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陆游ppt]游山西村陆游
《游山西村》ppt课件
![《游山西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36356481c758f5f71f6774.png)
随堂练习
三.诗歌鉴赏
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赞美之情。
6.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 新的意义。请解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意义。
原作中的意思: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 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村庄。 新的意义: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用 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涵着希望。
哲理: 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 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宋·朱熹)
哲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 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落伍。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宋·卢梅坡)
课堂小结
农家——丰衣足食 热情好客
游 山
村外——景色优美
愉悦惊喜
西 村内——民风古朴 民风纯朴
村
希望——随时做客
热爱向往
随堂练习
一.《游山西村》,作者 陆游 ,字 务观 , 号 放翁 , 南宋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 爱国诗人。
随堂练习
二.理解默写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 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
景、情、理三者自然融合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 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显示了他对吾土吾民的热爱。
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渴望丰年的心愿,也流 露出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既点明了游村的诗题,
《游山西村》PPT课件
![《游山西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2281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2.png)
《游山西村》PPT课件•诗人与作品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目录•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01诗人与作品背景陆游生平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及历史环境《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陆游罢官闲居山阴老家。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陆游虽赋闲在家,但心系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在这种背景下,陆游创作了《游山西村》,通过描写乡村风光和淳朴民风来表达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游山西村》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而广受赞誉。
该诗以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同时,《游山西村》也体现了陆游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游山西村》在陆游诗歌中的地位02文本解读与赏析全文朗读及录音01提供《游山西村》的全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读音和节奏。
02附上与诗句情感相契合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重点字词解释与注释•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解释“莫笑”、“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等字词的含义,并点明这句诗所表现的农家淳朴好客的风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意象的象征意义,阐述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前方一定有出路。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介绍“春社”这一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民俗活动,解释“箫鼓”、“追随”、“衣冠简朴”、“古风存”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古代农村的风俗之美。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解读“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等词语背后的意蕴,探讨这句诗所表达的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游山西村》优秀PPT课件
![《游山西村》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a30f3d81c758f5f71f6748.png)
.
22
示例2:我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罢官后的落 寞之感。诗人被罢官归故里,心中不免失意 和不平(1分),“山重水复”喻指“逆 境”“困难”,写出了诗人艰难的处境(1 分);“柳暗花明”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 神,失意而不悲观(1分)。“乘夜闲 游”“拄杖叩门”虽貌似闲适,却始终未能 忘情国事,更衬托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1 分)。(写出三点即可)
.
18
• 尾联: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 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 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 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 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 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 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 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 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 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 人跃然纸上。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和不舍之情。
3、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26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七言律 诗,全诗 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 转换来叙述。 2、一个“ 足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 有的盛情。一个“ 疑 ”字,写出了曲折多 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
感受所致。 3、从“丰年留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
断,春社日已经临近了,
村民们穿着简朴,保存着
《游山西村》ppt课件
![《游山西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f698b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e.png)
读懂诗意,品味诗境。
首联:热情好客——农家 颔联:山水景美——村外 颈联:民风淳朴——村内 尾联:随时到访——希望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任务二 品读诗句,感悟哲理
1.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任务三 对比阅读,拓展迁移
1.比较《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的异同。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比较《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的异同。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 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 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
“社”为土地神,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道教术语, 也是道教的禁忌,这一天不可烧香诵经。农民吹箫打鼓,衣 冠整洁简单祈求丰收,春社是当地的乡土风俗,从“箫鼓追 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衣冠简朴”看出诗人对 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显示出陆游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和 对“吾土吾民之爱”。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流露出诗人 怎样的情感?
1. 对比阅读,说说三首诗有何相同之处。
①朝代相同:都是宋代诗歌。 ②体裁相同:都是七言绝句。 ③结构相同:都是先写景后议论。
2.品味充满理趣的诗句。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路疑无而 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 会出现转机的乐观进取精神。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未消尽,红日已出;旧 年未过,新春已到。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表 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游山西村》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游山西村》教学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0b13d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2.png)
陶渊明与陆游当时写下 《归园田居》与《游山西村》 这两首诗时都以弃官。但从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可看出,陆游仍然希望 为国效力;而淘渊明则钟意 于田园生活,钟意于与世无 争、自给自足的日子。
1.这首诗一、二两句写什么?
答:写农家丰年足食。腊酒是自家酿造,鸡 豚是自家喂养,客人来了,自有土产招待。
顺序:“事→景→情”式,即首联
叙事,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写法:借景抒情,一个个景点,纷
至沓来,语言清新婉丽,情趣盎然。
《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是
,字
务观,自号
, 朝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 ,
足景象的句子是“ ”。
”;写农村一片富 ,
读一读试比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从今 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一二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 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表达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译文:不要笑农家酿制的腊酒浑浊,丰收 年里他们用丰足的菜肴款待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 联
暗: 深绿
明: 红艳
这两句诗写什么?包含什么哲理?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
此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 村风俗画卷: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 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民风淳 朴可爱的欢乐画面。
译文:吹箫声,击鼓声,追随着春社祭日已 经临近,人人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犹存。
尾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联
诗人对农村的喜爱之情和对 农家的赞美之意.
