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化学复习资料4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初中三年里,中考的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整理好知识点,了解化学重点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2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Cu,Fe2O3。
2、绿色固体:Cu2(OH)2CO3。
3、蓝色固体:Cu(OH)2,CuSO4·H2O。
4、紫黑色固体:KMnO4。
5、淡黄色固体:S。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Ag,Fe,Mg,Al,Hg等金属。
8、黑色固体:Fe粉,木炭,CuO,MnO2,Fe3O4,(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Fe(OH)3。
10、白色固体:NaCl,Na2CO3,NaOH,Ca(OH)2,CaCO3,CaO,CuSO4,P2O5,MgO。
3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H2O,H2O2。
2、蓝色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溶液。
3、浅绿色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溶液。
4、黄色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
5、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 N2和O22、水煤气: CO和H23、煤气: CO4、天然气: 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 Fe2O35反应中的一些规律1、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2、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Cl—,沉淀为AgCl3、跟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32—也可能是HCO3—4、跟碱反应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一定为NH4+5、SO42—与Cl—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然后再用AgNO3溶液检验Cl—6、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如Cu(OH)2 △ CuO + H2O7、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如CaCO3 高温CaO + CO2 ↑ 碱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级,如:2NaHCO3△ Na2CO3+ H2O +CO2 ↑中考化学学习建议做好中考前的三轮安排第一轮就是按章节复习也就是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理解每一课内容,然后把老师课堂上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课堂实验给完全搞清楚了,对以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要结合教材、结合笔记利用这一轮复习好好给巩固一下。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得电子, 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He 有 2 个),结构稳定, 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配”、“注”“等”。
(化学总复习资料)第 页
3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说明:( 1)PH值=7,溶液呈中性; PH值 <7,溶液呈酸性; PH值 >7,溶液呈碱性。
( 2) PH值越接近 0,酸性越强; PH值越接近 14,碱性越强; PH 值越接近 7,溶液的酸、碱性就
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 Ca、 Na、 Mg 、 Al、 Zn 、 Fe、 Sn、 Pb、( H)、 Cu、 Hg、 Ag、 Pt、Au
10、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 O2 是单质, CO2 是化合物
12、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 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 的值
2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 2n 个电子( 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稳定结构: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2014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4课时 溶液的浓度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含中考真题)
第4课时┃ 溶液的浓度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 水或降温的方法
解 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 g,
因此将 30 g 甲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只能溶解掉 25 g,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25 g ×100%≈33.3%。 50 g+25 g
解
析
由于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因此需要浓硫酸的质
100 g×19.6% 量为 =20 g。 98% (2)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且溶于水时放出 大量的热,所以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使热量散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溶液的浓度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Βιβλιοθήκη 第4课时┃ 溶液的浓度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3)若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 g,游码为2.5 g,则小明称 2.5 g 。 得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
解 析 (1)配制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50 g×15%=7.5 g。(2)A中砝码和药品放反了;B仰视读数了; B中仪器 是量筒,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速溶解。(3)使用天平时,砝码和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溶液的浓度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变式题 [2012· 滨州] 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 液50 g。 7.5 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 (2)某同学按图4-5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 AB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 量筒 ;E 的步骤是____ 搅拌,以加速溶解 。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专题4 物质的检验、提纯和推断 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四物质的检验、提纯和推断专题提升演练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依次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得两装置的质量均增加,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甲烷B.可能只有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只有盛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与题意不符。
答案:B2.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过滤B.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C.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H)2D.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解析:由题意可知,银铜合金废料在空气中熔炼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硫酸铜、硫酸铝与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了氢氧化铜、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钠,在煮沸时,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和水,所以过滤时得到的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固体B在惰性气体中煅烧得到了CuAlO2。
所以:A.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固液分离的过程,操作名称是过滤,故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故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故错误;D.由工艺流程图可知,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故正确。
答案:C3.(双选)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答案:AD4.(2022云南昆明中考)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为H2,则丁可以是Fe或H2OB.若甲为NaOH,则丙可以是H2O或Fe(NO3)3C.若甲为CuO,则乙、丙、丁可以是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D.若甲为Al2(SO4)3,则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均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答案:B5.某含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S O42-、C O32-,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014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4
2014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四)一、知识归纳1.自然界氧气产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氧气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自然界里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2.经测定,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致为是________占78%,_____占21%,稀有气体占_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
3.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_______,如___________。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4.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和_______大大增加,造成了空气污染。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总悬浮颗粒物5.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
许多物质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动植物的新陈代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都含缓慢氧化。
氧气的重要用途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6.7.四个集气瓶里分别充满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能将它们鉴别出来。
8.在常压下,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分别是-183℃和-197℃,干燥空气在加压、降温时,______先液化;液态空气蒸发时_____先汽化,留下的主要是______,此过程发生______变化。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时,可用___________法,因为________________;也可用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含答案)
