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PPT课件
《燃烧基础知识》课件
![《燃烧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7431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8.png)
燃烧的效率
燃烧效率的定义
燃烧效率是指燃烧过程中有效能量与总能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 示。
影响因素
燃烧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燃料类型、燃烧条件、空气供 应和燃烧设备的设计等。
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通过优化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改善燃烧设备的热工况、采用催化 燃烧等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
燃烧的安全措施
控制可燃物浓度
01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可燃物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达到爆
炸极限。
通风与排气
02
保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及时排除可燃气体和粉尘,防止浓
度积累。
防火分隔与消防设施
03
设置防火分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
检查其有效性。
燃烧的安全事故处理
紧急疏散
一旦发生燃烧事故,应立 即启动紧急疏散程序,迅 速撤离现场人员至安全区 域。
燃烧反应缓慢,通常不会发出可见火焰, 而是以热辐射形式释放出热量的现象。
燃烧的过程
引燃阶段
在引燃阶段,可燃物质与点火源 接触并开始燃烧。此阶段需要足 够的点火能量和可燃物质的存在
。
燃烧阶段
在燃烧阶段,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 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此阶段是燃烧过程中的主要阶段。
熄灭阶段
在熄灭阶段,燃料被完全消耗或氧 气耗尽,燃烧反应停止。此阶段释 放的热量和气体逐渐减少。
燃烧的物理特性
要点一
总结词
燃烧的物理特性包括火焰的形成和传播、热辐射和燃烧产 物的状态变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与氧化剂反应产生火焰。火焰的形 成和传播与可燃物的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和环境因素有关 。火焰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并具有特定的温度和 发光特性。此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辐射可以传递热量 ,影响周围物质的状态变化。最后,燃烧产物可以是气态 、液态或固态,取决于可燃物的组成和反应条件。
燃烧学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燃烧学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a889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4.png)
1.爆炸浓度极限:可燃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 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遇火会产生爆炸 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遇 火会产生爆炸 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 性大小的主要依据。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二、 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
1.单质的燃烧产物 一般单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该单质元素的氧 化物。
2.化合物的燃烧产物 一些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完全燃烧产物外, 还会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最典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是一氧化碳(CO2),它能进一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伴有热裂解,会分 解产生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光气、 氰化氢等。
第二节 燃烧类型
燃烧按其发生的瞬间的特点不同,分为闪燃、着 火、自燃、爆炸。
一、 闪燃
(一)闪燃的含义
定义: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整齐,遇明火 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 因为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蒸发出来的蒸 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 补充维持稳定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
4.木材的燃烧产物 木材是一种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主要以纤维素分子形式存在。木材燃烧主要生成二氧 化碳、水蒸气、甲酸、乙酸、一氧化碳等产物,也会 申城可燃蒸气及颗粒。
三、 燃烧产物的毒性
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 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是由于吸入毒 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一氧化碳是火灾中最危险的气 体。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最全版)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8046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d.png)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班级:,姓名:1•烃CH完全燃烧的反应通式:C,H,+h+F/4)O2f x CO2+e/2)H2O。
(1)烃CH的物质的量一定时,烃CH的耗氧量与吐y生有关;xyxy(2)烃CH的质量一定时,烃CH的耗氧量与yx有关;xyxy注意:常压下,反应温度高于100□时,生成物H2O是气体。