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 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 恋恋不舍之情益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 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 上。
陆游《游山西村》PPT
![陆游《游山西村》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3380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f.png)
选择题
B 1 、 下 列 对 这 首 诗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 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 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诗人紧扣诗题,剪取游村见闻,将明丽的风光与古朴的民风镌刻在一幅秀美画卷中。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 切中“游”字。
山重水复:一座 座山、一道道水 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 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 春后第五个戊日 做为春社日,拜 祭社公(土地神) 和五谷神,祈求 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 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 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 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 门。
仕途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 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 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 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 任参议官。
理解题
2、请从炼字或哲理的角度赏析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
“炼字”示例一:“重”“复”二字相近,突出了山西村山和水的 曲折幽深;“暗”“明”二字相对,则突出了柳树的茂盛和花草的 娇艳。炼字”示例二:“疑无路”的“疑”字表明路疑无而实有, 是虚写;“又一村”的“又”字表明在山环水复之下村村相连,是 实写。“疑无路”和“又一村”相对,虚实相生,作者的心情也由 迷茫变为喜悦。“哲理”示例:这两句诗在描绘山西村山环水复、 柳暗花明的美景的同时蕴含哲理,表明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豁 然开朗,迎来希望。
20游山西村 陆游 PPT课件
![20游山西村 陆游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acbb55a98271fe910ef9e6.png)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明又一村。” 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 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 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 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 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 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 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 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从一句今写日主起观,心境如,果如可果以今后乘有着 时月间光乘闲月游色出,游(,我我这会随白时发拄老着 手翁杖也来要敲)你们拄的着门拐的杖。作,者敲的开恋 恋在农不山家舍野朋之风友情光溢和的于农柴言村门表的。。人诗情人美陶里醉,
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 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 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 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 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 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 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 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 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 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 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
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 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 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 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 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描你绘吹乡着村箫社,日我前击夕着的鼓热闹,情结景。 社队日喜未庆到,,春但社农祭民日们已经临吹近箫, 击布鼓衣,素结冠队,往简来朴,的衣古着都风很依简 朴旧。保“存古。风存”,用农民服饰
《游山西村》ppt课件
![《游山西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3f6bfd0b1c59eef8c7b4b4.png)
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
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
(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
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 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
著作《剑南诗稿》
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
《沈园》
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 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 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 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 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 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 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 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 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 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 令人咋舌!
游 山 西 村(七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莫 笑 农 家 腊 酒浑
❖
||
头年腊月所酿的酒 浑 浊,酒以清为贵
解释:
不要笑话农家酒味薄。
诗词赏析 首联写农家丰年足食。
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丰足 泛指猪 解释: 他们待客的情意却十 分深厚。
颔联写村庄周围景色。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在青翠的山峦见漫步, 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 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 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 愈渐依稀难认。
❖ 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 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 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 间,顿觉豁然开朗。
第21课《游山西村》精品PPT课件
![第21课《游山西村》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30d0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9.png)
都表现出农家朋友的好客热情、质朴大方, 宾主之间感情融洽,友谊深厚。
2、两诗的 表达出诗人 的 作简要分析。
,请
两诗都表现出诗人喜爱农家生活、留恋自然风 光的恬淡宁静的志趣与愿望。
背诵并工整、规范地默写这首诗。 课后作业:发挥想象,将《游山西村》中
诗人的所见、所感、所想写出来。(200字 左右)
大家知道 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这两个
1、了解作者,理解诗意。 2、赏析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培养积极乐
观的人生态度。
(1125—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的诗题
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强烈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
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
1、请分析两诗的 在 与 上的 之处。
2、两诗的 表达出诗人
,请
作简要分析。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
我去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
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
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
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再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来这里观赏菊花、饮菊花酒。
1、请分析两诗的 在 与 上的 之处。
50岁任参议官,因其他官员的诽谤,被罢官。
84岁诗人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志,留下诗句“王师北 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如果你就是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被邀 请做客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蕴含了什么哲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
生活,
你的理解。你还知道哪些
《古诗游山西村》PPT课件
![《古诗游山西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690c65f0e7cd18525366c.png)
蕴含生活哲理,比喻精困选课件境ppt 中往往蕴含着希望17 。
主要内容 作:者到山西村做客,见到西山村的美景。
表达情感 :
赞扬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
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 要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
精选课件ppt
18
精选课件ppt
13
莫笑 农家 腊 酒 浑
叙事
盛情待客
丰 年 留 客 足鸡 豚
景
游山
美 人
西村
写景
山 重水 复 疑 无 路
景色迷人
更 美
柳 暗 花 明 又一 村
精选课件ppt
14
3想意境,悟诗情
精选课件ppt
15
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 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 的景美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精选课件ppt
7
2释诗句,明诗意
腊月酿的酒
不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
猪
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年景款待客人,
菜肴尽够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突然怀发疑现无柳路荫可走深。深,鲜花明艳,
眼精选前课件又ppt是一个山村。
8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二.观察与发现
精选课件ppt
1
5.古诗两首
游山西村 宋--陆游
精选课件ppt
2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题意 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精选课件ppt
3
柳 暗
山
丰 年
莫 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陆游ppt]游山西村陆游第一篇游山西村陆游:《游山西村》陆游《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注释]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诗、诗意]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赏析](一)此诗写于孝宗干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
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
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
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
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豚,是小猪。
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随时。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二)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
”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
这里,山明水秀的优美环境,固然诱发诗人的兴味,而古代抒写田园生活的优秀诗篇,更是陶冶着诗人的性灵。
以开创田园诗派著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所描写的真景实事曾给诗人以启迪。
唐代擅长于歌咏山水田园的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过故人庄》又给诗人带来了恬淡中有淳美的感受。
这些都是陆游诗歌创作所汲取的有益养料。
不妨让我们先读一下《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
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
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二十说陆游这首七律“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
从诗的结构来看,这是符合实际的。
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不仅写得层次分明,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
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
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
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
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
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①。
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
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
”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
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
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
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
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
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
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
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
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
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
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
①见南宋周第二篇游山西村陆游:《游山西村》陆游阅读答案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评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
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
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1、赏析陆游的《游山西村》并答题。
①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疑”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②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下面是对《游山西村》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