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真题复习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与练习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1)综合法①定义:从已知条件出发,以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为依据,逐步下推,直到推出要证明的结论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常称为综合法.②框图表示:已知条件⇒…⇒…⇒结论③思维过程:由因导果.(2)分析法①定义: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追溯导致结论成立的条件,逐步上溯,直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和已知条件或已知事实吻合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常称为分析法.②框图表示:结论⇐…⇐…⇐已知条件③思维过程:执果索因.2.间接证明(1)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2)反证法的步骤:①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定原结论的反面为真;②归谬——从反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结果;③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是间接证明.(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3)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 >b ”时,应假设“a <b ”.( ) (4)反证法是指将结论和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 )(5)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 (6)证明不等式2+7<3+6最合适的方法是分析法.( )1.已知点A n (n ,a n )为函数y =x 2+1图象上的点,B n (n ,b n )为函数y =x 图象上的点,其中n ∈N *,设c n =a n -b n ,则c n 与c n +1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反证法证明: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有有理数根,那么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用反证法证明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假设a ,b ,c 都是偶数; ②假设a ,b ,c 都不是偶数; ③假设a ,b ,c 至多有一个偶数; ④假设a ,b ,c 至多有两个偶数.3.要证a 2+b 2-1-a 2b 2≤0只要证明________(填正确的序号). ①2ab -1-a 2b 2≤0; ②a 2+b 2-1-a 4+b 42≤0;③(a +b )22-1-a 2b 2≤0;④(a 2-1)(b 2-1)≥0.4.如果a a +b b >a b +b a ,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5.(教材改编)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C 成等差数列,a ,b ,c 成等比数列,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_三角形.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例1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且a n +1=a n3a n +1(n ∈N *).(1)证明数列{1a n}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a n a n +1(n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记为T n ,证明:T n <16.思维升华 (1)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它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命题)出发,经过一系列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结论的真实性.(2)综合法的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1)ab +bc +ac ≤13;(2)a 2b +b 2c +c 2a ≥1.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例2 已知函数f (x )=tan x ,x ∈⎪⎭⎫ ⎝⎛20π,,若x 1,x 2∈⎪⎭⎫ ⎝⎛20π,,且x 1≠x 2,求证:12[f (x 1)+f (x 2)]>f ⎪⎭⎫⎝⎛+221x x .若本例中f (x )变为f (x )=3x -2x ,试证:对于任意的x 1,x 2∈R ,均有f (x 1)+f (x 2)2≥f ⎪⎭⎫⎝⎛+221x x .思维升华 (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已知a >0,求证a 2+1a 2-2≥a +1a-2.题型三 反证法的应用命题点1 证明否定性命题例3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S n =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a n }中不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命题点2 证明存在性问题(1)设g (x )=12x 2-x +32是[1,b ]上的“四维光军”函数,求常数b 的值;(2)是否存在常数a ,b (a >-2),使函数h (x )=1x +2是区间[a ,b ]上的“四维光军”函数?若存在,求出a ,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命题点3 证明唯一性命题例5 已知a ≠0,证明关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思维升华 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清命题“p ⇒q ”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作出与命题结论q 相反的假设綈q ;第三步:由p 和綈q 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第四步: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设綈q 不真,于是原结论q 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命题p ⇒q 为真.所说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已知定义、已知定理或已知矛盾,与临时假设矛盾以及自相矛盾等都是矛盾结果.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S n*22.反证法在证明题中的应用典例(14分)直线y=kx+m(m≠0)与椭圆W:x24+y2=1相交于A、C两点,O是坐标原点.(1)当点B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AC的长;(2)当点B在W上且不是W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BC不可能为菱形.思维点拨(1)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及点B的坐标设出点A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求得点A的坐标,后求AC的长;(2)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求出AC的中点坐标(即OB的中点坐标),判断直线AC与OB是否垂直.温馨提醒(1)掌握反证法的证明思路及证题步骤,正确作出假设是反证法的基础,应用假设是反证法的基本手段,得到矛盾是反证法的目的.(2)当证明的结论和条件联系不明显、直接证明不清晰或正面证明分类较多、而反面情况只有一种或较少时,常采用反证法.(3)利用反证法证明时,一定要回到结论上去.[方法与技巧]1.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3.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失误与防范]1.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证……”“只需证……”等,逐步分析,直至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2.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题进行推理,如果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5分钟)1.若a、b∈R,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lg(1+a2)>0 ②a2+b2≥2(a-b-1)③a2+3ab>2b2④ab<a+1 b+12.①已知p3+q3=2,求证p+q≤2,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p+q≥2;②已知a,b∈R,|a|+|b|<1,求证方程x2+ax+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x1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x1|≥1.以下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①与②的假设都错误b.①与②的假设都正确c.①的假设正确;②的假设错误d.①的假设错误;②的假设正确3.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b2-ac<3a”索的因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a-b>0 ②a-c>0 ③(a-b)(a-c)>0 ④(a-b)(a-c)<04.若P=a+a+7,Q=a+3+a+4(a≥0),则P,Q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5.设a,b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b>1;②a+b=2;③a+b>2;④a2+b2>2;⑤ab>1.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__.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R ,ab 可以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那么假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条件:①ab >0,②ab <0,③a >0,b >0,④a <0,b <0,其中能使b a +ab ≥2成立的条件的序号是________.8.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c ,使f (c )>0,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9.已知a ≥b >0,求证:2a 3-b 3≥2ab 2-a 2b .10.设数列{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 (1)求证:数列{S n }不是等比数列; (2)数列{S n }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30分钟)11.已知函数f (x )=(12)x ,a ,b 是正实数,A =f (a +b 2),B =f (ab ),C =f (2aba +b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12.如果△A 1B 1C 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 2B 2C 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A 1B 1C 1和△A 2B 2C 2都是锐角三角形; ②△A 1B 1C 1和△A 2B 2C 2都是钝角三角形;③△A 1B 1C 1是钝角三角形,△A 2B 2C 2是锐角三角形; ④△A 1B 1C 1是锐角三角形,△A 2B 2C 2是钝角三角形.13.凸函数的性质定理: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凸函数,则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x 1,x 2,…,x n ,有f (x 1)+f (x 2)+…+f (x n )n ≤f (x 1+x 2+…+x nn),已知函数y =sin x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则在△ABC中,sin A +sin B +sin 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14.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 (c )=0,且0<x <c 时,f (x )>0.(1)证明:1a 是f (x )=0的一个根;(2)试比较1a 与c 的大小;(3)证明:-2<b <-1.15.已知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又SB =SD =2,SA =1. (1)求证:SA ⊥平面ABCD ;(2)在棱SC 上是否存在异于S ,C 的点F ,使得BF ∥平面SAD ?若存在,确定F 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05 第6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文
则a+b+c
=(x2-2y+ )+( y2-2z+ )+(z2-2x+ )
2
3
6
=(x-1)2+( y-1)2+(z-1)2+-3.
因为-3 0,(x-1)2+( y-1)2+(z-1)2 0,
所以a+b+c 0,与a+b+c 0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
故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t 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綈 q 为假,推出 q 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典例分析
题型一 综合法 【例1】(2011·湛江模拟)定义:若数列{An}满足An+1=A2n, 则称数列{An}为“平方递推数列”,已知数列{an}中, a1=2,点(an,an+1)在函数f(x)=2x2+2x的图象上,n∈N*, 求证:数列{2an+1}是“平方递推数列”.
所以 x + y 2; 2x y 2y x 3
再证 x + y 2, x 2y y 2x 3
只需证3x(2x+y)+3y(x+2y) 2(x+2y)( y+2x),
即2xy x2+y2,显然成立,
所以 x + y 2 . x 2y y 2x 3
综上所述,存在常数c= 2 ,使对任意的正整数x、 3
大于60°”时,应假设( )
A. 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 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 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 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解析:因为“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所 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 的否定 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一个也没有不大于60°”,即“三 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B.
个小于2.
a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34---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以上三式相加得 43a1+1+3b1+1+3c+1 1≥9-3(a+b+c)=6, ∴3a1+1+3b1+1+3c+1 1≥32, 当且仅当a=b=c=13时取“=”.
角度2:分析法 【例1-2】 (1)已知a≥b>0,求证:2a3-b3≥2ab2- a2b. (2)已知a>0,求证: a2+a12- 2≥a+12-2.
[证明] (1)要证明2a3-b3≥2ab2-a2b,
只需证2a3-b3-2ab2+a2b≥0, 即证2a(a2-b2)+b(a2-b2)≥0, 即证(a+b)(a-b)(2a+b)≥0. ∵a≥b>0,∴a-b≥0,a+b>0,2a+b>0, 从而(a+b)(a-b)(2a+b)≥0成立, ∴2a3-b3≥2ab2-a2b.
[证明] ①当n=1时,左边=12-22=-3,右边=- 3,等式成立.
②假设n=k(k≥1,k∈N*)时,等式成立,即12-22+32 -42+…+(2k-1)2-(2k)2=-k(2k+1).
