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心血管介入治疗,目前在许多医院已广泛开展,现就其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着医疗发展进程,心血管介入治疗,目前在许多医院已广泛开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观察冠状动脉解剖形态的一种精确手段,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判断有重要帮助,但其由于属于创伤性检查,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低血压就是其中之一。
截取我科于2006~2008年心脏介入手术732余例,发生低血压反应26例,20例发生在拔除鞘管过程中,6例发生在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的过程中。
患者突然发生或较快的出现胸闷、恶心,血压迅速下降,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湿冷等症状,但意识清晰,问话可答。
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测、护士密切观察、巡视病房时发现,并给予了及时、熟练抢救,转危为安。
2 结果全部病例经过及时补液、输血、升压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对这一组患者我们提出早观察、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是心血管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护理的适用原则、正确原则。
患者在发生低血压10min内采用上述原则处理,其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未引起严重后果。
3 原因分析3.1 迷走神经反射引起低血压反应。
本组病例由于各种刺激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晕厥,即迷走神经过度反射所致。
3.2 血容量不足。
介入治疗术前禁食,术后部分患者担心进食或喝水后会增加床上大小便机会,有意识的控制进食和喝水,加之术中利尿剂用量较大,补充液体又不够,造成血容量不足,不但术后容易发生低血压,而且还会不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3.3 尿潴留。
尿潴留诱发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患者需卧床12~24h,并限制术侧肢体活动,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而致尿潴留,致使膀胱过度充盈、扩张,刺激压力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的护理干预
让 患者 得 到充 分 休 息 , 睡眠 不 佳者 可 遵 医嘱 予镇 静
2 . 2 护 理 效 果 实 验 组 总 有 效率 1 0 0 %; 明显 高 于 对
显效、 好转 、 无效 ; ② 满 意度 调 查采 用 统一 的调 查 问
卷, 问卷 内容 包括 基础 护 理 效果 、 护理 服务 态 度 、 服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择我 院2 0 1 1 年1 月~ 2 0 1 2 年l 2 月
心 血管 介入 治疗 后 并发 低 血压 的患 者 6 8 例, 分 为 实 验 组 和 对照 组 各 3 4 例 。两 组 患 者 治疗 用 药 基 本 相
组( P< 0 . 0 5 ) 。
1 . 2 . 1常 规 护 理 对 照 组 术 后 均 采 用 常 规 护 理 方 式 进 行护理 , 如严 密 观 察 患者 的生 命 体 征 , 做 好 心理
护理、 常 规宣 教 、 饮 食指 导等 。
1 . 2 . 2护理干预 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 : ①术前心理 护 理 。护 理人 员和 患者 沟 通 , 发 现 患者 出现 紧 张 等 不 良情 绪 时及 时 进 行干 预 ; 向患者 和 家属 解 释 低血
照组 的 9 1 . 1 %(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两组 患者护理效果 比较 P) 组 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 3 0 4 0 1 0 0 * 实 验 组 3 4 对 照 组 3 4 2 6 5 3 9 1 . 1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徐红岩;程红丽【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9)011【总页数】1页(P1012)【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术;迷走反射性低血压;护理【作者】徐红岩;程红丽【作者单位】467000河南平顶山,152医院心内科;467000河南平顶山,152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4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病首选的治疗手段,但介入治疗所致的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反应(晕厥)是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
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临床上常称为过度迷走发射,主要是各种刺激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1]。
2011-01~2011-12笔者所在科行心血管介入术126例,其中冠脉造影加支架术97例,射频消融术21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8例,其中发生迷走反射性低血压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例。
男3例,女5例;年龄29~71岁,平均42.3岁。
发生时间术中至术后24 h。
8例患者在术后突然出现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率减慢至20~30 次/min,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至 70/50 mmHg (1 mmHg=0.133 kPa),意识清晰,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经及时抢救及对症处理,8例发生低血压者30 min内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在1 h内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转温,颜面转红,无后遗症。
2 护理2.1 一般护理患者术后必须进入CCU病房,给予心电监护,6 h内有专门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旦发现血压降至90/60 mmHg或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意识模糊等,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补液(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应根据心功能情况而定);药物治疗,如多巴胺4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快速静脉滴注,阿托品0.5~1.0 mg静脉滴注,测血压 1次/15~30 min,血压稳定后测1次/1 h,以防再次发生血压下降。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致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致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旨在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
方法我科于2006年2月—2011年9月共行心血管介入治疗206例,发生低血压反应8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出现的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结果 8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反应,经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抢救,症状均于1小时内缓解。
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多因血管迷走神经过度反射,血容量不足所致。
经积极处理,停用硝酸甘油,给予阿托品、硝酸甘油静脉推注、给予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快速扩容,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低血压原因护理心血管介入手术成为近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但作为一种有创的诊疗手段,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出现低血压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严重时可以威胁患者的生命。
我院于2006年2月—2011年9月共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206例,发生低血压反应的8例,所有患者均停用硝酸甘油,给予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快速扩溶,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42—78岁,平均54岁,冠状动脉造影1例,支架置入术7例,患者血压急骤降低,连续检测<90/60mmHg,心率减慢<40—55次/分,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胸闷、全身大汗,其中1例意识丧失,4例发生在拔除股动脉鞘管过程中,2例发生于刚回病房时,1例发生在沙袋压迫穿刺止血的过程中,1例出现腹膜后出血。