2014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解答题(共6小题)1.二氧化硫(SO2)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与水.现有某探究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已知在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1)假设:SO2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SO2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SO2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写编号).①SO2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能被浓硫酸干燥.(4)实验操作: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_;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SO2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SO2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写出发生在装置E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I.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已知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氧气和水,请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II.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3)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4)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III.实验反思:两套实验装置中都用到了NaOH溶液,你猜测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__.3.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 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4)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_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5)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4.现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f仪器的名称:f________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①或②或③或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在固定试管时,若发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调整铁夹_________部位(填A或B或C).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口_________(g、h)处通入.(3)实验室常用装置③代替装置②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大理石和稀盐酸②过氧化氢溶液与硫酸铜固体③锌粒与稀硫酸(4)查阅资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存在着放热的现象.图2是探究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装置.①调节U形管左右两端的液面高度一致,滴下盐酸,观察到_________现象,说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②与不装橡胶管相比,该装置更具说服力,理由是_________.5.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利用A装置可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从A~E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进入.(4)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观察到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试管内残留液的pH如下图中a点所示,向残留液中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计连续监测测得的曲线如图2,(pH为纵坐标,时间(秒)为横坐标).请写出曲线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6.某校化学小组学生为了研究炼铁的原理,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按下图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时,打开K1,关闭K2,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__,然后关闭K1,打开K2,加热,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装置C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7.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此推出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一些假设不合理的是()8.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9.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挟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t1℃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11、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12.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2小题)1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径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____.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4.191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某些同学因此断定说:“这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所以新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变化来获得.”你认为这些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三.解答题(共12小题)14.β﹣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它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上分析,维生素A比β﹣胡萝卜素分子多了_________元素;从物质的构成上看,一个β﹣胡萝卜素分子与生命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维生素A.写出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黄色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当胡萝卜以佐以食用油烹调后,人体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效率达95%,而生吃胡萝卜吸收β﹣胡萝卜素仅25%.这说明β﹣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_________性质.通过这点知识的学习,对你在生活中的启示是_________.15.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02的量”).(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_________.16.如图所示装置可检验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1)装置A、B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点燃从E装置导出的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17、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________→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18.在卖氮肥的商店或厕所里,人们常闻到一股呛鼻的气味,这是氮肥或人尿中分解出来的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氨气无色,极易溶解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不能燃烧,但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因此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原料不.氨气还能与许多酸反应生成铵盐(常用做化肥),因此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列出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至少三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化学性质:至少两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19.①洗涤原因:不干净会影响实验效果.②洗涤方法:a.振荡:用手腕的力量.b.试管刷刷洗:上下移动或转动试管刷,不要用力过猛.③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水_________.④放置:洗涤完的玻璃仪器应_________放在试管架上或_________.20.酒精灯的使用:①火焰结构:酒精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加热.②检:a.检查灯蕊是否平整;b.检查灯里的酒精量(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_________,否则容易_________.酒精添加:应借助漏斗.③点: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酒精灯_________,以免发生_________.④熄:用_________,不可_________,否则容易造成_________.⑤应急处理: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_________.21.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80g,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减少8.8g,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是损失).计算:(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配制上述实验中所需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盐酸,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需加水多少克?(3)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22.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NaHCO3)固体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2)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3)从上表分析,当所取固体混合物与所用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时,表明该固体混合物中的NaHCO3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4)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并用%表示).2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铜铁合金20.0克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烧杯所盛样品的总质量为150.0克,将80.0克稀硫酸平均分成4等分,分4次逐渐加入到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实验数)第一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2)所加稀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第四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4.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部分研究.【应用研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_________.