当n=k+1时,12-22+32-42+…+(2k-1)2-(2k)2+ (2k+1)2-(2k+2)2=-k(2k+1)+(2k+1)2-(2k+2)2=- k(2k+1)-(4k+3)=-(2k2+5k+3)=-(k+1)[2(k+1)+1],
1.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应用特点 对较复杂的问题,常常先从结论进行分析,寻求结论 与条件的关系,找到解题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两 种方法交叉使用. 2.反证法证明的应用特点 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题进行推理,如果没 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 的.
3.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特点 归纳假设就是已知条件,在推证n=k+1时,可以通过 凑、拆、配项等方法,但必须用上归纳假设.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高考数学知识点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高考数学知识点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
2.证明基本步骤: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从假设出发,经推理论证得到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的结论成立
3.应用关键: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
4.方法实质: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即由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真实.
二、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关系
①分析法与综合法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考方法.②在数学解题中,分析法是从数学题的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出发,逐步地推导,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即推理方向是:结论已知.综合法则是从数学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即:已知结论.③分析法的特点是:从“结论”探求“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结论的充分条件.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推出“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④一般来说,对于较复杂的不等式,直接运用综合法往往不易入手,用分析法来书写比较麻烦.因此,通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然后用综合法加以证明,所以分析法和综合法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高考一轮数学第六章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返回
返回
1.(教材习题改编)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解析:假设为:“三个内角都大于60°”. 答案: B
(
)
返回
2.若函数F(x)=f(x)+f(-x)与G(x)=f(x)-f(-x),其中 f(x)的定义域为R,且f(x)不恒为零,则 A.F(x)、G(x)均为偶函数 B.F(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 ( )
第 六 章 不 等 式、 推 理 与 证 明
第 六 节 直 接 证 明 与 间 接 证 明
抓 基 础
明 考 向
教 你 一 招 我 来 演 练
提 能 力
返回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 什 么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及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
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
(3) 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 假设矛盾,有的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 显的. 返回
返回
返回
[考题范例]
(12分) (2011· 安徽高考) (1)设x≥1,y≥1, 1 1 1 证明x+y+xy≤x+y +xy; (2)设1<a≤b≤c,证明logab+logbc +logca≤logba+logcb+logac.
返回
[精析考题]
[例3] (2011· 安徽高考)设直线l1:y=k1x+1,l2:y=k2x -1, 其中实数k1,k2满足k1k2+2=0. (1)证明l1与l2相交; (2)证明l1与l2的交点在椭圆2x2+y2=1上.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43---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第43讲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考点知识: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知识梳理1.直接证明语言或由……得……即证……2.间接证明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1)反证法的定义: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2)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①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②归谬——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直到推出矛盾为止;③结论——断言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成立.1.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实际上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综合法是由因导果,就是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2.综合法与分析法都是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方法.3.用反证法证题时,首先否定结论,否定结论就是找出结论的反面的情况,然后推出矛盾,矛盾可以与已知、公理、定理、事实或者假设等相矛盾.诊断自测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2)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b”.( )答案(1)×(2)×解析(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2)应假设“a≤b”.2.若P=a+6+a+7,Q=a+8+a+5(a≥0),则P,Q的大小关系是( ) A.P>Q B.P=Q C.P<Q D.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假设P>Q,只需P2>Q2,即2a+13+2(a+6)(a+7)>2a+13+2(a+8)(a+5),只需a2+13a+42>a2+13a+40.因为42>40成立,所以P>Q成立.故选A.3.实数a,b,c满足a+b+c=0,abc>0,则1a+1b+1c的值( )A.一定是正数 B.一定是负数C.可能是0 D.正、负不确定答案 B解析由a+b+c=0,abc>0得a,b,c中必有两负一正,不妨设a<0,b<0,c>0,且|a|<|c|,则1|a|>1|c|,从而-1a>1c,而1b<0,所以1a+1b+1c<0.4.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4θ-sin4θ=cos 2θ”的证明:“cos4θ-sin4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 2θ”,其过程应用了( ) A.分析法 B.综合法C.综合法、分析法综合使用 D.间接证法答案 B5.(2022·西安月考)利用反证法证明:若x+y=0,则x=y=0,应假设为( ) A.x,y都不为0B.x,y不都为0C .x ,y 都不为0,且x ≠yD .x ,y 至少有一个为0 答案 B解析 x =y =0的否定为x ≠0或y ≠0,即x ,y 不都为0,选B.6.(2022·安庆检测)在不等边三角形中,a 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 为钝角的结论,三边a ,b ,c 应满足________. 答案b 2+c 2<a 2解析 根据余弦定理,cos A =b 2+c 2-a 22ab <0,所以b 2+c 2<a 2.考点一 综合法的应用【例1】 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 (1)ab +bc +ca ≤13;(2)a 2b +b 2c +c 2a≥1.证明 (1)由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 得a 2+b 2+c 2≥ab +bc +ca .由题设得(a +b +c )2=1,即a 2+b 2+c 2+2ab +2bc +2ca =1, 所以3(ab +bc +ca )≤1,即ab +bc +ca ≤13,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2)因为a 2b +b ≥2a ,b 2c +c ≥2b ,c 2a+a ≥2c ,当且仅当“a2=b2=c2”时等号成立,故a2b+b2c+c2a+(a+b+c)≥2(a+b+c),则a2b+b2c+c2a≥a+b+c.所以a2b+b2c+c2a≥1.感悟升华 1.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它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命题)出发,经过一系列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结论的真实性.2.综合法的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训练1】本例的条件不变,证明a2+b2+c2≥1 3 .证明因为a+b+c=1,所以1=(a+b+c)2=a2+b2+c2+2ab+2bc+2ac,因为2ab≤a2+b2,2bc≤b2+c2,2ac≤a2+c2,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所以2ab+2bc+2ac≤2(a2+b2+c2),所以1≤a2+b2+c2+2(a2+b2+c2),即a2+b2+c2≥1 3 .考点二分析法【例2】若a,b∈(1,+∞),证明a+b<1+ab. 证明要证a+b<1+ab,只需证(a+b)2<(1+ab)2,只需证a+b-1-ab<0,即证(a-1)(1-b)<0.因为a>1,b>1,所以a-1>0,1-b<0,即(a-1)(1-b)<0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感悟升华分析法的证明思路:先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训练2】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求证:1a+b +1b+c=3a+b+c.证明要证1a+b+1b+c=3a+b+c,即证a+b+ca+b+a+b+cb+c=3,也就是ca+b+ab+c=1,只需证c(b+c)+a(a+b)=(a+b)(b+c),需证c2+a2=ac+b2,又△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故B=60°,由余弦定理,得b2=c2+a2-2ac cos 60°,即b2=c2+a2-ac,故c2+a2=ac+b2成立.于是原等式成立.考点三反证法【例3】设数列{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 n是它的前n项和.(1)求证:数列{S n}不是等比数列;(2)数列{S n}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1)证明假设数列{S n}是等比数列,则S22=S1S3,即a21(1+q)2=a1·a1·(1+q+q2),因为a1≠0,所以(1+q)2=1+q+q2,即q=0,这与公比q≠0矛盾,所以数列{S n}不是等比数列.(2)解当q=1时,S n=na1,故{S n}是等差数列;当q≠1时,{S n}不是等差数列,否则2S2=S1+S3,即2a1(1+q)=a1+a1(1+q+q2),得q=0,这与公比q≠0矛盾.综上,当q=1时,数列{S n}是等差数列;当q≠1时,数列{S n}不是等差数列.感悟升华 1.适用范围: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是以“至多”、“至少”、“唯一”或以否定形式出现时,宜用反证法来证.2.关键: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假设矛盾,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训练3】已知a,b,c,d∈R,且a+b=1,c+d=1,ac+bd>1.求证:a,b,c,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证明假设a,b,c,d都是非负数,因为a+b=c+d=1,所以(a+b)(c+d)=1,即ac+bd+ad+bc=1,又ac+bd+ad+bc≥ac+bd,所以ac+bd≤1,与题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析法是逆推法;⑤反证法是间接证法.其中正确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 D解析由定义可知①②③④⑤都正确,选D.2.若a,b,c为实数,且a<b<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c2<bc2 B.a2>ab>b2C.1a<1bD.ba>ab答案 B解析a2-ab=a(a-b),∵a<b<0,∴a-b<0,∴a2-ab>0,∴a2>ab.