秩? 相国不得已ꎬ而表奏焉ꎮ诏下之日ꎬ先生不恙而卒ꎮ 坟去襄阳郭五里ꎬ曰柳子关ꎮ [1]39-40又ꎬ吴廷燮«唐方镇年表»: 元和六年(811)四月庚午ꎬ以户部侍郎㊁判度支李夷简检校礼部尚书㊁襄州大都督府长史㊁山南东道节度使 ꎻ 元和八年(813)正月癸未ꎬ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检校户部尚书㊁成都尹㊁充剑南西川节度使ꎮ [9]631由此可知ꎬ李夷简于元和六年四月(811)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ꎬ于元和八年正月(813)卸任ꎬ前后在职将近两年时间ꎮ 山南东道 治所在襄阳ꎬ由文中 命列将以襄之髹器千事赂武俊 可知ꎬ刘言史为汉南相府宾 时ꎬ正是李夷简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时期ꎮ又ꎬ«唐才子传»: 故相国陇西公李夷简为汉南节度ꎬ与言史少同游习ꎬ因遗以襄阳髹器千事ꎬ赂武俊请之ꎮ由是为汉南幕宾ꎬ日与谈讌ꎬ歌诗唱答ꎬ大播清才ꎮ问言史所欲为ꎬ曰: 司空掾甚闲ꎬ或可承缺ꎮ 遂署ꎮ虽居官曹ꎬ敬待埒诸从事ꎮ岁余奏升秩ꎬ诏下之日ꎬ不恙而终ꎮ [5]252-255文中有 岁余奏升秩 语ꎬ 岁余 即一年多ꎮ根据上述ꎬ李夷简节度汉南只有一年多ꎬ并且元和八年正月(813)已改任ꎮ既然刘言史死于做汉南幕宾时ꎬ可以断定为元和七年(812)无疑ꎮ案ꎬ上述引文中ꎬ«刘枣强碑»: 命列将以襄之髹器千事赂武俊 ꎬ«唐才子传»: 因遗以襄阳髹器千事ꎬ赂武俊请之 ꎮ此中两处的 赂武俊 一事非ꎮ«唐方镇年表»: 贞元十七年(801)六月丁巳ꎬ成德军节度㊁恒㊁冀㊁深㊁赵㊁德㊁棣观察等使ꎬ恒州大督都府长史㊁检校太尉㊁中书令㊁琅邪郡王王武俊薨ꎬ赠太师ꎬ谥忠烈ꎮ [9]582由此可知ꎬ王武俊于贞元十七年(801)死ꎬ按上文所述ꎬ李夷简节度汉南时间为811~813年ꎬ那么上述两文中提到的李夷简赂王武俊一事则不符合历史事实ꎮ又ꎬ«唐方镇年表»: 贞元十七年(801)ꎬ秋七月辛巳ꎬ以前成德军节度副使㊁检校工部尚书㊁知恒府事㊁清河郡王士真起复授恒州长史ꎬ充成德军节度使ꎮ 元和四年(809)ꎬ三月ꎬ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薨ꎬ其子副大使承宗自为留后ꎮ九月庚戌ꎬ以成德军都知兵马使㊁镇府右司马王承宗起复检校工部尚书ꎬ充成德军节度使 元和七年(812)ꎬ王承宗ꎮ [9]582-584 (王)士真ꎬ其(王武俊)长子也 [6]5955ꎬ王承宗乃王士真之子也ꎮ由此推知ꎬ李夷简所赂之人或为王武俊之孙㊁王士真之子 王承宗ꎮ刘言史约生于公元751至757年之间ꎮ«刘枣强碑»: 有与李贺同时者刘枣强焉 故相国陇西公夷简之节度汉南也ꎬ少与先生游ꎮ [1]39«唐才子传»: 与李贺㊁孟郊同时为友 故相国陇西公李夷简为汉南节度ꎬ与言史少同游习ꎮ [5]252«全唐诗»卷首语: 刘言史ꎬ邯郸人ꎬ与李贺同时ꎮ [7]5321根据杜牧«李贺集序»可知ꎬ[10]148-149李贺生于公元790年ꎬ卒于公元816年ꎬ总共活了27岁ꎮ假设刘言史与李贺同时ꎬ刘言史卒于812年ꎬ又早亡李贺四年ꎬ按此论断刘言史的年寿也很短促ꎮ然而ꎬ考察刘言史现存诗歌可知ꎬ其一生漂泊四方ꎬ游历中国南北之地达几十处ꎬ皮日休又言其歌诗千首ꎬ如果其年寿短暂ꎬ似乎难以完成这样的壮举ꎮ再者ꎬ通过考察刘言史现存的诗歌ꎬ诸141如«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㊁«观绳伎»等ꎬ以及«刘枣强碑»㊁«唐才子传»可知ꎬ刘言史与王武俊的交往真实可信ꎮ王武俊卒于公元801年ꎬ陇西公李夷简请刘言史在公元811年ꎬ这中间即十年时间ꎬ已占李贺27年年寿之三分之一ꎬ由此推知ꎬ言刘言史与李贺同时断然不可信ꎮ然 与李贺为友 可为一强解:诚如韩愈㊁孟郊一般ꎬ刘言史中年以后相识李贺ꎬ两人成忘年之交ꎬ在此姑且备一说ꎮ又ꎬ孟郊生于公元751年ꎬ卒于公元814年ꎮ刘言史与孟郊乃挚友ꎬ刘言史有«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㊁«初下东周赠孟郊»诗ꎬ刘言史死后ꎬ孟郊有«哭刘言史»诗悼念亡友ꎬ由此观之ꎬ两人之间友情深挚ꎬ言刘言史与孟郊同时亦可信ꎮ又ꎬ«刘枣强碑»云: (刘言史)少与先生(李夷简)游 ꎬ«唐才子传»云: (李夷简)与言史少同游习 可知ꎬ刘言史与李夷简少时即有交往ꎬ李夷简生于公元757年ꎬ卒于公元823年ꎬ言刘言史与李夷简同时亦可信ꎮ综上所述ꎬ刘言史生年当与孟郊㊁李夷简相仿ꎬ可以推测为公元751至757年之间ꎮ四㊁籍贯刘言史的籍贯是洛阳ꎮ«刘枣强碑»: 不详其乡里ꎮ [1]39«唐才子传»: 赵州人也ꎮ [5]249«全唐诗»卷首语: 刘言史ꎬ邯郸人ꎮ [7]5321古赵州即邯郸ꎬ说刘言史是邯郸人是错误的ꎬ刘言史乃洛阳人ꎮ刘言史诗«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南越逢初伏ꎬ东林度一朝ꎮ曲池煎畏景ꎬ高阁绝微飙ꎮ竹簟移先洒ꎬ蒲葵破复摇ꎮ地偏毛瘴近ꎬ山毒火威饶ꎮ裛汗絺如濯ꎬ亲床枕并烧ꎮ坠枝伤翠羽ꎬ萎叶惜红蕉ꎮ且困流金炽ꎬ难成独酌谣ꎮ望霖窥润础ꎬ思吹候生条ꎮ旅恨生乌浒ꎬ乡心系洛桥ꎮ谁怜在炎客ꎬ一夕壮容销ꎮ [7]5325诗系刘言史旅居广州时期所作ꎬ其中 旅恨生乌浒ꎬ乡心系洛桥 一句已经明确交代诗人籍贯为洛阳ꎮ洛桥ꎬ即洛中桥ꎮ«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职官二»云: 凡天下造舟之梁四 石柱之梁四ꎬ洛则天津㊁永济㊁中桥ꎬ灞则灞桥ꎮ [11]1841由此观之ꎬ洛阳有桥四座ꎬ刘言史诗中 洛桥 为其中之一ꎬ具体所指不明ꎮ另外ꎬ刘言史的许多活动轨迹亦围绕洛阳展开ꎬ诸如«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㊁«北原情»三首等诗皆可为旁证ꎮ案ꎬ刘言史诗«泊花石浦»: 旧业丛台废苑东ꎬ几年为梗复为蓬ꎮ杜鹃啼断回家梦ꎬ半在邯郸驿树中ꎮ [7]5326诗中出现 回家 ㊁ 邯郸 字眼ꎬ由此ꎬ有人认为刘言史籍贯在邯郸ꎬ即赵州ꎮ除«唐才子传»㊁«全唐诗»外ꎬ清代官修地方志«畿辅通志»亦云: 刘言史ꎬ邯郸人ꎬ以诗歌知名ꎮ李夷简节度汉南辟为从事ꎬ卒于襄阳 ꎬ[12]今人商隶君也认为刘言史是赵州人ꎬ今河北邯郸ꎬ[13]29这一论断非ꎮ试联系刘言史诗«春过赵墟»: 下马邯郸陌头歇ꎬ寂寥崩隧临车辙ꎮ古柏重生枝亦干ꎬ馀燎见风幽焰灭ꎮ白蒿微发紫槿新ꎬ行人感此复悲春ꎮ [7]5324综合观之ꎬ这两首诗皆是诗人咏史㊁怀古之作ꎬ因战乱(安史之乱)导致邯郸城破败ꎬ诗人过此ꎬ忆起往昔古城的辉煌历史不由得心中感叹ꎬ发此悲音ꎮ«泊花石浦»中 半 字显然明示并未直达乡里ꎬ«春过赵墟»中 