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2 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合金中的元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概述、基本原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物镜
准直镜
反射镜 入射狭缝
光栅 转台
AES仪器略图
光源
一 、AES光源 1. 光源种类及特点
光源
经典光源 现代光源
火焰 电弧 火花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激光光源
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
L
E 220~380V V
5~30A
G
R
d) 谱线的自吸(self-absorption)及自蚀(self-reversal); e)e) 激发温度 T; f)f) 基态原子数 N0 或浓度 c; g) 前三项由待测物原子自身的性质决定,如核电荷数 、外层电子、轨道状态等。 h) 影响谱线强度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的因素是温度T!
5.3 AES仪器 AES仪器由光源、单色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此
上述振荡电压 10kV(变压器B2) C2击穿 高压高频振荡 引燃分析 间隙(L2-C2-G2);
G 被击穿瞬间,低压电流使 G2 放电(通过R1和电流表) 电弧; 不断引燃 电弧不灭。
5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通过识别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概述、基本原理和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1 概述 5.2 基本原理 5.3 AES 仪器 5.4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分析对象为大多数金属原子; 2)物质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射产生特征谱线(线光谱); 3)谱线波长——定性分析;谱线强度——定量分析。
E = E2-E1 = h =hc/
高能态E2)
2. 几个概念 激发电位(Excited potential):由低能态--高能态所需要的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主要
0
能;k为玻耳兹曼常数;T为激发温度;
g0
发射谱线强度: Iij = Ni
Aijh ij
h为Plank常数;Aij两个能级间的跃迁几率; ij发 射谱线的频率。将Ni代入上式,得:
2024/8/28
Ii
jgg0i Aijhi
Ei
jN0e kT
01.
谱线强度
激发能 激发能越小, 谱线强度越强;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II 表示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III表示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如Mg I 285.21 nm ;Mg II 279.55 nm;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所产生的原子线和离子线都是该元 素的特征谱线,习惯上统称为原子光谱。
2024/8/28
三、谱线强度 spectrum line intensity
2
2024/8/28
ICP
中阶梯光栅交叉色 散光学系统
CID电荷注入 式检测器
全谱直读
低压交流电弧
激发源(光源)
平面衍射光栅 摄谱仪
感光板
单色器
检测器
数据处理与显示
一、光源
作为光谱分析用的光源对试样都具有两个作用过程。 首先,把试样中的组分蒸发离解为气态原子,然后 使这些气态原子激发,使之产生特征光谱。因此光 源的主要作用是对试样的蒸发、解离和激发提供所 需的能量。最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 电火花等
589.59 588.99 342.11 330.29 330.23 258.30 258.28
2024/8/28
Na (1s)2(2s)2(2p)6(3s)1
共振线与离子 的电离线
非共振线:激发态与激发态之间跃迁形成的光谱线 共振线: 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原子线:原子发射的谱线 离子线:离子发射的谱线 元素谱线表:I 表示原子发射的谱线;
化学实验报告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摄谱和译谱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2、了解石英棱镜摄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3、学习电极的制作摄谱仪的使用方法及暗室处理技术;4、学会用标准铁光谱比较法定性判断试样中所含未知元素的分析方法;5、根据特征谱线的强度及最后线出现的情况对元素含量进行粗略的估计;6、掌握映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摄谱原子在受到一定能量的激发后,其电子在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各种元素因其原子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能级,因此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都只能辐射出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它代表了元素的特征,这是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一个元素可以有许多条谱线,各条谱线的强度也不同。
在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并不需要找出元素的所有谱线,一般只要检查它的几条(2~3条)灵敏线或最后线,根据最后线(灵敏线)是否出现,它们的强度比是否与谱线所表示的相符,就可以判断该元素存在与否。