①又ab-b2=b(a-b)>0,∴ab>b2,②由①②得a2>ab>b2.3.(2022·厦门月考)用反证法证明: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数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用反证法证明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a,b,c都是偶数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C.假设a,b,c至多有一个偶数D.假设a,b,c至多有两个偶数答案 B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为“都不是”,故B正确.4.在△ABC中,sin A sin C<cos A cos C,则△ABC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 答案 C解析 由sin A sin C <cos A cos C 得cos A cos C -sin A sin C >0,即cos(A +C )>0,所以A +C 是锐角,从而B >π2,△ABC 必是钝角三角形.故选C. 5.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已知x >0,用分析法证明1+x <1+x2时,索的因是( )A .x 2>2B .x 2>4C .x 2>0D .x 2>1 答案 C解析 因为x >0,所以要证1+x <1+x2,只需证(1+x )2<⎝⎛⎭⎪⎫1+x 22,即证0<x 24,即证x 2>0,因为x >0,所以x 2>0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故选C.6.(2021·西安模拟)已知a ,b ,c ∈R ,若b a ·ca >1且b a +c a≥-2,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a ,b ,c 同号B .b ,c 同号,a 与它们异号C .a ,c 同号,b 与它们异号D .b ,c 同号,a 与b ,c 的符号关系不确定 答案 A解析 由b a ·c a >1知b a 与c a 同号,若b a >0且c a >0,不等式b a +c a ≥-2显然成立,若b a <0且c a<0,则-b a >0,-c a >0,⎝ ⎛⎭⎪⎫-b a +⎝ ⎛⎭⎪⎫-c a ≥2⎝ ⎛⎭⎪⎫-b a ·⎝ ⎛⎭⎪⎫-c a >2,即b a +c a <-2,这与b a +c a ≥-2矛盾,故b a>0且c a>0,即a ,b ,c 同号.故选A.二、填空题7.6+7与22+5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6+7>22+ 5解析 要比较6+7与22+5的大小, 只需比较(6+7)2与(22+5)2的大小, 只需比较6+7+242与8+5+410的大小,只需比较42与210的大小,只需比较42与40的大小, ∵42>40,∴6+7>22+ 5.8.下列条件:①ab >0;②ab <0;③a >0,b >0;④a <0,b <0.其中能使b a +a b≥2成立的条件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解析 要使b a +a b ≥2,只需b a >0且a b>0成立,即a ,b 不为0且同号即可,故①③④均能使b a +ab≥2成立. 9.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c ,使f (c )>0,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3,32解析 若二次函数f (x )≤0在区间[-1,1]内恒成立, 则⎩⎨⎧f (-1)=-2p 2+p +1≤0,f (1)=-2p 2-3p +9≤0,解得p ≤-3或p ≥32,故满足条件的p 的取值范围为⎝⎛⎭⎪⎫-3,32. 三、解答题10.已知x ,y ,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x +y +z =1,求证:⎝ ⎛⎭⎪⎫1x -1⎝ ⎛⎭⎪⎫1y -1⎝ ⎛⎭⎪⎫1z -1>8. 证明 因为x ,y ,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x +y +z =1,所以1x -1=1-x x =y +z x >2yz x ,①1y -1=1-y y =x +z y >2xz y ,②1z -1=1-z z =x +yz >2xyz ,③又x ,y ,z 为正数,由①×②×③,得⎝ ⎛⎭⎪⎫1x -1⎝ ⎛⎭⎪⎫1y -1⎝ ⎛⎭⎪⎫1z -1>8. 11.已知a >5,求证:a -5-a -3<a -2-a .证明 要证a -5-a -3<a -2-a , 只需证a -5+a <a -3+a -2,只需证(a -5+a )2<(a -3+a -2)2,只需证2a -5+2a 2-5a <2a -5+2a 2-5a +6,只需证a 2-5a <a 2-5a +6,只需证a 2-5a <a 2-5a +6,只需证0<6, 因为0<6恒成立, 所以a -5-a -3<a -2-a 成立.B 级 能力提升12.(2021·长春模拟)①已知p 3+q 3=2,求证p +q ≤2,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p +q >2;②设a 为实数,f (x )=x 2+ax +a ,可证|f (1)|与|f (2)|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12,由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f (1)|≥12,且|f (2)|≥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与②的假设都错误B .①与②的假设都正确C .①的假设正确,②的假设错误D .①的假设错误,②的假设正确答案 C解析 用反证法证明时,应假设结论不成立,所以①正确;设a 为实数,f (x )=x 2+ax+a ,求证|f (1)|与|f (2)|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12,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应为|f (1)|>12且|f (2)|>12,所以②错误.故选C. 13.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①(a -b )2+(b -c )2+(c -a )2≠0;②a >b 与a <b 及a =b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③a ≠c ,b ≠c ,a ≠b 不能同时成立.其中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解析 对①,假设(a -b )2+(b -c )2+(c -a )2=0⇒a =b =c 与已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矛盾,所以①正确;对②,假设都不成立,这样的数a ,b 不存在,所以②正确;对③,举例a =1,b =2,c =3,a ≠c ,b ≠c ,a ≠b 能同时成立,所以③不正确,填①②.14.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值域为[a ,b ](a <b ),则称函数f (x )是[a ,b ]上的“四维光军”函数.(1)设g (x )=12x 2-x +32是[1,b ]上的“四维光军”函数,求常数b 的值; (2)是否存在常数a ,b (a >-2),使函数h (x )=1x +2是区间[a ,b ]上的“四维光军”函数?若存在,求出a ,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由题设得g (x )=12(x -1)2+1,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 =1,区间[1,b ]在对称轴的右边,所以函数在区间[1,b ]上单调递增.由“四维光军”函数的定义可知,g (1)=1,g (b )=b ,则12b 2-b +32=b ,解得b =1或b =3. 因为b >1,所以b =3.(2)假设函数h (x )=1x +2在区间[a ,b ](a >-2)上是“四维光军”函数, 因为h (x )=1x +2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 所以有⎩⎨⎧ h (a )=b ,h (b )=a ,即⎩⎪⎨⎪⎧ 1a +2=b ,1b +2=a .解得a =b ,这与已知矛盾.故不存在常数a ,b (a >-2)使函数h (x )=1x +2是[a ,b ]上的“四维光军”函数.。
高考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 第六章 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理
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第六章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理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知识梳理一、推理的概念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叫做推理、从结构上说,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另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二、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称为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又具体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的推理,归纳推理简称归纳、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______到________的推理,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答案:1、部分整体个别一般2、特殊特殊三、演绎推理从____________出发,推出____________下的结论、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__________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答案:一般性的原理某个特殊情况一般到特殊基础自测1、定义A*B,B*C,C*D,D*A的运算结果分别对应下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的(M),(N)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A、B*D,A*DB、B*D,A*CC、B*C,A*DD、C*D,A*D解析:根据图(1),(2),(3),(4)和定义的运算知,A对应竖线,B对应正方形,C对应横线,D对应圆,∴(M)对应B*D,(N)对应A*C、故选B、答案:B2、给出下列类比推理的命题:①把a(b+c)与loga(x+y)类比,则有loga(x+y)=logax+logay②把a(b+c)与sin(x+y)类比,则有sin(x+y)=sin x+sin y③把a(b+c)与ax+y类比,则有ax+y=ax+ay、④把a(b+c)与a(b+c)类比,则有a(b+c)=ab+ac、其中,类比结论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解析:任意判断前3个类比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只有第4个类比的结论是正确的、答案:13、观察下列不等式:1+<,1++<,1+++<,…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依据前3个式子的变化规律,可得第五个不等式为1+++++<、答案:1+++++<4、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n 条“金鱼”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________、解析:由图形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第一个图中有8根火柴棒,第二个图中有8+6根火柴棒,第三个图中有8+26根火柴棒,以此类推第n个“金鱼”需要火柴棒的根数是8+6(n-1),即6n+2、答案:6n+21、(xx陕西卷)观察下列等式:12=112-22=-312-22+32=612-22+32-42=-10…………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n为奇数、偶数两种情况,第n 个等式的左边为12-22+32-…+(-1)n-1n2,当n为偶数时,分组求和:(12-22)+(32-42)+…+[(n-1)2-n2]=-;当n 为奇数时,第n个等式右边=-+n2=,综上,第n个等式:12-22+32-…+(-1)n-1n2=n(n+1)、答案:12-22+32-…+(-1)n-1n2=n(n+1)2、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解析:两个正四面体的体积比应等于它们的棱长比的立方,故应为1∶8、答案:1∶81、(xx茂名一模)211=2,2213=34,23135=456,241357=5678,…,依此类推,第n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观察已知中的等式:211=2,2213=34,23135=456,241357=5678,………由此推断,第n个等式为:2n13…(2n-1)=(n+1)…(2n-1)2n、答案:2n13…(2n-1)=(n+1)…(2n-1)2n2、在平面中△ABC的角C的内角平分线CE分△ABC面积所成的比=(如图1),将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交于E(如图2),则类比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将平面几何中的面积类比为立体几何中的体积,平面几何中的线段类比为立体几何中的面积,可得类比结果为=、答案:=。
高考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PPT课堂知识整理
(2)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 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即先由合情推理发现 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
24
(2019·浙江高考)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3= 4,a4=S3.数列{bn}满足:对每个n∈N*,Sn+bn,Sn+1+bn,Sn+2+bn 成等比数列.