过 字表明诗人是偶然过此ꎬ从情感态度上判断并非是对其乡里的悲叹ꎮ案ꎬ皮日休乃晚唐人ꎬ去刘言史数十年ꎬ相比于辛文房等ꎬ时间断限不长ꎮ然而皮氏在碑文中言不祥其乡里ꎬ原因或有二:一方面ꎬ刘言史人名㊁诗名不显ꎬ仅在一定范围内小有名气ꎬ其生平事迹鲜为人所知ꎮ另一方面ꎬ观«刘枣强碑»: 邑人刘永ꎬ高士也ꎮ尝述先生之道业ꎬ尝咏先生之歌诗ꎬ且叹曰: 襄之人ꎬ只知有孟浩然墓ꎬ不知有先生墓ꎬ恐百岁之后ꎬ埋灭而不闻ꎬ与荆棘凡骨混ꎮ吾子之文ꎬ吾当刊焉ꎮ 日休曰:存即摭宝ꎬ录之何愧ꎮ [1]40这段话交代了此碑的成文缘起ꎬ皮日休亦假借他人之口述成书ꎬ慕刘言史者乃高士刘永ꎬ非皮氏ꎮ由此观之ꎬ皮日休不详其乡里亦情有可原ꎮ五㊁仕历唐代以科举为主要入仕途径ꎮ然«唐才子传»: (刘言史)少尚气节ꎬ不举进士ꎮ [5]250这种说法未免有误ꎮ观刘言史«偶题»诗其一: 金榜荣名俱失尽ꎬ病身为庶更投魑ꎮ春娥慢笑无愁色ꎬ别向人家舞柘枝ꎮ [7]5330从 金榜荣名 四字看ꎬ刘言史曾有过求取功名之经历ꎬ后来因被贬官除名才有 俱失尽 一说ꎮ刘言史曾为小吏ꎮ«偶题»诗其二: 得罪除名谪海头ꎬ惊心无暇与身愁ꎮ中使不知何处住ꎬ家书莫寄向春州ꎮ [7]5331诗中 谪 字说明诗人曾为官ꎬ被贬的原因从 得罪除名 四字看ꎬ或因诗人触犯权贵ꎮ«刘枣强碑»亦云: 刘枣强亦如范莱芜之类也 ꎬ[1]39范丹乃中国古代廉吏的典范ꎬ把刘言史比作范丹ꎬ可为其曾做过官的旁证ꎮ刘言史曾被诏授枣强县令ꎬ以病拒之ꎮ«刘枣强碑»: 武俊益重先生ꎮ由是奏请官先生ꎬ诏授枣强县令ꎬ先生辞疾不就ꎮ [1]39«唐才子传»: (王武俊)因表荐请官ꎬ诏授枣强令ꎬ辞疾不就ꎬ当时重之ꎮ [5]251刘言史因病据官一事可为之一辨ꎬ从其现存诗中看ꎬ刘言史一生 贫 ㊁ 老 ㊁ 病 ㊁ 苦 是信实的ꎮ其诗中提到 病 字达几十处之多ꎮ 因病不就 可以成为据官的原因之一ꎬ与王武俊理念不合或为刘言史据官的原因之二ꎮ«新唐书»: 王武俊ꎬ宝应(762)初 宝臣遂以恒㊁定等五州自归ꎬ共平余贼ꎬ武俊谋也ꎮ奏兼御史中丞ꎬ封维川郡王ꎮ 德宗(779 805)擢为兵部郎中ꎬ授武俊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㊁恒冀观察史ꎮ [6]5951-5952又ꎬ«唐方镇年表»: 王武俊ꎬ建中三年(782)二月甲子为恒冀观察使ꎮ六月ꎬ恒冀观察使王武俊反ꎮ [9]579又ꎬ刘言史诗«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ꎬ诗题下注 王中丞ꎬ武俊也ꎮ [7]5323通过上述记载可241知ꎬ王武俊为官御史中丞应在762年至782年之间ꎬ自782年二月始为恒冀观察使ꎮ既然诗题中有 中丞 二字ꎬ可知刘言史造访王武俊在782年二月之前ꎮ又ꎬ«刘枣强碑»: 王武俊之节制镇冀也ꎬ先生造之ꎮ [1]39又可知ꎬ刘言史造访王武俊在其为恒冀观察史时期(782年二月以后)ꎬ综上所述ꎬ可以推知刘言史造访王武俊的时间应在建中三年(782)年ꎬ且在二月之前ꎮ上文又提到 建中三年ꎬ六月ꎬ恒冀观察使王武俊反 ꎬ王武俊敬重刘言史ꎬ待其甚厚ꎬ两人的文武之会 可证ꎬ«刘枣强碑»: 武俊性雄健ꎬ颇好词艺ꎬ一见先生ꎬ遂加易敬ꎬ将署之宾位ꎬ先生辞免ꎮ武俊善骑射ꎬ载先生以贰乘ꎬ逞其艺于野ꎮ武俊先骑ꎬ惊双鸭起于蒲稗间ꎬ武俊控弦ꎬ弦不再发ꎬ双鸭联毙于地ꎮ武俊欢甚ꎬ命先生曰: 某之伎如是ꎬ先生之词如是ꎬ可为文武之会矣ꎮ何不出一言以赞邪? 