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
合集下载
内科临床教学jx03.心电图学习入门
![内科临床教学jx03.心电图学习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fc016d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5.png)
间期、段
R间期
02
ST段
03
R间期 ST段 T间期
01
T间期
04
R间期 正常值秒
ST段 正常在等电位线上,压低任何导联不低于0.05mv,上抬肢体导联不高于0.1mv,胸导联不高于0.3mv.
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全过程,其理论计算值可与实测值比较,若实测值>计算值上限即为其延长,若实测值<计算值下限即为其缩短。计算公式如下:
01
03
02
04
心电图特征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心电图学习入门 Electrocardiagram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202X
概 念 临床意义 导 联 基本波形 测量
心电图总论
生物电
组织体液
体表
仪器
心电图概念
总论
概 念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心电图就是心脏产生的生物电通过 组织、体液传达到体表,再经过一定 的仪器所记录下来的一系列连续曲线。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纵横格的意义及心率的测量
纸速25mm/s,每横格1/25=0.04s 标准电压1mV=10mm,每纵格0.1mV 心率的测量(心率=60/RR间期秒数)
心率的测量
若占五格:心率为60次每分钟
若占三格:心率为100次每分钟
若占一格:心率为300次每分钟
R间期
02
ST段
03
R间期 ST段 T间期
01
T间期
04
R间期 正常值秒
ST段 正常在等电位线上,压低任何导联不低于0.05mv,上抬肢体导联不高于0.1mv,胸导联不高于0.3mv.
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全过程,其理论计算值可与实测值比较,若实测值>计算值上限即为其延长,若实测值<计算值下限即为其缩短。计算公式如下:
01
03
02
04
心电图特征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心电图学习入门 Electrocardiagram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202X
概 念 临床意义 导 联 基本波形 测量
心电图总论
生物电
组织体液
体表
仪器
心电图概念
总论
概 念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心电图就是心脏产生的生物电通过 组织、体液传达到体表,再经过一定 的仪器所记录下来的一系列连续曲线。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纵横格的意义及心率的测量
纸速25mm/s,每横格1/25=0.04s 标准电压1mV=10mm,每纵格0.1mV 心率的测量(心率=60/RR间期秒数)
心率的测量
若占五格:心率为60次每分钟
若占三格:心率为100次每分钟
若占一格:心率为300次每分钟
心电图学教程
![心电图学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1a7b533c1ec5da50e27010.png)
逸搏连续 逸搏连续3个以上者称逸搏心律 连续3
8:20AM
Ⅱ
11:10AM
Ⅱ
(5)异位性心动过速 ectopic tachycardia 异位性心动过速是异位节律点自动性 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异位心律, 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异位心律,其中最常 见 的 是 阵 发 性 心 动 过 速 ( paroxysmal tachycardia)。
交界性早搏与房性早搏 junctional & atrial premature beat
Ⅱ
P
P
P’
P P’
P
房性早搏 其后无完 全性代偿 性间歇, 性间歇, P’波直立 P’波直立
交界性早搏 其后有完全 性代偿间歇, 性代偿间歇, P’波倒置 P’波倒置
(4)逸搏与逸搏心律 escape and escape rhythms 当上位节律发生病损或受到抑制而出现 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或 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 ,(如病窦综合征) 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Ⅲ度房室 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 ,( 传导阻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 传导阻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 ), (如早搏后代偿间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 如早搏后代偿间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 ), 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室。 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室。仅1- 2个异位搏动称逸搏。 个异位搏动称逸搏 逸搏。
P
P
P
心电图特征 1. 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 提早出现的QRS 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 0.12sec, 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常>0.12sec,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2.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 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 间隔的二倍); 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 3. 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P波,而窦性P波可巧合 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 波前无P 而窦性P 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心电图学习ppt课件
![心电图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69c4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b.png)
室内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延长,形 态异常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缩短,QRS波起 始部顿挫,称为预激波 或δ波
03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相关心电 图表现
Chapter
心肌缺血时ST-T改变及定位诊断
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
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ST段压低是最常见的表现,通常表 现为J点后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电解质紊乱时心电图特点分析
血钾浓度降低时,心电图表现为T 波低平或倒置、U波出现、QT间 期延长等。
血钙浓度降低时,心电图表现为 ST段延长、QT间期延长等。
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