4
(2)因为a,b,c均为正数, ab2+b≥2a,bc2+c≥2b,ca2+a≥2c, 故ab2+bc2+ca2+(a+b+c)≥2(a+b+c), 即ab2+bc2+ca2≥a+b+c, 所以ab2+bc2+ca2≥1.
5
[母题探究] 本例的条件不变,证明a2+b2+c2≥13. [证明] 因为a+b+c=1, 所以1=(a+b+c)2=a2+b2+c2+2ab+2bc+2ac, 因为2ab≤a2+b2,2bc≤b2+c2,2ac≤a2+c2, 所以2ab+2bc+2ac≤2(a2+b2+c2), 所以1≤a2+b2+c2+2(a2+b2+c2), 即a2+b2+c2≥13.
21
即(q+ 2)2=(p+ 2)(r+ 2), 所以(q2-pr)+ 2(2q-p-r)=0, 因为p,q,r∈N*,所以q22q--ppr-=r0=,0, 所以p+2 r2=pr,(p-r)2=0, 所以p=r,与p≠r矛盾, 所以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22
考点4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记cn= 2abnn,n∈N*,证明:c1+c2+…+cn<2 n,n∈N*.
25
[解] (1)设数列{an}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aa11++32dd==34a,1+3d,解得a1=0,d=2, ∴an=2n-2,n∈N*. ∴Sn=n2-n,n∈N*. ∵数列{bn}满足:对每个n∈N*,Sn+bn,Sn+1+bn,Sn+2+bn成 等比数列, ∴(Sn+1+bn)2=(Sn+bn)(Sn+2+bn),
2022年人教版高考数学考点总复习7.4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a1≠0,∴2qk=qk-1+qk+1.
∵q≠0,∴q2-2q+1=0,∴q=1,这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an+1}不是等比数列.
思考证明否定性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解题心得对于含有否定概念的命题,直接证明不好证,但问题的反面比较具
体易证,一般利用补集法或反证法解答证明.先假设肯定结论成立,然后根
对点训练 2(2020 陕西临潼期末)证明:(1)√6 + √10 > √2 + √14;
(2)如果 a,b>0,则
+
lg 2
≥
lg +lg
.
2
2
2
证明 (1)要证√6 + √10 > √2 + √14,只要证(√6 + √10) > (√2 + √14) ,
即 2√60>2√28,显然成立的,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
证明方法.
(1)反证法的定义:假设原命题 不成立 (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
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 矛盾 ,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
原命题成立 的证明方法.
(2)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①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②归
5.(2020 吉林油田十一中月考)比较大小:3-2√2
√10 − √7(填
“>”“<”或“=”).
答案 <
解析 平方后再比较.然后用综合法写出过程即可.∵72>70,∴2√72>2√70,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精讲38---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精讲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知识点与题型精讲]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1.直接证明内容综合法分析法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思维过程由因导果执果索因框图表示P⇒Q1→Q1⇒Q2→…→Q n⇒QQ⇐P1→P1⇐P2→…书写格式因为…,所以…或由…,得…要证…,只需证…,即证…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综合法的思维过程是由因导果,逐步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 )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3)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假设矛盾. ( )(4)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答案] (1)√ (2)× (3)× (4)√2.要证a 2+b 2-1-a 2b 2≤0 ,只要证明( ) A .2ab -1-a 2b 2≤0B .a 2+b 2-1-a 4+b42≤0C.(a +b )22-1-a 2b 2≤0 D .(a 2-1)(b 2-1)≥0D [a 2+b 2-1-a 2b 2≤0⇔(a 2-1)(b 2-1)≥0.]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 ,b 为实数,则方程x 2+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2+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2+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2+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2+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A [“方程x 2+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 2+ax +b =0没有实根”,故选A.]4.已知a ,b ,x 均为正数,且a >b ,则b a 与b +xa +x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b +x a +x >ba [∵b +x a +x -b a =x (a -b )(a +x )a >0,∴b +x a +x >b a.] 5.(教材改编)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C 成等差数列,a ,b ,c 成等比数列,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___三角形.等边 [由题意2B =A +C ,又A +B +C =π,∴B =π3,又b 2=ac ,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a 2+c 2-ac , ∴a 2+c 2-2ac =0,即(a -c )2=0,∴a =c , ∴A =C ,∴A =B =C =π3, ∴△ABC 为等边三角形.]综合法1.已知m >1,a =m +1-m ,b =m -m -1,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B .a <bC .a =bD .a ,b 大小不定B [∵a =m +1-m =1m +1+m,b =m -m -1=1m +m -1.而m +1+m >m +m -1>0(m >1),∴1m +1+m<1m +m -1,即a <b .]2.已知函数f (x )=-aa x +a(a >0,且a ≠1).(1)证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 ⎛⎭⎪⎫12,-12对称;(2)求f (-2)+f (-1)+f (0)+f (1)+f (2)+f (3)的值.[证明]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任取一点(x ,y ),它关于点⎝ ⎛⎭⎪⎫12,-12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x ,-1-y ).由已知y =-aa x +a,则-1-y =-1+a a x +a =-a xa x +a,f (1-x )=-a a 1-x +a=-a a a x +a=-a ·a x a +a ·a x =-a xa x +a ,∴-1-y =f (1-x ),即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 ⎛⎭⎪⎫12,-12对称.(2)由(1)知-1-f (x )=f (1-x ), 即f (x )+f (1-x )=-1.∴f (-2)+f (3)=-1,f (-1)+f (2)=-1, f (0)+f (1)=-1.则f (-2)+f (-1)+f (0)+f (1)+f (2)+f (3)=-3. [规律方法] 综合法证题的思路分析法1.若a ,b ∈(1,+∞),证明a +b <1+ab . [证明] 要证a +b <1+ab ,只需证(a+b)2<(1+ab)2,只需证a+b-1-ab<0,即证(a-1)(1-b)<0.因为a>1,b>1,所以a-1>0,1-b<0,即(a-1)(1-b)<0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求证:1a+b +1b+c=3a+b+c.[证明]要证1a+b +1b+c=3a+b+c,即证a+b+ca+b+a+b+cb+c=3,也就是ca+b+ab+c=1,只需证c(b+c)+a(a+b)=(a+b)(b+c),需证c2+a2=ac+b2,又△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故B=60°,由余弦定理,得,b2=c2+a2-2ac cos 60°,即b2=c2+a2-ac,故c2+a2=ac+b2成立.于是原等式成立.(1)分析法的证题思路:先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反证法►考法1 证明否定性命题【例1】 设{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1)推导{a n }的前n 项和公式;(2)设q ≠1,证明数列{a n +1}不是等比数列. [解] (1)设{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则S n =a 1+a 1q +a 1q 2+…+a 1q n -1, qS n =a 1q +a 1q 2+…+a 1q n -1+a 1q n , 两式相减得(1-q )S n =a 1-a 1q n =a 1(1-q n ), 当q ≠1时,S n =a 1(1-q n )1-q,当q =1时,S n =a 1+a 1+…+a 1=na 1,所以S n =⎩⎪⎨⎪⎧na 1,q =1,a 1(1-q n )1-q ,q ≠1.(2)证明:假设数列{a n +1}是等比数列, 则(a 1+1)(a 3+1)=(a 2+1)2,即a 1a 3+a 1+a 3+1=a 22+2a 2+1,因为{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所以a 1a 3=a 22,a 2=a 1q ,a 3=a 1q 2,所以a 1(1+q 2)=2a 1q .即q 2-2q +1=0,(q -1)2=0,q =1, 这与已知q ≠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数列{a n +1}不是等比数列. ►考法2 证明“至多”“至少”命题【例2】 已知a ,b ,c 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方程ax 2+2bx +c =0,bx 2+2cx +a =0,cx 2+2ax +b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 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 则Δ1=4b 2-4ac ≤0, Δ2=4c 2-4ab ≤0,Δ3=4a2-4bc≤0,上述三个式子相加得:a2-2ab+b2+b2-2bc+c2+c2-2ac+a2≤0,即(a-b)2+(b-c)2+(c-a)2≤0.所以a=b=c这与a,b,c是互不相等的实数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故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b=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规律方法]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需把握的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等,但是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1)已知x∈R,a=x2+12,b=2-x,c=x2-x+1,试证明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设a>0,b>0,且a+b=1a+1b.证明:(1)a+b≥2;(2)a2+a<2与b2+b<2不可能同时成立.[证明] 由a +b =1a +1b =a +bab ,a >0,b >0,得ab =1.(1)由基本不等式及ab =1,有a +b ≥2ab =2,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即a +b ≥2.(2)假设a 2+a <2与b 2+b <2同时成立, 则由a 2+a <2及a >0,得0<a <1;同理,0<b <1,从而ab <1,这与ab =1矛盾. 故a 2+a <2与b 2+b <2不可能同时成立.。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知识点课件
证明 假设a,b,c都不大于0,即a≤0,b≤0,c≤0,…………..2′
则a+b+c≤0, …………………………………………………...4′
而a+b+c=x2-2πy+ +y2-2π z+ +z2-2πx+ =(x-1)2+(y-1)2+(z-1)2+
2
3
6
π-3. …………………………………………………………….6′
题型三 反证法的应用
π
π
【 c=例z23-2】x(+π14分. )若a,b,c均为实数,且a=x2-2y+2 ,b=y2-2z+3 ,
6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分析 命题伴有“至少……”“不都……”“都不……”“没 有……”“至多……”等指示性语句,在用直接方法很难证明时, 可以采用反证法.