先生由是马上草«射鸭歌»ꎮ以示武俊ꎮ议者以为弥正平«鹦鹉赋»之类也ꎮ武俊益重先生ꎮ [1]39由此ꎬ王武俊谋反一事ꎬ刘言史或事先知晓ꎬ从 先生造之 一语看ꎬ刘言史是主动依附王武俊的ꎬ本希望求一寄身之所ꎬ未曾料想王武俊有大逆行为ꎬ刘言史或为避祸保身ꎬ或为非议王武俊谋逆行径ꎬ总之ꎬ这可成为其不就枣强县令的又一原因ꎮ刘言史曾为司空掾ꎮ«刘枣强碑»: (李夷简)问先生所欲为?先生曰: 司空掾甚闲ꎬ或可承缺ꎮ 相国由是掾之ꎮ [1]39«唐才子传»: (李夷简)问言史所欲为ꎬ曰: 司空掾甚闲ꎬ或可承阙 ꎬ遂署ꎮ [5]255由此可知ꎬ刘言史确曾为官司空掾ꎬ此时应是诗人晚年ꎬ历经沧桑以后ꎬ已是老病缠身之躯ꎬ一 闲 字突显出诗人只希求静谧地了却余生ꎮ又ꎬ«刘枣强碑»: 后从事又曰: 刘枣强纵不容在宾署ꎬ承乏于掾曹ꎬ诎矣ꎮ奚不疏整其秩? 相国不得已ꎬ而表奏焉ꎮ诏下之日ꎬ先生不恙而卒ꎮ [1]39-40«唐才子传»: 虽居官曹ꎬ敬待埒诸从事ꎮ岁余奏升秩ꎬ诏下之日ꎬ不恙而终ꎮ [5]255 岁余 表示刘言史为官司空掾有一年多时间ꎬ 表奏 ㊁ 升秩 语表示李夷简曾为其奏请升官ꎬ具体任何职未知ꎬ诏下之日ꎬ刘言史死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唐)皮日休.皮子文薮[M].萧涤非ꎬ郑庆笃ꎬ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ꎬ1981.[2](宋)严羽.沧浪诗话[M].郭绍虞ꎬ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1983.[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ꎬ2012.[4](清)孙贻让.孙贻让全集 籀庼遗著辑存[M].许嘉璐ꎬ主编ꎻ雪克ꎬ辑点.北京:中华书局ꎬ2010.[5](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傅璇琮ꎬ校笺.北京:中华书局ꎬ1989.[6](宋)欧阳修ꎬ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ꎬ1975.[7](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ꎬ1960.[8]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 娱书堂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ꎬ1983.[9]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ꎬ1980.[10](唐)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78.[11](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ꎬ1975.[12](清)李鸿章ꎬ黄彭年ꎬ等.畿辅通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ꎬ1985.[13]商隶君.刘言史生平考[J].