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童患上脓毒血症,mNGS锁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

合集下载

类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此菌产生的内毒素,耐热,具有免疫原性。
羊、马、猪和啮齿类动物都可能感染本病,但它们 与人一样,都是偶然宿主,维持本病流行的连续性 作用不大。
病源学
类鼻疽杆菌有独特 的生长方式,可产生 细胞外的多糖类,在 培养中细菌集落陷 于大量纤维样物质 中。
病源学
在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上均可生长,在MH平板上 不形成色素。
病源学
类鼻疽杆菌( pseudomallei) 革兰染色阴性,与鼻 疽杆菌同属单胞菌,两者的致病性、抗原性和噬菌 体敏感性均类似。
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需氧,在普通培养上生长 良好。此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自然耐药性。
可产生两种不耐热毒素,即坏死性毒素和致死性毒 素,可使豚鼠、小鼠、家兔感染而致死。
传染源以往认为与野生动物有关,如鼠类,但迄今尚无足够 的证据。病人作为本病的传染源意义较小。
流行地区:其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及我国雷州 半岛、海南等热带地区。
流行过程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这是
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吸入含有致病菌的尘土或气溶胶;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被吸血昆虫(蚤、蚊) 叮咬; 有报道认为可通过家庭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播。
类假鼻疽伯克霍尔菌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病源学
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 ,是热带 地区的人兽共患病,发病区域一般都在北纬20°至南纬 20°之间。
主要因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而感染。
本病一般性散发,无明显季节性。
主要表现为化脓性病灶播散所致的暴发性败血症,或有肺 部空洞的慢性结核样疾病 。
出院前采血培养为阴性,腹部CT示肝叶病灶基本 消失。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患者多发性脓肿的伤口处治及护理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患者多发性脓肿的伤口处治及护理

在伤 口初 次处理 时 和 出院前使 用慢 性 伤 口愈 合
量表 ( c h r o n i c w o u n d s c a l e h e a l i n g ,C WS H) 、 疼 痛 计
根据 蒋琪 霞 等 提 出 的评 估 方 法 对 伤 口局 部 评估 : 初诊 时 患者 全身 脓肿 共 4处 , 其 中胸部 季肋 处
形 成凝 胶状 为 伤 口保 湿 , 外层 更好 的密 闭伤 口 , 为伤 口提供 湿性 环 境 , 促 进上 皮化 。
三、 效 果评 价
血小 板 5 8 3×1 0 / L 。血 沉 : 5 4 . 0 m m / h 。胸 部 季 肋 处、 左 小腿 处 脓液 培养 示 : 类 鼻 疽伯 克霍 尔德 菌 。血 糖、 肝 肾功能 、 痰涂 片抗 酸染 色 , 痰 真 菌 培 养 均 未 见
坏死 组织 进行 清 除 , 尽 量不 增加 患者 疼痛 , 选用 银离 子抗 菌 医用敷 料 ( 爱康敷银) [ 4 - 5 ] , 填 塞 伤 口, 有 效 抑
制细 菌生 长 ; 控制感 染 2周后 , 为 消 除 肉芽 水肿 的现
临床 资料

