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8国际投资学 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
1、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产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投资主体: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个人投资者。

3、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4、国际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其收益较为固定。

5、非股权安排: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属于股权联系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许可证交易、特许专营和限制中长期贷款等属于以非股权联系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6、国际投资的内涵:1、国际投资主体的多元化;2、国际投资客体的多样化;3、根本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4、国际投资蕴含资产的跨国运营过程。

7、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原因:1、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2、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
3、国际政策环境的自由化;
4、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

8、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

2、发展中国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洲、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

9、影响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因素:
发达国家:1、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2、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3、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

发展中国家: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跨国公司战略因素。

10、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的近期趋势:
1、第一产业(初级产品部门)的趋势: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初级产品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明显降低了。

2、第二产业(制造业)的趋势:近年来,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三个变化:投资留向由原来的资源、劳动密集行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行业;投资形式上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安排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制造业的国际投资中还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

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趋势: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服务业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原因有以下:许多服务性行业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以及由于许多服务产品的不可贸易性使得向国外市场提供服务的企业必须到国外直接投资;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跨国提供各种新型服务成为可能;金融服务业始终是近十年吸收FDI最多的行业。

11、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1、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问题;2、国际投资的主体分析;3、国际投资的客体研究;4、国际投资的管理;5、国际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12、国际投资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3、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5、理论总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1、内部化:是指厂商为降低交易成本而构建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的发挥作用。

2、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从上市开始依次经历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周期变化过程。

3、资本化率:是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K=C/I,这里K为资本化率,C为资产价值,I为资产收益流量。

4、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厂商增长理论。

5、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资本化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6、国际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折衷理论。

7、有效边界:是马科维茨证券组合可行集左上方边界的曲线,又称有效集或有效组合,位于该边界上的证券组合与可行集内部的证券组合相比,在各种风险水平条件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在各种预期收益水平下,承担最小风险。

8、证券组合理论:在各种风险水平条件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在各种预期收益水平下,承担最小风险。

9、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在假设条件下,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试图解释存在市场风险条件下,投资者的行为怎样推动着组合证券价格的形成,其概括了不确定条件下资产预期收益与风险的内在联系,通过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表现出来。

10、资产套价理论:不需要严格的假定条件就能分析多因素影响的证券均衡价格问题,该理论建立在一物一价法则的基础上,在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上,相同的产品一定会以相同的价格出售。

第三章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
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2、7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主要发展特点:1、跨国公司数量、规模上的大发展;2、“大三角”国家跨国公司“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3、从产业部门分析,跨国公司向服务业的拓展速度最快;
4、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行为日益多样化。

3、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最新进展:1、跨国公司数量急剧增长;2、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3、国际化经营程度更高;
4、跨国购并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5、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取得长足的进步;
6、知识型投资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胜之道。

4、价值链: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销售的产品与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链节总和,每一价值增值行为构成了价值链上的一个链节。

5、职能一体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对其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活动(即各项职能)所作的一体化战略安排。

6、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演变:沿着职能一体化和地域一体化两个维度推进。

1、职能一体化战略演变:①独立子公司战略;②简单一体化(寻求外源)战略;③复合一体化战略。

2、地域一体化战略演变:①多国战略;②区域战略;③全球战略。

7、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1、出口部。

2、国际业务部。

3、全球性组织结构:①职能总部;②产品线总部;③地区总部;④矩阵机构;⑤网络结构。

8、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取消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并相应建立不同程度、不同地理范围的国际联系,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9、跨国公司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加速生产与资本国际化;2、推动技术创新与推广;
3、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
5、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四章跨国金融机构
1、跨国银行: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国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其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超级银行。

2、国际财团银行制:是指有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以参股合资或合作的方式组成一个机构或团体来从事特定国际银行业务的组织方式。

3、跨国银行发展的原因:1、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早就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跨国银行主体;2、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要求银行跟随到海外继续提供服务;3、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激励银行开展跨国经营;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跨国银行的业务拓展开辟了新天地。

5、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的重组和新发展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

4、投资银行:是指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5、共同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公开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零散的社会闲置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由专业人员进行投资操作,并按出资比例分担损益的投资机构。

6、跨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条件:1、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各国相继在不同程度上拆除了金融壁垒,为跨国投资银行全面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可能;2、紧急全球化进程促进了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3、国际证券业的发展业为跨国投资银行的扩张创造了契机;4、购并浪潮为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

7、对冲基金的特征:1、对冲基金比其他机构投资者受到较少的管制;2、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多为高收入者,对风险具有较高的承受力;3、对冲基金往往大规模地使用财务杠杆,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市场影响力;4、对冲基金的收益分配机制更具有激励性,从而汇集了投资界许多尖端人才。

8、试述当前国际上跨国投资银行的格局特征:1、国际银行业的购并重组愈演愈烈;2、跨国银行向全能化发展;3、电子化推动跨国银行的创新。

第五章官方和半官方投资主体
1、官方国际投资:是一国政府使用国库资金进行跨国界投资的经济行为。

2、政府贷款:是一国政府利用财政金融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

特点有三:立法性、政治性、优惠性。

3、出口信贷:又称对外贸易中长期贷款,是出口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所采取的对本国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中长期贷款。

