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头盒工艺文件及

合集下载

电缆对接工艺技术

电缆对接工艺技术

电缆对接工艺技术电缆对接工艺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将两段电缆进行接头处理,以实现电流的传输和公共连接的方法和技术。

电缆对接工艺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缆对接工艺技术的相关内容。

首先,电缆对接工艺技术的前提是确保电缆质量的良好。

电缆是由导体、绝缘层和护套等组成的,其质量关乎电流传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长短。

因此,在进行电缆对接之前,需要对电缆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电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其次,电缆对接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电缆剥皮、导体处理、连接、绝缘处理、套管保护等步骤。

在电缆对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电缆的外部护套进行剥皮处理,以便将导体暴露出来。

然后,将导体进行处理,包括切削、清洁和打磨等步骤,确保导体表面光滑、无锈蚀、无氧化等问题。

接下来,将两段电缆进行连接,通常采用压接或焊接的方式。

连接时,应确保导体之间紧密连接,电流传输时无阻力。

接头连接完成后,需进行绝缘处理,通常采用绝缘套管包裹接头处,以保证接头处的绝缘性能。

最后,为了进一步保护接头,可采用套管保护,以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接头造成的损害。

此外,电缆对接工艺技术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确保电缆对接过程中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绝缘手套、穿戴绝缘鞋等。

其次,需要关注接头处的温度变化,特别是在高电流下,接头处容易过热。

因此,可采用散热装置或风扇等方式来降低接头处的温度。

此外,对于大型的电缆对接,还需要注意接地处理,以确保接地电阻低于一定的标准。

综上所述,电缆对接工艺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电缆质量的检查和测试,以及合理的对接步骤和措施,可以确保电缆对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电缆对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来进行操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注:此文本是由AI助手生成)。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1 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中间接头制作。

2 2 施工准备2.1 设备及材料要求:2.1.1 主要材料: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

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

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b5E2RGbCAP2.1.2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等。

2.2 2.2 主要机具: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

2.3 作业条件:2.3.1 电缆敷设完毕,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2.3.2 作业场所环境温度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

2.3.3 施工现场要干净、宽敞、光线充足。

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4 室外施工时,应搭设临时帐蓬。

3 操作工艺3.1 3.1 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除铜屏蔽及半导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3.2 设备点件检查。

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3.3 剥除电缆护层(图2-28):图2-283.3.1 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端部的两米处内分别调直、擦干净、重叠200mm,在中间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

p1EanqFDPw3.3.2 剥外护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量取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距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铜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将钢带剥除。

DXDiTa9E3d3.3.3 剥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

3.3.4 锯芯线、对正芯线,在中心点处锯断。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目V录第1卷1范围 (2)第2卷2施工准备 (2)第3卷3操作工艺 (2)第4卷4质量标准 (4)第5卷5成品保护 (4)第6卷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第7卷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电缆接头施工工艺,拿走不谢!

电缆接头施工工艺,拿走不谢!

电缆接头施工工艺,拿走不谢!电缆附件是电缆施工中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电缆附件的质量问题就直接影响着整个电气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电缆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对电缆的各个国家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保障电缆可以长期有效的稳定工作,这也是电缆附件工作的主要作用。

目前,在电缆施工过程中,我们进行电缆工作主要是采用高位电压向电缆的底端进行移动的方法,来保持电缆中端的电场分布区域的平衡,以保障电缆的稳定运行,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稳定的释放电压,提高电力的质量,以供人们使用。

一、电缆附件的概述1、电缆附件的特点目前,我国在进行电缆施工的时候,电缆附件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材料,作为电缆终端的绝缘体材料,这种材料主要是应用高品质橡胶绝缘的方法为基础,对其进行科学化处理,让原本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的橡胶材料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它的自愈性,在水滴出现在这种橡胶材料上时,它就会自动生成一层放点薄膜,以防止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材料老化。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电缆附件有这几种特性:绝缘性能、防腐性、防水性,而且有的材料还具有抗紫外线的特性,因此有着超长的使用寿命。

2、电缆附件的作用其实电缆附近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起到一种连接作用和稳定作用,让电压从高位电压向电缆的底端进行一定,从而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使其各种终端电厂的轴应力和向应力发展一定的变化,从而实现电缆的连续。