(3)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Na2CO3杂质,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一.解答题(共6小题)1.二氧化硫(SO2)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与水.现有某探究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已知在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1)假设:SO2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SO2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SO2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下列中的①②③(填写编号).①SO2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能被浓硫酸干燥.(4)实验操作: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SO2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SO2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SO2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SO2溶于水生成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③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SO2,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SO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写出发生在装置E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5)结论:原假设成立(填“成立”“不成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I.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已知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氧气和水,请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4HNO3(浓)4NO2↑+O2↑+2H2O.(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可能是由于加热时产生大量水蒸气.II.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3)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NO3)22CuO+4NO2↑+O2↑.(4)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III.实验反思:两套实验装置中都用到了NaOH溶液,你猜测其作用可能是吸收二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浓)(浓)222CuO+4NO22CuO+4NO3.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 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作催化剂.(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5)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24.(2014•滨湖区一模)现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f仪器的名称:f长颈漏斗.(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①(填序号①或②或③或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在固定试管时,若发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调整铁夹B部位(填A或B或C).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口g(g、h)处通入.(3)实验室常用装置③代替装置②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①③(填序号).①大理石和稀盐酸②过氧化氢溶液与硫酸铜固体③锌粒与稀硫酸(4)查阅资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存在着放热的现象.图2是探究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装置.①调节U形管左右两端的液面高度一致,滴下盐酸,观察到U形管中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现象,说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②与不装橡胶管相比,该装置更具说服力,理由是消除了加入盐酸的体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5.(2014•北塘区二模)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2)实验室利用A装置可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择的装置是BC或BE(从A~E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即开即停,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a 端进入.(4)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观察到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试管内残留液的pH如下图中a点所示,向残留液中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计连续监测测得的曲线如图2,(pH为纵坐标,时间(秒)为横坐标).请写出曲线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cd上升的原因是Na2CO3.36.(2008•西城区二模)某校化学小组学生为了研究炼铁的原理,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按下图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时,打开K1,关闭K2,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因一氧化碳不纯而引起爆炸,然后关闭K1,打开K2,加热,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的氧化铁逐渐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2)装置C的两个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同时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CO3(写化学式).+3CO一.选择题(共8小题)1.1911年,卢瑟福通过如下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用一束平行高速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其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300倍)轰击极薄的铝箔片,发现了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2)大部分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3)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此推出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一些假设不合理的是()3.(2013•湛江)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013•义乌市)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挟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5.(2013•烟台)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2008•青岛)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7.(2012•镇江)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8.(2012•潍坊)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2小题)9.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径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核很小,原子里存在相对较大的空间.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金的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4.191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某些同学因此断定说:“这是生成新10.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①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的体积;②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a粒子;③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a粒子的质量.三.解答题(共12小题)11.β﹣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它(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上分析,维生素A比β﹣胡萝卜素分子多了氧(O)元素;从物质的构成上看,一个β﹣胡萝卜素分子与生命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维生素A.写出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化学方程式:C 40H56+H2O2C20H30O.(2)黄色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当胡萝卜以佐以食用油烹调后,人体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效率达95%,而生吃胡萝卜吸收β﹣胡萝卜素仅25%.这说明β﹣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油脂(食用油)性质.通过这点知识的学习,对你在生活中的启示是胡萝卜用食用油烹调后更利于营养的吸收.O2C2C12.(2004•湖州)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吸收O2的量(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02的量”).(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遮光.。
中考化学考点4:化学式计算
1、环丙沙星的化学式为C17H18FN3O3,它 、环丙沙星的化学式为 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 种元素组成, 是由 5 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里含 个原子, 有____个原子,各原子个数比是 42 个原子 C:H:F:N:O=17:18:1: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33.6% ÷ 35% =96%
1.( 苏州)有关尿素 .(08苏州 .( 苏州) [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 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6+14+1×2×2=46 × × B.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 .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 .尿素中碳、 量比为: : : : 量比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l00% % CO(NH2)2相对分子质量
考点四 化学式计算