2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引发低血压,发生突然且较快,如不及时发现并积极抢救,后果极其严重,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1)血管迷走神经过度反射。
发生机理主要是:多种刺激因素,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等,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引起内脏及肌肉内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晕厥,即迷走神经反射[1]。
心脏介入治疗引起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
中图 分 类 号 : 4 3 5 R 1 R 7. ,8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6 7 ( 0 7 1-0 90 10 —95 20 )11 1—2
20 0 4年 1月 ~ 2 0 0 5年 1 2月 , 在我 科 心 脏 病介
充血 容量 , 正低 血压休 克 , 纠 血压 、 心率恢 复 , 其他 无
动 为宜 。切 忌用 大纱 布 大 面 积猛 力 压 迫 , 以防 迷 走
地配 合 了抢 救 工作 。
2 结 果
2 2例患 者 在 发 生 低 血 压 后 3 n 内心 率 恢 0 mi 复 , 压在 1h内 回升 至 正 常 范 围 , 面 潮 红 , 命 血 颜 生 体 征完 全恢 复 正 常 , 在低 血 压 发生 后 4 2例 8 h经 补
下降, 心率迅 速 减 慢 , 最快 甚 至 可 在 1mi n内发生 。 患 者表 现为 面色 苍 白 、 血压 下降 、 出冷 汗 、 心呕 吐 、 恶
视 力模 糊 。
1 例 , 天 性 心 脏病 介 入 封 堵术 3例 , 激 综 合 征 9 先 预 射频 消 融 术 2例 。术 中 及 术 后 即 将 结 束 时 发 生 4
部 麻 醉心 率突然 减慢 , 明显疼 痛应 追加 麻醉 剂 ; 出鞘 有 拔
管时应 先 观察 1 n 若 患 者 出现 心率 减 慢 和血 压 0mi , 下降 , 可立 即从静 脉鞘 管 内快 速 给药 及补 液 ; 观察 确 无 低血 压反 应后 再拔 出鞘 管 。压迫止 血时 应食指 和 中指压 迫动 脉穿 刺 点上 , 其按 压 度 以能 摸 到动 脉 搏
法 , 除患者 思想顾 虑 和恐惧 心理 , 解 取得 患者 的理 解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156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析引发低血压的因素及其特点。
结果:发生低血压并发症56例,经过及时补充电解质、补液、升压等措施,使其生命体征完全恢复稳定。
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引发低血压起病急、发病迅速,严重危急患者生命,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早发现,早治疗,并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此类并发症发生。
标签:心血管介入术;低血压;护理心血管介入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会出现危险的并发症,很容易威胁生命。
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临床上常称为过度迷走反射,主要是各种刺激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1]。
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56例患者中,对发生低血压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56例患者,其中并发低血压56例,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3)岁。
其中冠脉造影术(CAG)15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1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19例,射频消融(RFCA)4例,先心病封堵术2例。
1.2发生时间出现低血压的并发症普遍发生于手术中至术后24h内。
其中17例在术中发生低血压:CAG5例,PTCA4例,CASI7例,RFCA1例;39例在术后24h内引发:CAG10例,PTCA12例,RFCA3例,CASI12例,先心病封堵术2例。
1.3临床表现并发低血压患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迅速,血压均迅速明显下降至70~90/60~50mm Hg,心律大多减慢至25~35次/min或偶尔增快,脉搏细弱,恶心呕吐,颜面苍白,四肢厥冷,神智不清,外感刺激减弱。
1.4治疗方法立即予以吸氧,进行生命体征密切监控。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临床护理体会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方法通过对100例低血压和反射性心率减慢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预处理方法。
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及时输血、补液、升压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结论心血管病介入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护理的正确原则是及时观察、发现和及早处理。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术;急性;低血压;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发生低血压反应13例,其中5例发生在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的过程中,8 例发生在拔除鞘管过程中在100 例的患者中。
患者较快的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全身汗大或突然的发生,恶心、胸闷,血压迅速的下降等症状,但是意识很是清楚,问话可答。
所有患者均给予熟练的、及时的抢救,并在心电监护、巡视病房及时地发现和护士时时的密切观察。
再经过积极的处理后,患者在发生低血压30 min内全身的症状消失,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无其他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生命的体征比较稳定,并未引起严重的后果[1]。
12 方法121 心理护理使患者具备良好的身心应对的能力,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了解疾病与药物的知识,进行饮食与活动、手术过程、术前术后的指导,密切的观察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
为了减少患者因恐惧心理而导致了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应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122 加强健康教育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的期间。
为了使患者尽快的适应环境,应该详细介绍监护病房的环境、特点及作用;术前叮嘱患者尿液排尽,少喝水,术后鼓励患者有尿意时应及时的排尿,督促患者应多喝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123 做好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前应该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对拔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使患者了解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拔管压迫的方式与时间,消除患者的顾虑。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临床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临床护理目的研究心血管病介入手术后并发低血压病人行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
方法取10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整体性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血压恢复状况比对照组更显著;有效率(78.00%)比对照组组(18.00%)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病人提供整体性护理,可帮助其恢复血压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标签:心血管介入治疗;低血压;护理现阶段,心血管介入术被视为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不过手术期间极易产生并发症,如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危及病人生命。
临床中,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又被叫做过度迷走反射,其原因在于多种刺激因素经迷走神经反射,形成间歇性血管床扩张,使病人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相应减少,血压急剧下降,心率逐渐延缓[1]。
下文将对100例介入术后并发低血压病人护理方案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100例心血管病介入术后引发低血压病人100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为50例。
对照组中,男女病人分别为21、29例,中位年龄(62.5±3.3)岁。