出发,逐步寻求使
,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从论要归证结明的结论
为 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
明的判方定法一叫个做明分显析成法立.的条件
(4)反证法:一般地,假设 原命题不(成即立在原命题的条件下,
结论不成立),经过
正,最确后的得推出理矛盾,因此说明
,
从而假设错误 ,这样证的明证了明原方命法题叫成做立反证法.
证明:假设p为奇数,则均为奇数.①
因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数,故有
奇数=
②
=
③
=0.
但奇数≠0,这一矛盾说明p为偶数.
答案: ① a11,a21,...a77
② a 1 1 a 2 1 ... a 7 7 ③ a 1 a 2 ... a 7 1 2 ... 7
高中数学高考42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7 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跟踪训练 2 已知 a>0,证明: a2+a12- 2≥a+1a-2.
师生共研
题型三 反证法的应用
例 3 设 a>0,b>0,且 a+b=1a+1b.证明: (1)a+b≥2;
证明 由 a+b=1a+1b=aa+bb,a>0,b>0,得 ab=1.
由基本不等式及ab=1,
有 a+b≥2 ab=2,即 a+b≥2,当且仅当 a=b=1 时,等号成立.
7.如果 a a+b b>a b+b a成立,则 a,b 应满足的条件是_a_≥__0_,__b_≥__0_且__a_≠__b_. 解析 ∵a a+b b-(a b+b a) = a(a-b)+ b(b-a) =( a- b)(a-b) =( a- b)2( a+ b). ∴当 a≥0,b≥0 且 a≠b 时,( a- b)2( a+ b)>0. ∴a a+b b>a b+b a成立的条件是 a≥0,b≥0 且 a≠b.
(1)证明:数列T1n是等差数列; 证明 ∵an+1=TTn+n 1=11--aan+n 1 ⇒ an+1 = 1 ⇒ 1 - 1 =1,
1-an+1 1-an 1-an+1 1-an
∴Tn1+1-T1n=1,
又∵T1=1-a1=a1, ∴a1=12,∴T11=1-1 a1=2, ∴数列T1n是以 2 为首项,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师生共研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例1 已知a,b,c>0,a+b+c=1.求证: (1) a+ b+ c≤ 3; 证明 ∵( a+ b+ c)2=(a+b+c)+2 ab+2 bc+2 ca≤(a+b+c)+(a+b)
+(b+c)+(c+a)=3,
∴ a+ b+ c≤ 3(当且仅当 a=b=c 时取等号).
高考数学考点突破——推理与证明: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含解析
高考数学考点突破——推理与证明: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含解
析
【考点梳理】
1.直接证明
2.间接证明
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考点突破】
考点一、综合法
【例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Asin B+sin Bsin C+cos 2B=1.
(1)求证:a,b,c成等差数列.
(2)若C=,求证:5a=3b.
[解析] (1)由已知得sin Asin B+sin Bsin C=2sin2B,
因为sin B≠0,
所以sin A+sin C=2sin B,
由正弦定理,有a+c=2b,
即a,b,c成等差数列.
(2)由C=,c=2b-a及余弦定理得
(2b-a)2=a2+b2+ab,
即有5ab-3b2=0,
所以5a=3b.
【类题通法】
掌握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思路
【对点训练】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证明:对任意的n>1,都存在m∈N*,使得a1,an,am成等比数列.
[解析] (1)由Sn=,得a1=S1=1,。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最新考纲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3.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教材导读】1.综合法和分析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提示:(1)分析法的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2)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3)分析法易于探索解题思路,综合法易于过程表述,在应用中视具体情况择优选之.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提示:(1)反设(否定结论):假定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结论的反面成立;(2)归谬(推导矛盾):将“反设”作为条件,由此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与已知条件、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及明显的事实矛盾或自相矛盾;(3)定论(肯定结论):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反设”的谬误,既然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肯定了结论成立.3.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提示: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两个步骤体现了递推思想,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错误.(1)第一步中,验算n=n0中的n0不一定为1,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为2或3等.1.直接证明(1)综合法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证明方法.(2)分析法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的证明方法.2.间接证明——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3.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n 0∈N *)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0,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1.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 4θ-sin 4θ=cos 2θ”的证明:“cos 4θ-sin 4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过程应用了( )(A)分析法(B)综合法(C)综合法、分析法结合使用 (D)间接证法B 解析: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公式和结论,有平方差公式,同角的关系式,所以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综合法的证明方法.2.设0<x <1,a >0,b >0,a ,b 为常数,a 2x +b 21-x 的最小值是( )(A)4ab (B)2(a 2+b 2) (C)(a +b )2(D)(a -b )2C 解析:方法一:设x =cos 2 α,则1-x =sin 2 α, ∴a 2x +b 21-x =a 2cos 2 α+b 2sin 2 α=a 2(1+tan 2 α)+b 2(1+1tan 2α)=a 2+b 2+a 2tan 2 α+b 21tan 2α≥a 2+b 2+2ab =(a +b )2.方法二:⎝ ⎛⎭⎪⎫a 2x +b 21-x (x +1-x )=a 2+a 2(1-x )x +b 2x 1-x+b 2≥a 2+b 2+2ab =(a +b )2.3.设a =lg 2+lg 5,b =e x (x <0),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 ) (A)a >b (B)a <b (C)a =b (D)a ≤b答案:A4.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 (A)P >Q (B)P =Q(C)P <Q (D)由a 的取值确定 答案:C5.在不等边三角形中,a 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 为钝角的结论,三边a ,b ,c 应满足________.答案:b 2+c 2<a 2考点一 综合法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D =a ,AB =2a ,E 、F 分别为C 1D 1、A 1D 1的中点.求证:(1)DE ⊥平面BCE ; (2)AF ∥平面BDE .证明:(1)∵BC ⊥侧面CDD 1C 1,DE侧面CDD 1C 1,∴DE⊥BC.在△CDE中,CD=2a,CE=DE=2a,则有CD2=CE2+DE2,∴∠DEC=90°,∴DE⊥EC.又∵BC∩EC=C,∴DE⊥平面BCE.(2)如图所示,连结EF、A1C1,连结AC交BC于O.A1C1,∴四边形AOEF是平行四边形,∴AF∥OE.又∵OE平面BDE,AF平面BDE,∴AF∥平面BDE.【反思归纳】(1)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它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命题)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结论的真实性.(2)结合法的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即时训练】已知a>0,b>0,证明:a(b2+c2)+b(c2+a2)≥4abc.证明:因为b2+c2≥2bc,a>0,所以a(b2+c2)≥2abc,又因为c2+a2≥2ac,b>0,所以b(c2+a2)≥2abc,因此a(b2+c2)+b(c2+a2)≥4abc.考点二分析法(1)设x≥1,y≥1,证明:x+y+1xy≤1x+1y+xy;(2)1<a≤b≤c,证明:log a b+log b c+log c a≤log b a+log c b+log a c. 解析:(1)由于x≥1,y≥1,所以要证明x+y+1xy≤1x+1y+xy,只要证明xy(x+y)+1≤y+x+(xy)2,只要证明(xy)2-1+(x+y)-xy(x+y)≥0,只要证明(xy-1)(xy+1-x-y)≥0,只要证明(xy-1)(x-1)(y-1)≥0.由于x≥1,y≥1,上式显然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2)设log a b=x,log b c=y,则log c a=1log b c log a b =1xy,log b a=1x,log c b=1y,log a c=xy,所以要证明不等式log a b+log b c+log c a≤log b a+log c b+log a c,即证x+y+1xy≤1x+1y+xy.因为c≥b≥a>1,所以x=log a b≥1,y=log b c≥1,由(1)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反思归纳】(1)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它是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2)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即时训练】已知a>0,1b-1a>1,求证:1+a>11-b.证明:由已知1b-1a>1及a>0可知0<b<1,要证1+a >11-b,只需证1+a ·1-b >1,只需证1+a -b -ab >1, 只需证a -b -ab >0, 即a -bab >1, 即1b -1a>1. 这是已知条件,所以原不等式得证. 