2•有机物C x H y O z完全燃烧的反应通式:C x H y O z+(x+y/4-z/2)O2f x CO2+(y/2)H2O。
3•有机物C:H;O z完全燃烧的规律:F"(1)有机物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燃烧时:a.若生成的CO2为定值,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化学式中C原子数相同;b.若生成的H2O为定值,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化学式中H原子数相同;c.若耗氧量为定值,则混合物中各组分耗氧量相同,如CH和CH^(H2P)m^(CO2)n;(2)有机物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时,若无论混合物的混合比如何「燃烧时生成的CO2相同,则混合物中各组分的C元素的百分比含量相同:a.混合物最简式相同(包括同分异构体),如C2H2和C6H6,HCHO和CH3COOH;b.混合物最简式不同,如CH4与C8H16O等,此类有机物的特征是C%不变,将H质量与O质量进行等效替代,即16H〜O,如CH4等价于C8H32,C8H32(C8H16H16)等价于C8H16O(3)有机物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时,若无论混合物的混合比如何,燃烧时生成的H2O相同,则混合物中各组分的H元素的百分比含量相同:a.最简式相同(包括同分异构体),如C2H2和C6H6,HCHO和CH3COOH;b.最简式不同,如C7H8和C3H8O3等,此类有机物的特征是H%不变,将C质量与O质量进行等效替代,即4C〜30,如C7H8等价于C3H8C4,C3H8C4等价于C3H8O3;(4)有机物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时,若无论混合物的混合比如何,耗氧量均为定值,则混合物中各组分的C%、H%都相同,即有机物的最简式相同;4•在解决有机物燃烧相关的问题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有:燃烧反应通式法、平均分子式法、差量法、等效分子式法、极限法等。
有机物燃烧规律
![有机物燃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f5eb665ff00bed5b8f31d01.png)
A.C3H4,C2H6 B.C3H6,C3H8O
C.C3H6O2,C3H8O D.C3H8O,C4H6O2
例: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取等物质的量在足量氧中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同的组是
A.C2H6 和 C3H6O2 B.C2H2 和 C2H4O C.C2H4O2 和 C2H6O
D.C2H4 和 C2H6O
3、有机物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燃烧
应前后体积不变,符合上述总结燃烧规律,当平均 H 原子数为 4 的符合此条件。
分析选项 B 不符合此条件,因为 CH4、C3H6 平均 H 原子数必大于 4,而选项 A、C 两种 H 原子数均为 4,平均 H 原子数必为 4,选项 D,C2H2、C3H6,平均 H 原子数可能为 4,而题中两 种烃以一定比例混合,选项 D 也符合,所以,答案为 B。
式相同
量 C%相同(不管 量 H%相等(不管 C%和含氢量 H%均相 最简式是否同) 最简式是否相同) 等
A、B 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质量比进行混合,只要总质量保持一定,则完全燃烧时 耗氧量与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量之间的关系:
若生成的 CO2 量不变,则分二种情况:A、B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 异构体;另一种情况是:A、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必 然相等,如:HCHO 与 CH3COOH;C16H34 与 C16H18O 等。
A.50g 乙醇和 50g 甲醚
B.100g 乙炔和 100g 苯
C.200g 甲醛和 200g 乙酸 D.100g 甲烷和 100g 乙烷 解析:A 中的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B、C 中两组物质最简式相同,故答案为 D。
3、有机物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燃烧
燃烧理论及应用PPT课件
![燃烧理论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4b5c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0.png)
一、闪燃与闪点
闪燃意义 ➢ 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从防火的观点来说,
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 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时,闪燃现象 是必须掌握的一种燃烧类型。
2024/7/29
一、闪燃与闪点
闪点分级 ➢ 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等) ➢ 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 燃烧素学说认为,某种物体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其 中含有一种燃烧素,燃烧时,燃烧素就从物体内逸出。
➢ 例如,蜡烛的燃烧。 ➢ 燃烧素学说在解释什么是燃烧素时,认为火是由无
数细小活跃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由这种火微粒构成 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烧素,物质如果不含有燃烧素则不能 燃烧。
2024/7/29
二、燃烧的氧学说
【学习目标】
1、了解着火理论 2、掌握闪燃与闪点、自燃与自燃点、着火与着火点 3、熟悉最小点火能量和消焰距离、物质的燃烧历程、燃烧
产物
2024/7/29
目录
一 着火理论 二 燃烧的类型
2024/7/29
第一节 着火理论
2024/7/29
一、燃烧素学说
基本内容
➢ 18世纪以前,欧洲盛行燃烧素学说(亦称燃素学说), 对当时化学界的影响很大。
基本内容
➢ 有一体积为V(m3)的容器,其中充满有化学均匀可燃 气体混合物,其浓度为C(kg/m3),容器的壁温为T0(K),
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正以速度u(kg/m3﹒s)在进行反
应,
➢ 化学反应后所放出的热量,一部份加热了气体混合物 ,使反应系统的温度提高,另一部份则通过容器壁而传给 周围环境
可燃物质或助燃物质先吸收能量而离解为游 离基,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将燃烧热释放出来,直至全部物质燃烧完或由于 中途受到抑制而停止燃烧。
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PPT