渤海学刊ꎬ1988(2).[14](元)脱脱ꎬ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ꎬ1977.[15](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7.[16]武秀珍ꎬ阎莉ꎬ等.万首唐人绝句索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ꎬ1984.[17](明)高棅.唐诗品汇[M].汪宗尼注释.北京:中华书局ꎬ2015.[18](明)赵宦光ꎬ黄习远ꎬ编.万首唐人绝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ꎬ1983.[19](清)永瑢ꎬ纪昀ꎬ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ꎬ1965.[20](唐)孟郊.孟郊集校注[M].华忱之ꎬ喻学才ꎬ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1995.SeveralQuestionstheLifeofLiuYanshiGAOXian-da(ArtsCollegeꎬShandongUniversityꎬJinan250100ꎬChina)Abstract:LiuYanshiꎬthenameisYanshiꎬwithoutthesecondnameꎬandwascalled LiuZaoqiang .LiuYan ̄shiwasbornduring751and757ADꎬdiedintheseventhyearduringYuanheperiod(812)ꎬandwasburiedinLiuz ̄iguanꎬXiangyangafterdeath.LiuYanshiwasnoblybornwithonesisterꎬseveralbrothersandoneson.ThebirthplaceofLiuYanshiisLuoyang.LiuYanshiusedtobesmallofficerandwaslaterdemotedꎻthenwasauthorizedasthecountymagistrateinZaoqiangꎬbutrefusedforsicknessbecauseofthetreasonofWangWujun.HealsousedtobetheofficerofSikongyuanforoneyear.Liyiaskedtheemperortopromotehim.WhentheimperialedictwasauthorizedꎬLiudiedwithoutsickness.keywords:LiuYanshiꎻnameandsecondnameꎻfamilybackgroundꎻbirthanddeathyearꎻbirthplaceꎻofficialexperience[责任编辑:田丽华]341。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新文学史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的全面了解,并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