象, 运用 红外 线治 疗仪 照 射 伤 口局 部 5~1 0 a r i n , 再 用亲 水纤 维填 塞伤 口进 行 充 分 引 流 , 外 用纱 布 覆 盖
、 一
般 情况
固定 。伤 口进 入 肉芽 组 织 生 长期 , 选 用水 胶 体 糊 剂 敷 料 均匀 涂抹 于伤 口上 , 再用 亲水 纤维 覆 盖 , 外用 纱
布覆 盖 固定 。到后 期 伤 口渗 液较 少 时 , 改用 富林 蜜
患者, 男, 4 7岁 , 因“ 咳嗽 , 咳痰 、 发热 、 左胸 疼 痛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诊治及护理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诊治及护理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 性鼻疽的诊治及护理
刀客特万
目录
01.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诊断 02.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治疗 03.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护理
鼻疽伯克霍德菌 感染性鼻疽的诊 断
临床症状
F 眼部症状: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痛
C
咳嗽、咳痰、胸痛
B
鼻塞、流涕、嗅觉减退
A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 鼻疽伯克 霍德菌培 养阳性
血清学检 查:鼻疽 伯克霍德 菌抗体检 测阳性
病理学检 查:组织 病理学检 查可见特 征性病变
影像学检 查:X线 检查可见 特征性病 变
免疫学检 查:鼻疽 伯克霍德 菌抗原检 测阳性
01
02
03
04
05
影像学检查
02
手术方法:鼻窦切开术、 鼻腔冲洗术、鼻腔填塞 术等
03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 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 的手术时机
04
术后护理:保持鼻腔清 洁,预防感染,定期复 查,注意饮食和休息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使用理疗、按摩等方 法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鼻疽伯克霍德菌 感染性鼻疽的护 理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 理平衡
保持良好的人 际关系,避免 孤独和寂寞
学会放松和休 息,避免过度 劳累和紧张
生活护理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症死亡病例1例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症死亡病例1例
吸2 O次 / mi n , 血压 1 0 7 / 6 1 mmHg ( 1 mmHg:0 . 1 3 3
型 。急 性患 者可 有 高热 、 衰竭 等全 身症 状 ; 病 菌进 入
血流 , 可形 成菌 血症 及 内脏 脓 肿 , 最 后 常 因脓 毒症 死
k P a ) ; 急性 发 热 面 容 , 右肩 可 见 1 . 0 c m ×1 . 5 c m 疤 痕, 肘 部可见长 约 2 0 . 0 C m 手术疤痕 , 前臂 可见约 8 . 0 c m 长手 术 疤 痕 ; 左 腋 窝 可见 一 1 . 3 c m×1 . 5 c m 窦
4 1 O 0 0 8 ) ( 中南大学湘雅 医院, 湖南 长 沙
( Xi a n g y a Ho s p i t a l ,Ce n t r a l S o u t h U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8,Ch i n a )
的高致 病性 、 强抵 抗 力 、 易 传播 、 易 培养 等特性 , 美 国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将其 列 为 B类 生 物 恐怖 剂 ; 临床
上 有 急性 败 血 症 型 、 亚 急性、 慢 性 及 亚 临 床 4种 表
腋 窝软 组织 感染 , 收入 综合 内科 。 人 院体格检查 : 体温 3 9 . 0  ̄ C, 心率 1 2 6 次/ a r i n , 呼
2 0 1 3年 1 1 月第 1 2卷 第 6期
C h i n J I n f e c t C o n t r o l Vo l 1 2 No 6 No v 2 0 1 3

47 5 ・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9 6 3 8 . 2 0 1 3 . 0 6 . 0 2 5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A549细胞的感染复数和耐药MIC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A549细胞的感染复数和耐药MIC

背景: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BP)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感染可引起类鼻疽病,致死率可高达90%。

目前临床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

现发现从解淀粉芽孢杆菌中分离出的抗菌活性物质(暂称为H2)对于BP菌具有抑制效果。

目前国际上常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细菌对于体外药物的敏感性,但对于胞内寄生菌体外实验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建立胞内药物敏感实验。

目的:确定BP菌与A549细胞的最佳感染复数(muhiplieity of infection,MOI)、最佳共培养时间。

以及药物对于胞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最佳药物作用时间。

方法:将BP菌和A549细胞按照MOI为0.001、0.01、0.1、1、10、100、1000的梯度比例各自共培养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来确定最佳MOI和最佳共培养时间。

在最佳MOI和最佳共培养时间下测量药物H2对于BP菌的MIC和最佳药物作用时间。

利用96孔板采取微量稀释法测量MIC和最佳药物作用时间,将共培养的A549细胞加入96孔板中,加入药物,使各孔药物浓度依次为100μg/ml、50μg/ml、25μg/ml……….0.20μg/ml。

在药物作用24h、48h、72h后分别对胞内细菌进行涂板计数来确定最佳药物作用时间预期结果:得到了BP菌与A549细胞的最佳感染复数(muhiplieity of infection,MOI)、最佳共培养时间。

通过MOI和最佳共培养时间测量获取药物对于胞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最佳药物作用时间。