经典电光源的试样处理:1)固体金属及合金等导电材料的处理棒状金属表面用金刚砂纸除氧化层后,可直接激发。
碎金属屑用酸或丙酮洗去表面污物,烘干后磨成粉末状后,最好以1:1与碳粉混合,在玛瑙研钵中磨匀后装入下电极孔内再激发。
2)非导体固体试样及植物试样非金属氧化物、陶瓷、土壤、植物等试样经灼烧处理后,磨细,加入缓冲剂及内标,置于石墨电极孔中用电弧激发。
3)液体试样处理液体样品经稀释后,滴到用液体石蜡涂过的平头石墨电极上,在红外灯下烘干后进行光谱分析。
摄谱法是用感光板记录光谱。
将光谱感光板置于摄谱仪焦面上,接受被分析试样的光谱作用而感光,再经过显影、定影等过程后,制得光谱底片,其上有许多黑度不同的光谱线。
然后用影谱仪观察谱线位置及大致强度,进行光谱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用测微光度计测量谱线的黑度,进行光谱定量分析。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通常采用在同一块感光板上并列地摄取试样光谱和铁光谱,然后借助光谱投影仪使摄得的铁光谱与“元素标准光谱图”上的铁光谱重合,从“元素标准光谱图”上标记的谱线来辨认摄得的试样谱线。
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方面的分析【论文】
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方面的分析摘要:原子发射光谱主要曾经应用于发现新元素以及建立原子结构理论。
随着分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分析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将来的分析仪器设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精密度以及分析速度,更要求其向微型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分析速度一、概述1.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概述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正常状态下,元素处于基态,元素在受到热(火焰)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法包括了三个主要的过程,即:(1)原子发射光谱主要由光源提供能量给样品,从而使样品蒸发、形成气态原子以及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得到光辐射的过程;(2)其将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顺序排列的谱线,从而形成光谱;(3)使用检测器来检测光谱中的谱线的波长以及谱线的强度。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分析试验室》期刊两年一次的综述。
自 1991 年起, 至今已有 4 篇综述发表, 这些综述推动了我国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发展,具有好的参考价值。
在有关原子光谱分析的技术中,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是拥有检测线性范围宽以及多元素可以同时测定的能力,原子发射光谱法被视为一种标准的分析方法,现今,原子发射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痕量元素的分析测定。
分析测定主要的基本原理是使物质处于热激发或电激发,其由元素的离子或原子发射出特征光谱,根据发射出来的特征光谱的强弱,从而可对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过程。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主要由波长选择系统、检测系统、进样系统以及激发光源组成。
2.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都有它的特征光谱,根据原子光谱中的元素特征谱线就可以确定试样中是否存在被检元素。
通常将元素特征光谱中强度较大的谱线称为元素的灵敏线。
只要在试样光谱中检出了某元素的灵敏线,就可以确证试样中存在该元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应用一,光谱定性分析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作用下,试样中每种元素都发射自己的特征光谱。
光谱定性分析一般多采用摄谱法。
试样中所含元素只要达到一定的含量,都可以有谱线摄谱在感光板上.摄谱法操作,价格便宜,快速.它是目前进行元素定性检出的最好方法.(一)元素的分析线与最后线每种元素发射的特征谱线有多有少(多的可达几千条).当进行定性分析时,只须检出几条谱线即可.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如果只见到某元素的一条谱线,不可断定该元素确实存在于试样中,因为有可能是其它元素谱线的干扰。
检出某元素是否存在必须有两条以上不受干扰的最后线与灵敏线。
灵敏线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最后线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二)分析方法(1)铁光谱比较法目前最通用的方法,它采用铁的光谱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素的谱线.。
铁光谱作标尺有如下特点:① 谱线多.在210 ~ 660nm范围内有几千条谱线.② 谱线间距离都很近.在上述波长范围内均匀分布.对每一条谱线波长,人们都已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在实验室中有标准光谱图对照进行分析。
标准光谱图是在相同条件下,在铁光谱上方准确地绘出68种元素的逐条谱线并放大20倍的图片。
铁光谱比较法实际上是与标准光谱图进行比较,因此又称为标准光谱图比较法。
在进行分析工作时将试样与纯铁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并列并且紧挨着摄谱,摄得的谱片置于映谱仪(放大仪)上;谱片也放大20倍,再与标准光谱图进行比较。