1、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根据化学式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 、 比: 各种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各种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 之比 3、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 、 量分数: 量分数: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 ×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乙醚的化学式为(C2H5)2O 、乙醚的化学式为 乙醚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 种元素组成, 乙醚是由 3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_______。 的原子个数之比 C:H:O=4:10:1 。 每个乙醚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每个乙醚分子中含有 15 个原子 各元素的的质量比___________, 各元素的的质量比C:H:O=24:5:8 ,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1.6% ,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3•营口)图1为某钾肥的包装标签,为检测K2SO4含量是否达标,进行如下实验:称取8.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后,再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条件完成下面两个问题:(1)通过计算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该产品是否符合包装说明?(写计算过程)(2)两袋该钾肥实际所含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kg.(该空只写结果,保留整数)2.(2013•温州)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18分钟数据如下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____.(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3.(2013•潍坊)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知识回顾】①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分析归纳】氯化氢溶于水:HCl→H++Cl﹣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Na++OH﹣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_________.【探索发现】(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应的实质:(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__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_________.【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_.4.(2013•泰州)下图是用绿色粉末A制取红色金属H的两种流程,其中白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固体乙是目前用途最广、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乙_________.(2)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F的其他用途有_________.(3)转化②的过程中生成红色固体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如果在转化②中同时产生气体,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4)转化③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5)如果在实验室中由物质A制取H,上述两种流程中,操作比较简便的是流程_________.5.(2013•台州)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如(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里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3)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是1.43克/升)6.(2013•沈阳)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时_________.(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___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标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7.(2012•绍兴)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___(选填“盐”或“碱”).(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_克.(3)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_.(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5)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8.(2013•南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1)图1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由②、③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图1粒子所属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由上述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酸的化学式:_________,一种碱的化学式:_________.(3)如图2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9.(2013•南宁)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4)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猜想Ⅲ:_________.做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只限用一次)实验一: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_________错误.实验二:取少量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正确.【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经过讨论、交流,丙同学用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带瓶塞的1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度为0.01g)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其它实验用品已省略)他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2012•南宁)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_________完全反应完了.(2)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_________g(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11.(2012•南昌)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3)D物质属于_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4)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5)如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12.(2012•眉山)氢氧化钙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某科学探究小组在实验时取了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来检验其变质情况.首先取氢氧化钙样品12.2g于锥形瓶中,加入32.8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29.2%的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图中AB段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2)图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13.(2013•湖州)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11.5克,纯度为76.7%.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3)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丁处浓硫酸吸收.14.(2013•佛山)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CO+H2O 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3)原料中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_________.(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15.(2013•大连)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冶炼铜.1)在地下利用爆破粉碎孔雀石[Cu2(OH)2CO3],再注入稀硫酸原地浸取,将浸取液抽到地表,加入铁屑制得铜.冶炼铜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铜矿(Cu2O)冶炼铜.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结束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尾气导管口处的细铜丝,能防止点燃尾气时产生回火引起爆炸,其原理是_________.(3)利用辉铜矿(Cu2S)冶炼铜的原理如下:Ⅰ.取一定质量的Cu2S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安全反应后生成一种铜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Ⅱ.再取上述一半质量的Cu2S,与Ⅰ中生成的铜的氧化物混合均匀,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这种铜的氧化物是什么,写出推理过程.16.(2012•赤峰)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猜想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1)将纸条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2)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设计与实验】小明同学设立了实验装置如图②.图中b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1)猜想_________不正确.(2)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不正确.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_________正确.③试纸_________首先变色,其原因是_________.【交流与反思】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_________.17.(2012•常德)下列两组图示是初中化学课程中常用的仪器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1)﹣(7)中的问题:(1)属于定量仪器的(填写一种仪器名称)如:托盘天平、_________等;(2)用于取用药品的仪器(填写一种仪器名称)如:镊子、_________等;(3)属于容器的仪器(填写一种仪器名称)如:试管、_________等;(4)用于过滤的仪器是(填写所有需要的仪器名称)_________.(5)图示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前必做的步骤,用文字表述为_________.(6)B、C、D是三个与磷燃烧有关的实验,其实验目的分别是,如: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在C、D中任选一种作答)_________.(7)用装置E能制取多种气体,若以E+F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写化学式)_________;若以E+G组合可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18.(2012•常德)依依和萌萌在帮助老师清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名为草酸的白色固体.仔细查看药品标签,确认其化学式为H2C2O4.为此,依依他们展开了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草酸是乙二酸的俗称,是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草酸晶体易溶于水(尤其是沸水).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如菠菜等都富含草酸.(2)草酸不稳定,在189.5℃时会分解.(3)草酸具有酸的通性,其酸性比醋酸强10000倍.它形成的盐中,只有钠盐、钾盐易溶于水.(4)豆腐是用石膏(含CaSO4)或卤水(含CaCl2)“点”后,植物蛋白凝固而成,故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提出问题】问题一:草酸分解的产物有哪些?问题二:民间传说豆腐不能和菠菜一起食用,否则会造成“钙流失”.你的看法呢?【作出假设】针对问题一萌萌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草酸分解的产物组合应该为CO2和H2O.依依却认为,萌萌的假设存在明显的问题.根据我们已学习过的知识,_________的分解产物才为CO2和H2O,所以依依认为草酸分解的产物组合可能为_________.