由此建立药物H2对于BP菌的作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多抗血清的制备及评价

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多抗血清的制备及评价

Pr p r to a v l to fm u t— ntbo y s r m fBur ol ra ps u om ali e a a in nd e aua in o lia i d e u o kh de i e d l e
Fa g Y o,Gu J a g,W a g Ha g a g,Y n a in n iu n u Bo,M a oXu u h
清 E IA 效 价 高达 1 1 0 , 集 效 价 为 1 1 8和 1 6 ; 灭 活 抗 原 ( P 抗 血 清 E IA 效 价 达 1 80 0 凝 集 效价 为 1 1 LS /600 凝 /2 /4热 HB ) LS / 0 , / 6和 16 。 () _P和 H— P具 有 较 强 的 免 疫 原 性 , B / 4 3 FB B U—P在 小 鼠 中 的免 疫 原 性 较 弱 ( O 0 ) 结 论 建 立 了抗 类 鼻 疽 伯 克 霍 尔德 P< , 5 。 杆 菌 多 克 隆抗 体 的检 测 方 法 , 制备 了高 效 价 的 抗 类 鼻 疽 伯 克 霍 尔德 杆 菌 多抗 血 清 ; 甲醛 灭 活 和 热 灭 活 细 菌 具 有 较 好 的 免 疫 原 性 , 为 下 一 步 类 鼻疽 伯 克 霍 尔德 杆 菌 的 致病 机 制 研 究 和 疫 苗研 发 打 下 了基 础 。
g mI或 8“ / / g mL; 集反 应 最 佳 条 件 : 菌 浓 度 为 6 0 C u 凝 集温 度 为 3 凝 细 ×1。 F mI 7℃ 、 察 时 刻 为 4h 2 超 声破 碎 抗 原 ( — 观 。( ) U
B ) 疫新 西 兰 兔 和 小 鼠 的抗 血 清 E A 效 价 高达 16 0 , 高血 清 凝 集 效 价 分 别 为 1 3 P免 IS I /40 0 最 / 2和 1 6 , /4 甲醛 灭 活 抗 原 ( P 抗 血 FB )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摘要2024年新年伊始,《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简称“2024年儿童共识”)发布。

本文对2024年版儿童共沪J是出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标准进行解读,并比较2005版儿童共识及2016版成人指南的诊断标准。

2024年儿童共识更新并评估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标准,采用新型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Phoenix Sepsis Score, PSS) (包括呼吸、心血管、凝血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至少2分,可以确定疑似感染的儿童[<18岁(排除围生期住院的新生儿及早产儿(<37周)]是否存在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定义为P SS心血管评分至少1分的脓毒症。

该标准不再使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取消了严重脓毒症诊断,并提出出现远隔感染部位器官功能障碍的儿童脓毒症患者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

2024年儿童共识新标准强调了脓毒症相关的器官损伤,可促进全球疾病流行病学数据的统一收集,为持续管理提供了基础,从而改善患儿结局,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信息。

2017年,全球约有2500万儿童罹患脓毒症,导致超过300万人死亡。

许多儿童脓毒症的幸存者伴有持续的躯体、认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后遗症,这可能对他们及其家庭产生长期影响。

儿童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超过其他任何年龄群体,尤其是在资涌有限地区影响最为严重。

2016至2020年在非洲和亚洲,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直接死亡原因为脓毒症(36.7%)[ 1]。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脓毒症的决议呼吁促进脓毒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但需要准确识别脓毒症高风险儿童,然而,目前缺乏相应标准。