血钾浓度升高时,心电图表现为T 波高尖、QRS波群增宽、P波消 失等。
血钙浓度升高时,心电图表现为 QT间期缩短、T波增宽等。
QT间期
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正常时限因心率快慢而异。
02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与诊断
Chapter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分,P波形态 正常,RR间期缩短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次/分,P波形态 正常,RR间期延长
窦性心律不齐
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 >0.12秒,P波形态正常
方向相反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室性搏动,频 率100-250次/分,QRS波宽大
畸形
心室扑动与颤动
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形态振 幅极不匀齐的波动,频率200-
500次/分
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延长,一度房室 传导阻滞时每个P波后 均有QRS波;二度房室 传导阻滞时部分P波后 无QRS波;三度房室传 导阻滞时P波与QRS波 无固定关系
心电图知识讲座ppt
![心电图知识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954b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a.png)
心肌梗死
02
心肌缺血
03
心律失常
04
房室肥大
05
某些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的局限性
不能反映心脏的储备功能。 不能为临床提病源诊断。 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表现无平行关系。 对阵发性心律失常不易捕捉。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一、心电图的发生原理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 心肌的除极与复极 电偶学说 容积导电 心电向量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十二导同步心电图各波的测量应从最早出现波的起点量至最晚结束波的终点。
ST段抬高应从参考水平线的上缘量至ST段的上缘。 ST段压低应从参考水平线的下缘量至ST段的下缘。
四、平均心电轴:
概念:平均心电轴代表整个心室除极的最大综合向量(总向量),在额 面上所指的方向。 一般是测定额面的最大综合向量与I导联之间的度数。规定I导联正侧端为“0” , 负侧端为±180°。循顺时针方向的角度为正,循逆时针方向的角度为负。
心脏的钟向转位是据胸导联的QRS变化来推断,其中主要看V3,并参考V4(即主要看过渡导联)。但须指出,心电图上的这种转位只提示心电位的转位变化,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临床意义:顺钟向转位,右室大的表现 逆钟向转位,左室大之可能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口诀:钟向转位看V3;小r大S顺钟转; 双向波群无旋转。
三、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一般情况下有三个波组成,也可一个波组成,或二个波组成。为此须对其命名。临床上常把相对小的波小写,相对大的波大写。另外每个波的成立要以其顶点是否超过基线为准。否则应称为切迹、挫折。
QRS波的命名原则
QRS波中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
02
心肌缺血
03
心律失常
04
房室肥大
05
某些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的局限性
不能反映心脏的储备功能。 不能为临床提病源诊断。 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表现无平行关系。 对阵发性心律失常不易捕捉。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一、心电图的发生原理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 心肌的除极与复极 电偶学说 容积导电 心电向量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十二导同步心电图各波的测量应从最早出现波的起点量至最晚结束波的终点。
ST段抬高应从参考水平线的上缘量至ST段的上缘。 ST段压低应从参考水平线的下缘量至ST段的下缘。
四、平均心电轴:
概念:平均心电轴代表整个心室除极的最大综合向量(总向量),在额 面上所指的方向。 一般是测定额面的最大综合向量与I导联之间的度数。规定I导联正侧端为“0” , 负侧端为±180°。循顺时针方向的角度为正,循逆时针方向的角度为负。
心脏的钟向转位是据胸导联的QRS变化来推断,其中主要看V3,并参考V4(即主要看过渡导联)。但须指出,心电图上的这种转位只提示心电位的转位变化,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临床意义:顺钟向转位,右室大的表现 逆钟向转位,左室大之可能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口诀:钟向转位看V3;小r大S顺钟转; 双向波群无旋转。
三、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一般情况下有三个波组成,也可一个波组成,或二个波组成。为此须对其命名。临床上常把相对小的波小写,相对大的波大写。另外每个波的成立要以其顶点是否超过基线为准。否则应称为切迹、挫折。
QRS波的命名原则
QRS波中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
心电图学课件
![心电图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e050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c.png)
85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86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87
3.室内传导阻滞 (1)右束支传导阻滞
原理 终末向量延迟 右束支区最后除极
向量右前下
心电图特点
V1 M型波 rSR'波 V5宽S波 ≥0.12S ≤0.11S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88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89
(2)左束支传导阻滞
原理
初始激动易位 初始向量消失 除极全程延 迟 向量右→左
59
室性心动过速
60
左 室 特 发 性 室 速
61
右 室 特 发 性 室 速
62
3.加速性自搏心律
定义: 逸搏点兴奋性↑ 加快的逸搏率 慢于阵
发性心速率
(1) 交界区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交界区波形—窄QRS
70-130bpm
(2) 室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心室波形—宽QRS
60-100bpm
诊断学 心电图学
1
第一节心电学基本知识
一、心电发生原理 (一) 单细胞生物电现象 静息膜电位 处于复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 过程 除极→除极化状态→复极→ 复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 顺序 先除极部先复极 动作电流 电偶运动方向
除极 电源(+)在前 电穴(-)在后 复极 电穴(-)在前 电源(+)在后 小结:除复极时电偶运动产生电量相等 方向
相反的电位变化
2
(二) 在体心脏生物电原理
动作电位过程相同 电偶运动方向相同 动
作电位顺序不同(复极始于心外膜后除极
部)
动作电位传导不同 (闰盘) 细胞排列序列 不同(三层立体) 除极、复极界限重叠 小结: 除复极时电偶运动产生电量不相等、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86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87