【实验与结论】为了说服萌萌,依依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随依依一起走入实验情景吧.(1)依依将草酸晶体装入硬质试管后,点燃了酒精灯,一会儿试管前部就凝结了很多无色的小液滴.这足以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___.(2)依依在甲瓶中装入了澄清石灰水,在乙瓶中装入了浓度较大的NaOH溶液,在丙瓶中装入了浓硫酸:实验时甲瓶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___;使用乙瓶的目的是_________.(3)依依在双通管中装入了黑色的CuO粉末,并点燃了酒精灯,随着气体的持续进入,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且丁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释黑色粉末变红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双通管和丁瓶的两现象共同说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___.丁瓶后面绑了一个大气球,是为了_________.(4)综上所述,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5)针对问题二中的传说,依依的解释应该是_________.19.(2013•本溪)小明同学在学完了初中化学知识后,对物质之间的关系及分类,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图形关系:(1)图一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关系.若大圈圈代表化合物,则小圈圈可以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只填写一种).(2)图二和图三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可以由一种物质直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其中:①物质X(除CO外)可以是_________.②CO与Fe2O3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炼铁能得到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纯铁B.生铁C.钢③写出图三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3)物质之间还有许多类似的转化关系,如图四所示.则Y物质可以是_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20.(2013•巴中)如图所示,A~D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俗名:_________(任填一种即可)(2)B与D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写出B在生成、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21.(2013•淄博)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实验过程】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___.22.(2013•珠海)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好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写一种).23.(2011•宿迁)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2)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3)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________,下列操作不妥的是_________.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4)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_________;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_________(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5)F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_.写出导致气球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6)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24.(2013•陕西)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一)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二)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四)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五)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六)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 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_________ .25.(2013•日照)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 ,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 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 )与反应时间(t )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 2的质量.(2)该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 _________ (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A .该纯碱样品中NaCl 的质量分数;B .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C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D .反应生成水的质量.26.(2013•黔东南州)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试计算:(1)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_________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2)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请在如图中画出在50.0g 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27.(2011•钦州)沼气作为燃料在农村已得到普及.从沼气池输出的沼气中含有害气体H 2S ,使用前须经过除“硫”处理.已知CH 4不与酸、碱溶液发生反应,H2S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溶质为H2S),它足一种弱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硫酸的pH_________7(填“>’、“=”或“<”).(2)氢硫酸与O2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净化沼气所用的除“硫”剂中含有NaOH,则H2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帔H2S气体,试推测制取时所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气体的相同.28.(2013•聊城)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9.(2013•乐山)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猜想】(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yantao
(二)题型与考点分析 1、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考查的重点在于化学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 以及实验问题(包含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等)的理解, 几乎没有化学计算内容。从思维考查重点看,突出考查 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近三年涉及到的相同知识 点有: (1)基本实验操作; (2)物质构成的奥秘; (3)重要物质(O2、CO2、H2O、常见的酸与碱)的性质; (4)物变与化变的判断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5) 溶解度的有关知识。 (6)环境保护与污染、能源利用与材料
3、实验及探究题: 分析近三年中考实验试题,可以发现,实验探究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实验题来源于课本:主要围绕初中化学两大气体(O2、CO2)的制法 考查,并且由单一逐渐转为全面。如兰州市 2012、2013年实验题都是O2、 CO2制法、性质的综合 。 (2)另外, 开放性是近年中考化学试卷实验试题的一个新特点。这类试题的解 答,要求考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体现中考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 考查的方向。对实验三要素——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等没有过多 的限制,从而导致实验试题具有灵活性。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二轮 5月10日开始 物质构成的奥秘 5月25日结束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三轮 模拟测试 实验与探究 5月26日开 始6月12日结 化学与社会 束
3
3 2
物质的制备、转化、 推断 科学探究题 开放题
信息给予题
第二轮复习共半个月时间,14课时
4、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由于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此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做法是围绕 《课程标准》、《中考大纲》、课本中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要严 格按“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三个层次把 握。 复习内容应回归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基本技能的 训练,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 注意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查 新课程下的中考,考题已经不是过去单纯地以知识就知识的 机械考题,而是重点放在了考查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 析问题。从生活情景中学化学,以生活情景设计化学考题,彰显生 活处处有化学这一特点。 3.注重化学实验,增强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 突破口,所以中考化学考题注重继续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方面知识 的考查,以体现学科特点,突出实验考查。常常四大题型中都有实 验题或以实验为情景的试题,实验题在试卷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4.难度适中,阶梯分布合理 考题基本继续沿用了前几年的难易比例:易、较易、较难、难 4:3:2 :1的比例。同时选择题、填空题的各空编排都是按照从简到难 的阶梯设置,比较合理,区分度好,既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达标 测试功能、又能体现了高中招生的选拔功能的要求。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主题四
第19课时┃ 燃料、能源和环境
第19课时 燃料、能源和环境
第19课时 燃料、能源和环境
第19课时┃ 冀考解读
冀考解读
1.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酒精、 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的重要性。 2. 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3. 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都是 石油化工的产物。 学 习 目 标 4. 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第19课时┃ 考点聚焦
开发利用:
焦炭
第19课时┃ 考点聚焦
(2)石油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古代动、植物遗体 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一种黏稠液体,主 碳 氢 两种元素。 要含有________ 、________
第18课时┃ 考点聚焦
3.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如:
图18-1
4.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