观察组中,男女病人分别为24、26例,中位年龄(65.5±2.6)岁。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性护理,具体如下: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打消顾虑与恐惧心理,认真观察休克的早期症状,并做足心理准备,让病人能对疾病、药物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对之提供术前、中及后引导,提升病人的身心能力及内心负担。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以减少病人因紧张心理而导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2)饮食指导。
手术前,应对病人提供饮食指导,介入手术不要求禁食,不过也不应过饱,以让病人维持合理的机体代谢,减少术后并发症。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经验小结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经验小结心血管介入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但在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反应是危险的急性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
我院2008.06-2008.10收治心血管介入治疗200例,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8.06-2008.10共200例患者中,发生低血压反应9例,其中2例发生在介入术中,球囊扩张后,6例发生在拔除鞘管过程中,1例发生在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的过程中。
患者突然发生或较快出现胸闷、恶心,血压迅速下降,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冷等症状,但意识清楚,问话可答。
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护士密切观察、巡视病房时发现,并给予了及时、熟练的抢救。
经积极处理,患者在发生低血压30分钟内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无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未引起严重后果。
2 讨论2.1发生的原因与机制2.1.1迷走神经反射引起低血压反应多种刺激因素,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等,作用于皮层中枢下丘脑,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引起内脏及肌内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晕厥,即迷走神经过度反射。
2.1.2血容量不足引起低血压由于患者术前禁食时间长,术中失血,术后沙袋压迫不当,造成失血以及造影剂致渗性利尿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
2.1.3药物使用不当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常用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含镁极化液,这些药物若使用不当,则会造成低血压。
3 护理体会3.1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因此要注重术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如术前采取讲解、发放资料、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介绍亲身体会等方式,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并向患者介绍导管室的环境,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发表时间:2015-08-11T14:25:59.9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作者:班懋洁[导读]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班懋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河南开封 475002)【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并对该病引发的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出现低血压并发症者75例,且均经及时有效地补液、输血、升压以及对症处理等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导致的低血压疾病应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针对并发症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术;低血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243-02临床上,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常被用于治疗以及诊断心血管疾病,但对于在介入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如迷走神经反射,若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该并发症应早发现、早治疗[1]。
临床中,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又常被称为过度迷走反射,是由于各种刺激性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短暂性的血管床扩张,从而出现回心血量以及心输出量的减少,从而导致血压出现急剧下降并且心率迅速减慢[2]。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75例病患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术后并发低血压者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35~80岁,平均(56.2±3.3)岁。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就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与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的136例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6±1.3)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3.8)天,t=9.135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18%,χ2=3.238,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
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低血压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41-02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介入疗法为主,但部分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会出现并发低血压的问题[1]。
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的136例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方式相同,仅在护理方法上存在差异,以此了解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是否具备降低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作用,同时总结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的136例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相同。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临床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
结果:常规组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为15例,护理组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为4例,并且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方面,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护理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包括冠脉造影、支架植入、安置起搏器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该治疗方式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就是低血压,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低血压情况,这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治疗成功的关键[1]。
所以,为了研究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采用护理干预所起到的效果,现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54例,女性患者为46例,年龄21至85岁,平均年龄为(47.1±3.4)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为39例,接受永久起搏器更换术的患者为26例,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35例。