2005年国际儿科脓毒症共识会议(Inte rnational Pediatric Sepsis Consensus Conference, IPSCC)根据2001年成人脓毒症指南提出了儿童脓毒症标准(简称“2005年儿童共识”),目前广泛应用千临床实践、研究及质量改进和政策工作中[2]。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并脑脓肿1例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并脑脓肿1例
增 强 扫 描 无 强 化 。行 腰 穿 取 脑 脊 液 检 查 提 示 :
/ 他唑巴坦抗感染及降糖 、对症、支持治疗,患者 变化无常 ,可分为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或慢性 仍 发 热 ,神 志 变 差 ,双 侧 肢体 肌 力 下 降 ,于 1月 2 型 和亚 临床 类鼻 疽 伯 克 霍尔 德 菌 感染 ,其 中 ,急
前因左大腿脓肿在外院行切开引流及抗炎治疗 ,
脓肿 已完 全 愈合 。入 院 查体 :B 10 9mm , P 6 / 0 Hg
肿 ,考 虑 有类 鼻 疽 感 染 的可 能 ,改用 比阿培 南 抗
感 染 治 疗 ,患 者 体 温很 快 降 至 正常 ,但 神志 和 肌 2 8 神清 ,反 应 稍迟 钝 ,左 侧 中枢性 面 舌 瘫 ,颈 稍 抵 力 恢 复 不 明显 ,于 1月 2 日行 右 颞钻 孔 脑 脓 肿 穿 抗 ,双 肺 呼 吸音 清 ,左 侧 肢 体 肌 力3 。1月 4 刺 引流术 ,术 中取脓 液培养 ,证实为类鼻疽伯克 级 2 日
性 败血 症 型 为最 严重 的病型 ,所 有 器
官均可受累 。大多伴有多处化脓性 病 灶 ;急 性肺 部 感染 是 最常 见 的感 染
类 型 ,败 血症 型 可 同时 出现 肺 、肝 、
脾及淋 巴结脓肿p l 。治疗用药上 ,我 国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 ,即类鼻疽菌 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 ,其次是舒 巴 坦氨苄青霉素和克拉维酸羧卞青霉素 等 ,也 有 用 四环 素 、氯霉 素 、氧 氟 沙
头颅M ( )提示 : 右侧额叶及辐射冠区见大 霍 尔德 菌 感染 。持 续使 用 比阿培 南抗 感 染1 图1 个月 ,
片不 均 匀长T 长 T 信号 影 ,部 分 累及 局 部 皮层 , 1 2 患 者未 再 出现发 热 , 肿逐 渐消 退 。 脓 增强 扫 描病 灶 内见 多发 线 状 、脑 回样 及结 节 状 强 化 影 ,边界 模 糊 ;右侧 额 叶前 下 部 皮层 区见 片状 2 讨 论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PPT课件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解读PPT课件

