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上第二章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和证明声音是由于发生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说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3).识别回声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知识结合声音的传播速度进行简单的回声测距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感悟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体会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述。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利用转换法和科学推理的物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在活动中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思想研究物理的方法。
(固体传声)教学用具:音叉水槽铁架台乒乓球细线口琴录音机磁带蜡烛火柴真空铃(气泵,电池盒,泡沫)小闹钟(扣碗)土电话(长线)分层教学环节:提问分层习题分层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前预习:设计实验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课堂导学:●学生展示预习作业1,老师点评补充,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典型实验:1.喉咙发生2.音叉发生(触摸,乒乓球,水花四溅)3.鼓面振动(桌面振动),如何观察到它们的振动?问:如何消除手拍桌面时,风带来的影响?如果纸片效果不明显如何改进?4.乐器图片(口琴钢琴笛子)展示,让学生体会是什么物体在振动?●小结1.物理研究方法小结:转换法2.知识小结: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知识过渡:声音的传播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人耳的?空气。
2.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介绍声波概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 物体的质量和重力•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性质,表示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kg)。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是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单位是牛顿(N)。
•质量和重量之间的关系:重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 F = m * g。
2. 物体的密度和浮力•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 / 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体积。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方向与重力相反。
3. 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P = F / A,其中 P 表示压力,F 表示受力的大小,A 表示受力作用的面积。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的大小,是压力与面积的比值,单位是帕斯卡(Pa)。
4. 物体的浮力和浮力原理•浮力原理:在液体中或气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当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时,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呈现上浮的状态;当物体在液体中沉没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呈现下沉的状态。
5. 物体的压强和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 / A,用于计算受到压力的物体的压强。
当受到的力增大或受力面积减小时,压强会增大;当受到的力减小或受力面积增大时,压强会减小。
6. 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传递•液体的压强是指液体内任意一点上所受压力所产生的压强,大小相等。
•液体的压力传递是指液体中受到的外力作用在液体内任意一点上所产生的压力,大小相等。
7. 各种物体的浮力大小比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和密度无关。
•同样体积的不同物质所受到的浮力不同,密度越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8. 水中物体的重力和浮力•当物体在水中浮起时,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水中沉没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1. 引言初二物理上册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打下物理学习的基础。
本章内容包括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自由落体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理解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特点和规律。
2. 运动的描述2.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
运动的描述需要明确物体所处的参照系和观察者的角度。
2.2 运动的分类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轨迹,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直线运动。
3. 匀速直线运动3.1 定义和特点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3.2 相关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有: - 位移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4. 非匀速直线运动4.1 定义和特点非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相等的运动。
在非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不断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4.2 相关公式非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有: - 速度公式: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5. 速度和加速度5.1 速度的定义和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位移除以时间。
5.2 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6. 自由落体6.1 自由落体的定义和特点自由落体是指物体仅受重力的作用,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的特点是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6.2 相关公式自由落体的相关公式有: - 下落时间公式:下落时间等于2乘以初速度除以重力加速度。
- 下落距离公式:下落距离等于初速度乘以下落时间加上0.5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下落时间的平方。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答案:(1)“光年”(2)“千米”(3)“纳米”(4)米(m)(5)微米(μm)(6)刻度尺(7)零刻线(8)量程(9)分度值(10)误差(11)错误(12)量筒和量杯1.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1)茫茫宇宙,浩瀚无边,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由无数颗星体组成。
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星系,一束光要穿越银河系得需要十万年的时间,更何况整个宇宙呢!科学家们用“光年”作为尺度来度量它的大小。
(2)地球为我们人类祖祖辈辈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半径约是6 400 km,我们用千米作尺度度量它。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 844.43 m,我国16岁中学生平均身高男生是1.72 m(172 c m),女生是1.62 m(162 cm),我们头发的直径约是10-4m,眼睛还可以分辨,而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就更小了,一般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 作单位来度量。
总之,无论是无边无际的宇宙,还是巨大的天体,亦或是微小的分子、原子,它们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我们的世界是可以用几何尺度来测量的。
释疑点光年的理解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1光年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约为9.46×1015 m。
【例1】给下面几个物体填上适当的尺度:与我们最近的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为220万______;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6 300______;小军今年上初二,他的身高是1.68______;一般分子、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________。
解析:仔细阅读课本,从课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判断。
仙女座大星云是天文学的范畴,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光年来度量的,而河流则一般采用千米作尺度,我们的身高、分子、原子则用米来描述。
答案:光年千米米米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2、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4、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5、体积的单位6、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相平。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符号:m。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主单位是千克(kg)其他单位有:3、托盘天平的使用调节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横梁水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
测量方法:将待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大小,由大到小,用镊子向右盘放砝码;用镊子拨动游码,使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侧摆的幅度基本相同,或者静止在中央刻线上;把右盘里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得到物体的质量。
砝码用毕必须放回盒内,不能用手捏砝码。