将以上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平均每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突发性胸闷、恶心、心率不齐等。
(2)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未出现低血压情况。
(3)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4)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2]。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13例预防与护理
壶鱼丝堡盘查垫!Q生笙!鱼鲞箜!翅炎等,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咳出。
密切观察有无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或减轻口腔、外阴真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不适。
长期腹泻的患者要注意肛周皮肤的护理。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局部,再用吸水性良好的软布或纸巾吸干,可涂抹润肤油保护皮肤。
2.5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饮食,以保证营养供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同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少量多餐,设法促进患者食欲。
若有呕吐,在饮前30min给止吐药。
若有腹泻,能进食者应给予少渣、少纤维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2.6护士的职业防护对全科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和HIV的传播方法、传播途径,防止发生职业暴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
使大家更全面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提高了临床护理的防范及消毒隔离的工作质量。
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检杳和护理均安排在最后完成,要相对固定护理人员,护士在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皮肤黏膜有无破损,特别是双手,若破损需换人。
治疗操作前后,按常规步骤认真洗手,彻底冲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直接接触患者血、体液或被血污染的物品戴手套,必要时戴2付。
脱手套后用0.2%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嵋。
取用针头绝对小心,禁止回套针头套,不用手折断或扭弯针头,以免刺伤。
若怀疑受到感染,应及时做好检验,并在暴露l~2h内行化疗预防,如使用重氮胸苷(AZT)或拉米夫定(3TC)单独或联合用药。
2.7关爱护理资料显示艾滋病患者普遍缺乏家庭、社会支持。
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自己的自由能力,不要介意家庭中其他成员的不适当语言。
亲属迫于社会压力或者缺乏艾滋病的防护知识,有恐惧心理不愿来院探望。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75例心血管介入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术前准备,术中观察、配合及护理作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除1例因出现血管夹层死亡外,其余的通过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患者转危为安,手术顺利完成。
结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配合大夫治疗、抢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低血压;相关因素;护理对策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是提示病情变化的危险信号,及早发现、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回顾性分析我科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共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492例,男356例,女136例,年龄32~81岁,4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出现低血压,其中1例出现在血管穿刺时,3例出现在拔鞘管后压迫止血时。
3例发生血管夹层出现心原性休克引起低血压,68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血压。
2 结果经过积级对症处理,除1例出现血管夹层的患者死亡外,其余全部心率、血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
3 相关因素3.1 血压降低与血管迷走反射有关。
精神紧张,局部疼痛,导管刺激,饥饿等均可引起血管迷走反射[1]。
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胸闷,恶心,呕吐,全身大汗[2]。
本组发生4例。
3.2 血压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关。
右冠状动脉近端或前降支近端闭塞,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行干预手术时容易出现低血压。
本组发生16例。
3.3 血压降低与再灌注。
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可出现血压降低。
本组发生19例。
3.4 血压降低与手术操作有关。
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在造影非相关血管时,可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省**县人民医院 **** 334100郑**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以我院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差异。
结果:在对6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分别为93.33%、96.66%,对照组分别为53.33%、6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所以加强对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同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低血压症的发生。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治疗手段,术后低血压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增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要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本文对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每位患者都排除其他干扰性疾病。
随机将这60例患者均分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35~79岁,平均年龄(46.25±11.23)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进行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42.35±10.25)岁。
60例患者中,实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有28例,实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者16例,实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有12例,实行先心病封堵术者2例,实行射频消融者2例。
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发布时间:2021-11-11T07:03:52.651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9期作者:周雪萍[导读] 研究观察在患者进行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与给予的护理措施。
周雪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在患者进行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与给予的护理措施。
方法:研究观察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于我院以介入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96例患者。
在这96例患者中,其中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给予特殊护理,作为观察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发放医院自制的评判表计算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理心理能力的得分,以此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来看,给予特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小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并且根据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心理能力得分来看,观察组患者得分较高,并且各项能力均处于高得分状态,说明给予特殊护理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患者的恢复。
