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交通:相遇
《数学与交通——相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比赛课《数学与交通——相遇》说课稿 [复制链接]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数学与交通——相遇”。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数学与交通——相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
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与我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我确立了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并用方程解答相遇问题。
2、能力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我设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关键: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在本课的设计及上课过程中,我都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并将以上方法相互渗透,交错使用。
通过适时的引导、启发,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优化了教学手段,让孩子们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
整个教学中我只起了个引路人的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线,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三、说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直接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数学与交通
数学与交通——相遇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及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2、经历从具体问题研究“两地、同时、相向、相遇”这四个相遇问题的特点。
3、会利用线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能用方程解答相遇问题求时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点及相等关系,会解答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抽象概念。
用方程解答相遇问题。
教具学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学习数学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老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解答一下。
蓝猫和淘气去探险岛探险,忽然,淘气摔伤,伤势比较严重,蓝猫向在救护站值班的咖喱求救。
两地相距较远,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他们俩尽快的见面呢?生:2人一起走,在路上就遇见了。
师:同学们反映真快!蓝猫和咖喱也是这么做的,蓝猫放下电话,就开车了。
同时咖喱也从救护站出发,半路上他们俩遇见后,蓝猫把淘气给他。
请问大家,这个运动的过程在数学上属于什么问题?生:相遇问题。
师:观察线段图,哪些是蓝猫走的路程?那些是咖喱走的路程?他们走的路程和起来是什么?在运动的过程中,他们2人出发时是什么情况?生:地点不同,同时出发。
(板书:两地、同时)师:他们走的方向怎样?生:相对而行。
板书:相向,师:最后他们怎样了?生:相遇。
板书:相遇。
师:具备这四个规律的运动过程,我们就叫做“相遇问题”。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
看一看这种类型的问题有什么规律。
二、讲授规律:师:将我说的这个运动过程加入一些量,稍加改动,就变成了一道相遇问题。
请看。
(出示课件)师:分析这道题,都给出了哪些数量关系?生:越野车的速度,救护车的速度和时间。
师;根据这三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方面的问题?(路程方面的问题)生;蓝猫走的路程、咖喱走的路程、一共的路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相遇》课件
说一说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之间的距离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 速度和×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
练一练
张叔叔要给张阿姨送一份材 料,他们两人约定同时坐 车出发。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是50 千米。 (1)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2)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到遗址 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是50千米
1 2 3
遗址公园
天桥
全程50千米
面包车行驶的 路程
小轿车行驶 的路程
遗址公园
两地相距660千米。一 列火车每时行驶48千米;另 一列火车每时行驶72千米。 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 行,经过几时相遇?
解:设经过x时相遇。 48x+ 72x =660 120x=660 x=5.5 答:经过5.5时相遇。
660÷(48+72) =660 ÷120 =5.5(时)
有一份5700字的文件,因 时间紧急,安排了两名打字员 同时录入。甲每分录入100个 字,乙每分录入90个字,录完 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天桥
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使40x 千米,小轿车行使60x千米。 40x + 60x =50 100x=50 x=0.5 40x =40×0.5=20 答:两车经过0.5时相遇,相遇地点距遗 址公园20千米。
挖一条长165米长的隧 道, 由两个队从两端同时施 工。甲队每天挖6米,乙队 每天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 需要多少天?
数学与交通——相遇
面包车速度 40千米/时 遗址公园
?时相遇
小轿车速度 60千米/时
天桥
50千米
面包车的路程+小轿车的路程=50千米
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 时坐车出发。面包车的速度是 40 千米 / 时,小轿 车的速度是 60 千米 / 时,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 是50千米,他们出发后几时相遇?
数学与交通--相遇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面包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小时 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 χ 小时呢? 40×2=80(千米) 40×3=120(千米) 40χ(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如图淘气和笑笑约好从家到商店去买文具, 淘气每分钟走60米,到商店用了X分钟,淘 气走了( )米 笑笑每分钟 60χ.
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 60千米/时 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
40千米/时
遗 址 公 园 郭庄 李村 天桥
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是50千米,他们出 估计两人大约在哪个地方相遇? 发后几时相遇?
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 时坐车出发。面包车的速度是 40 千米 / 时,小轿 车的速度是 60 千米 / 时,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 是50千米,他们出发后几时相遇?