![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67f8b0c8d376eeaeaa319a.png)
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很关键。由表中信息可得出两点 结论;一是烷烃同系物和烯烃同系物随分子中碳原 子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二是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 和烯烃沸点不同。第(3)问需要利用表中沸点数据, 该生没能利用好这一信息,还是主观地认为烷烃与 烯烃的性质不同,很盲目地使用溴水,认为溴水与烯 烃反应,与烷烃不反应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没看清 题目要求是将两气体分离而不是鉴别。至于第(2) 中的②,该生多选了B,两种有机物分子式分别为 C6H10和C6H12,等物质的量的二者燃烧,耗氧量明显 不同,但生成CO2的量相同,该生答非所问。
的CO2最多;
n(
H 2O1 2 )n(
H 1)14 、114 、
216228
123106,121164最大,故CH4生成的H2O最多。
(4)温度≥100℃条件下,当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时,该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y=4的为CH4、
C2H4,故答案为CH4、C2H4。
答案 (1)CH4
(2)C2H6
2.现有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 (1)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
的是_______;
(2)同状况、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
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
多的是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
(4)在120℃、1.01×105 Pa下时,有两种气态烃和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
氧化反应
解析 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 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其应用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17f80349649b6649d74760.png)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其应用一、有机物燃烧规律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烃:C x H y + (x+y/4)O2→xCO2+(y/2)H2O烃的衍生物:C x H y O z+(x+y/4-z/2)O2→xCO2 + (y/2)H2O依据燃烧通式,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规律一】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的多少由x+y/4或x+y/4-z/2来决定,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规律二】等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的多少由y/x或氢的质量分数来决定,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二、常见题型分析【题型一】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耗氧量的判断解题方法:1、若属于烃类物质,消耗氧气的量的多少由x+y/4来决定;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消耗氧气的量的多少由x+y/4-z/2来决定,也可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 x H y·(H2O)n或C x H y·(CO2)m或C x H y·(H2O)n·(CO2)m等形式,再按x+y/4值的大小来比较耗氧量;2、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一定;3、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例1、常温常压下,取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四种烃,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A、甲烷B、乙烯C、乙炔D、苯例2、1molC x H y(烃)完全燃烧需要5molO2,则x与y之和可能是()A、x+y=5B、x+y=7C、x+y=11D、x+y=例3、下列各组有机物,不管组内两种物质以何种比值混合,只要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则在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为恒量的是()A、C3H8和C4H6B、C5H10和C5H12OC、C5H10和C6H6D、C2H6O和C2H6O2例4、已知A、B只可能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等,则A和B的分子量相差不可能为(n为正整数) ( )A、8nB、14nC、18nD、44n例5、下列各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值混合,只要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的是A、甲烷和甲酸甲酯B、乙烷和乙醇C、苯和苯甲酸D、乙炔和苯【题型二】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耗氧量的判断解题方法:1、当有机物的质量相同时,根据烃分子中碳元素或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碳元素百分含量越小或氢元素的百分含量越大,则消耗氧气越多。
必修二烃的燃烧规律 上课 ppt课件
![必修二烃的燃烧规律 上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39700226fff705cc170aeb.png)
2021/2/5
必修二烃的燃烧规律 上课
5
例1:在压强一定,温度150 ℃ 条件下,某有
机物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 有机物可能是( )
A、CH4 C、C2H4
B、C2H6 D、C2H2
AC
例2、20℃时, 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
中, 点燃爆炸后回到原温度, 此时容器内气体的
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 经氢氧化钠吸收后, 容器
例4: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