本篇教学大纲将详细介绍相关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背景、特征和重要作品;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中国新文学的背景与特征a. 政治与社会背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b. 文化与知识传统: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c. 文学形式与风格:白话与文言的竞争,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等。

2. 第二阶段: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作品与作家a. 五四运动与新文学的兴起:鲁迅、茅盾等代表作家;b. 抗日战争与文学艺术:丰子恺、老舍等代表作家;c. 社会主义文艺运动:郭沫若、徐志摩等代表作家;d. 文革与后文革时期:王蒙、余华等代表作家;e. 当代新锐文学:毕淑敏、陈忠实等代表作家。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不同历史时期与作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重要作品;2. 集体讨论:通过学生间的集体讨论,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3. 文学欣赏:通过学生的朗读、演讲和赏析,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5. 创作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作,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2. 个体写作:通过个体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于文学的综合应用能力;3. 期中与期末考试:结合选择题和问答题,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4. 听课笔记:评估学生的听课和整理笔记的能力。

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上)2秦汉文学

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上)2秦汉文学

0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国庆节的教学活动,向幼儿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02传承中华文化借助国庆节这一重要节日,向幼儿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03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目的和背景使幼儿了解国庆节的含义、由来和庆祝方式,知道国旗、国徽和国歌的象征意义。

知识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能力目标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态度,使他们养成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态度目标教学内容与目标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庆节由此而来。

国庆节的意义在于庆祝新中国的成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团结。

通过国庆节,可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让他们了解祖国的伟大和历史文化。

国庆节与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在国庆节期间,人们会悬挂五星红旗庆祝,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通过教授五星红旗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庆节和国旗的含义。

01在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升国旗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文艺演出等。

02这些活动旨在展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自豪感,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03通过观看和参与国庆节庆祝活动,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庆节的氛围和意义。

国庆节庆祝活动03教幼儿用简单、真挚的语言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如“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等。

语言祝福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可以画出五星红旗、天安门等象征祖国的元素。

绘画祝福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朗诵等表演,通过动作和语言共同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祝福。

中国古代学校简介

中国古代学校简介


3、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师博士专攻一经。 《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 4、教学方式:一是大班上课,二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 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故主要靠自学。 5、考试 (1)开始规定每年一考,叫岁试,其办法一是口试,一是射 策——即抽签择题而后笔答,并以成绩高低分为甲乙两科。能通 过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之类小官,高材生可任郎中。 (2)东汉改为两年一试,分上、中、下三等,不及格者开除, 后改为可以补考。太学学习年限不固定。 太学生除所学专经外,可兼习他经。东汉时鼓励通材,通经愈多 将来职位愈高,所以不少人能博通“五经”。有的学生还研究自 然科学,如张衡、崔瑗。 6、太学教育方法特点: 太学讲究家法、学派。当时各家讲经,分成许多学派。弟子必须 严守师教,不得兼师他家。家法分出于师法。西汉重师法,东汉 重家法。经师讲经繁琐,于是常常培养出些“章句之儒”。 太学生之间也常议论政治问题,两汉哀帝时,发生了我国第一次 大学生运动,反对外戚专权。东汉后期,太学生反对宦官,“党 锢之祸”即因此。
中国古代学校简介


第一节 周代国学与乡学
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关教学活动的记述相当多,证明殷商时期学校肯定已经 产生,但其学制已不可知。到了周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更加 发达,正式形成了中央王朝和诸侯办的学校以及地方办的乡学三种不同的教 育机构。 一、乡学 据古书记载,古代25家为闾,闾有塾;500家为党,党有庠;2500家为州, 州有序;12500家为乡,乡有校。这些都属于乡学。 二、国学 (1)大学:周王朝京城有辟雍(设在城外西郊),诸侯国都有泮官,二者属 于国学中的大学。 (2)小学:设在宫廷的南边。辟雍四周以水环绕,中间岛形陆地上的建筑就 是辟雍的学宫。天子有时来这里射箭或泛舟,所以又叫“射庐”或“大池”。 它的东面有东序,西面有瞽宗,背面有上庠,南面有成均,因在辟雍之四门, 又叫四门学,都属于大学,是辟雍的组成部分。大学同时是养老、祭祀和举 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泮宫形制大致与此相同而略小。 个场所作用简述: 库:(1)奉养,将德高、知广的国老、庶老供养与此;(2)库校;(3) 粮仓。 序:进行射箭练习,也是养老院。瞽宗:教祭祀、礼仪和祭。成均:教乐舞 的。辟雍:又叫“射庐”或“大池”。是学习射箭和性天射礼的地方。四周 水为教化流行之义。泮官:西南为水,东北为墙。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广西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广西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6.18科技文化成就1.(2022春·广西防城港·八年级统考期末)“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这个谜底直到5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