走40米,到商店也用了X分钟,笑笑走了 ( 40χ )米。 淘气和笑笑家相距 (
淘气家
100χ
)米。
笑笑家
淘气和笑笑家距离60χ+40χ 商店 淘气走的路程60χ
笑笑走的路程40χ
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 两人同时坐车出发。在中途相遇时张叔叔 把材料交给王阿姨。
天桥
遗 址 公 园
《交通与数学》的教学设计.doc
交通与数学——《相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数学教材第九册第56、57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从“起点、方向、时间、结果” 四个方面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会分析简单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能正确根据相等关系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点及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教学具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昨天,淘气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由于自己马虎大意将同桌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
[出示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各抒己见)学生1回答:淘气从家里步行到笑笑家需要多少分钟?学生2回答:笑笑从家里步行到淘气家需要多少时间?师:这是一个行程问题求时间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师引导:在步行的前提下,如果淘气想用最短的时间把作业本交给笑笑,你会选择什么好办法?为什么这种方法用的时间最短?2、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征。
师:我们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两人同时出发,相遇为止”的情况,其他同学注意从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时间、运动结果四个方面观察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演示,教师旁白:淘气和笑笑同时从家里出发,他们相遇了。
师:好,现在谁能从这四个方面来说说这种运动的特点?(1)出发地点。
师引导:从出发地点上看,两人是从一个地方还是从两个地方出发?那从出发地点上看我们就说是“两地”(2)运动方向。
师引导:你是怎样理解“相对”的?(3)运动时间。
师引导:你刚才扮演谁?请问你走了几分钟?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这说明两人是同时开始行走,同时停止行走,那我们就说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4)运动结果。
(5)[师板书:两地、相对、同时、相遇]师: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是怎么样变化的?生回答二、再次操作,探究新知师:像这样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相遇了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其实包含着大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这类大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数 学 与 交 通》相遇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数学与交通》相遇教案及教学反思《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相遇教学内容: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课本第56页的例题,第57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约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高用方程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经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技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
重难点、关键: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具预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学回答后,老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2、应用呈现预备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由同学独立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反馈时,要求同学说一说第2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方法1:200÷40=5方法2:40*=200 *=5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亲密相联。
今日,我们一起来探究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2、创设情境。
〔1〕电脑课件呈现情境图。
让同学读题,弄清题意。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1:估量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生:在这段路程的蹭并靠近遗址公园。
生:估量在李村的四周。
由于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确定超过一半。
问题2:出发后几小时相遇?首先让同学争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你怎么理解“相遇”?②在同时相向而行时,速度、时间和路程有什么关系?然后,老师做须要的引导。
①课件呈现两车相向而行的情境。
经过课件演示,使同学明白“相遇”是指两车所行的路程和等于遗址公园与天桥的总路程。
图3-20③你能从中找出一个等量关系吗?生: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加上小轿车行驶的路程等于遗址公园与天桥的路程。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写出关系式: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④列方程解决问题。
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与反思
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中的第一课。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从中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分析如下: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能解答简单的相关问题。
原来人教版的教材在学生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之后,分了两个步骤:①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
②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路程,求相遇时间。
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第二步骤的学习,在这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跨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3个问题: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③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我改变教学情境,将本班的学生设为本堂课的主人公,利用学生常见的上学、放学的相遇情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去课堂学习这一重要途径外,几乎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其它途径接受信息、积累知识的能力。
同时,他们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
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
而且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精品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与交通---相遇》共17页PPT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精品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五 年级上《数学与交通---相遇》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册第三单元《数学与交通--相遇》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物体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问题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运用画线段图分析、罗列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等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阐明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对同时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相遇问题。
1、创设“送材料”的情境2、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采用“永春——南安——泉州——厦门”的路线)3、审清题意(1)读题——观察——发现(2)模拟演示。
(同桌一组)A、师:“那现在请同学们用橡皮模拟一下王阿姨和张叔叔的运动过程。
他们是怎么做的?结果会怎样?同桌合作,边演示边想:你发现了什么?B、学生动手操作。
(以桌面为两地之间的路程)C、学生上台演示。
D、揭示课题(4)学生尝试画线段图。
A、学生独立画图B、展示交流(5)依据线段图寻找等量关系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师:“他们行驶的时间大家都知道是相同的了,那么他们经过几小时相遇?”(课件展示问题)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展示3、交流提问:如40X表示?60X表示?……4、引导比较:今天的这道题跟我们以前所学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不同?5、出示问题“相遇地点到东平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A 、学生独立解答B 、展示交流6、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是怎样的?”三、应用模型,拓展提升1、出示“试一试’2、师:“这是相遇问题吗?能用今天学过的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吗?”3、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汇报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相遇面包车的路程+小汽车的路程=120千米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60X+40X=120 (60+40)X=120 120÷(60+40) 100X=120 100X=120X=1.2X=1.2(算法,学生有几种就板书几种。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王战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目标:1.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