比较时首先须将谱片上的铁谱与标准光谱图上的铁谱对准,然后检查试样中的元素谱线。
若试样中的元素谱线与标准图谱中标明的某一元素谱线出现的波长位置相同,即为该元素的谱线。
判断某一元素是否存在,必须由其灵敏线决定.铁谱线比较法可同时进行多元素定性鉴定。
(3)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和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
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
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
摄谱法(Spectroscopy)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的方法,用来研究物质的性
质和组成。
在分析化学中,摄谱法被广泛应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材料表征等领域。
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是摄谱法的一种形式,专门用于分析元素的
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基于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光线的特性,通过测量元素在特定波长的光线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存在与含量。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样品中的元素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和激发,使得元素原子处于激发态,然后通过热激发、电激发或激光激发等方式将激发态原子转化为基态,在转化过程中会发射出特定的光线。
这些发射光线经过光谱仪的分析,可以得到元素在特定波长处的发射强度。
原子发射光谱法有多种技术衍生,如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Flame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分析需求下具有各自的优
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的来说,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且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提供元素的定性与定量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发射光谱法.pptx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般将低能级光谱项符号写在前,高能级写在后。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电子的跃迁不能在任意两个能 级之间进行,而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这个定 则是: 1, △n=0或任意正整数; 2, △ L= 1跃迁只允许在S项和P项, P项和S项或D
项之间,D项和P项 或F项之间,等; 3, △ S=0,即单重项只能跃迁到单重项,三重项只能
在原子谱线表中,罗马数Ⅰ表示中性原子发射光谱的 谱线,Ⅱ表示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Ⅲ表示二次电 离离子发射的谱线例如Mg Ⅰ285.21nm为原子线,MgⅡ
3
第一节 基本原理
280.27nm为一次电离离子线。
二、原子能级与能级图
原子光谱是原子的外层电子(或称价电子)在两个 能级之间跃迁而产生。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表 示:
式中Ni为单位体积内处于高能级i的原子数,Aij为i、j两能 级间的跃迁几率,h为普朗克常数, ij为发射谱线的频率。
若激发是处于热力学平衡的状态下,分配在各激发态 和基态的原子数目Ni 、N0 ,应遵循统计力学中麦克斯韦-
11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玻兹曼分布定律。 Ni = N0 gi/g0e (-E / kT)
1
第一节 基本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 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样就得到发射光谱。原子发 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通过电致激发、热致 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能量,外 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变为激发态 ,约经10-8 s, 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多余的能 量的发射可得到一条光谱线。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 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碳、硼等非金属元素) 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常用于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是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
原子发射光谱法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碳、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用于1%以下含量的组份测定,检出限可达ppm,精密度为±10%左右,线性范围约2个数量级。
这种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测量高、中、低含量的元素。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指利用被激发原子发出的辐射线形成的光谱与标准光谱比较,识别物质中含有何种物质的分析方法。