3.室内传导阻滞 (1)右束支传导阻滞
原理 终末向量延迟 右束支区最后除极
向量右前下
心电图特点
V1 M型波 rSR'波 V5宽S波 ≥0.12S ≤0.11S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88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89
(2)左束支传导阻滞
原理
初始激动易位 初始向量消失 除极全程延 迟 向量右→左
59
室性心动过速
60
左 室 特 发 性 室 速
61
右 室 特 发 性 室 速
62
3.加速性自搏心律
定义: 逸搏点兴奋性↑ 加快的逸搏率 慢于阵
发性心速率
(1) 交界区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交界区波形—窄QRS
70-130bpm
(2) 室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心室波形—宽QRS
60-100bpm
诊断学 心电图学
1
第一节心电学基本知识
一、心电发生原理 (一) 单细胞生物电现象 静息膜电位 处于复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 过程 除极→除极化状态→复极→ 复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 顺序 先除极部先复极 动作电流 电偶运动方向
除极 电源(+)在前 电穴(-)在后 复极 电穴(-)在前 电源(+)在后 小结:除复极时电偶运动产生电量相等 方向
相反的电位变化
2
(二) 在体心脏生物电原理
动作电位过程相同 电偶运动方向相同 动
作电位顺序不同(复极始于心外膜后除极
部)
动作电位传导不同 (闰盘) 细胞排列序列 不同(三层立体) 除极、复极界限重叠 小结: 除复极时电偶运动产生电量不相等、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ee6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1.png)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平静呼吸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平 静呼吸,避免深呼吸或
憋气。
配合医生操作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检 查,如需要改变体位或 进行某些动作时,应积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意义,如P波、QRS波群、T 波等,以及它们在心肌缺血/梗死时的变化。
诊断要点
总结心肌缺血/梗死的心电图诊断要点,如ST段抬高或压 低、T波倒置等。
心律失常案例剖析
案例介绍
展示一份典型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包括心率、节律等方面 的异常。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变化,如P波消失、QRS波群增宽 等,以及它们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表现与解读 • 异常心电图识别与诊断意义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这些 特性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 功能。
检查前准备工作建议
保持安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饮食刺激,以确 保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
去除金属物品
取下身上的金属饰品、手表等物品,避免对 心电图结果产生干扰。
穿着宽松舒适
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或化 纤衣物,以减少静电干扰。
提前预约并了解检查流程
提前与医院或检查中心预约,了解检查流程 和相关注意事项。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或P波后无QRS波群。
心音、血压、脑电图ppt-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
![心音、血压、脑电图ppt-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fc3f131ec3a87c24128c486.png)
6 测量正常动脉的血压 重复上一操作,同时注意检压计读数.但徐徐放气时,第一次听
到的血管音即代表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之前的血管音代 表舒张压.记下血压读数,放空压脉带,使压力降低为零,重复 测压2-3次,记录测压均值. 7 实验观察 • 受使者加深呼吸加快呼吸频率对血压的影响 记录正常的血压后,令受使者加快加深呼吸1min测压 • 肢体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心室各部分已全部进入去极化状态, 但尚未开始复极,故心室各部分之 间没有电位差存在,曲线恢复到基 线水平。
心室开始去极化到 全部复极化完毕所 需时间,与心率相 关
步骤
• 让受试者安静平卧,全身肌肉松弛; • 安装电极,连接导联线,酒精棉球: • 红色右手;黄色左手;绿色左足;黑色右足 • Power, AC, Sensitivity(1);
2 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排空后再将螺丝旋 紧,打开开关。
3 受试者脱右臂衣袖,将压脉带裹于左上臂距肘窝3cm上方处, 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使其松紧适度,手掌向上放实验 台。
4 在压脉带下方,肘窝上方找到动脉波动处,将听诊器的胸具置 于动脉上。
5 听取血管内音变化。 向压脉带充气加压,同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消失后 再加压30mmHg,然后稍稍扭松打气球上的螺丝,缓慢放气, 仔细倾听听诊器内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先是由无到 有,次之由低到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如此反复进 行2-3次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每组同学两人互相测量记录血压P89 思考题:P91 第二题
[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间接测定人体血压的原理和 方法
[基本原理]
通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没有声音 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
➢ 外加压力>收缩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c0f87baaea998fcc220e70.png)
下呼吸道
管腔狭窄、粘膜柔嫩 血管丰富、肺弹力组织差
肺泡数量少
“三少” 呼吸道粘膜表面sIgA少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
临床意义 易感染、充血、水肿
阻塞,并发肺气肿及不张
解剖生理特点
年龄越小频率越快 节律可不规整
呼吸频率、节律
肺活量小
“三小” 潮气量小
功能
肺容积小
呼吸频率和节律: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⑴ 新生儿:40~50次/分;6-12个月:30-35次/分;
Clinical Manifestation
开始为上感症状 咳嗽为主要症状,先为干
咳,以后有痰 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
热、呕吐、腹泻等 体检:呼吸音粗糙、散在
、不固定罗音,无呼吸困 难 胸片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Summary