目前,在电缆施工当中,电缆主要由导体、绝缘、护层和屏蔽这三个方面组成的,而电缆附件则是通过本身的连接和稳定的作用,使其电缆的功能得以延续。

从而实现导体间的良好接触和绝缘外层的可靠实施,从而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受到影响,让社会经济可以快速的发展。

我们在进行电缆施工的时候,电缆附件的制造工艺和其他的电气元件的制造工厂存在着一定的独特性,而且除了要保证自身的稳定性以外,还要保证电缆附件的绝缘性,以确保在长久的电力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而且超强的防水性,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了电缆使用寿命。

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工艺总则

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工艺总则

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工艺总则1、接头之前,检查电缆线芯是否受潮进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技术部门汇报,进行去潮处理后方可接头。

2、接头场所需保持干燥清洁,阴雨天或大风天户外接头时应搭临时接头棚。

3、塑料电缆专用工具应与油纸电缆专用工具分开,工具使用之前必须擦干净。

4、制作中间接头前,电缆必须校直、搁平。

5、剥除电缆护层时不得损伤电缆铜屏蔽,并检查铜屏蔽带的连续性。

6、剥除电缆铜屏蔽带和半导电屏蔽时不得损伤绝缘,半导电屏蔽层端口及铜屏蔽端口要均匀整齐,不得有尖角及快口。

7、对不可剥离的外半导电屏蔽层,应该用专用工具或薄玻璃片仔细剥削深度不宜过大。

8、绝缘表面残存的半导电要清除彻底,绝缘上如有划伤痕迹,要用不含金属的砂纸打磨光滑。

9、制作预制式接头时,线芯端口要用PVC 胶带包扎,绝缘端口要倒角打磨处理,以防套入接头时将接头内壁划伤。

10、导体接管压接时,不得随意开断线芯或改变接管内径,接管压接应到位,压接管及导体线芯上的尖角、毛边、棱边等必须用锉刀和砂纸打光,中间接头采用点压时,接管压坑要用铝箔纸填平,并在表面覆上一张铝箔纸。

11、制作接头前,要用无水酒精或厂家所规定的专用清洁剂将绝缘表面清洁处理,注意擦过半导电层或接管的清洁纸不得再擦绝缘,清洁方向应由绝缘开始向半导电层方向揩,以防止半导电微粒留在绝缘表面。

12、制作模型接头时,操作者应注意清洁,绕包辐照带过程中应戴好尼龙手套。

13、对热缩型接头,应注意喷灯的火焰温度控制,热缩过程中加热要均匀,缩好后的热缩管内部轮廓应清晰可见,并无气泡和皱纹。

14、热缩管与电缆护层,以及热缩管与热缩管之间的搭口应保持清洁,热缩前各搭口处应用砂纸拉毛,并缠绕少许热熔胶,热缩后将各搭口处包绕少许防水带和PVC胶带以加强密封。

15、接地线的制作应按工艺所要求的方法进行,对于终端口,应将接地线分别焊于三相铜屏蔽上,并与钢铠焊接连通。

16、终端头引出的接地线,应采用压接端子,并与接地网连接17、接地线的截面大小应按下表所列的规格选择。

010 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工艺操作细则(DLH-22-5型)

010 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工艺操作细则(DLH-22-5型)

一、目的指导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作业,保证施工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DLH-2/2-5型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