用电弧、火花等为激发源,使气态原子或离子受激发后发射出紫外和可见区域的辐射。
某种元素原子只能产生某些波长的谱线,根据光谱图中是否出现某些特征谱线,可判断是否存在某种元素。
根据特征谱线的强度,可测定某种元素的含量。
一次检验可把被检物质中的元素全部在图谱上显现出来,再与标准图谱比较。
可测量元素种类有七十多种。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在司法鉴定中,主要用于泥土、油漆、粉尘类物质及其他物质中微量金属元素成份的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较复杂且不准确。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基态,原子在受到热(火焰)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法包括了三个主要的过程,即:1、由光源提供能量使样品蒸发、形成气态原子、并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而产生光辐射;2、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形成光谱;3、用检测器检测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强度。
由于待测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不同,因此发射谱线的特征不同,据此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而根据待测元素原子的浓度不同,因此发射强度不同,可实现元素的定量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是指由于物质内部运动的原子和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后发生变化而得到的。
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合金中的元素
铁谱: ① 铁的光谱线较多 谱线之间的距离较近 ② 谱线波长准确 ③ 在210~660nm波长范围内约 有4600条谱线, 而且在各个 波段中均有容易记忆的特征 光谱, 所以将铁光谱作为波长 比较的标尺是很适宜的。
罗马金公式: I=acb
是光谱定量分析依据的基本公式,式中a 及b是两个常数,常数a是与试样的蒸 发,激发过程和试样组成等有关的一个 参数。常数b, 称为自吸系数,它的数值 与谱线的自吸收有关。所以,只有控制 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待测元素含 量的范围内, a和b才是常数。
3100Å处特征铁谱线
铁谱线
试样谱 线
查谱示范
3100Å处特征铁谱线
元素标准光谱图是由波长标尺, 铁光谱 和元素谱线及其名称组成, 元素符号底 下的数字表示该元素谱线的具体波长; 右 下角标的罗马数字Ⅰ,Ⅱ或Ⅲ……等, 分别 表示该谱线为原子线, 一级离子线或二级 离子线……等, 右上角标有不同数字, 表 示谱线的强度的级别, 一般谱线强度分为 10级。级数越高,谱线愈强。
黑度:用S表示, 变黑的程度(表示谱 线在感光板上的变黑程度)
黑度与辐射强度、浓度、曝光时
间,感光板的乳剂性质及显影条件有 关, 如果其他条件固定不变, 则感光板 上谱线的黑度仅与照射在感光板上的 辐射强度有关, 因此, 测量黑度就可以 比较辐射强度。
2. 光电直读法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选定一定的曝光时间t,光电倍 增管积分电容器的充电电压U与谱线强度I满足线性关系
表1 定性分析结果表示方法
谱线强度 含量估计范围
级
/%
1
100-10
2-3
10-1
4-5
1-0.1
6-7
0.1-0.01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
中心波长:300 nm ; 摄谱波长范围:200-1000 nm
狭缝宽度5 um ;
狭缝高度l nm ;电流强度:5A、8A
预热时间5s ;
曝光时间15s
4.摄谱 调整外电路和电极间距离,电流强度5A,预热时间5s,曝光时间
l5s,摄钢样谱,板移1.5 nm,在电弧电流强度8A的条件下,再摄一 次钢样谱。 5.暗室处理
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WLD-3C型真空直读光谱仪; (2)元素标准光谱图 2.试剂: (1)显影液; (2)定影液; (3)上电极为光谱 纯石墨桥,下电极为钢块
实验步骤
1.预习摄谱仪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仪器使用方法
2.准备电极和试样,在暗室中安装感光板
3.调整仪器工作条件和工作参数
光谱仪:WLD-3C型真空直读光谱仪
表1 钢样中铬、铜、锰、镍、钛元素的灵敏线
元素 Cr Cu Mn Ni Ti
301.476 324.754 257.610 305.082 308.803
灵敏线波长λ /nm 301.493 327.396 259.373 341.477 334.904
267.716 282.437 293.306 299.260 337.759
因此把摄得的谱板置于映谱仪上放大20倍以铁光谱为波长标尺与元素标准图谱进行比较使谱板上的铁光谱与元素标准光谱的铁光谱完全重合就可方便地辨别出元素的灵敏线判断元素是否存在
实验九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 钢中铬、锰、铜、镍、钛五元素分析
实验原理
各种元素因其原子结构不同而有其特征光谱线。具有较低激发电 位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按照激发电位大小可分为最灵敏线,次灵敏线 等。根据元素2-3条灵敏线是否出现,就可以判断出该元素是否存在。 由于这是根据谱线的波长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的。因此,把摄得的谱板 置于映谱仪上,放大20倍,以铁光谱为波长标尺,与元素标准图谱进 行比较,使谱板上的铁光谱与元素标准光谱的铁光谱完全重合,就可 方便地辨别出元素的灵敏线,判断元素是否存在。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
2. 定性方法
元素光谱图比较法: 最常用的方法,以铁谱作为标准(波长标尺);为什么选铁谱?