4、官方国际投资的特点:1、官方国际投资行为带有鲜明的国家色彩和深刻的政治内涵;2、官方国际投资为低货币盈利;3、官方国际投资具有中长期性;4、官方国际投资具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双重性。

5、国际金融公司开展业务,遵循三个原则:1、催化剂原则;2、商业原则;3、特殊贡献原则。

6、资金动员率:是国际金融公司对项目每投入1美元所带动其他私人投资之间的比例。

7、半官方机构的资金来源:1、会员国缴纳的股份;2、借款,包括从官方机构借款和私人渠道借款;3、发行债券;4、会员国捐赠;5、业务经营的盈余。

8、试述国际金融公司在私人直接投资中的作用:
第六章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1、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立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2、混合购并:是指购并与被购并公司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时的购并方式。

3、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指一国承租人以支付一定租金的方式向他国出租人租用所需生产设备的交易活动。

4、国外子公司的主要特点:1、子公司具有自己独立的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

2、子公司具有自己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3、子公司具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财务报表;4、子公司可以独立地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各类民事法律活动,包括进行诉讼。

5、非股权参与方式与股权参与方式相比的特点:1、非股权性;2、非整合性;3、非长期性;4、灵活性。

6、国际合作经营和国际合资经营的不同之处:1、合作经营是契约式合营,合资经营是股权式合营;2、合作经营企业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而合资经营企业均为法人;3、合作经营审批较合资经营更为简便。

7、试述收购兼并与绿地投资的选择:1、影响选择的内部因素:①技术等企业专有资源的状况;②跨国经营的经营积累;③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④企业的成长性。

2、影响选择的外部因素:①东道国对外国购并行为的管制;②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③目标市场和母国市场的增长率。

8、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9、许可证安排: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以许可证合同的形式向国外其他企业出售转让。

10、国际合作开发:是指资源国通过招标方式与中标的一家或几家外国投资开发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合同,明确各方的权、责、利,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资源国石油等矿产资源进行开
发的一种非股权参与国际技术转让方式。

11、90年代后跨国公司体系内的研究开发活动向较为分散方向发展,促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2、技术进步;3、管理框架的变化。

12、股权参与下无形资产的营运方式:1、全部股权参与下: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国外独资经营的分支机构之间的国际技术转让方式,是纯粹的跨国公司体系内的技术转移和流动;
2、部分股权参与下:是跨国公司等外国投资者一起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出资并与东道国投资者合资经营的直接投资方式。

第七章金融资产
1、国际债券:是指各种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企事业法人遵照一定的程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务融资凭证。

2、外国债券:是发行人在外国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3、欧洲债券:是欧洲货币出现之后的产物,是指筹资人在债券面值货币的发行国意外的第三国或离岸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国际债券。

4、全球债券:是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的新型金融工具,是指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同步发行,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际债券。

5、国际债券的种类:1、理论上的分类: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全球债券。

2、实务上的分类:①按利率结构: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与股权相联系的债券。

②按国际货币市场工具:商业票据、其他工具。

6、国际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1、近十几年来,全球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为国际债券市场的扩张创造了持续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和雄厚的物质基础;
2、国际金融市场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促使投资者更为踊跃的金融国际债券市场;
3、国际金融机构的实力增强及职能转变。

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7、欧洲债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欧洲债券市场产生与20世纪60年代,促使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美国的金融政策。

由于当时美国政府对国内及外国债券市场实施严格管制,如1967年它决定对投资于外国证券的美国居民征收利息平衡税,这使得筹资者与投资者将兴趣转向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与欧洲债券本身的特点有关:1、欧洲债券作为逃避官方政策管制的产物,其发行不受各国金融法规的限制,发行手续简便,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欧洲债券无须注册登记,是一种不记名持票人债券。

(保密性强,且利息收入经常是免税的)3、欧洲债券的单笔发行金额巨大,一般都在1亿美元以上,5亿美元以上的发行数据也屡见不鲜。

4、欧洲债券的发行承销由实力雄厚的跨国银行辛迪加进行,其发行利率可不受国内市场利率的限制。

8、国际股票:是指世界各国大企业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参加市场交易的股票。

9、ADR:美国存托凭证。

10、欧洲股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属国以外的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股票。

11、发行国际股票的动机:1、国际股票可以在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2、发行国际股票能够扩大投资者的分布范围,分散股权。

3、发行国际股票可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从而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4、满足跨国购并发展的需要。

12、国际股票市场迅速扩张的表现:许多大企业在成熟的海外证券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上市。

13、金融衍生工具(广义):是指从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而来的新型金融工具。

是根据某
种相关资产的预期价格变化而进行定值的金融工具。

14、期货合约:金融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协议。

主要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

15、互换合约:金融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的金融交易。

主要有货币互换、利率互换两种。

16、期权合约:金融期权是指持有期权合约的买卖方享有的契约期满日或在此之前按合同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约定数量的某一种金融工具的权力。