02
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注意保暖,避免孩子 受凉。
03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避 免孩子接触到尖锐物品 、电器等危险源。
04
为孩子提供安静、舒适 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 的睡眠时间。
营养支持和心理关爱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 的饮食,以满足孩子康复期的
营养需求。
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 维生素C、锌等,有助于增强
肾脏系统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肾脏系统并发症的患儿, 应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等,同时优化液体管理和 电解质平衡。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儿, 应给予降颅压治疗、抗惊厥治疗等 ,同时加强神经系统监测和评估。
06 家庭护理与康复期管理建 议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01
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室内空气清新,定 期开窗通风,避免烟雾 、香水等刺激性气味。
免疫治疗与营养支持
针对不同器官功能障碍,采取相应的支持 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免疫状态,给予免疫调节剂 、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以促进康复。
03 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及体征识别
发热或低体温
儿童脓毒症早期常伴有 发热,体温可高于38℃
或低于36℃。
心率增快
脓毒症时,心率通常增 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
02 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内 容
诊断标准更新与解读
新的诊断标准
强调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包括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 方面的综合评估。
诊断标准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儿童,包括新生儿 和婴幼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统一的 诊断依据。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误鉴定1例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误鉴定1例
临床 检验杂志 2018年 4月第 36卷第 4期 Chin J Clin Lab Sci,Apr.2018,Vo1.36,No.4
· 3l9 ·
DOI:10.13602/j.cnki.jcls.2018.04.21
类鼻疽 伯克霍尔德菌误鉴定 1例
· 案 例 分 析 ·
郑敏玲 ,王 丽娜 ,陈茶。,屈 平华。(1.广州 中医 药大 学 ,广 州 510006;2.广 州 中 医药 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广 东 省 中 医院检 验 医学部 ,广 州 510006)
1 病 历摘要
取 10 中段尿接种哥伦 比亚羊血琼脂平 板 (江门凯林 贸易公司 ),24 h后 可 见光 滑 、湿润 、不透 明的小 菌落 ;培养 48 h,形成直 径 1~3 mm、大 小不一 、湿 润 、凸起 、不透 明的菌 落 ;72 h后菌落变 干燥 ,呈 现 “车 轮状 ”。革 兰染 色 (珠海 贝 索公司 )镜检见 略呈 卵 圆形 、两 端浓 染 、中 间着 色较 淡 、无芽 孢 、无荚膜 的革 兰 阴性 杆菌 。采用 Vitek 2全 自动细 菌鉴 定 仪及 配套 GN卡 (法 国生 物梅 里埃 生物公 司 )鉴定 为洋 葱伯 克霍尔德菌 ,生化 编码 为 0243650411500210(92% )。但鉴于 该菌 落的形态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的典型菌落特 征不符合 , 故 重新分纯鉴定 ,结 果 为类鼻 疽伯 克霍尔 德菌 ,生 化编码 为 0023453510510001(5.75 h,95% ),提 示 高 致 病 性 微 生 物 。 API 20NE 鉴 定 为 类 鼻 疽 伯 克 霍 尔 德 菌 (生 化 编 码 为 1156576,99% )。选 择 通 用 引 物 27F和 1492R进 行 16S rRNA 基 因 PCR_4 J,将扩增 产 物送 测序 ,序列 进行 Ezbiocloud比对 (比对 网址 :https://www.ezbiocloud.net/),结 果显 示该 菌 与 类鼻疽伯克霍 尔德 菌复 合群具有高度 同源 性 ,其 中与类鼻 疽 伯克 霍 尔 德 菌 (登 录 号 :CWJA01000021)的 相 似 度 最 高 (100%),其 次 是 鼻 疽 伯 克 霍 尔 德 菌 (登 录 号 :CP000011) (99.93% )、泰 国伯克霍尔德菌 (登录号 :CP000086)(99.17% ) 和俄 克 拉 何 马 伯 克 霍 尔 德 菌 (B.oklahomensis)(登 录 号 :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治疗及护理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治疗及护理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治疗及护理
刀客特万
01.
02.
03.
04.
目录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病因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症状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治疗方法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护理措施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病因
1
病原体
鼻疽伯克霍德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鼻疽菌属
感染症状: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辅助治疗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当运动等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等
03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接触患病动物等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定期进行鼻腔检查等
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护理措施
4
饮食护理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04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06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鼻疽伯克霍德菌感染性鼻疽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01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02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03
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胸腺肽等
04
辅助治疗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
05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1例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1例
重庆医学 2023 年 12 月第 52 卷第 24 期
3838
·短篇及病例报道·
do
i:
10.
3969/
i
s
sn.
1671
8348.
2023.
24.
031
j.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合并糖尿病 、尿路感染 1 例
马珊珊1 ,李
进1 ,黎
敏1 ,李鹏飞2 ,邹佳峻1△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1.检验科;
为:该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 坦、
伯克霍尔德菌,生物编码为 0023440710500000,鉴定
(泰国伯克霍尔德菌的阿拉伯糖同化实验为阳性)。
1.
7 分子生物学鉴定
提取了 该 菌 株 的 DNA,并 合 成 了 本 实 验 室 常 用
GN13 药敏卡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为:
。对于重症监护患
[
12
13]
者,美罗培 南 或 亚 胺 培 南 可 优 于 头 孢 他 啶。 近 年 来,
由于类鼻疽 伯 克 霍 尔 德 菌 耐 药 菌 株 临 床 分 离 越 来 越
多,且类鼻疽病临床表现 多 样,极 易 误 诊,因 此 提 高 前
期鉴定准确 性 及 临 床 医 生 根 据 抗 菌 药 物 敏 感 性 试 验
2 型糖尿病、下肢
/L;血 常 规:白 细 胞 9.
随机血糖 > 20 mmo
l
59×
10/L,中性 粒 细 胞 92.
7% ,血 红 蛋 白 167g/L;炎 性
标志物:白细 胞 介 素64267pg/mL,降 钙 素 原 5.
29
9
时间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李天娇;符惠群;黄涛;郭红荔【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类鼻疽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治疗及该菌的耐药性分析;统计近6年类鼻疽病病死率,并且了解实验室对该菌的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2003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43例类鼻疽病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愈后及半年后进行电话随访统计;结果患者起病时多以带有基础疾病时起病或是农作时外伤引起,临床症状多以畏寒、高热、肺部感染、败血症以及脏器损害和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反应为主要表现,病情较为严重,药敏结果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达100%,对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达80%以上,对头孢他啶敏感率为66.7%,而对广谱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头孢类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该病临床特征多样,首诊困难,误诊率高,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易延误病情,住院时间长,治疗成本高,应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和警惕以尽快确诊.目前认为碳青霉烯类为首选抗生素,临床用药应为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两种抗生素以上联合用药效果好.%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of Melidosis in our hospital.and discuss its earl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drug resistance.;To count the Mortality of Melioidosis in recently six years and understand the Bacter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Burkholderia mallei in our laboratory.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symptoms,treatment,heal and Telephone follo-up of 43 Burkholderia mallei patients during April 2003 to Apri1 2010.Results The patients are often com plicated by basic disease or caused by injure when farming.The clinical symptoms are often chills ,high fever,lung infection,septicaemia,organ damage and bacterial toxin-induced systemic reaction.The patients' condition is severe ,Imipenem-sensitive rate of 100% ,80% of Burkhol deriam allei is sensitive tomeropenem ,cefoperazone/sulbactam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and 66.7%of it is sensitive to ceftazidime,but it is resistant to penicillins,am inoglycosides and cephalosporins.Conclusion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is diversity.the first diagnosis of it is difficult.the rate of diagnosis is high.the disease is resistant to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 and is delayed easly ,so the patients have to stay in hospital longer.The cost of treatmentis high.physicians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iagnosis to the disease.Carbapenem is the first choice antibiotic.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when carbapenem is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kind of antibiotic.【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1(015)005【总页数】3页(P888-890)【关键词】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临床特点;耐药性【作者】李天娇;符惠群;黄涛;郭红荔【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是热带地区的人兽共患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如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双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1例并文献回顾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双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1例并文献回顾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双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1例并文献回顾何龙; 施腾彬; 方心俞; 许志阳; 李孟庆; 李文波; 张文明【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9(018)008【总页数】7页(P756-762)【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病【作者】何龙; 施腾彬; 方心俞; 许志阳; 李孟庆; 李文波; 张文明【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福建福州 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BP)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发病区域一般都集中在热带、亚热带之间,其他地区偶有散发病例。