2021/7/20
标准光谱比较定性法
为什么选铁谱? (1)谱线多:在210~660nm范围内有数千条谱线; (2)谱线间距离分配均匀:容易对比,适用面广; (3)定位准确:已准确测量了铁谱每一条谱线的波长。
2021/7/20
2021/7/20
(2) 内标法基本关系式
影响谱线强度因素较多,直接测定谱线绝对强度计算难以
获得准确结果,实际工作多采用内标法(相对强度法)。
在被测元素的光谱中选择一条作为分析线(强度I),再选
择内标物的一条谱线(强度I0),组成分析线对。则:
I acb
相对强度R:
I0 a0 c0b0
R I I0
acb
a0 c0b0
Acb
lgRblgc lgA
A为其他三项合并后的常数项,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关系式。
2021/7/20
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
a. 内标元素可以选择基体元素,或另外加入,含量固定; b. 内标元素与待测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 c. 分析线对应匹配,同为原子线或离子线,且激发电位相近( 谱线靠近),“匀称线对”; d. 强度相差不大,无相邻谱线干扰,无自吸或自吸小。
一、 光谱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spectrometric analysis
定性依据:元素不同→电子结构不同→光谱不同→特征光谱
1. 元素的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 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最后线:浓度逐渐减小,谱线强度减小,最后消失的谱线; 灵敏线:最易激发的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每种元素都有一条 或几条谱线最强的线,即灵敏线。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 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 灵敏线、最后线;
实验 金属或合金中杂质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
实验金属或合金中杂质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定性分析方法。
2.掌握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的电极制作、摄谱、冲洗感光板等基本操作。
3.掌握铁光谱比较法定性判别未知试样中所含杂质元素。
4.学会正确使用摄谱仪和投影仪。
二、实验原理各种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因原子结构不同,可发射许多波长不同的特征光谱谱线,因此可根据特征光谱线是否出现,来确定某种元素是否存在。
但在光谱定性分析中,不必检查所有谱线,而只需根据待测元素2~3条最后线或特征谱线组,即可判断该元素存在与否。
所谓元素的最后线是指当试样中元素含量降低至最低可检出量时,仍能观察到的少数几条谱线。
元素的最后线往往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而特征线组往往是一些元素的双重线、三重线、四重线或五重线等,它们并不是最后线。
例如,镁的最后线是285.2nm一条谱线,而最易于辨认的却是在277.6 ~ 278.2nm之间的五重线。
此五重线由于不是最后线,在低含量时,在光谱中不能找到。
但由于特征谱线组易于辨认,当试样中某些元素含量较高时,就不一定依靠其最后线,而只用它的特征谱线组就足以判断了。
表1-1列出了各元素在228.0 ~ 460.0 nm范围内的重要分析线,供光谱定性分析时使用。
但必须注意,判定某元素时,如果最后线不出现,而较次灵敏线反而出现,则可能是由其他元素谱线的干扰而引起的。
事实上,由于试样中许多元素的谱线波长相近,而摄谱仪及感光板的分辨率又有限,在记录到的试样光谱中,谱线会相互重叠,发生干扰。
当需要确证某一元素的分析线是否受到干扰时,首先要判明干扰元素是否存在(检查干扰元素的最后线存在与否)。
当一条分析线确实受到干扰时,可以根据别的分析线来确定该元素的存在与否。
在光谱定性分析中,除了需要元素分析线表外,还需要一套与所用的摄谱仪具有相同色散率的元素标准光谱图。
图1-1为波长范围在301.0~312.4nm的元素标准光谱图。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理论依据和方法
元素的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 •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 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 线; • 最后线:浓度逐渐减小,谱线强度减小,最 后消失的谱线; • 灵敏线:最易激发的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每 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谱线最强的线,即灵 敏线。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 • 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 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最后线;