三、内容3.1 准备工作3.1.1 在接头地点挖出需接续的预留电缆。

3.1.2 挖接头坑,平整操作(接头)场地。

3.1.3 检查气压和确认A、B端。

3.1.4 擦净电缆外护套上的污物,(两侧)长1500mm。

3.1.5 将两侧电缆交叉固定在支架上或绑扎在木棍上。

3.1.6 接头部位的电缆应理直,(两侧)长度为1200mm。

3.1.7 检查和准备所需工具、材料,擦净待用(接续材料应妥善安放在塑料袋内或盒内,以防尘、防晒)。

3.2 电缆护套开剥3.2.1 距电缆端头800mm处用电工刀环切外护套一周,然后自环切处向电缆端头方向纵向切割(约300mm),剥除外护套,裸露钢带。

3.2.2 在距外护套切口25mm处的钢带上,用镀锌铁线绑扎一周。

3.2.3 用钢锯沿镀锌铁线外缘锯断钢带,并剥除多余钢带,露出内护层(锯口要整齐,锯钢带时不得伤及内护套)。

3.2.4 用喷灯烘烤铝护套上的塑料垫层及沥青等,然后用棉纱擦净垫层及沥青,确保铝护套清洁。

3.2.5 距外护套切口250mm处,用铝护套切割刀或钢锯环切铝护套一周,折断并抽去铝护套,露出线束,线束端部用塑料自粘带包扎,防止松散。

电缆开剥尺寸如图一所示。

3.3 电气连接及防护3.3.1 连接点涂锡(1)在裸露的钢带上,用砂布或小细锉将两层钢带表面处理干净,其面积应大于1cm2,并涂上松香水。

(2)用火烙铁和松香焊锡丝在涂有松香水的部位涂上焊锡,焊点面积应不小于1cm2,(两层钢带上必须都有焊锡,焊点禁止用焊锡膏).(3)距钢带切口50mm 范围内的铝护套上,采用低温钎焊工艺,涂上一层焊锡,操作方法详见《铁路长途通信电缆接续工艺操作细则》,焊锡面积不小于1cm2。

3.3.2 焊点连接:将备用的连接铜片两端涂上焊锡,然后安放在钢带与铝护套的焊锡点上,用火烙铁焊接连通。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3.3.5 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3.6 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安装电缆槽盒、接线标准工艺卡

安装电缆槽盒、接线标准工艺卡
2)设备接线:电缆做中间接头时必须采取镀锡焊接,包裹电缆中间接头时要采取绝缘胶带进行包裹,如露天或湿气比较大的场所应再用防水胶带进行包裹一遍,防止水分进入造成线路短路,破坏的屏蔽层在做好中间接头后必须进行恢复,再进行槽盒与线管之间穿线时,应注意不得损坏电缆外部绝缘的。
1)角铁、槽盒等所有材料必须用角磨机切割,不得使用电焊机切割;
6、电动工具使用前应先进行绝缘检查并达到2MΩ以上,尾线及插头完好;
7、电焊机、电源盘使用前应先检查后接线,并经漏电保护开关,电焊机二次接线接头应压紧;电焊线不允许有裸露,接地线应牢固;
8、检修过程轻拿轻放检修备件,防止碰摔,严禁损伤设备及其部件;
9、检修工作结束后,应清理现场、清点工具、材料并确认动火作业场所无遗留火种等。
2)支架间距要求在l.5m以内,焊件垂直且水平,焊点均匀、平滑、牢固;
3)成型的支架应牢固,焊点应先敲去焊渣后在涂刷油漆,油漆涂刷要均匀、完整;
4)槽盒的侧面应用相应大小孔径的开孔器开出所需型号的孔,孔径应与选择金属软管接头大小相符合,金属软管使用不应太长,一般不超过500mm;
5)电缆中间接头处必须使用镀锡焊接,电缆中间接头处密封良好且能防水,导线绝缘层良好有屏蔽层,接线牢固、美观、整齐。
5线管之间的连接一般用金属软管连接,根据所用的线管的尺寸,选用相应尺寸的软管与接头,金属软管不应太长,一般在500mm左右,然后将线管连接好,穿电缆的时候可以将软管接头处打开,穿完后再连接好;
6电缆线管及进保护柜穿线孔的内径应不小于总电缆外径的1.5~2倍;电缆线管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单根管子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
序号
检修工序
标准
执行
1
确认电缆槽盒与电缆的走向、长度:
1)工作负责人安排相关人员去检修现场查看电缆的走向、通道,要保证安装上去的电缆槽盒不要碍于其他设备的运行与检修,也不能在高温设备附近,要方便以后的工作查看电缆槽盒与电缆的走向;

35KV电缆连接头制作工艺

35KV电缆连接头制作工艺

35KV电缆连接头制作工艺1. 简介35KV电缆连接头是用于将35KV电缆与设备进行连接的重要设备,它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传输和保护电缆的绝缘性能。

本文档将介绍35KV电缆连接头的制作工艺,包括材料准备、制作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材料准备2.1 35KV电缆:根据需要连接的设备和电缆回路长度,选择适当规格和型号的35KV电缆。