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患者特殊护理,第一可以帮助降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第二可以帮助患者较快恢复生理心理各项机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介入术;急性低血压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远远多于其余疾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急性低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一种非血管并发症,此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拔鞘管时或者在此后的半小时内,以及术后返回病房后一小时内等,极少数发生在手术麻醉穿刺时。
本次研究观察在患者进行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与给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观察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于我院以介入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96例患者。
在这96例患者中,其中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给予特殊护理,作为观察组。
心脏介入治疗引发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引发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刘婉琳;张琴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4(011)016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心脏介入治疗中过度的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对我室开展的心脏介入治疗病人中所发生的10例反应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状态进行观察、护理和急救.并分析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1621-1621)
【作者】刘婉琳;张琴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北京,100089;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5
【相关文献】
1.心脏介入治疗引起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 [J], 张国娟;邱红梅
2.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持续性低血压87小时1例 [J], 席嘉宾;吴增颖
3.心脏介入治疗拔管后致反射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J], 胡爱莲;胡果秀
4.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低血压症的临床表现与对策 [J], 况瑜天;俞铭燕
5.心脏介入治疗引发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J], 刘婉琳;张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7-20T15:14:15.8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作者:胡灵[导读] 有效的降低并发症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临床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胡灵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方式。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理的患者13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的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为(32.87±6.72)min,心率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为(14.51±2.54)min;对照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为(43.71±7.24)min,心率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为(20.18±3.21)min;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全面的优质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可以缩短患者心率恢复、血压恢复的时间,有效的降低并发症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临床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低血压;护理近几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状况。
临床心血管治疗主要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可能会引起并发症的产生,其中低血压属于并发症的一种。
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引发低血压一般发病急,患者的心率易突然的减慢,血压快速下降,所以低血压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上海交大医学院网络教育学院07春护班(专升本) 200072132027 万小卿【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术后低血压的护理。
方法通过对8例反射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及处理方法。
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及时补液、输血、升压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结论及时观察、发现,及早处理是心血管病介入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护理的正确原则。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术急性低血压护理心血管介入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在术中、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是危险的,如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危及生命。
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临床上常称为过度迷走反射,主要是各种刺激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术是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已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介入治疗过程中的迷走神经反射是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1]。
我院3年来开展37例患者行心血管病内科介入检查及治疗,其中8例发生过度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2CA) 37例, PTCA +支架置入术( STENT) 36例,共计73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3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 5岁。
发生低血压8例,占4. 1% ,其中PTCA + STENT 3例,冠状动脉造影5例,发生时间术中至术后24 h。
8例患者在术后突然出现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率减慢至20~30次/min,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至70 /50 mmHg,意识清晰,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经及时抢救及对症处理8例发生低血压患者,30 min内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在1 h内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转温,颜面转红,无后遗症。
2护理措施与观察及护理2. 1 加强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即在入院时、术前、术后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对知识需求的层次等特点,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患者情况,重复讲解指导有关内容,直到术前训练满意为止;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详细介绍监护病房的环境、特点、作用、以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术前嘱患者排尽尿液,少喝水,术后应告诉患者饮水的重要性,并督促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出,鼓励患者有尿意时及时排尿[2]。