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
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
符合此条件的是( BD )
A.CH4 C2H4
B.CH4 C3H6
C.C2H4 C3H4
D.C2H2 C3H6
2021/2/5
必修二烃的燃烧规律 上课
7
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规律
2021/2/5
4
2、温度高于100℃,生成气态水 : △V = V前 -V后=1 - y/4
(1)当y < 4时,△V> 0,气体体积减小,反 应后压强减小;则烃为C2H2
(2)当y=4时,△V=0,气体体积不变,反 应后压强不变;则烃为CH4、C2H4、C3H4
(3)当y > 4时,△V< 0,气体体积增大,反 应后压强增大。常用于体积差量计算。
内几乎成真空, 此烃可能是
A.CH4 C.C3H4
B.C2H6 D D.C2H4
2021/2/5
必修二烃的燃烧规律 上课
6
例3.常温常压下10 mL气态烃与50 mL O2(过量) 混合并点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剩余35 mL气体,
有机物燃烧规律
![有机物燃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38c403583c4bb4cf7ecd12c.png)
题型一: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 1、烃类物质(CxHy)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y/x 成正比。 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 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含碳或氢的质量分 数一定;若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 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 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或氢的 质量分数相同。 3、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两者的关系为: ⑴同分异构体 或 ⑵最简式相同
题型四: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 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时: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a:b,则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的 个数比为a:2b,该有机物是否存在氧原子,有 几个氧原子,还要结合燃烧时的耗氧量或该物 质的摩尔质量等其他条件才能确定。
例8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 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1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C、有机物必定含O 答案:B、D D、无法判断有机物是否含O
有机物燃烧的规律是中学有机化学基础中的 常见题型,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许多学 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混淆,现将其归纳 总结如下: 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 烃: CxHy+(x+y/4)O2→xCO2+(y/2)H2O 烃的衍生物: CxHyOz+(x+ y/4 - z/2)O2→xCO2+(y/2)H2O
解析:产生的CO2与耗氧量的体积比为2:3,设该有 机物为1mol,则含2mol的C原子,完全燃烧时只能消耗 2mol的氧气,剩余的1mol氧气必须由氢原子消耗,所 以氢原子为4mol,即该有机物可以是A,从耗氧量相当 的原则可知B也正确。答案为A、B。
2、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O2的物 质的量的情况符合通式Cn· 2O)m (H 3、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 质的量的情况 ⑴若CO2和O2体积比为4∶3 ,其通式为 (C2O)n · 2O)m。 (H ⑵若CO2和O2体积比为2∶1 ,其通式为 (CO)n · 2O)m。 (H
化学课件《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优秀ppt 通用
![化学课件《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优秀ppt 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b9acb6cc22bcd126ff0c89.png)
最大,故CH4生成的H2O最多。 (4)温度≥100℃条件下,当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时,该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y=4的为CH4、 C2H4,故答案为CH4、C2H4。 答案 (1)CH4 (2)C2H6 (3)C2H4 CH4 (4)CH4、 CH
迁移应用4 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 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________。
①C2H2与C6H6及C8H8
②单烯烃(CnH2n)与环烷烃
【典例导析】100℃时,两种 烃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 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 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 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甲烷 B.一定含有乙烯 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
C正确;苯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 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 ——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 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 热为2 221.5 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
C.原O2、CH4、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1∶2∶6,反 应后容器内生成的固体是Na2CO3和NaOH