支气管炎是一组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急性支气管 感染,婴幼儿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婴幼儿常有 发热、呕吐、腹泻等。体检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不 固定罗音,胸片示肺纹理增粗。哮喘性支气管炎呼气时 有哮鸣,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和粗湿罗音,有反复发作倾 向。治疗以抗感染和对症为主,重症需用激素。
急性支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
为支气管粘膜发生的炎症 气管常受累,又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症 常继发感染后,或为急性传染病的一种
表现
Etiology
感染因素: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或其它 病原体
婴幼儿呼吸道特点:支气管相对狭小,粘 膜炎症时充血、肿胀加重支气管狭窄
其他因素:免疫功能失调、营养性疾病、 特异性素质
急性肺炎
Acute Pneumonia
由各种不同的病原体或其他因素( 吸入、过敏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Epidemiology
完整心电图学习课件
![完整心电图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06b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 检测电极如对向电源描记出高T-P段, ST段表现压低。
• 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代 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 正常值: 0.12 ~ 0.20s • 与年龄和心率有关 幼儿及心率快时,
PR 缩短;老年人及心率慢时, PR 略延 长,但不超过0.22s。
正常心室除极顺序
• 开始于室间隔中部, 自左向右除极; •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
胸导联心电图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直接记录探查电
极下方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
导联轴: 每一肢导联正负极之间的假想连线。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
• 横向表示时间 – 每小格 - 0.04 s – 每大格 - 0.20 s
• 纵向表示电压 – 每小格 - 0.1 mV – 每大格 - 0.5 mV
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双侧心室肥大
• 大致正常心电图。 • 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会影响心室肌的复极, 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改变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高耸、低平、双向、倒
双侧心房肥大
• P波增宽 ≥ 0.12s, • 振幅 ≥ 0.25mV, • V1呈高大双向P
波, 上下振幅均 超过正常范围。
二 心 室 肥 大
左心室肥大
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重要) Rv5或6>2.5mV; Rv5+Sv1 >4.0mV(男) >3.5mV(女) R I >1.5mV;RavL >1.2mV; RavF >2.0mV; R I +SⅢ>2.5mV。
• 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代 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 正常值: 0.12 ~ 0.20s • 与年龄和心率有关 幼儿及心率快时,
PR 缩短;老年人及心率慢时, PR 略延 长,但不超过0.22s。
正常心室除极顺序
• 开始于室间隔中部, 自左向右除极; •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
胸导联心电图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直接记录探查电
极下方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
导联轴: 每一肢导联正负极之间的假想连线。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
• 横向表示时间 – 每小格 - 0.04 s – 每大格 - 0.20 s
• 纵向表示电压 – 每小格 - 0.1 mV – 每大格 - 0.5 mV
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双侧心室肥大
• 大致正常心电图。 • 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会影响心室肌的复极, 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改变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高耸、低平、双向、倒
双侧心房肥大
• P波增宽 ≥ 0.12s, • 振幅 ≥ 0.25mV, • V1呈高大双向P
波, 上下振幅均 超过正常范围。
二 心 室 肥 大
左心室肥大
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重要) Rv5或6>2.5mV; Rv5+Sv1 >4.0mV(男) >3.5mV(女) R I >1.5mV;RavL >1.2mV; RavF >2.0mV; R I +SⅢ>2.5mV。
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eec20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7.png)
我们的目标
一、理解以下心电生理
1 速率
2 节律
3 心电轴
4 心脏肥大 阻滞*
5 心肌梗塞
二、如何看心电图?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二十三页。
第二节 心电图图形描绘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二十三页。
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三页。
一、速率
1、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的后壁; 2、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决定了心博速率。它发
侧的心房肥大。
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三页。
4.1、右房肥大
特点:
1、右心房比左心房先除极,P波的宽度增加,出 现双向P波,并且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高大。
2、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在II、III、
aVF导联表现最突出;
3、补充知识:此心电图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
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描记了P波。
窦房结是“市长”(正常心脏起博点)
3、如果正常的起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时,心脏
其他部位就可能会取代窦房结成为起博点,我们
称之为“代理市长”
4、代理市长在心电图上又叫“异位起博点”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三页。
心房内有潜在的异位起博点,任何一个都能以75次/min的 速率接任“代理市长”(起博活动)
V1导联位于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刚好 在心房上,这样V1的P波变为我们提供 了心房肥大的最好指征。
复习:1、胸部的皮肤电极均是正极。 2、心房分为左心房、右心房。
第六十页,共一百二十三页。
如果心房肥大,则呈现双向P波(正极和负极)
出现双向p波
心房肥大!