在实际定性分析中,只要检测出 某种元素两条以上的最后线或特征谱 线组就可以判断该谱线存在与否。光 谱分析是根据灵敏线或最后线 来检测元素的。 在光谱分析中,也应注意 到自吸现象对谱线的影响。
光谱定性分析方法
• 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并列摄谱,比较
所得光谱图,以确定元素的存在。方法简单,但只
总 结
• 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分析是利用特征谱线为依据来 判断某种元素的有无。 • 光谱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和铁光谱比较法。 • 定性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为:(1)试样处理;(2) 摄谱过程;(3)检查谱线。
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理论依据和 定性方法
光谱定性分析原理
• 元素的特征谱线。
• 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与 分析线。
元素的特征谱线
• 元素不同→电子结构不同→光谱不同→特征光谱。
• 每种原子可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谱线。特征
谱线的强度比例是一定的。
• 光谱定性分析即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
现来确定某元素是否存在。
摄谱顺序:碳电极(空白)、铁谱、试样;
分段暴光法:先在小电流(5A)激发光源摄取易挥发元素光谱 调节光阑,改变暴光位置后,加大电流(10A),再次暴光摄取
难挥发元素光谱;
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S)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用于测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它是将气相色谱法与原子发射光谱法结合使用来实现的。
气相色谱法用于将样品中的元素分离成单个组分,然后原子发射光谱法用于测定每个组分中的元素含量。
气相色谱法的工作原理是将样品溶液注入一个带有加热器的柱子中。
柱子加热到使样品中的化合物蒸发的温度。
蒸发的化合物在柱子中移动,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被分离。
分离后的化合物被导入一个检测器,检测器将它们转化为信号。
信号被记录在一个图表上,该图表称为色谱图。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工作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元素转化为原子。
原子被激发,然后发射光。
光的强度与样品中元素的含量成比例。
光被一个检测器检测,检测器将其转化为信号。
信号被记录在一个图表上,该图表称为光谱图。
GC-AES 是一种灵敏、准确和通用的分析方法。
它可用于测定许多元素的含量,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卤素。
GC-AES 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以下是GC-AES 的优点:•灵敏:GC-AES 是一种非常灵敏的分析方法,可以检测到样品中非常低浓度的元素。
•准确:GC-AES 是一种非常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分析结果。
•通用:GC-AES 是一种通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许多元素的含量。
以下是GC-AES 的缺点:•昂贵:GC-AES 是一种昂贵的分析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
•复杂:GC-AES 是一种复杂的分析方法,需要熟练的操作人员。
总体而言,GC-AES 是一种灵敏、准确和通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实验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简
3) 分析线的选择
前已述及,要判断一个元素的存在与否,至少要有2~3条灵 敏线作分析线。这些光谱线有光谱数据表供查阅。如1971年中 国工业出版社《光谱线波长表》
4)光谱的识别方法——释谱 根据谱图确定样品中元素存在与否的过程叫释谱
2 )光谱分析中几个基本术语
2 )光谱分析中几个基本术语
(1) 分析线:用来判断元素存在与否的一组谱线称之为分析 线。
(2) 鬼线:光谱图上不明原因的谱线称为“鬼线”。
尽管只有符合光谱选律的跃迁才产生光谱,但由于原子结构有 的简单,有的复杂,简单的只有几条谱线,复杂的多至数千条。 在光谱分析中,虽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谱线都找出来,但也不 能只凭一条谱线的出现来确定元素的存在与否,这是因为在光 谱图上不明原因的谱线很多,光谱学上称这些不明原因的谱线 为“鬼线”。