三、物质的密度1、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
2、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密度的公式:ρ=m/v。
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 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初二上物理第二章练习题
初二上物理第二章练习题题目一:力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力?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相对位移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有相互作用力和作用力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
2. 力的单位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什么是重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在地表附近,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近似地用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题目二:测量力的方法1. 描述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测力原理。
弹簧测力计由弹簧和刻度盘组成。
当外力作用于弹簧上,弹簧产生形变,形变量和外力成正比。
利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可测量外力的大小。
2. 什么是泊松弹簧测力计?泊松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仪器。
它利用金属泊松比不受外界干扰的特点,通过测量金属杆的弯曲量来间接测量外力的大小。
3. 什么是悬挂法测力法?悬挂法测力法是利用悬挂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外力等于重力的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
通过测量悬挂物体与参考物之间的角度或距离,可以计算出外力的大小。
题目三:力的合成和分解1. 描述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指将多个不共线的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合成力的大小等于所有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指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互相垂直的分力,分力的矢量和等于原力。
2. 如何利用力的合成求合力?将多个不共线的力按照任意方向排列,通过平移法或三角法将这些力的头尾相连,然后连接起始点和终止点,所得线段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如何利用力的分解求分力?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可以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
题目四:斜面运动中的力的分解1. 什么是斜面?斜面是指倾斜的平面,通常用来减小物体沿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
2. 描述斜面运动中的力的分解原理。
斜面运动中的力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竖直方向的分力为物体的重力分量,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为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所受的摩擦力。
3. 如何计算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根据斜面运动中的力的分解原理,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在斜面竖直方向和平行方向上进行分解和计算,进而计算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答案:BA.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歌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 m/s,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因此通过扩音器我们听到的歌声响度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下列一些的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其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甲图: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都戴上耳罩B.乙图:在公路的两旁修建隔音墙和种植高大的各种树木C.丙图:为了减弱外面爆竹声的干扰关上窗户D.丁图:中高考期间,在各考点临时设立的禁止鸣笛的标志答案:AA.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都戴上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在公路的两旁修建隔音墙和种植高大的各种树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减弱外面爆竹声的干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中高考期间,在各考点临时设立的禁止鸣笛的标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答案:D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演员的歌声音调低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的歌声音调高响度小,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基本概念1.物理量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或物体特性的量,常用物理量有长度、时间、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2.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集合。
3.参考系参考系是用于描述物体位置、运动状态等物理量的基准系统。
二、匀速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的运动形式。
2.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所覆盖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4.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是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
三、变速运动1.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运动形式。
2.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3.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4.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是以时间为横坐标,速度为纵坐标,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图线。
5.运动规律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是加速度恒定,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四、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的纵向无初速度下落的运动形式。
2.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为等加速度直线运动规律,位移随时间的变化为抛物线规律,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常数值。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二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二章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如:说话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声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瀑布声音由水和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树叶沙沙声由树叶振动产生……2.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停止.....发声4. 记录声音的方式,由机械唱片发展至磁带、激光唱片、存储卡等。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二、声音的传播1. 传播形式:波的形式——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答:发声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3.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三、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1.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2.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取v=340m/s 。
为什么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过一段时间才听到雷声?答:因为光速c=s m /100.38 远大于声速v=340m/s ,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2)介质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3张PPT)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在某次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记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声才开始记时,则所记录的比赛成绩比实际情况要________。
D.物体只有在空气中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而飞船舱内有空气,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宇航员可以在舱内直接对话。
课堂课堂作练习业
5(2019秋·宜昌期中)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固定闹钟,闹钟总能通过与其相互接触的物体传出来少量声音。
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
பைடு நூலகம்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不管怎样向外抽玻璃罩内的空气,离实验装置很近的同学还是能听到微弱的铃声。
法固定闹钟,闹钟总能通过与其相互接触的物体传出来少量声
音。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
典新型知例探究题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B )
A.太空中其他声音太大 为了让振动更容易直观观察,常用的方法是转换法。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固定闹钟,闹钟总能通过与其相互接触的物体传出来少量声音。
D.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