D.原O2、CH4、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4,反 应后容器内生成的固体是NaHCO3和NaOH
解析 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CH4+2O2 CO2+2H2O 2CO2+2Na2O2 2Na2CO3+O2 2H2O+2Na2O2 4NaOH+O2 反应停止后的容器内温度仍为250℃,气压为零,说明 容器内无气体存在,也不可能有NaHCO3。O2、CH4、 Na2O2三者之间的综合反应关系为: O2+2CH4+6Na2O2 2Na2CO3+8NaOH。 答案 C
有机物燃烧的规律
![有机物燃烧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ff41398168884868662d6ca.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有机物燃烧的规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有机物燃烧的规律(一)——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规律对于CxHy的烃,其完全燃烧可表示为:CxHy+(x+y/4)O2 xCO2+y/2H2O一、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当生成水为气态时,其体积变化:△V=V前-V后=1+(x+y/4)-(x+y/2) =1-y/4可见:任何一种气态烃完全燃烧,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只与该烃所含的H原子数有关而与C原子数无关。
①当y<4时,气体体积减少,如C2H2;②当y=4时,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如CH4,C2H4,C3H4;③当y>4时,反应后体积变大,如C2H6,C3H8,C4H8等;二、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其体积变化:△V=V前-V后=1+(x+y/4)-x =1+y/4可以看出,无论何气态烃,其燃烧后气体体积都会减少。
典型习题:1、aml三种气态烃与足量的氧气的混合物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150℃、1.01×105Pa),气体体积仍为aml,则三种烃可能是()A、CH4、C2H4、C3H4B、C2H6、C3H6、C4H6C、CH4、C2H6、C3H8D、C2H4、C2H2、C4H6解析:气态烃燃烧后生成水蒸气且气体体积不发生改变,其平均氢原子数y=4,故应选A、D2、A、B、C三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共aml,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标准状况)气体体积减少了2aml,则三种烃可能是()A、CH4、C2H4、C3H4B、CH4、C2H6、C3H8C、C2H6、C3H6、C4H6D、C2H4、C2H2、C4H6解析:气态烃燃烧后生成液态水,其体积变化应为:△V=1+y/4,则有aml(1+y/4)=2aml y=4即:三种混合烃的平均H原子数为4,故应选A、D有机物燃烧规律(二)——燃烧耗氧量及生成CO2和H2O多少的规律一、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y/4)的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生成CO2的多少取决于碳原子个数(X的值),其值越大,生成的CO2越多;生成H2O的多少取决于氢原子个数(y的值),其值越大,生成的H2O越多。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PPT教学课件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4e05a0975f46527d3e1cd.png)
CH3COOH
C.C2H4
C2H5OH
D.CH4
C10H8O2
利用差值法确定分子中的含H数
CxHy +(x + y/4)O2 —→ xCO2 + y/2H2O
1 x + y/4
x (液)
ΔV 减少1 + y/4
1 x + y/4
x y/2(气) 减少1 - y/4
增加y/4 – 1
规律:
(4)烃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变化规律(H2O为气态)
专题一
有机物燃烧规律
两个方程式
CxHy + (x+y/4)O2 → xCO2 + y/2H2O CxHyOz +(x+y/4-z/2)O2→xCO2 +y/2物组成关系
耗氧问题:
①相同物质的量的烃,耗氧量比较 ②相同质量的烃,耗氧量比较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A:①CH4、②C3H4、③C2H4、④C2H2、⑤C3H8; B:①C3H8、②C2H6O、③C2H4O2、④C3H8O、
⑤C3H6O2
规律:(3)总质量相等,任意混合,
生成CO2相等,即含碳量相等; 生成H2O相等,即含氢量相等。
【例4】、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论二者以
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 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奋起。其所以如此,一 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 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
竭力量之源。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 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 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 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 的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现有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 (1)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
的是_______;
(2)同状况、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 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 多的是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 (4)在120℃、1.01×105 Pa下时,有两种气态烃和 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 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 解析 (1)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氢元素的质 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CH4、C2H4、C2H6中的 4 4 6 y 依次为 、 、 , 故CH4耗O2最多; 1 2 2 x