确保电缆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2 35KV电缆连接头:根据35KV电缆的规格和型号,选择相应的35KV电缆连接头。

确保连接头与电缆规格匹配,并且符合国家标准。

2.3 资料和工具:准备所需的制作工艺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设计图纸和制作标准等。

同时,确保具备必要的工具,如剥线钳、焊接设备和压接工具等。

3. 制作步骤3.1 清洁工作区: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并且清除杂物和灰尘,以防止污染和影响制作质量。

3.2 电缆准备:首先,对35KV电缆进行端头处理,包括去除外层绝缘材料、剥离内层绝缘材料和挤出导体。

确保电缆端部的导体露出,并保持导体的清洁和光滑。

3.3 连接头组装:根据35KV电缆连接头的制作标准和设计图纸,将连接头的零部件逐一组装起来。

确保组装的过程中,每个零部件紧密连接,并符合要求的配合间隙和接触面积。

3.4 接头连接:将组装好的连接头与电缆端部进行连接。

根据制作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导体的焊接、压接和绝缘处理等操作。

确保连接牢固、导通良好,并且绝缘性能达到要求。

3.5 检测和测试:完成连接头制作后,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工作。

包括直流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耐压测试等。

确保连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4. 质量控制在35KV电缆连接头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连接头的质量可靠和性能稳定。

4.1 制作标准:制定并遵守相应的制作标准,确保制作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4.2 过程检验:在制作的每个步骤中进行过程检验,对组装工艺、焊接接头等进行检测和验证。

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五篇范文

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五篇范文

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五篇范文第一篇: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工艺方法:首先按YD/T814.1-2004标准选取和检测原材料,按工艺要求进行零件加工、零件检查,然后进行总装配,再严格按YD/T814.1-2004标准进行出厂抽样检验和抽样试验,最后装箱到成品库。

1.2.1.1 注塑:用烘箱对塑料粒子进行干燥后,入干燥器内,干燥温度80℃-90℃,干燥时间4-6小时。

然后注塑机注塑成型,将成型好的零件去料粑、飞边、毛刺。

1.2.1.2零部件及成品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一、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可分为塑料粒子、金属材料、标准件、外购件、包装件五方面。

1.塑料粒子检验规程a.光缆接头盒壳体采用的聚碳酸脂,可采用验证供方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质保单(书)的方法。

主要验证其下列指标的符合情况。

a.1热变形温度热变形温度≥85℃(试验方法按GB/T1634-1979进行)。

a.2吸水率吸水性<0.1%(试验方法按GB/T1304-1998进行)。

a.3透潮率透潮率<0.1mg/h(试验方法按GB/T1037-1988进行)。

a.4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率>1X1016Ω·cm(试验方法按GB/T1410-1989进行)。

b.对于光缆接头盒密封材料胶带、胶条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等可采用验证供方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质保单(书)的方法,执行标准:GB5761-1993《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中SG2的优等品。

2.金属材料检验规程可采用验证合格供方合格出厂证明或质保单(书)的方法。

A对于钢板执行标准:(GB708-88)B对于铜执行标准:(GB/T17793-1999)C对于不锈钢执行标准:(GB 3280-92)3.标准件检验规程对于标准件可采用验证供方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质保单(书)的方法。

同时,对外观进行抽样检查,外观检查项目如下:有较明显的毛刺、锈蚀、镀层剥落、有残缺和裂纹等,表面没有很好的光泽及有明显的色差。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规格尺寸
适用范围
L(mm)
D(mm)
VV,VLV 四芯 VV20,VLV20 四芯
(mm2)
(mm2)
86
20
10~16
10~16
101
25
25~35
25~35
122
32
50~70
50~70
138
40
95~120
95~120
150
44
150
150
158
48
185
185
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本章适用于 0.6/1kV 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 的制作安装工程。
第一节 材料要求 7.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
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7.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淡蓝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7.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 120 号电缆以下 16mm2150 号以上 25mm2 表面应
意不要将电缆烫伤。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7.4.5 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1. 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 下部先套入电缆。
2. 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 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 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 形状呈枣核状(图 7.4.5-1)。
3. 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 7.4.5-2)。 7.4.6 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