,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解析:太空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之间需要
振人动吹停 口结止哨,时发,论声所停发。止出,声例但音声的如音物不体通会是立( 过刻消)失比。 较物体发声和未发声时的区别,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如,我们说话时,喉咙里的声带振动;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能还会传播一段时间。
2.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例如,我们能听到桌子对面的人说话,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水中能听到岸上人的脚步声,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能更早听到远处火车驶来的声音,表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 真空不能传声。
例如,在玻璃罩内的闹钟,随着玻璃罩内空气逐渐被抽出,听到的闹钟声音越来越小,当玻璃罩内接近真空时,几乎听不到闹钟声音了。
- 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 回声。
-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例如,在空房间里说话声音比较响亮,就是因为原声和回声叠加的结果。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例如测量海的深度,公式为s = (1)/(2)vt(其中s为距离,v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
二、声音的特性。
1. 音调。
-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是因为女高音歌唱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响度。
-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它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章.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需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吶系统)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注:判断音调高低的方法:(1)一般情况下,女性和小孩声音的音调比成年男性的高。
(2)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来改变音调。
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3)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
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影响学习和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呐、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练习:①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14
• 19、在空的长钢管的一端敲击,另一端能听到 几次声音?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敲击长钢 管的一端,钢管振动发声,空气柱振动发声, 所以能听到两次声音。固体传声的速度快, 气体传声的速度慢,所以,先听到钢管振动 传来的声音、后听到空气传来的声音。
• 这是通过骨传导,使聋哑儿童产生听觉。
18
• 26、在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的旁边悬挂一个乒 乓球,发现乒乓球多次被弹起,这说明了什么? 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什么方法?类似的例子还 有哪些?
• 乒乓球多次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这种方法 称为 “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变为容 易乒观乓察球。多次被弹起说 明音叉在振动,这种 方法称为放大法,把 不容易观察的现象变 为容易观察。
27
• 39、演奏二胡,吉他,古筝等弦乐器的演员在 开始演奏前,往往会拧动琴弦上方的木柄来调 节琴弦的松紧,这叫“定弦”,这样做的目的 是什么?二胡演员为什么手指在琴弦是上下移 动?二胡通过什么发出声音的?
• 调节琴弦的松紧是调节音调,弦越紧,音调越 高。二胡演员手指在琴弦是上下移动,是通过 调节弦的发声部位的长短来调节音调。二胡通 过弦的振动发声。
2
• 2、解释下列现象 1,室内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比 在室外的声音要大 ? 2 、在山谷里大喊一声 为什么会听到多次声音? ✓1、室内说话时,声音遇到墙壁会发生反射, 产生回声,原声和回声在一起,使声音变大, 在室外,由于没有障碍物,声音分散,不发 生反射也没有回声,所以声音小。 ✓2、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山谷会发生 多次反射,所以我们会听到多次回声。
9
• 13、地震时,埋在废墟的人会敲击管子或者墙 体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废墟中的人敲击管子,管子属于固体传声效 果好,容易被地面上的人发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解题方法技巧(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解题方法技巧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超声波清洗眼镜⑥医用B超诊断仪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答案:C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声音传递信息;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⑤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⑥医用B超诊断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这个现象说明了()A.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碎纸振动使喇叭发声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D.发声的喇叭正在振动答案:D将小纸片放在喇叭上,小纸片“跳舞”,是由于喇叭振动导致的,所以这个现象能够说明发生的喇叭正在振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进行回声定位D.防噪声耳罩通过防止噪声产生的方式控制噪声答案:AA.振动的音叉带动乒乓球振动,故可以根据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故C错误;D.防噪声耳罩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4、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
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s、0.30s、0.14s、0.30s、0.16s。
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C.D.答案:B根据v=s t变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 B=s D>s A=s E>s C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规定:0k=-273.15℃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各种金属等
特征: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不发生改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有熔点)
熔化图象: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
特征: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熔化图象:
2、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的一个确定的温度
晶体凝固图像:
特征: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的凝固温度(有凝固点)
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非晶体凝固图象:
特征: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无凝固点)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沸腾
(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作用: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比如:水蒸气凝华成霜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三、典型例题
例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6.6℃,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6.6℃
B.甲的体温可能高于36.6℃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6.6℃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6.6℃
例2.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A.29 ℃B.32 ℃C.30 ℃D.35.5 ℃
练习1.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及其原因可能是()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 .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D.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练习2.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
C.低于26 ℃D.等于26 ℃
练习3..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汽B.小水珠
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练习4.如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右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上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
练习5.(2012福建福州,第28题)(4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练习7、在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练习8、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
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
C.该晶体的熔点是48℃
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
练习9.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见下表),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此时温度为_____℃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练习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