”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A.战略核潜艇B.人造地球卫星C.氢弹D.原子弹2.(2022春·广西崇左·八年级统考期末)著名冷战研究学者刘易斯与薛礼泰曾指出:"中国面对美国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与核威胁,开始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该材料阐述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A.影响B.背景C.启示D.经过3.(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的核事业创建于1955年初,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材料表明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是()A.巩固新生政权B.维护民族独立C.增强国防力量D.稳定国际局势4.(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突破,历史上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是()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2021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5.(2022春·广西南宁·八年级南宁三中校考期末)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天向”一词出自《楚辞·天问》,表达了古人对宇宙、人世的探索和追问。

天问、墨子、天宫、蛟龙、悟空等大国重器的命名,均蕴含着厚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些大国重器的命名()A.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达B.均受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C.凸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D.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6.(2022春·广西南宁·八年级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2022年4月16日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等教育专业《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专科)课程编号:331231211课程中文名称:中国文学史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总学分:4适用专业:初等教育专业本专科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中国文学史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既是培养初等教育师资的基本课程,也是学习中国文化、语言、文学,提升文化、人文修养的重要课程。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分二个学期进行,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段、宋元明清及近代文学段,其中每段内容再进行详细划分。

本课程以文学史为线,重点介绍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地位影响,突出作品鉴赏环节,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基本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熟悉代表性作家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乃至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解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鼓励作分体文学教学等教学实验。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先修课程:无(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相关选修课、古代汉语、中国文化史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一)第四学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段(32学时)第一编先秦文学(8学时)总绪论及先秦文学概况:(0.5学时)第一章上古文学(0.5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原始诗歌的产生,理解上古神话借助幻想以征服自然力的本质特点,掌握并领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现的奋斗精神。

【重点与难点】上古神话故事是重点,理解神话的特征是难点。

【学习篇目】《弹歌》、《蜡辞》、《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

【参考书目】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钟敬文《中国神话故事论集》(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王钟陵《论神话思维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

第二章《诗经》(1.5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理解《诗经》“风、雅、颂”的传统分类以及“赋、比、兴”的诗歌艺术手法,了解各类题材的代表篇目及其大致内容、基本风格。

【重点与难点】国风中反映爱情婚姻和征役生活的诗作是重点,雅颂篇章涉及的社会背景是难点。

【学习篇目】《关雎》、《柏舟》、《静女》、《氓》、《君子于役》、《溱洧》、《蒹葭》、《七月》、《东山》、《采薇》、《生民》。

【参考书目】朱熹《诗集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一至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至第七辑《诗经研究丛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等)。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2学时)【教学目标】体会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史相兼的性质,了解编年体、国别体的不同形式,掌握《左传》记事为主、擅长叙述战争、《国语》记言为主、《战国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重点与难点】《左传》《战国策》是重点,《周易》《尚书》等早期文献是难点。

【学习篇目】《左传》:《重耳出亡》、《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郑子产相国》;《国语》:《召公谏弭谤》;《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冯谖客孟尝君》、《触詟说赵太后》。

【参考书目】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2学时)【教学目标】先秦诸子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领会诸子散文运用寓言和譬喻来说理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与难点】孔孟庄荀的优美散文是重点,老庄抽象而深邃的哲理论辩是难点。

【学习篇目】《论语》:《侍坐章》;《墨子》:《公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庄子》:《逍遥游》《养生主·庖丁解牛》;《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

【参考书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修订本);李泽厚《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胡念贻《孟子的文学价值》(《先秦文学论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5学时)【教学目标】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他的文学史地位,了解楚辞作为地方诗歌的新特点,掌握《离骚》《九歌》的大致内容,《九章》《招魂》《天问》的主旨。