2. 2 心理护理心血管介入检查治疗是一项新技术,为了防止迷走神经反射导致低血压的发生,首先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顾虑,消除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密切观察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药物知识,进行饮食与活动、手术过程、术前术后指导,使患者具备良好的身心应对能力,可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以减少病人因紧张心理而导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2. 3 饮食护理术前可适当进清淡、宜消化的饮食。
为减轻手术中消化道症状,瞩患者术前禁食3~4 h, 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一般禁食4 h,禁水2 h;如果禁食时间过长,可采用术后补充血容量;特别是成批手术接台时应按顺序安排禁食时间。
调节室温在18~22℃,避免大量出汗致血容量减少。
病人发生心率减慢反应一般可通过拔管前限制饮水,可在拔管后1 h嘱病人饮水,术后3 h给予大量补液,以补充血容量,可加速造影剂的排出,从而减少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2. 4 做好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拔管压迫的时间、方式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告诉患者如有情况,医生、护士会及时处理,使患者对拔管有心理准备,消除顾虑。
鼓励患者于拔管前少量进食,以增加机体血容量,同时排空膀胱禁止憋尿。
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急救药品、物品如多巴胺、阿托品、除颤仪等拔管前应给予鞘管周围皮肤麻醉,用1%利多卡因100mg局部充分麻醉后再拔管,减轻拔管时的疼痛,压迫止血时以食指和中指压迫动脉穿刺点,包扎应适度,以摸到同侧足背动脉为宜。
压迫过程中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拔管后用绷带包扎,并用1 kg砂袋压迫切口止血。
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及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并与健侧进行对比。
调节好环境温度,注意保暖及肢体的遮盖,减少患者会阴部过多暴露,从而消除患者的不安及紧张心理。
2. 5 术后饮食睡眠指导术后如无胃肠道反应,应及时给患者半流食及少量饮水,防止出现由于大量排尿引起血容量不足。
对于使用某些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低血压,要严密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可停止输液。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以减少低血压发生,术后1 h应鼓励患者进食流质及饮水,一般最初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既可防止发生低血糖和液体量不足,又可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会有睡眠障碍,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因肢体制动、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病情恶化等因素常导致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 早醒,也可为多梦、噩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3]。
术后探视者较多、监护仪报警等噪音、冷热不适、转入监护室环境不熟、医护操作影响等原因也是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睡前放松训练,如按摩、听轻音乐等;用温水擦浴,可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度,要利用失眠症的发生[3]。
2. 6 防治尿潴留不习惯卧床排尿,是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不适感及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也是尿潴留发生的常见原因,术后饮水少也会引起尿潴留,介入术后患者觉得排尿不方便,饮水少甚至不饮水,以减少排尿,导致膀胱输入输出感觉障碍,导致尿潴留.加强术前排尿训练和术后指导是预防尿潴留发生的主要措施。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不习惯在床上平卧位排尿,尤其是男性患者因排尿姿势改变不能适应,患者因术后穿刺部位疼痛或不敢移动而不主动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造成排尿无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
通过术前干预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术后预防尿潴留的发生[4]。
对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可减少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
发生排尿困难又不能改变卧位者,予以尿道外口湿热敷促进排尿。
若湿热敷失败或伴有机械性尿路梗阻者予导尿处理,尽早解除尿潴留。
3 讨论3. 1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心血管病介入检查与治疗所致的心率减慢、低血压状态是一种发生迅速,易引发严重后果的并发症。
该并发症发病机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神经调节功能障碍,各种刺激因素(疼痛、拔管时局部麻醉不佳、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恐惧等)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通过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导致内脏及肌肉内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而无器质性改变;第二类为器质性改变,如急性心包填塞、大出血所致的血容量不足。
第一大类包括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典型的体征是心率突然减慢,血压急剧下降。
3. 2 心脏介入术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少见且较危险的并发症[ 3 ] ,其防治的关键在于加强健康教育,注重患者的主动参与和健康知识获取,使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有所了解,提高其主动配合能力,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焦虑程度,术中保证有效静脉通路,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注意休息,降低心肌耗氧,加强营养支持。
术后根据情况适当缩短卧床时间,减少体位不适及尿潴留等诱因。
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3. 3 抢救要点①立即将病人头部放平或头低足高位,并予吸氧; ②立即由静脉通路快速注射阿托品1~2 mg,生理盐水冲入,1~2 min内,心率无变化,再加阿托品1~2 mg; ③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推注多巴胺10 mg,继以每250 ml 100 mg0. 9%氯化钠__溶液维持,直至血压稳定; ④立即予大量补液及适当升压药后,血液及全身情况仍无法维持至稳定水平,心率明显偏快,则应高度怀疑有较严重的内出血,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 3 ]。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限,但其费用高,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出现的迷走反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虽较低,但一旦发生,进展迅速,抢救不及时,后果极为严重。
护士应提高认识,重视介入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有效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这种危险的并发症,是减少手术风险的手段之一。
因此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降低冠脉介入治疗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及经济负担,是现代介入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1] 王叶丽,何多芬,李静。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伴一过性低血压反应的护理[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 24 (4) : 395。
[2] 刘鹏,贾立新,张艳,等。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2003,18 (11),992~993。
[3] 曾伟,辛杰,王凤,肖齐凤。
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后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7, 12: 977~979。
人生中最幸福的就是身体健康[4] 李敏玲,郭俊宇,孙小慧。
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 2008, 20: 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