★ 如果V1导联中P波呈双向,我们便可知道一定右一
第二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
![第二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84b01204a1b0717ed5dd50.png)
平安与交通系统:如社区内的消防、警暑、 卫生环保所等维护性效劳机关,社区居民 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运输能否便利?
2.资料搜集的方法
系统观察法 文献法 调查法
系统观察法
驾车周游调查法:是经过步行或将汽 车车窗摇下,应用敏锐的感官自动搜 集社区的资料,了解社区的现状、居 民的生活情形及安康需求等,可在不 同时间延续停止2~3次。
为目的,迷信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安康
效果,有方案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
片面、全体护理的一种任务方法。
护理顺序基本步骤 ①评价 ②诊断 ③方案 ④实施 ⑤评价。
护理评价
搜集资料 剖析整理资料 记载资料 核实
护理诊断
剖析资料
1.资料分类;
2.将取得的资料与正常值及规范停 止比
第二章-上海交通大学医 学院精品课程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
Learning Objective
说明社区护理评价的意义 描画社区护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说明资料搜集的方法并比拟各自的优
缺陷 区别社区护理评价与临床护理评价的
不同之处
一 护理顺序
定义
护理顺序是指点护理人员以满足
护理对象身心需求,恢复或增进安康
社区的动植物散布:动植树物的散布能 否对人群形成危害?
社区中的医疗保健效劳点:如社区中 主要的医疗保健场所场所、位置,社 区居民可以运用的社区以外的必要的 医疗保健效劳,社区无法满足居民的 需求的缘由等。
人为环境:社区中的主要工业、空气 污染、水、噪声污染,交通状况等。
人口群体特征
人口的数量和密度; 人口构成:包括社区人口的年龄、性别、
婚姻、籍贯等的组成,社区人口的职业类 型、教育水平组成。
人口的安康状况:包括社区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以及本 社区居民的主要安康效果。
2.资料搜集的方法
系统观察法 文献法 调查法
系统观察法
驾车周游调查法:是经过步行或将汽 车车窗摇下,应用敏锐的感官自动搜 集社区的资料,了解社区的现状、居 民的生活情形及安康需求等,可在不 同时间延续停止2~3次。
为目的,迷信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安康
效果,有方案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
片面、全体护理的一种任务方法。
护理顺序基本步骤 ①评价 ②诊断 ③方案 ④实施 ⑤评价。
护理评价
搜集资料 剖析整理资料 记载资料 核实
护理诊断
剖析资料
1.资料分类;
2.将取得的资料与正常值及规范停 止比
第二章-上海交通大学医 学院精品课程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
Learning Objective
说明社区护理评价的意义 描画社区护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说明资料搜集的方法并比拟各自的优
缺陷 区别社区护理评价与临床护理评价的
不同之处
一 护理顺序
定义
护理顺序是指点护理人员以满足
护理对象身心需求,恢复或增进安康
社区的动植物散布:动植树物的散布能 否对人群形成危害?
社区中的医疗保健效劳点:如社区中 主要的医疗保健场所场所、位置,社 区居民可以运用的社区以外的必要的 医疗保健效劳,社区无法满足居民的 需求的缘由等。
人为环境:社区中的主要工业、空气 污染、水、噪声污染,交通状况等。
人口群体特征
人口的数量和密度; 人口构成:包括社区人口的年龄、性别、
婚姻、籍贯等的组成,社区人口的职业类 型、教育水平组成。
人口的安康状况:包括社区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以及本 社区居民的主要安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