【重点与难点】《离骚》《九歌》是重点,《天问》深邃蕴义是难点。

【学习篇目】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宋玉:《九辩》(节选)。

【参考书目】郭沫若《屈原考》(《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游国恩楚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潘啸龙《屈原与楚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编秦汉文学(4学时)概况及第一章秦汉散文(0.5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秦朝及西汉时期产生的政论文、哲理文、故事文等不同文体的基本写作特点,识记它们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了解东汉散文(但《汉书》可置入《史记》中讲)。

【重点与难点】李斯、贾谊是重点,文本阅读是难点。

【学习篇目】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

【参考书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朱碧松:《试论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光明日报》1962年11月25日);郭预衡《秦汉文章之变迁》(《历代散文丛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司马迁生平中与《史记》写作有重大关系的相关经历,识记《史记》的五种体例,理解司马迁史笔与文笔交融的创作方法,知晓后人“不虚美,不隐恶”的相关评论,熟悉《报任安书》《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代表作品的基本内容。

将《汉书》与之比较。

【重点与难点】文笔在《史记》中的运用是重点,司马迁深刻思想的体悟是难点。

【学习篇目】《项羽本纪》(节录)《李将军列传》(节录)《管晏列传》《屈原贾生列传》《陈涉世家》《魏其武安侯列传》《报任安书》,附《李广苏建传》。

【参考书目】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再版);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稿》(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张新科《史记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安平秋等主编《史记教程》(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安平秋等主编《史记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三章汉代辞赋(0.5学时)【重点与难点】枚乘、司马相如是重点,汉大赋的文本阅读是难点。

【学习篇目】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张衡:《归田赋》、《四愁诗》;赵壹:《刺世疾邪赋》。

【参考书目】陶秋英《汉赋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毕万忱《试论枚乘的七发》(《文史哲》1990年第5期);龚克昌《汉赋的奠基者司马相如》(《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刘周堂《论张衡二京赋》(《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第四章汉代诗歌(1学时)【教学目标】认知汉乐府诗,掌握汉乐府民歌的代表性作品,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广泛社会内容及其以叙事为主的艺术特点,并掌握早期文人诗歌发展及代表作。

【重点与难点】《孔雀东南飞》是重点,“古诗十九首”是难点。

【学习篇目】《战城南》《陌桑上》《东门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有所思》《上邪》《妇病行》《枯鱼过河泣》《江南》《孔雀东南飞》《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迢迢牵牛星》《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今日良宴会》。

【参考书目】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5学时)概说及第一章建安文学(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建安文学的年代断限及其社会背景,掌握“三曹”、“七子”和蔡琰的代表性作品,领会“建安风骨”的基本内涵。

【重点与难点】建安诗歌是重点,曹植前后期诗风的转变是难点。

【学习篇目】曹操:《短歌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刘帧:《赠从弟》其二;蔡琰:《悲愤诗》,【参考书目】《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余冠英《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建安文学研究文集》(黄山书社1984年);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第二章正始文学与两晋文学(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正始文学;了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西晋末期“永嘉文学”的特点及刘琨郭璞的诗歌特点;了解东晋的玄言诗。

【重点与难点】阮籍、陆机、左思、郭璞、刘琨是重点,阮籍的诗歌风格及太康体的特点是难点。

【学习篇目】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其十四);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驾言发魏都”)陆机:《赴洛道中作》(“携辔登长路”);潘岳:《悼亡诗》(“荏苒冬春谢”);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荆轲饮燕市”);刘琨:《重赠卢谌》;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仙窟)。

【参考书目】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3-06);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83);韩兆琦《汉魏南北朝诗选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第三章陶渊明(1.5学时)【教学目标】体认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具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精神和辞官归田、躬耕稼穑的生活经历,掌握《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并诗》等代表作的基本内容,领会陶诗平淡自然、意味隽永的艺术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