BP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以及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部分地区流行,许多国家均报道了由BP引起的传染病例[1]。

类鼻疽病临床感染的差别大,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肺脓肿、软组织感染、肌肉组织与骨骼感染等并发症[2]。

化脓性关节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的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可对关节造成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关节活动度的完全丧失。

多数化脓性关节炎由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由BP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罕见报道。

我院收治1例由BP引起的化脓性髋关节炎,明确病原学诊断后,经抗菌药物治疗、髋关节切除旷置、二期全髋关节置换后治愈,现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1.1 病史患者男,58岁,因“反复双髋疼痛20 d”首次入院。

现病史: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髋疼痛,左髋较重,无双下肢无力、发热、寒战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市医院,予抗感染、止痛等对症处理,无效后多次行“双髋切开引流术”,术后双髋疼痛明显缓解,左髋术切口下段开裂约2 cm,伴脓性分泌物渗出,对症换药处理后未见明显好转,转诊我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等病史。

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蔡笃运;贾杰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09(38)18
【摘要】目的分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耐药性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者的临床表现、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治疗.结果患者多见于男性,以农民发病最多,临床表现均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为100%,阿米卡星95.2%,氨苄西林/舒巴坦79.8%,环丙沙星77.8%,左氧氟沙星70.2%,复方新诺明64.4%,头孢曲松70.2%,头孢他定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8.3%,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殊性,误诊率高,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测.亚胺培南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敏感,应作为治疗类鼻疽首选用药.
【总页数】2页(P2362-2363)
【作者】蔡笃运;贾杰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7.9;R969.3
【相关文献】
1.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J], 李天娇;符惠群;黄涛;郭红荔
2.耐药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J], 杨小敏;陈海
3.海南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 [J], 吴多荣;郭红荔;陈海
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J], 刘旭; 赵德军
5.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J], 苏林光;蔡笃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症死亡病例1例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症死亡病例1例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症死亡病例1例李艳华;钟一鸣;刘文恩;蒲颖;李虹玲;晏群;邹明祥;郭思建【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3(12)6【摘要】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udomallei)所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因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高致病性、强抵抗力、易传播、易培养等特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其列为B类生物恐怖剂;临床上有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慢性及亚临床4种表型。