谱线(分析线)并放大20倍的谱图片,铁谱起到标尺的作用。
元素特征谱线图:图上标示了68种常用元素特征谱线的位置和灵 敏度。
在分析时用来确定某元素存在与否。在对样品谱板进行分析时, 如果发现底版上这些位置有谱线,就说明有可能就是该线上边所 标元素的光谱线。根据此信息,我们可以寻找此元素的其他谱线, 从而确定此元素是否存在。
在元素特征谱线图,标有元素符号,表明此元素可以发 射此波长谱线。
元素符号下的数字——指元素符号下面的数字,谱线的 波长本来用五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从波长标尺读出,后 三位被列在元素符号的下面。如:
Mo9R3798Å .3
98.3
元素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十分制的谱线灵敏度标记,其具 体意义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2 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合金中的元素
一、目的
掌握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摄谱法的电极制作、摄谱、冲洗感光板等基本操作。
掌握用铁光谱比较法定性判别未知试样中所含的元素,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二、内容提要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将试样引入激发光源,当外界给以一定能量时,试样被蒸发分解成气态原子(或离子),一部分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被激发至高能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很不稳定,当其跃迁至低能态或基态时,会发射出紫外和可见区的特征辐射,由光谱仪器分解为光谱,辨认特征波长谱线的存在情况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测量特征波长谱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该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分析(非金属元素不易激发)。
它已普遍地应用于矿物、金属、半导体材料等试样中的杂质分析。
将样品光谱按波长顺序记录在感光板上,称为摄谱法。
根据记录下来的光谱,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发射光谱摄谱法分析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对大部分元素可测至l0-3%~10-4%,快速简便,一般样品不需任何处理,可同时分析许多元素;元素含量在0.OOO1%~0.l%时,结果可靠性优于一般化学分析;取样量少,一般只需数毫克至数十毫克。
然而,它的缺点是在摄谱时,实验条件苛刻,某些条件往往难以控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实际工作中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的光电接收光谱仪器,可得到更准确、更灵敏的定量结果,但摄谱法作为金属元素的定性分析手段仍有自己的特点。
各种元素因其原子结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光谱。
因此,每一种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只能辐射出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它代表了元素的特征,这是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然而,从一个元素可以获得许多条谱线,各条谱线的强度也不相同。
当元素的含量降低时,光谱中强度弱的谱线相继不能被检出而消失,最后消失的几条谱线叫做最后线,也即灵敏线。
最后线是检出限量最低的谱线。
每种元素有它自己的最后线。
定性分析时,只要检查光谱中的几条最后线(一般2~3条)是否出现,它们的强度比是否与谱线表所示相符,就可判明元素存在与否,因此,这些谱线有时也称为分析线。
在228.0~460.0 nm范围内各种元素的主要分析线见表5—2。
至于其他一些灵敏度较次的谱线出现,可不去理会它。
如该元素存在,那末最后线必然出现。
如该元素的最后线不出现,那末这些灵敏度较次的谱线就不可能出现,这时若在灵敏度较次的谱线位置上出现了谱线,则可能是由其他元素谱线的干扰而引起的。
事实上,由于试样中许多元素的谱线波长相近,而摄谱仪及感光板的分辨率又有限,在记录到的试样光谱中,谱线会相互重叠,发生干扰。
当需要确证某一种元素的分折线是否受到干扰时,首先要判明干扰元素是否存在(可检查干扰元素的最后线出现与否)。
当一条分析线确实受到干扰时,可以根据别的分析线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
定性分析中通常按谱线强度级别来估计含量,方法是在被估计元素所出现的谱线中,找出其谱线强度级最小的级次,由表5-1列出的数值估计该元素的百分含量,一般要求估计准确度在一个数量级以内。