考点三 反证法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n (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解析:(1)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所以d =2,故a n =2n -1+2,S n =n (n +2). (2)由(1),得b n =S nn =n + 2.b q ,b r (p ,q ,r 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 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则b 2q =b p b r ,即(q +2)2=(p +2)(r +2),所以(q 2-pr )+2(2q -p -r )=0. 因为p ,q r ∈N *,所以⎩⎪⎨⎪⎧q 2-pr =0,2q -p -r =0,所以(p +r2)2=pr ,(p -r )2=0.所以p=r,这与p≠r矛盾,所以数列{b 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反思归纳】(1)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是以“至多”、“至少”、“唯一”或以否定形式出现时,宜用反证法来证.(2)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时,一定要对所要证明的结论进行否定性的假设,并以此为条件进行归谬,得到矛盾,则原命题成立.【即时训练】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c)=0,且0<x<c时,f(x)>0.(1)证明:1a是函数f(x)的一个零点;(2)试用反证法证明1 a>c.证明:(1)因为f(x)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f(x)=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因为f(c)=0,所以x1=c是f(x)=0的根,又x1x2=ca,所以x2=1a 1a≠c,所以1a是f(x)=0的一个根,即1a是函数f(x)的一个零点.(2)假设1a<c,又1a>0,由0<x<c时,f(x)>0,知f1a>0与f 1a=0矛盾,所以1a≥c,又因为1a≠c,所以1a>c.考点四数学归纳法设f (n )=1+12+13+…+1n (n ∈N *).求证:f (1)+f (2)+…+f (n -1)=n ·[f (n )-1](n ≥2,n ∈N *). 解:(1)当n =2时,左边=f (1)=1, 右边=2⎝ ⎛⎭⎪⎫1+12-1=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n =k (k ≥2,k ∈N *)时,结论成立, 即f (1)+f (2)+…+f (k -1)=k [f (k )-1], 那么,当n =k +1时,f (1)+f (2)+…+f (k -1)+f (k )=k [f (k )-1]+f (k ) =(k +1)f (k )-k =(k +1)[f (k +1)-1k +1]-k =(k +1)f (k +1)-(k +1)=(k +1)[f (k +1)-1], ∴当n =k +1时结论仍然成立.∴f (1)+f (2)+…+f (n -1)=n ·[f (n )-1](n ≥2,n ∈N *).【反思归纳】 (1)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与n 有关的命题,也可以解决与正整数n 有关的探索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证明的关键是假设当n =k (k ∈N *,k ≥n 0)时命题成立,由归纳假设推证n =k +1时命题成立.(2)证明n =k +1(k ∈N *,k ≥n 0)时命题成立的常用技巧.①分析n =k +1时命题与n =k 时命题形式的差别,确定证明目标.②证明恒等式时常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添拆项配方等;证明不等式常用分析法、综合法、放缩法等.【即时训练】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4+14×6+16×8+…+12n (2n +2)=n4(n +1)(n ∈N *). 证明:(1)当n =1时,左边=12×1×(2×1+2)=18,右边=14×(1+1)=18.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2)假设n =k (k ∈N *且k ≥1)时等式成立,即有 12×4+14×6+16×8+…+12k (2k +2)=k 4(k +1), 则当n =k +1时,12×4+14×6+16×8+…+12k (2k +2)+12(k +1)[2(k +1)+2]=k 4(k +1)+14(k +1)(k +2)=k (k +2)+14(k +1)(k +2)=(k +1)24(k +1)(k +2)=k +14(k +2)=k +14(k +1+1).所以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对于一切n ∈N *,等式都成立.正确选用合理的数学证明方法函数f (x )=x 2-2x -3.定义数列{x n }如下:x 1=2,x n +1是过两点P (4,5),Q n (x n ,f (x n ))的直线PQ n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1)证明:2≤x n <x n +1<3; (2)求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 审题点拨关键点 所获信息 函数f (x ) f (x )=x 2-2x -3数列{x n }x 1=2,x n +1是直线PQ n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解题突破:(1)数学归纳法;(2)构造法满分展示:(1)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x n <x n +1<3. ①当n =1时,x 1=2,直线PQ 1的方程为y -5=f (2)-52-4(x -4),令y =0,解得x 2=114,所以2≤x 1<x 2<3. ②假设当n =k 时,结论成立,即2≤x k <x k +1<3. 直线PQ k +1的方程为y -5=f (x k +1)-5x k +1-4(x -4),令y =0,解得x k +2=3+4x k +12+x k +1.由归纳假设知x k +2=3+4x k +12+x k +1=4-52+x k +1<4-52+3=3,x k +2-x k +1=(3-x k +1)(1+x k +1)2+x k +1>0,即x k +1<x k +2.所以2≤x k +1<x k +2<3,即当n =k +1时,结论也成立. 由①②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2≤x n <x n +1<3. (2)解:由(1)及题意得x n +1=3+4x n2+x n .设b n =x n -3, 则1b n +1=5b n +1,即1b n +1+14=51b n +14,所以数列1b n +14是首项为-34,公比为5的等比数列,因此1b n +14=-34·5n -1,即b n =-43·5n -1+1.故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为x n =3-43·5n -1+1.答题模板:第一步: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第一问,先验证n =1时结论成立;第二步:在归纳假设下,证明当n =k +1时结论也成立,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作出命题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的结论;第三步:通过构造辅助数列的方法解决第二问,构造合适的辅助数列;第四步:把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的通项,并求出其通项公式;第五步:把辅助数列的通项公式转化为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课时作业基础对点练(时间:30分钟)1.命题“如果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3n ,那么数列{a n }一定是等差数列”是否成立( )(A)不成立(B)成立 (C)不能断定 (D)与n 取值有关B 解析:因为S n =2n 2-3n ,所以n =1时a 1=S 1=-1,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3n -2(n -1)2+3(n -1)=4n -5,n =1时适合a n ,且a n -a n -1=4,故{a n }为等差数列,即命题成立.2.在△ABC 中,sin A sin C <cos A cos C ,则△ABC 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答案:C3.不相等的三个正数a ,b ,c 成等差数列,并且x 是a ,b 的等比中项,y 是b ,c 的等比中项,则x 2,b 2,y 2三数( )(A)成等比数列而非等差数列(B)成等差数列而非等比数列(C)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D)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答案:B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 2=n 4+n 22,则当n =k +1时左端应在n =k 的基础上加上( )(A)k 2+1(B)(k +1)2(C)(k +1)4+4(k +1)22(D)(k 2+1)+(k 2+2)+…+(k +1)2答案:D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2+14+…+12n -1>12764(n ∈N *)成立,其初始值至少应取( )(A)7(B)8 (C)9(D)10答案:B6.已知f (n )=(2n +7)·3n +9,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f (n )都能被m 整除,则m 的最大值为( )(A)18(B)36 (C)48 (D)54 B 解析:由于f (1)=36,f (2)=108,f (3)=360都能被36整除,猜想f (n )能被36整除,即m 的最大值为36.当n =1时,可知猜想成立.假设当n =k (k ≥1,k ∈N *)时,猜想成立,即f (k )=(2k +7)·3k +9能被36整除;当n =k +1时,f (k +1)=(2k +9)·3k +1+9=(2k +7)·3k +9+36(k +5)·3k -2,因此f (k +1)也能被36整除,故所求m 的最大值为36.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x 2-(a +b )x +ab ≠0,则x ≠a 且x ≠b ”时,应假设为________. 答案:x =a 或x =b8.已知点A n (n ,a n )为函数y =x 2+1图象上的点,B n (n ,b n )为函数y =x 图象上的点,其中n ∈N *,设c n =a n -b n ,则c n 与c n +1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析:由条件得c n =a n -b n =n 2+1-n =1n 2+1+n ,所以c n 随n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c n +1<c n .答案:c n +1<c n9.设平面内有n 条直线(n ≥3),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f (n )表示这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f (4)=________;当n >4时,f (n )=________(用n 表示).答案:5 12(n +1)(n -2)10.已知数列{a n }与{b n }满足b n a n +a n +1+b n +1a n +2=0,b n =3+(-1)n 2,n ∈N +,且a 1=2,a 2=4.(1)求a 3,a 4,a 5的值.(2)设c n =a 2n -1+a 2n +1,n ∈N +,证明:{c n }是等比数列.(1)解:由b n =3+(-1)n 2,n ∈N *,可得b n =⎩⎪⎨⎪⎧1,n 为奇数,2,n 为偶数.又b n a n +a n +1+b n +1a n +2=0,当n =1时,a 1+a 2+2a 3=0,由a 1=2,a 2=4,可得a 3=-3;当n =2时,2a 2+a 3+a 4=0,可得a 4=-5;当n =3时,a 3+a 4+2a 5=0,可得a 5=4.(2)证明:对任意n ∈N *,a 2n -1+a 2n +2a 2n +1=0,①2a 2n +a 2n +1+a 2n +2=0,②a 2n +1+a 2n +2+2a 2n +3=0,③②-③,得a 2n =a 2n +3,④将④代入①,可得a 2n +1+a 2n +3=-(a 2n -1+a 2n +1),即c n +1=-c n (n ∈N *).又c 1=a 1+a 3=-1,故c n ≠0,因此q =-1.