第18课时┃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命题角度: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例 1 [2011· 邯郸质检 ] 为了探究燃 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 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 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 如图 18-2 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 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 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 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第18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命题角度:灭火原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的不同灭火方法。
中考命题点4 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及其化学式(必考)
氯气。下列有关大苏打,化学式为 Na2 S2 O3 ,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
B. 大苏打是纯净物
C. 大苏打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 23: 24
D. 大苏打中含有 O3 分子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3.维生素 C(C6 H8 O6 ) 中 C 、 H 、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8: 6 。( × )
4.葡萄糖 (C6 H12 O6 ) 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1.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D )
A. 水银 (Ag)
B. 纯碱 (NaOH)
×
× % =
× + × + ×
(5) 80 gNH4 NO3 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判断
1.甲烷由1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 × )
2.薄荷醇(化学式为 C10 H20 O )含有10个碳原子、20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 × )
非金属气体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_____
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a.根据名称书写:读前写后,数变角码。如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b.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正左负右、标价交叉、化简复查。如:
【注意】甲烷、氨气的化学式中化合价正右负左,即化学式分别为 CH4 、 NH3 ;过
高锰酸钾__________
2014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
一.酸(一).盐酸.硫酸.硝酸的物理性质.用途及保存方法1.盐酸是HCl的水溶液。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保存方法:密封保存,玻璃瓶塞2.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3.浓硫酸: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无气味;(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保存方法:密封保存,玻璃瓶塞(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脱水性炭化化学变化(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玻璃棒(或者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5)用途: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二).酸的通性1.酸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酸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五点:酸的通性一般规律(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金属─→盐+ 氢气2HCl+Zn=ZnCl2+H2↑(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金属氧化物─→盐+水3H2SO4+Fe2O3=Fe2(SO4)3+3H2O(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H2SO4+BaCl2=2HCl+BaSO4↓(5)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3HCl+Al(OH)3=AlCl3+3H2O2.指示剂pH值石蕊酚酞酸性<7 变红色无色中性=7 紫色无色碱性﹥7 变蓝色变红色3.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二.碱(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及保存方法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物理性质纯净的氢氧化钠是易潮解,有腐蚀性,水溶液有味,有感。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
如:水、NaCl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282,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大全(新人教版)
2014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大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2014年中考压轴题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项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为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则向该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能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2﹣2.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探究目的认识错误的是...二.填空题(共3小题)5.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使用仪器除酒精灯和火柴外还有_________等.(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其中的一个实验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铁在氧气中燃烧.①其中第“B”步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_________.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_________.③第“D”步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6.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②3O2_________.(2)上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物质类别: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变化类型:③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7.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②3O2_________.(2)用化学式填空:①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_________.(3),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7小题)8.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3)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_________.(4)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9.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0.请说出一个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并设计实验证明.11.猜想可口可乐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1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13.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14.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15.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氯化钠是由带电的离子构成的.16.某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和NaCl,欲检验SO42﹣和Cl﹣.小灵做了如下实验:①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_________溶液,有大量的气体生成.目的是_________;②再向①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_________离子;③继续向②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_________离子.17.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毫克.(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18.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CO2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装置C的作用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各装置所验证出的CO2的化学性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①D装置_________;②E装置_________;③F装置_________.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图1装置中,当出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图2装置中的错误是_________,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3)图3装置中的错误是_________,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4)图4是进行_________操作.(5)图5为振荡液体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A或B).20.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与探究一】探究水的组成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活动与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图2是小帅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现象,小帅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小美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小帅的实验不完善,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为完善小帅的实验方案,我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活动与探究三】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组成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1)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2)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小梅设计实验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小明设计实验2:小明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4)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1.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23.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实验现象:_________.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________(填“A”或“B”或“C”),获得结论.