例如,铝的分析线308.2 nm及309.2nm,谱线强度级为8、9。
若光谱上两条线都出现,且309.2 nm线比308.2 nm线略强或接近,通常可以得出铝存在的结论。
若309.2 nm线很弱,而308.2 nm线不出现,这也是正常的,得出含有痕量(0.001%)铝存在的结论。
若两条谱线之中一条很强,而另一条根本不出现,则对出现的一条线不能确信是铝的谱线,而可能是其他元素的干扰线。
摄谱法定性分析的方法,通常是将细粒或粉末试样装载在光谱纯石墨电极的孔穴内(棒状金属、合金试样可做成“自电极”),在电弧或火花光源中,试样的各种组分先后蒸发到弧
焰中成为单个原子或离子、分子,并被激发而发光,经光谱仪分解为光谱而被感光板记录下来。
用哈特曼( Hartmann)光栏将铁光谱并列拍摄在试样光谱的旁边。
因为铁的光谱含有许多相距很近的谱线,且每一条谱线的波长已经过精确的测定,可以用作测量元素谱线的标尺。
记录有光谱的感光板在光谱投影仪上放大20倍,使感光板上的铁光谱与元素光谱图片上的铁光谱重合,就可以方便地从元素光谱图上标记的谱线来辨认摄得的试样谱线。
实验内容:
1)判明未知金属或合金的组分及估计其含量,如铅合金、锡合金、焊锡、保险丝、黄铜、铝、镁。
2)检查某矿物中的指定元素,如铝矿中的镓。
3)检查某纯金属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如铝材。
三、仪器和试剂
摄谱仪 WPG-100型平面光栅摄谱仪,狭缝6um,中心波长300 nm
光源屑粒状、粉末状试样用交流电弧,棒状金属试样用火花
电极光谱纯石墨电极(下电极有孔穴,孔穴内径3.5 mm,深4 mm,壁厚1 mm;上电极圆锥形)
感光板天津紫外II型,9 cm×18 cm
显影液按感光板附方,或用高反差显影粉配制
定影液 F5酸性坚膜定影液
投影仪 8W型光谱投影仪
图谱米平面光栅摄谱仪用的《元素发射光谱图》
四、实验步骤
1.准备电极与试样
1)准备一对铁电极。
2)准备一对未知金属试样锥形棒状电极。
3)加工上、下石墨电极若干对。
将直径为6 mm的光谱纯石墨棒切成约4 cm长的小段,在专用车具上车制孔穴或加工成其他形状。
专用车具夹上专用钻头,可车制电极孔穴;夹上石墨棒,用卷铅笔刀,可制得圆锥形上电极。
见图5-8、图5-9。
加工后的电极应直立安放在电极盘架上。
把屑粒或粉末状的未知试样小心装入下电极孔穴中,用镊子把电极分别夹在上下电极架上,操作时应避免电极或试样被玷污。
2.安装感光板
在暗室的暗红灯下,启封感光板,取出感光板后应随即严密包好。
在专门的裁片架上裁割感光板。
裁割时,乳剂面朝下,垫以干净柔软的纸张以保护乳剂面,用金刚刀在玻璃面上划痕,折断。
裁割的尺寸应比暗盒装片尺寸小0.5 mm。
开启暗盒后盖,在暗室的暗红灯下观察乳剂面和玻璃面反射光的亮度差异。
亮度低的为乳剂面。
也可用手指触摸感光板两面的边缘,粗糙面为乳剂面。
感光板装入口音盒时,应乳剂面朝下,并立即关好暗盒后盖,同时检查档板是否关紧。
3.调节摄谱仪的工作条件
熟悉摄谱仪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见附录1.WPG-100型平面光栅摄谱仪。
本实验中心波长300.O nm,需调节光栅台的转角为10.37°,狭缝倾角为6.15°,调焦位置为6.00 mmo[数据因不同仪器而异,应按仪器说明书数据调整。
此数据系在(25±2)℃时作出,当使用温度改变时应作出相应修正。
调节缝宽为6 um
4.摄谱
装上暗盒,抽出暗盒档板,按次序摄谱。
在哈特曼光栏的比较光栏2、5、8位置拍摄铁光谱,交流电弧用5~6 A,曝光约5s。
移动光栏在1、3、4、6、7、9位置拍摄试样。
金属自电极试样用火花光源激发,曝光约2~3 min;石墨电极孔穴中粉末试样用交流电弧激发,应使试样烧完为止,曝光约1~1.5 min(视试样性质而异)。
作好摄谱记录,包括感光板,板移位置、光栏、试样、光源种类及电流大小、曝光时间等。
弧烧试样时,应注意观察电弧颜色的变化,并随时调整电极间距。
摄谱结束,推上暗盒档板。
5.感光板的冲洗.
1)显影。
显影液按天津紫外型感光板附方配制,20℃时,在暗室的暗红灯下显影5min。
显影操作时先将适量的显影液倒入瓷盘,把感光板先在水中稍加湿润。
然后,乳剂面向上浸没在显影液中,并轻轻晃动瓷盘,以克服局部浓度的不均匀。
2)停显。
为了保护定影液,显影后的感光板可先在稀醋酸溶液(每升含冰醋酸15 mL)中漂洗,或用清水漂洗,使显影停止。
然后,浸入定影液。
停显操作也应在暗红灯下进行。
在18~25℃时,漂洗1 min左右。
3)定影。
用F5酸性坚膜定影液,(20±4)℃。
将适量的定影液倒入另一瓷盘,乳剂面向上浸入其中。
定影开始应在暗红灯下进行,15s后可开白炽灯观察。
新鲜配制的定影液
约5 min就能观察到乳剂通透(即感光板变得透明)。
4)水洗。
定影后的感光板需在室温的流水中淋洗15min以上。
淋洗时,乳剂面向上,充分洗除残留的定影液。
否则谱片在保存过程中会发黄而损坏。
5)干燥。
谱片应在干净的架上自然晾干。
如需快速干燥,可在酒精中浸一下,再用冷风机吹干。
乳剂面不宜用热风吹,30℃以上的温度会使乳剂软化起皱而损坏。
显影、定影完毕后,随即把显影液和定影液倒回储存瓶内。
6.查谱
熟悉8W型光谱投影仪的使周方法,见附录3.光谱投影仪及谱线的识别。
用1米光栅光谱图,在240 nm至360 nm波长范围内查谱。
五、数据处理
列出查得的未知试样光谱谱线,确定未知试样的组分及各组分的含量范围。
六、思考题
1.在定性分析中,拍摄铁光谱及试样光谱为什么要固定感光板的板移位置而移动光栏,而不是固定光栏而移动感光板?
2.试样光谱旁为什么要摄一条铁光谱?
3.摄谱仪狭缝宽度对光谱定性分析有何影响?应采用怎样的狭缝宽度?。