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摘要:《自然辩证法》在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其在促进文化教育过程中,它可以集政治理论课、科学思想课以及文化理论课的功能,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大有作为。

关键词:科学文化自然辩证法文化教育

一、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新境界

对人文教育的误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立、二是将“人文精神”误读为“文人精神”、三是将“人文教育”误读为“文科教育”[1]。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上的偏颇,使得素质教育一直未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研究生教育同样如此。“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高校强调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应该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有别于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主的现代教育观念,而不只是要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开设某些课程,单独地、专门地组织素质教育活动。如今素质教育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素质问题既不可能在纯粹的科学自身中解决,也不能靠“文学”或“文艺”解决;其次,素质不可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也不可能靠改进方法解决;其三,素质教育既不能在课堂中完成,也不能完全脱离开课堂来进行。或者说,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而非是一个事实过程。为此,只有从一个更高的视野才能真正触及素质教育的灵魂。

当前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从本质上看是科学教育,其根本点和核心点是知识教育。“应当看到,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还包含着创造知识的源泉;知识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化还包含着动态的历史过程;在知识中往往看不到人及其作用,文化则永远将人及其创造性置于中心地位。因此,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应当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3]由此可见,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境界,将知识、方法纳入文化,将学习生活化、文化化,不失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的尝试。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应试压力逐渐减小,为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打开了宽阔的空间。因此,如何从知识教育转化到文化教育可以成为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二、自然辩证法与文化教育

“通俗地讲,文化是那种更接近人性,接近人的内心世界,因而更接近哲学家思考的东西。如果我们这样考虑文化的问题,将更有高度和尝试。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和有形层面来理解文化,只看到其形而上的东西,而看不到其形而上的东西,无疑还是比较肤浅的。”[4]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与其他科学课程相比较,自然辩证法关注的应当是科学活动中无形的、处于形而上层次的东西,而其他科学课程不可能超越,或者说很难超越科学的有形的、形而下层面的东西。《自然辩证法》教学具有文化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自始至终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

为指导。一方面,它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先进的科学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刻挖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通过提高人对自然的能力来提高人的特质生活水平从而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在正确的科学观、技术观和自然观的指导下,《自然辩证法》除了挖掘科学功利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注重科学的文化价值,即科学本身作为文化以及科学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推动和奠基的价值。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应当从科学的人文性、科学与人文的高度关联出发,从对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和科学方法的高度人文性出发。

第三,从世界观角度讲,《自然辩证法》的哲学属性又注重塑造科学的思维方法。“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哲学具有某种即使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中也比他人高明的东西”。[5]科学哲学提供了一种科学文化与人类其他形式文化的结合点与融通的基础,科技与复杂社会的关系则将科学文化置身于社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的发展不是超乎这种背景的,相反,它是深深地处在这种背景的决定之下的。

科学文化关注的是科学的整体,从整体上理解科学,而不是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科学理论作为逻辑起点,更不是把科学理论还原和拆解为孤立的命题。科学文化哲学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致性和内在统一性,将其共同作为具有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价值的先进文化的整体。

三、《自然辩证法》文化教育功能的实现

1、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

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事物的辩证法。恩格斯在创作《自然辩证法》时仔细研究了18-19世纪自然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指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否定或更改恩格斯有思想,相反,现代科技革命成为恩格斯光辉思想新的注角,从中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自然辩证法的强大生命力与预见力。例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对人类发展过程中过度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总结和提升,从而提出人创造自然、自然也创造人的伟大论断,这种思想至今仍显示其光辉。恩格斯的基本思想,如无限的宇宙观、辩证的自然观、发展的科学观等都会使学生对伟人产生崇敬与仰慕之情,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2、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

自然观和科学观、技术观是相关关联、互相影响的。其中,自然观决定着科学观和技术观,而科学观和技术观又反过来对自然观产生强烈的反作用。有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既有以人消极地适应自然为特征的素朴的辩证自然观,也有以积极的干预自然为主的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更有建立在紧实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辩证自然观。特别是作为辩证自然观的当代形式,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广阔和丰富的科学观和技术观背景,现代科学观和技术观如果离开了新形态的辩证自然观的指导必然会走向误区和盲区,而新的自然观又是以新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支撑的。《自然辩证法》对于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的解析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阶段,而是要深入挖掘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3、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命题。根据自然辩证法法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演化着、发展着、可能还循环着。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的矛盾指导着人们的科学行为与科学意识。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讲,“哲学”传统与“工匠”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居于主导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