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24.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2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试剂,只知道这2瓶无色液体试剂曾用于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探究这2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试剂是什么,同学们结合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提出猜想:猜想一:无色液体试剂是过氧化氢溶液.猜想二:无色液体试剂是稀盐酸溶液.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老师提供了必要的仪器和二氧化锰、石灰石、红磷、木炭、小木条、石灰水等药品供选用.同学们对此瓶无色液体试剂展开了一系列探究,并邀你参加.(2)通过今次实验探究,对于实验室试剂、药品的保存,你有何建议?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为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则向该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能证明2﹣2.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探究目的认识错误的是...二.填空题(共3小题)5.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使用仪器除酒精灯和火柴外还有铁架台(含铁夹),试管,橡胶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方法是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其中的一个实验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铁在氧气中燃烧.①其中第“B”步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使细铁丝充分受热.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防止反应时产生的高温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底.③第“D”步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待火柴快熄灭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且要从上至下,慢慢伸入.6.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2个硫酸根离子2SO42﹣;②3O2三个氧分子.(2)上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物质类别:①纯净物,②单质;变化类型:③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7.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2个亚铁离子2Fe2+;②3O23个氧分子.(2)用化学式填空:①最简单的有机物CH4;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3),该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KOH+HC1=KC1+H2O等.三.解答题(共17小题)8.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程式2C+O22CO、CuO+CO Cu+CO2 、CO2+C2CO.(2)B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的溶液倒流;(3)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说明A装置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4)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化学反应生成的CO,防止有毒的CO污染环境.22CO CuO+CO2CO2Cu+CO+C9.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0.请说出一个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并设计实验证明.11.猜想可口可乐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1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13.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14.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15.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氯化钠是由带电的离子构成的.16.某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和NaCl,欲检验SO42﹣和Cl﹣.小灵做了如下实验:①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HNO3溶液,有大量的气体生成.目的是除去Na2CO3;②再向①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离子;③继续向②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Cl离子.17.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1)B点表示的意义是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00毫克.(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18.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CO2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装置C的作用是(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各装置所验证出的CO2的化学性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①D装置Ca(OH)2+CO2═CaCO3↓+H2O;②E装置H2O+CO2═H2CO3;③F装置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图1装置中,当出现气泡现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图2装置中的错误是试管口向上倾斜,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试管炸裂.(3)图3装置中的错误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污染药品.(4)图4是进行粉末状固体药品取用操作.(5)图5为振荡液体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B(填A或B).20.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与探究一】探究水的组成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活动与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图2是小帅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小帅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小美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小帅的实验不完善,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为完善小帅的实验方案,我补充的实验是将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的滤纸片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象是紫色石蕊不变色.【活动与探究三】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组成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1)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2)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小梅设计实验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小明设计实验2:小明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 Cu+CO2.(3)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支持(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只要根据氧化铜有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分解的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4)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H2C2O4CO2↑+CO↑+H2O.OCO+CuO Cu+CO4OCO+CuO4CO21.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A溶液进入试管内;B反应后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到锥形瓶中;C挤压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小气球会胀大;D挤压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形成喷泉.(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因二氧化碳被吸收,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反思与应用】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酚酞变红或滤液变浑浊.23.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实验现象: B 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 B (填“A ”或“B ”或“C ”),获得结论. A .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 .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 .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的探究方法是 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的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 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24.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2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试剂,只知道这2瓶无色液体试剂曾用于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探究这2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试剂是什么,同学们结合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提出猜想:猜想一:无色液体试剂是过氧化氢溶液.猜想二:无色液体试剂是稀盐酸溶液.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老师提供了必要的仪器和二氧化锰、石灰石、红磷、木炭、小木条、石灰水等药品供选用.同学们对此瓶无色液体试剂展开了一系列探究,并邀你参加.你有何建议?试剂瓶上要贴上标签并注明药品名称等.。
201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014年中考化学热点(4)
2014年中考化学热点(4)三聚氰胺及相关试题新闻链接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
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
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2007年,美国爆发宠物食品受污染事件。
事后调查表明: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
2007年,深圳检验检疫局从台湾进口的3批“爱族牌”观赏鱼饲料检出三聚氰胺,且三聚氰胺含量较高,分别为0.35 g/kg 、0.47g/kg 、0.51g/kg。
这3批鱼饲料共 846千 g,货值1016美元。
2007年,福建、天津、山东、珠海检验检疫局从进口马来西亚、泰国、秘鲁的鱼粉中检出三聚氰胺阳性,已依法对进口鱼粉作出退货处理。
2007年,北京检验检疫局从进口澳大利亚的宠物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阳性,并依法对进口宠物食品作出退货处理。
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分子式C3N6H6[C3N3(NH2)3],无味,密度1.573 g/cm3 (16 ℃)。
常压熔点354 ℃(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
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
低毒。