电缆接续工艺

电缆接续工艺

电缆接续工艺(一)全塑电缆结构、色谱认识及线序编排一、目的1、解全塑电缆的结构。

2、.熟悉全塑电缆色谱。

3、正确进行全塑电缆芯线线序编排。

4、能根据色谱判断线序,能根据线序判断色谱。

二、内容1、全塑电缆及其结构:凡是电缆的芯线绝缘层、缆芯包带层、扎带和护套均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制成的电缆称为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全塑电缆在结构上主要由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缆芯绝缘、缆芯扎带及包带层等组成)、屏蔽层、护套和外护层构成。

2、电缆型号及识别:电缆型号是识别电缆规格程式和用途的代号。

按照用途、芯线结构、导线材料、绝缘材料、护层材料、外护层材料等,分别用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来表示,称为电缆型号。

如下图所示:[示例]HYA—100×2×0.5表示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容量100对、对绞式、线径为0.5MM的市内通信全塑电缆。

3、全色谱的含义:是指电缆中的任何一对芯线,都可以通过各级单位的扎带颜色以及线对的颜色来识别,换句话说给出线号就可以找出线对,拿出线对就可以说出线号。

4、色谱:采用十种颜色(领示色表示A线、循环色表示B线、)A线:白、红、黑、黄、紫B线:蓝、橘、绿、棕、灰对绞线对中各包含一根A线和一根B线,循环成25对为一个子单位。

色谱依次为:25对基本单位结构如下图:50对的单位称超单位,它是由2个25对基本单位[或含有两个12对和两个13对的子单位即2×(12+13)对组成]或5个10对基本单位组成。

100对超单位是由4个25对的基本单位[(4×25)对]或L0个10对的基本单位[(10×10)对]组成。

5、备用线对及其色谱:为了保证成品电缆具有完好的标称对数,100对及以上的全色谱单位式电缆中设置备用线对(又叫做预备线对),其数量均为标称对数的1%,最多不超过6对(其中0.32及以下线径最多不超过10对),备用线对作为一个预备单位或单独线对置于缆芯的间隙中。

浅谈电缆接头制作工艺及施工要求

浅谈电缆接头制作工艺及施工要求

浅谈电缆接头制作工艺及施工要求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输电走廊的紧张,电缆被越来越多地用到变电站出线中。

电缆接头的制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缆的施工质量,以及日后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电缆接头形式特点,使用的材料特性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电缆;电缆接头;制作;施工一般情况下,使用架空输电线路输电比使用电缆输电的成本低,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用地和输电走廊的紧张,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多。

电缆具有不受环境影响、输电可靠、占地少、不占地面与空间的特点。

电缆接头是电缆的重要附件,其制作往往在施工现场完成,其质量关系到整个日后电缆线路供电的安全和可靠。

一、常见电缆接头形式及其特点1、传统电缆头特点为区别新近发展起来的热缩、冷缩和预制接头工艺,我们把以往的接头工艺称为传统工艺。

其主要包括各种铸铁头、环氧树脂头、干包头和尼龙头等4现分别简介如下。

(1)铸铁头。

铸铁头具有丰富的运行经验,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较商,寿命较长但其体积大、笨重、结构复杂、工艺要求卨、操作时间长、造价高、密封不可靠。

(2)环氧树脂头。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

在一定条件下加人一定量的固化剂能成为遇水不溶、加热不熔的热固塑料。

环氧树脂头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电气绝缘性能和密封可靠性。

与铸铁头相比,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较简单、施工较方便和成本较低。

但是,现场配制环氧浇注剂工艺不易掌握准确,固化剂具有毒害人体健康的作用。

(3)干包头。

干包头一般小而轻、施工较方便、成本低、需时少,但其机械强度、密封强度和耐热性均较差,因此其使用寿命较短。

对于干包头,以往1?3kV的户内终端头颇受欢迎,6?10kV的临时电缆终端头应用较多。

(4)尼龙头。

尼龙头采用尼龙或聚丙烯作为盒体外壳、内部充油。

它具有施工方便、电气性能良好、结构简单、造塑美观等优点。

但密封强度低是其致命的缺点。

尤其在敷设落差较大、负荷较高的线路上,漏油现象比较严重。

2、热缩电缆接头特点热缩电缆接头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工艺。

T型电缆接头制作工艺

T型电缆接头制作工艺

T型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T型电缆接头制作工艺一、概述:1,结合本次办公楼电缆更换,讲述一下T型电缆接头的制作工艺,此次更换的电缆的接头形式为TC TT-15/600 T型接头。