所以{c n }是等比数列.能力提升练(时间:15分钟)11.设a ,b ,c 都是正数,则a +1b ,b +1c ,c +1a 三个数( )(A)都大于2(B)都小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答案:D12.平面内有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f (n )个区域,则f (n )的表达式为( )(A)n +1 (B)2n(C)n 2+n +22 (D)n 2+n +1C 解析: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1+1个区域;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4个区域;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7个区域;……,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n )=1+n (n +1)2=n 2+n +22个区域. 1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1)(n +2)…(n +n )=2n ×1×3×…×(2n -1),n ∈N *”时,从假设n =k 推证n =k +1成立时,可以在n =k 时左边的表达式上再乘一个因式,多乘的这个因式为________.答案:2(2k +1)14.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n +1=a 2n -2na n +2(n =1,2,3,…).(1)求a 2,a 3,a 4的值,并猜想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不需证明).(2)记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试求使得S n <2n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并给出证明.(1)解:a 2=a 21-2a 1+2=5,a 3=a 23-2×2a 2+2=7,a 4=a 23-2×3a 3+2=9,猜想a n =2n +1(n ∈N .).(2)证明:S n =n (3+2n +1)2=n 2+2n (n ∈N .), 使得S n <2n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6.下证:当n ≥6(n ∈N .)时都有2n >n 2+2n .①当n =6时,26=64,62+2×6=48,64>48,命题成立.②假设n =k (k ≥6,k ∈N .)时,2k >k 2+2k 成立,那么2k +1=2·2k >2(k 2+2k )=k 2+2k +k 2+2k >k 2+2k +3+2k =(k +1)2+2(k +1),即n =k +1时,不等式成立; 由①②可得,对于所有的n ≥6(n ∈N .)都有2n >n 2+2n 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对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原理的理解和用法;2.以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方程、数列知识为载体,考查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抓住三种证明方法的特点,把握它们解题的一般步骤,熟悉三种方法适用于解决问题的类型;2.加强训练,总结、体会解题中的一些技巧,灵活应用三种方法证明一些实际问题.1.直接证明(1)综合法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 n⇒Q(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2)分析法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2.间接证明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1. 综合法证明问题是由因导果,分析法证明问题是执果索因.2. 分析法与综合法相辅相成,对较复杂的问题,常常先从结论进行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者在证明时将两种方法交叉使用.1. 要证明“3+7<2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反证法,②分析法,③综合法. 答案 ②2. 下列条件:①ab >0,②ab <0,③a >0,b >0,④a <0,b <0,其中能使b a +ab≥2成立的条件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3解析 要使b a +a b ≥2,只要b a >0且ab>0,即a ,b 不为0且同号即可,故有3个.3. 已知函数f (x )=lg1-x1+x,若f (a )=b ,则f (-a )=______(用b 表示). 答案 -b解析 ∵f (-x )=lg1+x 1-x =-lg 1-x1+x=-f (x ), ∴f (x )为奇函数,∴f (-a )=-f (a )=-b .4.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析法是逆推法;⑤反证法是间接证法.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 D解析 由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的定义知①②③④⑤正确.5.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 .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B .三个内角都大于60°C .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答案 B解析 因为“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所以“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否定是“三角形三个内角一个也没有不大于60°”,即“三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B.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例1 已知a ,b ,c 均为正数,证明:a 2+b 2+c 2+⎝⎛⎭⎫1a +1b +1c 2≥63,并确定a ,b ,c 为何值时,等号成立.思维启迪:利用a 2+b 2≥2ab ,1a 2+1b 2≥2ab ,再利用ab +1ab ≥2,根据这个解题思路去解答本题即可.证明 因为a ,b ,c 均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ac , 所以a 2+b 2+c 2≥ab +bc +ac ,① 同理1a 2+1b 2+1c 2≥1ab +1bc +1ac,②故a 2+b 2+c 2+⎝⎛⎭⎫1a +1b +1c 2≥ab +bc +ac +31ab +31bc +31ac ≥6 3.③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a =b =c 时,①式和②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 =b =c ,(ab )2=(bc )2=(ac )2=3时,③式等号成立.即当且仅当a =b =c =314时,原式等号成立.探究提高 综合法往往以分析法为基础,是分析法的逆过程,但更要注意从有关不等式的定理、结论或题设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证明.已知a 、b 、c 为正实数,a +b +c =1.求证:(1)a 2+b 2+c 2≥13;(2)3a +2+3b +2+3c +2≤6. 证明 (1)方法一 a 2+b 2+c 2-13=13(3a 2+3b 2+3c 2-1) =13[3a 2+3b 2+3c 2-(a +b +c )2] =13(3a 2+3b 2+3c 2-a 2-b 2-c 2-2ab -2ac -2bc ) =13[(a -b )2+(b -c )2+(c -a )2]≥0, ∴a 2+b 2+c 2≥13.方法二 ∵(a +b +c )2=a 2+b 2+c 2+2ab +2ac +2bc ≤a 2+b 2+c 2+a 2+b 2+a 2+c 2+b 2+c 2,∴3(a 2+b 2+c 2)≥(a +b +c )2=1,∴a 2+b 2+c 2≥13.方法三 设a =13+α,b =13+β,c =13+γ.∵a +b +c =1,∴α+β+γ=0.∴a 2+b 2+c 2=⎝⎛⎭⎫13+α2+⎝⎛⎭⎫13+β2+⎝⎛⎭⎫13+γ2 =13+23(α+β+γ)+α2+β2+γ2 =13+α2+β2+γ2≥13, ∴a 2+b 2+c 2≥13.(2)∵3a +2=(3a +2)×1≤3a +2+12=3a +32,同理3b +2≤3b +32,3c +2≤3c +32,∴3a +2+3b +2+3c +2≤3(a +b +c )+92=6,∴原不等式成立. 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例2 已知m >0,a ,b ∈R ,求证:⎝ ⎛⎭⎪⎫a +mb 1+m 2≤a 2+mb 21+m . 思维启迪:本题若使用综合法,不易寻求证题思路.可考虑使用分析法. 证明 ∵m >0,∴1+m >0. 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 +mb )2≤(1+m )(a 2+mb 2),即证m (a 2-2ab +b 2)≥0, 即证(a -b )2≥0, 而(a -b )2≥0显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得证.探究提高 分析法的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或本身已经成立的定理、性质或已经证明成立的结论等,运用分析法必须考虑条件的必要性是否成立.通常采用“欲证—只需证—已知”的格式,在表达中要注意叙述形式的规范性.已知a >0,求证:a 2+1a 2-2≥a +1a-2.证明 要证a 2+1a 2-2≥a +1a-2,只要证a 2+1a 2+2≥a +1a+ 2.∵a >0,故只要证⎝⎛⎭⎫a 2+1a 2+22≥⎝⎛⎭⎫a +1a+22, 即a 2+1a 2+4a 2+1a 2+4≥a 2+2+1a 2+22⎝⎛⎭⎫a +1a +2, 从而只要证2a 2+1a2≥2⎝⎛⎭⎫a +1a , 只要证4⎝⎛⎭⎫a 2+1a 2≥2⎝⎛⎭⎫a 2+2+1a 2,即a 2+1a 2≥2, 而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题型三 反证法的应用例3 已知a ≥-1,求证三个方程:x 2+4ax -4a +3=0,x 2+(a -1)x +a 2=0, 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思维启迪:“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证明 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4a )2-4(-4a +3)<0(a -1)2-4a 2<0(2a )2-4×(-2a )<0⇒⎩⎨⎧-32<a <12a >13或a <-1-2<a <0,∴-32<a <-1.这与已知a ≥-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结论成立.探究提高 结论若是“都是”“都不是”“至多”“至少”形式的不等式,或直接从正面入手难以寻觅解题的突破口的问题,宜考虑使用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相违背等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n(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1)解 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d =2,故a n =2n -1+2,S n =n (n +2). (2)证明 由(1)得b n =S nn=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N *,且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即(q +2)2=(p +2)(r +2). ∴(q 2-pr )+2(2q -p -r )=0.∵p ,q ,r ∈N *,∴⎩⎪⎨⎪⎧q 2-pr =02q -p -r =0,∴⎝⎛⎭⎪⎫p +r 22=pr ,(p -r )2=0,∴p =r . 与p ≠r 矛盾.