包括现货期权、期货期权。

17、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的区别:
第八章国际投资环境
1、国际投资环境:是指东道国对国际投资索要达到的目标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是东道国的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体。

2、法律完备性:主要是指牵涉到国际投资的法律文件是否完备、健全。

3、法律公正性:是指法律执行时能公正地、无歧视性地以同一标准对待每一个诉讼主体。

4、法制稳定性:是指法律一经颁布,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5、国际投资的自然环境内容:1、地理位置:①与投资国的距离;②与重要国际运输线的距离;③与资源产地的距离;④与市场的距离。

2、自然资源:①资源本身的条件;②投资国对国外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③其他因素。

如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文化等。

6、国际投资的经济环境内容:1、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水平:①经济技术开发能力;②
人民的生活质量;③经济活力。

3、经济稳定性:①通货膨胀率;②财政金融状况(通货膨胀率低于5%,预算赤字率在3%以下,货币发现率在2.5%以下的经济就是相对稳定的经济)。

4、市场和产业环境:①一般市场环境;②产业环境。

5、生产要素供应。

6、涉外经济状况:
①国际收支状况;②国际贸易状况;③国际金融状况;④引进外资状况。

7、国际投资的法律环境内容:1、法律完备性;2、法律公正性;3、法律稳定性。

8、国际投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内容:1、语言文字;2、价值观念;3、教育水平;4、宗教;
5、社会心理和社会习惯。

9、从理论上阐明国际投资环境评价的要求:1、坚持从投资者世纪要求出发的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4、坚持兼顾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比较优势的原则。

10、等级评分法含义及内容:对一国投资环境的一些主要因素,按对投资者重要性大小,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再按各种因素对投资者的厉害程度,确定具体评分等级,然后将分数相加,作为对该国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内容:资本抽回、外商股权、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
11、动态分析法含义及内容:投资环境不仅因国别而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会因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评价投资环境时,对其不仅要看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要评估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便确定这些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对投资活动的影响。

(内容:企业业务条件、引起变化的主要压力、有利因素和假设的汇总、预测方案)
12、冷热比较法含义及内容:投资环境冷热比较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把各个因素和资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热”差别的评价。

(内容: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和成就、文化一体化、法令阻碍、实质性阻碍、地理
及文化差距)
13、工业化国家投资环境的不利因素:无
14、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概况(政治、经济):无
15、试用等级评分法对新加坡投资环境计分:p242
第九章国际投资政策管理
1、技术和发明能力的溢出效应或外在效应:主要体现在:1、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与当地公司之间的联系;
2、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培训当地雇员;
3、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活动当地化的加强;
4、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竞争而产生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

2、外国资本投入对东道国的影响:1、直接效应:国际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流动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的直接效应是表现为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以及效应的大小,需要从资本流动方向、进入方式、资金来源和东道国市场结构等多角度予以考察。

2、简介效应:主要体现为产业连锁效应和示范与牵动效应。

3、国际投资的主要效应分析:资本形成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国际贸易效应、就业效应。

4、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手段跨越税境,通过资金或物的流动来减少和免除纳税义务的行为。

5、再投资政策:税收激励、改进服务。

6、转让定价税制:当两个以上的企业有特殊关系时,为了防止避税和正确计算所得,税务当局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分配。

7、发展中国家对利润汇出在政策上的类型:1、第一类是原则上允许利润和资本的汇出,
但有一套具体规定;2、第二类是对利润汇出政策上规定了限额;3、第三类则采取征收超利润税的政策来控制利润的汇出。

8、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汇出政策: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外国资本的汇回有较严格的政策规定,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资本的汇出,如对资本抽回的期限、限额及其他条件。

多数发达国家对外国资本的汇回不作限制。

9、税收抵免:是指为了避免双重课税,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允许纳税人从其应税额中扣除东道国对该企业已征收的税额的税收政策。

10、税收饶让:是指仅承认东道国的税收权,投资国放弃征税权的税收政策。

11、股本融资:是为投资项目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其往往采取少数股权收购形式,并且在项目营运盈利后向其他伙伴出售其拥有的少数股权。

12、工业国对对外投资提供的金融政策支持:贷款支持。

13、中国对外投资政策概述:P272
第十章国际投资法规管理
1、海外投资保险法:是以保障本国海外投资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保护、鼓励本国海外投资,由国家分担海外投资保险的一些列法律总称。

2、国际直接投资的双边性法规及内容:国际直接投资的双边性国际法规范主要有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双边投资保证协议和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等类型。

3、发展中国家外资立法的主要内容:1、对外国投资项目的审批。

2、外国投资的范围。

3、出资比例。

4、国有化和征用。

5、经营管理权。

6、劳动雇佣。

4、国际证券:是在国际市场发行并流通的,一某一种或某几种可兑换货币为面值的、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