y Δ V=V前-V后=1+ ,体积总是减小。 4
(3)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
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烃分子 中的碳原子数无关。
2.判断混合烃的组成规律
在同温同压下,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 x 体积 CO2 和y体积水蒸气,当为混合烃时,若x<2,则必含 CH4;当y<2时,必含C2H2。 3.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规律
y ( x ) 的值越 (2)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 4 y 大,耗氧量越大,CH4、C2H4、C2H6的 x 依次为 4 4 4 6 1 2、 2 3、 3 3.5, 故C2H6耗O2最多; 4 4 4 (3)n(CO2)=n(C),因为等质量的CH4、C2H4、C2H6的
1 1 1 1 1 、 2、 2, 2 最大,故C2H4生成 16 28 30 28 的CO2最多; n(H 2 O) 1 n(H) 1 1 4、1 1 4、 2 2 16 2 28 1 1 1 1 6, 4最大,故CH4生成的H2O最多。 2 30 2 16
n(C)分别为
(4)温度≥100℃条件下,当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时,该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y=4的为CH4、 C2H4,故答案为CH4、C2H4。
答案 (1)CH4 (2)C2H6 (3)C2H4 CH4
(4)CH4、C2H4
3.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 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________。 (2)已知在101 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相同条件下,若2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
(
)
解析
选取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 研究,生成
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和2 mol,所以 其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甲烷,另一种烃分子中一定含有4个氢原子,可能是乙 烯或丙炔。
答案
A
方法技巧 首先根据图象数据分析求出混合烃的平 均分子组成,然后依据平均组成规律,判断混合烃的 组成。
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
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120℃、101 kPa下,a mL由CO、CH4组成的混 合气体在b mL 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 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 CO2,则
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_____(保留2位小数)。
(1)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多 y ( x ), 生成CO2量多少决定于x值,生成 少决定于 4 y 水量多少决定于 值。 2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因1 mol C(12 g)耗O2
1 mol,4 mol H(4 g)耗O2 1 mol,故质量相同的
烃,H%越高(即y/x越大),耗氧量越多,生成的水越多, CO2越少。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 混合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生成H2O及耗
章末考能特训
解题技能4 常见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燃烧通式:
1.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1)燃烧后温度高于100℃时,水为气态:
y V V后 V前 1 4
y=4时,Δ V=0,体积不变,对应有机物CH4、C2H4和
C3 H4 。
y>4时,Δ V>0,体积增大。 y<4时,Δ V<0,体积减小,对应有机物只有CH≡CH。 (2)燃烧后温度低于100℃,水为液态:
O2的量也一定相等。满足上述条件的烃有:
①C2H2与C6H6及C8H8 ②单烯烃(CnH2n)与环烷烃。
【典例导析】100℃时,两种
烃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 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 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 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甲烷 B.一定含有乙烯 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
a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 4
解析
mL,则a与b关系的数
学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 (1)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
同的分子数(或相同的物质的量)。1 mol CO燃烧转
移2 mol e-,1 mol CH4燃烧转移8 mol e-,二者转移 电子数之比为1∶4。 (2)1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 6.30 283 kJ 891 kJ 2
迁移应用
1.把 a mol H2和 b mol C2H4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
它们一部分发生反应生成w mol C2H6,将反应混合
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a+3b
( B )
B. a 3b 2 a 7 C. 3b w D. a 3b 7 w 2 2 2 2 解析 根据守恒关系,与生成的C2H6多少无关。
所以,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 ΔH=-891 kJ/mol (3)①因为V(CO)+V(CH4)=a mL,生成CO2为b mL, 所以a=b, CO2(g)+2H2O(l)
由2CO+O2 点燃 2CO2和CH4+2O2 点燃 C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