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三聚氰胺呈弱碱性,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
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胺。
2014年武汉市中考化学备考离子检验训练资料四
离子检验训练资料(四) 姓名常见离子检验方法强化训练资料一、一种离子的检验1、如何检验氯离子(Cl-)?试剂:硝酸银和稀硝酸操作:取样(液体直接取样;固体取样后加水溶解)。
向待测液中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有氯离子存在。
原理: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和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检验氯离子时,①要考虑硫酸银的干扰,检验前要除去硫酸根离子,多数用硝酸钡溶液。
②要考虑碳酸化银的干扰,检验时要除去碳酸根离子,多数用稀硝酸。
③要考虑氢氧化银的干扰,检验前要除去氢氧根离子,多数用稀硝酸。
2、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SO42-)?试剂:氯化钡和稀硝酸(提供钡离子的物质常见的还有硝酸钡Ba(NO3)2、氢氧化钡Ba(OH)2) 操作:取样(液体直接取样;固体取样后加水溶解)。
向待测液中滴加氯化钡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有硫酸根离子存在。
原理: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检验硫酸根离子时,①加入钡离子时,要考虑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可用稀硝酸或稀盐酸排除。
②加入氯离子时,要考虑氯化银的干扰。
可先加盐酸排除银离子干扰3、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CO32-)试剂: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操作:1)取样(固体样品可以溶解,也可以不溶解),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有碳酸根离子存在。
2)或取样(固体样品可以溶解,也可以不溶解;),滴加稀盐酸,将燃着的火柴伸入气体中,火柴熄灭,证明有碳酸根离子存在。
原理:凡是含有CO32-的化合物都能跟稀酸发生同样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根离子还可以用钡离子、钙离子检验,生成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生成气体的沉淀。
4、如何检验氢氧根离子(OH-)?1)指示剂检验:①取样,向待测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显碱性。
②或取样,向待测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显碱性。
2)利用特殊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产生有氨味的气体5、铵根离子的检验(NH4+)试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固体粉末;或氢氧化钠溶液操作:1)取固体样品,与氢氧化钠混合,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则有铵根离子存在;2)或取液体样品,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并有刺激性的气味,则有铵根离子存在6、氢离子的检验1)指示剂检验: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显酸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除杂、分离、推断题训练〖考点分析〗1.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 气体的净化方法: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根据试剂的状态选择合适的装置。
A (长进短出)B (大口进,小口出)C (左进右出)D (左进右出) 除去水蒸气,一般用干燥剂。
(完成表格)常见干燥剂性质 不可干燥的气体 装置 氧化钙(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碱石灰(NaOH 和CaO)浓硫酸氯化钙、氯化镁五氧化二磷硫酸铜除去其它气体(完成表格)装置的连接顺序:气体发生→检验和除杂→主要实验→尾气处理。
通常情况下,除杂时先除去杂质气体再进行干燥,检验时一般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其它气体。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欲 除 去 的 杂 质 选 用 试 剂 装置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 、NH 3等CO 2、SO 2、HCl 等(酸性)气体H 2、CO 等还原性气体 O 2 H 2O (气)、CO 2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推断题: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数据,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
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
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
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
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
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精讲精练〗例1:如何将含有泥沙、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的粗食盐成精盐?如何检验溶液中SO 42-离子是否除尽?(即除杂试剂是否已加过量)静置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 2溶液,如果出现浑浊,则溶液中有SO 42-, 不出现浑浊就说明SO 42-已除尽如何洗涤沉淀?如何判断是否洗涤干净?向漏斗中加少量蒸馏水至没过沉淀,滤干后重复操作2~3次取最后一次洗出液少许至试管中,滴加入酸性AgNO 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则说明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没有洗净。
在分离与提纯中,我们要遵循的原则:“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 “三必须”是:(1)除杂试剂必须过量(2)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3)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例2:某白色固体A 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 和白色固体C ,若将白色固体C 加入盐酸中可得到无色液体D ,将溶液D 加入硫酸钠溶液中可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气体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F 。
根据以上实验写出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过滤 BaSO 4 稍过量 BaCl 2溶液 BaCO 3CaCO 3Mg(OH)2稍过量NaOH 过滤 稍过量 Na 2CO 3 过滤 粗盐 过量稀盐酸 泥沙 精盐 过滤 蒸发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1例3: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
C 为一种黑色粉末,D 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1)若F 为可溶性碱,G 为蓝色沉淀。
则A 为 ;D 可能为。
(2)若G 为蓝色沉淀,H 为难溶性盐,则I 为。
(3) 若G 、H 都属于盐,且G 为蓝色溶液,则I 可能为 ;F 可能为 。
例4: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因含有二氧化硫而污染空气。
(1)若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则可消除其对空气的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说明二氧化硫是______性氧化物。
(2)二氧化硫与臭氧(O 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写出二氧化硫与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实验室有一瓶混合气体可能由H 2O 、CO 2和HCl 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请根据右图 选择装置和药品。
(假设每步均反应完全)(1)A 装置的作用是 ,可能出现的现象 。
(2)B 装置的作用是 ,可能出现的现象 。
(3)C 装置的作用是 ,可能出现的现象 。
(4)正确顺序是 。
例6: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析出的少量金属为 。
例7:现有下列仪器装置,请根据以下两个实验内容来选择、连接适宜的仪器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每种装置允许重复选用,每个装置内的药品都是足量的)无水硫酸铜浓硫酸A NaOH溶液B C 澄清石灰水D ECuOA 白色硫酸铜粉末 C 硝酸银溶液B 澄清石灰水(1)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研究该气体的组成:①所选择的仪器装置及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是:该气体 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代号)。
②按上述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设置第一个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设置第三个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纯净的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气)两种气体,应将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代号),来测定该有机物的组成。
若该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去了4.8克氧气,先后连接的两个装置在实验后较实验前质量分别增加了3.6克和4.4克,则该有机物是由(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组成的,相应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牛刀小试〗1. 将碳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所得的黑色固体与原固体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在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 有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投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一些固体不溶物。
向固体不溶物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则固体不溶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 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
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弱酸(H2O2H++HO2-),消耗了OH-,而使红色褪去。
乙同学认为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消失。
试设计一个实验论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中谁正确。
4. 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来测定铜的氧化物Cu x O的组成。
铜的氧化物气体aA 干燥剂BC干燥剂(1)若气体a为纯净的氢气,在点燃A装置中酒精灯以前,要将氢气通过整个装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气体a为纯净的氢气,当铜的氧化物Cu x O完全被还原为Cu时,称得Cu的质量为6.4克,同时称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9克,则这种铜的氧化物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的原始计算式为_________,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若气体a为混有少量H2O(气)的氢气,而又未经干燥处理直接通入装置A 中,当铜的氧化物Cu x O完全被还原为Cu时,仍然利用称量Cu的质量和B装置增加的质量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将使测定结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质量之比的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___________。
(4)若气体a为混有少量H2O(气)的氢气,不增加任何其它实验装置也不改动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仍用其来测定Cu x O的组成,必须测得哪些数据才能得到x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