2,603DL出线电缆及办公楼电缆分支箱概况:线路一次接线图如下:需更换电缆分支三分支二分支一电缆分支箱三段其中,603DL为SN10—1型,额定电流630A,电缆为6/10KV,YJV223*35电缆,电缆分支箱为温州天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DFW10-12 1K/630 1-3型高压电缆分支箱:箱内安装上海三狮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FL36-12/630-20六氟化硫负荷开关,安装有上海三狮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FLAJ XRNT 12KV 100A高压高分断能力熔断器。

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630A。

一进三出,进线为600A美式电缆接头(TC TT-15/600 T型),出线为200A美式电缆接头(TC ZT-15/200肘型电缆接头),分支一接生产调度楼(变压器容量320KVA),分支二接坝左(变压器容量315KVA)、油库(变压器容量250KVA)、修配原水工及材料库(变压器容量750KVA),分支三备用。

3,现已经敷设好了新电缆,型号为YJV32,3*70,6/10KV,常州安凯特电缆公司产,敷设长度201米。

二、TC TT-15/600 T型接头制作工艺:1、T型接头与热缩型电缆头的差异只在于接头处,以下热缩型电缆头制作的一般规定亦适用于T型接头的制作:1,热缩型电缆头制作应将需要的工具、附件材料、技术记录材料等准备齐全,检查合格,同时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措施。

2,热缩型电缆头制作应由经过培训并熟悉操作工艺的人员进行。

3,在污染、寒冷地区或湿度大、雨天制作时应采取防尘、防雨、加热、烘干措施(如搭棚等)4,一切使用工具、附件材料、操作人员双手都应保持清洁、干燥。

电缆头制作、导线接线和线路电气试验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头制作、导线接线和线路电气试验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头制作、导线接线和线路电气试验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是10KV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交联聚已烯绝缘电力电缆、聚氯已烯绝缘电力电缆及矿物绝缘电力电缆的户内、户外终端头和接头制作安装。

热缩型电缆头可用于污秽环境,其它类型的电缆终端头只适用于一般环境中。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所需要的部件和材料一般应由电缆附件生产厂家成套供应,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中低压挤包绝缘电缆附件品种、特点及使用范围见表2.1(1).2.1.3 热缩型交联聚已烯绝缘电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1(2)。

2.1.4 热缩型交联聚已烯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1(3)2.1.5 绕包型8.7/10kV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1(4)2.1.6绕包型8.7/10kV塑料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1(5)表2.1(5) 绕包型8.7/10kV塑料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2.1.7绕包型0.6/1kV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1(6)2.1.8预制件装配式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单芯电缆),见表2.1(7)2.1.9 矿物绝缘电缆头主要材料表2.1.9.1终端头主要材料见表2.1(8)。

2.1.9.2 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1(9)。

2.2 主要工具主要工具一览表,见表2.22.3 作业条件2.3.1 有较宽的操作场地,施工现场整洁干净,并备有220V电压和安全电源。

2.3.2 作业场所环境温度在所0℃以上,相对温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雪、风天气中施工。

2.3.3 高处作业应搭设好操作平台,在施工部位上方搭建好帐篷,防止灰尘侵入。

2.3.4 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电缆均安装完毕,电缆绝缘合格。

2.4 作业人员主要施工人员:电工。

经过培训,考核的有经验的人员持证上岗。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1.1 10(6)KV交联聚已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3.1.2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3.1.3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包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3.1.4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3.1.5 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3.1.6预制装备式电缆端头制作工艺流程3.1.7 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3.1.8 矿物绝缘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3.2.110(6)KV干包式交联聚已烯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

低压电缆头制作基本工艺统一标准

低压电缆头制作基本工艺统一标准

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适用于0.6/1kV以下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并含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多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取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关键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成,查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含有足够照度照明和较宽大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步骤: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和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择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成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依据电缆和设备联接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识。

锯掉多出电缆,依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123456VDT-1VDT-2VDT-3VDT-4VDT-5VDT-68610112213815015820253240444810~1625~3550~7095~12015018510~1625~3550~7095~1201501853.3.3在打钢带卡子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