1. 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之间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出示课件)淘气马虎大意将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笑笑。
如果只能步行,你有哪几种方法能使淘气将作业本还给笑笑呢?哪种方法能使笑笑在最短的时间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呢?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有什么不同呢?(淘气和笑笑同时相对而行,最后相遇。
)二、探究新知。
1、请你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笑笑每分钟行50米,淘气每分钟行70米,相对而行。
估一估他们大致在途中什么位置相遇?先同桌说,再全班汇报。
2、如果我们把两家的路程用一条线段来表示,他们的相遇点应标在偏谁家的地方?从淘气家到相遇点这段路程是谁走的?剩下的路程呢?教师课件出示示意图:观察线段图,你发现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淘气所行的路程+笑笑所行的路程=路程和3、如果请你添加一个已知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你会怎样添加和提出呢?4、他们两家距离600米,要想知道两人经过几分钟相遇,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想一想,在练习本上尝试做。
指名交流、比较方法。
①解:设经过x分两人相遇。
70x+50x=600120x=600x=5答:经过5分两人相遇。
其它方法展示、交流。
②600÷(70+50)= 5(分)③70+50=120(米)600÷120=5(分)④……5、让学生体会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①算术方法简单,但思考难度大。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反思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反思
这一课主要是解决生活中的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运动的情况。
要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
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又由于我校没有多媒体无法动画演示,于是在教学时,我先复习了行程问题的中的三个数量: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两名同学通过表演模拟相遇的动态过程,引导其他学生观察、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
这样不仅克服了学校硬件的缺失问题,而且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了什么是相遇,相遇时两个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及相遇时间为两个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这一教学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研究的数学
,我
页脚内容。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反思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反思这一课主要是解决生活中的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运动的情况。
要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
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又由于我校没有多媒体无法动画演示,于是在教学时,我先复习了行程问题的中的三个数量: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两名同学通过表演模拟相遇的动态过程,引导其他学生观察、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
这样不仅克服了学校硬件的缺失问题,而且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了什么是相遇,相遇时两个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及相遇时间为两个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这一教学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紧接着,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做“试一试”的题目,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显得“得心应手”,我在巡视中也感觉到学生尝试的挺成功。
不过,我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猜测学生有模仿的“嫌疑”,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所做的题目,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列的这个方程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呢?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被“难倒”,看来要引导学生如何自学?如何去理解每一句话、每一幅图……着实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对学生的指导。
最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两个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个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 )A.1 B.2 C.都可以2.在一个三角形里,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如果规定向南走为正,那么﹣100米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走100米B.向西走100米C.向北走100米D.向南走200米4.小明用一块54立方厘米的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模型,他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相遇向题中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和路程,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相遇”的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张叔叔到外地出差,他坐车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行了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1、指名解答,板书算式:
60 ×2 = 120(千米)
2、这道题我们用到哪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指名解答。
师板书:
速度×时间= 路程
3、师:像这样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应用题,通常叫“行程问题”。
在这道题里,运动的人有几个?(生回答: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人同时运动的行程问题。
二、导入新课。
课件:有一天,张叔叔有份材料要送给王阿姨,他赶紧打电话给王阿姨,两人在电话里商量。
你说有几种方法可以让王阿姨拿到材料呢?
请学生回答,教师用电脑演示几种走法:
1、张叔叔直接去遗址公园,把材料送给王阿姨。
2、王阿姨直接去天桥,把材料拿回来。
3、两人同时出发,向对方走去,途中王阿姨拿到材料。
师:哪种方法能让王阿姨最快拿到材料?(生答:第3种)这种方法中运动的人有几个?(生答:两个)“两人同时出发,向对方走去”,也叫做“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或“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他们碰到一起,就叫“相遇”。
三、教学例题。
电脑出示: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
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是50千米。
张叔叔每小时行60千米,王阿姨每小时行40千米。
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1、思考:你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生答: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快一些,那么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比面包车多一些,估计他们的相遇地点在李村附件。
2、电脑演示行走过程。
师:两人同时相对而行,中途相遇同时停住,两人途中所花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电脑再次演示行走过程)
生答:同时出发,同时停住,两人所花的时间是一样的。
3、观察两人行的路程的和与总路程的关系。
电脑分段闪烁两人所走的路程,请学生观察面包车和小轿车所行驶的路程的和与总路程有什么关系?
(生答:相等)
师:观察得知张叔叔和王阿姨相遇时,这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0千米。
这时两人走的路程的和与总路程相等。
课件出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 50千米
4、教学画线段图
师:如果我们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天桥到遗址公园的路程,那么我们在图上怎么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呢?
请学生说说你准备怎么画图?再在课堂作业本上画一画。
最后请两个学生板演。
5、列方程解答
师:面包车行驶的路程怎么求?
师:面包车的速度是多少?时间是多少?
生:面包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间不知道。
师:时间不知道,我们可以用未知数X来表示。
那么面包车行驶的路程怎么表示呢?
生:40×X或40X来表示。
师: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怎么表示呢?
生:60X。
问题一: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请学生们自己列出方程并解答。
请学生板演,教师强调列方程解答的步骤。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问题二:相遇地点到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求出王阿姨(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全程减去小轿车行驶的路程。
6、小结。
四、课堂活动。
1、完成“试一试”,要求如下:
●学生画图独立分析数量关系。
●找等量关系,用方程或算术解决问题。
●组织交流,说说怎样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2、完成“练一练”第二、第三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拓展延伸。
➢两地相距21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0千米?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从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9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70千米,慢车开出1小时后,快车才出发,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柯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