所以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整合典例:(12分)已知函数f (x )=log 2(x +2),a ,b ,c 是两两不相等的正数,且a ,b ,c 成等比数列,试判断f (a )+f (c )与2f (b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审题视角 (1)先判断它们的大小,可用特例法.(2)用分析法探寻证题思路.(3)用综合法完成证明.事实上,取a =1,b =2,c =4,则f (a )+f (c )=f (1)+f (4)=log 23+log 26=log 218,2f (b )=2f (2)=2log 24=log 216,于是由log 218>log 216,猜测f (a )+f (c )>2f (b ). 要证f (a )+f (c )>2f (b ),则只需证log 2(a +2)+log 2(c +2)>2log 2(b +2), 即证log 2(a +2)(c +2)>log 2(b +2)2,也即证(a +2)(c +2)>(b +2)2. 展开整理得ac +2(a +c )>b 2+4b .因为b 2=ac ,所以只要证a +c >2ac ,显然是成立的. 规范解答解 f (a )+f (c )>2f (b ).[2分]证明如下:因为a ,b ,c 是两两不相等的正数,所以a+c>2ac.[4分]因为b2=ac,所以ac+2(a+c)>b2+4b,即ac+2(a+c)+4>b2+4b+4,从而(a+2)(c+2)>(b+2)2.[8分]因为f(x)=log2x是增函数,所以log2(a+2)(c+2)>log2(b+2)2,[10分]即log2(a+2)+log2(c+2)>2log2(b+2).故f(a)+f(c)>2f(b).[12分]温馨提醒(1)综合法和分析法各有其优缺点,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达,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运用,先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表述解答或证明过程.有时要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交替使用,才能成功.(2)本题错误原因一是不会用分析法分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二是不会用综合法表述,从而导致解题格式不规范.将分析法和综合法整合,是证明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方法与技巧1.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3.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4. 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 ,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 失误与防范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命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若a ,b ,c 为实数,且a <b <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ac 2<bc 2B .a 2>ab >b 2 C.1a <1bD.b a >a b答案 B解析 a 2-ab =a (a -b ),∵a <b <0,∴a -b <0,∴a 2-ab >0,∴a 2>ab .① 又ab -b 2=b (a -b )>0,∴ab >b 2,② 由①②得a 2>ab >b 2.2. 设a =lg 2+lg 5,b =e x (x <0),则a 与b 大小关系为( )A .a >bB .a <bC .a =bD .a ≤b答案 A解析 a =lg 2+lg 5=1,b =e x ,当x<0时,0<b<1,∴a>b.3.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b2-ac<3 a”索的因应是() A.a-b>0 B.a-c>0C.(a-b)(a-c)>0 D.(a-b)(a-c)<0答案 C解析由题意知b2-ac<3a⇐b2-ac<3a2⇐b2+a(a+b)<3a2⇐b2+a2+ab<3a2⇐b2+ab<2a2⇐2a2-ab-b2>0⇐a2-ab+a2-b2>0⇐a(a-b)+(a+b)(a-b)>0⇐a(a-b)-c(a-b)>0⇐(a-b)(a-c)>0,故选C.4.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为() A.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B.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C.a,b,c都是奇数D.a,b,c都是偶数答案 B解析自然数a,b,c中为偶数的情况为a,b,c全为偶数;a,b,c中有两个数为偶数;a,b,c全为奇数;a,b,c中恰有一个数为偶数,所以反设为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5.设a>b>0,m=a-b,n=a-b,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 m <n解析 取a =2,b =1,得m <n .再用分析法证明:a -b <a -b ⇐a <b +a -b⇐a <b +2b ·a -b +a -b ⇐2b ·a -b >0,显然成立.6.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实数a ,b ,c ,d 满足a +b =c +d =1,ac +bd >1,则a ,b ,c ,d中至少有一个是非负数”时,第一步要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那么结论的否定是_____. 答案 a ,b ,c ,d 全是负数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故结论的否定是“a ,b ,c ,d 中没有一个非负数,即a ,b ,c ,d 全是负数”.7. 设x ,y ,z 是空间的不同直线或不同平面,且直线不在平面内,下列条件中能保证“若x ⊥z ,且y ⊥z ,则x ∥y ”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条件的代号).①x 为直线,y ,z 为平面;②x ,y ,z 为平面;③x ,y 为直线,z 为平面;④x ,y 为平面,z 为直线;⑤x ,y ,z 为直线.答案 ①③④解析 根据线面关系定理判定.三、解答题(共22分)8. (10分)已知函数f (x )=tan x ,x ∈⎝⎛⎭⎫0,π2,若x 1,x 2∈⎝⎛⎭⎫0,π2,且x 1≠x 2,求证:12[f (x 1)+f (x 2)]>f ⎝⎛⎭⎫x 1+x 22.证明 要证明12[f (x 1)+f (x 2)]>f ⎝ ⎛⎭⎪⎫x 1+x 22, 即证明12(tan x 1+tan x 2)>tan x 1+x 22,只需证明12⎝⎛⎭⎫sin x 1cos x 1+sin x 2cos x 2>tan x 1+x 22, 只需证明sin (x 1+x 2)2cos x 1cos x 2>sin (x 1+x 2)1+cos (x 1+x 2). 由于x 1、x 2∈⎝⎛⎭⎫0,π2,故x 1+x 2∈(0,π). ∴cos x 1cos x 2>0,sin(x 1+x 2)>0,1+cos(x 1+x 2)>0,故只需证明1+cos(x 1+x 2)>2cos x 1cos x 2,即证1+cos x 1cos x 2-sin x 1sin x 2>2cos x 1cos x 2,即证cos(x 1-x 2)<1.由x 1、x 2∈⎝⎛⎭⎫0,π2,x 1≠x 2知上式是显然成立的. 因此,12[f (x 1)+f (x 2)]>f ⎝ ⎛⎭⎪⎫x 1+x 22. 9. (12分)已知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又SB =SD =2,SA =1.(1)求证:SA ⊥平面ABCD ;(2)在棱SC 上是否存在异于S ,C 的点F ,使得BF ∥平面SAD ?若存在,确定F 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由已知得SA 2+AD 2=SD 2,∴SA ⊥AD .同理SA ⊥AB .又AB ∩AD =A ,∴SA ⊥平面ABCD .(2)解 假设在棱SC 上存在异于S ,C 的点F ,使得BF ∥平面SAD .∵BC ∥AD ,BC ⊄平面SAD .∴BC ∥平面SAD .而BC ∩BF =B ,∴平面SBC ∥平面SAD .这与平面SBC 和平面SAD 有公共点S 矛盾,∴假设不成立.故不存在这样的点F ,使得BF ∥平面SAD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若a ,b ∈R ,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 A .lg(1+a 2)>0B .a 2+b 2≥2(a -b -1)C .a 2+3ab >2b 2D.a b <a +1b +1答案 B解析 在B 中,∵a 2+b 2-2(a -b -1)=(a 2-2a +1)+(b 2+2b +1)=(a -1)2+(b +1)2≥0,∴a 2+b 2≥2(a -b -1)恒成立.2. 设a ,b ,c ∈(-∞,0),则a +1b ,b +1c ,c +1a( ) A .都不大于-2 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答案 C解析 因为a +1b +b +1c +c +1a≤-6,所以三者不能都大于-2. 3. 已知f (1,1)=1,f (m ,n )∈N *(m ,n ∈N *),且对任意m ,n ∈N *都有:①f (m ,n +1)=f (m ,n )+2;②f (m +1,1)=2f (m ,1).给出以下三个结论:(1)f (1,5)=9;(2)f (5,1)=16;(3)f (5,6)=26.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3B .2C .1D .0答案 A解析 (1)由f (1,1)=1和f (m ,n +1)=f (m ,n )+2得f (1,2)=f (1,1+1)=f (1,1)+2=1+2=3,f (1,3)=f (1,2)+2=5,f (1,4)=f (1,3)+2=7,f (1,5)=f (1,4)+2=9;(2)由f (1,1)=1和f (m +1,1)=2f (m,1)得f (2,1)=f (1+1,1)=2f (1,1)=2,f (3,1)=2f (2,1)=4,f (4,1)=2f (3,1)=8,f (5,1)=2f (4,1)=16;(3)由f (m ,n +1)=f (m ,n )+2得f (5,6)=f (5,5)+2,而f (5,5)=f (5,4)+2,f (5,4)=f (5,3)+2,f (5,3)=f (5,2)+2,f (5,2)=f (5,1)+2=16+2=18,则f (5,6)=26.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 关于x 的方程ax +a -1=0在区间(0,1)内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 ⎝⎛⎭⎫12,1解析 (1)当a =0时,方程无解.(2)当a ≠0时,令f (x )=ax +a -1,则f (x )在区间(0,1)上是单调函数.依题意,得f (0)f (1)<0,∴(a -1)(2a -1)<0,∴12<a <1. 5. 若a ,b ,c 为Rt △ABC 的三边,其中c 为斜边,那么当n >2,n ∈N *时,a n +b n 与c n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答案 a n +b n <c n解析 取a =b =1,c =2,易知当n >2时,a n +b n =2,c n =(2)n =2·(2)n -2>2,由题意,a n +b n 与c n 的大小关系应该是确定的,故猜想a n +b n <c n .事实上,注意a <c ,b <c ,n >2,所以有a n +b n =a 2a n -2+b 2b n -2<a 2c n -2+b 2c n -2=(a 2+b 2)c n -2=c n ,故a n +b n <c n .6. 凸函数的性质定理为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凸函数,则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x 1,x 2,…,x n ,有f (x 1)+f (x 2)+…+f (x n )n ≤f ⎝⎛⎭⎫x 1+x 2+…+x n n ,已知函数y =sin x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则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 332解析 ∵f (x )=sin x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且A 、B 、C ∈(0,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