急性患者可有高热、衰竭等全身症状;病菌进入血流,可形成菌血症及内脏脓肿,最后常因脓毒症死亡。

慢性患者全身症状不定,可有皮肤及皮下溃疡,常类似空洞肺结核表现,其潜伏期可达数年。

最近,我们从1例糖尿病肺部感染、腋窝软组织感染患者血液、骨髓等标本中分离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475-476,474)【作者】李艳华;钟一鸣;刘文恩;蒲颖;李虹玲;晏群;邹明祥;郭思建【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6【相关文献】1.青海省首例输入性人感染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死亡病例 [J], 张辉2.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合并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1例护理 [J], 李红永;周红霞;刘琴;魏白银;贺清莲;薛红利3.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颅骨及脑膜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分析 [J], 杨春霞;李鲜丽;李敏;迟晓伟;晁春梅;杨海秋;李武4.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深部组织脓肿形成三例 [J], 韩松梅;谷伟军;肖海英;程愈;宋凌云;孙迪;张越;窦京涛5.儿童结核感染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脓毒症1例 [J], 符彬莎;黄梅会;王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岁男童患上脓毒血症,mNGS锁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李玉川教授团队治疗了1例儿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

对患儿外周血型mNGS检查,迅速锁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该病例为非流行地区儿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患儿哥哥因同一疾病死亡。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在儿童群体中较为罕见,病死率高,虽然在非流行地区较少见,但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尽早完善病原学检查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

该病例已被《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收录。

图儿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1例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诱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以及生化异常的综合症。

寒战、高热、咳嗽、胸痛以及意识障碍等是脓毒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循环障碍,危及生命安全,常伴有急性肺损伤,其预后效果较差,具有高病死率等特点。

病例概况
患儿,男,4岁3月,入院前10天出现发热,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体温未见好转,入院前4天出现关节肿痛。

患儿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发热后6天先后出现关节肿痛。

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骨髓炎,软组织感染等,皮肤无明显破溃。

采用血培养、骨髓培养以及外周血mNGS均提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入院后采取接触隔离,踝关节制动,以美罗培南、利奈唑胺、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他啶等抗感染治疗。

临床转归后体温正常,且关节肿痛好转。

图患儿mNGS检测报告
患儿既往体健,与哥哥同一天发病,不排除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可能。

患儿哥哥年仅10岁,发病后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观察,查血培养、外周血mNGS均提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3天后因"脓毒性休克"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哥哥发病前十余天曾到水稻田玩耍……而稻田正是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极佳栖息地。

病原小百科
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P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的热带和亚热带人兽共患的疾病。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湿度均有利于该菌的生长繁殖。

该菌可存活于水源、土壤及一些植物中,特别常见于稻田,环境适应能力强。

流行及传播途径
类鼻疽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洲北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等地。

该病可发生在所有年龄段,其中40-60岁的成年人是发病高峰人群,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且病死率高。

其发病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多为皮肤接触雨季土壤或水后感染。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类鼻疽病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类型疾病表现类似,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社区获得性肺炎、结核感染等,因此临床上经常误诊。

该病的潜伏期为9天(1-21天),但吸入后可快速进展(<24小时)。

类鼻疽病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诊断的黄金标准为病原菌的培养和分离鉴定。

急性类鼻疽病需要临床医生快速识别并尽早住院治疗。

因此医生在初期识别疾病和早期稳定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治疗及耐药
类鼻疽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强化和根除治疗,在治疗期间持续足量的敏感抗生素可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和较好的预后。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存在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对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高度耐药。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还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噁唑、多西环素等药物较为敏感。

类鼻疽病的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与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及菌株的毒力有关,成人宿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酗酒、慢性肾病
和慢性肺病。

该患儿及其哥哥为儿童,既往体健,无相关危险因素。

该患儿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患儿哥哥在发病3天后死亡,因此临床医生应尽早留取血培养等标本并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以改善预后。

该研究使用了迪飞医学迪感康mNGS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李玉川, 谢新宝, 王建设. 儿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1例[J/CD] .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2022, 04(1) : E01316-E01316. DOI: 10.3760/cma.j.cmcr. 2022.e01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